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哈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王孟源【基礎科研】回答丘成桐教授
热度 1 light 2016-9-1 13:56
【基礎科研】回答丘成桐教授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duduong/archive/50850 過去這個月,我原本有好幾個話題要談,包括中英關係、LHC的實驗結果和CIA最新的幕後運作,因爲手臂受傷,就暫時擱置。沒想到有媒體拿我以往評論高能物理的文章去質問丘成桐教授。 丘教授寫了回復(參見 http://www.kedo.gov.cn/news/feature/answer/848997.shtml )之後, 有好事的讀者和媒體牽綫,要我答復。我被逼上梁山,只好忍著手臂痛楚,慢慢打出這篇文章。 丘教授的評論是這樣開頭的:王孟源在高能物理界籍籍無名,我是哈佛數學教授,我同夥的超弦大佬們比他論文發得多的太多了。大家還記得我寫過的《美國式的恐龍法官(三)》那篇文章嗎?如果有媒體拿它去質問Steven Cohen,他也可以說王孟源在對衝基金界籍籍無名,我是康州第一富豪,我賺的錢比他多的太多了。我舉這個例子,是爲了説明這種對我人身攻擊的莫名其妙,讓人啼笑皆非。我曾經多次提起理虧的人會用狡辯術,最常見的就是人身攻擊,這是Strawman Fallacy的一種特例,藉著把話題轉移到對方的專業能力,來避免談真正的問題核心。 那這裏的真正問題核心是什麽呢?絕對不是我王孟源是否天下第一的物理奇才,因爲我并不是質疑超弦界的智商,而是他們的誠信。我對他們的批評并不是說他們笨,而是物理現實在可探測的能階上是一片空白的背景下,他們寧可無中生有,創造出幾十萬篇無病呻吟的論文,三十多年來做了成千上萬個預測,毫無例外地被實驗打臉。而事後必然回頭修改歷史,以致到現在,超弦已經被改成可以從邏輯上證明完全沒有預測能力,也就是典型的不能被證僞的僞科學(參見前文《什麽是科學?》)。同樣的,我對Steven Cohen的批評也不是說他笨,而是在法律現實不容許輕易賺錢的背景下,他寧可犯法大賺黑錢。如果他拿黑錢賺得極多(從而可以買下法庭,重新定義什麽是合法的)來回擊我,就如同丘教授拿他的超弦同夥的僞科學論文出得極多(從而可以獨霸高能物理界,重新定義什麽是科學)來反擊我一樣,是顛倒黑白的説法。 丘教授提起我在哈佛的導師,那麽我就提供一些相關的細節吧。我進哈佛的時候,正是超弦完全席捲高能物理界的前夕,哈佛物理系是傳統科學的最後據點之一,當時的三個大佬:Glashow,Coleman,和系主任Georgi都不相信超對稱(原因我以前解釋過:拿一個有幾百個自由度的理論來解釋只有二十幾個自由度的標準模型,那是毫無科學意義的),所以自然也不接受延伸自超對稱,而自由度幾乎無限的超弦。我在找導師的時候,原本是希望跟Glashow(主要是性格使然,他是個老頑童、直腸子,一切實話直説;對高能物理不熟的讀者,我提一下,Glashow和我後來做Postdoc時的老闆Weinberg就是70年代創立標準模型的夥伴,不過Weinberg的個性就完全不同),但是他拿諾貝爾獎之後,不再收學生了。剛好他的關門弟子做完Postdoc回哈佛當助理教授,我就主動請他當導師。當然整個系的所有學生都想方設法找有名有勢的導師,像我這樣自願跟助理教授的,的確是絕無僅有。所以丘教授指責我出身無名,在下欣然承受。 我藉著導師的關係,得以受Glashow幾年的教誨,那時就堅定了決心,即使犧牲職業前途,也不屈從於超弦邪教。但是物理現實在高於標準模型的能階上是空白,如果不參加超弦界的集體胡扯就出不了論文,而論文的數量不但決定學生是否有出路,也決定了大牌教授是否有話語權。哈佛物理系在承受了幾年的壓力之後,不得不開始雇用超弦界的新星;Glashow,Coleman,和Georgi都即將退居二綫。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成名教授有三個選項:第一個是加入超弦界,例如Weinberg;第二個是堅持科學理念,不碰超弦和超對稱,但是正因爲他們有科學家的修養,在自己有100%的專業把握之前不做斷論,既然不做這方面,也就不是專家,那麽就不公開評論它,例如楊振寧和Coleman(丘教授既然崇拜楊振寧,是否可以考慮學習他在這方面的修養呢?);第三個,是雖然知道自己不是超弦和超對稱的專家,但是從科學的基本原則就可以確定它們是僞科學,必須全力打伐,肯這樣出頭試圖力挽狂瀾的例子很少,有名的就 只 有Glashow一個。 其實大多數的成名物理學家在1980年代選擇了第二條路,一直到2000年,高能物理界在Copenhagen開會,大家決定打賭LHC是否會發現超對稱粒子,結果還是16:7,有近七成的人賭不會!(這個賭注在上周被判賠了,但是賭輸的Arkani-Hamed居然有臉說“令人吃驚的是我們考慮了這些事情30年,卻沒有做出一項正確的預測讓人能看到。”其實是大家早就知道他們在騙人,只是 Arkani-Hamed把戲被拆穿了還是 要裝B。)但是這些明白人平常是沉默的多數,在論文數量至上的標準下,早已被排擠到二三綫,少有敢吭聲的。敢吭聲的Glashow則早就被迫離開哈佛,轉到波士頓大學教書,像我這樣不識相的後進,自然更是成百成千地被清洗出高能物理界。不過那和丘教授批評的出身沒有關係:超弦界趕走成名大佬的時候,可完全是不在乎他們的出身的,所用的唯一藉口就是他們出不了那麽多論文。 丘教授的文章除了嘲笑我的出身和論文數量,并且强調楊振寧沒有公開批評超對稱之外,在有關是否該建秦皇島對撞機這事上,仍然只是避重就輕地去提歷史上對撞機對高能物理的貢獻,以及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可是這裏的問題重點正是如何保護并發展中國的基礎科學。以中國GDP的1%來建秦皇島對撞機,不但必然會影響真科學的資金來源,更糟糕得多的是會吸收至少幾萬名年輕的學霸進入僞科學界,中國或許不在乎浪費1000多億美元來爲超弦邪教建個神壇(有讀者把秦皇島對撞機和鄭國渠相比,真正是顛倒是非;鄭國渠明顯是有益國計民生的,秦皇島對撞機則剛好相反),但是人才腦力卻是21世紀經濟的最重要資源,幾萬名絕對頂尖的學生就這樣被糟蹋了,中國能承擔得起嗎? 至於對撞機在歷史上的發現,我必須强調秦皇島對撞機并不是第一個設計來找超對稱粒子的對撞機,連第二個都不是。1995年之後的Tevatron升級和2000年代的LHC都有尋找超對稱粒子的這個主要任務。Tevatron 升級 我是絕對支持的,它的費用相對地低,而且可以爲超對稱蓋棺論定。後來找不到,丘教授和他的超弦夥伴耍賴,硬要再建貴超過10倍的LHC,我就覺得應該仔細斟酌單爲Higgs那個附帶任務花那麽多錢是否合適了。現在LHC也找不到,超對稱不但死透,尸體都爛光了,丘教授居然還要爲了把超對稱造成神,再建更貴10多倍的秦皇島對撞機,不但不再有任何如Higgs那樣的真粒子可以當安慰獎,而且還有臉說是爲中國着想,我真不知道這邏輯是天外何處飛來的。丘教授的物理造詣,我就不做評論,這裏只談談經濟上的後果。我在前文《政府的第一要務》裏解釋過,根據白宮管理預算辦公室的估算,美國的一條人命相當於人均GDP的150倍,假設中國的人命價值也相當,那麽浪費全國GDP的1%就相當於殘殺全國人口的1%/150=大約九萬個中國人,如果把人才腦力的浪費也算進去,長期的損失應該在10倍以上,那麽爲了一個僞科學計劃,要冒著犧牲中國未來國運的危險,等同近百萬人民的生命,值得嗎?
644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哈佛法学教授拨冗指正 LAO律师 HOLDING 概念错误
热度 2 岳东晓 2016-3-4 03:20
