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东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专家详解:美国如何利用东亚各国岛屿争端谋利
热度 5 长白山 2012-8-23 14:58
施洋:日本岛争背后美国的算计 近段时间,日本周边的领土争端集中爆发,先是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引发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弹;再是韩国总统李明博不顾警告登上独岛(日本称竹岛),招致日本考虑动用外交经济多种手段进行报复;紧接着遭遇中国香港保钓人士登陆钓鱼岛的危机,由于日本右翼人士的再度登岛引发两国情绪的高度对立。 一时之间,日本被观察家们认为“陷入了空前的外交孤立”,不仅周边国家短时间内向其接连发难,一贯站在日本一边的美国也罕见地陷入沉默。迄今为止,美国没有在任何场合宣称支持日本的主张和行动。 其实若是追本溯源,日本陷入的这一系列的岛屿争端,从开始到现在,无处不体现出美国的烙印。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与周边的岛屿争端,都是美国一手制造的结果。 一岛二授的独岛 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的形成,起源于二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分别占领韩国和日本时,为有效控制日本,1946年1月29日以联合国总司令部(GHQ)的命令发了有关从政治和行政上分离日本若干周边区域的备忘录(通称SCAPIN第677号),并将此指令给了日本政府。 这一备忘录对于将独岛从日本的领土中分离的内容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此项指令的目的,这里把日本定义为:日本由日本的四个本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和约1000个较小的邻接岛屿所组成。包括在1000个较小邻接岛屿的有对马岛及北纬30度以北的琉球(南西)岛屿。同时,排除在1000个较小岛屿的有①郁陵岛、利扬库尔岩(独岛;竹岛)、济州岛。②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南西)诸岛(包括口之岛)、伊豆、南方、小笠原及火山(琉黄)群岛和包括大东诸岛、中鸟岛、南鸟岛、中之鸟岛的其他所有外部太平洋诸岛。③千岛列岛、齿舞群岛(包括小晶、勇留、秋勇留、志癸、多乐岛等)、色丹岛等” 不难看出,依据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SCAPIN第677号的规定,独岛从日本领土中完全被排除在外。 然而,在1951年9月8日的美国旧金山,由美国等48个战胜国和与战败国日本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最后文本中却没有提到独岛的归属。条约第二条(a)写道,“日本承认韩国独立并放弃其对韩国,包括济州岛、巨文岛与郁陵岛之一切权利、名义与要求。” 由于行文中没有提及放弃对独岛的权利,从而使得日本在日后获得了重新主张独岛主权的权利。尽管日本后来提出的这一主张十分牵强,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冷战开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重新调整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此时日本作为美国向朝鲜投送力量的重要中转和大量军备物资的重要生产地。美国逐渐改变了对日本单纯占领的政策,而逐渐开始控制和利用日本,通过恢复日本的力量,牵制共产主义势力在远东的力量。这种迅速亲密起来的关系,使得美国在独岛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951年8月美国正式向韩国政府通报独岛为日本领土。美国国防部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迪安 腊斯克向当时的驻美韩国大使梁裕灿发来了如下的公函: 独岛又名竹岛或利扬库尔岩,据我们了解这块岩礁石通常没有人居住,历史上也不曾被看作是韩国领土的一部分。1905年以来一直是隶属于日本隐岐岛司的管辖之下,韩国以前也绝对没有对此岛的管理进行过主张。我们也对韩国政府在《对日政策》条约中,要求将波浪岛作为被日本割据的岛屿之一归还给韩国的要求被驳回表示理解。 美国将独岛从日本剥离出来,随后又许诺以日本主权,导致日韩就独岛问题就此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在接下来的60年中不断累积,又由于美韩同为美国盟友的状态,使得两国的矛盾尽管尖锐,却又不能采取例如武装冲突之类的方式加以彻底解决,加之外交上的互不妥协,使得矛盾延续至今。 美国出于实用主义的政策,导致在独岛问题上的表态前后不一。尽管美国一心想在这种表态之后充当调停者的角色,但是因为自己的作为使得这种调停最后总是以依靠自己盟国核心的地位,压制相关争论的发生告终。而面对两个重要盟国,近年来美国也只能采取更加暧昧和模糊的立场,任其争斗,只是控制事态不向可能导致同盟破裂的方向发展。 