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想象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书橱藏金阁]看懂这组漫画,你就看懂了世界! [21p]
zjx 2017-6-22 23:44
这些漫画来自波兰著名插画师 Pawel Kuczynski 。他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波兹兰中央美术学院。他的插画充满想象力,且总有一股讽刺意味。能看懂他的漫画,也就能看懂这个世界。 风水轮流转,但换汤也不换药 “相信我,世界终究会和平的,坦克不会永远带来杀戮” 宠物与食物的差别对待 绑架人质不过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一场演出 全世界的圣诞老人,其实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工 贫与富的差距 批量制造的也将批量报废 麻木 所谓教养 视线的转移往往带着刻意的忽略 士兵的性命不过是国家经济的筹码 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掘坟墓的过程 新的上帝 通往和平的路往往是用鲜血铺成的 台面上的言论往往一无是处 所谓民主,不过尔尔 政治家的豪言壮语,还是别喝的好 政治的功能之一是合理而恰当地处置谎言 有些东西,给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却关闭了一道门,比如社交网络 眼界有多大,世界也就多大 被剪断的光明 职业上升之路
个人分类: 书橱藏金阁|3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理科诗初论
热度 6 岳东晓 2015-1-19 09:40
我曾经在万维网对某些文科同学的诗做了批评。文科诗在理科思维看来一般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拓扑结构过于简单,往往是 一维的;二是想象力不够,没有新意;三是知识面窄了,内容显得单调。因此文科同学的诗往往缺乏活力与深度,而变成重复性的纠结与呻吟,显得虚假甚至装腔作势。 诗歌要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路子,以适应科技时代人们对文字组合艺术的需求,我且称之为理科诗。 理科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呢? 我认为有两点(1)诗的内容不能违背基本的自然原理与逻辑;(2)正确区分主观与客观。 理科诗的风格方面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比拟,而是通过文字激发读者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温度、压力、空间、时间想象以及这些想象随时间空间的变化,trigger 读者 的 emotional response。 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http://zzwave.com/home.php?mod=spaceuid=2do=blogid=27602 ,试图在读者大脑中产生一个包含颜色、温度、声音、物质状态、距离、空间位置的反差以及他们的随时空的变化。例如,“ 起伏的湖面是波光微微的结晶”,包含了水到冰的相变以及微观视觉,而“ 清冷的空气 呼吸纯洁与热情”,包含温度的反差,读者应该都能感到,那种冬天吐气如兰、热乎乎的带着白色水汽的情景。又如,“ 背后地平线处冰雪湖边的城市 或者它的钢筋水泥”,一是准确交代了景象中人面向的方位,二是准确描述了漫长时间之后建筑物可能的变化,而准确往往意味着真实。 在《 冬天的阳光 》一诗写道“ 回来吧 等你回来 等你的是冬天的阳光”,这是在描述耳边响起的话语。“等你的是冬天的阳光”是准确的气候陈述,但读者显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文科比喻性地写“you are my sunshine" 就没意思了。
个人分类: 随笔|672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电影《Interstellar》中的引力延时
热度 1 岳东晓 2014-11-18 01:43
《 Interstellar 》我昨天看了,并进行了 简单的影评 。美国确实是人类科技文明的代表。一方面,美国人在地球上指东打西、俨然是王者;另一方面,他们的想象力与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星系。美国拍摄的宇宙探索的电影、电视剧非常多,不仅想象力丰富,拍摄技巧先进,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广大的、高文化程度的观众群,能够提供一个市场支撑这种类型的艺术创作。像《STAR TREK》这样的电视剧,经常把非常前沿的科学问题变成未来世界的应用,很多美国人百看不厌,甚至有专门的杂志进行研究。抛开其 技术种族主义的成分, 美国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精神是值得全人类学习的。如果人类不把自己的生存目标局限于在地球上争夺资源与空间,而是作为宇宙的探索者,那么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将更为远大。 《 Interstellar 》有个场景,探索者们来到了一个黑洞附近的一个行星,根据电影的描述,在这颗行星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外面的7年。这是什么后果呢?电影显现出来的,探险队跑到那个星球上处理了一两件小事情,回来发现外面的时间已经过了20多年,男主角原本少年的儿子都已经步入中年了。从外面的角度看,他们确实等了20多年才把探险队等回来。