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新加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要认清新加坡的真实面目
热度 1 稻草 2015-11-1 21:35
  中国在缅甸建输油管道的原因与瓜达尔港一样,新加坡也是利用东盟的特殊地位百般阻饶,最后竟然煽动缅甸少数民族甚至昂山素季,反对这个对双方都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他们游行,甚至武力破坏,美国则利用其控制的缅甸“掸邦”闹事,都是为了破坏此项目。可以说,云南的PX项目的老百姓闹事,背后也有新加坡的影子。因为云南PX项目的油就是来自中缅输油管线。新加坡就像柴静那样误导村民PX如何有害,其实世界第二大炼油厂就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世界的原油的中转地之一。   上世纪末,上海为了自身的发展,提出建设深水港、自贸区、开挖克拉运河的请求。在江和习及后来被抓的那位上海市委书记共同努力下,习作为浙江书记,亲自批准将浙江的的二个岛屿划给上海建设深水港。这下捅到李家父子的痛处。因为这些计划如果实现,就不再会有船去新加坡中转,将是新加坡的灭顶之灾。所以,李家父子把上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破坏上海的发展,挑拨上海和中央的关系。从此,社会上开始大量出现关于江的“坊间传闻”,把上海和全国对立起来。然后,就有了社保案,再然后,陈书记被抓,上海深水港的国家项目被取消,天津却得到国家4千亿建了一个根本无法与新加坡相提并论的小港。   这些都与新加坡利用培训的中国高官影响国务院的决策有关。温首相为什么会做出了不支持上海深水港而全力建设自己家乡天津的深水港的决定,还借着拉动经济之名拨款4千亿给自己家乡?这与新加坡免费替天津做港口和自贸区规划有很大关系。这可不是小钱,新加坡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效果非常明显,很快,国务院强令上海将洋山港的管理权交还浙江。因为港的地理位置在浙江境内,这样上海就难以自主发展洋山港。问题是天津港没有长江辐射到西部,没有运河通向南方,去日韩要绕道,进出货最多的上海更是不可能绕远上千公里从天津中转。于是,巨资建成的天津港根本不影响新加坡,令新加坡非常得意。   可是新加坡得意早了点,上海不要中央拨款,自己花钱建,而且2007年初步建好了洋山深水港,2012年的港口吞吐量就达到3千万标箱,超过新加坡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中转港的局面没有形成,因为缺少自由港的政策配套就成不了国际货物中转港。又是受新加坡的影响,国务院就是迟迟不批上海的自贸区申请。直到温下台,李上任不到一周就宣布建立上海自贸区,而且是作为18届3中全会决议的内容之一。给新加坡以致命一击。说明,新的党中央已经认清了新加坡强烈反华的本质。   如果上海有了深水港有了自贸区仅仅是分流了新加坡的部分中转业务,那么去年两会闭幕那天宣布的中国将投资开挖克拉运河的消息,才是真正令新加坡心惊肉跳的决定。因为,位于泰国南部狭长地带的克拉地区,分割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使得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得不绕道马六甲,受到新加坡和美国的控制。可是,挖一条运河打通克拉地区,将使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再需要绕道马六甲,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也将失去作用,新加坡对美国也将失去作用。最重要地是,当没有船再经过新加坡,新加坡就不再会是世界航运中心,也就不再会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可惜,中国刚刚与泰国的英拉达成开挖运河和建设高铁的意向,美国就和新加坡联手做掉了英拉。   所以,李家父子心中的头号敌人只有中国,只有上海。为了打击中国打击上海,他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用过了。有人认为李是华裔,其实李一上台就在华裔为主的国家里限制中文文化,强行关闭新加坡唯一的华文学校南洋大学,推行所谓的英语文化。李家父子要坑害中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从他们的角度看与中国的关系是你死我活,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万不可把狼请回家还奉成导师,把蛇供成仙……   坦率地说,只有坷拉运河通航,上海自贸区建成,巴中经济走廊通车,新加坡失去了卡住中国咽喉的战略地位,中新两国的关系才能正常发展。那时的新加坡将对美国失去意义,美国就会立即给这个专制和独裁的国家以颜色,它的邻居世界最大的二个伊斯兰国家印泥和马来西亚就会虎视眈眈……,到那时,除了中国,还有谁能保护它?   人死了就死了,本不必多理会。若不是中国媒体在那里刷屏式的误导百姓,把他吹捧成是中国改革设计师的导师,中国的恩人,我又何必罗嗦这些?揭露新加坡反华的必然性,不要再做傻事,自做多情,把人家的国父当成自己的爹就好了。( 作者:张炎夏)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9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独立自强是中国人的唯一出路
热度 4 岳东晓 2015-8-27 15:00
下面是我2003年写的《独立自强是中国人的唯一出路》 在三个星期内征服伊拉克全境之后,美国总统亲驾战机飞降在一艘正在大洋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的美军航空母舰上,一身戎装向美军官兵训话说此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此次战争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什么信息呢?美国人没有说明,但是美国尚武的形像通过赤道上空三万公里的数颗卫星以电磁波形式覆盖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小国的领袖们肯定都感到了一阵阵从大洋上吹拂而至的飕飕凉意。此时的中国正在为已造成两百多人死亡的非典型肺炎忙得几乎焦头烂额,这种病的流行本是全人类的忧患,于是中国想出面要牵一回头,邀请东亚各国群策群力防治该病,却哪知新加坡那蕞尔小国不但不识抬举,反而恶语相讥,旋即投入美国怀抱。 中国沉默了。 据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之后,西欧国家海关官员见到华人立刻肃然起敬,一改过去歧视的态度,这件事使李光耀大为感触,开始认同中华文化,并认真学习汉语。可见当我们强大的时候,世界人民就会心悦诚服;而一旦我们露出软弱的痕迹,哪怕只是片刻的软弱,都会立刻遭到世界人民的轻视。 中国人在过去三百多年经历了一个尊严和自信的毁灭期。我们先是在满清种族奴役政策下做了近三百年下等公民,满人在中国各地驻防,汉人在满清社会处于家奴地位。然后是世界列强一次次的凌辱,对我们进行了肉体上的摧残和财富的彻底剥夺。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只要在中国边境上架上几门大炮,出动几千洋枪队,就能长驱直入,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后来的日本人更是残暴之至,对中国平民进行极为惨烈的大屠杀,然后再迫使中国割让更多的领土赔偿更多的钱财。甲午战争之前,开展洋务运动,已经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小步,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了新疆,以武力威胁迫使俄国放弃了非法占有的利益;后来中国还跟法国人在海上陆上打了个不分胜负。然而这一切发展的势头被日本一场大胆的军事行动完全摧毁。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在旅顺进行了血腥屠杀,然后迫使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和辽东。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特徵与西方不同在于,它非常重视通过对平民的大屠杀对中国进行心理和尊严的摧毁。1937年前,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时日本又一次主动出击,再次阻止了中国。而它采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对中国平民进行更为惨烈的虐杀。在南京和其它地方,日本军队有组织地进行了纯粹侮辱性的杀戮。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垮中国,树立起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优等地位。 这一切,被世界人民看在眼里,形成了人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轻视。这种轻视,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即使富有的中国人,他们的地位一样低下。华人控制了南洋诸国的经济,但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都周期性地对华人进行屠杀,几年前印尼华人被大规模强奸、杀害就是一例。有个法国女作家,写了她1930年代在越南与一个非常富有的中国青年交往的故事,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到的就是中国男人的低贱地位和软弱,她宁愿说自己是妓女也不愿承认对那个男的有感情(这个故事还拍了电影THE LOVER)。当时的现实对中国人的基本尊严和人权的压制简直令人窒息。今天,海外中国人一样被人欺侮。当整体缺乏强大意志的时候,个人的勇气和财富无法改变其劣势的地位。 不仅如此,被剥夺者往往对剥夺者产生依赖心理。民族尊严和自信的丧失使很多中国人在外国势力面前表现得低等和依赖。张学良据说是一个看起来很有男人气的将军,可是,当两万日本人向沈阳进军的时候,他却命令30万东北军放下武器,不准发一枪。为什么呢?张的想法是,如果不发一枪,那么就可以绝对证明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侵略,国际社会就会站在他一边,谴责日本。张这点倒是没有判断错,国联后来是谴责日本侵略,并劝日本退出。可惜的是,日本根本不理会什么国联。结果东三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在日本的统治下遭到极大的摧残,日本人光在各煤矿就制造了数十个万人坑。 满清依赖洋人,张学良依赖洋人,蒋介石也依赖洋人,不管是东洋、西洋,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如,都想去依靠、依赖。清朝的北洋水师找了一个德国的陆军大尉当总参谋;李鸿章跟各国洋人搞利益均沾,所谓联俄制日,就是对俄国人说如果你不压制日本人中国的利益就会被日本人独占,结果是列强们轮流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张学良依赖国联不再重复;蒋介石不仅依靠美国人,抗战胜利前夕为了得到苏联出兵的承诺,不惜出卖外蒙,让后者独立,抗战胜利后,还把侵华日军司令请来当顾问。然而,历史证明依靠别人是行不通的,所有这些企图依靠外力的都落空了。中国共产党也有一段依赖洋人的历史,共产国际派了一个低级军官李德,就完全控制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操着俄语指挥红军的军团长们打阵地战,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红军节节败退,从三十万军队变成三万。 只有毛泽东领导下,共产党才得以自信的态度自主地决定中国的命运。这种自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中国人敢于主动以自己的意志科学地、强制性地否定外国的意志。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 194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进入解放军防区,解放军开枪还击,毙伤美军十多人,中共的强硬使美国放弃了干涉中国内战的念头;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英国几艘军舰朔江而上,巨大的舰炮傲视北岸解放军阵地,结果解放军抢先开炮,毙伤英舰数艘,英军数百,当遭受重创的英舰带着伤亡官兵摇摇晃晃地回到香港时,英国政府和以及殖民地人民对未来的新中国有了震憾性的感性认识。这也是英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之一吧。 1950年,朝鲜告急,美军战舰进入台湾海峡,美国飞机已经开始对中国边境进行轰炸,联合国旗下16国联军已经逼近中国边境。此时毛泽东力排众议,在林彪等人怯战的情况下,令彭德怀这个从未到过东北的湖南人带领四野的第13兵团进入北朝鲜,与联合国交战。联合国当即决议,中国是侵略者。但中国既然出兵,就是要与联合国一战。中国军入朝后,与联合国军短兵相接。13兵团首战告捷后,毛泽东又命宋时轮这个湖南人带领第九兵团迎战东线美军第10军。在西线,13兵团将联合国第8集团军打得抱头鼠窜,其中勇猛的突厥旅被中国人简单消灭;美第二师在38军两个团的伏击下,被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下午就损失了4000人;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丧生;南朝鲜的几个师被全歼;整个第八集团军土崩瓦解。在东线长津湖一带,连冬衣都没有的九兵团将士在冰天雪地里包围了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人民日报和中央电台自信地向世界宣布,该美军精锐部队就要被全歼了。最后,美军侥幸突围出去,美第10军11万多战斗人员坐船撤退到南朝鲜,2万人的陆战第一师损失了1万1千多人。美国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中国给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理震憾是难以磨灭的。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万般忍耐,印度却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一向鼓吹和平的尼赫鲁这个印度哲学家(加总理)制订了所谓前进政策,决定武力清除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当然是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侵略。一场对印度的惩罚性战争开始了。毛泽东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杰特联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这个连队的结局就是没有一个人回去。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1979年,中国发动了一场对越南的惩罚性战争,当时世界上支持中国出兵的只有民主柬埔寨一个国家,但是我们本着对人类与世界和平负责的态度,不惜流血牺牲,对越南这个东南亚小霸进行了坚决的打击。中国再一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的士兵回忆到,他们本来以为中国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苦力,谁知他们竟然如此富有侵略性。在美国加州,朝鲜战争改变了华人非人的概念,在1952年投票废除不准华人工作和其他歧视性的州宪法条文。就连李光耀这个南洋华侨都感到沾了光。 香港人有句话说第一毛泽东,第二李小龙,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这两个人为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人让世界人民从心里服气。毛泽东靠的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魄和战略,李小龙靠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脚。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们中国人现在有的一切尊严都是靠我们自己打出来的。 ... 2003/05/10
个人分类: 汉文明|9555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先富带后富是骗人的鬼话
稻草 2015-7-16 07:42
邓小平说先富带后富。事实上,按邓小平的理论,那是不可能的。从邓小平私有化的市场经济的角度,先富只能更富,并且要打击竞争者,做高行业门槛,防止别人跟着来分一杯羹。你看看中国互联网行业,百度、腾讯、阿里淘宝、网易等,哪个不是在打压对手的生存空间,试图保持垄断地位的呢?! 要说普通人能够富裕,只有通过 政府 相关政策调剂, 搞生态经济才能做到 。市场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的,是与市场经济本身矛盾的。 例如美国的富人带了后富没有?希腊的富人带了后富没有?都没有。可笑的是美国的富人还让老百姓背负18万亿美元债务生活着,平均每人3万多美元债务,借债度日,而拒交在海外的收入税收。   来看看事实吧,同志们!中国的先富们富裕后都干了些啥,是不是带你后富了?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7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百万富翁上演“大逃亡” 一项关于富人居住地喜好的研究显示,过去14年,离开中国的富翁数量远超其他国家。有人认为,这种“含金量超高的出走”令其他国家受益。   财富咨询公司“新世界财富”的报告列出2000年至2014年百万富翁进出最频繁的国家。其中中国的百万富翁2014年为60.85万人,名列全球第五;美国410万,全球第一。不过,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出走的人数最多,达9.1万人。印度22.68万百万富翁中有6.1万离开这个国家,出走人数为全球第二。   报告显示,中国百万富翁主要移民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英国。香港是中国超级富豪的第三青睐之地,有2.9万名百万富翁到那里居住。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