一个案子, Worcester v. Gerogia ,我指出其 holding 是【 印第安人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容州政府侵犯。。。 这个案子的更为广泛的holding是其关于印第安部落自主权不容州侵犯及其与联邦的关系的法律结论。以后乔治亚或者其他州制订新的企图管辖印第安部落的法律,按照这个 holding, 这些新法律也是无效的、违宪的。】我还举了好几个后续案例说明这一点(后续案例引用用 held 一词)。而且根据HOLDING的定义做了分析。 对此,LAO 律师写了一篇长文,说《 揭示岳东晓博士对1832年传道士案论述的谬误(2) 》。LAO说这个案子的 holding是【 传教士案件判决法 (holding): Georgia 要求白人申请在切诺基部落居住执照法律违宪无效。 (“The act of the state of Georgia, under which the plaintiff in error was prosecuted, is consequently void, and the judgment a nullity.” 】 LAO还称:【 其他和判决和判决法不相关的都是 论证语 (dictum), 没有任何判决执行法律性 , 不构成任何先例法律性,高级法院后来的案例中称这是法官 Marshall 的陈述,或者观点, 包括最著名的 “ 切诺基部落国是个独特的群体,有自己的领地和邦界, 州政府对部落国的法律无法律效力。】 读懂案例,明白哪些是 HOLDING 对于律师来说是最基本的能力。因为 HOLDING 才是有法律效力的。诉讼中如果分不清HOLDING,等于盲人夜行。 但我再怎么说,读者还是疑惑。为此,我昨天给哈佛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他写过关于印第安人的这些案例的评论)发了个EMAIL,特意请教 WORCESTER案的HOLDING是什么。他今天回答到: 翻译如下:其基本的HOLDING是乔治亚的法律不能延伸到切诺基部落国,因为关系是部落-联邦,而不是部落-州。 教授的姓名我就不写了(尚未征求其许可),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问问其他法学教授。 下面是若干法院谈到WORCESTER案的HOLDING时的说法: Blatchford v. Native Village of Noatak, 501 US 775 (1991) Illustrative of this principle are our cases holding that the law of the State is generally inapplicable to Native American affairs, absent the consent of Congress. See, e. g., Worcester v. Georgia, 6 Pet. 515 (1832). Chief Justice Marshall explained for the Court in Worcester that a federally recognized tribe quot;is a distinct community, occupying its own territory, with boundaries accurately described, in which the laws of can have no force, and which the citizens of have no right to enter, but with the assent of the themselves, or in conformity with treaties, and with the acts of Congress. The whole intercours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is nation, is, by our Constitution and laws, vested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quot; Id., at 561. United States v. Kagama, 118 US 375(1886) In the case of Worcester v. The State of Georgia, above cited, it was held that, though the Indians had by treaty sold their land within that State, and agreed to remove away, which they had failed to do, the State could not, while they remained on those lands, extend its laws, criminal and civil, over the tribes; that the duty and power to compel their removal w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tribe was under their protection, and could not be subjected to the laws of the State and the process of its courts. In re Colwash, 356 P. 2d 994 - Wash: Supreme Court 1960 I shall not repeat here what I there said concerning theconstitutional basis of that power, or the holding in Worcester v. Georgia (1832), 31 U.S. 515, 8 L.Ed. 483, where Chief Justice Marshall stated the source of that power in two sentences (p. 559): quot;That instrument confers on congress the powers of war and peace; of making treaties, and of regulating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 These powers comprehend all that is required for the regulation of our intercourse with the Indians....quot; Oneida Tribe of Indians of Wis. v. State of Wis., 518 F. Supp. 712 In a case holding that the State of Georgia could not enforce its laws on the Cherokee Reservation, which was within the external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the Supreme Court held: The Cherokee nation, then, is a distinct community, occupying its own territory, with boundaries accurately described, in which the laws of Georgia can have no force... The whole intercours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is nation is, by our Constitution and laws, vested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orcester v. State of Georgia, 31 U.S. (6 Pet.) 515, 561, 8 L.Ed. 483 (1832). Nevada v. Hicks, 533 US 353 Our holding in Worcester must be considered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quot; he 1828 treaty with the Cherokee Nation . . . guaranteed the Indians their lands would never be subjected to the jurisdiction of any State or Territory.quot; Organized Village of Kake v. Egan, 369 U. S. 60, 71 (1962); cf. Williams v. Lee, 358 U. S., at 221-222 (comparing Navajo treaty to the Cherokee treaty in Worcester ). http://sct.narf.org/articles/supreme_court_indian_problem_fletcher_2007.pdf The final piece of the Trilogy is Worcester, where Chief Justice Marshall’s opinion garnered a 5-1 majority holding that the laws of the State of Georgia do not extend into Indian Country where they conflict with federal laws or Indian treaties.
