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艺术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他的私生活必须是个谜”
热度 5 一湬 2015-11-7 13:44
这个谜在这里……nbsp;div原创 2015-10-26 Lens Lens杂志nbsp;/divdiv你爱看他们的艺术,你说那很美。 而他们生活中的模样, 更是一股宁静的力量。 艺术家的珍贵纪录短片上个世纪初,法国导演萨卡·圭特瑞(Sacha Guitry)为四位艺术家:莫奈、雷诺阿、罗丹、德加,拍了这些纪录短片,留下了他们生动的形象…… 克劳德·莫奈 画面中的大胡子老头儿是莫奈。 那是1915年的夏天,他74岁, 定居在吉维尼的莫奈花园,莫奈画画,摄于1915年 视频里的花园是莫奈花费半生心血才创作出的作品, 他站在睡莲池边, 顾不上弹去嘴上叼着的烟灰, 变换着画笔、色彩,描绘心爱花园的模样。 莫奈笔下的花园:“The rose arches”,吉维尼,1913 睡莲池,19061883年春天,43岁的莫奈定居于此。 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花园里,”他说, 但是“我真高兴。”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拍摄这段纪录短片时, 雷诺阿也74岁了, 那时的他已无法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 手也有些扭曲了。 特奥多罗·维茨瓦曾评价道: “不论雷诺阿画什么, 它的表达方式就像花一样迷人。”雷诺阿画画,摄于1919年雷诺阿的儿子,法国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曾在《我父雷诺阿》一书中回忆父亲当时的情况:“他的双手严重变形了。他的风湿病使手关节变得僵硬,导致大拇指曲向掌心,其他指头也朝着手腕弯曲着。那些访客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情况,目光很难离开他的双手。虽然他们不敢提起,他们的话语中也不经意暴露他们的内心反应,比如‘那不可能!这样的双手,怎么还能画出那些画作?这之中一定有什么奥秘。’” 雷诺阿画笔下的莫奈,1873年 雷诺阿,船上的午宴,1880-1881 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玻璃老人每日描摹的便是这幅画 奥古斯特·罗丹拍完这段视频后两年, 罗丹便去世了。 它记录了罗丹生活中的三个场景: 在一座建筑前来来回回, 走上走下,仔细观察着; 头戴高顶大圆礼帽,在花园里散步; 在家兼工作室,换了一顶帽子, 被白色的塑像围绕,认真雕刻着。罗丹工作时,摄于1915年或许他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罗丹墓,罗丹博物馆 Photo from Wikipedia罗丹: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埃德加·德加画面中的德加81岁, 与一位女士一同走在巴黎的大街上。 德加画过许多女人: 排练中的芭蕾舞女演员, 裸体的希腊少女, 刚刚出浴的女人们…… 德加,Ballet Rehearsal, 1873 After the Bath, Women Drying Herself, c. 1884–1886可德加却称自己奉行禁欲主义。 画家马奈更是直截了当地形容他为 “爱无能,甚至无法把爱说出口。” 德加的自画像,1855 当时的人都知道德加过着几乎无性的生活。梵高也觉得德加有些不可思议,他在致爱弥尔·伯纳尔(Emile Bernard)的信中写道:“德加像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律师,并且不喜欢女人。他很明白,如果他去喜欢她们,去经常与她们上床,他会枯竭,就再也没办法作画了。德加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客观而充满力量,是因为……他观察那些欲望比他强大的人,他能够把他们画好,是因为他自己的欲望并不强烈。”而德加本人则坚信: “艺术家必须孤独地生活, 他的私生活必须是个谜。” 漫 莫奈在晚年时曾说: “我的花园是我最伟大的杰作。”雷诺阿最钟爱的花朵是玫瑰。梵高则说: “我几乎什么都不画,只画花。” /div
626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新馨向荣】纽约中央火车站
热度 9 xinsheng 2015-7-18 12:03
【新馨向荣】纽约中央火车站
纽约中央火车站 (Grand Central Terminal)于 1903 年至 1913 年由美国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家族建造,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占地 49 英亩,每天有 42 万 6 千人次进出使用;同时,它还是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拥有 44 个站台,地下两层铁路共有 67 条铁轨,突显了 Terminals 的交汇本意,使得“ 大中央火车总站 ” 名至实归。 中央火车站不仅仅是座交通设施,它还是纽约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公共艺术馆。车站最吸引人的是挑高的候车大厅和人车分道的设计。候车大厅的主楼梯按照法国 巴黎歌剧院 的风格,拱顶由法国艺术家 Paul Helleu 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 12 宫图,整个大厅恢宏精致,笔墨难于形容其美轮美奂,镜头也难再现其辉煌! 1. 2. 3. 4. 5. 6. 7.