热度 2 稻草 2015-3-30 22:32
(张炎夏2015-3-26) 李光耀终于“驾崩”了。说“驾崩”是因为他是新加坡的皇帝,已经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估计儿子死了还会像朝鲜的金家那样把位子传给孙子。它们二国太像了,都是独裁国家,唯一的区别仅仅在意识形态。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话太刻薄,其实我没李光耀刻薄,起码没勇气像他那样说“中国不是一个皇帝是一窝皇帝”。 说他死了和中国有什么关系,是因为这几天,只要打开手机都是刷屏式的报道,有的是黑色背景,有的还加了黑框……,总之,大有回到1976年毛老人家离开时的感觉。无比悲痛,还有置身新加坡的感觉。问题是,这样一位只是曾经掌控过几百万人口的酋长式皇帝,我们很多地级市的人口都比他多,他死他活又与我们有毛关系?值得我们这样嘛。有人说:新加坡能够有今天全靠李光耀。问题是,这是新加坡的事啊。如果明天安倍也死了呢?安倍可是把上亿人口而不是几百万人口的大国搞好了,还有自己的经济学,能力肯定不在李之下。难道安倍死了我们的媒体也这样?所以媒体如此一定不是因为他有能力,或者是自认为安倍非常反华,李不反华还帮华;或者是认为他是中国的好朋友,国家领导尤其是胡温都非常崇拜他。 问题是,今天的习大与胡温不同,对李光耀忽悠中国的那套“高薪养廉”嗤之以鼻。而且很多做法都是针对新加坡的:批准上海自贸区,开挖克拉运河,开建瓜达尔港,建设缅甸输油管道……。最重要地是,习李不像胡温那样虔诚的拜李家父子为师。遍访东盟,走到新加坡的门口都不进门。前不久他儿子来中国访问,也算是一“国”的“总理”,可是仅仅张高丽出面敷衍了一下。习李都不见。 因为胡温至今都没明白李比安倍反华100倍的道理。日本与我们没有地缘对抗的理由,经济上还依赖我们,新加坡不然。安倍仅仅只是美化侵略不肯谢罪才得罪了我们,不仅谈不上反华,心里还希望我们能宽容他们美化侵略的行为。这种认识上的对抗对我们造成的实质性伤害远不如新加坡。李光耀比安倍聪明,嘴上一套实际另一套,明明比安倍反华几百倍却把自己打扮成中国的恩人。他骗过了胡温却骗不过习李。 新加坡与我们的对抗是地缘性的。从新加坡的角度而言,是你死我活的。这是因为,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发展将导致新加坡的经济支柱(世界航运中心)坍塌,所以李光耀不仅自己反华,还挑唆东盟甚至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反华。甚至,李还教育新加坡国民,中国才是新加坡繁荣的威胁!为了阻止上海取代新加坡成为新的世界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李家父子几十年来通过发表各种肉麻吹捧中国领导的讲话讨好高层、在新加坡国土上开办了免费培养中国高官的“干部学院”,以影响中国政府的决策。连我所在的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门的领导都被胡温要求去新加坡培训。这些人回来后个个都像打过鸡血一样认为中国不该民主该学新加坡搞独裁。更可恶的是,忽悠一个13亿人的中国实行什么“高薪养廉”,复辟“科举制度”搞全民考官,培育出一大批为了贪财而当官的“精英”。相信,今天能有那么多的媒体用当年报道老毛去世的方式报道李,甚至策划“假死”乌龙博眼球,应该与不少媒体高官被新加坡培训过有关。 也有人说,对李的去世感到悲痛是因为他是“华裔”的骄傲。这又是误解,现在有经验的国人子女出国,父母都会告戒:远离华裔。为什么?华裔虽然多数被当地人看不起,但却又大多数看不起我们大陆人。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祖国的帮助而不是帮助祖国,否则又何必背井离乡?他们在国外空喊爱国,请问用什么爱?怎么爱?再说了,华裔又在哪个国家没成功呢?华裔在各国的悲剧恰恰都是来自他们的成功和成就。李光耀这个成功华裔心目中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因为他是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他认为中国的强大对新加坡不仅是威胁,而是噩梦! 因为新加坡的成功并不是李家父子所说的“靠勤劳致富”,完全是靠地理位置,靠一百多年前一位英国人的“自由港”设计,靠美国驻军制约中国……。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是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海运航线的必经之地。其中,中日又分别是世界的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物流量巨大。虽然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共享马六甲海峡,但是深水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控制了新加坡就等于控制了大半个世界的生命线。仅仅中国,所需要的一半石油就要通过马六甲海峡。2000年我在《国防战略研究所》任研究员,当时发现,大陆若武力收复台湾,最大的威胁不是美国参战,而是美国与新加坡联手封锁马六甲海峡。因为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只有7天(现在也只有9天),一半以上的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完全依赖马六甲航道。新加坡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美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海空基地就在新加坡。当时连日本和韩国都不舍得部署的F35战机和濒海战舰,美国十多年前就部署在新加坡。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一半是美国空军基地,新加坡所有的港口都有美军专署码头。这其实就是为了对付中国的。如果台海开战,美国根本不用参战,让新加坡出面,不让我们的油轮通过就够了。因为主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新加坡有权拒绝我们的油轮通过,又有美国撑腰,我们是没有办法的。这种事新加坡也不是没有做过的。2003年非典爆发,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新加坡振臂一挥,号召各国断绝与中国的联系,企图一举摧毁我们起步不久的经济。新加坡不仅是美国的军事同盟,还是政治同盟。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就公开说,他此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没有让共产主义在新加坡当权。他还挖苦说,否则新加坡就会和朝鲜一样穷。他是从骨子不屑中国才说得出“中国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窝皇帝”。直到今天,新加坡还在给“法L功”提供活动基地,凡是去新加坡旅游的中国旅行团,导游都会“顺便”带你去受“教育”,惟恐中国不乱。所以,李光耀怎么可能会帮助中国?不要说中国发展强大了,即使上海发展了,李光耀再聪明也挽救不了新加坡的没落。所以,李家父子这20年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甚至上海的发展。因为:新加坡不能失去世界物流中心的地位。 众所周知,物流中心必然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必然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繁荣中心……。既然那么多的货物要经过新加坡,它又是天然深水港,自由港,自然就成为世界最大的航运中转港。这是因为大船的运费低,小船的运费高。但是大船的缺点是船上货物目的地往往不单一,需要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分船转运。新加坡距离中日韩和越老柬的距离相差不多,既是自由港又是深水港,最适合成为转运港。 而当你成为转运中心以后,你就必然是资金流的中心。每年,仅仅欧洲非洲与中日韩和越老柬之间的集装箱就要通过新加坡转运几千万标箱。这些集装箱后面所对应的资金流超过万万亿!而为了处理本国的货物,世界各国有点影响的银行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所以,仅仅这些外资银行的本地雇员就超过10万,再加上港口物流和大宗货物卖场(世界最大的石油、矿石、期货交割中心都在新加坡)产生的白领工作岗位,一个人口才400多万的小城市,想不富裕都难。所以新加坡不是因为勤劳才富裕的,如果失去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情况就会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情况真的发生了变化。上海发现自己的地理优势超过新加坡,因为大船在上海转运日韩的货物可以走更远的距离,运费会更低。而且上海不像新加坡,99%的货物都是转运货物。大船来上海,起码有一半可以直接卸在上海无需再转运出去。新加坡更无法比拟上海的是,上海有一条长江,直通西部内地。上海欠缺的仅仅是没有深水港和自贸区的政策。事实上,如果上海成为世界航运中心。新加坡再有1万个李光耀也逃不掉衰败的命运。为了保住自己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几十年来李家父子整天想着就是怎么坑害中国坑害上海。 前面的非典只是一例。上世纪90年代,为了打破石油必须绕道新加坡导致受治于美国的被动局面,中国寻求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并努力与俄方合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输油管,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日本去干扰,要求铺向日本。新加坡则卖力的配合,李光耀甚至公开写书“告戒”俄罗斯:远东原来是中国的,与中国人合作的风险高过日本。 由于新疆的石油枯竭,大量炼油设备闲置,每年中东的石油要绕道上万公里才能到新疆。于是中国希望与巴基斯坦合作,在瓜达尔建港,然后通过陆路绕过新加坡将石油运到新疆的喀什,这能够节约80%以上的路程。更重要地是可以不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摆脱美国和印度的威胁。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是,新加坡竟然用高出中国标价10倍的天价获得了瓜达尔港的经营权。因为新加坡与此毫无关系。所以中标后闲置10年不经营,导致中国这10年的石油还不得不通过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直到最近,缅甸输油管开通,继续阻碍瓜达尔港已经失去意义,李家父子才交出该港的经营权。现在中国接手,却已经整整晚了10年! 中国在缅甸建输油管道的原因与瓜达尔港一样,新加坡也是利用东盟的特殊地位百般阻饶,最后竟然煽动缅甸少数民族甚至昂山素季,反对这个对双方都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他们游行,甚至武力破坏,美国则利用其控制的缅甸“掸邦”闹事,都是为了破坏此项目。可以说,云南的PX项目的老百姓闹事,背后也有新加坡的影子。因为云南PX项目的油就是来自中缅输油管线。新加坡就像柴静那样误导村民PX如何有害,其实全世界第二大PX就是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世界的原油的中转地之一。 上世纪末,上海为了自身的发展,提出建设深水港、自贸区、开挖克拉运河的请求。这下捅到李家父子的痛处。因为这些计划如果实现,就不再会有船去新加坡中转,将是新加坡的灭顶之灾。为了保证新加坡的世界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李家父子把中国尤其是上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破坏上海的发展,挑拨上海和中央的关系。 他们先是破坏上海的洋山深水港项目,利用培训的中国高官影响国务院的决策,温首相竟然做出了不支持上海深水港而全力建设自己家乡天津的深水港的决定。还借着拉动经济之名拨款4千亿给自己家乡。期间,强令上海将洋山港的管理权交还浙江。因为港的地理位置在浙江境内,这样上海就难以自主发展洋山港。问题是天津港没有长江辐射到西部,去日韩要绕道,进出货最多的上海更是不可能绕远上千公里从天津中转。于是,建成后的天津港吞吐量远远不能比拟新加坡,令新加坡非常得意。 可是新加坡得意早了点,上海不要中央拨款,自己花钱建,而且2007年初步建好了洋山深水港,2012年的港口吞吐量就达到3千万标箱,超过新加坡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中转港的局面没有形成,因为缺少自由港的政策配套。因为没有自由港的政策就无法成为国际货物中转港。又是受新加坡的影响,国务院就是迟迟不批上海的自贸区申请。直到温下台,李上任不到一周就宣布建立上海自贸区,而且是作为18届3中全会决议的内容之一。给新加坡以致命一击。说明,新的党中央已经认清了新加坡强烈反华的本质。 如果上海有了深水港有了自贸区仅仅是分流了新加坡的部分中转业务,那么去年两会闭幕那天宣布的中国将投资开挖克拉运河的消息,才是真正令新加坡心惊肉跳的决定。因为,位于泰国南部狭长地带的克拉地区,分割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使得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得不绕道马六甲,受到新加坡和美国的控制。可是,挖一条运河打通克拉地区,将使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再需要绕道马六甲,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也将失去作用,新加坡对美国也将失去作用。最重要地是,当没有船再经过新加坡,新加坡就不再会是世界航运中心,也就不再会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 所以,李家父子心中的头号敌人只有中国,只有上海。为了打击中国打击上海,他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用过了: 军事上:他与美国结盟,新加坡是美国最重要地的海空军事基地。连日韩都不部署的美国最先进的濒海战斗舰和F35战斗机早在多年前就部署在新加坡。 外交上:他在东盟鼓动菲律宾越南与中国为敌,挑拨中国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的关系。 在经济上,他干扰中国的瓜达尔港工程,干扰中国的缅甸和俄罗斯输油管工程,干扰中国的克拉运河工程,上海的洋山港工程自贸区项目…… 在文化上,李家父子早就厌恶了孔子崇尚基督教文化 在政治上,李家父子惟恐中国不乱,为“法L功”提供舞台,凡是去新加坡旅游的中国人,都会被导游带去参观“法L功”活动。另一方面,新加坡却禁止本国公民信仰“法L功”。说明新加坡知道这个功不好,因此才禁止本国公民信仰。可是为什么要让导游带中国游客去听,而且都是偷偷地,不在游程中标明,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不仅如此,为了应对万一上海自贸区和克拉运河取代新加坡的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原先严格禁赌的新加坡开设了世界最大的赌场,同样地,赌场也是大力吸引中国游客却禁止本国公民进入。这又是为什么?这才是李家父子对中国人的真实用心。他和那个当年用鸦片毒害中国的大英帝国相比,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综上所述,李家父子要坑害中国是出于自保,从他们的角度看与中国的关系是你死我活,这个可以理解。可是,从中国的角度却不是,中国是泱泱大国,不会与一小国你死我活,不理就是了。但是万不可把狼请回家教育孩子,把蛇供成仙…… (张炎夏2015-3-26)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22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李光耀,一个建国立业也许褒贬不一的人
热度 6 四合院的闲人 2015-3-26 12:14
李光耀,一个建国立业也许褒贬不一的人