个人分类: 法律|10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人心不古,哈佛男
热度 10 MingHao 2015-5-5 08:12
紧跟两位网友的故事,简述一个多年前美国电视上看到的: 小城里长大的中年女人Brenda,应邀去朋友家里吃饭结识了一位谈吐举止都颇讨人喜欢的男士,此人读过哈佛在此就称他为 哈佛男吧。此男人经济上比较富裕。两个单身开始靠拢,恋爱到谈论共渡余生了。 Brenda的弟弟看到坎坷人生的姐姐后半辈子总算有个好男人托付了,很积极支持姐姐这桩婚事。 晴天霹雳: 哈佛男需要换肾! Brenda的弟弟捐出了自己的。 哈佛男感激说:手术完身体好了就操办婚事。 手术完了, 哈佛男不娶 Brenda, Brenda的弟弟讨个说法,甚至要告 哈佛男或要报酬之类,但是 哈佛男说 法律上那个肾是个‘gift’。 这场安排好的恋爱是演戏,真正目的就是拉你下水,他好拿到你的肾!
1934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在哈佛医学院做实习医师的点滴感触
热度 6 MingHao 2015-1-27 12:27
杨远帆 今年3月、4月我在学校的支持下,参加了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生交换实习项目。在波士顿短暂的两个月里,既经历了神经外科这样每周100小时高强度的严酷训练,也亲身参与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这样全民动员的危机事件,还和美国同行、协和校友、台湾的交换生们建立起合作与友谊。两个月的生活,满满当当,连周末都没有空下,但给我带来无数美好回忆。 庄严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是美国医学生心中的殿堂 点滴感悟——分享一些在Harvard Medical School“最有感触”的时刻 1. 最意料之中——我们的时钟和正常人不同! 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 由于我在去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神经外科做过见习医师,对美国外科医师工作时间已经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刚开始到来的时候,对于每周100小时以上的工作,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在美国,神经外科是外科领域最吸引人的专科,工作的技术性强,挑战最高,成就感大,收入也远高于其他专科,所以每年录取住院医师的时候都是百里挑一,这些人的能力与特点各不相同,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愿意承担长时间高强度的日常工作。 去年在UCSD的时候,我们医学生基本上每天3:30AM起床,吃过早饭之后3:45AM出门(搭当地医学生的顺风车),4:00AM之前到达医院,开始Pre-Round,4:30AM早查房之前准备好全病房病人的信息,包括夜间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入出量和引流,静脉注射的液体和药物,以及基本的电解质情况(多数都是神外ICU护士记录好的,不用自己量,只需要填在早查房表上,查房的时候用英文报出来就可以了)。在波士顿没有能开顺风车搭我的同学,所以必须得搭早晨四点多第一班公交,这样等到MGH的时候住院医都快写完病历了。因为早晨出门早,所以傍晚回家就只能赶紧休息了(刚去的时候加上时差,有两次连晚餐都没吃,外套也没脱就累得睡着了,真是深刻的体验!),工作日一般都会在10点之前准时休息,保证第二天工作的精神状态,外科住院医的生活就是这样,清苦而自律。 清晨4点在路上的,十有七八都是医生,剩下的就是医学生,即便这样的下雪天也不例外,走在路上能认识很多MGH的同事。 在医院里,上级医师们经常会和我们讲“ If you are in the lowest rank of the team,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to know everything happened .”意思就是作为小大夫,在团队中必须勤快,态度端正,如果你对病人发生的状况自己不了解,而等着上级医师告诉的话,就会难堪一些。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有志于做其他的相关领域,例如神外的麻醉,他们如果轮转神外的话,第一天可以和神经外科的教育处主任协商,不一定需要参加早查房,省下的时间老师可能会安排做一些文献阅读、文献汇报这样的工作,或者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要求会高一些。 总之一切合理的要求都可以协商,学校鼓励不同人在自己感兴趣的不同方向上做到最好,这样能让更多毕业生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所有人都走一样的路,只有少数人受到较多的关注,得到奖励,实际浪费了许多人力和人才 。 对我而言,最喜欢的方向是神经外科,自然没什么好挑剔的,基本上和住院医师保持相同的时间,所以每天搭波士顿早晨的第一班公交车(我出门的时候地铁还没发第一班车,必须搭汽车),再转两次地铁,才能赶在最早到达医院。这早晨4点多的第一班车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医院的外科大夫或者实习医生,到了麻省总院之后几乎都会下车,而且很多医生路上直接穿着刷手服,所以公车上一片浅蓝,这趟车也被人称为Boston Medical Train,上面可以认识各个科室的医生和实习生,聊起天来也很有意思。 医生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中“勤奋”,“博学”,“有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美好词汇的代言人,而但是看一眼美国青年医师所付出的时间,就知道这样的尊敬来之不易。每次早查房时病人们感叹医生来得好早时,我们常笑笑说“ 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外科医生加班加点工作时家常便饭,但是麻省总院将给医生的待遇和福利很好,不论何时下手术,病房都有牛奶、酸奶、面包,来不及吃饭的时候还有肠内营养素——“Ensure”(其实就是国内的安素,非常难喝,但是很有能量和营养) 2. 最没想到的——外科住院医训练量远大于协和 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以医院庞大的患者数量而在外人面前略显自豪,于是也形成一些印象,比如说外国医生看病人不多也很悠闲,但这种印象和北美实际是有很大偏差的,尤其是住院医培养阶段。 在麻省总院神经外科实习时,每周轮换一个不同的病区,但是每个病区主管病人的都只有高低年资搭配2位住院医师,1位像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实习大夫,而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居然要负责整个病区25-35个住院病人,这还不包括每天5-10个在留观室的急诊病人(当然在神外ICU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护士,也会帮很多忙),要参与病区的所有手术,相当于在协和整个病房的工作量,而这些工作在北京大约是7-8位住院医师加上2-3位实习医师来完成。 所以虽然协和的病人总数多,但是按照医生人均管病床的数量来说,麻省总院外科住院医师的人均工作量是协和的4倍左右 。这里有一部分是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因为在哈佛医生的劳动力极其昂贵 ,雇佣10个辅助人员也比1个医生便宜,所以会降低效率的杂活是绝对不会让医生来做的,主要由工资相对低的助理来帮助解决(例如医生写病历和手术记录只需要说,有专门的打字员帮助打字,或者用昂贵的语音识别系统,但再贵也比医生便宜)。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住院医师管理病人经验的积累,人均参与的手术量也大了许多,虽然辛苦,但成长很快。在国内由于医师的待遇,以及医院的辅助团队达不到美国这样富足的程度,所以很难苛求医师付出美国这样的努力和动力,但管人均病人数量不多,住院医参与手术量小,外科的人均锻炼量不足,是我们不愿承认的事实。 