南千岛群岛:为了守卫冲绳 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上,虽然苏联(后来的俄罗斯)曾经长期和美国在冷战中对立,但是美国却并没有因此而坚定支持日本收回南千岛群岛,而是设法阻挠日本的收回,这其中,又有其自身的考虑。 早在二战结束前,苏、美、英三国在签署《雅尔塔协议》时,就规定了将千岛群岛交予苏联,以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雅尔塔协定》并没有明确界定千岛群岛的岛屿名称, 即“南千岛群岛”是否属于千岛群岛。这为日本与苏联的争端埋下了伏笔。这也就是为何日本至今仍称其为“北方四岛”,而俄罗斯坚持称其为“南千岛群岛”的原因。 二战末期苏联占领了千岛群岛,但是由于美国在盟国对日媾和的问题上为了制约苏联,而规定了在媾和条约中仅规定日本放弃对千岛群岛及库页岛南部的一切权利而不规定放弃领土的所属国。 这进一步模糊了南千岛群岛的归属:一方面, 《旧金山对日和约》没有明确日本放弃千岛群岛之后的主权归属问题,同时和约也没有确定千岛群岛的地理范围是否包括“南千岛群岛”;另一方面, 尽管美国参议院声明存有偏袒日本之意, 但也没有明确提出日本对“南千岛群岛”中的任何部分拥有主权, 这为日后日苏关于这些岛屿产生争端埋下伏笔。 在美国将日本变成自己的盟友并且加以扶持之后,美国迅速改变了其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立场。1955 年5 月26日, 美国就苏联在北海道击毁美国飞机问题再次向国际法院提出申诉。美国重申其立场:“齿舞、色丹群岛从地理和历史上看都属于日本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的归属尚未确定, 它将留至将来的国际协定解决。美国已经就这些领土问题进行了非正式接触。” 但美国却没有真心帮助日本收复这些岛屿的打算。事实上,日本不止一次试图和苏联单独解决北方四岛问题。50年代中期,日苏进行了旨在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谈判的焦点之一便是关于“南千岛群岛”的处理。日本表示苏联应该至少归还尺舞、色丹两个较小的岛屿。苏联也表达了将这两个岛屿作为一揽子协议的一部分归还日本的意愿,前提是实现上述岛屿的非军事化。 原本问题到此基本就可以解决了,然而此时美国却向日本转达了要求日苏谈判必须在《旧金山和约》框架下进行谈判,从而得以千方百计排除日本将“南千岛群岛”非军事化的打算。由于苏联必然不会接受这一条件,美国的这一作为,实际上宣判了日本通过和苏联单独谈判解决北方岛屿问题的努力,实质上宣告失败。 美国为什么要阻挠日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呢?关键问题在于美国担心“南千岛群岛”问题可能影响到其对冲绳的占据。停战谈判时,冲绳和南千岛群岛一样,是盟军占领下的领土。杜勒斯曾经就这一问题警告道:“如果我们按此行事, 我们将面临莫测的风险。因为苏联对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的主权要求与美国对琉球和小笠原群岛要求在实质上如出一辙。因此, 如果我们努力迫使苏联放弃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 我们也被迫从琉球和小笠原群岛撤出。” 由于美军此时已经在冲绳部署了多个军事基地,并且将冲绳作为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加以建设经营,因此美国无法承担失去冲绳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部署造成的损失。相反,由于南千岛群岛无法部署大量军队和军事基地,其价值对于苏联十分有限。杜勒斯认为琉球群岛对于美国价值远超过千岛群岛之于苏联,因此苏联可能选择交出南千岛群岛同时要求美国撤出冲绳作为附加条件,这对苏联的损失有限,而对于美国的损失则不可估量。 随后几十年,尽管苏联解体,美国却仍然对日本收回南千岛群岛态度消极,美国不仅没有支持国日本的努力,甚至不同意将《日美安保条约》的覆盖范围适用于此地。 就这样,尽管美国承认南千岛群岛属于日本,却因为冲绳问题迟迟不愿帮助,甚至阻挠日本索回上述岛屿。其对于领土归属的出发点,完全是以自身的实际利益诉求决定的。 “私相授受”的钓鱼岛 关于钓鱼岛来龙去脉,国人相对更为熟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不仅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1953年12月25日,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第27号布告),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东经122°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布告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 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美国通过这样的手段,将钓鱼岛“私相授受”给了日本管辖,从而成功挑起了中日之间此后长达几十年的关于钓鱼岛的争夺。