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办公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2015上海之旅1)我住的旅馆
热度 7 卉樱果 2015-10-5 14:26
刚从上海探亲回来,很多感触很多见闻。今天先说说我住的旅馆,不是广告,只是分享经历。 之所以不住亲友家,因为自己爱安静爱自在。 最近几年回上海探望父母住提篮桥那里号称五星级的远洋宾馆。去年北外滩还是建筑工地,扬尘大噪音高。Book.com上订的到优惠价前五晚580元/夜,后十晚480元/夜。 今年不对了,北外滩已经成为高大上地区,办公楼林立,绿地住房漂亮。远洋宾馆最差的房间也要680,再加上加币贬值,只好与有室内游泳池的远洋宾馆割爱,另找栖身之地。 听说民营连锁旅馆水晶橘子不错,上网查了下,提篮桥北外滩在远洋宾馆旁边有一个,价格与远洋一样。 父母家唐山路还是老城区,夹公平路也有一个,价格就便宜很多。订了六楼最便宜的十夜,十楼好一点的四夜,平均380元一天。 之前小妹去看过,说没星级标志但不比五星远洋宾馆差多少。下了飞机直奔旅馆,门口没有迎宾没有停车场里面没有室内游泳池,进了大堂有免费的苹果和糖果,装潢也很高雅的样子。 办入住时,前台说你住的久,不要换来换去了,现在就给你升级到10楼的榻榻米房间,如果你觉得不适宜,可以再换。 这就是十楼的房间,夜里去洗手间要下来一步。但我还没老到步履蹒跚的地步,就定下了十四夜。 安全很不错,刷卡电梯到你住的那楼。进门就会有蓝牙音乐。淋浴房无浴缸。唯一的缺点是虽有咖啡壶但无咖啡包。与前台说,人家答道:“你选的是精选(便宜)房。自助早餐45元,有咖啡。”我才不干呢,附近早餐多便宜呀。外出买了咖啡自己冲。 房间朝东南,看不到外滩,虹口杨浦方向也不错。 十四天除了四天阴雨,其他都是蓝天白云。 每天一早触摸窗帘就自动拉开,望远心旷神怡。 大堂很大,有私密的咖啡座。 侧门。我想等这里老城区也改造后,那就不是这个价位了。 房间里有只小小的方鱼缸养着一条孤单的斗鱼。我一直觉得上海气候潮湿,我怕冷,不开空调开窗,或许这条鱼会在我离开之前死掉。可是它就是活着,也说明房间的空气质量不会影响鱼当让也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房间里的拖鞋质量不错,底厚,面子也厚。十几天我收集了十几双,加拿大的拖鞋太贵了。 退房手续办的很快,因为行李多,怕超重,问他们要秤,星际宾馆一般都有,可是他们没有,立刻派人出去借,十分钟就赶来,服务确实好。 明年五月父亲九十大寿回来,还会入住这里的。 请大家 点这里给我们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故乡情深|115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我和911
热度 7 xinsheng 2013-9-12 02:21
十一年前,因为孩子还小,我在家里带孩子。9月11日清晨,和往常一样,送先生上班后,趁孩子还没醒,我又补个回笼觉。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吵醒。 唉,这么早,谁来扰我清梦啊。要知道,那时我家老二还在哺乳期,每天夜里我得起床几次给他喂奶,睡眠严重不足。 心里不情愿地抓起电话,嘴里含糊不清地说hello。 “ 姐! ” 电话那头传来弟弟焦虑的声音。 啊?!是在中国的弟弟,不好,莫非父母出了什么事?!我一下子睡意全无,蓦地坐直了,急急问道: “ 家里出了什么事? ” “ 姐夫在哪儿?! ” 弟弟没回答我,急切地反问。 “ 他去上班啦。 ” 我缓过一口气,悻悻地答道。真是的,弟弟平时打电话极少问到姐夫,今天一大早找他干嘛。 “ 快打电话给他!纽约市区遭到恐怖袭击,世贸双子星大厦被飞机撞毁。。。 ” “ 现在几点? ” 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我先生的办公楼虽在中城,但他时常到华尔街的各大金融公司开会,今天他在哪里?我突然觉得背脊发凉,心突突地狂跳起来。。。 “ 差几分9点!快给他打电话。 ” 弟弟火急急地催我。 “ 哦,那他肯定不在现场。 ” 我松了一口气。因为先生昨天为公司的事情忙到半夜,今天早晨他走得晚,8点半才离开家,大慨要9点半以后才能到达双子星大厦所在的区域。 无论他在那里,还是打电话找到他才放心啊。匆匆地挂断了弟弟的电话,就拨打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号码。可是,电话那头要么忙音要么没人接要么根本就连铃声都听不到。本来凉爽的早晨,这时让我急出一身汗,他到底在哪儿呀?! 情急之中,我打开电视,双子星大厦浓烟滚滚扑面而来,令人毛骨悚然。浓烟裹挟着纷纷扬扬的纸张杂物,不时也有物体垂直坠落,解说员说那些垂直坠落物有可能是试图跳楼逃生的人体。已经逃到地面上的人们在浓烟中惊慌失措,奔跑呼号,如同世界末日。。。 电视中一再重复着双子星大厦燃烧的恐怖画面,我也一直在不断地拨打电话,但始终拨不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焦虑也一层一层地增长。按说他应该不在出事现场,但我却想象不出他为什么既不接电话,又不打电话回家,他究竟在哪里呢?。。。 做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强作镇定,按时给儿子喂奶、换尿布,甚至还给一岁多的女儿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只是恐慌像一团黑色的墨汁在我心里不断扩大,压得我透不过气,我唯一能做的只有默默祈祷。。。 在我焦虑不安的等待中,我终于接到了先生打来的电话,谢天谢地,他平安无事,正在回家的路上。听着先生熟悉的声音,我麻木的心突然苏醒,不知是喜是悲,眼中一下子涌出了泪水,积蓄了整整一上午的惊恐终于随着泪水释放出来。 放下电话,擦干泪水,电视上双子星大厦轰然倒塌的画面再次清晰起来,我的 眼泪又一次流了出来:不知还有多少像我一样焦急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还在苦苦等待。等待虽然煎熬,但毕竟还有希望;可双子星大厦里遇难者的妻子们,她们最终 会等来什么呢?我的心一阵紧缩,像坠落进无底深渊。。。 下午一点多,我先生终于平平安安地回到家中。 原来,他九点左右才从地铁出来,到了办公室才知道纽约遭到了恐怖袭击,然 后他开始不断地往家里打电话,可总是打不通。老板发令各自回家。从办公楼出来,他发现行人道上处处是惊恐的人们徒步而行,街道上密密麻麻的汽车如同蜗牛般 慢慢蠕动,空气中弥漫着烟尘和恐慌。。。纽约的交通动脉 --- 地铁停止了运 行。他别无选择,加入了徒步回家的人群。人太多,挨肩擦背,走走停停。不知用了多长时间,终于走出了Manhattan,人群才略略松散一些。这时,他才 给我拨通了电话。非常幸运地,在步行回家的路上,一辆车在他身边停下,问清了地址后,请我先生上车,最后把他送回家。 