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诺贝尔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谈谈韩春雨老师的国内重大成果
热度 1 MingHao 2016-5-9 10:14
韩春雨 副教授在 《 Nature Biotechnology 》的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科学网上,已经有几名老师介绍了。我这里就不用重复介绍,鉴于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 我这里不多谈技术细节。 其实,我很少介绍国内的重大发现,特别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唯独我专门介绍了这个, 一个是因为他确实有可能是真的,其主要就是得到了国内主流媒体的打压。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这个最先报道的官方媒体,保不齐就是科学网,手机微信不算的话。 我之所以等了几天才提这个事,主要是看看国内反应,我一看媒体继续冷漠对待, 感觉有可能是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这个东西极有可能触动了一些官员利益, 这类新闻往往要长期压制,除非下面群众闹起来,或者对其先进行招安,最后不得不报道。 科学网在大家努力下,逐渐风气会好起来,现在对假大空的项目批判的多了,对真正的工作 的介绍会越来越多起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帮助中国走出黑暗的中世纪。 你们可以看看其他老师谈的,但是我这里讲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还是没有重视。 DNA编辑也好,还是我们各种不同的对生物体的干涉作用,其核心技术主要是 靶向到目标。 韩老师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提高 一些指标。 DNA前导序列是关键,过去的 前导 是一段RNA序列,深入研究过核酸的人其实并不多, 搞过RNAi的人知道,RNAi之所以能成功,就是最后导入了双链序列,因此这是关键。 DNA与RNA 一个双链,一个单链,性质有天壤之别。 RNA也有双链(比如某些病毒),但是他的双链会引起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叫做 RNAi 。 所以,这不是小改动,难度很大。 国内很多同行也许会嫉妒,但是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改进。 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你解决了a问题,他会有b问题, DNA双链是稳定了,也能把你的私货带到指定位置,但是 他还是需要受控于一DNA相关的机制,细胞不是死人,你进来一坨屎,他都不管? 因此后面还需要一些不同动物实验。 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联系韩老师,人家吃了肉,你也可以喝点汤。 特别是拿了经费,不知道怎么花的老师们,赶紧联系韩老师, 另外我告诉你,你给我50万,我可以帮你做一个实验设计系统,投入 实际应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设计软件和数据库系统。 对于重大发现,我貌似除了支持小保同学,就是韩老师了。 对于小保的支持,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主要是理化所的水平, 即使作假,这班人来中国,也是轻易灭掉一个中科院。 所以,批小保的各位老大,看看自己的德行,有没有资格。 下面我说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另外,回国后,我也发现了一些搞得不错的重大原创性工作,有些是 朋友们做的,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费支持的。可能其他老师也有类似工作, 这些工作的发表是个大问题,现在国际上一些学霸,守在csn文章,特别是 子刊上,对于中国青年学者的创新性发现虎视眈眈,一旦发现好肉,立刻吃掉, 有些讲点道德的,就是压你稿子一年,然后自己把实验做了,和你一起,或者 稍稍延后发表,与你共享成果;还有一些不道德的,把你毙了,他发出来,后者 很少很少,但是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超级大鳄积累雄厚,设备经费充足,兵强马壮, 只要知道的你idea,可以在审稿期间做出比你更高更强的成果。 我讲的这点非常重要,大家熟悉的 张生家事件,张抢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针对国外学霸大鳄,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国内这几个,他都没有入眼,谈不上和他们 抢。 Nature Materials的审稿拖延,引起了张的警觉。 所以,中国重大成果的首发,我建议大家有关系倒是可以考虑中国科学 这类期刊,快速发表。 关系这个东西么,也可以用到正道上。先发出一个大概其,不放太多内容, 主要的再发国外。还可以爱一把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生家,抢发论文,虽然我个人觉得做人有点不地道,但是从一个高度, 把成果以国内单位名义发到国内期刊,是有贡献的。因此,xx大学处理这个事件, 要从国家利益高度出发,不能简单纠结为个人利益争斗和学术不端,xx大学和xx大学的领导们, 你们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有没有从这个高度看问题? 以前我们的工作没有人看,现在水平上来了,老外要看看,这就好比 鬼子进村,看到漂亮的花姑娘你就倒霉了。所以我们第一版,要脸上涂点灰, 别让鬼子给糟蹋了。我现在第一版基本上不放核心的,要就要,不要就算, 等大修时偷偷放入核心的,让他们没有足够时间去剽窃。 有老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fumingxu 2016-5-8 18:06 问一个问题:韩老师的结果出版后,会不会被“高精尖”团队轻易超越? 博主回复(2016-5-8 18:55) : 可以很不客气的讲,即使我们国家某个领域出现一次重大突破,也绝对不可能维持,当前这个生态环境,你觉得可能维持么? 所以,有条件的话,应该立刻送韩老师到国外一流实验室交流,保持这方面优势。 后来发现韩老师 是咱们生物信息学的同行了 韩春雨 理学博士 ,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 石家庄裕翔街26号,邮编050000 电话: 13472110750 E-mail: hanchunyu@hebust.edu.cn 个人信息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年1月11日 教育经历 2000.9—2003.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 2000.9—1997.7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 1996.9—1992.7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 教学经历 2008 至今 生物信息学 (69 学时 )
3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屠呦呦诺贝尔奖颁奖现场演讲: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热度 3 稻草 2015-12-8 10:04
     屠呦呦演讲现场      现场图      屠呦呦引用毛泽东   屠呦呦同时对国家的信任表示感谢,并强调了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价值。屠呦呦引用毛泽东的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说,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屠呦呦引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演讲的结束语,并祝在场的科研工作者们再各自研究领域都能再上一层楼。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演讲幻灯片)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演讲现场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annua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725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文革,中国诺贝尔奖的摇篮
热度 7 云海暖流 2015-10-12 15:55
文革,成了中国诺贝尔奖的摇篮。搞错了吗?没有! 改开前,没人去管什么诺贝尔奖的。改开后,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梦做了30多年了。甚至中国科学院还有专门的拿诺贝尔的项目课题。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受到迫害,而且经费大把。可是呢,一个奖也没拿到。 文革, 这里不去论政治。总的感觉那是一个 中国近代最具有创新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国家和人民不信邪,自信满满,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首创精神。神一样的造出来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胰岛素,青嵩素,陈景润的数论,大飞机,万吨轮,内燃机,潜艇,南京长江大桥(那时的一批坚强桥至今还在,特别是四川大地震的那个被大石头压不垮的桥印象最深) 。。。。等等数不胜数。 屠呦呦的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是最典型的文革时期了。因为它的立项和开始研究都是处在真正的文革三年中,1966-1968年。而且还是毛主席亲自指示立项的。在出成果之后,屠呦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也是不为过的。 光屠呦呦一个跟文革有关的拿奖,文革自然算不上是 中国诺贝尔奖的摇篮。可是呢?不只一个!上一个莫言的文学奖也是地地道道的文革奖。不是吗?他的获奖小说《蛙》,张冠李戴地写“文革的罪恶”。强制计划生育明明是邓小平时代的,他把那写到了文革时代了,而主人公清醒了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讽刺的是到了今年才开放二胎,可文革时代大家都生好几个的。可想而知,如果莫言没有写文革,和胡说八道,是不可能拿那个诺贝尔奖的。 大家别不服气哦,还有一个法国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也有很多的文革背景内容的。 看到了吧,文革是中国诺贝尔奖的摇篮,名不虚传了! (摇篮。虽然不恰当,借用意思而已)
67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从青霉汁看中药青蒿汁
热度 5 岳东晓 2015-10-11 02:09
我在前文中写道,汉人的退化是严重的。李约瑟在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汉人已经退化到如此的程度,乃至已经基本无法看懂自己祖先的科技著作。而李约瑟这个西方科学家利用自己深厚的现代科学素养耗费毕生经历才把中国古代科技进行了一个总结。屠呦呦在毛泽东的指示下通过研读祖先的科技著作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无疑是汉文明复兴的一个标志。 汉人的退化当然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汉人失去了对自己民族的信心。 青蒿绞汁治疟疾在他们看来那是原始的、不靠谱的、没有价值的、不科学的瞎蒙而已,不登科学大雅之堂。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两点(1)古人只知道青蒿汁,没提取出青蒿素; (2)古人能提取的青蒿汁青蒿素剂量太小,不足以治疟疾。 我们先排除第2点,古人说“青蒿一握”,青蒿品种如何,这一握是多大,一天喝几次,病人病情程度如何,并没有讲。无法结论说剂量不够。我们唯一确定的是古人明确地说了青蒿汁可以治疟疾。 再看第一条,青蒿汁与青蒿素的距离。我们以大家都知道的青霉素为例子。 1928年,英国人 Alexander Fleming 偶然发现一种霉周围的细菌被杀死了,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他结论是“霉汁” "mould juice" 具有杀菌功效。进一步研究后,他结论 "mould juice" 量太少,无法提取,对杀菌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他还认为,这种 "mould juice" 维持活性的时间太短,医药效果有限。经过数年研究之后, Fleming 放弃了相关研究,其研究也没有引起广泛注意。 10多年后,牛津大学的Ernst Boris Chain 与 Edward Abraham 找到了纯化“霉汁”的方法,并且确定了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随后的研究大大提高了霉品种的产汁性能,产量也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知道的青霉素。这种化学成分能够有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死亡。 1945年, Alexander Fleming, Ernst Boris Chain 与 Edward Abraham三人因为青霉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三人各得三分之一的奖金。 "mould juice"能得诺奖, 这么比较起来,中国古人确定青蒿汁可以治疟疾就是诺贝尔级的科学发现。 那种自以为是汉人,就以为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否定祖先成就的思维,是 妄自菲薄 。
个人分类: 科普|743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神童谢彦波离奇留美经历显现美国理论物理的堕落
热度 2 稻草 2015-10-8 16:23