在麻省总院神外,与国内不同的是,主治医师不参与早查房,主要由住院医师负责。两位住院医会一起看全病区的25个病人外加5-10个急诊留观,平均下来每个病人用3分钟时间,有时还需要解答患者自己查《新英格兰医学周刊》产生的问题,30个病人加起来就要查将近2小时。这就是为什么每天早晨5:00AM前就必须开始查房的原因,这样在7:00AM之前查完病人,一边吃早餐一边向主治医师分别汇报他们自己的病人情况和存在疑问的地方,7:30AM一般都要开始第一台手术。主治医师在白天会抽时间去看自己的病人,做一些大的决策,而不用所有人在一起查房,这种设置是非常注重效率的。我们在协和的时候,曾有外科主任提到人力资源方面有极大的浪费,许多年轻人的时间和能力没有被完全发挥和利用起来,也有许多空余的时间和设备,本来可以创造更大的临床、科研价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协和依靠的是富集了华北地区的疑难病例,有利于青年医师经验积累和成长,所以我们还保留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允许医师同时有着相对较好的工作周期,虽然比其他行业辛苦,但和美国比比就很幸福了。 每天早晨6:45查完房,天刚蒙蒙亮,波士顿这座城市才刚刚苏醒,而医生们已经忙完所有事情准备开始一天的手术了。 查房之后,我们回到办公室,由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病人情况,一起做一些决定,旁边的女士是执业护士,会帮我们落实所有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医生操心。 白天的手术量很大,有的主治医师一个人甚至要排6-7台手术,这就需要强有力的住院医师,协助完成主要的操作,主治医师在一旁指导和教学。没有这些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住院医师,他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手术量。 值夜班的晚上是完全不能休息的,不仅要管住病房,还得不断收急诊的专科病人,因为麻省总院是转诊的最后一线,不能够向外推病人,所以急重症在这里很多。每天晚上平均收12-15个病人,大多数是急性的脑出血和外伤。 3. 最五味杂陈的体验——在美国了解协和 在BWH的神外手术室里,给我最多触动的,不是世界颅底外科巨头Al-Mefty教授,而是旁边的总住院林宁。 这次因为机缘巧合在手术室里碰上了华人大夫林宁。他在北京长大,高中到美国读书,在Duke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进哈佛大学医学院,现在已经是哈佛大学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Neurosurgery Chief Resident),即将完成历时7年的神外住院医师训练。以前有朋友和我讲过在美国神经外科这个高强度,快节奏的领域,华人医师很少,而林宁医师一定是里面的佼佼者,他的成长是美国梦的典范。 当我告诉他我是来自PUMC的交换生,他马上开心地说起自己与协和的渊源。原来8年前他在哈佛做医学生的时候,也来到协和交换,轮转了神经外科。那期间他总结了协和神外用神经导航辅助进行垂体手术的特点,以及治疗Mccune Albright综合征的经验,在王任直教授、窦万臣大夫指导下,写成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是神外在那时候少有的高水平英文文献,协和神外的老师们至今为止都对这个“孩子”记忆犹新。 后来在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年会上,我又遇到了做汇报的林宁医师,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专门坐下来聊到十一点钟,说起神外住院医师的生涯与成长,感慨良多。其实协和有着在美国难以企及的疑难病例总数量,但是我们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珍惜到将每一份标本都拿来仔细研究对比,每个病人都好好做一些随访和观察。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在协和轮转一年,其实英文水平也并不差,但很少潜下心去总结资料,做这样的工作,也缺乏类似的意识与动力。我们常常把一些协和的客观条件作为借口,例如工作太忙,工资少,自己更喜欢多看病人,影像和病理资料不好要……等等等等,而一个美国的学生在中国短短一个月时间,利用者和我们同样的条件与环境,却就能有这样的工作,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己没有能够好好利用起来协和这座百年老院的资源,换句话就是我们在吃协和的老本而没有为她增光。 降临在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为了教会我们一些什么,只要我们不停留于浅表,去思考和探究,那么交流带给我们的思考与转变,可能超过学到的知识本身。有时候就像《围城》里面描述的故事那样, 我们都将目光寄于外面的世界和未得到的东西,憧憬那样的生活和工作,却忘记了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更好的人与环境,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睁开眼睛懂得珍惜,直到出去看过才知道原来轻易拥有的那些东西是多么宝贵,只是来得太容易,甚至没能理解它的分量, 这也是我们这些所谓“好学生”的不成熟之处,而看到林宁大夫在协和的工作,我能感到脸上一阵火辣,心中一缕愧疚。 人在协和的时候,我没能如此深入了解协和这座“宝库”的意义,并幼稚地认为是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思考和总结知识、做到最好的能力,而在美国从哈佛学生的经历中了解协和,让我知道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的自信与勇气,在大洋彼岸在更好地了解协和,真是五味杂陈的体验。和林宁医师的交往让我学到很多,他后来也给了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建议,希望我在接下来的神经外科住院医阶段有更多收获,并和他们保持联系。 4. 最深的感触:我们真的……没有他们努力 当我和导师王任直教授提起林宁大夫,导师赞不绝口,并要我向这位比我高8届的大师兄好好学习。他的成长,是典型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成长轨迹,读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医学院,在最好的医院做住院医师,丰富的临床研究经历,在哈佛神经解剖系的教职,当然还有幸福的小家和孩子。但这些背后,有多少辛苦的工作,多少奋斗的日夜,才能够让他在这个代表医学领域皇冠上明珠的神经外科领域站稳脚跟,在这个白人绝对强势的领域成为Chief Resident,并将继续下去。 没错在北京的临床任务的确很繁重,但在这里更甚,ACGME网站上,我们能够看到林宁大夫这7年神经外科住院医期间(其中第五年和第六年为科研训练很少做手术),作为一助或者主刀完成的所有手术记录,共约1900台。美国要求一个合格的神外住院医要在7年的培训期间完成1500台以上的手术,才能够顺利毕业,否则将延期,如果希望申请好的次专科训练,例如功能神经外科,一般在1750例以上会有优势。当我把这些数字拿给我们的总值班包新杰大夫看时,我们都唏嘘不已。
4344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如果哈佛教授真诉中餐馆,
热度 2 中西部网客 2014-12-14 05:57