李光耀, 一个建国立业也许 褒贬不一 的人 四合院的闲人 老姑姑来电话,说到出生在新加坡 小姑姑 和姑丈 近日返回新加坡探亲。临走时 得 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故去时,长长地叹了口 气说:他总算走了。 李光耀, 新加坡原总理, 祖籍广东省大埔县的华人 。 据 资料显示李光耀曾 留学英国 , 初期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并在学习时受 到导师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逐渐展现反殖民统治倾向,但在之后却一直以“反共者”著称。 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表 示,“讨厌共产党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领袖集权)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 理 想。”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三个月后,李光耀转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949年毕业,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 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 之所以 留给世人褒贬不一的评价 ,是因为李光耀 的 政治宗旨。他的 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 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 “ 二十一世纪后半叶,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中美关系。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新加坡被迫独立后,我们的姑姑和姑丈一直努力为新加坡全力工作,却在一夜之间因为共产党的名义 被政府驱逐出境。这与李光耀总理的反共亲美的政策有关。姑姑和爱人离开父母家人回到中国后,在华侨农场工作,几年后经 新加坡朋友的帮助到达香港,投资生意未果。孩子们顺利长大,但香港生活始终不尽如意。 李光耀作为总理1980年友好访问中国,到厦门时,时任厦门特区市长的父亲与省负责人一起接待李光耀和夫人一行。李光耀总 理邀请父亲去新加坡访问。小插曲是:父亲访问新加坡时,特意把一张与李光耀总理合影的照片放在行李箱上层,进入超级反 共的新加坡。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约6-7年前,姑姑和姑丈回新加坡探望亲人,到达机场时,海关把姑丈(以曾经被驱逐理由)挡在境 外,使他不得不返回香港。为此,姑姑伤心欲绝。因为为了新加坡的独立和建设,他们曾经贡献过青春,却受到这样的待遇, 这就是新加坡政权的强硬之处吧。 新加坡国度77%都是华人,却不肯承认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新加坡的几乎每一个街道、每一家商店、甚至每一栋建筑都留有中 国的痕迹,那是一种烙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刻印在思想中的自然行为,即使刻意否认也无法抹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扭曲和 不协调方面。 一方面华人祖宗的身份不可磨灭,一方面西方的文化充盈整个国家。对中国这个发展壮大的国家有爱有恨的心理,让两个国家 始终保持距离和那份难言的淡漠。 难怪,前不久我们去新加坡时,的哥用幽默和期待的口吻问我们:“你们知道哪是中国第二吗?新加坡啊!”同时他们抱怨管 理和约束得过严,生活没有意思等等。 我们并不十分理解他们的言论来由,但大家知道,普通百姓是不需要过度修饰自己的语言,他们爱说实话啊。 ——街边餐馆 2015年3月26日北京
个人分类: 谈生活|1001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仰天长叹!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
热度 2 稻草 2015-1-12 09:26
仰天长叹!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   一、没有比人们的吃饭更大的事情。尽管中国的危机很多,比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信仰危机、领土危机、社会危机等等,但只要军队稳定、老百姓还有饭吃,任何危机都可以克服,或者都在保持有序的情况下有办法克服。但吃饭的危机是个例外。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或者食物短缺了,那么就天下大乱了,政治也好、道德也好、经济也好、良心也好,一切、所谓一切,包括政府,都会在食物危机面前荡然无存,不足挂齿。   二、中国不是新加坡,不是文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有13亿人,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养活中国,中国的吃饭问题只能够靠自己解决。   三、同样,食物的供应只能多,不能够少,哪怕是刚好也不行,也会大乱,除非实行计划经济,凭票按人头供应,但现在还可能吗?   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只有80%出头,中国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赖进口原料加工。据网上资料,仅去年一年中国的进口黄豆就多达6000万吨,按中国13亿人计算,折合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年将近100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这里还不说它是转基因黄豆,更不说转基因还对生育能力有害。 五、中国市场上的食物看起来还很丰富。但哪里来的?内行人都清楚,这不是自然生长的食物,是激素催大催长的食物。喂猪,正常喂养要一年,而市场上供应的基本上都是三个月长大的激素猪;喂鸡,正常要半年,现在市场上的鸡肉几乎都是28天长大的激素鸡。还有我们吃的蔬菜,也要靠激素化肥催大。这样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对身体有害的,不是有很多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吗?三岁女孩就正常来月经了,乳房也丰满了,为什么?吃了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的缘故,而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都是用激素催大的。还能够整治吗?做做样子安抚老百姓可以,认真可不行。只要认真,市场立马萧条,立马大乱,立马要饿死人,大规模的饿死人。为什么?很简单,只要认真,市场将会无物可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天然健康无害的食物?   六、还有就是种子问题。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以前种子都是在各家各户的农民手中,农民年年留种,这家没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现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否则长出来的是草。种子公司的种子会出问题吗?只有天知道。但真出问题了,农民哪怕有地也没有种子下地了,多么恐怖!更何况,据报道,我们国家的种业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资手里,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七、在中国,现在已经是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生产食物不但发不了财,就连生存都很困难。比如蔬菜,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种植,要三个月,并且还不好看,生虫子。但你多打激素,多打农药,一个月就够了,好看并且不生虫子。更不要说喂鸡、喂猪了,除非是自己吃。还有海鲜、鳝鱼、王八、大闸蟹,几乎都是人工饲养的,激素催大的。   八、农民更没有积极性种粮了。为什么?是同样的道理。老老实实种粮不但发不了财,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有的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去了。以前,一斤稻谷的国家收购价格可以买4到5斤一般小蔬菜,现在多少?恐怕一斤对一斤也很难买了。今年国家稻谷的收购价格是每百斤120到140元,市场上的小蔬菜至少都是一元多一斤,更有好几元一斤的。谁还种粮食?那是傻瓜。也只有中国还有那么一些老实本分的傻瓜农民,还在种点粮食自给,但不是为了卖钱。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翻着跟头涨价,那么粮食价格能够上去吗?上不去,无解。为什么?很简单,比如稻谷收购价涨到5元一斤(这是所值的下限),那么大米价格就至少要卖到7元一斤以上。城市里的人受得了吗?不暴动才怪!所以,全国都在任意宰割弱势的农民、吃农民、坑农民。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沙!中国农民是生活在当今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是连小虾米都能将其作为任意尽享的口中美味!但愿社会的现实不是如此! 九、那么国家粮库里还有多少粮?我不知道,我不是统计局的。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年年吃的都是新粮,我也知道就是农民家里也不留储备粮了。因此合理的估计是,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我们的粮库里面,粮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具备任何抗风险的能力。   十、种子会出问题吗?但愿不会,包括转基因种子。国际市场会有源源不断的低价安全粮食供应中国吗?但愿一直都有。农药激素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会无害吗?但愿无害。   十一、然而,我看到了农村,只要不是色盲都会发现,农村里面很多小生命小生物都灭绝了,或者快要灭绝了。螺头很少看到了,鳝鱼也很少看到了,野生的鱼虾已经很少了,我家乡的小米虾已经灭绝了,就是池塘、水坝也是混黄的,已经不张水草了。就是以前一下雨打雷,就是漫坡的地皮菌,也在我家乡灭绝了。为什么?只有天知道。  但我们吃的食物真的没有出问题吗?理性告诉我,已经出大问题了,并且很难逆转了。那些灭绝的小生命、小生物,不也是和我们在同一环境下,吃食同样环境下的生物食物吗?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还会远吗?   十二、国家,我之国家;人民,我之人民;家园,我之家园。呜呼!我只有一声叹息。我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片混乱、人相食、饿孵遍地、流离失所的情景,随时都可以发生,并且已经不可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危机吗?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之谜
热度 14 四合院的闲人 2014-12-5 19:19
新加坡之谜
新加坡之谜 四合院的闲人 深夜,我们落地现代舒适的樟宜机场,开始了新加坡巴厘岛之行。 领队小李讲解入关等事宜时,我的思绪游离了。 机场的时间指向 2014年11月13日23点25分。我意识到,此时此刻终于如愿以偿地到达祖父祖母永远滞留的地方——新加坡。 ——樟宜机场 大约十年前,我和姐曾经计划参团来新加坡,结果未能成行。后来,中国的家人陆陆续续都到过新加坡,狮城似乎离我很远很远又很近很近。常有亲属来京,带来问候和咖喱粉、咖啡等等,偶尔见面大家还要介绍这是谁谁的孙儿?那是谁谁的侄子.....。因为老一辈已经陆续离去,前不久一位98岁的表姑姑刚刚仙去,国内的我们还送了慰问金以表心意。 ——鱼尾狮公园 新加坡,对我来说太熟悉了,可以说耳熟能详。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父亲出生在新加坡直到十岁才回中国。至今我们祖父祖母埋葬在此,还有他们繁衍的两、三百位亲戚仍活跃在这个国家。 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我们更加关注它,远望它。尽管华侨身份曾带来麻烦和不便,但人生的轨迹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认可新加坡,它让我们的祖父在十六岁(1901年)离开贫困无望 的老家漂洋过海,在新加坡扎下根。他和两位奶奶养育了十六个孩子,八男八女。 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但那个年代,孩子就是希望啊,拼死拼活也要养育。 我的父亲是新加坡华侨,他在奶奶生育的孩子里排行老三,他淘气聪颖,对欺负他的孩子从不服软,祖父给他转了两次学,后随奶奶回到广东老家。同样的十六岁,初中生的父亲在地下党帮助下,背着家人与两位同学一起从老家徒步到延安就读了抗日大学,走上与家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据说,奶奶从中学挑回父亲的行李时边走边哭,用了三天才到家。 ——父亲全家合影(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我们的奶奶十四岁到爷爷家当童养媳,因为头胎生育女儿备受冷落,直到养育了男孩。生活的贫穷,让中国沿海农民不得不奔走他乡。而到异国,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据说,爷爷无法供养所有孩子读书,至今仍是遗憾。伯伯叔叔姑姑们很小就自立挣钱养家,后来几位姑姑和叔叔相继回国参军、投入新中国建设,那是后话。 这就是我心中的新加坡:它是我们家祖宗三代的发源地,为此有欣赏也有感激。父亲先后在1981年(因公)和1991年(探亲)去新加坡, 以辛丰的笔名撰写《新加坡探亲记》(10万字,由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难以释怀的童年生活,让父亲充满眷恋。他找到原来的住所和学校,充满情感地记述了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如今亲人们的生活境地,真的是一部人间悲喜交加的剧幕啊。 新加坡1965年独立,它弹丸之地、没有资源、没有水源、没有农业和工业的国家就这样成立了。而今天,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国家,它的商务、金融中心和观光旅游地可以与大国比拟。广纳人才,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无限的发展, 它表现出谨慎、从容、内敛、开放,充满朝气。 而这个国家的创业发展史,绝对与百分之七十的华人华裔分不开。 ——旅游大巴上随拍:印度祠庙 ——映红灯塔 新加坡虽然开放现代发达,但它的内在因素的组成:正是中华文化。也许某些政客出于某种原因不被认可,但事实俱在,无法否认。 这就是新加坡之谜吧。 正如新加坡的哥所说:“你们知道哪儿是中国第二吗?”我们还没回过神,他就笑答:“新加坡啊!”是啊,这里满街的华裔,华语,汉字,怎不以为到达了另一个中国呢?! 当然,这话不能让新加坡政治家听到哦! 新加坡这个名称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谓“狮子城”衍生而来,相传是一位苏门答腊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岛游历时,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样的野兽,描述为“行动敏捷而美丽,艳红的身躯,漆黑的头”。王子显然非动物学家,因为他所见的野兽可能就是头狮子。但由于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词藻,这个 十三 世纪时的名称便一直延用至今。 为此,当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不久,鱼尾狮成为新加坡的标志。 展开在机场取到的新加坡地图,我忽然就明白了,原来新加坡东西方向一条主要的街道几乎涵盖重要景点和闹市,从鱼尾狮公园一直向西可以把新加坡看遍。摩天轮是重要地标,乘旅游大巴就在附近。我们沿着新加坡河向南而行,很快登上旅游大巴,用一小时看到植物园、印度庙及金融街等等。终于难以抗拒午后骄阳和30多度的高温,回饭店休息。 尽管新加坡人口平均年龄38岁,退休年龄65岁。我们 在小街边就餐,看到的老爷爷老奶奶级别的店员端菜端饭,心里颇为不忍。但见老人家们口齿清楚地叫卖着广东小吃和菜肴,动作麻利地收拾着碗箸,明白这是他们的生计啊。 一位东北姑娘在另一个小吃店忙碌,见到我们满脸都是笑容。新加坡的饭菜每份盖浇饭大约四新币(20元),还可接受。 中国人历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狮城的兴旺发达的生力军。 傍晚,我们登上新加坡河的游船,夜晚的两岸景致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神秘、丰满、韵味和多彩的建筑风光,即使国 小 ,也有独特之处。 一小时免费游览很尽兴。变幻莫测的两岸风光留下新加坡的不同印象。 第二天,我们周游了新加坡的郊区,圣淘沙,咖啡、印度饼和彩色小吃,我们在105米高的小山远望了新加坡的工业港口、居民区以及海洋。 新加坡的住房有公有建房和私人建房,政府建造的房屋价格便宜,每套面积在60平米左右,全国有300多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幼儿园学校。人均收入2000多新币。 我理解的新加坡以及它发展之谜,就在于 国策的正确和 三分二华裔华人的勤奋努力, 近五十年的勤奋建国,终于屹立于世界之林。 深为华人华裔、我们的祖父祖母、伯伯叔叔姑姑们和同辈、小辈的亲人们为新加坡倾心倾力自豪!为完成自己的心愿高兴,也许我会再来。 ——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留影 在此衷心地祝福:愿新加坡及其我们的亲人们安康幸福! 2014年12月4日 于北京
个人分类: 摄影和旅游|20462 次阅读|41 个评论
分享 为毛泽东辩护
热度 3 稻草 2014-12-5 09:57