在外面的人看来,探险队一顿饭吃了若干年,一口饭从碗里送到嘴里可能要一天;对探险队来说,他们的时间确实只过了三小时,他们也只能做三个小时的事情---而不是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这种不同观察者时间流逝速度的差异并非什么新知识,而且基于 100多年前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及之后的实验验证。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认为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一个独立流逝的参数,而两个固定点的空间距离是一个不变量。但爱因斯坦发现并非如此,对于不同观察者 真正不变的物理量叫做间隔 。从局部来说,间隔的平方等于时间差的平方减去空间坐标差的平方,这与勾股定理中距离平方等于坐标差平方的和有个符号的区别。 引力则对应于时空的弯曲。在局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近似)计算距离,但如果距离扩大就行不通了---因为地球表面是球体。这对于数学家来说其实并非新鲜概念,而是微分几何研究的问题。 总而言之,物理的现实是,时间并非绝对而独立,引力是空时几何的表现。在引力场中不同点的时间流逝速度可能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物理教科书上经常用到的、简单实验结合中学物理加以说明。这个实验是已经被验证了的。 假设我们处于地球的引力场中, 从地面向上发射一个频率为 f 的光子,这相当于向上空扔一个小球。根据量子力学,我们知道 光子的能量为 E0 = hf , h 为普朗克常数。如果这个光子的能量转换为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公式,m = E0 /c^2 = h* f/ c^2 , c为光速。 根据中学物理,质量为 m 的物体在重力场中高度为H ,其势能为 m*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设在高度H ,光子的频率为f1,而能量守恒,因此我们有 h * f = h * f1 + h * f1 /c^2 * g * H 解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得出在高度H,光的频率变成了 f1 = f / (1 + gH /c^2) 。在引力场g中,光子逆引力而动H距离,频率变小了一个 1/ (1 + gH /c^2) 因子 。 到目前为止,这都是中学物理。问题是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地面上的信号如果有N个波动起伏,那么在远处收到这些信号,也会收到N个波动的起伏。这个起伏的数量是不会变的。就像一个人在地面一分钟吃一口饭,一共吃了60口;无论谁看来都是60,不会变成59。 而频率是单位时间波动起伏的次数。为什么同一个信号,也就是同样次数的波动,引力场中不同高度的地点会得出不同的频率? 稍微摆脱一下传统的时间概念,我们只能结论,不同高度时间流逝的多少不同。 假设地面流逝的时间为 t0, 在这么长时间内,光子振动次数为 N = f * t0。在高度H,我们知道光子的测出的频率是 f1, 同样次数的振动需要的时间为 t1。 f * t0 = f1 * t1。因此,t1 = f /f1 * t0 = t0 * (1 + gH /c^2) 。 可见,引力场“深处”的时间对应于外面更长的时间;外面感受的时间长度是里面时间长度的 (1 + gH /c^2) 倍 。我们可以带入地面的数字进行一个估算,国际单位下, g = 9.8, c = 3 * 10^8,假设高度H= 1000 (米),则 1 + gH /c^2 = 1.0000000000000108 = 1 + 1.1 * 10^(-13) 。 也就是说,1公里高空与地面相比,时间流逝速度快些,但差别只有 十万亿分之一。 电影中, 行星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外面的7年。 7年是 7* 365* 24 = 61320 小时。也就是说,在这个行星外时间的流逝速度是行星表面的6万倍。根据上面的近似公式,大家可以估算造成这么巨大的时间差异需要多么强大的引力场 ,要摆脱这么大引力的束缚需要多少能量 --- gH 的值明显是令人惊骇的,6万倍于单位质能。当然,更为准确的计算要使用正确的非线性 metric ,而不是简单的均匀引力场势能模型,但数量级应该是对的。 所以,我对这个6万倍的时间差 感觉极不靠谱。这需要极强的引力,而以电影中表现的飞船技术,应该根本无法安全着陆、也无法离开 。
个人分类: 科普|96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科普:什么是现代科学
热度 5 岳东晓 2014-2-12 02:47
什么是科学?从字面理解科学science包括任何系统化的知识。那么 什么是现代科学? 我给个简单定义:现代科学就是数学化的科学(注一)。 一般公认现代科学的开创者是伽利略。他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讨论与数学演示》一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科学著作。在这本书里,伽利略运用数学分析了加速、单摆等的运动。虽然伽利略并未能提出相关的动力学理论,但是其革命性的创新在于 提出人类可以通过数学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并且进行相关的计算与预测。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开普勒根据观测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轨道的规律,但其思想方法上并没有超过托勒密。