而随后每次涉及美国队钓鱼岛的主权立场时,美国政府采取了模糊其词的政策,只是宣称“不站在冲突的任意一边”,却避而不谈其对钓鱼岛问题的明确立场。 “一石二鸟”的精明伎俩 从日本当下面临的三个方向的岛屿争端来看,其起因都是美国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出于自己利益考虑,有意无意地安排和设计的。通过先取后予、模糊概念、私相授受的手段,成功制造了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冲突。一方面牵制了中俄等国的精力,一方面使得日本更加忠实地把自己捆绑在美日同盟的关系之上,从而达到美国强化本国在东亚地区势力影响和介入的目的。
5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推荐 : 今天的东亚政治是一盘罕见的“大棋”
热度 9 长白山 2012-8-22 18:44
朱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两个月来,美国东亚外交的风向标被一系列领土争议的飓风吹得乱转,以至于在幕后真正懂得如何应该“下棋”和准备按照什么招数下棋的战略高手们都有点沉不住气了,开始跃到前台“支招”。 2012年8月16日,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推出了由两位重量级人士联袂完成的报告《美日同盟:亚洲稳定的基石》。这一报告的核心基调不是美国人在后冷战时代老生常谈的美日同盟增强问题,而是美日同盟在中国崛起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一背景下究竟应该如何增强的方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完成这一报告的两位专家都是东亚事务的“对弈”高手,一位是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另一位则是克林顿政府时代的五角大楼东亚事务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 报告的中心内容是要为美日政府下一阶段的同盟责任“定调”。突出的政策建议包括日本应该提升军费、加强军备力量、协助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牵制”,包括如何实现“空海一体战”构想上日本应该积极在装备和作战能力发展上进一步配合美国。 同时,报告还建议美日需要成立共同的研究中心,研究和应对来自中国的“网络战”威胁。报告要求日本应该准备在南海协助美国采取“警戒”行动,在美国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时向波斯湾派遣扫雷舰。 报告强调美日同盟已经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两国达成的美日同盟应扮演“活跃的区域和全球安全角色”,而是将日本如何全面配合美国在亚太应对与中国和伊朗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做准备,日本应该从以往的“提供后勤援助和情报贡献”,转向准备直接介入美国所构想的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和战争。 为此,报告特别提醒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进一步澄清日本对美日同盟的军事战斗责任必须是日本未来的军事和战略发展方向。 对于现在日本的“表现”,这两位“对弈”高手当然很不满意。为此,报告特意指出美日同盟正处于“漂流期”(time of drift),提醒日本现有的表现并没有符合美国的期待和愿望。 报告虽然没有提到钓鱼岛纷争问题,但在8月15日发表这份报告,事实上是对野田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强硬政策的一份声援;同时,报告对于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情绪化地将日本陷入和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的激化的领土争议和亢奋性的民族主义对抗,则是一种警告。 该报告对日本发出的信息很明确,那就是 日本现在最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是按照美国的节奏和要求尽快转型军事作战能力、作战授权和相应的同盟义务,加紧准备和中国的军事竞争才是“正事 ”。 美国和日本于8月21日到9月6日联合在夏威夷举行的“攻岛”演习,显示了美军对钓鱼岛演化为军事冲突后有可能直接进行军事干预的立场,也符合“阿米蒂奇-奈报告”所提出的驻日美军应在日本防御与安全行动中承担“具体化”责任的政策建议。 报告没有说出嘴的“话”其实是要让日本“抓大放小”。需要日本抓的“大”就是全面推进日本军事和战略转型,更好地配合美国“中国指向”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要日本放下的“小”,就是在领土争议上不要急于跟俄罗斯、韩国及中国“找事”。