老牛把哈佛教授当成神一样,却毫无证据地把老中污蔑成刁民,实在是有洋奴倾向。此哈佛教授看起来就是一讼棍,有报道此教授虽是大富豪,多年来却为小事多次诉讼 , 或 威胁 诉讼 已是劣迹斑斑,也难怪,教授是犹太人,犹太人吝啬出名,历史上开珠宝店放高利贷恶名昭彰。 哈佛教授要是真诉中餐馆,很可能输掉官司。 What happens if you sue a restaurant over $4? By Andy Rose One takeaway from the firestorm over a Harvard professor’s claim that a Chinese restaurant overcharged him by $4: Don’t mess with the Massachusetts consumer. The Commonwealth has some of the nation’s toughest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and in some cases merchants can be forced to pay back three times what they overcharged. They can also face state lawsuits and civil penalties in the thousands of dollars. Associate business professor Benjamin Edelman raised the specter of that Draconian enforcement as he grilled a manager at Sichuan Garden in Brookline about why the prices reflected on an online menu didn’t match up with what he paid. He wanted $12 to compensate him for the $4 difference. But experts in consumer protection said that even with the muscular state protections for buyers, Edelman would have had a hard time making this case. He would have had to go to court, for one thing, then prove that Sichuan Garden overcharged him on purpose. Kathleen C. Engel, a research professor of law at Suffolk University, said Edelman’s case would have also been weakened by the fact that the restaurant offered to compensate him for the price difference. Courts take such offer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making decisions about whether to penalize sellers in consumer protection cases. And some say that detail would likely mean Edelman had no case for triple (some say “treble”) damages. Engel said that even without such an offer, Edelman would have had to prove that “the defendant had that menu posted on the web knowing that they were violating the law.” Four dollars doesn’t seem like much, but small overcharge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if they’re repeated many times. Sometimes, the state will take up a case. Barbara Anthony, undersecretary of the state Office of Consumer Affairs and Business Regulation, said the attorney general’s office might get involved if it becomes obvious that there’s a pattern of abuse by a company. Individual cases usually only rise to state action if they’re extremely egregious, or if they involve the abuse of seniors or children. Christopher Loh, a spokesman for Attorney General Martha Coakley, said the Sichuan Garden incident isn’t the type of case his office takes up. “Our office enforces cases of deceptive advertising such as our actions against some auto retailers, though the vast majority of individual disputes are resolved through mediation,” he said in a statement. “This is not a case that would be enforced by our office.” Coakley’s office hasn’t gotten any complaints against the restauran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Nonetheless, Edgar Dworsky, founder of the website Consumer World , said he believes Edelman’s heart was in the right place. “My sense is that Prof. Edelman has been to undue ridicule in how the story has been reported, and in comments posted by the public,” Dworsky wrote in an e-mail. “There is an old consumer saying: It is easier to steal a dollar from a million people than a million dollars from one person.” Engel, of Suffolk University, said she would have preferred to see Edelman’s consumer protection expertise brought to bear on a larger topic — predatory mortgage lending, for instance. Still, she said his choice to come out swinging in his letter to the restaurant isn’t such an unusual negotiating technique. “Given that the potential plaintiff doesn’t know what the knew,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saying, ‘ “I want to pursue treble damages.’ ” Last but not least,湾民们等老牛诉汗衫同学 knowingly, intentionally, willfully, maliciously 侵权,老牛普法,湾民看戏。
1312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当哈佛教授遇上$3刁民
热度 7 岳东晓 2014-12-13 03:48
