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传教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信仰建设刻不容缓
稻草 2017-6-13 08:53
两个中国人在巴基斯坦被杀,原因是这两人被一个韩国传教组织人员洗脑后在巴基斯坦传教。这只是中国信仰建设严重问题的冰山一角。中国农村村级党支部和村委被架空了,农民信仰建设瘫痪,农民的信仰也沙化成沙漠。在一个官僚资本主义充斥的农村,信仰神教甚至邪教就很正常了。《独立报》援引梵蒂冈2014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基督徒的数量达到了1亿人。这一数量的突破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中国基督徒的数量超过了中共党员的数量,后者为8600万人。在西方民主人士到中国传教后,沦落为魔国的韩国人 (有许多邪教组织) 也开始向中国传邪教,还真有人信啊!这不出事了吧,丢人现眼到巴铁去了。 事实证明,中国的信仰危机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信仰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建设,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和村委的建设,以科技小组建设为牛鼻子,全面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是媒体要加强共产主义信仰的宣传,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正义力量,坚决打击当今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占据宣传文化阵地的现象。 四是加强唯物主义信仰建设。全国应该建设“天地人与共产主义信仰”为宗旨的唯物主义的自然与人文博物园,从国家到县级,都要建设,强化信仰的硬件建设。有条件的可以新建,没有条件的可以用现在的公园改造,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唯物主义的信仰。 五是文化艺术要强化中国唯物主义的信仰建设,具体是“承认知识来源于自然,人文服从于自然”的信仰思想,政治上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提倡社会主义文化的正能量。 六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信仰建设,强化人民的信仰自信,自觉抵制宗教特别是外来宗教的传播。 七是对邪教严厉打击。现在还有610办,要改成对所有邪教打击 的 公安机构,不要浪费钱财,同时对到中国传教的外国人给予严格限制,对传播邪教的坚决予以打击 。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清朝杀了多少人?
热度 1 稻草 2014-12-14 11:36
满清大屠杀是指明朝灭亡,满清军队侵吞中国的过程中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强迫广大的汉人以及一些其他民族剃发易服。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原来归顺的地区也纷纷抵抗,然后清政权采取屠城政策来强行推行剃发易服和树立淫威。其中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等为代表,还有在苏州、南昌、赣州、常熟、沙镇、南京、盩厔、无锡、昆山、嘉兴、海宁、济南、金华、厦门、潮州、同安、沅江、舟山、湘潭、南雄、泾县、大同、浑源、汾州、太谷、泌州、泽州、朔州、四川等地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多尔衮曾发布“屠城令”,并带领大军血洗江南、岭南地区等等,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厦门。当时清军几乎将四川人杀绝,后来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来进行大移民。虽然经过了满清文字狱的摧残,但这些大规模屠杀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大屠杀,甚至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资料。清初的大屠杀政策使中国人口下降到一千万。 因清兵屠戮百姓甚众,而且具体数目已难以统计出,只能通过一些史料推算。明代中国人口,最后的全国官方统计,为51655459人,时间为明光宗泰昌元年。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所著的《中国人口史》所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国全国有人口6069万,但是当时的中国还需要缴纳人头税,所以民间隐匿了大量人口。许多的专家认为明朝人口顶峰的时候在一亿以上,葛剑雄认为明末人口接近两亿。 但是到了明末时期的天灾、瘟疫和疾病、战乱等,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因此清军入关时的人口应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清军凡烧杀三十九年始定。满清最初的全国人口统计,为10633326人(减少了4000多万),时间为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而在满清控制全国后的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关后第48年),全国人口也只有19432753人。仅相当于明光宗泰昌元年人口的36%。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丁数仅2464万余,当时的总人口也应在6000万左右。所以估计 即使说清初也存在同样的人口瞒报现象,估计满清入关后,人口的减少,极端保守的估计最少也有5000万人。如果再考虑人口出生的因素,在满清入关后,中国人口损失的总数,很可能是一个大大超过5000万人民丧生,最多可能超过一亿。 