“他们都是神仙,本来就是想要那个结果、有另外的目的在,只不过没告诉我,我却不知道,所以就想不通他们为什么那么做。”——谢彦波 采访时间:2014年5月 采访地点:合肥等地 受访人:谢彦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8级第一期少年班学生。他跳过整个中学阶段,由小学直接进入了少年班。十一岁上科大。十五岁上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跟于录院士。十八岁读博士,跟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被看好有希望在二十岁前得博士学位。中国博士没读完,去普林斯顿大学,跟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后回国,他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 王永:谢彦波同班同学、中科大教授、中科大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安徽省政协委员。 1978年,11岁的谢彦波挂着红领巾、带着一身传说、滚着一只铁环进入中科大。与“第一神童”宁铂齐名,他俩的故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传说:小彦波6岁时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讲话,饿了说:“彦波要吃饭”。渴了说:“彦波要喝水”,妈妈叫他“榆木疙瘩”。后经有见识的人士点拨,说这是阿斯伯格症患者的特征,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比尔?盖茨等超级天才,儿时都曾具有这种症状,特征是沟通能力奇差、但在某些方面拥有超常能力。 果不其然,小彦波小学三年级时学完初中数学,四年级学完高中数、理、化,五年级开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当他端坐在小学教室里上课时,几乎所有熟悉他的老师们都认为,“论实际知识水平这孩子该上大学了!” 果不其然,1977年,小学未毕业的谢彦波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获得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好成绩。于是,“神童”之誉不胫而走,引来中科大招生老师的关注与面试。1978年,11岁的谢彦波顺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据受访同学回忆,“他小学毕业没学过高中数学,可每次临考试了还拉着别人打乒乓球,一个不去拽另一个,打了几天球,最后却拿100分!”(照片:少年谢彦波站在凳子上演算) 奇迹仍在继续。16岁读完大三,谢彦波提前一年本科毕业,入读中科院研究生,18岁取得硕士学位,接着又在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半年后,谢彦波改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为美国“神童”的安德森教授的博士生。 由此,谢彦波成为中科大首届少年班中唯一被人们寄望摘取诺贝尔奖的天才学员,就连少年班“第一神童”宁铂也说:“我看遍20多届少年班成员,谢彦波是最聪明的人!” 在人类普适性生态学原理中,有许多中肯不中听的词汇——诸如“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物极必反”,等等。其中既有两位曾为“神童”者所涉领域的物理法则,更兼备“先知先觉”的神童们普遍兼备“少知少觉”的事理法则。就在“神童”谢彦波满载国人的厚望,向着科学的天空展翅翱翔之时,一场意料不到的逆袭,竟令他折翅铩羽。 赴美10年后的某一天,谢彦波结束了他宿命中的所有神话与童话,被组织上接回了中科大。一颗曾被寄予国人厚望的少年“启明星”,为何去到全球科学大本营美国后未及升空就突然陨落?对此,国人少不了议论纷纷。 一是公开报道的“不睦遣返”说——2005年7月21日,《南方周末》刊文透露:首届少年班辅导员汪惠迪回忆,谢彦波原本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读博士,但“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于是转去美国继续读博,结果美国导师安德森同样无法容忍谢彦波比他本人还要傲气,不让他过关……” 二是流传更广的“枪击教授”之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谢彦波摸到安德森的住宅,安恰好不在家,安夫人开的门,见谢一只手插在好像藏有枪支的口袋里,神色不对头。老太太吓得魂飞天外,一边稳住谢,一边打电话找来谢的推荐人李政道教授,让李教授把谢带走。” 谢彦波的同班同学、中科大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博导王永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另一种似乎更接近真相的版本。 “谢彦波一直视安德森为神,去美国也是冲着安德森去的,但是一开始并没能排上安德森的博士生。一位台湾籍女教授收了他,老太太非常喜欢这个小娃娃,当儿子一样宠,谢彦波也非常适应,读得很好。没想到当他博士论文都基本写好了的时候,安德森的入学通知却来了!按道理,谢彦波本应跟着老太太读完博士再走,但他一心想在安德森门下出师,便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老太太,带着论文草稿投奔到安德森教授门下。 “刚开始,他在普林斯顿也读得非常好,据说还刷新了该校某个成绩总分的记录,并很快提交了论文。可偏偏就是那篇论文捅篓子了——安德森看看题目、翻翻前言,把文章一扔! “物理是一门很悲哀的学科,尤其是谢彦波从事的理论物理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变得不可验证,比如说黑洞,谁见过黑洞?全都是几辈子科学家没法实证的,像玄学一样!正是因为没有检验标准,空想当道、学派林立、靠嘴皮子干仗就成了理论物理的现实情况。而谢彦波的论文,就踩了这个‘雷’。他引用的观点论据,不巧是跟安德森‘干仗’的对立学派,安德森怎么可能自扇耳光、让论文通过?他不好明说,便托辞‘你英文水平太差,我看不懂! “谢彦波很愣,又非常崇拜安德森,还真的以为自己英文不过关,竟然花了两年时间在普林斯顿文学院读了个文学硕士,然后改好论文又送给安德森。安德森没辙了,只能委托旁人明确转告谢彦波:‘由于学派问题,你不可能靠这篇论文在我的门下拿到学位’。 “谢彦波没法相信这话,他眼里的安德森是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又那么崇尚真理,怎么会有门户之见?你们都骗我!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常常产生‘别人都在骗我’的幻觉。后来安德森拿他没办法,只好屈尊再让一步,托人转告谢彦波,可以介绍他在另外一个导师名下答辩。偏偏谢彦波到这一步还坚决不相信安德森会抛弃他,仍然执着地追随他死不回头。 “这一‘杠’足足9年,谢彦波与教授的矛盾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就他自己感觉不到。在中科大一位副校长访问普林斯顿大学之前,恰巧又发生一起北大赴美留学生杀死教授的惨案,所以其他中国留学生建议到访的科大领导带谢彦波回国。副校长约谢彦波谈话过后,也感觉到有些担心,便直接带他随团回国。因为走得太急,谢彦波在普林斯顿大学宿舍里的所有物品都没来得及带走,都是后来同学帮忙打包邮回来的……” 去中科大之前,我在“贴吧”还读到一篇该校的学生留言:“我们英语老师说谢老师赴美读博时,因为拿枪指着他的教授被取消博士学位,回来得了精神病。学校为了名声以及考虑他的水平,仍然给他教课,但是长期交流,会把学生的心理带进沟里……” 为了弄清真相,我问这位同学怎么找得到谢彦波。他告诉我,谢教授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很难碰上。但每周三会在某教室上课,这是唯一方便见到他的机会。 5月,我来到中科大,预先“埋伏”在那位同学所说的教室里。看来这里是开放式教学,我旁边还坐着一位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上身套着一件脏得看不清本色的老式夹克衫,怀里抱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红色环保袋,酷似街头拾荒者。见我落座,他挪了一下位置,似熟非熟地朝我笑笑。 我朝他点点头。上课铃响了,我盯着门口,等着谢彦波的出现。一会儿,旁坐的“拾荒者”站起来,径直上了讲台。他从环保袋里掏出一沓作业本,拍在第一排课桌上。然后上前擦干净黑板,用粉笔写下:“§4.6局域惯性系条件”。天,这位“拾荒者”模样的人就是谢彦波教授?我满脑子闪现的全是若干年前这间教室里站在木凳上演板的少年谢彦波,很难把两者协调起来。 他流畅地整板书写着那些复杂的公式,嘴里说着我不懂的中文:“假如用做数学题的方法衡量一个星球的文明……” 站在讲台上的谢老师,与刚才坐在身边的“拾荒者”判若两人,嗓音洪亮自信,思维逻辑缜密。他右手板书时,左手松弛地抄在裤兜里,大方潇洒,偶尔将嘴唇歪成平行四边形,再努力恢复原状,皱着眉头,像是眼睛里进了砂子。每一次擦完黑板后,他必然猛地回头向同学们没来由地挤出个笑脸。 下课后,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他,用“我是您的崇拜者”这种最无聊的借口作为搭讪。他友善地朝我笑笑,似乎对陌生人豪无戒心,很快开始了有问有答的闲聊,甚至还请我在食堂里吃了份快餐。即便后来我提出有些冒昧的问题,他也努力给出答案。采访中,比照旁边匆匆而过的斜视眼神,谢彦波那种纯真和诚恳,不止一次让我心酸。 记者:“您还在上《广义相对论》吗?” 谢彦波:“什么叫‘还在上’?是不是学懂了之后就只用教了?是不是教其他东西就可以再学习?学了没意思,对我来说学了没用啊……现在的物理不是做物理,是在做数学题。真正的物理,我觉得是里面有好多效应的,但是他们好像都不讨论这种效应。”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犯晕:“您在做研究啊?” 谢彦波歪着脑袋想了想,一半对我、一半对自己:“我做研究也没有用,别人会反对、不感兴趣。我觉得生活应该遵守物理的基本道理,但是他们有‘特异功能’!做了一些新的假定,又不肯告诉我。所以我就没办法。” 记者:“我记得好像您在哪儿说过,科学也会有很多谬误?” 谢彦波:“我是说很多人在应用方面过头了。比如u盘、手机、隐形飞机,都跟物理对不上。” 记者:“这方面公开发表过论文吗?让大家都知道您的观点或想法。” 谢彦波:“写过,但是我认为有价值、写得好的论文,一篇都不给发表。我认为一般甚至是很烂的论文,却发表了。国外杂志也一样,他们不是看不懂,就是故意不给发,或者是我没有搞明白其中的规则吧。” 记者:“好像这里面的门道挺深?” 谢彦波:“什么意思啊?” 记者:“比如说您是杂志编审的学生或者熟人,论文就容易上。学术界有挺多搞人际关系的。” 谢彦波:“有可能吧……” 记者:“您一周几节课? 谢彦波:“三节课,没事干。” 记者:“你还住在学校里面吗?” 谢彦波:“对,我住北校区,比以前大一些。我就不懂,为什么要住大房子?打扫卫生那么麻烦。想住更大的房子,要搬到郊区,得开车,不是很累吗?住北区走过来吃饭很方便,我一天三餐都在食堂吃。走路正好锻炼身体。” 记者:“您女儿多大了?” 谢彦波:“读高中。” 记者:“您的学生说您很酷,一些您觉得不对的理论上课时就不讲?” 谢彦波:“嗯。比如黑洞、宇宙学我就不讲,我搞不懂,问别人也不懂,我觉得它是有问题的。比如宇宙,以前说是无限大,现在说是有限大。有个广告,说如果宇宙无限大,那么晚上和白天是一样亮的,现在晚上和白天不一样亮,所以宇宙就是有限大的。这个就是乱扯!因为恒星会死亡,而且光会被吸收,吸收了以后又变成新的恒星,是不断演变的。” 好玩儿,他把我当成可以讨论的同事了。 记者:“您不上课的时候在家干嘛?” 谢彦波:“要不就下围棋,要不就算算题目,算量子化学,用数学办法计算分子反应、能量。” 记者:“听说您喜欢用心算或者笔算?” 谢彦波:“我以前用计算机,现在懒得用,没必要,就用笔算。” 记者:“觉得自己的脑袋比计算机转得快?” 谢彦波:“计算机用多了,脑子就变傻了。实在没事干,在网上与人下棋。” 记者:“在少年班的时候您有没有跟宁铂下围棋?” 谢彦波:“那时候下不过他,现在不知道了。以前他是科大最厉害的,可能后来有学生比他更厉害吧。” 记者:“听说有一本被学界广为引用的专业书籍,其中由国际知名实验室做出来的权威光谱数据,被你用手算推翻了?” 谢彦波:“一开始我用心算就怀疑那个光谱数据不对,后来用手算,证明确实不对,是(铬)Cr3+,Cr是4s平方3d4,去掉两个,现在google最新版本的数据和我的计算结果一致。后来觉得也没意思,说人家不对,搞得别人难受……” 我笃信,这样的话语,若是出自别人之口,只能用虚伪去解释,但他真诚得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记者:“从某种角度讲,科学本来就是纠正错误的学问啊!” 谢彦波:“没法搞啊,有好多东西不对。比如特高压,那么高的高压,一下雨或者有雾气,不就把空气击穿了?老是击穿不是就损失很多能量?我算了一下,没占到便宜,而且很危险,所以就没必要去搞特高压啊。但是现在中国人、外国人都搞。现在的学问都变掉了,一些人就像有特异功能的神仙。以前我不相信,现在信了。‘他们’的确是神仙,有这个本事!” 记者:“您经常说的神仙,是不是指那些学术权威?” 谢彦波:“……” 记者:“听说您以前在美国的时候,发现导师的研究也有漏洞?让导师非常生气?” 谢彦波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地朝地面笑笑:“是啊,我算了半天也验证不出他要的结果。没办法。” 记者:“一般来说,导师就算是有错也不会承认,被学生证明自己错,多没面子啊!” 谢彦波睁大眼睛瞪着我:“为什么不认?这个很奇怪啊!我导师并不是靠那个课题得诺贝尔奖的,我证明有错的是他后来的理论。” 记者:“但从形式上看,您毕竟还是挑战了他的权威呀!” 谢彦波似乎无法理解这一点,他絮絮叨叨地说起他的推测,再次陷入自我:“导师可能把这个看得太重。他把我开除了也没什么不对,我也没太怪他,现在回想起来,反正都是有点假,以前我学了半天都白学了。” 记者:“为什么会是白学了呢?” 谢彦波:“因为‘他们’都是神仙,本来就是想要那个结果、有另外的目的在,就是让神仙的力量更加摆脱严密逻辑?如果有个人本事特别大,硬是算出来很多东西都不对,那么神仙们就不能为所欲为了,所以就不高兴了。但他们没告诉我,我却不知道,所以还在那为他求证。” 记者:“所以当时您就找安德森教授理论去?” 谢彦波:“或许。当时不知道,还以为做学问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我告诉他我的学问是对的,他的结论出错了。” 记者:“听说你带了枪去找安德森?他没在,他夫人开的门?” 谢彦波:“啊?这个事情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记者:“海外很多留学生嘛,你太出名了!” 谢彦波:“我是去找过教授,但没带枪,我也不会打枪,他们是乱说的。他们住在一个山头上,我和他太太在院子里说了几句,后来他出来了,可能发生过争执。” 记者:“您骂了他?” 谢彦波:“也没有……(喃喃地)反正就是发神经病。我是学的知识越多就越反动(文革时期的流行语),学的知识越多就搞得别人越烦。” 记者:“怎么会那样呢?” 谢彦波:“我要是总发现人家不对,把理论物理乃至整个科学都弄崩溃了,那就是我的不对了。”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世俗理念早已存在于科学圣地,而我们的主人公正因为不谙世俗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记者:“安德森在学术界的势力很大,你得罪了他,所以你在美国一直拿不到博士学位?” 谢彦波:“也许……老外和中国人有点不一样,抱团比较厉害些。得罪了安德森,安德森不会去和别人说,‘你们不准发表谁谁谁的论文’,但是别人会自动不给发。” 记者:“这一点您当时不明白吗?” 谢彦波摇摇头:“我是回来以后、想了很久乱猜出来的。其实发论文讨论全球变暖问题又不是帮我什么忙,只是他们本来就是想要让全球变暖,用昂贵的产品把便宜的东西取代掉,他们有另外的目的在,只不过没告诉我,所以我就想不通他们为什么那么做。” 记者:“阴谋论?您觉得‘神仙’们另有目的?” 谢彦波:“全球变暖是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现在基因技术这么发达,照理说应该可以培养一种植物,长得比较快,纯粹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担心影响粮食产量可以去沙漠上种,还可以保养水土。怎么就没人搞呢?搞不懂。” 记者:“您是说‘神仙’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谢彦波自说自话地:“这里面肯定有规则说,不准这样搞!搞不懂怎么回事?” 记者:“不懂里面潜在的规则或逻辑?” 谢彦波:“理论物理本来是按照数学的框架、逻辑性很强,但是有些规则,可以让神仙们的力量摆脱更加严密的逻辑。如果一个人本事特别大,硬是算出来很多东西都不对了,算得神仙们也不能为所欲为,那么他们就不高兴了。” 可怜的谢彦波,一个只需两分钟就可以得出的结论,他竟然思考了二十年才似懂非懂。此时我更加相信,科学家与凡夫俗子的智商一定被上帝分割在两个绝然不同的山顶上。 记者:“听说后来你还继续跟安德森辩论?” 谢彦波:“后来我没上门跟他讲理,跟他在教室的黑板上讨论学问,他说不过我,突然接了个电话,说老婆找他,就走了。我现在判断是故意的,甚至有个阴谋,他故意出一个错,知道我会发现……” 记者:“然后再找个理由把你给送回来?” 谢彦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记者:“你去之前以为安德森是个真神仙?” 谢彦波:“是的。” 记者:“相处一阵子就发现他理论上有漏洞?” 谢彦波点点头:“有些理论像是编故事”。 记者:“科学家编故事?” 谢彦波:“都在编,但没有老老实实按照物理学的东西在编。” 