伽利略以及后来牛顿的思想突破在于,他们意识到无论是天上的星球还是地上的苹果,都遵循同样的一套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用数学精确表达与计算。 伽利略这一科学必须数学化的突破性思维使人们逐渐抛弃了肤浅、幼稚的空对空式哲学辩论。从那开始,那种手舞足蹈的含糊其辞与貌似高深的滔滔雄辩逐渐变得苍白无力,在数学化的精密科学面前显得原始与无知或者虚伪。现代科学有 什么理论一五一十用数学表达出来,让你去验证,不玩捉迷藏的文字游戏。 而发现这个数学表达的关键在于从复杂的、多因素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理想的、基本的情况。地面上物体运动总是有摩擦力的,但伽利略却超越了现实,考虑了无摩擦力的理想运动情况,牛顿将其总结为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所谓惯性定律。 各天体的运行恰好提供了一个没有摩擦与其他外力影响的近似理想情况的试验室。 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伽利略科学方法的运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核心正是用数学表达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F=ma, 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相当复杂的二阶微分方程,足以解决电气时代前人类的大部分工程及科学问题。 至于牛顿之后的科学就不必说了。物理学是数学化最高也是最具有精确预测性的科学。其次是化学,目前已经逐渐变成物理的应用,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化学数学化将更为明显。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语言学也已经基本数学化。 可以这么说,没有数学化的,就不能称为现代科学。 注一:当然,数学本身也是科学。因此,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是现代科学。 从这个定义,欧几里得几何应该被列入现代科学的范围--因为它是一个数学化的系统化知识体系。今天的中学教授的平面几何与欧几里得的没有多少差别,这就说明了其现代科学的特征---或者说它超越了时代。但是在很多场合下,我们提到科学的时候,不包含数学。
个人分类: 科普|63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数学不好的好处】
热度 35 宜修 2013-4-20 09:59
【数学不好的好处】
【数学不好的好处】 1、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爱笑,因为没有数学就没有烦恼。 2、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天真浪漫,比较感性。 3、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幽默,生活充满乐趣,感情和想象力都比较丰富。 4、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直爽,实在,不会拐弯抹角。 5、数学不好的人长的都比较漂亮/帅气。 配图:谁说地球是圆的?
个人分类: 啼笑皆非|15205 次阅读|69 个评论
分享 人脸画布:十六岁的水果女王
热度 6 VANO 2013-3-23 23:58
人脸画布:十六岁的水果女王 http://www.zhenzhubay.com/fup/up/84/e2e0213.mp3 Ne Yo - Because Of You 祝大家周末快乐 这组非常惊艳的自拍照是用自己的脸作为画布,出自十六岁的西班牙摄影师Cristina Otero。Cristina Otero用在镜头前与不同种类的水果的互动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女性美,进行充满诱惑力的想象力的生动演绎。用最自然最绚烂的色彩为自己画上独一无二的眼妆,向世界宣告她的美。
812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一位超级有想象力的中国妈咪给宝宝拍的照片,真是太有才了! ...
热度 2 8288 2012-9-22 15:34
个人分类: 图片|4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女人花 [2]
热度 11 8288 2012-8-31 11:18
摄影师非常有想象力,当然也是另一个视角拍人体艺术照。不同于我们 常见的以祼体性感为主题人体艺术。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个人分类: 图片|1007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你吃过这些东东吗?
热度 24 自在飞燕 2012-8-9 23:46
《八一比武》你吃过这些东东吗?
Normal 0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国人为了吃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下面的照片是经过俺的镜头的, 不过 ,可不都是经过俺的嘴巴的呦。看看你吃过这里的哪些东东? 图片1, 说是好东西,没觉得咋好吃。 图片2: 无口福消受 图片3:中华鲟,养殖的 图片4:很好看,第一次吃。 图片5: 好奇心驱使买的, 不好吃。 图片6: 丫头好奇,想看又不敢吃。 你吃过吗?
19249 次阅读|5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4 14:20 , Processed in 0.040070 second(s), 15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