个人分类: 新馨向荣|1608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群众大会怒揭领导腐败
稻草 2015-1-21 17:42
北影2015年第一号新闻:团拜会夭折,演变成群众怒揭领导腐败的大会。中国电影集团,离退休一部于2015年1月13日借用北京电影学院大礼堂,举办每年一度的“团拜会”在九点正式开会前半个小时,一些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和离退休职工就争先恐后地走进会场,九点整团拜会开始。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副总经理乐可锡、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小恒等七位领导排成一队走上舞台,正准备讲话之时,一位年逾60的刘姓女退休职工一手拿着一张打印稿,一手拿起话筒高声向全场八百多同事们喊出了“中影集团领导对抗习近平主席关于保护北影厂的批示,我们强烈要求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和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引咎辞职!”她愤怒的呼声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一声怒吼,有如一声春雷引爆了全场,群众纷纷登台争抢着话筒要求发言,不停地打断各位领导虚伪空洞的讲话,群众在发问:“集团的领导为什么不敢公开你们的收入?”“你乐可锡凭什么年薪拿80几万?”“副书记刘小恒去年底发一个红包就98万!”“集团领导年收入一百多万,为什么不能见见阳光?”“北影厂的国有资产都被你们弄哪去了?”、“北影厂是全国唯一仅存的中国电影标志性建筑,有历史文化价值,有文物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拆北影?为军官们盖每套380平米的豪华住宅”、“中影集团有没有老虎、苍蝇?为什么我们揭发杨××的问题你们不查处?”...... 群众愤怒的声声质问,有如暴风骤雨,他们把压抑许久的不满和愤怒指向了这些在笼子外边,脱离群众的官员们。因为作为弱势群体的退休职工平时是没有发声机会,和说话的权力。所以这次中影团拜会的突发变异,既是个意外又是个必然结果。这个结果也确实精彩,群众都是口口声声引用习主席的讲话,撑起习主席反腐败和保护文物的旗帜向违法、违规、腐败开火;领导们都闪烁其辞,只好灰头鼠脸地宣布散会。北影厂的老人们真是太可爱了!他们在坚守着电影人的根,他们的心一直跟随着习主席前行。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时代,为社会主义建设拍摄提供了很多优秀作品,从其搭建的场景中,不仅仅包含反映了老一辈电影人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那里还有历史进程中无以替代的红色文化……!!!请您加入保护这块红色教育基地的行列中来——传递支持!!!传递支持!!!大力转载!!!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些石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挺神奇的
热度 10 燕山红场 2014-6-25 00:53
能告诉我答案吗? 挺好看的。是力学原理吧!物理学家能够解释。 主题:这不科学啊,这些石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求大神解答.... 如果我告诉你看到的这些石头雕塑:一不是 PS ,二不是胶水。 你会相信吗? 这个艺术家在创建平衡岩石雕塑的过程中, 完全是根据地球引力的作用, 在加上娴熟的技术当然还需足够多的耐心。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吧! 或许平衡岩石雕塑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只要能看到这短暂的美, 也就值得了。对于作者而言最开心的是 24 小时后, 还能看到这些石头还保持着平衡。 是不是到现在还觉得是假的,其实我也是, 真的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个人分类: 转帖|40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随意随拍】新西兰北岛行 - 艺术家的调色板
热度 19 随意风 2014-6-12 19:03
【随意随拍】新西兰北岛行 - 艺术家的调色板
Rotorua 附近有很多地热景观 , 其中属 Wai-O-Tapu 地热仙境的色彩最为丰富 . 沿着徒步的线路图前行 , 一路处处有惊喜 , 不同 光影颜色的变化让人如入幻境 . 这些色彩缤纷的池水 , 令人想起画家手中的调色板 . 这里所有看到的颜色都是天然的,因为它含有不同的矿物元素,其主要的颜色为: 黄色 / 淡黄色:硫磺 橙色:锑 白色:二氧化矽 绿色:砷 褐红色:氧化铁 黑色:硫磺和碳 紫色:锰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9440876/WOP_music.mp3
17800 次阅读|66 个评论
分享 神奇视觉陷阱 3D画作让参观者成为画的一部份
热度 4 VANO 2014-2-4 20:27
【 1 】 第一眼看到这些超现实的照片,人们会觉得这是在拍电影。其实,只要去到位于韩国首尔的3D幻觉立体美术馆(Trick Eye Museum),就能拍出这些奇怪而有趣的照片。 【 2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家韩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可以让参观者自由触摸和拍照,进而参与其中,体会“视觉陷阱(Tromp I’oeil)”的奇妙效果。 【 3 】 3D幻觉立体美术馆有100多幅巨大的作品。这些作品均为二维平面画作,但在参观者眼里却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参观者像是“爬进”了画中似的,成为了画的一部分。 【 4 】 你可以坐在怪兽的口中,抓住正在从卡车上掉下来的大把钞票,甚至体会一下被人撒尿在身上的感受。 【 5 】 有的作品大到占据了一整个房间,并且改变了自身的方向。站在其中,你像是在爬墙或是站在天花板上。 【 6 】 视觉陷阱(Tromp I’oeil)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出现了。而在这个数码世界的时代,艺术家们向我们展示了只要一支画笔和一张画布,你就能展现一个虚拟但又真实的世界。(BH)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465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用纸卷筒雕塑成的艺术品
热度 7 VANO 2013-12-28 15:11
艺术家Anastassia Elias却用手中刻刀将这些没用的直筒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微型纸雕塑。 【 1 】 这是艺术家Anastassia Elias用废弃的纸筒创作的纸雕塑。 【 2 】 如下这些照片是从其著作Rouleaux中选取的一些精美的纸筒雕塑。 【 3 】 该书收录了Anastassia Elias从2009至2012年间雕塑的67个微型纸雕塑。 【 4 】 这是艺术家Anastassia Elias用废弃的纸筒创作的纸雕塑。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如果你还想看更多的精美纸雕塑,请见其著作Rouleaux。 Bandari-Annie's Wonderland.mp3
658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微雕BB,太可爱了!