哈佛教授因为$3餐费大闹的新闻出来后,我的第一反应对这位教授的印象也肯定是很差的。但是,任何有一定脑子的人都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而要探寻究竟。耐心阅读了教授与餐馆之间的通讯之后,我写了《 美国教授3美元的社会责任感 》一文,对 Benjamin Edelman (下面简称教授) 的认真予以了肯定,试图针对媒体一边倒的对教授抹黑维持一点balance 。这里,我进一步论证该餐馆的刁民性。 广大网民看新闻看到的就是几块钱,根本不会去看这背后的细节。所以,我在这里把整个事件根据双方的 EMAIL 按时间顺序 再简述一遍(并插入评论红字)。 1. 教授按照餐馆网站上的菜单与价格订了4个菜,但是查看收据发现每个菜都多收了1美元,共多收$4, 于是他通过网站向餐馆反映。没有收到回应,他于是给餐馆写了一封EMAIL,反映这个问题。( 这时教授并未提出退款要求,仅仅是反映问题。) 2. 餐馆回了 EMAIL,道歉称网上价格是旧的,没有更新,说可以向教授提供新菜单。 餐馆没有表示退款。 ( 网上公布的邮件没有显示双方的EMAIL地址,但可以估计,教授很可能是使用哈佛大学的信箱。) 3. 教授回邮说,谢谢答复,菜很好,我们不需要新菜单,根据麻省法律,广告价格与实际价格不同是违法的,敦促你们尽快更正网上的价格;另外,建议餐馆根据麻省消费者保护法 MGL 93a 条款的精神退回 $4 x 3 = $12 美金。( 教授总共订了 $57 的外卖,餐馆自己价格出错,教授写了几封EMAIL反映情况,从经济利益考虑,万一餐馆因为价格差异遭到 class action 起诉,光是律师费估计就成千上万,教授的信息也许替餐馆节省了大量的金钱。即使是个别的错误 -- 而不是普遍的价格错误, 稍微对顾客尊重、希望生意更好的商家都应该选择毫不犹豫的退回 $12。人家多来一次不就赚回来了?) 4. 餐馆老板的回应是,我们四川菜正宗,我们工作很辛苦,我愿意退回 $3. 5. 接下来双方的对话虽然依然相当客气,但内容就比较争锋相对了。教授认为只退 $3 对于餐馆的错误完全没有警示的作用;餐馆继续拒绝退还$12;教授说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餐馆则说找了法律咨询说网站的价格不适用于那个分店,而且网站上有声明说价格可能随时变更;教授则表示他有截屏证明网页上明明写的两个分店都是这个价格。教授详细指出了餐馆前后不一的地方。 根据 这个报道 ,这家餐馆有两个分店,之前被两家媒体报道过,可见其老板与媒体并不陌生。最后餐馆老板的选择是把教授与餐馆 EMAIL 往来交给媒体。该餐馆老板向记者哭诉到【我工作这么辛苦,让家庭感到骄傲、让生意更好。这件事让我心都碎了。】(“I have worked so hard to make my family proud and to elevate our business. It just broke my heart.”) 这种悲情牌显然触发了美国民众对弱者的同情心与对哈佛教授的憎恶。 其实你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人开了两家餐馆,跟媒体颇有往来,一件$12 的纠纷还能咨询法律顾问,从各方面并不是弱势;而教授仅仅是一个餐馆的食客。多收费、获利的是餐馆。餐馆老板一分钱没退,却装成受害者,号称心都碎了。广告价与实际价格不一,确实可能违法,本来可以退回12美金,并向教授表示歉意与感谢,但餐馆却公开与顾客之间的私人通讯,在媒体上抹黑其顾客,明显利用了顾客是哈佛教授、名誉很重要这样一个弱点。餐馆的行为是典型的刁民行径。 如果你是有一定身份或者一定隐私的人物,以后你敢去这餐馆就餐吗?把你利用曝光一下,你怎么办? 事件被餐馆通过媒体渲染之后,哈佛大学的师生们感到了这种负面报道的压力,于是组织捐钱,试图与教授划清界限,挽回对哈佛大学形象的损害。 哈佛这些书呆子也蠢。既然餐馆通过曝光教授的 EMAIL 抹黑哈佛的形象,这个结果已经成为事实,他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法庭上得到支持其教授的结果,而不是违背法律原则,通过捐钱否定哈佛教授、撇清与哈佛教授的关系。
个人分类: 法律|951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男女成效有別 飲奶健骨新論
热度 3 ytsword 2014-2-7 22:36
(星島日報報道)醫學界一直都認為青少年期多飲牛奶,有助強健骨骼,減低年老骨折或骨質疏鬆的風險。不過,最近有研究發現,男士於青少年期多飲奶,無助預防老年髖關節骨折。美國更有團體要求從兒童「午餐功能表」上剔除牛奶,進一步否定牛奶在健骨方面的營養價值。研究是否可信?且聽本地營養師闡釋。     對男性無效   有關研究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研究十三歲至十八歲期間飲用奶類製品,與中、老年出現髖關節骨折的關係。研究分別跟進了三萬五千名男士及六萬二千名女士長達二十二年,結果發現男士在青少年時期每日多飲一杯奶,與飲用量較少的一群男士比較,成年後髖關節骨折的風險反而增加了百分之九,與醫學界一直認為多飲奶可強健骨骼有差異。研究亦顯示,少女多飲奶,則有助日後強化骨骼。   牛奶對於強健骨骼的作用備受質疑,另一邊廂,美國良心醫學外科醫生委員會(PCRM)則基於另一項刊登於《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檔案》的研究,要求美國政府將牛奶從兒童「午餐功能表」中剔除。該研究跟進了逾六千名女孩長達七年,記錄她們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不論是鈣還是乳製品攝取量,均與降低「應力性骨折」的發生率無關。
4554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企业家王石在哈佛:跳出来看中国的一切 都理所当然
热度 5 VANO 2013-10-10 06:35
中国企业家王石在哈佛:跳出来看中国的一切 都理所当然
10月3日,王石结束哈佛大学为时两年半的学习,前往剑桥大学开始了新的游学旅程。10月2日晚,在离开美国的前夕,王石在哈佛大学和参与“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的企业家们进行了他在哈佛期间的最后一次分享。在这个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的游学计划里,王石的身份是“辅导员”。下面为部分分享内容。   关于哈佛大学的学习:   王石说:“在哈佛的学习,应该说的的确确是最难熬的,差点熬不住,熬不住也要熬。中学上学的时候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了五十九岁才有这样一个机会进修,原来想都没有想过,所以我真的是咬着牙熬下来的。我选的专业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史、宗教史。不用说英文,就是中文读起来都非常吃力。到了第二学期就觉得非常快,一晃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一个学校适应之后就应该再到下一个学校去学,一个学校一个学风。原来按照行程安排,下一站应该是剑桥。”   关于收获与感想:   王石说:“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你在这里研究别人(西方文化),首先你自己要弄清楚自己,首先要有一个身份辨别——你是谁。我怎么也没想到,我这是到了美国,在哈佛要研究中国文化的课。我在哈佛听的最多的课,一是经济学、二是Justice(正义),第三就是中国传统哲学。”   “第二点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就觉得中国一直要改革,缺乏政改,很急躁、很着急、很担心。而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中国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是说这种理所当然是对的,而是从急躁的心态一下子淡然了。因为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因为历史就是这样,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反而对于中国现在变化的事情看得更坦然一些了,你就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了,而且你知道不会是立竿见影的,更多的是慢慢出来的。只要能出来,接受新的教育,他一定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国家。这是一种心态的改变。”   “第三点体会是,来到哈佛之后,在这里每天都能一本书一本书地看,还要做功课,突然发现通过整理与思考,会处于一种很特别的状态。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六十五岁才进入老年,我已经接近了,已经开始记忆力衰退,各方面都出现了老化迹象。