记者:“听说安德森也是‘神童级别’?也出身于少年班?” 谢彦波:“不叫少年班,美国大学生一年级大部分是18岁,他16岁进的大学”。 记者:“那比您晚多了,您11岁上的少年班……” 没想到的是聊到这,谢彦波忽然情绪激动起来:“我本来就不该来这个(少年)班的!”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如果重新挑选,您宁可按部就班上完中学再读大学?” 谢彦波觉察到自己情绪失控,努力恢复平静:“应该是这样吧。当时我没有怀疑到这些怪事情、没有想到神仙这个事情。如果当年慢慢读上来,可能就懂了。其实学问做得高,人际关系也很重要。即使是搞研究,也是生活在真空中”。 记者:“安德森在这方面比您更成熟?” 谢彦波:“他很成熟,狡猾得很,人际关系好,待人接物比较练达。” 记者:“是啊,这些都是您的弱项。开始去的时候处得还好吗? 谢彦波:“刚开始没什么不好,我是冲着他去的美国。” 记者:“吵了一次架之后他就不理您了?” 谢彦波:“也没有……就是大家做学问没有那么认真,我在科大受的教育、还有以前小学在长沙受的教育,都是说做科学要很认真、一丝不苟的,一是一二是二,事实上学问不是这样的。” 记者:“我们所受的教育也是那样的呀!” 谢彦波失望地摇摇头:“我以前不相信有神仙,现在信了。早知道学问只能神仙搞,我就不会那么认真。现在我如果在美国,在普林斯顿,根本就不会再去学物理,学数学算了,不管那些东西……” 记者:“您也学会编故事了?(笑)如果让您回到当年的少年班,您会编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谢彦波:“可以说天上有很多石头之类的,还有在少年班的时候,宁铂给我编的故事,为什么豹子狮子眼睛长在前面,牛马眼睛长在边上?” 记者:“为什么?” 谢彦波:“因为豹子狮子要去吃牛羊,眼睛必须朝前看。而牛羊眼睛长在太前面就什么都看不见,容易被豹子狮子吃掉”。 我开玩笑问谢彦波,您的眼睛是朝前还是朝两边长?他没回答,却像个孩子似地调整起眼神,一会儿朝前,一会儿向两边…… 记者手记:毫无疑问,神童谢彦波一生只能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了。他说,过去自己曾经认为科学是神圣的,但最近几年开始怀疑整个科学体系是“神仙”们编造的,他试图查找漏洞,进而证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采访时,谢彦波的同学与同事异口同声说他的精神出了问题,而他的学生们则一致辩称谢教授是属于另类世界的“牛逼顿”(牛顿)。至于那个他张口闭口念叨的“神仙”究竟是谁?是神童们的命运摆布者还是某种规则、抑或某种逻辑的编程人?我们不得而知,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显而易见的是,尽管“诺贝尔”没向谢彦波敞开大门,但他原本是一个可以与上帝对话的人。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揭秘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百万人生命
热度 2 MingHao 2015-10-6 00:26
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以下是一篇对 屠呦呦研究成果的介绍文章:   6月4日,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宣布,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奖的还有在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露丝·纳森兹韦格教授和维克多·纳森兹韦格教授。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名字是和“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而此次获奖,是继屠呦呦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后另一重要国际大奖,它让人再次审视青蒿素的发明历程,及其对于中国中医药领域的特殊意义。    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的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1987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   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网站指出,屠呦呦在疟疾研究的前沿工作了近50年,她的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纳森兹韦格夫妇(露丝和维克多)则是研究抗疟疫苗的先驱。他们的关键发现是给小鼠注射经过射线处理的疟原虫可诱发其免疫反应,产生了针对疟原虫的活性抗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了疟原虫表面的抗原蛋白CSP。动物研究显示了该蛋白的亚基能够再诱导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分子和肝脏细胞结合,从而保护机体。他们在技术上也有领先的突破,基于该原理的抗疟疫苗目前已由葛兰素史克生产,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超过200万人。   而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同样是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此次获奖,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S.Flier)说:“非常感谢这些能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的研究人员,我深受启发。他们的贡献使医学研究成为治病救人有效的助推器,而非无用的试验场。”    屠呦呦最先筛选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有效   中国之所以启动青蒿素的研究,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严重影响到战争形势。然而,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众多老科学家、研究人员已经被“斗倒”。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中药所”)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时年39岁。 青蒿素的研发历史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并筛选出重点药物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焦岫卿做鼠疟筛选。   据顾国明回忆,青蒿出现过60%~80%的抑制率,而根据焦岫卿的回忆,青蒿素当时对鼠疟的抑制率达90%以上。1970年后期,顾国明调回原单位,余亚纲因其他任务调离523小组,于是中药所的“523任务”处于停滞状态。    屠呦呦率先提出青蒿素提取的关键方法   1971年6月,全国“523领导小组”由原来的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化工部、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改为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三部一院领导。   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继续提取了120余种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屠呦呦提出复筛曾经显示效价较高的中药青蒿,后改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最终在1971年10月4日得到对鼠疟具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1972年3月8日,屠呦呦作为中药所的代表,在全国“523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率达100%的结果,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关注。   1972年8月,屠呦呦带队在海南岛观察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组里的其他成员倪慕云、钟裕蓉以及助手崔淑莲在所里进行有效单体的分离,11月8日,分离得到三种结晶,即青蒿素Ⅱ。但很可惜的是,中药所用青蒿素Ⅱ赴海南开展的临床试用效果很不理想。1973年下半年到1974年期间,中药所的青蒿素提取工作一直进展不顺,也未能再提取出青蒿素开展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但与此同时,参加过南京会议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等人借鉴经验,应用乙醚及酒精,于1973年11提取出7种结晶,其中第5号结晶因抗疟有效命名为“黄花蒿素”。而在1973年4月,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并暂时命名为“苦蒿结晶Ⅲ”,后改称为“黄蒿素”。此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黄蒿素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对恶性疟有极佳的疗效。   可以说,在数十个单位数百余位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青蒿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成为一个与以往抗疟药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疟新药,后来又在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开发成功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及其复方等大量有效的一线抗疟药,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我国科研团队在当年科研设施落后、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创造出的对世界医学的一项重大贡献。    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应为屠呦呦   需要指出的是,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网站在介绍中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文中称屠呦呦是“523项目”的领导,实际上,该项目由中国政府主持,中国中医研究院是其中的37家参与单位之一,屠呦呦是其下属中药研究所任命的参与该项工作的小组组长,最初的小组成员只有2~3人。   正因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作战,是全国数家单位共同努力开发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因此,到底谁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在提出提取方法及纯化后,屠呦呦并没有发表文章,而且提取的结晶临床试验结果也很差。据此,云南与山东两个小组认为,是他们首先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而他们获得青蒿素的方法也是独立想出来的。   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图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使用常规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青蒿素   对此,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曾发表过一篇名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的调查文章,详细梳理了“523项目”的过程和细节。该文认为,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但由于“523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在“文革”时期,发表科学论文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的交流。   该调查研究证实,1969年1月后,屠呦呦被作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领导了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长期研究青蒿素的历史,曾撰文详细推介屠呦呦及该项工作。饶毅认为,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此外,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也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而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因此,青蒿素的发现应主要归功于屠呦呦。   85年高龄的屠呦呦早已淡出公众的视野,北京科技报联系了其原供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中药所询问并转达了屠呦呦的意见,“屠老师对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但如今她年事已高,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要求。   毫无疑问,青蒿素的发现及功劳争议,是中国特殊的科研条件和体制下出现的案例。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为青蒿素研发做出了贡献的其他科学研究者。
9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惊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热度 6 稻草 2015-10-5 18:17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奖。屠呦呦以发明青蒿素而闻名。    1967年,由中国60多个研究机构、500多名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旨在尽快研制出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的课题组长,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份。 1971年提取的编号为191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P.berghei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P.cynomolgi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这一发现是青蒿中有效成份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协助下,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化学结构。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645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