我为先生归来一家团聚而庆幸欢呼,但近3000人在这一天丧生,几千个家庭在双子星大厦坍塌的瞬间失去亲人,陷入伤痛和思念的深渊,有多少妻子苦苦地期待着丈夫归来而等来的却是天人相隔的无尽悲伤。。。 先生平安归来,我们家完好无损,我以为9.11给我带来的冲击就此过去。其实,9.11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十一年过去了,双子星大厦坍塌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9.11的恐怖袭击直 接导致了21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衰退,随同双子星大厦的倾倒,美国经济也一蹶不振。在此背景下,各大公司裁员,我先生虽幸运地保住了工作,但必须承担更多更 重的职责。我作为妻子,也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家务,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在放弃了美国的住院医之后我又不得不告别了自己喜欢的新专业。 9.11间接导致我放弃专业的遗憾仍在我心头隐隐作痛,虽然后来还是重返职场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有太多的人,在9.11之后的经济衰退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所,甚至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当然,更多的纽约客,更多的美国人,更多的地球人,虽遭受到9.11事件冲击,经历着遗憾和伤痛,他们依然在修复,在奋斗,在创新,在为明天和下一代努力工作,也在祈祷这样的厄运不再。。。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备注:2010年9月10日,我曾跟好友分享我的习作《我和9.11》;2011年9.11前夕,我将该文修改后投稿《世界日报》并被录用。我收到过稿费但没见到发布该文的报纸样本。今天,又是911纪念日,在夜夜.城看到美一剑纪念911的文章,不知不觉间眼睛有些湿润。 看来,911是无法消逝的记忆,我也来转发我自己的旧文纪念一把吧。
个人分类: 家庭日记|461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ZT-穿越中俄关系史中并不如烟的往事
热度 3 燕山红场 2012-9-8 05:32
莫斯科市西南部的纳希莫夫斯基大街上坐落着一幢典型的苏联时期办公楼,墙面和门窗都显得很陈旧,但楼门前几块蓝地白字的与“远东”有关的牌子却格外显眼:“远东问题研究所”、《远东问题研究》杂志编辑部……走入正门后,在电梯口两侧分别悬挂着长长的木板。木板漆成吉祥的红色,上面是金黄色的汉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所在地。   在远东所的一层有一个“中国厅”。朴素典雅的大厅里精心摆放了许多书柜和中国工艺品,这些特殊的展品记录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讲述着他们同中国朋友密切交往的经历。让人吃惊的是,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清一色的俄文版书:《论语》、《道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国精神文化大典》(6卷本)、《汉语在中国内外》、《全球化进程中的俄罗斯与其亚洲伙伴》、《二十世纪的俄中关系》(6卷本)、等等,这些都是俄科学院远东所最几年来出版的与中国有关的书箱。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自豪地对本报记者说,近十年来,该所共出版了200多本关于中国的书籍。   7月3日,这些书柜中又多了一本新书——《俄罗斯友人看中国》。7月3日下午,由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主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赞助出版的《俄罗斯友人看中国》文集首发式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中国厅”里举行。 俄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库利克、中国驻俄大使李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刘古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于振起及文集作者等70多人出席了这本新书的首发式。   “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对那些仍怀念中苏传统友谊的老一代人具有吸引力,而且对当前继续传承这一优良传统、继写中俄友好历史的青年人亦十分有益。这本书将让我们坚信那句话:‘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当本报记者在首发式上打开仍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俄罗斯友人看中国》这本书时,扉页上的这段文字让人深刻地理解了远东所赶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1周年之际出版这个文集的良苦用心。   作为本书主编,季塔连科在首发式上发言说,文集从组稿到正式出版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文章的作者是20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包括知名汉学家、外交家、记者、社会活动家、艺术家、汉语教学家、作家、翻译等各方精英人士。作者们通过各自的视角向俄罗斯读者展现了中国最近60-100年的发展轨迹,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看法,立体地介绍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本报记者发现,在这个“明星作者团队”中,有人曾在中国工作过、有人在中国学习过、有人在中国进修过、有人在中国常驻过,他们虽然分别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赤塔、伏拉迪沃斯托克等俄罗斯多个城市,虽然每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国情结”。