官方记载 首先,满清自己发布过大量屠杀文告,其中最著名的,是满清官方资料《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中的记录:   “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并宣称: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 满清在四川1649年的另一份文告,口气也非常类似: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满清另一份官方史料,《东华录》卷五顺治元年条,则记载:“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镇江知府告示则是:“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并将反抗者的人头,集中起来恐吓人民。   顺治二年(1645年),江宁巡抚土国宝宣布:“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   在以上满清官方的宣告中,充斥了大量“屠全城”、“尽行屠戮”、“杀无赦”、“全家斩”、“全村斩”的凶恶威胁。而下面列举的资料,则证明,满清的公开威胁,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清兵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 满清统治者的大屠杀,使得中国很多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鲁迅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满清的大屠杀死亡人数之多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屠城事件 入关前在东北的屠杀 在入关前,努尔哈赤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稍有反抗,便大肆屠杀,残杀 了100多万辽东汉人。此后,后金军队多次入寇山东、河北。仅济南一地,就留下13万具汉人的尸体。后金军撤退时,还将被掠走的汉族妇女载在马上,施以浓妆艳抹,一路吹拉弹唱。 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 天命十年(1625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 “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 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掠夺虐杀汉族奴隶 崇祯十一年(1620年)冬至十二年春,清军在畿辅、山东一带掠去汉民四十六万二千三百馀人,崇祯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夏,清军又“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满清入关后,继续劫掠人口。 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辛巳日谕兵部“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 汉人奴隶遭受非人的虐待,大量自杀。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仅自杀的汉人,在满清入关前后几十年间,就不下10万人。被虐待致死的,更不在少数。 由于满清的疯狂虐待,大量汉人奴隶逃亡,“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已几数万。” 满清统治者为了制止逃往,强化其1626年颁布的《逃人法》,顺治帝颁订:“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再行申饬,自此谕颁发之日为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决不轻恕”。 入关后的屠城 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率4万多满洲八旗、近两万蒙古八旗、约3万汉军八旗以及孔有德等统率的约两万天祜兵、天助兵,加上包衣、外藩蒙古兵、朝鲜军合计12万清兵入关,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吴三桂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入主中原。 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将领史可法在扬州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同年 四月二十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顺治二年(1645年)在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在屠城过程中,城中百姓或者悬梁自杀或者投井和跳河,被砍断手和脚的百姓在地上挣扎着,清军将一大部分逃生的百姓赶到河边,然后将他们赶进河中纷纷淹死,河里的水都不能流动了。清军每遇到一个汉人就强迫他们献出自己家中的宝物,如果给清军很多的东西的话就可以活命,如果给的不多或者清军不满意,直接把人杀掉。 顺治二年(1645年)昆山县人民杀该县清委知县阎茂才,起兵反清。七月初六,清军破城,随即屠城,士民死难者达数万人。清军屠昆山的时候,有妇女千人藏匿在昆山顶上。有个小孩忍不住哭出声来,被清军发现,于是大肆屠杀这些妇女。。“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杀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 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浙江布政使司隶嘉兴府为反抗清军暴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按当时人口来推,可能约500,000余人遇难。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颁布剃发令后,江阴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进行反清斗争。清廷先后调动24万军队攻城,江阴人民浴血奋战,守城八十一天,击毙清三王十八将,清军死伤过十万。但终因力量悬殊,粮食罄尽,守城者全部壮烈牺牲。城破后遭到清军血腥屠杀,繁华的街市尽为废墟。全城只有五十三个人幸免。 