为毛泽东辩护 作者:旅居新加坡学者 董玉振博士 (1998年9月于新加坡文礼住所)  主要内容: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计划生育与农民   民主与独裁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毛泽东与女人   毛后过渡时代的粗糙政治运作(这部分标题和内容做了大幅度删减) 结语     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就要到了。作为新中国创建人的毛泽东至今受到各种议论、批评、甚至指责谩骂。当今日的中国面临什么困难时(如城市住房紧张在于毛泽东没搞计划生育等),人们还象八十年代那样将毛泽东作为代罪羊。至于这些指责的合理性已没有人深究了,因这些指责一般都不会遇到强有力的辩护;甚至中共中央也不会正式出面为毛辩护,因担心这可能导致外界对改革开放方向的误解。   今年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二十二周年祭日,电脑网络上照例是一阵对毛泽东的批评和指责。作者再也按捺不住积蓄多年要还毛泽东本来形象的冲动,为毛泽东,也为自己和千百万人的感受和尊严辩护,为本来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荣耀辩护。也为了纠正已被扭曲二十年的一段历史。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说明:该章内容在写《巨人的背影》这本书时进行了扩充,后授权北京一机构将书中该章全文刊出。刊出时,该机构网站将名字改为《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并首次将作者名字前加了个定语“新加坡学者董玉振”。读者可以上网搜这篇文章阅读)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亿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基数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长率也难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福利和军费开支。实际上,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活跃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大块未被计入的经济成分,如果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劳动力的成本。例如,在华北平原上某低洼处修建一座水库,因无需炸药开山,也没有机械参预,只有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造,这座水库的建设成本约为零。这一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统计数字上根本反映不出。但同样一座水库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造,其劳动力成本将成为投资部分,建成这座水库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将等于其实际投资额而被计入。铁路建设是另一特例。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因多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之浩大是难以想象的,最著名的要数桥隧占30%以上的成昆铁路。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难于应付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项目。但当时铁路建设是由劳动力零成本,训练有素的铁道兵完成,在低投资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毛泽东时代,劳动力开支的低微对确保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至此重新回到主题,即到底何谓“懂经济”?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领导人是否懂经济,那么毛领导下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不包括广泛存在的劳动力零成本所关联的经济活动)无疑证明毛泽东是一卓越的经济领导人。是否只有懂得市场经济才能称之为懂经济呢?市场经济是否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短短二十八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给了一否定的回答。   以毛泽东的智慧和他在旧中国生活的经历,他不可能不知道市场经济、股票市场等概念。但他试图寻找发展经济的一条新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快地赶上英美等发达国家。这条新路作者称之为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它并不否定货币,但仅作为调节物质资源的手段,而不用于购买劳动力。而市场经济体系中,人和其它生产资料一样,不过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相对而言,人本经济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但它的实现需要较苛刻的环境,即:高尚道德的领导集体,群众觉悟的空前提高,明确的发展目标,将个体意志转化为群体意志的共同信仰。相对来说,市场经济实现的条件比较简单,即为个人欲望的实现创造一公平竞争的环境即可。   综观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始终将人和人的教育改造放在中心地位。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简单的口号让他领导下的军人和群众明白国家的目标、个人的价值和信仰。这是他领导下的军队战胜强大对手的重要法宝,也是他领导下的群众在没有物质刺激情况下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的重要原因。这是他比其他领袖们远高一筹之处。   虽然人本经济已不适于今天的现实,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昨天的理由。毕竟毛泽东创建了适于人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对昨天的简单否定将使今人失去了吸取其精华,并完善当前市场经济的机会。毛泽东的经济实践为人类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经济学家将会发现,毛泽东的人本经济实践很可能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未来状态,毕竟它比市场经济更好地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当然也能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譬如,中国在工业和科技基础极其薄弱的环境下,只用十年的时间就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并不很差的基础上并同时还伴随着技术的引进,至今推不出一辆象样的国产轿车。   当广泛否定毛泽东的经济成就时得到群众的附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毛后时代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而毛泽东时期,敌对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不得不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重工业优先、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等。对于象新加坡这种小国来说,出口导向是唯一选择;中等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等,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则为合适选择;但对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兼顾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就成了毛泽东时代的不二选择。除军品工业的需要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对基础装备工业和工业母机提出了庞大的需求;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完全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没有毛泽东时代奠定的重工业基础,毛后时代的轻工业,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将不得不拿出大量的外汇去购买昂贵的电站设备、大型机床、采矿机械和载重车辆;彩电、冰箱生产线的引进就成了一句空话。毛泽东去世后,以上海宝钢一期工程(180亿美元)为代表的洋冒进,耗干中国全部外汇,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几乎断送了“文革”结束时还不是很坏的中国经济,就是一突出的例证。没有毛泽东时代在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原材料、军工企业和三线企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今日的中国将面临更加棘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单地形复杂的中西部地区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就足以让后来的改革无所夸耀。很明显,轻工业的发展要比发展重工业和搞基础建设容易的多。   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人在吃完第十个饼不再肚饿时,将前九个饼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当一些国营企业的退休老工人因目前企业的困境而不能及时领到退休金时,中国政府和民间是否已忘却了他们的贡献?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个人不计酬劳,国家高积累的情况下,才有了中国工业化的辉煌成就,才为今日丰富的消费品供应打下雄厚的基础。   毛泽东另一项让今人能作事后诸葛亮的即闭关自守,不搞对外开放。在建国前,毛泽东曾表示过访问美国的意愿。但形势比人强,建国不久中美即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战争的结果更让老美颜面扫地。围堵中国成了美国的重要战略。在军事上,东面有台湾、日本、南韩美军基地,东南方有菲律宾的基地,在西南方的印度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北方边境紧张;越南战争使中国南国境线吃紧。从解放至毛泽东逝世恶仗不断,计有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争,六二年中印之战,六十年代末期开始援越抗美,六九年苏联威胁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紧接着珍宝岛战争,七四年西沙之战。如果中国对外开放,也只能面向朝鲜,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泰国。美国作为战后最大的资金输出国和最大市场,不能为我所用,且尽力在技术输出上封锁中国。直到八十年代初,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的技术禁运高达一百七十多项,而对其死对头苏联的禁运才一百五十多项。台,港,东南亚至到八十年代初还没能力大量输出资金,即使有良好开放环境,也难有所作为。如果说邓小平时代打开窗户进来苍蝇的同时还能进点新鲜空气的话,那么在毛泽东时代则只能进来苍蝇。毛泽东是一位充满自信的领袖,他一生何曾惧怕过挑战?那些想当然地认为毛泽东担心外来思想会动摇他的地位和威望,是对毛泽东的根本不了解。建国至中苏决裂,中国的国门曾面向苏联、东欧打开;这种开放是以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为主。这期间,苏联对华一五六项成套援助奠定了中国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基础,而且大多数项目属于苏联最先进工业技术。就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相对收益而言,这段时间决不逊色于前十多年开放的成果。   谈到毛泽东在经济方面的败笔,就不可能回避“大跃进”。它确实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者在此也无意为“大跃进”辩护。令作者深感遗憾的是,当我们不断批评“大跃进”时,却很少有人检讨在毛泽东逝世后发生的“洋冒进”及严重脱离实际的“十年计划”。这是否存在着评价历史问题时的双重标准?毛泽东曾为“大跃进”的失误检讨,人们却对“洋冒进”低调处理;华国锋因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很快下台,更无意间背上了这口黑锅。   “洋冒进”的特点是无视国家的外汇支付能力,通过大型工业项目的全套引进来迅速提高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由于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论证,致使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和外债,为八十年代初可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埋下了种子。一些大项目不得不半途停工。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成功,不仅缓解了财政状况,而且节省了一笔进口粮食的外汇,化解了“洋冒进”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否则,中国的经济真要被拖到“崩溃的边缘”。 “洋冒进”的另一恶果,是由于论证的草率而导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永久性破坏。上海就是一例。因上海远离能源,原材料基地,两条铁路已紧张不堪,而上海的优势在于一流的科研力量和劳动力队伍。因此,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应是优质轻工业品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然而,重点全套引进项目——宝山钢铁总厂的建设却使上海的产业结构不可挽回地继续走重型化的道路。当上海汽车工业占中国市场办壁河山时,人们已经忘了它正是“洋冒进”留下的苦果。当然,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上海与其它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如果说“大跃进”的后果已经弥补的话,那么,“洋冒进”的影响将长期地持续下去。当一九八一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责毛泽东“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时似乎忘了,所犯同样的错误还没来得及纠正。   中国自一八四零年以来,山河残破,国无宁日。只有在共产党革命胜利后,中国才真正有了江山一统和发展经济的良好内部环境。对于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一代人来说,希望国家尽快强大起来本是可以理解的,犯一些拔苗助长的错误也不应给予过多的指责。毕竟他们也是出于良好的心愿,而非个人英雄主义作祟,换了别人也很可能犯类似的错误。总结历史的目的应在吸取教训,而非指责先贤。更不应以双重标准,贬毛以扬邓。   改革实际上是将毛泽东时代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转化为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将重工业优先的产业政策转向轻工业优先、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并重的政策。这种转化本身并不存在进步或倒退的问题,只是选择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对外开放也是将毛泽东时代没条件开放下的闭关自守,转化为外部条件许可情况下的打开国门。将改革开放称之为一场革命,是不客观的,也有违历史的辩证法。   毛泽东的经济也并非完美无缺,它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但不应因此来否定毛的经济成就,进而证明邓改革的合理性。正如莫里斯·迈斯纳所说:“毛泽东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后来的经济改革家们将找不到他们要改革的对象。”   计划生育与农民    将计划生育与农民放在一起讨论,概因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即使在五十年代,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孩子数量也不超过两个。在讨论经济问题时,没有太多涉及农业,比较毛时代和毛后对农业的贡献不能回避计划生育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毛泽东无视马寅初的《人口论》,不搞计划生育,导致今日沉重的人口负担。海内外人士在批评毛泽东的这一错误上,始终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人口论》无疑是真理。但真理转化为科学的实践并非无条件的。首先是现实的需要及该需要的迫切程度;其次是可行性,即操作的难易程度。如果现实迫切需要,操作有难度但非不可操作,或现实有需要但不迫切,而操作容易。这两种情况下,虽有争议,但真理具备转化为实践的条件。但如果现实需要不迫切,且操作极其困难,再完善的理论也失去了实践动力。毛泽东时代搞计划生育,即属于后一类情况。   首先,在五,六十年代,没有控制人口的紧迫性。解放初期,人是中国的唯一资源,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人本经济的建设中,人的因素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养一个孩子的负担并不比养一头小猪重多少。因此,没有立即控制人口增长的迫切需要。   在“文革”期间,村庄墙壁上写着“计划生育,利国利民”的大标语。它除了让我们这些上学的孩子们练习这几个汉字外,并没有任何的用处。1980年开始中央极力推动计划生育,加大宣传力度,但在农村收效甚微。对广大农民来讲,他们的晚年除了依赖子女外别无选择。如果说城市年迈父母只需子女生活上的照顾,退休金能大幅度减轻对子女经济上的依赖,那么农村子女则将承受照顾生活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一胎化”对农民是极不公正的。   