热度 5 岳东晓 2015-8-21 09:14
下面是我2012年发在新浪网博客的一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d3a300102dznp.html (原文网址) 总有人问这种问题。答案很简单,却老有人问是不是汉人太蠢? 首先,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能拿乒乓球世界冠军? 人生下来都是不会打乒乓球的,不但不会打乒乓球,连走路都不会,要大人教。从小给母狼带大的狼孩,只会四脚跑,做狼嚎。 那么,当世界很多国家打乒乓球已经打到一定水平,中国人怎么突然冒出来,能拿冠军了? 答案很简单,因为有世界冠军容国团当教练,教出了一代高手。而容国团则是在香港打球打到20岁,经常与世界高手较量,在香港时就曾打败世界冠军。 拿乒乓球冠军不需要创新,你只要学会了两面扣杀,动作灵活,反应快,如果次次都能打中,理论上就能得冠军,不需要你发明创造。而且,这个学习周期短,有好教练,有一定天赋,几年时间就能培养出高手。尤其在当年乒乓球运动技术还比较简单时,培养速度更快。类似的,中国羽毛球之所以能起来,是因为有印尼的一些华侨高手回国当教练。 再到第二个问题,诺贝尔奖的问题。人生下来更不懂科学,需要学习。学科学比乒乓球难多了,是一项高智力脑力活动。一个人,即使是很聪明的,要拿到一个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从小学开始学习,总共约需要20年时间。但这还是有条件的,得有相应的大学教授,得有相应的博士导师。如果老师不行,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清楚、或者虽然搞清楚了但讲不清楚,学生要走很多弯路。就像我当年在北京大学学广义相对论,教授就说,当年留美博士周培源给他们讲广义相对论,周讲得稀里糊涂,他们也听得一头雾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毛想造原子弹,结果整个中国有理工科的本科学历的不到5万人,有理工博士学位的那就更少了,有核物理知识的就又更少了。假设从1949年开始,把当时的初中生向理工方向培养,需要15年时间才能达到博士水平。但这个数量被博士导师的数量限制。假设1949年中国有50名博士导师,一个博导花5年时间能培养10名博士生,5年之后,博士学位人数也只有500。。。 总的来说,新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不但把中国人均寿命从30多岁提高到六七十岁,在教育、科技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49年前,中国80%的人口为文盲,毛泽东通过扫盲运动,使大部分人都学会了认字。在高等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新建了大量高等院校,培养了数千万大学毕业生。也正是这些人使中国今天在世界科技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建国以来,中国科技的主要重心是军事科技,而不是基础研究。搞军事科技要钱,搞基础研究也要钱,但中国没钱,文明了几千年积攒的黄金哪去了?先是列强、日本抢,国民党临走时还把剩下的金条都运到了台湾。解放军只抢了没来得及运走的一些银元。 钱有限,还得保命,所以把钱用于发展核武、火箭、飞机、大炮、军舰、核潜艇。这些领域中国有创新,但大部分是重复他人已经做出的东西。如氢弹,目前世界上能造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老印不蠢,被英国殖民者灌输了300年西方文明,到今天还是不会造氢弹。中国人1967年就爆了氢弹---有一个叫于敏的青年学者,解决了相关物理理论计算的重大问题,而这种理论是不会公开的,谁泄密了要判死刑,美国的李文和就差点被判死刑了。在其他科技领域,中国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但在基础科学上的创新还不够。 有人说,德国人一战战败,为什么能迅速崛起?是不是希特勒很牛?不是。德国人能够崛起是因为其雄厚的科学基础。虽然一战战败,但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并没有全部战死、饿死。相反,大部分都没死,而且还很厉害。 有一个网站叫着数学族谱 http://genealogy.math.ndsu.nodak.edu/ 在这个上面输入任何数学博士的名字,你可以找出其博士导师。比如说,我输入Shing-Tung Yau 。然后一直往上追溯。最终追溯到了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茨:http://genealogy.math.ndsu.nodak.edu/id.php?id=137705。 我再随便找了另外一个人名Nie Wangjia,顺着其博导一直向上追溯,一直到1812年的德国数学家高斯。而从高斯再向上追溯,也到了莱布尼茨。如果顺着其另外一条线路(因为有时一个博士有两个导师),一直追溯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科学当然没有这么厚的积淀。中国科学要加速发展,必须进一步引进西方的人才。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555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妈揭秘美国中学生如何“拼爹”
热度 2 稻草 2015-5-2 13:47
  美国中文电视报道说“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少年科学天才奖22日公布了总决赛的40强名单。来自硅谷的华裔女高中生孔祥悦因发现破解乳腺癌的基因序列入围。   这位女孩是硅谷名校林布鲁克高中的高三学生。在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蔡尚合作中,她发现了一个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基因序列,并因此入围今年三月将在华盛顿举行的英特尔少年科学天才奖总决赛。”   每当我看到如上类似的消息,我总会在心里悄悄地说上一句,呵呵,这肯定是拼爹或者拼妈的结果。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这篇报道只提到了华裔女孩获奖的结果,而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过程。   与女孩合作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蔡尚和女孩是什么关系?不是她爸?不是她妈?那这位博士后是不是她爸妈的朋友呢?如果统统都不是,那他是不是女孩爸妈拐弯抹角找到的关系呢?   美国学校经常让学生们搞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project)。在选择科研课题时,虽然老师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孩子们在选择课题时,总会不知不觉地接受父母的辅导或者最直接的指导。在某些课题上,与其说是考学生,还不如说是考家长 。   比如我家大宝在初三做生物课题时,我就把我在美国大学当助教时辅导我学生做的科研题目灌输给了大宝。   我为大宝设计变量和实验参数,辅导她购买生物试剂,具体指导她做实验。因为大宝的这个实验必须在家里完成,没有生物实验室做坚强的后盾,大宝的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法都非常受限,她只能做到应付美国中学老师的要求而已。   假如我还在美国名校就职,大宝的科研成果就会大大的不一样。我只要让她帮我养几个细胞,杀两只老鼠,做几个电泳,我就会在我的科研文章上署上她的大名,身为高中生的大宝,就会成为有科研论文发表的小科学家了。   理科科研如此,文科研究也同出一辙。在美国历史系就职的薛涌教授在他的新书《跟着薛涌留学 去》里提及说,他就亲自辅导过他的女儿做罗马历史的课题。他帮女儿的具体过程都在他的书稿中,我在此不再赘言。   中国家长对孩子如此,美国家长也不会例外。   有一次,我去二宝的初中参观科研成果展览。在玲琅满目的展览区,美国学生各种个样的科研成果让我大开眼界。刚刚上初二,就能研究人类化石了?当我站在一个化石展览区时,这个问题萦绕于我脑中,令我惊叹不已。   就在我在好奇中佩服这个课题的小作者时,一位戴眼镜的美国男孩子走过来,给我仔细讲解了他的研究内容。不用说,他就是化石研究的作者了。我看他,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还戴着个黑框眼镜,一幅典型的小科学家形象啊。讲到最后时,这位小男孩终于回答了我的疑问:我爸爸是搞化石研究的。   在美国拼爹和中国拼爹大不一样。在中国,拼爹主要是少数有权有势者的专利。在美国拼爹,大部分普通家长都是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在学业和课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孩子。   除了上述所言的学业领域,在美国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中,活跃着一大批的爹们。比如各种球类的教练,男女童子军的组织者,大都是由美国家长担任的。   除了拼爹,美国妈妈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最有趣的例子是,在我儿子就读的公文学校,天天接送孩子们的家长,几乎清一色都是世界各地的妈妈们。在这些妈妈中,又以印度妈妈为主力军。可以这么说吧,谁的妈妈精力旺盛,谁的妈妈不怕辛苦,谁的妈妈就是拼妈大赛中的英雄。   在公文学校中,妈妈们不仅要负责接送,妈妈们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最后还要判作业。很多中国妈妈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拼不过特别能战斗的印度妈妈们了,最后只好让孩子退出公文学校。我送我家小宝去公文学校学了五年,最近也快坚持不住了,也在考虑是否要继续给他拔苗助长。   中国大学不同的是,美国大学录取不仅仅取决于学生成绩,和拼爹拼妈紧密相连的各种课外活动,在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爸妈不进入孩子教育的具体角色中,想让孩子在美国进名校或者自信地成长,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换个角度讲,当中国大陆的父母们把孩子抛到美国来读中学时,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不能来美国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孩子至少在美国中学就很难入主流。不是中国孩子能力不行,而是他们缺少来自父母对他们成长的直接参与。   仅仅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在美国拼爹拼妈的重要性了。还有数不清的例子确实可以说明,在美国,拼爹拼妈同样重要。正因为如此,养育孩子不只是妈妈的责任,爸爸们必须也介入孩子的成长中来。   据说成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失职,有一次他接孩子放学,他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年级。坦率地说,成龙是忙忙碌碌的大牌,他的失职或许有情可原。而我们大部分的家长都没有成龙的本事,我一直认为,普通人的工作再重要,也没有孩子的成长重要。我觉得,如果想让孩子成龙,爸爸们就不能步成龙的后尘。   具体到我家,虽然我的三个孩子主要归我管,但孩子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花费了很多心血。在美国,医生是个高负荷的职业,孩子爸爸每天工作非常忙碌。他平时对孩子的亏欠,主要就靠周末来补课了。   和孩子们谈心,带孩子们外出看电影,陪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接送孩子参加体操比赛,诸如此类的帮助,孩子爸爸于润物细无声的亲情中,慢慢把他的育儿观渗透给了孩子。有句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搭配,孩子幸福如醉。   美国学生家长如果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还有获奖的机会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家长能在学校的决策,义工,交流沟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家长参与学校建设时,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无论对哪位家长来说,生活忙碌,工作紧张,是每日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谁能吃苦,谁能拼,谁就能在众多的家长中鹤立鸡群。   比如在我们校区,专门设立一个奖励家长的PIMA( Parent Involvement Matters Award)奖,哪位家长能获奖,不仅和家长投入的精力有关,也和家长在学校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紧密相关。   美国有一个最成功的拼爹例子,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林书豪的成功,靠的就是拼爹。但林家的拼爹,走得不是歪门邪道,而是踏踏实实的父子同行。   身为理科博士,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并不精通。为了挖掘儿子的篮球天赋,林父经常在自家后院的篮球场陪孩子练球。为了指导林书豪,林父从录像带中领悟篮球技巧,然后再具体指导儿子练球。林书豪的启蒙教练,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爸爸。   为了应和我前面的观点,即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不平凡的爸爸或妈妈,我再来提供一个实例。   2011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Brian张晨波非常出色,他的成就即让美国人自豪,也让中国人自豪。在敬佩他的成就时,你想过张晨波的家庭背景吗?他的父亲是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张首晟,张教授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他本人并获得2010年欧洲物理奖。   在美国,有无数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呕心沥血。为了孩子们的全面成长,不拼爹不行,不拼妈也不行。 (作者:陈晚)
19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哈佛访学的观察与思考:哈佛何以一流? 1
热度 2 MingHao 2015-4-27 04:37