顺治二年(1645年)8月到9月,清军先后占领苏州和南直隶常熟之后的纵兵焚烧杀掠。在常熟大屠杀中被屠杀的百姓无法计算,沿河沿岸都是人头。 从顺治三年(1646年)至康熙初期,满清开始侵入四川,在四川各地进行大屠杀。顺治四年(1647年)多尔衮、孝庄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公开发布告示,宣称:全城尽屠,或屠男而留女。 把四川人杀光了以后,就把这些行为全部推给了张献忠,还编造出张献忠杀人六亿的谎言。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四川被害者不下五百万人,而被张献忠杀害的至多只有十四万人,连同张献忠统制地区其它非正常死亡,最多只有三十到四十万人。更重要的是,在清军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四川大屠杀前,张献忠已经死了。 “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直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陷渝城(重庆)后,才算平复四川 清初时以”湖广填四川“来解决四川人口的缺口。 顺治四年(1647年)清军攻克福建厦门和同安县,然后屠城。 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包围南昌。次年三月间,南昌城陷,清军屠城。八旗军把从南昌掠来的妇女分给各营,昼夜不停的轮奸。这些女性”除所杀及道死、水死、自经死,而在营者亦十余万。食牛豕皆沸汤微集而已。饱食湿卧,自愿在营而死者,亦十七八。而先至之兵已各私载卤获连轲而下,所掠男女一并斤卖。其初有不愿死者,望城破或胜,庶几生还;至是知见掠转卖,长与乡里辞也,莫不悲号动天,奋身决赴。浮尸蔽江,天为厉霾。“。这些事情记载在《江变纪略》里,此书是满清政府查禁的重点,在乾隆四十四年被明令销毁,靠着手抄本流传下来。而在清军陷城前,一些出来投降的汉人,也遭到了”男子分杀之,女子分留之“的命运。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二十一日清军攻入湖南湘潭和沅州(今芷江),南明督师何腾蛟被俘。清郑亲王济尔哈朗下令在湘潭屠城,湘潭城中百姓几乎全被杀光,城中不满百人。沅州也遭到纵兵杀掠。 顺治六年(164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清军抵达南雄,年三十除夕晚上清军放火焚烧鼓楼,趁明军慌乱救火之际,攻入城内。对南雄县民大肆屠杀,“大清平、靖二藩克雄城,民尽屠戮,十存二三。”“ 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泚焦土掩红颜,孤孩尚探娘怀乳。 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在大同屠杀后,全城只剩下5个重案犯。满清派来的大同知府,上书顺治帝,称既然没有了苦主,就可以释放这5个人了。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 顺治七年(1650年)清军攻广州,制造了庚寅之劫,”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可喜屠广州,孑遗无留;逸出城者,挤之海中。“死难10万至70万人。 意大利籍耶酥会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1614~1661)在《鞑靼战纪》中记述:“大屠杀从11月24日一直进行到12月5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 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 荷兰使臣约翰纽霍夫(John Nieuhoff)在其《在联合省的东印度公司出师中国鞑靼大汗皇帝朝廷》一书记述:“鞑靼全军入城之后,全城顿时是一片凄惨景象,每个士兵开始破坏,抢走一切可以到手的东西;妇女、儿童和老人哭声震天;从11月26日到12月15日,各处街道所听到的,全是拷打、杀戮反叛蛮子的声音;全城到处是哀号、屠杀、劫掠;凡有足够财力者,都不惜代价以赎命,然后逃脱这些惨无人道的屠夫之手。” 另有意见认为当时广州人口约40万,而死难者约十万人或超过十万人。“清顺治六年十月,满清大军抵达广州,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攻陷广州之后,屠城十日,尸横遍地。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顺治十年(1653年)清军占领广东的潮州和南雄,清军之后进行下令屠杀,”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癸巳,郡城破,横尸遍野……收遗骸十余万,作普同塔于葫芦山“。揭阳县观音堂海德和尚等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将骨灰葬在西湖南岩。福建同安县屠城死难5万余人,梵天寺主持释无疑收尸合葬于寺东北一里之地,建亭”无祠亭“,墓碑上则刻”万善同归所“。南雄县民也遭到大肆屠杀,”大清平、靖二藩克雄城,民尽屠戮,十存二三。“”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泚焦土掩红颜,孤孩尚探娘怀乳。“ 满清控制全国后,为了封锁郑成功义军,下达禁海令,对沿海人民大肆屠杀,不愿意迁走的斩杀无赦,并乘机掠夺妇女财物。 各地为剃发的分散屠杀:“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 根据一些地方史志的记载,八旗军不仅对反抗者大肆杀戮,甚至连投靠满清的 一些小官吏都不能幸免,妻子老母都被掠去充当性奴隶,然后拿到市场贩卖。明朝都督章钦臣的妻子金氏,不肯屈服于淫威,被用一千刀刮死。这件事被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冒着杀头危险记载下来。 此外,满清军队还在这个各地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明末时期中国人口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国人丁数仅2464万余。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中国的人口大量消失,多半是死于战乱、饥荒等原因。 清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从努尔哈赤屠杀辽东汉人到康熙平定三藩,历时将近一个世纪。