激化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例如日韩关系恶化,不仅破坏同盟体系内的军事和防务协调,更重要的是,也将放缓日本本应“跟得上”的美国战略调整的步伐。 然而,野田政府也好,石原慎太郎也好,日本国内的防务和战略精英也好,日本的内政和外交是一盘同样想下好的“棋”。 石原慎太郎是想通过钓鱼岛冲突,全面“唤醒”日本,将日本真正动员到下决心与中国对抗的轨道;而野田政府则想利用领土争议,挽救自己处于颓势的民意;日本的防务和战略精英则需要用钓鱼岛的纷争来测试美国对日本是否认真地在履行同盟支持义务。 美国现在是要下好亚太战略博弈的“大棋”,而日本是想先下好领土争议的“小棋”,能通过钓鱼岛纷争激起日本的战略决心,有效地动员各种国内资源,将日本送入决心与中国进行战略对抗的“快轨”。 野田政府根本不想和韩国与俄罗斯在领土争议问题上交恶。李明博8月10日登临独岛(日本称“竹岛”),可以说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日韩关系急转直下,“气”的是日本,但“急”的是美国。钓鱼岛纷争再激化下去,美国认为这将破坏美日台三边安保体系,明摆着是把台湾往中国大陆方向“推”。 “阿米蒂奇-奈报告”既要为日本“打气”,又有直接出面“棒喝”日本的含义。 今天的东亚政治是一盘罕见的“大棋”。对中国来说,我们的对手个个都是“高手”。高手下棋,首先讲的是“心平气和”,才能做到算度准确、“落子”准狠。这盘棋下到现在,中国政府和战略精英招式不乱、进退有序。 我们需要知道,这是一盘“大棋”、“细棋”。但中国的问题却是,这本来是“高手过招”,但中国人围观的太多,而且“围观者”还极易“入戏”、极易“入棋”。 在“高手对弈”中,“围观者”或可静观,或可呐喊助威。但中国的问题是,我们的“场外”总是有太多想要“支招”的哥们,总嫌中国这步走得不对、那步走得太弱,把事关国家安全与战略走向的“大棋”当做街头公园中退休老头下的“休闲棋”。 殊不知,在公园街头的“棋摊”上插惯嘴的,常常自己就是“臭棋篓子”。
6465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从东亚病夫到奥运第一
热度 20 岳东晓 2012-7-31 06:52
在西方人眼里,体育竞技能力代表了一个种族的生物性能,也就是其基因素质。 冷战期间,体育竞赛成了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PK的战场。 当年,美国华工修完铁路之后,美国加州在制订人权法律时,特别把中国人排斥在外--因为在那时加州立法者眼里,中国人是不健康、传染病盛行的苦力群体。 六十年前,中国人在世界有着东亚病夫的称号。 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满庭曾收到参加奥运的邀请,但满庭浑然不知奥运为何物,也就没理睬。次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赔偿银两相当于日本四年的国民收入。日本大发。而满清走向破产,更无暇关注体育。 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之后二十年,由于伪满政权准备派代表参加奥运,中国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首次派代表团参加了1932年美国落砂机奥运会。其中一人获得小组预赛的第5名,未能参加决赛。1936年,国民政府派出140人代团,参加柏林奥运会。无人得奖。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又派出33名运动员参加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无人获奖。运动员因无路费,竟一时无法回国。 作为有着4万万人口的中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完全零蛋。东亚病夫称号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改变了中国的一切,包括中国人的身体面貌。毛泽东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体育事业被提高到了种族形象的战略高度。 1952年,中国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首次在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升起了五星红旗。随后,中国人开始在一系列的体育竞赛中获得冠军。。。毛泽东一句妇女半边天的话就解放了中国一半的人口,今天中国女性在奥运场上成了夺金的主力。 中国的成就与印度相比就非常明显。按某些洋奴的说法,印度被恩赐了300年先进的西方文明,1947年印度独立之时,各方面指标全面领先中国。 今天,有着12亿人口的印度这个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在奥运中能拿到一块铜牌就算是非常成功。 而中国。。。。
13558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4 09:43 , Processed in 0.027757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