记忆力衰退但可以有另外的东西弥补,就是经验主义,不用动脑筋,感觉就是这样,而且当企业家多少年了,也不用具体做什么,因为下面有很多团队,但是到了这里只有你自己,就是这样上课。更别说英文了,我在哈佛就要强迫自己去记单词,这个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可能是你们二三十年之后才能体会到的,就是这种不动的脑筋硬给它开动。现在我感觉我的脑子回到了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就是做什么事情脑子开始运转起来,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脑袋非常清楚。这个应该说也是一个很意外的收获吧。”   “今年年底,我的一本书就要出来了,现在正在和出版社进行讨论,这是有关日本江户时代的书。”   “关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三个问题,就是国民主体教育、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准备,还有就是工商,从我自己本身企业家的视角探讨一下,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很深的日本为什么能够成功转型?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些启发。”   关于游学经历对领导哲学与个人修为的影响:   王石说:“游学对两方面都有影响。个人修为上,人总是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设计,处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能够有这个机会也感觉很幸运。我个人是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开始人生的探险,包括登山、滑翔等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中国的希望是年轻的一代,所以我现在也想到大学里教书,我正式签约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去年合同到期就终止了,今年又签了 新加坡 国立大学。既然要去教书,本身也有一些故事色彩,你讲的人家要愿意听;还有要提高自己本身的能力。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主要还是自己的系统总结梳理来帮人提高,还有就是哲学方法。来到哈佛的好处就是可以领略各种教授的教学方法,这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正方反方之间各种可能的辩论,最后形成一种冲击,这是让我作为一个学生非常受启发的。很有意思的是,我来哈佛之前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教了一年的书,感觉很不错,但是在这之后又重新接触了不同的方法,打分远远高于前年的分数。”   关于登山   王石说:“就我的体会来讲,五十岁到六十岁登山的十年对于我对人生的态度和质量是有改善的,为什么呢?登山让我学会面对死亡、直面死亡。进山可能要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两个月才能完成,但是你不清楚能不能活着回来。晚上睡在帐篷里又冷,外面的风刮着,你缩在睡袋里头疼,苦不堪言,就会想难道我就这样断送生命了吗?值得吗?特别后悔,特别诅咒自己,特别想第二天就回去,但是第二天呢?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想还可以熬一天。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到死,因为你没法回避,你要考虑你死了之后你的家人会怎么样?你的父母会怎么样?你的孩子会怎么样?你的公司会怎么样?你的朋友会怎么样?面对这个的过程当中是很恐惧的,平时生活中想到死不会恐惧,觉得那是很远的事情,因为恐惧这个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所以你会回避它,不考虑它,很多身后的事情也不会考虑,但是你进山了就逼着你去考虑。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改变,十年登山对我是最大的改变。东方文化对死都是避而远之不谈死,一直到没法回避它的一天,西方对于死都是很坦然的。所以我到美国后参加一些追悼仪式,对于一个去世的人的追悼仪式横幅是这样的:“生命的赞歌”,首先是对去世的人的悼念,但总体是在颂扬生命,就是从出生到成长到辉煌甚至到生活的乐趣这样的一个过程。”   俞敏洪谈企业家学习:   作为此次“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的成员,担任首周轮值班长的俞敏洪表示:“中国企业家当中我佩服的人是能够数得出来的,王石肯定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做人真、做事真,做人真是真实,做事真是较真,就是认真地做,所以他能够把中国民居房产做成中国的第一。一个企业家身上有些东西是可以学的,有些东西是学不到的。像王石这样爬珠穆朗玛峰我们不学也罢,但是他身上的这种认真精神、真诚精神、较真精神(值得学习),尤其是从前年开始到哈佛学习,而且待得很认真,英文那么好,可以用英文稿做演讲,来了一年以后基本上讲课能听懂百分之六七十,估计现在百分之八九十都没问题。这种精神让我感觉到真的是特别佩服。”   “我是特别相信人文科学、哲学知识对于真正做出大生意或者长久生意是有巨大帮助的。王石也是从这个角度,从企业出发、超越企业、再回来发展企业。其实光学工商管理我也认为是不管用的,要把自己真正修炼成为一个全面的、多方面观察并且能够理性思考的人,学习这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这个班的形成其实是王石同志的功劳,没有王石前面的辛勤和自我变革、自我追求进步的精神,我们这个班就不会存在,大家今天也不可能坐在哈佛的教室里,体会王石已经体会两年的进步和头脑风暴。”
26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應用「大數據」 預測機票價格
热度 6 raiseluck 2013-9-2 19:27
早幾個月離港,到美國參加股神巴菲特股東會的時候,曾使用了幾個網站搜尋機票,其中一個名叫Bing,是微軟旗下的搜索引擎,能幫助旅客找尋超值的機票。 這個功能,創立人叫伊茲奧尼(Oren Etzioni),他是哈佛大學第一位主修資訊科學的畢業生,之後在華盛頓大學任教,有一天,他打算從西雅圖飛到洛杉磯參加弟弟的婚禮,由於結婚是人生大事,加上他認為越早買機票,應該越便宜,於是在出發的幾個月前,就已經在網上預訂。 俗語說「好奇心害死貓」,伊茲奧尼是個科學家,天生喜歡尋根問底,上機後一時口多,問了鄰座機票價錢和買票時間,結果發現他是最近才買,價錢更便宜,伊茲奧尼不服氣,捉住前後左右的乘客,逐個來問,發現大部份人的票價比他便宜。 正常人下機後,過幾天便會忘記被「搵笨」,不過伊茲奧尼曾參與打造最早期的網絡搜索引擎,經歷這件事令他下定決心,設立一個系統,尋找最便宜的機票。首先是從某旅遊網站上,取得過萬項機票資料,再將特定的航線,與出發前的天數對比,形成一大堆統計資料。 假如平均票價呈下跌趨勢,代表愈遲買愈有利;平均票價呈上升趨勢,代表愈早買愈有利,系統會建議立即以現時的票價買入;這個系統純以過往的數據作分析,如同金融市場常用的計量統計,或技術分析,不會理會基本因素如淡旺季、未出售機位數等因素。 這套系統,後來成功引入創投基金,建立網站「Farecast」,用作預測機票的上漲或下跌,並將美國全年航空公司的資料,載入系統內,總數達二千億項紀錄,伊茲奧尼甚至為系統加入可信度評分(Confidence Level),供使用者參考。 最後於2008年,Farecast被微軟以一億一千萬美元收購,結合到Bing搜索引擎之內,據說系統的命中率達75%,平均為每名旅客節省五十美元,伊茲奧尼的一時衝動,間接令航空公司每年損失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潛在收入。 Bing的預測功能,目前只應用在美國國內、加拿大及歐洲航線,微軟在收購後,未有進一步發揚光大,如果可以按伊茲奧尼設想,將服務擴展至酒店、演唱會、二手車,相信Bing的市佔率應比目前有很大提高吧!