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人的记录:满清初期,他们表现得非常凶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镇压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江山,对奴隶的民族实行统治……。 参考文献 《甲申纪事》 崇祯十二年六月十一日《兵部行稿》 崇祯十二年的《兵部题行》 《清世祖实录》《潼关志》 《扬州十日记》、《明季南略》 《嘉兴市志》 《江阴城守记》、《清史稿》 《嘉定屠城纪略》、《嘉定县志》、《嘉定乙酉纪事》 《归庄年谱》、《顾炎武年谱》、《研堂见闻杂记》 《浙东记略》、《临安旬制记》、《金华府志》、《金华县志》、 《赣州府志》、《赣县志》、《仿指南录》、《行朝录》 《屠省令》、《四川通史》、《中国人口通史》 《明清史料》、《南明史》 《郑成功档案史料选集》 《江变记略》、《永历实录》、 《西江志》 《曹州志》、《重修大名府志》、 《清世祖实录》 、《泽州志》、《明清史料》 《清世祖实录》 《永历实录》、《湘潭县志》 《岭表纪年》、《南雄府志》、 《鞑靼战记》 《平南王元功垂范》 、《明清档案》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美国用庚子赔款筑起的“牌坊”
热度 5 ojx111 2013-11-29 05:13
最近,对美国用庚子赔款退款兴办清华大学的历史,有很多论述。我在此领域是个初学者。我“轧一脚”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一些问题。通过庚子赔款产生的缘由、支付,美国庚子赔款的退款缘由、经过,谈谈我对美国退款的一些看法。请各位指正。 (一)庚子赔款的缘由 由于清朝政府利用义和团滥杀传教士、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和使馆人员,引发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计十一国,以武力胁迫清朝政府于 1901 年 9 月 7 日(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 7 月 25 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按照八国联军拟定的惩处官员的名单,杀的杀、砍的砍、剐的剐;流放的流放,蹲监的蹲监。 《辛丑条约》按照八国联军的要求,撤除海防炮台;八国的军队可在沿山海关至北京一线驻扎;北京大使馆区域,由各国军队把守,中国人不得在此范围内居住;如有抗击外国人的行为,中国政府必须严惩。这样,中国国防大门洞开,外寇随时可借故,武力直逼京城。日本于 1937 年 7 月 7 日发动的卢沟桥事变,就是《辛丑条约》埋下的祸根。 《辛丑条约》按照八国联军的清单,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年利息 4 厘,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合计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以清国关税和盐税做担保。赔款的主要理由是支付八国侵华战争的出兵军费及利息;赔偿各国侨民、传教人员、商人及企业的损失;赔偿各国教会的损失。 《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是针对 1900 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國联军出兵中国,因此被称为庚子赔款。 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约四亿五为估算值基础,按每名中国人赔付一两的数目来确定的,带有明确的羞辱性质。 这笔赔款被称为“大赔款”,此外还有 17 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教士、教民协商议定了纹银 2227 万 2708 两的地方赔款。其中 538 万 6000 两归入大赔款。地方赔款的实际支付额为纹银 1688 万 6708 两,被称为“小赔款”。 (二)庚子赔款的支付 在庚子赔款 4.5 亿两白银的分配比例中,俄国所获最多,达 2.84 亿卢布(包括中东铁路损失 7000 万卢布、直接战费 2 亿卢布及利息 1400 万卢布,赔款衍生利息未计算在内),占庚子赔款总数的 28.97% ; 其次为德国,占总数的 20.02% ; 其他各国的分配比例为法国 15.75% ,英国 11.25% ,日本 7.73% ,美国 7.32% ,意大利 7.32% ,比利时 1.89% ,奥匈帝国 0.89% ,荷兰 0.17% ,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国各占 0.025% 。 上述各国赔款比例,主要是按各国出兵数量、战费支出、财产损失而定。除此以外,德国外交官克林德遇害所要求的赔偿,也是一笔巨款。另外法国作为中国天主教会保护国,因此其所得赔款(主要为“小赔款”)中,有一部分用于修缮被毁教堂,以及支付给中国遇害天主教教民遗属,作为抚恤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奥宣战后,中国停止支付对这两国的庚子赔款。同时沙俄宣布暂停“赔款”缓付 5 年。 1924 年 5 月,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 1924 年底,美国政府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对美赔款全数退还。 1925 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 所谓庚子赔款的退还,实际上中国政府针对美、英、日、法、比、意、荷、挪威等国的庚子赔款,仍必须继续在国内从百姓头上征收“洋捐”,然后将赔款支付给这些国家把持的管理委员会(除苏联之外)。再由这些管理委员会根据本国政府的对华战略,使用在相关项目上。中国的庚子赔款一直支付到 1938 年时终止,实际共支付赔款白银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 6 亿 5237 万)余两,折合银元则约为十亿元。 (三)美国庚子赔款余款的退款经过 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逃亡日本,推进学日语、办学校,意图从教育入手,培养人才,达到拯救中国之目的。从 1901 年开始,中国人便到日本去留学。到 1904 年底,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赴日留学达到了高潮。 