他们在文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通过对那些并不如烟的“中国印象和中国往事”的描述,在一篇篇文章中倾情展示了各自浓缩的中国情缘。   细读这个文集,本报记者随着每一位作者的生动笔触实现了中俄(苏)历史半个多世纪变迁的穿越。上世纪50年代曾在北京当了7年苏联《真理报》驻华记者的欧福钦在文中写道,“1953年3月,当我坐上莫斯科至北京的火车,我就开始了中国之旅。那时,27岁的我是苏联最年轻的驻外记者。”在文中,欧福钦回忆起采访中共党代会时与毛泽东同志交谈的经历。而在首发式上,他说,“共同发展、共同应对挑战是俄中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使命。促进俄中两国人民友谊发展是我们这些人的光荣使命,我很荣幸和高兴,能用自己的实际工作为深化中俄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而当我把书翻到第25页时,我的心里一沉,随之又马上升起了一种敬业。文章的标题是《正如我的中国朋友对我说的那样:‘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文章作者的姓名被用黑框框了起来——伊·阿·罗加乔夫。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罗加乔夫家族的全部历史与中国紧密相连。我是沿着自己父亲的路在行进。当我全家1932年来到中国时,我才几个月大。”在文章中,已故俄前驻华大使罗高寿先生回忆了自己当年在毛泽东主席到苏联驻华使馆参加活动时给他当翻译的独特经历。   而在首发式之初,所有参加者都起立为这位长者的仙逝表示默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于振起告诉记者,罗高寿先生今年3月份病重期间亲自为文集撰写了稿子,回忆了自己与中国长达80年的不解情缘,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真正为中俄两国友谊奋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中国前驻俄大使刘古昌表示,罗高寿先生文章中所体现的珍惜和发展中俄友好关系的精神,一定能在中俄两国人民间发扬光大。   而中俄友协副主席库里科娃女士在自己的《我与中国在一起的50年》一文中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上中学时去电影院看《被解放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电影、大家一起唱《莫斯科——北京》歌曲的情景。而50年代曾在中国外国专家局作过翻译、60年代在中国当过《共青团真理报》常驻记者、90年代在中国当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专家的克卢申斯基则在自己《三个中国》一文中,通过3段来华经历的对比来描述了他对中国变化的客观感受。   正如季塔连科所说,透过这一篇篇深情的文章,“我们仿佛坐上了时光的列车,不仅能感受到光荣而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五十年代,也能体会到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季塔连科强调,这本文集将告诉读者,中俄两国友好相处是命运的决定。而俄外交部一亚司司长库利科夫则指出,文集作者全部都是俄罗斯专业素养优秀、经验丰富的明星级人物,他们对于中国的感受与看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中俄两国人民相互客观、友好地看待对方,夯实两国友好的社会基础对于进一步发展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李辉大使在首发式上表示,该文集是俄中友协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1周年之际奉献给俄广大读者的最珍贵礼物,也是为增进俄各界了解中国、加深两国人民友谊所做的又一重要贡献。李大使说,“这本书的20位作者都曾在不同时期到过中国,许多人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侧面真实反映了中国和中苏(俄)关系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中俄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健康的发展势头。书中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对巩固发展中俄关系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殷切希望。他们既充分肯定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客观指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令人深思。我认为,对俄罗斯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了解中国国情的难得的好书。”   在首发式上,文集的多位作者介绍了自己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及写作文集的心路历程。大家认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俄关系迈入历史最好水平,从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兴趣和友好感情不断深化,而这个文集则为俄民众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成就提供一个崭新的角度,为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也正因如此,在首发式的结束语中,季塔连科院士说,“我冀望本书的所有作者……也冀望下一本书的作者和出版者,希望俄罗斯继续向前,希望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下一本书的作者,让我们为友谊干杯,为中国朋友的成功干杯!”
1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5 19:40 , Processed in 0.025850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