面对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和人口快速增长的严酷现实,各级政府面临了来自上级的巨大压力。自八三年起在中国广大农村掀起了异常疯狂的计划生育风暴,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影响被社会学家完全忽略。   这场风暴是以高额罚款、拘留等为手段,对付超生的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刚尝到甜头,高额的计划生育罚款又将其全部拿去。就拿作者家乡说,多生一个孩子被罚三、四千元(人民币,下同),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家庭年收入的二到三倍,单一个三百人的小村庄一年的罚款额就高达四,五万元,连续多年保持这一水平。对大多数付不起的家庭,除要求来年补足外,还被牵走羊、猪等家禽,拿走农具等。每到检查计划生育季节,小村庄就陷入一片恐慌。老人们讲“当年国民党还乡团也没这样坏过”。由于罚款额由基层干部确定,罚款也无收据,而国家政策中也无此项规定,所有罚款全部被贪污。如果说价格双轨制开启了城市特权阶层大肆劫掠社会财富大门的话,农村干部的大面积鲸吞农民财富则始于计划生育罚款。好不夸张地说,农村年轻夫妻如生第二胎,就必须为基层干部家白干三年活。中国的农民是最易知足,也最通情达理的群体,即使在他们被罚得苦不堪言时,您听他们怎么说:“计划生育不管也不行,看咱村上的田地快被房子占完了,以后没地种还吃什么”。如果能象毛泽东那样善于做思想工作,并将罚款用于公益事业,农民的抵触情绪也不会那么强烈。计划生育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破坏也不会那么巨大。   在毛泽东时代,不要说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种种强制手段被广泛应用,即使在北京郊区发生几起这样的事件也足以让毛泽东对整个计划生育政策喊停。毛泽东那一代领袖们对农民的感情太深了,亏欠农民的也太多了。他们很清楚,是农民的巨大牺牲铺就了革命成功的道路。当农民终于盼来了解放,成了土地的主人时,却因多生个孩子而被他们为之牺牲的政权牵走牲畜,罚得倾家荡产;毛泽东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他宁愿选择和人民一起挨饿。   如果当时实行每对夫妇只生两个的话,将面临一个残酷的问题,那就是谁还愿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这对处于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能不予考虑的。征兵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的一头疼问题。未来的中国会有打大仗的经济实力,但支撑大规模战争的社会基础将变的异常脆弱。   很显然,在毛泽东时代,人口控制在实践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行。   即使毛泽东当时强制推行人口控制(允许生二胎),考虑边远地区的隐性超生,今日的中国人口也将不少于九亿,难道说人口问题就解决了吗?   计划生育罚款开阔了基层干部的胃口,在计划生育罚款开始不久,农村乱收费的浪潮又起,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性收费就高达三十多项。名目繁多的收费已使“干部进村”和“鬼子进村”具有同样的含义。农民集体砸坏乡镇政府、赶走干部、乃至干部吓得不敢回家的事在九三年之前已时有所闻。作者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难免“幸灾乐祸”,“幸”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农民的希望,对毛泽东的“造反有理”更有了深入的认识。老实且富忍耐力的中国农民只要过得去,就不会到政府门前示威,也就没人注意他们的遭遇。农民的积极性确实被调动起来,但他们不积极行吗?否则,他们不可能有余钱购买下一季的化肥等生产资料。“文革”期间,农民每天的工作时间约为十至十二小时,现在至少会在十四个小时以上。当改革让他们获取大量收益时,政府和贪官的手又将其全部拿去,留下几枚可怜的硬币。农民的节俭会让他们几年后建起砖房,买上电视,但他们对此并不领情。他们说“如果按当年毛主席的方法,咱们现在也会盖新房,买电视,干得也不会这样累”。农民的心中自有一公平秤。 作者开始读博士时,对家乡农民来说无疑是学识“渊博”的。每次放假探亲,乡亲们总焦急地问:“政府还让不让咱们活”,“共产党还是毛主席那时的共产党吗”,“以后这农业怎么搞法”。他们用微弱的声音呼吁“政府能让我们歇三年,也能攒点生意本不”。很遗憾,我无法给他们一线安慰。由一群不懂农业,对农民没有深厚感情的官员制定的农业政策,是不会给农民机会的。 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农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乘上经济发展的头班快车。当内陆地区农民商品意识觉醒,准备搭上后一班快车时,计划生育罚款和无穷的收费已无情地剥夺了他们买票的权力。也许,内陆地区的农民们已永久地错过了本来存在的发展机会,因创业的成本越来越远地偏离他们的能力。   直到一九九三年,中国政府才不好意思地取消了对农民的二十九项收费。这是涉及农民生活每个细节的收费。其中有些收费只需到农家小院站上五分钟就能发现它的荒谬。之后,作者曾上书国务院,希望政府考虑将粮、棉、油基本作物有关的农业税全免,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税收削减,并将其不再纳入中央和省级税。这一基本合理的建议显然未被考虑。农业税在中央和省级税中(工业落后省份例外)所占比例很小,经开源节流,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影响。和干部吃喝开支(二千五百亿以上)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但这确是给农民的一点安慰和希望。(新注:一直到2003年第四代上台,笔者的这一十多年前的建议才成为政策)   如果您到广大内陆地区的县城走一遭,会见到漂亮的路灯、新修的街道、大型的商厦。可当您得知这儿没有一家工厂赚钱的时候,就会明白是谁在支撑这个城市的运转。给农民一份希望,也等于给城市一份希望,给国家一份希望。国家对每个城市人口在市政、就业方面要大量投资,国家给农民的仅是一块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土地。   固然,农村改革让中国有能力养活众多的人口;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农业政策,显然是成功的。但如果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以“投入产出比”这一贯用的方法来评价的话,考虑劳动量增加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及子女教育费用(属劳动力再生产活动)增加等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根本就是一场失败。   人们也许会拿乡镇企业说明农村政策的成功。成功的乡镇企业在广大内陆农村并不普遍。实际上,在“文革”期间,中国农村大队及公社一级的乡镇企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农村改革后,这些企业象集体农业机械一样被废弃、黥吞。象作者家乡所在大队在“文革”期间建起了塑料袋厂和肥皂厂,但现在一家企业也没有。江浙一带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与这之前所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尤其是毛泽东时代来自上海的知青,在江浙一带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薄一波的回忆文集中可知,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央从来就没想过乡镇企业这回事,中国农民的巨大创造力丰富了改革的思路。当然,中央政府毫不犹豫地将其划入自己的政绩,似乎乡镇企业只有到了改革开放才出现一般。   对毛后时代的政治领袖,农民们虽然不少痛苦的遭遇,却谈不上怨恨,但也始终无法产生“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的那种感觉。他们村边的河是毛主席领导下挖掘的,路是那时修的,桥也是那时建的,当然已经残破……。天安门广场有一条永不干枯的人河流入毛主席纪念堂。其中,经常可看到衣着朴素,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儿孙们的搀扶下表情肃穆地步入纪念堂。他们不知如何献花,也不习惯城里人鞠躬的礼仪,只知道用磕头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如果纪念堂允许的话,中国亿万农民的双膝一定能在坚硬的大理石地板上跪出两个深深的凹痕。   民主与独裁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避免中国兴衰周期率的唯一出路就是民主”。建国时,毛泽东创造性地建立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独一无二的、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其中甚至包括蒋介石的爱将宠臣及其他国民党人士。由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打江山,却和民主党派共享胜利成果,这不仅需要毛泽东有民主的意识,更需要民主的胸怀。这一制度曾让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深感困惑。“文革”前,在部长级干部中非共产党员曾占三分之一。五七年,毛泽东率团去莫斯科参加苏共代表大会,代表团中更有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他是否有意展示自己党的民主和自信?   中国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至今还是一颇有争论的问题,尤其是“六·四”和苏东巨变,才让中国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民主建设的复杂性和渐进性。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要求毛泽东时代有一个健全的民主政体,显然是不客观的。   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过渡到民主共和政体需要一个过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理想固然好听,但在帝制余毒甚深的环境下根本不好用,导致袁世凯复辟和接踵而来的军阀混战;也给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涂上了浓重的“书生造反”的色彩。至蒋介石执政时期,已只有民主的幌子,再无半点民主的行动。   毛泽东本人虽有民主的思想,也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及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体系,但该体系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缺少实施民主政治的文化环境;对中国人来说,明主比民主重要,官府施仁政比自己参政重要。在毛泽东时代,领导干部普遍的廉洁奉公使人民对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及民主体制建设根本没有兴趣,也认识不到它的必要性。其次,毛泽东太高的个人威望成了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障碍。“文革”后检讨五十年代政策失误时,邓小平等老一辈政治家曾说:“我们也是有责任的,也是举手赞成过的”,这决不是谦词,原因是“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当对某问题有不同意见时,最终都证明毛主席是对的,主席看得比我们远”。《毛泽东传》形象地描述为“当毛泽东思考时,他的人民已习惯于将自己头脑中相应的一部分关闭”。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主政治根本就是空谈。“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的出现将是必然的。很显然,这并不全是毛泽东的过错,这更多地属于历史的必然。   毛泽东拥有民主开明思想的另一例证是于五十年代末,在海峡两岸统一问题上,首次提出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两岸各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这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思想。邓小平作为第一位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领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历史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是作为一代“明主”,对文人贤士以礼相邀,厚待有加。建国时,邀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名士加入政协,甚至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至于这些老学究们对新政权的建立是否作过值得一提的贡献,是否有一谋一计之功,不谈也罢;他们在旧中国文艺界的声望和地位获得新政权的认可和尊重也是正常的。至于他们在新政权的领导下能有多大作为,毛泽东等建国的领袖们未必抱太大希望。原因很简单,他们除了认识几位中央领导人外,没证据显示他们对新政权的本质有深入的认识,他们在古纸堆里积累的学识也难以应付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他们同样缺少毛泽东那种对中国社会的深刻了解。   遗憾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更不会到田间、工厂去为自己的学识注入新内容;还以为似过去的文臣谋士,靠引经据典就可以治理一个现代国家。建国后不久,老学究们就开始为自己的不被重用和待遇太低而牢骚满腹。毛泽东在《七律·答柳亚子先生》诗文中即表露了对类似柳亚子、梁漱幂等老学究们的规劝和无奈。   这些老学究们所为并非偶然的,实际上表露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所共有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毛泽东发动反右、“文革”、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分子在中国是一个相当特别的群体。共产党将知识分子归类于工人阶级实在有点勉强。中国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身上聚集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糟粕;一方面,胆小怕事、追名逐利、斤斤计较、自私自利、附庸权贵,另一方面,淡薄名利、胸怀圜宇、大公无私;高雅与庸俗一体,自不量力与博学广闻同在,眼高手低,目空一切,脱离实际。从群体的角度看中国知识分子,囊括了中国人品行的整个光谱,且表现的比工人农民更强烈、更鲜明。故在中国老百姓眼里有“文化人难打交道”和“读书人知书达理”的矛盾认识。   毛泽东作为开国明君和大知识分子,他清楚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开创了大唐盛世。五十年代,在文艺界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是他在新时期所作的尝试。这与他本人在文艺方面的开明思想密不可分。他在古体诗词方面的造诣为唐宋后所罕见,但他却不提倡年轻人作古诗,称古诗束缚人的思想。他的这种开明思想与现在学术界广泛存在的学阀作风形成鲜明对照。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始不久,中国知识分子的自不量力、目空一切、追逐名利的毛病逐渐显露出来。他们在战争年代胆小怕死,只能躲在学堂里或香港指点江山,清谈国政;“百花齐放”似乎让他们看到了“坐江山”的机会。什么“红旗能打多久”、“外行领导内行”相继出炉,明显超越了学术争论的范畴,直接挑战现政权的意味甚浓。如果回忆一下“六·四”之前中国知识分子的表演,就能想象反右前一些知识分子自不量力的形象。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出于维护政权的本能而发动反右,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中国太大,一场运动一旦开始,就很容易产生失控局面。当发现问题而紧急煞车时,冤假错案已经铸成。反右扩大化中将不少无故的知识分子错化成右派,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知识分子无疑令毛失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改造知识分子的重要尝试。中国知识文人轻视劳动,远离民众生活的恶习是颇有历史的;毛泽东试图让他们放下高贵的腰板到生产第一线接受锻炼。今天看来,这种改造知识分子的方法实在有些粗糙。学外语的没必要在农村生活五年,学物理的不必要知道如何种田。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包含的积极内容。   中国知识分子脱离实际、远离民众的毛病至今并没有完全扭转。“六·四”前,如果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能深入基层了解一下工人农民的想法,他们就能知道他们理想的“民主”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很遗憾,如果某教授到基层去一定是指导工作,而非学习。   人文科学方面的学者们多了解社会尤其必要,否则必将对国家祸患无穷。