说到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款的经过,不得不提到曾任美国国务院远东问题顾问的柔克义(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1854 年- 1914 年),美国外交官、汉学家、藏学家。 1905 年至 1909 年任美国驻大清大使。 柔克义在得知戊戌变法失败后,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的消息,感到此事与美国的对华战略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于是在 1904 年底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拳乱赔款,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此举得到了美国部分上层人士的支持。因此,可以这么说,美国所谓的 “庚款退赔助学基金”原来是从日本学来的。 1905 年由于国际市场上黄金上涨,白银下跌,列强认为中国以白银支付赔款的方式将给他们造成巨大损失,要求改用黄金支付。这就是晚清财政史上的所谓“镑亏”问题。 1905 年大清政府就向列强额外支付了当年的“亏镑” 120 万英镑,折合白银 800 万两。签了的条约,大家认定的支付本位币,美、英等列强说更改就更改,白银换成了黄金。吃亏的还是中国。 这一年是光绪三十一年,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与美方就使用黄金还是白银支付赔款与美方进行商讨时,获悉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海约翰( John Hay )曾流露出“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梁诚出于政治上敏感,立即抓住机会。以其灵活的外交手段,放弃了使用黄金还是白银的争论,转而向美国政府提出“退还庚子赔款虚数的要求”,同时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 经过梁诚 3 年多坚持不懈地交涉,终于得到美国国会的赞同,全权授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处理庚子赔款退款事项。 1908 年(光绪三十四年) 7 月 11 日,美国核减赔款文告由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中国政府,其中说:“美国决定以部分庚子赔款还赠中国,但贵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奕劻的答复是:“ 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 同日,外务部致美国驻华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 “《辛丑条约》中国应付美国赔款 2444 万 778 元 8 角 1 分,经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 1078 万 5286 元 1 角 2 分,从 1909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行‘退款’。‘退赔款’也不是由美国退回,而是在原来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也就是说这笔款项每年仍必须由中国政府从各项捐税摊派中征收,交给美国花旗银行后,不受中国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学基金’由美国政府监督使用。为纪念罗斯福总统对清华立校的贡献,清华的西体育馆被命名为‘罗斯福纪念体育馆’( 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 ),并在面墙上铸其雕像( 1950 年代被中国共产党当局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象征被铲除)。”(摘自《维基百科》) 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于 1909 年 7 月 10 日,呈朝廷《会奏收还美国赔款遣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落实美国提出的庚子赔款兴学计划。其中详细规定了如何派遣留美学生的管理办法。包括:在京师设游美学务处,统一管理挑选学生、遣送出洋、调查稽核等一切事宜。“并附设肄业馆一所,选取学生入馆试验,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所有在美收支学费、稽查功课、约束生徒、照料起居事物极为繁重,拟专派监督办理。” (摘自《维基百科》) 1909 年成立肄业馆。 1911 年 4 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 “清华学校”是第一所专为留美学生建立的预备学校。学生经过八年左右的预备训练,完成基础学业,熟悉美国语言和文字、美国生活方式、社会政治和风俗习惯等等。清华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其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的庚子赔款的比例分配。 1924 年,美国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赔款以同样的形式全数退还中国。由于当时中国处在战乱时期,没有稳定的中央政权,美国政府委托由美中两国人士组成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管理退款。 南京国民政府于 1928 年,将清华学校易名为“清华大学”,直属教育部。从那时候起,清华不再是专门的留美预备学校了。而是作为中国的一所高等院校。但是,清华仍在 1929 年遣派 37 名毕业生留美,并考选了 10 名专科生赴美留学。这样,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回落,此后三年内没有再遣派留美学生。庚子赔款的大部分功用因而转为资助清华大学设校所需。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用退还的赔款兴办文教事业,继续培养留学生并资助清华大学。 