14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哈佛經典語錄一,二
热度 1 wx1wx2 2013-2-11 12:27
經典語錄一: 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 經典語錄二: 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進行規劃投資:增加對身體的投資,讓身體始終好用;增加對社交的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增加對學習的投資,加強你的自信;增加對旅遊的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增加對未來的投資,增加你的收益。好好規劃落實,你會發現你的人生逐步會有大量盈餘。
个人分类: 見聞|468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赵小兰父亲向哈佛捐4千万
热度 30 蓝天绿地 2012-10-13 17:01
和我们中国成万上亿的母亲一样, 朱木兰是一位平凡与伟大母亲 。 尽管 你我 没有钱捐出去来留下父母的名字, 没有 显赫的地位, 没有 金山银山滚滚来的商社, 但是请记住 你我的父母更加 伟大因为他们 抚养我们成长的漫漫长路更加艰辛 ! 这才是我贴此文是想表达的。 不管用什么名义,华裔名字捐赠都会帮助提高华人地位,改善华人形象。所以值得高兴 ! zt侨报 赵锡成捐哈佛4000万元 建培训中心及华裔学生奖学金 【侨报特约记者李强波士顿报道】10月12日下午,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克雷斯基(Kresge)大厅里,近百位政要嘉宾云集,哈佛大学在此隆重举行接受赵锡成博士曁家族基金会4000万元捐赠仪式。 现任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的赵锡成驰骋美国航运界数十载,成就斐然。曾获颁第62届“奥尔杰(Horatio Alger)杰出美国人”奖,被誉为华裔航运巨子。 据悉,此次赵锡成向哈佛大学捐献的4000万元,将分两部分使用,其中3500万元将用于在哈佛商学院兴建一座以赵锡成已故妻子命名的新型高级管理培训设施——“赵朱木兰中心”,其余500万元将用于设置“朱木兰及赵锡成家族奖学基金”,专门资助获奖华裔学生。 赵锡成在捐赠仪式前的声明中称:“在木兰回归主恩怀抱前,我们共同度过了60个美好和难忘的春秋。在我们携手共度的人生岁月中,木兰给予我无条件的爱、信任和坚定信心;我永远感激木兰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的梦想及所付出的努力,并在生命中任何阶段所给予我的鼓励。因为木兰毕尽其生致力追求并推动优质敎育及强化中美文化交流,充分符合及展现了哈佛大学崇尙学习的敎育精神。因此,本人谨借此捐献纪念爱妻曁知音朱木兰女士并聊表对她无尽的思念及敬意”。 哈佛商学院院长诺利亚(Nitin Nohria)敎授在捐赠仪式上致词说:“赵氏家族是对美国梦的最好诠释和体现。这份厚礼别具深意之处,是它背后赵氏家族的故事。他们移民到美国后重建生活,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充分展现了赵博士及夫人的果敢与坚毅。”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敎授说:“赵氏家族坚定地致力于为更多的学子进入哈佛大学创造机会,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商界领袖建立一个温馨的进修环境。今年是哈佛商学院第一位女性学生毕业50周年,而这份捐款用以建造以赵氏家族杰出女性命名的硏究中心,非常有意义。” 波士顿市长曼宁诺的发言颇具幽默感,他指出,哈佛大学在波士顿所占的地盘已经超过了在剑桥市的地盘,哈佛商学院建造新楼都需要经过他的审批。他指出,波士顿是一座移民城市,而华人是波士顿第二大少数族裔。 “赵家的成功也是移民在美国成功的典范。谢谢,谢谢,谢谢。”与会者也随着市长的连声道谢鼓起掌来。 曾于2001年至2009连续两届担任美国劳工部长,并为美国史上第一位被任命为总统内阁成员的美籍亚裔女性赵小兰,当天代表父亲赵锡成致词时表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母亲总是向我们强调,我们担负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而且要对人仁慈慷慨。” 据悉,该中心将成为每年一万多名进入哈佛商学院学生及企业界主管进修的门户,同时作为活动中心,成为增进进修学员与敎师、硕士班及博士班学生间相互联系和交流互动的场所。 新大楼将由著名的Goody Clancy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该中心将取代克雷斯基(Kresge)大厅目前所在的位置。哈佛商学院规划于2014年为该中心破土奠基 。
1069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麻州最年轻女市长 哈佛之夜畅谈华裔参政(转)
热度 6 wx1wx2 2012-7-22 20:40
麻州最年轻女市长 哈佛之夜畅谈华裔参政(转)
http://video.sinovision.net/?id=7363 在当晚的哈佛之夜上,主办方邀请到了连任三次费奇堡市长的黄素芬。作为该市的首位华裔市长,以及马萨诸塞州的最年轻的女市长,黄素芬表示,华裔参政将面临很多阻力,但是青年学生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演讲中黄素芬说,很多时候,你要自己单独面对各种困难,你得站出来说出自己的心声,你得学会用手势,你得愤怒,你得站在镜头前做演讲。。。但是你知道你很聪明,你很努力,你也会成功。 大部分学生很少做过演讲,他们表示通过这样的培训,他们一次次的战胜了自我,收获很多。 来自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四年级、国立台湾大学领导学程三年级的陈彦安说,自己觉得今天的TRAINING给大家的是一种机会。 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商系的沈冬卉认为,这样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有机会站出来,克服心中的恐惧。 不少杰出青年都表示,本次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国际文化的差异,也让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美国中文网 严涵)
5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4 09:39 , Processed in 0.049413 second(s), 1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