(如北大厉以宁在八十年代就提出国营企业的出路在于股份制,以本人对经济学的认识和在多种公司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股份制可改善管理是非常可笑的。厉基本不了解国营企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及毛泽东教育思想值得教育界深入的研究和借鉴。实际上,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现今应试教育体系的巨大危害,并重新评估“文革”期间基础教育的闪光点。作者读小学时正直“文革”后半期,学校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集体义务劳动一天,放学后要拣粪、割草。这些劳动并没影响基础课的学习,却对学生的品质进行了塑造。中国某著名演员形象地称“‘文革’让我们少学了很多没用的东西”。而今天的学生除了考试,再无其它。   如果说反右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针对知识阶层和城市青年的话,破“四旧”主要针对中下层人民的落后愚昧,那么“文化大革命”则是从文化上对整个民族的一次重塑。   “文革”的起因较复杂。担心出现中国的赫鲁晓夫,“文革”前有所抬头的干部搞特权现象令毛担心资产阶级可能在党内出现;“六·四”后重新回忆毛的一些讲话,发现他对西方要在共产党第三代(赫鲁晓夫即属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实现“和平演变”有相当高的警惕。这些有可能在发动“文革”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作者认为毛对自己民族的落后和失望有可能是另一重要起因。在延安时,他曾针对自己的成就戏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建国后,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群体的知识分子又令他非常失望;农民和城市底层人民的纯朴和落后令他爱恨交加。民族觉醒和崛起,并将中华民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肯定是他最大的愿望。从他的外交政策中可看出这一点:一方面在和周边小国划定边界时,他从不斤斤计较,但和美国、苏联这些强大民族交往时则寸土必较,决不退让。在他的潜意识里是否有寻找安慰的渴望?他对《三国》和《水浒》的热爱,是否是在寻找这个民族的应有形象:胸怀天下、英雄豪气兼肝胆忠义?   如果说建立新中国,使毛泽东得以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改造,山河得以重整,那么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则是他对这个民族精神及灵魂进行改造的尝试。这就是为什么打败蒋介石和发动“文革”是他至死都感到得意的两件事。   那些认为毛是为了打击异己而发动“文革”的想法,显然是浅薄的。以他在党、政、军中无可争辩的威望,打倒十个刘少奇也用不着发动新疆的红卫兵,更不值得他将此列为最自豪成就之一。   如果看一下“文革”之后二十年共产党干部的腐化、人们思想的混乱、“六·四”对中共的严峻挑战,也许能让后人对“文革”有更全面的认识。中共某在位的顶级领导人在苏联解体后不久的内部会议上曾表示:如果重新回头看“文革”,将得出(与《决议》)不同的结论。   不可否认,“文革”的发展超越了毛的预料和控制。虽然他反武斗倡文斗,但武斗之风在大城市仍时有发生。“文革”也造就了不少冤假错案。但受害人数却颇有争论。西方一些人称蒙冤人数为三千五百万,也有几百万之说,以此证明毛及其党的残暴。但据作者的了解,这些数据明显被夸大了。“文革”对广大农村和小城市并没有造成太大冲击。以作者家乡及周边地区来说,田照种、工照作、学照上,只是政治学习在学校为每周一次,在生产队则最多每月一次。偶尔有两个被抓的小偷在街上游行。对地主富农的批斗大会也仅限于几个老农的控诉,绝不允许身体伤害。家乡为百万人口的大县,很少听说谁受了冤假错案。作者后来在上海、哈尔滨、北京求学,前后相处的几十位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无一人的亲属蒙冤,说起“文革”来反而个个眉飞色舞,情绪高昂,象刚参加完狂欢节一般。如果按当时大小城市共有五千万个家庭的话,三千五百万人蒙冤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政府公布的“六十万人蒙受冤假错案”应是接近客观事实的。   反右和“文革”中有不少知识分子受冤,对其本人或国家都是个损失。“文革”结束后,有些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但同时也有些人则坦然面对过去,没有半句怨言;出于他们对毛泽东其人、其事、其文的认识。一位被错划为右派的老师曾讲:毛主席作错什么事都不是为自己,看他的家庭就能知晓;他并非鼠目寸光的领导人,看他的文章即可明了;他绝非心胸狭隘的庸俗之辈,读他的诗词即可了然;他所犯的错误是不能用世俗的得失去评判的。曾和一中国作协的朋友谈及毛泽东,他说:毛主席诗词中所表露的霸气、伟美和雄丽在唐宋诗词中也难见;其文章更如行云流水,让下层人民读之不以为深奥,让知识阶层读之不以为土气,高雅而不洋,平凡而不俗,浅显中见深理,尽显“五·四”白话文运动之精髓;毛虽没让他拥有彩电,但深以曾在毛泽东时代生活为荣。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颇有“以死在英雄剑下为荣”的豪侠气概,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颇为不俗的一面。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搞个人崇拜”是被写入《决议》的毛泽东的另一罪状。作者曾试图寻找这一罪状的证据。有关人民群众自发地对毛泽东崇拜的例证比比皆是,但毛泽东自己搞个人崇拜的证据则无从寻找,倒发现了毛对到处建塑像作法的厌烦。   群众对毛泽东由佩服、尊敬到崇拜有一个过程。如果说井冈山时期至三次反围剿胜利,人们对毛还停留在佩服和尊敬的层面上的话,到达陕北后不久,根据地群众对毛泽东的热爱已上升到崇拜的高度。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中记述了如下情节:毛泽东一度便秘,常由卫兵陪伴到很远的山坡上方便;如果哪天毛方便成功的话,顿时就能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一片欢腾。很显然,这其中已不再是简单的尊敬了。对延安军民在毛泽东领导下所表现出的狂热,斯诺幽默地写到:“他们是不是唱的太多了”。   建国后,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农村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改革,城市工业化全面展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强国之梦终于看到了实现的曙光,人民的劳动热情空前提高,流落在外的科学家们纷纷归故,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崇拜也节节升温。这种崇拜决不是盲目的,或经过舆论鼓动的,它是中国人民切身的感受。试想想,那些祖祖辈辈为别人家种地过活的农民突然有了自己的土地,那些生活无保障的城市居民走进工厂并有了医疗退休保障,那些才华横溢而报国无门的科学家们突然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和报国的机会(现在流浪在外留学生们应该能体会到),穷人的孩子们无忧地走进学堂……,多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突然变成了现实。建国不久,中国更不得不参加了本世纪实力最悬殊的战争--朝鲜战争,那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和以世界第一强国为首的由十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的对峙。战争的结果更令世界目瞪口呆。让这个一百多年来屡战屡败的“天朝大国”重新寻回了大国的自信。所有这一切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实现的。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战无不胜已无人怀疑。感激、热爱、敬佩已不能函盖人民心中对毛泽东的那份感受,“崇拜”也可能是唯一合适的词语。考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一千年前,一门新宗教的诞生将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忽略朝鲜战争,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在第三世界国家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也不能理解“文革”期间对毛泽东的崇拜浪潮何以波及国际社会。朝鲜战争是典型的以弱制强的战例,它无疑给弱小国家和民族追求独立的斗争以极大的鼓励。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全球炎黄子孙。   长期以来,留着大辫子、躺在床上吸鸦片,是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固定形象。韩战结束后,美国学术界在政府充足经费的支持下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从政治、军事、历史到文化艺术,诞生了大批中国问题专家。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世界首次对中国的全面深入认识。轻视甚至蔑视中国的现象在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中逐步消失,这基于美国民族优越论的自然逻辑,那就是美国不应输给一个劣等民族。当杜勒斯拒绝周恩来伸来的友谊之手时,那不是蔑视,而是难于接受一个他不得不承认的伟大民族。   韩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改善了民族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自韩战以来,世界上再也没有那个国家将中国和中华民族等闲视之。当海外华人自信地行走在世界各地,不知是否还能意识到毛泽东的存在。   对毛泽东的崇拜在“文革”时期达到高潮。这时,崇拜浪潮已波及海外。如果说朝鲜对金日成父子的崇拜连一水之隔的中国朝鲜族人都不受影响的话,那么对毛泽东的崇拜则波及外族。有人估计,“红宝书”共发行了四十亿册,可能超越《圣经》而成为历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其中约有不少于三亿册由外国发行。中国政府对外宣传上的一向笨拙,不太可能对推动海外崇拜浪潮产生大的作用。对毛泽东的研究及热忱甚至波及美国大学校园。在清华大学就有数位当时从美国毕业后受毛泽东和他的思想感召而回大陆工作的台湾学子。他们从不为当初的选择后悔;相反,他们对今日中国大学生只追求自我,缺乏信仰深感惋惜。nbsp;   民主与独裁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毛泽东与女人   毛后过渡时代的粗糙政治运作(这部分标题和内容做了大幅度删减)     在海外期间有机会和来自菲律宾、泰国的小伙子接触,他们总要和我谈有关毛泽东的事。一个菲律宾年轻人坦率地说:“我最佩服毛泽东关于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在五七年苏共代表大会主席台上,毛的魅力甚至让东道主赫鲁晓夫没勇气走在毛的前面,虽然赫并不喜欢毛。美国重量级政治家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如此描述他见毛时的感受:“女儿形容她崇拜的歌星能带来电磁般的冲击,我承认我没这种感觉;但在毛泽东面前,他确实给了我这种感受”。七十年代初,某非洲国家元首访华,因未能见到毛而泪流满面地离开了北京。可以肯定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没有哪一位亚洲人像毛那样受到全世界的一致推崇,也许并不喜欢。一些西方学者就毛泽东的贡献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给予的评价之高超越受益最大的中华民族的学者们所给予的赞誉。作者对《决议》内容的怀疑,也是由《决议》通过后不久一篇法国人的文章引起的;文章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对毛泽东的评价太低了。   中华民族在毛泽东时代异乎寻常的狂热并没什么不正常,它正是这个灾难深重、注重信义、知恩报恩的民族正常的反应。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优秀素质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他在东方的出现引起一阵兴奋和骚动是完全正常的。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泽东与女人    毛泽东一生最大遗憾莫过于其婚姻生活了。从《碟恋花·答李淑一》中可看出毛对先妻杨开慧的深情已然。这种对先妻的感情对毛后来的婚姻的影响将是不可避免的。杨开慧在毛的事业前景未明时与毛相爱,对毛关爱有加,最后因毛而亡,令重情和怀旧的毛泽东不可能完全割舍掉对先人的感激和思念。无论是贺子珍,还是江青都无法取代杨在毛心中的位置。毕竟她们是在毛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取得党的领导地位后进入毛的生活的,虽能共同革命,但无共同经历苦难岁月的经历。没经历过坎坷磨难考验的爱情和友情是相当脆弱的。站在今天的角度,如果了解一下那些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商界钜子对潦倒时的朋友亲人,和对成功后接踵而来的友情和美女的不同感情,就能更好地了解毛后来两次婚姻的遗憾。   从毛的诗篇中可以看出他的浪漫主义情调和对所歌颂对象的深情,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改造也体现了他的深厚感情和理想主义。是否可由此推论,他对自己的婚姻有着某种梦幻般的期盼,这是基于同甘共苦、生死相守、相敬如宾的夫妻深情,这种婚姻远离事业成败得失、名誉权位、物质追求等一切世俗内容。很遗憾,他的地位和权力注定了除杨开慧复生,没有人能给他带来这种婚姻上的满足。   毛后来事业上的一帆风顺,令贺、江始终无法找到加深感情的机会。从一些毛泽东身边人员的回忆文集中也可看到,毛与贺、江性格上不是很合的来。这更进一步加剧了毛后两次婚姻的悲剧色彩。毛贺的不和是贺离国的重要原因,并为江进入毛的生活留下了空间。有人认为毛对贺“始乱终弃”,显然是不客观的。   毛和江的关系在建国前已经触礁,他曾讲“要不是快进城了,非和她离婚不可”,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负责和无奈。   建国后,毛泽东的生活中是否出现过其他的女人,这是被议论较多的话题。建国时他才五十五岁,和江青的婚姻已名存实亡。如果他不是领袖,可以选择离婚;以他大诗人的浪漫、文学家的风采、哲学家的智慧、书法家的洒脱,再配上他那伟岸的形象,幽默的谈吐,吸引成群的美女当不成问题。然而他的地位使他放弃了离婚的权力,作为人而不是神,有个别其他女人出现在他空白的生活中应是非常正常的。在这方面,作为他为之奉献一生的炎黄子孙们,是否应对他老人家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呢?更何况在他放弃离婚的权力时,已同时体现了他牺牲自我而对国家负责的高尚人格。很显然,以江青在同时代政治家中的不受欢迎,即使毛选择离婚也不会影响他的权力,但却会在百姓中造成不良的示范作用,且有可能对江青的人生造成难于预料的后果;作为重情人,毛泽东肯定不忍心。   对毛泽东形象造成重大伤害的当数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简称《回忆录》)。据多位在毛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描述李到毛身边工作之前的事,这部分内容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自己杜撰。从该书中可以看出,毛和李的关系密切程度到了可谈许多重大政治问题的程度,这与毛泽东的处事风格有出入。毛是一位颇有某种神秘感的人物,就连周恩来等相处半生的人也不易把握毛富于超越性和跳跃性的思维;考虑毛对知识分子的不信赖,他不太可能和李谈论有关党内斗争的事,毛应该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对毛和其他女子关系的描述同样令人难以置信。没有卫士长或秘书的许可,李不可能进入毛的房间。在毛不方便时,李更不可能有机会一睹内情了。   假如毛对李的信任程度真的达到可谈重大政治问题,及特许李在任何情况下可径入毛的房间(我相信毛宁可将这种私人感情给农民出身、跟随他半生的卫士长李银桥,也不会给交往不久、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李志绥)。那么,李将信任自己的主子兼朋友的私生活抖露出来,又算什么呢?出卖别人信任的人只能是小人。一个小人的书是否值得相信和捧场呢?很遗憾,有不少人将《回忆录》作为攻击毛的又一颗重磅炸弹而反复使用;那不是出于无知和轻信,便是故意或别有用心。   世界大出版商都有自己的出版原则,出版商有权要求作者做一定的修改,如果作者一定要出版的话。《回忆录》的内容显然附和了一些西方人搞臭共产国家领袖和他们不喜欢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方向。要求作者对某些内容作扩充甚至夸张是完全可能的。有人更怀疑中央情报局参与了此书的出版。   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宣传机器将自己的价值观推销给世界,当然包括对大人物进行美化整容或丑化。它不会放弃任何好机会将它的好恶强加于人。接收最成功美容手术的莫过于亚伯拉罕·林肯,他被美化为解放黑奴的英雄总统,并被全世界所接受。如果您还记得林肯在南北战争时所说:“如果不解放黑人也能统一南方的话,就不那么做(解放黑人)”,就该识破林肯头上虚假的光环。   毛泽东私人医生的特殊身分无疑颇具诱惑力,以此作为丑化毛的利器将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毛的对手们怎能不善加利用?   《回忆录》的出版在国际社会引起很大轰动。