刘守英 在世界范围内,哈佛大学都是无可争议的一流大学。其历史、影响力和财富为世人景仰 。哈佛创立于1636年,比美国建国还早140年,是美国最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居世 界大学学术排名榜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声誉排名榜全球第一,《美国新闻与世界 报道》全美大学(本科)排名榜第二。这里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20多位国家元首和诸 多国际组织领导人;取得的学术成就无与伦比,产生过1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 62位还健在的亿万富翁。 在哈佛的半年时间里,刘守英研究员给自己确定了两项任务:一是观察、体验和思考哈 佛何以一流;二是深入哈佛这个中国研究的大本营,看看中国问题到底有多热,他们在 说些什么,如何讲中国的故事。本文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初步答案。 走进哈佛校园,最让人羡慕的是,这里有一种让人精神释放的空气,学子和学者沐浴在 不被禁止和排斥的气氛中。在这里思考一件事、求解一个问题,是不预设前提的,不会 被按阵营划分。 自由的空气,是一种让思想活跃、不被障碍阻断的氛围,一种不受禁锢的、未被人为过 滤的吸收知识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空气下,思想才会自由放飞,创新才会奔涌迸发。 只有自由的空气,才使一个机构、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成为一流。 自由的空气,实实在在表现为对权威、权力的警惕。在哈佛,不会因为你被树为权威, 就受到特别的对待。我在进肯尼迪学院的第一天就领教了这里对特权的排斥。在发给我 们的指南中,明确标明了一条条规矩,约束那些特殊化行为和特权意识。 在哈佛,挑战权威的场面比比皆是。我到哈佛第三天,就去听当今制度研究的领军人物 、《国家为什么失败》作者阿西莫格鲁举办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发展经济学讲座。大 名鼎鼎的阿氏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被学生打断四次,一位学者还与他展开了针锋相对 的辩论。他一堂课下来全身是汗,不知是因为天热,还是因为这种气氛的烘烤。 这种场面在另一位经济学权威的课堂上上演得更烈。去过哈佛的人可能在桑德斯剧场前 面留过影,在这座类似城堡的建筑里,最让人神往的是一些“大牛”的讲座,如著名中 国问题专家麦克法夸尔在这里讲过中国专题,当今最火的伦理学家桑德斯的《公正》公 开课、大红大紫的经济学教授曼昆的《经济学》课也在这里开课。即便曼昆的课,也曾 遭遇70名学生有组织离开的尴尬,原因是学生们抗议他只重视增长,不重视收入分配, 不正视贫困。 自由的空气里充满辩论和质疑。在哈佛燕京中国研究专题讲座上,来自彼得森研究所的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尼克尔斯·拉迪推销他新近出版的《民进国退》,用40分钟,依靠中 国官方统计数据,论证中国没有国进民退,没有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不存在过高的公 务员(课程)比重等等。他讲完后,哈佛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学生们用事实和观察对他的 观点足足质疑了近40分钟。同样遭到质疑的还有NBC记者布罗考,当这位曾报道过柏林 墙倒下的风云人物侃侃而谈地回忆东欧巨变的历史场景后,两位原东德籍听众就非常执 着地严辞质疑了他的讲述。 自由的空气来自平等的氛围。在我听的各种哈佛讲座中,主讲人讲得不多,更多的是提 问和交流的时间。一些“牛人”如美国副总统拜登、《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作者福山 的演讲都只有30多分钟,讨论时间最起码占一半以上。当主讲人人气太旺时,他们就采 取注册登记和随机抽签方式,中签者才能参加。这样的情况我在哈佛遇到过两次:一次 是拜登的演讲,还有一次是莫言在哈佛一所教堂的演讲。 充分的公共空间为交流提供方便,为自由空气的流动提供通道。我发觉,在哈佛这样的 名校,被个人占据的空间很小,公共空间非常大。这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教室等,只要 在有空隙的地方就会摆上桌椅,供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 一些哈佛学生跟我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除了得益于教授之间的交流,更多是来自学 生之间的交流。 自由的空气还意味着包容。当哈佛教育学院邀请科罗拉多州参议员迈克尔·约翰斯顿发 表演讲时,有些学生就要求校方撤回对约翰斯顿的邀请,因为他们反对他的一些教育政 策。所幸的是,福斯特校长和院长没有妥协。莱恩院长写给这些学生的信中这样说道: “我遇到过很多真诚的人,他们和我都有相同的目标,不过在如何改善教育的问题上, 我们的观点存在分歧。在我看来,这些分歧应当经过探究、辩论、挑战和质疑。同时这 些分歧也应获得尊重,确实应该被称颂。” 哈佛大学2014年毕业生典礼邀请了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他的演讲 重点阐述了大学精神的本质。他认为,“顶尖大学是让各种背景、各种信仰、探寻各种 问题的人,能到此自由开放地学习和探讨想法的地方。”“包容他人观点,以及表达自 身言论的自由,是顶尖大学不可分割的价值。”“一所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 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这就需要倾听不同声音,不带偏见地衡量各种观点,冷静思 考不同意见中是否也有公正的论点。在每个问题上,我们都应该遵循有理有据的原则, 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只要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打不破的僵局, 没有达不成的妥协。” 真正让我感到哈佛之为哈佛的,是她的人文环境。 办理完注册,领到ID卡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位于哈佛庭院北面的怀德勒主图书馆借 书。哈佛大学图书馆由80个图书馆组成,有1800万册以上图书。它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图 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我在哈佛期间去过的图书馆有怀德勒、拉蒙特、肯尼 迪学院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当然还有最大的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进 到图书馆,你一下子就能忘掉一切,恢复人的单纯和天真,这里的氛围会让你觉得可以 用知识傲视一切。 图书馆的服务会让你就想搞研究,否则觉得对不住这套系统和这里的图书服务人员。听 上个世纪90年代曾在这里读书的朋友讲,那时的信息化技术还不是很发达,为了方便哈 佛的教授做研究,图书馆是给哈佛最牛的教授留座位的。比如费正清就在主图书馆藏书 室有一张桌子,供他平常做研究用。他可以调用任何一本书,堆在那里,没有他的允许 ,图书馆员是不会清理的。我在哈佛期间占的最大便宜就是可以不受限制地借阅图书。 这里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我都可以进,哈佛所有图书馆的书我都可以随时调用,甚至可以 调用波士顿乃至美国所有图书馆的书。我在哈佛期间曾经对规划问题下过一段功夫。其 中有两本书我在肯尼迪学院借阅时没有,再查总馆也没有,最后到设计学院去借也没有 ,他们就直接到麻省理工学院规划学院图书馆调。有这么好的服务,你怎么好意思将借 来的书束之高阁! 图书借阅的方式很简单:你先在图书馆系统里查好书,将信息传到图书服务中心,他们 找到以后就通知你,你可以到离你最近的任何一个图书馆去提取。看后还书也是到离你 最近的图书馆。除了借阅整本纸质书,许多书已经有电子版,图书馆就直接将电子版发 给你了。还有些书,你如果要复印,可以将要复印的部分告知图书馆,有专门人员为你 复印。当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你只能复印其中的某个章节。离开哈佛时,我还叫来同 在肯尼迪学院访问的博士生汪广龙,我们俩把几大包几十本书摆在学院图书馆员面前, 看着他一本本认真清理,心生敬意也存歉意。比比皆是的人文环境和为知识寻求者优良 服务,在这里不好好学习你简直会产生一种犯罪之感。 哈佛大学之所以一流,还在于她为学生开设课程独具匠心。四年本科的入学申请人数其 实只占全体学生的很少一部分,本科课程主要为艺术及理学范畴(美国不少专业课程只 供本科毕业生修读)。在1978-2008年间,所有本科生需完成七门主修以外的课程,作 为核心课程的一部分;之后课程有变动,在2008年之后,所有本科生除了主修课程,还 需完成八类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它们分别是:美学与解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 与数理,伦理,生命科学体系,物理宇宙科学,世界与社会以及美国与世界。其宗旨是 使每个哈佛的毕业生接受广博的教育,接受特定的学术专业和集中的训练。 这种知识架构,很多中国家长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送孩子来美国的名校,就是为了 学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识,出去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能挣体面的薪水。后来和一些本科生 聊了以后,我发觉了这套知识体系的重要:它让你接受了基本伦理和价值的教育,使你 有更坚定的信念,不会被人生的挫折压倒;让你接受了常识性和真理性知识熏陶,使你 不会那么短视,可以走得更远;让你浸染了人类最普遍的人文知识,使你变得有教养; 让你接受了哲学、生命、数学、物理、伦理、世界等的全面教育,你就不会那么单薄和 有缺陷。这些基本的教育,建立了学生对人类的基本认识,而不是一种技术的、功利的 认知。 过于技术的教育只能培养工匠型人才,过于功利的教育难以建立学生的道德感和对人类 的责任。了解了他们的知识体系以后,你才能理解所看到的哈佛学生为何那么充满天真 ,对一切具有好奇心、怀疑心;为何那么执着和坚定,为何胸怀远大,充满正义和责任。
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春天的故事
热度 3 稻草 2015-1-11 23:33
春天的故事 作者:新罗夫人   春天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唤醒了沉睡在中华民族人民心中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解放军南拒北挡、战无不胜。文艺战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学战线上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不畏建国之初的艰苦简陋,埋头苦干,艰苦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成果令人眼花缭乱的摆在中国人民的眼前。   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中国科学家最靠近诺贝尔奖的一次。   3,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70年中国第一枚远程战略导弹东风4号发射成功。   5,1971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6,1973年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诞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2011年因此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7,1973年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获得重大突破,杂交水稻进入育种推广阶段。此举彻底解决了10亿多人口吃饭的问题。   8,1973年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9,1974年,中国核潜艇编入海军序列。今天,核潜艇反应堆技术已用于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10,1983年中国第一架大飞机运十试飞成功。   核爆炸的影像是出现在纪录片里的,而人造卫星划过星光璀璨的夜空时,翘首仰望的亿万中国人民像足球场上的的波浪欢呼一样,从南向北发出发出无比自豪的欢呼,他们为齐肩毗邻于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之巅而赞叹。   毛主席逝世后,资改派颠倒黑白否定毛主席时代的一切,大言不惭的评价毛主席几几开,评价毛主席一生是非功过。竟然还假惺惺的做出结论:“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就得还在黑暗中探索更长时间。”人民鄙视的在心里说:“没有毛主席,你们早就叫蒋介石剿灭了,被戴笠做掉了。”资改派们如释重负,振臂欢呼,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在科学的春天里,猫论下的中国把运十下马了,把科研院所关停了,军工企业生产洗衣机,军队经商办企业,教授练摊卖服装,造导弹的卖茶蛋,做飞机的养老母鸡,研制潜艇的养大鹅。连和尚都不甘寂寞的练起了一指禅,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科学的春天里,一大批人体科学生命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仅北京就有上千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气功大家严新,巡回全国孜孜不倦的为中国人民提高身体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严新大师可以隔瓶取药,可以耳朵读书,可以隔墙打牛,可以透视人体。可以远程发功灭掉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在严新大师面前,钱学森就是个小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哆哆嗦嗦的虔诚的拿着大师发功的信息之水,接收大师的空灵深邃的教诲,陶冶洗净灵魂,不朝两边看,一直向前走过去,融化在蓝天里。   在科学的春天里,大批的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涌向商店的橱窗:发掘祖国医疗宝藏的神功元气袋,包治百病的周林频谱仪,南有中华鳖精,北有延生护宝液,据说喝了之后,一分钟之内,男人的“那个”立刻就“那个”。敢情春天就是男人的春天,春天就是“那个”的春天。这是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   在科学的春天里,海湾战争爆发了,正在埋头经商挣大钱的总经理将军们突然发现:被他们搁置到仓库里睡大觉的曾经被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武器已经成为烧火棍。于是,在大使馆被炸后,只能派大学生向美国大使馆扔鸡蛋。于是,在南海撞机之后,只能在电视机前向老百姓煽情的流眼泪。于是,只能韬光养晦,共同开发。不料人家不想搁置争议。于是,南海美丽的岛屿上就布满了菲律宾越南人的肮脏的生理排泄物。   在科学的春天里,院士可以用钱买,教授专盯女学生,专家成为主持人,学者专驻性科学,论文用来晋职称,课题就是套钱的,汉芯本是抄袭滴,高工给处长当马弁,千军万马考公务员。   在科学的春天里,万法归一宗,中国科学的发展最后被终极大师、无量天尊李洪志归纳总结,集成为轮子大法。毛主席不过是让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而李洪志则能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转轮子,中华民族即将成修炼成万能的神,在科学的春天里就要集体升天了。   因为有一点小狡黠,被安排当个小领导。航母试航之际,趁老板还未到,余兴未尽的与同事讨论起中国腾飞的军事科技。偏偏有一个男军迷愤青来破坏大家的兴致,不屈不挠的打开电脑,翻出下载的图片与大家反其道而行之:乌克兰的锈迹斑斑的破船,被中国高价买来,历经两年的艰辛航渡,终于停靠大连港,请来大批乌克兰俄罗斯专家,十年修复终于得道…。   有人不服气:“至少飞机也是世界一流的”。固执的愤青涨红了脸,又急急翻出俄罗斯的航母,把舰载机放大,与中国的飞机比较。:“看看,有一点区别没有?”   我很不服,张大眼睛看俄罗斯与我们的区别,终于拍手大叫:“哈!俄罗斯指挥员的航母style是站着的,我们是蹲着的,我们的更潇洒耶。”   愤青嘿嘿一笑,眼神里装满了内容,不紧不慢的打开美国的航母的网页,美国指挥员正蹲踞在地style。愤青带着胜利的神情,深沉的说:“看看我们的军服,都是山寨美国的,等打起仗来,要不要在脖子上绑个红领巾以示区别呢?”   大家终于无话可说了,我灵机一动,突然拉下脸来,对他狠狠地说:“工作时间你不务正业,就是下载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嘛?”   愤青下了一跳,如梦初醒,讪讪的闭上了诽谤中国是山寨王国的嘴。   回到办公室,不禁暗笑:“当领导就是有当领导的妙处,可以强词夺理、胡搅蛮缠、永不言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3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央将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