1931 年建立了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国立北平图书新馆”。这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的前身。 用于清华大学设校的美国庚子赔款退款,还有剩余并存放在美国银行的“清华基金”户头内。 1949 年,清华梅贻琦校长前往美国管理和掌控此基金。后来,迁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台湾新竹复建国立清华大学,至今,此基金利息仍每年由银行拨付给国立清华大学(新竹),直至今日。 (四)对美庚子赔款退款之我见 1 、 庚子赔款的本质 庚子赔款是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八国联军以武装入侵为手段,敲诈勒索、漫天要价、侮辱国人,企图达到扩展和巩固列强在华利益的卑鄙目的,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沉重枷锁。 庚子赔款极大地削弱了国力,极大地加重了老百姓的税赋。 2 ,八国联军侵华的利益目标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根本的就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和主权上控制中国。各国列强贪婪的具体目标都各有侧重。日、俄注重于贪婪中国领土,以占领割据中国领土为主;而英、美则贪婪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以控制中国的经济贸易为主。 为什么《辛丑条约》中没有提领土划分的内容呢?除了日、俄在此之前,已经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签订了诸如《尼布楚条约》、《中俄密约》、《中日马关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之外,日、俄两国还因为争夺中国领土和特权而剑拔弩张。另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因为英、美的目标是控制中国的贸易市场,日、俄在中国扩张领土是对英、美对华经济战略的潜在威胁。因此,《辛丑条约》没有割据领土的条文,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也是缘故之一。在庚子赔款方面八国(十一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庚子赔款就成为《辛丑条约》的主轴。当时,中国已经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肉,毫无挣扎之力。于是,各国列强以它们的强盗心态,更加肆无忌惮在赔款数额上狮子大开口,就不难理解了。 3 ,美国对华的战略眼光 在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做法上,美国是有其远大的战略眼光的。美国同意将部分庚子赔款余款退还给中国,但前提是:中国政府必须选派学生留美。以图通过教育新一代中国青年,从知识、立场和观念上培养美国精神,让具有美国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精英成为中国的领袖群,从而支配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成才的中国精英也确实是中国新时代的栋梁,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英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从庚子赔款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在山西建立“西学专斋”,也就是后来的“山西大学”。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4 ,美国等国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做法是立了“牌坊”的。现在都传说是美国出钱资助中国学生留美,清华大学是美国出资兴建的。实际上,这些用来培养自己的子孙钱,都是中国人民自己辛勤劳动的血汗钱。强盗们登门入室抢走了我们祖辈的财物,筑起了他们的“贞德牌坊”。 (注: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维基百科》,以及《维基百科》所列的相关文献。)
445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基督徒的金钱奉献
热度 13 雨柔 2013-6-8 02:34
基督徒的金钱奉献,是表达对神的感恩。神当然不缺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神。奉献用于传扬神的道及教会的事工。 娃娃提到牧师的收入。我不知道其他牧师的收入,我们教会牧师的收入在四万加元左右。根据他的学历,他的收入当然可以比这个高很多。而我们的奉献开支,一部分是给牧师,因为他是全职奉献,讲道,关注,牧养教会。这是神所吩咐的。另外的奉献有慈善,教堂租赁(我们教会还没有自己的教堂),神学培训,成人,儿童主日学,差传:资助几名在殴洲,香港,中国,缅典的传教士,行政开支(复印,电话,上网等)每年五月,我们教会有会员大会,会发布教会过去一年的开支明细帐及下一年的预算。每次奉献是由教会选派的弟兄姊妹点取奉献金钱,并在下一周公布上主日的奉献收入。牧师无权看各人奉献数目,有执事会执事监督财务运作。 1982 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 1991 年春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1991 年 12 月在加拿大溫哥華卑詩大學(UBC)作博士後研究期間受洗歸主。 1992 年秋蒙召入讀溫哥華維真神學院(Regent College),並參與該校中國研究部 的福音事工研究,帶領 UBC 中國學人查經班,也受邀在北美各地向中國學人傳福音。 1995 年春取得基督教研究碩士學位。 1996 年 5 月起任溫哥華北美浸信會信友堂主任牧師。
个人分类: 与主同行|36947 次阅读|9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6 01:00 , Processed in 0.043961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