李应能好好享受一下巨著畅销的成就感,大量美元的物质满足,对毛不让他作卫生部长(本人根据知识分子一向的毛病予以猜测)予以报复后的快感。但不久李即一命乌呼。是死于被人利用的苦闷,良心发现后的深深愧疚,报复的心愿总算了结,还是别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李再也没机会更正书的内容,或揭露该书背后的阴谋。   毛后过渡时代的粗糙政治运作 (本节标题有改,鉴于国内制度要求,内容较大幅度修改) 本文多处以毛后时代的发展作比较,无意否定后来主要领导人为中国革命和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更无意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提出置疑,只是为了在比较中能更清楚地看毛对中国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所犯错误的历史必然性。对过去过分贬毛的做法予以纠正,部分地还历史真面目。   八一年,《决议》获得中共中央的通过,拉开了批毛反毛的序幕。《决议》除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前的七年予以肯定外,毛泽东领导下的其余二十年被全盘否定。在全党学习《决议》的过程中,各界掀起了检讨毛泽东过错的声浪。文艺界更不甘落后,通过电视等一切手段否定建国以来的成就。当打开国门,看到外国的发达时,更全民埋怨毛;似乎要不是毛的错误,中国就应该如何发达,人民就应如何富有。他们无视其它和中国建国时有相近国情、而已远比中国落后的国家(如印度)的存在;只看到发达国家的富有,而不看中国薄弱的基础和发展环境的恶劣;“实事求是”变成了反毛的专用借口。毛的语录被刷掉,画像被撕毁,塑像被推倒,家里的石膏像被扔进垃圾箱。让当时年青的作者感到一丝安慰的还是在农村。农民们将毛主席画像保留,或担心犯政治错误而象春节后送神像般烧掉,将石膏像悄悄藏起;在这些土气的乡下人身上,总算保留了整个民族的一份良心。   在毛逝世后,知识分子从检讨毛的错误迅速上升到检讨共产党的错误、马列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这是必然的发展逻辑。这时中共中央推出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当然不忘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试图将毛泽东和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割裂开来的作法显然是短见和幼稚的,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毛泽东和整个中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解放军已熔为一体,没有毛的中共还是中共吗?没有毛的社会主义还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没有毛军事思想的解放军还是人民子弟兵吗?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周恩来等人的得失可游离于共产党之外而作为个体予以评价,但毛任何时候不可能和中共及社会主义制度分离,和人民军队分离。   “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颇为滑稽的集体捞功之举。打开和毛一齐革命的政治家如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邓小平等的文集,然后再读毛泽东雄文四卷,能强烈感觉到他们和毛根本不在一个哪怕是接近的思维层面上。奠定中共革命理论基础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大作完成时,其他领袖们还没搞清楚该干什么呢。没有上述领袖们参与革命,毛泽东身边肯定会有其他人参与并取得革命成功;但没有毛泽东参与,上述领袖们根本找不到革命成功的道路并名垂青史。当然,正如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们的助手也为科学发现做了不少工作,其他领袖们并没有无所事事,但他们的贡献还没到有资格强调“集体智慧”的地步。“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是长期的、成功与失败的无数次反复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集体结晶论”无疑是对此结论的歪曲。   当然,今日“幸福生活”的内容如果仅指物质上的,那无疑比过去“幸福”许多;但信仰迷失、社会风气败坏、贪官污吏横行、少儿失学严重、百姓怨声载道等,表明今日的生活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比那信仰明确、为官清廉、民风朴实的年代更多了几分愁苦。   《决议》的通过造成了八十年代中国人思想的空前大混乱,“六·四”事件是十年来思想混乱的必然结果。至今还有不少人大骂“共产党当政以来没干多少好事”,能怪他们吗?在中共自己的文件《决议》中已清楚表明了这一点。“六·四”后某领导同志痛心地总结道:“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很遗憾,中央始终没有认识到祸根在哪里。国际间存在明争暗斗、利益争夺本是非常自然的事,外国搞“和平演变”也属正常,“必自毁,而人毁之”。   “文革”表面上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共建立起来的坚实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民对执政党和其社会制度的信赖并没有改变。在华国锋时代,中国人思想上还基本保持毛泽东时代的纯朴和坚定信仰,如毛后时代能抱更宽阔的胸怀,更高瞻远瞩,采取温和渐进方式对建国以来所犯错误进行党的集体反思,对建国二十八年历史指出失误的同时肯定进步和发展事实,用个案处理兼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冤假错案一次性处理,在不损害毛光辉形象的情况下在领导层面上对毛进行保护性批评,用三、五年时间内实现毛泽东时代的“软着陆”是完全可能的。“文革”在毛逝世后即自动结束,高考恢复、科技大会召开,人民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继续高昂;如能善加利用和引导,对过去采取辩证的扬弃方法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更加顺利,今日中国的很多弊端也不会这样严重。   多年来,每当作者想及中共通过《决议》这种疾风暴雨方式结束毛泽东时代,并放任政界文艺界对毛肆意攻击和报复时,总深感惋惜。为国家失去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坚固社会和政治基础而心痛万分。《决议》除了“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这一毫无意义的二分遮羞布外,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异曲同工。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开创了苏联和东欧历史上思想空前混乱的时代,培养了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一代领导人和人民。《决议》开启了新中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混乱的八十年代,并影响了一代人。   苍天有眼,当我中华民族在东方崛起。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发生及时,让中国知识分子猛醒,给中国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初步结束了持续十多年的思想混乱。这即是执政党的幸运,也是我中华之福。毛泽东时代还不太遥远,那时的人还在。知识分子们重新购回已扔掉多年的《毛泽东选集》,掀起了全国性的、自发的“寻回毛泽东”的高潮。他们在《毛选》里看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精辟分析,开始用“矛盾的、斗争的方法”辨别这个本来就很复杂的世界。当克林顿访华,向中国的大学生们兜售“民主自由”时,学生们非但没有照单全收,反而送上了“湖南的红辣椒”。   毛泽东时代培养的年轻人已成功地肩负起当今中国的领导责任,今日的中国青年也完全有能力肩负起这个强国未来的重任,虽然当今教育方法和干部选拔制度弊端甚多。这是毛泽东几十年致力于民族教育和改造的结果,决不是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前几年贪腐疯狂的时代,我对我党最终能扭转乾坤走向正确的道路抱有希望,主要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这一代领袖不仅经历过上山下乡,对底层人民和农村有深入地了解,而且又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政治成熟起来的。如果这一代人无法为中国的未来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那未来堪忧)   与受惠于毛泽东思想的大陆知识分子相对照,港台部分知识分子在看待国内国际政治问题、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方面还停留在“六·四”之前大陆知识分子的思维层面上。   至此,谁还能说毛泽东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完全错了呢?   结语    本文并非全面评价毛泽东,因此较少深谈毛所犯的错误,因为批评毛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对毛泽东的辩护也不可能以此文结束,因为对毛泽东的诋毁还在继续。   对毛泽东声誉的维护,不仅应是中共的自觉行动,也应成为天下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实际上,毛泽东作为民族主义者,他的一生和文化、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遗产已和整个中华民族熔为一体,没有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将黯淡许多。   在毛泽东身上更多地表现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意识形态仅仅是他实现民族振兴的工具。斯大林对毛的社会主义一直有所保留,一位美国学者曾讲:“毛泽东是唯一有勇气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人,如果他发现籍此不能带来民族振兴的话”。他革命所走的道路和所建社会主义的模式和马克思列宁的模式有很大差别。确切地讲,毛的社会主义应称“民族社会主义”才比较贴切。   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而孔子、孙子、毛泽东则是为数不多的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伟人。当世界众多军事机构对毛的军事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世界范围的游击队将毛的游击战术作为必学内容,不同政治信念的各国政治家们对毛推崇倍至,国际众多学者穷大半生研究毛的政治哲学思想和经济发展道路,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将毛看成他们的力量和榜样……,当您看到拳王泰森臂膀上那清晰的毛泽东头像,作为炎黄子孙,您能毫无感觉?那里面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共产党,只有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骄傲。   当全世界印度人尽力维护圣雄甘地的尊贵,美国人拼命美化林肯的嘴脸时,中华民族的成员们却为了一己之欲而涂黑自己的民族英雄。他们一定忘了,毛泽东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这个民族优秀素质和丰厚文化的象征性人物,在抹黑毛的同时也抹去了自己的一份荣耀。他们是否意识到,一个不出英雄只出大流氓的民族是难称“伟大”的,一个诋毁自己英雄的人也必受外人蔑视。   当作者读到多篇由欧、美人士撰写的为毛鸣不平的文章,作为毛泽东为之奉献一生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真不知该深感欣慰,还是无地自容。 在由西方舆论和文化主导的世界天空上有一颗我们自己的星,那就是毛泽东。希望更多的同胞行动起来,共同拭去上面的尘埃,恢复其原有的光亮;无需为其装饰美化,他本来已经够美够亮。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308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线条之美{捕光捉影B}
热度 12 四合院的闲人 2014-12-3 14:21
线条之美{捕光捉影B}
线条之美 四合院的闲人 新加坡一撇 1. 2. 3. 4. 5. 2014.12.2于北京
个人分类: 摄影和旅游|6553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热度 23 yuki 2013-2-23 12:24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今天先介绍地方,接下来几天再放拍摄的花花。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植物园。建筑师Wilkinson Eyre负责了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总体规划设计,项目包括三座特色分明的滨海花园,占地面积101公顷。 这是从23层楼上拍的滨海湾花园,两个贝壳形的建筑就是 植物温室 花穹冷室(Flower Dome) 和 Cloud Forest(雲霧林)冷室 。 这两个温室临海而建,以钢铁和玻璃为主要结构,最大程度上优化了观景视野,并加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连系。这 两个节能的建筑使用了最新的可持续性建筑技术,配备水流收集和过滤系统。 (iphone 4S) Cloud Forest(雲霧林)冷室 , 模仿了热带高海拔地区环境,比如南美洲和沙巴的京那峇鲁山。 (iphone 4S) 花穹冷室(Flower Dome), 近距离欣赏冷室所栽种的地中海和半干旱亚热带植物。 (iphone 4S) 这是从23层楼上拍的 滨海湾花园, 18棵太阳能超级擎天树棵(Suppertree),充当垂直花园,上面覆盖热带开花攀缘植物、附生植物和蕨类植物。白天,超级树及其巨大的树冠遮挡阳光,形成荫凉,帮助保持适宜的温度。 晚上,树冠借助特殊的照明和投射的媒体内容展现出生机与活力。一条长达128公尺的 空中走道(OCBC Skyway)将高耸的超级树连接在一起,让游客居高临下,欣赏花园的美色。 (下雨天,走道不开放,这次没体验到,只能下次了。)( Sony XPeria) 日出前(iphone 4S) NIKON D90 http://haijun.channel-hh.com/music/chunzhisheng.mp3
个人分类: 随拍|30723 次阅读|89 个评论
分享 刘植荣:新加坡的廉并非高薪所养
热度 8 cat 2012-12-1 00:05
中国一些官员和媒体对新加坡公务员的工资津津乐道,并为新加坡总结出“高薪养廉”的治国理念,于是乎大造舆论,说中国腐败是因为公务员工资低,要向新加坡 学习,让公务员的工资和新加坡接轨。其实,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大陆给他们戴上的这顶“高薪养廉”的帽子感到羞辱,他们反驳说:“廉洁是每一个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需要用高薪去养。” 新加坡公务员工资由市场决定,一般是私企的三分之二 中国公务员工资改革总喜欢拿弹丸之国新加坡说事,遗憾的是没有说出真相,只抽取对官员涨薪有利的几个数据。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新加坡公务员工资的真相。 媒 体总报道新加坡公务员工资如何之高,实际上,领取高工资的就是总统、总理和部长那些人,高官的工资与普通公务员差距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全世界公务员 工资最高的30人都在新加坡,这是事实。但是,新加坡并非毫无根据地给高官高工资,而是法律根据国情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 新加坡在1994年就用法律形式规范、约束了高官的工资,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公务员工资参照劳动力市场制定,高官的工资要和国民收入挂钩,规定部长工资是全国48 个薪水最高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和企业总裁的中线工资的三分之二,其他级别的公务员工资也参照此标准制定。这就是新加坡高官工资高的原因,因为 私企的高管工资高,而高级公务员的工资是私企高管中线工资的三分之二,所以,这就导致了新加坡高官工资比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出好多倍。尽管新加坡高官 的工资比其他国家高,但与本国私企相比,还属于中等偏下。公务员工资的高低不能与外国比,而要与本国私企同等职位的职工的工资比较,这才是科学的、合理 的、合乎逻辑的比较。 新加坡公务员任何职别的工资调整都是有依据的,并非官员自己拍拍脑门给自己定工资标准,给自己加薪。新加坡有个国家 工资委员会(NWC),每年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发布“工资指导”,公务员工资每年根据国家工资委员会的指导幅度进行调整。新加坡2007年公务员加薪时, 新加坡人力资源部长张志贤(Teo Chee Hean)对记者解释说:“公务员工资根据市场变化增加或减少。