热度 1 稻草 2013-10-30 20:26
“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   本报记者 盛若蔚   这是一个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的计划。   这是一个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并行的人才计划。   入选者被寄予厚望——或冲击诺贝尔奖,或领军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或专注于课堂教学……   “万人计划”一开始便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习 近 平总书记近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万人计划”。目前,首批人选已确定。那么,这些人选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特殊支持?让我们共同走近这项计划。   一项高端人才计划   厘清“万人计划”的来头,还要从“千人计划”说起。   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两只手”,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引进,一手抓国内人才的激励培养,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出于这个考虑,中央在2008年底审议“千人计划”时明确提出,适时制定实施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支持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该计划不铺新摊子,不设新项目,主要是对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相关重大人才工程进行整合打包,从国家层面提供特殊支持,形成与‘千人计划’同等地位的国家人才工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   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一批特殊支持措施   作为我国国家级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一样,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共同实施。   对“万人计划”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再给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条件,形成集成效应。特殊支持包括:   ——经费支持。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地方和用人单位还可配套给予适当支持。   “这与平时的课题申报、评审不同,入选者可以瞄准自己专注的领域开展自主研究,把他们从繁琐的项目申报、评估中解脱出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重点培养支持政策。   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针对领军人才,改革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优先立项、滚动支持;创新经费支持方式,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激励措施;同时支持他们组建创新团队。对于青年拔尖人才,按照《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提供支持经费,用于开展前瞻性、预研性自主选题研究等,并赋予相应自主支配权。   ——服务支持。根据需要,贡献突出的还可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联系服务。   “以上支持措施的功能指向是不同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设立‘教学名师’支持类别,在于鼓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课堂,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树立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导向。青年拔尖人才正处于创新高峰期,活力最强,也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   一串值得期待的名字   从2012年9月起,各有关部门按照边设计、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开展各类人才评选工作。今年7月,首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其中,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   今年9月,经专家咨询顾问组集体把关,首批其他各类人选也已产生。546名入选者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201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人选52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人选94名,教学名师人选101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98名。   这是一串令人期待的名字——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   说到下一步打算,该负责人表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将协同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实施,将各级各类人才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事业中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爱恩斯坦、拳王阿里都是素食者,素食好处多!
热度 2 raiseluck 2013-9-10 17:51
长久以来错误的观念——吃素没营养,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最高大的动物如牛、象、长颈鹿……都是吃素的!拳王阿里亦是茹素一族,他可是用力最多的人呢!另一种错误的观念是“吃素不聪明”,看看历史上素食的诺贝尔奖得 主吧,泰戈尔、爱因斯坦、萧伯纳、史怀哲……这句话亦是不攻自破!!著名艺术家如达文西,发明家牛顿、富兰克林、爱迪生,全部都是终生食素!! 素食对人体健康的的巨大利益 (一)吃素可抗癌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指出:食用大量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大幅降低罹患肝癌、结肠癌、胰脏癌、胃癌、膀胱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危险,大量食用蔬果的人比不 常食用的人,患癌几率减少一半!国内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从1984年起,有关专家调查中国人生活习惯与癌症产生的关系发现,每周吃蔬菜14次以上 者,比起每周吃2次以下的人,肺癌发生率减少75%、肝癌减少60%、结肠、直肠癌减少40%。 (二)吃素对心脏有益 吃大量蔬菜、水果可以降低心脏病发和中风的几率。哈佛大学科学家研究指出,每天多吃一根胡萝卜或半个蕃茄的妇女,可以减少22%心脏病和70%中风的病发 机会。在心脏病发之后,蔬菜水果也是一剂良药,美国白宫健康医疗顾问欧宁胥曾长期做过一项心脏病病理研究,发现心脏病人要成功恢复健康,就必须全面改变饮 食,即停止吃肉,改吃素食!他自己也是个素食者,他说:“我生长在德州,爱极了肉食的味道,但是坦白说,我更喜欢舒服又健康的感觉。” (三)吃素增强免疫力 英国畅销书《健康百分百》指出,要增强免疫力,专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至少吃5种蔬菜水果。素食更有免疫优势,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男性素食者 的白血球对抗肿瘤细胞的力量,比男性肉食者强两倍!也就是说,素食者只要肉食者一半的白血球,就有相同的免疫功能。 (四)吃素使身体强健 肉食者有劲,素食者文弱,这种世俗说法可能流传了几千年。实际情况却与传统观念正好相反:奥运会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赛场,却成了素食者表现强劲体魄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也成了素食者云集的地方!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冠军茂林罗斯就是位素食者,他的速度惊人,耐力超强,是最负盛名的运动家之一,他的出现掀起了西方运动员吃素的热潮。世界十七名 顶尖运动员,包括曾六度拿到铁人三项冠军的史考特和职业美式足球选手席尔,他们都是吃全素或者基本吃素!世界闻名的中长跑之王卡尔·刘易斯更是一位严格的 素食者,他回忆自己的运动生涯时说:“我发现一个人完全可以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我赛道赛跑成绩最好的一年正是我严格素食的第一年!” (五)吃素更长寿 许多研究都显示,素食者更长寿。这不单纯是饮食的原因,素食还有利于形成更健康的生活形态。调查素食者与非素食者的生活形态后发现,素食者比荤食者不容易 生病住院,而且吃素者较少抽烟、喝酒并能经常保持愉悦心情等等。除此之外,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对高血压、糖尿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六)素食令您不再担心岁月催人老 肉食是怎么使红颜不知不觉中老去的?肉类、鱼类,含有大量动物油脂,与动物蛋白一起,附着在肉食者的皮肤细胞里,促使细胞不断肥大,堆积成坠。食肉越多, 坠肉型面孔越明显。还有,动物性食物能使血液中的尿酸、乳酸量增加,乳酸随汗排出后,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不停地侵蚀皮肤表面的细胞,使皮肤失去弹性、没 有张力、粗糙又容易产生皱纹与斑点。现代肉类中毒素越来越多,肉食者的皮肤也因受到肉中毒素的侵蚀变得越来越粗糙。 素食者长期食用碱性的植物性蔬果,血液中的乳酸会大量减少,自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随汗排至皮肤表面损害健康的皮肤。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能使女性皮 肤更加娇嫩,起到极佳的美容效果。同时,植物性食物中的矿物质、纤维质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这种净化后的血液,能够发挥完全的作用,在代谢过程中 输送足够的养分与氧气,使全身各器官充满生气,皮肤自然健康有光泽,细致而有弹性。 美容界都知道一句话,白嫩皮肤是吃出来的。皮肤的黑白与皮肤中黑色素多少有关。美国营养学家建议,如果想皮肤变白,最好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化学实 验证明,黑色素形成的一系列反应多为氧化反应,但当加入维生素C时,则可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医学家推荐的增白食物如蕃茄、新鲜绿叶蔬菜等,没有一种是肉鱼 类。   素食会营养不足吗? 对于这个忧虑,素食者最常见的反应是笑而不答。毫无疑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素食者更健康:他们的身体更轻盈,反应更敏捷,脑力更充沛,更容易入睡, 他们心情更开朗所以较少得抑郁症,更妙的是他们不容易得癌症、高血压和老年痴呆症!科学研究与事实都已证明,素食能够获得比肉食更优质的营养! 首先要打破一个成见:肉类比素食蛋白质含量高。其实许多素食品的蛋白质都比肉类含量更高,比如各种坚果、瓜籽中的蛋白质达30%,豆类中的蛋白质含量更 高,接近40%,是肉类的两倍,豆皮的蛋白质更高达50%,而且大豆蛋白是完全蛋白,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广东人成天煲肉汤喝,还不如一个北方汉子吃馒头强壮! 肉类不仅蛋白质不如豆类多,而且也是最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豌豆、小麦、燕麦所含的铁是牛肉的两倍,几乎每样植物中的铁质都比肉类高。肉类的钙质也 不如素食多:每百克食物中所含的钙质,鸡肉为5(毫克),牛肉为8,猪肉为12,鱼为30,豌豆为71,香菇为125,木耳为207,紫菜为850…… 中国人普遍缺钙,就是因爱吃肉而使钙磷比例失调,体质酸化令钙大量析出而导致。肉类最擅长的脂肪,也总被素食超过,如核桃含油高达66.9%,花生达 48.7%,芝麻达48.23%……脂肪酸共有13种,动物性油脂中含6种,植物性油脂却包含全部,动物性脂肪为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易引发血管硬 化、高血压、心脏病,并利于癌细胞繁殖。而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脂肪,能促进胆汁酸排泄,降低胆固醇,避免心脏病和各种心血管病。 了解事实真相后,相信您会主动摒弃对人类有害无益的肉食。请记住这些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得出的忠告:不吃动物类(包括所有天上、地下、水里的动物)、乳类 食品,因为,现代科学和事实都已证明它们是不安全的!多吃高钾低钠的天然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事实将给你喜悦的证明…… raiseluck注:素食分为可以吃鸡蛋牛奶的Vegetarian(俗称蛋奶素),以及完全不吃不用任何动物制品的Vegan(全素。连蜂蜜也不吃),美国营养学权威Colin Campbell认为所有动物蛋白都可致癌(包括牛奶鸡蛋海鲜鱼类),Vegan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详情可看他的大作《救命饮食》(台湾译),英文好的童鞋,可到amazon.com买他的英文原著《The China Study》。 另:苹果教主乔布斯并非真正素食者,他吃鱼,也吃鸡蛋牛奶。
个人分类: 健康|6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吃糖饿死癌细胞,多吸氧闷死癌细胞,真的可行么?