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私营企业的工资大幅增长,所以,公务员工 资标准应依据私营企业的工资涨幅相应调整,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Public sector salaries move up and down with the market. In this tight labor market, private sector salaries have moved up significantly, as the benchmark figures show. The service needs to follow promptly in order to attract and retain good people.) 从张志贤部长对记者的谈话可以看出,新加坡公务员工资完全市场化,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公务员工资,或加薪,或减薪,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新加坡在2008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不景气,私营企业职工薪水下降,于是,新加坡政府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调公务员工资,各个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比 2007年减少了11-19%。总统的工资降到314万新加坡元,减少了19%; 总理工资降到304万新加坡元,降幅也是19%;四级部长降到157万新加坡元,降幅是18%; 资深高级雇员降到35.3万新加坡元,降幅是12%;议员工资降到19万新加坡元,降幅是16%。 新加坡公务员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新加坡2009年各行业平均年薪为(从高到低):社团58958新加坡元,大学56753新加坡元,公司55505新加坡元,中央政府 49057新加坡元,承包企业48275新加坡元,其他组织47672新加坡元,基金托管47402新加坡元,地方政府47133,个体工商46194新 加坡元,中小学39699新加坡元,非政府组织36492新加坡元,医院35503新加坡元,自由职业者35275新加坡元,合伙企业30000新加坡 元,特许经营26450新加坡元。 2009年第三季度,新加坡月工资最高的10个职业是(从高到低)是外科医生27977新加坡元,常务董事26444新加坡元,私人银行家20238新加坡元,期货经纪人19098新加坡元,总经理18068新加坡元,外汇经纪人17383新加坡元,公司 董事16025新加坡元,股票经纪人15833新加坡元,基金管理经理12634新加坡元,风险投资经理12200新加坡元。司法官10417新加坡元排 第17位,普通律师8800新加坡元排第27位,中医师7043新加坡元排第48位,全科医生6085新加坡元排第67位,厨师5600新加坡元排第79 位,建造师5500新加坡元排第81位,软件工程师5281新加坡元排第90位,土木工程师5000新加坡元排第98位,广告文案5000新加坡元排97 位,筑路打桩工4980新加坡元排100位,部门经理一般在9000新加坡元左右,大学老师在8000新加坡元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加坡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务员平均工资分别是公司的88%和85%,公务员工资不如筑路打桩工的工资高。 正因为新加坡公务员工资低于私企,所以,每年大约有6%的公务员炒政府的鱿鱼,辞职到私营企业高就,公务员每年有进有出,这也保持了新加坡政府的活力。 新加坡公务员工资透明,不得有任何灰色收入 尽管新加坡政府高官的高工资低于私企高管工资,但仍经常遭到世界舆论的批评,认为官员工资与普通百姓的差距过大不是民主、和谐社会的象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 光耀面对众多媒体的批评辩护说:“新加坡公务人员的工资是全亚洲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甚至比亚洲人均收入最低的缅甸的公务员收入还要低。”李光耀的意思是说,新加坡官员没有任何灰色收入或政府的特殊福利,他们的房子、车子、保姆都要自己掏腰包,政府是不管的。 新加坡的《公务员纪律条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公众人士的礼物和款待,因公务接受的礼品必须如实报告,价值超过50新元必须交公,否则就以贪污受贿罪论处,面临5-7年的牢狱之灾, 还要将入职以来每月薪金的40%比例积累下来的全部公积金和养老金上缴国库。贪污受贿的公务员就是自杀了也不放过,把他从坟墓里挖出来,把帐算清楚才让他 在阴曹地府安息。政府每年发给每个公务员一个日记本,公务员必须每天记录公私活动情况,由监督部门审查,若有隐瞒作假,即予处罚。有位狱警一向奉公守法, 但有一次接受一名罪犯的15新元为其买了一包香烟,就被指控犯有贪污罪,被判处1年监禁并罚款15新元,开除公职。新加坡法律规定,对任何被开除公职的公 务员永不再用。 新加坡公务员还有一个特色,除了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的公务员外,其他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得参加任何政党组织,他们认为,公务员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哪个党派服务的。 廉政国家公务员并非高薪 这几年,世界10个最廉洁的国家一直是丹麦、芬兰、新西兰、新加坡、瑞典、冰岛、荷兰、瑞士、加拿大、挪威,其实这些国家的公务员工资水平都大致等于或低于全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公务员工资最多高出国家法律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的一倍,所以,根本不存在“高薪养廉”之说。 公务员工资的高低的参照系不是别的国家,而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国家的富裕程度,也就是人均GDP,是自己国家所有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是自己国家的最低保 障工资。一些官员只看到新加坡总统、总理和部长的工资,其实新加坡普通公务员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新加坡2008年 人均GDP是38972美元,世界排名22位,而中国是3259美元,世界排名104位,新加坡人均GDP是中国的12倍,也就是说,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是 新加坡的1/12就是和新加坡接上了轨,例如,新加坡2008年公务员年薪约是30000美元,是人均GDP的77%,按照新加坡的标准,中国公务员年薪 就应该是2500美元,约合17000人民币元,如果这样合理对比,中国公务员工资早就超过了新加坡。 新加坡的廉政和新加坡高官的高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像注射甲流疫苗后患上甲流,不能说是因为注射疫苗导致甲流,而是甲流碰巧袭击了一个注射疫苗的人。同理,新加坡的廉政只是偶然发生在总统、总理和部长高工资的情况下,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中国公务员工资越涨越腐说明“高薪养廉”是个混蛋逻辑 “高薪养廉”的提出确实欺骗了不少人,也把国家工资制度改革引入了歧途。 目前,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大致是全国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倍,是政府规定最低保障工资的5-6倍。从真实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公务员工资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几年,公务员工资几乎以两位数的增幅涨薪,是人均GDP增幅的2倍,这在世界绝无仅有。中国政坛因此廉洁了吗? 我们看一组数据。1980年代落马的省部级贪官只有2人,1990年代上升为15人,2000年代达到了99人。这仅仅是落马省部级贪官的人数,贪污受贿的 涉案金额也在成几何级数增长。2004年9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4000名腐败官员或其他人员逃往国外,带走 了约500多亿美元的资金。”按当时的汇率,一个贪官带走了一个多亿人民币! 中国法律对贪官越来越宽容,但贪官也越来越多。1979年我 国贪污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为1000元,1988年为2000元,1997年为5000元。现在又有个大法官到处呼吁还要提高贪污受贿罪的起刑点,说什 么:“1997年的5000元和2009年的5000元不是一个概念,但立法到现在没有变化。”“司法实践中,贪污受贿数额几百万元的数目并不算大,几千 万元甚至一两个亿的也有。”照他的意思,贪污受贿几百万元就属于廉洁,不应视为犯罪。这是个危险的信号,现在的官都围着官和富人转,公开为贪官喊冤,很少 见有官员出来为百姓说句公道话。公务员工资越高,贪污腐败越严重,因为水涨船高,过去收1000元的贿赂就给办事,现在给10万元都瞧不上眼了。 工资不断上涨与腐败愈演愈烈的事实证明了笔者在2005年发表的《高薪养廉还是养贪》一文所提论点的正确:高薪养不了廉,只能养贪。如果高薪能养廉,那中国早就该实行一夫多妻制,这样,在中国就可以消灭强奸犯罪。可见“高薪养廉”的提出是多么滑稽与荒唐。 提出公务员工资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就是腐败 为什么中国有些官员总把自己的工资与弹丸之国新加坡那几个高官的工资作比较?这样比较的本身就是腐败,因为他们不提新加坡占99.97%的普通公务员的工资 (新加坡吃皇粮的约有13万人),专门把总统、总理、部长的工资拿出来比;他们不提人家的全国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专门孤立地把高官的工资拿出来忽悠百 姓;他们不提人家的人均GDP,专门拿自己工资的绝对值与人家比较。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百姓觉得中国的官太清贫,太可怜,为当官的自己给自己涨工资 制造舆论。 人民与公务员的关系是雇用关系。人民组成一个人民政府,需要有人到各个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于是,要雇用一批人,这些人就是公务 员。人民与公务员的关系犹如主人与保姆的关系一样。保姆的工资由谁制定?当然由主人制定,其实是由市场决定。主人举着1000元的价格牌,有两三个人来应 聘,这说明工资合理; 如果无人问津,说明工资低了,要涨点;如果呼啦来了成千上万个保姆应聘,说明工资太高了,要大降。中国搞了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价格配置资源的原理应该是 了解的。国外公务员工资就是人民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制定个法律来,然后用这个法律规范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中国公务员都说自己工资低,可很少听说有辞职的, 反倒是每年都是成千上万的人挣一个公务员职位,你说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是低还是高?那中国公务员都是傻瓜,专门抢工资低的差事干?所以,说公务员工资低的人 没有市场经济的常识,这也是欧美等多数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中国官员自己都不懂市场经济,尽说外行话,怎么让人家来承认你? “三个代表”可是写进《党章》和《宪法》的。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句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 产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共党员是中国公务员队伍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指的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先锋队,可不是挣抢人民财富的先锋 队,不是抢工资的先锋队。《党章》还要求:“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既然要求与群众同甘共苦,怎么要制定党员干部的工资 要高于人民群众的水平呢?《党章》还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自己在执政的位置上,随意给自己涨工资,那不就是谋求私利和特权 吗? 所以,一些人提出,公务员工资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违反《党章》和《宪法》的,应在党内进行认真的检讨,全国各族人民也应对此进行批判。 改 革开放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是必须的,但我们一些官员出国考察回来学的都是糟粕,把人家先进的东西没学来,把糟粕塞满了行囊如获至宝带了回 来。外国公务员工资必须和所有从业人员工资持平他们不学,他们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官比工资绝对值; 外国百姓所享有的比公务员多得多的福利他们不说,他们专 门说外国公务员福利有多好;外国实行全民好无差别的公费医疗他们视而不见,回来只提官员的医疗标准;外国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免费教育他们不说,却鼓励把中 国的教育办成产业,在教育领域培养出一批贪官。 中国出事就出在腐败和分配不公上。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论坛杂志发起“未来10年10个最严峻挑战”问卷调查结果是:第一大挑战为“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 第二大挑战为“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 现在是尽快彻底改革分配收入的时候了,这种改革必须依照国际惯例。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当务之急。作者在此也学学一些官员和国外比公务员工资的方法,随便拿出几个国家,看看人家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瑞典是22700元/月,瑞士是20838元/月,卢森堡是16420元/月,冰岛是14993元/月,爱 尔兰是14620元/月,比利时是14407元/月+社会福利,澳大利亚是14380元/月,荷兰是13820元/月,法国是13377元/月。中国的最低工资一般在500元/月上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低工资是中国的30-40倍! 中国政府每年派出那么多官员考察,怎么就不见有人回来 说说外国的最低工资,让中国的最低工资也与国际接接轨?人民越来越怀疑一些官员的良心与道德,对官员有利时他们就高喊接轨,对百姓有利时他们就拿出“中国 国情”或“中国特色”这个挡箭牌。公务员工资要与国际接轨,百姓工资是中国特色;水价要与国际接轨,低收入家庭没有补贴是中国特色;房价要与国际接轨,不 对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房产税是中国特色;医疗费要与国际接轨,看不起病是中国特色;学费要与国际接轨,穷人的孩子不该进北大清华是中国特色;等等,等等。 作者通过对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资制度研究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最低工资要以人均GDP作参照,最低工资与人均GDP的比率发 达国家为37%,发展中国家为68%,世界平均为60%。2008年,中国人均GDP是3259美元(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如果中国工资与国际惯例接 轨的话,全国最低保障工资应是3259×68%=2216美元,也就是1261元/月。目前,我们中国有几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是1261元/月? 只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出合理的最低工资,才能理顺其他各行业、各部门的工资关系。国外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一般比最低工资高出40-60%,最高100%。国外公务员工资一般不高于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那些喊“高薪养廉”的官员该闭嘴了,地球上找不到任何一个政府是用高薪来养廉的。廉政不是靠薪水,而是靠道德和法律。反腐败不需要研究,而需要法律行动——该捕的捕,该判的判,该杀的杀,不杀足以平民愤。 抗日名将李杜说:“财用于公则国强而民裕,财用于私则国空而民困。”这绝对是个真理,是对高喊“高薪养廉”官员的一记响亮耳光。 来源:荆楚网
44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白色的無聲戰爭 當赤道新加坡想要進入北極
热度 1 8288 2012-11-29 19:30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河随拍
热度 16 yuki 2012-8-21 21:56
新加坡河随拍
手机拍摄,通过美化功能,还真能出来特殊效果,好玩。 原图 - 滨海湾鱼尾狮 经典~~~ 原图 - 和伦敦眼一样大的摩天轮、博物馆 哥特风 原图 - 摩天轮、博物馆、金沙酒店(赌场) 复古 原图 - 滨海湾金沙娱乐城 素描 http://music4.tianya.cn/upmusicfile/2008/2/29/136262_689727.mp3
个人分类: 随拍|12602 次阅读|5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0 07:44 , Processed in 0.082895 second(s), 1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