热度 1 raiseluck 2013-9-9 19:45
1. 瓦博格假设与瓦博格效应 癌症是个难症,绝症,癌症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在这种恐惧气氛下,网络上各种癌症治疗神医和神药,也备受关注。这其中,既有误解,也有商业炒作。相信于娟一案很多人都有耳闻,其实,饥饿疗法和不吃糖饿死癌细胞有众多推崇者。此外,酸性体质致癌的理论根据,跟不吃糖饿死癌细胞是出自同源。 这两个的根据,都是癌细胞跟正常细胞的区别是,癌细胞依赖糖酵解途径(无氧代谢)获取能量,正常细胞靠有养呼吸。如果不进食糖,癌细胞就会饿死;如果多吸养,癌细胞就会被杀死;吃糖多了,会变成酸性体质,会致癌。 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不是无名之辈,是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 。在早期研究中,瓦博格观察到,癌症细胞有旺盛的无氧代谢,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即使在有养条件下;正常细胞则主要靠有养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合成主要能量。基于这个观察,他提出,细胞线粒体有养代谢的损伤,是细胞癌变的基础;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是无氧代谢,也就是糖酵解。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似乎可以通过剥夺癌细胞糖分供应,饿死癌细胞,而尽量不损害正常细胞。也是基于这个理论,吃糖和酸性体质,是癌细胞生成的基础。那么,问题在哪里? 2 癌细胞的本质是分裂繁殖失控 首先,瓦博格观察到的,部分是假象。也就是说,癌细胞并非不能进行有养代谢,只是在特殊条件下,特别是肿瘤的内部,因为氧气供应受限,正常细胞不能生存,但是癌细胞可以靠大量无氧代谢o获取能量,癌细胞并无代谢缺陷,而是有生存优势。 另外,很多癌细胞,即使发生变异,有养代谢受到破坏,这并不是癌变的原因,而是癌变的结果。癌变细胞,一般涉及多个调节细胞分裂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变异使得细胞生长失去控制的同时,也影响了癌变细胞的某些代谢过程。 综上所述:糖代谢异常不是癌变的必要条件,也不一定是癌变的必然结果。无氧糖代谢旺盛,只是部分癌细胞癌变过程中的附加产物。吃糖,不能说不影响健康,也不能说跟癌症无关,但是吃糖和酸性体质不是癌症形成的基础。 3. 人体代谢的复杂性和癌变细胞的优势 首先,我们必需理解,即使剥夺葡萄糖可以饿死癌细胞,在实际上也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做到。人体可以作为能源的三大营养物,碳水化合物(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体细胞,可以根据需要,降解蛋白质和脂肪,合成需要的葡萄糖和其它糖分。血糖过低,对人也是非常致命的。不吃糖饿死癌细胞,不但没有根据,更会破坏人体代谢平衡。要知道,癌细胞跟正常细胞相比,具有生存优势。在营养供应恶劣的情况下,癌细胞优势更明显。 举个例子,某地因为环境恶劣,有土匪造反。你把这个地区包围起来,实行粮食禁运。理论上,你可以饿死土匪,但是更可能饿死老百姓,或许逼着他们都去当土匪。 癌症的最大危险是转移,也就是癌细胞从原来的发源地,转移到其它组织和器官,在那里生长。统计认为,癌症转移是致命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控制转移,可能90%的死亡可以避免。在癌症治疗的选择中,如果已发现转移,医生一般不建议再手术。为什么?如果不切除原发位点的癌症肿瘤,这个肿瘤会抑制其它部位转移癌变点的生长;如果切除了原发肿瘤,这些转移到其它部位的癌变点会立即疯狂生长,很快毙命。 我们不知道营养缺乏是否癌症转移的动力,但是这个危险不能排除。可以看到的是,癌症病人,特别是晚期,身体极度虚弱,因为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随着肿瘤生长,癌细胞会刺激血管生成,以保证自己营养需求。而且,由于营养供应不足,癌细胞也会自己死亡,但是旧的死了,新的又生。想通过不吃糖饿死癌症,不但无根据,难以做到,更可能适得其反。 4. 二氯乙酸与瓦博格效应的新研究 虽然瓦博格的假设被证明并不正确,但是他的观察对某些癌症治疗研究仍有积极意义。 我们知道,人体有复杂监控系统。正常情况下,有异常的细胞会被杀死,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细胞凋零。细胞凋零是一种自杀程序,是人体牺牲个体保护整体的一种机制。也就是说,如果细胞有了问题,可以启动这种特意机制,让变异细胞自杀。这种细胞自杀程序,需要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参与。 前面说到,不少实体肿瘤中的癌变细胞,线粒体功能被抑制,癌变细胞通过无氧糖酵解获得能量,不需要线粒体有养代谢。线粒体被抑制,癌细胞这种变异细胞就多了一层保护机制,也就是说,这些癌细胞中的自杀程序被切断。这个问题,也使得很多癌变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性,因为这些药物需要借助线粒体偶联的细胞自杀程序来杀死癌细胞。 几年来,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二氯乙酸和其它一些药物,可以激活癌细胞被抑制的线粒体,从而启动细胞自杀程序,杀死癌变细胞。目前,有关这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美国几个癌症研究所进行。 网上很多流行的观点,有些是处于误解,有些是捕风捉影,也有人利用癌症病人求医心切进行欺骗。实事求是的说,对于癌症,我们现在了解的太少。不是研究人员不努力,也不是有阴谋控制,是癌症本身太复杂。不要说治疗,对于癌变的机理我们依然在摸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瓦博格提出他的癌症糖酵解理论是大约九十年前,而今天对这个问题依然在探索。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帮助。我个人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中文网站到处都是有关这个问题的虚假消息,有关专业研究人员在忙着干什么?
个人分类: 健康|6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为何德国人拿走一半诺贝尔奖?
热度 8 稻草 2013-8-2 23:47
  为何德国人拿走一半诺贝尔奖   德国禁止学前教育启示录   又到暑假,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学习班的热潮又开始了,这样做真的能让孩子保持优势处于领先吗?我们来看看德国的做法,也许能提供另外的启示。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诺贝尔奖获奖人中,德裔占总数的一半。   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做法1   禁止学前教育   被写进宪法中   一位中国父亲和一家子德国人聊天。德国父亲告诉中国父亲,自己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中国父亲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学习班吗?”德国父亲用不解的表情看着中国父亲:“参加什么学习班?”中国父亲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德国父亲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一位德国母亲向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孩子一些东西,因为孩子5岁就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这位母亲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老师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她,对她说,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在德国的《基本法》(即宪法)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也就是学前班。   做法2   不剥夺孩子   珍贵的童年   德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不要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多国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这些国家幼儿教育的观念是:对于幼儿,大人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不能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和珍贵的童年。   做法3   幼儿园里混龄编班   不用学习写字计算   德国教育强调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因此幼儿园并不进行分科教学。儿童在未进入小学之前,不会被强制学习写字和计算,孩子回家后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作业。德国人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锻炼。德国的幼儿园里没有大、中、小班,全部采用混龄编班,其理念是,让孩子熟悉各种社会行为,培养互助友爱的品质。   做法4   小学只有半天课   很少去上课外班   在德国,抛开幼儿园,就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基本任务也是玩。刚来德国的中国家长对这样的教学进度通常会有点诧异,一年就学26个字母也并不稀奇。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小朋友“开小灶”,老师还会数落,这是“超前教育”并不被看好。   德国的小学,只对成绩标注不同等级,比如一级、二级、三级,而且成绩不对外公布,只有小朋友自己和家长会知道,其他同学表现如何,根本不在你的考虑范围内。   在德国的小学,中午12点就基本结束了学习,下午的时间也很少会有课外班、补习班之类的,除非是游泳、艺术之类小朋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会额外学习。整个下午的时间,德国小朋友都会在家里度过。这样的上学时间也导致了德国母亲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在德国,妈妈选择工作时可以有不同方案,除了全职还有半职,也可以选择一周工作多少小时的兼职。很多的母亲,都无法全职上班。   结果   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欧洲人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对于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如何运用这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要学会和小伙伴相处。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愿去呢。   链接   外国孩子   怎么过暑假   美国 参加社会活动   美国中小学的暑假大约为十星期,没有暑假作业。假期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多。最具特色的是参加社会活动。如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脏物等,目的是熟悉社会,从小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加拿大 夏令营是首选   参加夏令营是加拿大中小学生暑期活动的首要选择。加拿大夏令营种类繁多,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青少年可以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或者参加社区活动、旅游、打工等。   澳大利亚 轻松过假期   假期对于澳大利亚小学生来说是轻松的。他们没有“假期作业”,所以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跟兄弟姐妹或同学一起玩耍,要么走亲戚,要么跟着父母出游,或参加个人喜爱的户外体育活动。即使要看些书,也多由自己按兴趣而定。   法国 旅游造就年轻人   对相当多的孩子来说,随家长外出度假是第一选择。有些孩子还选择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孩子交换度假。法国人有句格言,“旅游造就年轻人”。因此,旅游在法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瑞典 家长也有暑假   瑞典人注重生活品质,到了假期家长可以请最多两个星期的带薪假期,带孩子出国旅游。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过暑假的方式。   韩国 暑假学习忙   韩国一项对6715名小学生的“暑假计划”调查显示:44.2%的学生准备预习下学期内容,复习上学期内容的占24.7%,其中英语、数学是重点学习内容。   新加坡 假期充实不轻松   每逢暑假,新加坡学校、社团、商家等都会为孩子们筹办多种活动,如露营、兴趣班、课程辅导班等。在营地度过的时光算是暑假里最轻松惬意的日子,学校紧接着就安排了暑期补课。   胡克非 李嘉 X152
3974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论证疯狂反毛的都是LOSER
热度 12 岳东晓 2013-5-18 01:31
将人分为winner与loser两类。 命题: 疯狂反毛的都是LOSER 怎么证明这个猜想?下面抛砖引玉。 方法一: 穷举法一 我有个朋友,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在某大公司领导一大帮子老美、老印、老中,有次跟我讲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穷举法,足见这个方法可行。 这个方法是穷举所有疯狂反毛的人,也就是说要证明每一个反毛的都是失败的。由于全球历史人口是有限的,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实际证明的工作量太大。但大家可以尝试例举,可谓屡试不爽。 方法二:穷举法二 这个方法是证明等价命题: winner都不反对毛泽东。 这个证明工作量大大减小,因为winner经常只有一个。比如说美国大选有若干候选人,最后只能一个当选。穷举美国总统比穷举所有总统候选人容易多了。比如说,奥巴马是胜者,而奥巴马过圣诞节圣诞树上挂毛主席像。这就是一个例子。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尼克松敬佩毛泽东。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歌颂毛泽东。钱学森是元勋,钱学森歌颂毛主席。等等。 方法三:挑战法 这个方法是请不赞同“疯狂反毛皆loser”的人举出反例。如果谁认为命题不对,那他只要举出一个反毛而是winner的例子即可。如果举不出来,我们就可以继续假定命题成立。 方法四:逻辑证明 winner不会不尊重winner,毛泽东是winner;所以,winner不会不尊重毛泽东;所以,不尊重毛泽东的不是winner。
6861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致诺奖评委的一封收买信(zt)
wx1wx2 2013-2-13 07:00
乔志峰 致 诺奖评委的 一封收买信 诺贝尔奖评委:中国官员送字画贿赂,欲获推荐。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称,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来信,请他推荐评选诺奖, “ 有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半年之前给我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我都退回去了。后来发现,他开始给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小组主席写信了。 ” ( 10 月 22 日《重庆商报》) 哇塞,原来连诺奖评委也可以试图贿赂收买呀,太无与伦比啦。老乔俺想得奖都想疯了,咋一直没想出这样的绝招来呢?不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老乔一旦得闻大道便见贤思齐,决定效仿这一中国同胞创造的先进经验,现在就给诺奖评委写封信。 尊敬的诺奖评委您好!我是中国公民老乔,现冒昧写信,乃是寻求共同合作开发诺奖资源,以达成共赢。请接信后认真学习领会俺的精神实质,早日授予俺诺贝尔奖为盼。将诺奖授予老乔,好处有三: 其一,老乔俺不挑肥拣瘦。山东那位“ 文化干部 ”指明了要文学奖,文学奖就一个,肉少狼多,哪轮得到他呀。俺则好说话多啦,只要是诺奖,不管是物理奖还是化学奖还是经济学奖,俺都一概笑纳,绝不挑肥拣瘦。只要您承诺将哪个奖项授予俺,俺立马就可组织一批枪手制造相应论文和资格证书,保证像模像样,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来。俺就是一个万能获奖者。生在一个连电线杆子和厕所的墙上都贴满“办证”广告的国度,这不过是小菜一碟啦。 其二,老乔俺善解人意。山东那位“ 文化干部 ”提出奖金全部归您,看起来貌似很大方。可您也知道,不过区区几百万奖金,算得了啥子哟,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过不了几年就贬值得差不多啦。在这方面,我比较欣赏莫言,他不打算坐吃山空,而是打算拿钱在北京买房。众所周知,中国的房价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只涨不降”的奇迹,看趋势今后必将高歌猛进继续涨下去。买套中国的房子,特别是买套北京这种一线城市的房子,就等于是抱了个金娃娃,您就等着升值吧。因此,我的打算是,拿到奖金后,我会给您在北京买套房子,让您体验一下做中国房东的幸福。当然啦,您房产证上是写女秘书的名字还是干闺女的名字,俺就不干涉啦。嘿嘿,够善解人意的吧。 其三,老乔俺精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您别看俺现在穷得连头发都掉光了,只要俺拿到了诺奖,立马就身价百倍,走上“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啦。俺将不辞劳苦到处走穴到处参加活动参加饭局,到处拉赞助,到处跟企业家和各级领导握手合影。只要给钱,啥广告俺都敢做——反正现在也没人管嘛。这些都是财源哪,保证要不了多久咱就能“先富起来”啦——请注意,是“咱”不是“俺”,俺吃水不忘挖井人,挣的钱咱都二五分账,那是多少钱哪,您自己掰着手指头脚趾头算去吧。 看了俺描绘的光明钱景,评委先生您动心了吗?俺们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时不我待,请您务必牢固树立科学发财观,抢抓机遇,闷声发大财,确保人生能够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胜利发展。期待合作!此致敬礼,您忠实的朋友:乔大忽悠。
个人分类: 人物|3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鲁豫有约 2012-10-19 莫言——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学路
热度 1 8288 2012-12-14 18:42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难怪莫言得了诺贝尔奖!我罢看
热度 20 岳东晓 2012-10-28 01:35
把《丰乳肥臀》看了前面九章,看罢叹道,难怪瑞典人看得开心,要给莫言诺奖,奇怪地是怎么没早颁。 《丰乳肥臀》一开始镜头是这样的,一瑞典洋神父在高密一村里的教堂里祷告。村里上官家的驴子与女人正在生产,而且都难产了。这家已经生了7个女儿,名叫来弟到求弟,家里盼有个儿子。正在忙不过来时,邻居紧急通知日本鬼子要来了,大家纷纷逃命。上官婆婆说,日本人心也是肉长的,不要怕。叫儿子去找人来帮忙。找了有经验的来看,他说这小叫驴跟他家大马交配,估计胎太大。好不容易才把骡子顺利接生下来。 老婆婆叫7个女儿出去到河里抓虾。正在摸虾,日本鬼子过河来了,十几个游击队试图抵抗,结果日本人一阵炮轰然后骑兵冲锋,十几个中国男人胡乱放一阵枪之后扔了枪撒腿就跑,被日本人快马追上、用马刀迅速简单地劈成若干块、踩成肉泥。碎肉块飞到躲在草堆里的女娃子们的身边,一股子臭味。 这边家里,女人还是生不出来,已经奄奄一息,瑞典神父也来了,操着地道的当地土话祈祷上帝啊、主啊赐予儿子吧,女人流下热泪,旁边的中国百姓们也被感动了。小孩还是出不来,于是上官家婆婆又叫儿子跑出去叫孙大姑来。孙大姑来了后,先是接生出一个女婴,然后是一个满头黄头发的男婴。婆婆晕倒了、痴呆了,女人说生不出男孩压力太大啊, 只好找洋神父借种了。 这时听到外面是一种八个八个的声音,孙大姑出去一看,上官家男人跪在地上,头已经被日本人砍下、死去的脸上全是惊愕表情。两个矮小的日本兵用刺刀抵住身材高大的孙大姑,孙大姑练过武的,把日本人推开径直走出去,日本鬼子从背后开枪射击,孙大姑倒在血泊之中。 故事从这开始就进入了这个黄毛婴儿的自述,这就是整个小说的主人翁上官金童,其双胞胎姐姐当然也是洋牧师的种,取名上官玉女。到底是洋人生的,金童玉女,名字比上官求弟之类洋气多了。维持会长带着乡亲掩埋尸体完之后,主人翁的头被母亲夹在两个乳峰之间抱到教堂,洋神父抱住这母子,用土话说到我的亲亲肉疙瘩呀... 看到这,我把书放下了。 莫言是够出息,我们湖南汉人绝对永远也写不出这种东西。湖南男人的笔下是摧毁、战胜、征服与汉人基因的传播,不管对手是西洋还是东洋。
27068 次阅读|68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突破性思维为什么这么难
热度 14 岳东晓 2012-8-9 12:52
我写过几篇科普,如 p^2+m^2如何开方,1+2+3+... = -1/12等。这些都涉及物理学的重要发现。我的目的都是通过有趣的例子启发思维。 物理学里有些想法初听起来似乎完全荒诞。比如说狄拉克将这个p^2+m^2开方之后(这个本身就令很多人不解),出现一正、一负两个解。如果简单思维,可能会简单把负能量解扔掉。但狄拉克没有这么做。他说这意味这既有正能量的电子,也有负能量的电子,而且这个负能量没有底,可以是负无穷。那为什么正能量的电子不会掉到负能级呢?狄拉克的解释是,所有无穷多的负能级都已经被电子填满了,所以正能量的电子无法再往下掉。狄拉克把这个叫做电子海。 由此,狄拉克还预言,如果电子海出现一个泡泡(就是少一个负能量的电子),我们观测到的就是一个带正电子的粒子。狄拉克预言后不久,正电子被发现了,他也获了诺贝尔奖。有人问,如果我们生活在无穷多电子的海洋之中,我们怎么没有被电死?确实,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狄拉克的答案也许是,鱼怎么没有被水淹死?(注一)。 在量子场论的计算中,物理学家发现很多应该是小的修正项,算出来却是无穷大。怎么办?为此,很多人曾经伤透了脑筋。直到大家终于发现,如果脑子放灵活点,无穷发散级数其实也是可能求和得出有限的结果的。1+2+3+... = -1/12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涉及到所谓analytic continuation。在突破这个之后,也就是构造了所谓“重整化”理论,物理学对于无穷大不再恐惧,甚至是欢迎。 下面是我在YOUTUBE上找到的一个视频,讲得相当生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Mw0NZDM5B4 注一:现代量子场论的解释已经不再用狄拉克的电子海说,而是将负能量解看成时间倒流的运动
14573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5 03:24 , Processed in 0.077736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