热度 8 VANO 2013-11-25 19:35
微雕BB,太可爱了! 加拿大微型泥塑女艺术家CamilleAllen她创作了很多传神的泥塑婴儿作品。CamilleAllen说:她创造出这些微型婴儿完全事出偶然。刚开始的时候她做的是真人大小的婴儿,有一次她心血来潮用剩下的一点料捏了一个小小的宝宝,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她的微型婴儿最小的才2.5英寸(6.5厘米),最大的也不过4英寸(约10.2厘米),但四肢五官俱全,且神态逼真。制作微型婴儿的材料是一种树脂粘土。她喜欢把这些婴儿放在蛋壳里,象征婴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孕育过程,故取名"eggbaby"。她也会把它们放在贝壳里,叫做"shellbaby",除了以贝壳坚硬的材料来突出婴儿的柔软的目的外,大概也是为了强调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眼里的珍宝吧。 好逼真的宝宝,可爱啊,真是极有天赋的艺术家
433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找男人不是单纯找个播种机
热度 11 炎黄之子 2013-10-26 00:26
作为中国男人有两句话不吐不快。此文不针对任何人,仅是泛泛而论,如有冒犯请原谅。 首先要说,爱情是没有种族,文化和国家界限的。只要两人彼此王八看绿豆对上眼那就无二话可说。当然相同的民族,相近的文化,同一个国家或地域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相爱相知的可能性就更大。美满的婚姻决定于夫妻的感觉,和国家,种族无任何关系。 我曾写过赞美中国男人的短文(前些日子,一怒之下删了)。在文章里我说中国男人是世界最好的男人。中国男人下厨房,以家庭为重,有责任心和任劳任怨。对绝大多数中国男人而言,让老婆养着吃软饭是羞耻,所以他们想方设法也要尽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哪怕再苦,再累,再不合自己的专业和心意。在我的观察中,以上的这些却并非标准的西方文化。 很多西方男人并没有这种责任心,也没有这种文化,吃软饭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便宜,一个幸运,他们会安之若素。 我不很理解的是, 中国女人要是找个华人丈夫,丈夫不工作老婆能把他吃了(多数情况)。找个老外,男的既使是寄生虫华女也要百般为其辩护。很多这类西人用艺术家(会弹吉它,会玩魔术或会写几首诗)来为自己好吃懒做和无责任心找借口,而他们所谓的艺术根本就是这类人狗屁不是还要装人的门面(当然,我不排除他们之中或许就存在下一个李安)。 大家都还记得韦唯的婚姻,她的老公就是这类寄生虫的代表。 最后,给华人姐妹一个劝告,找男人要找一个有责任心,靠得住的男人,不是找个单纯的播种机。 即使这个播种机是进口的也不合适,因为保养和维修比国产的贵多了,若是换机器就更是麻烦。
个人分类: 随笔|726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鱼头大佬创意写真
热度 6 VANO 2013-8-17 16:45
鱼头大佬创意写真 巴黎的当代艺术家Anne-Catherine Becker-Echivard对于食物的热衷不仅限于吃。 她正在着手一个项目叫做“摩登时代”。 在她吃掉一些鱼头之前,她用这些鱼头制成傀儡一样的人形,这些鱼头大佬们被组合成一个个生活工作场景, 而且艺术家特别热衷于模仿工业化社会消费品的生产流水生产线。 这样荒诞的布置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387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艺术家想拯救破产的底特律
热度 3 稻草 2013-7-24 07:00
因美国经济和汽车业的持续低迷,汽车名城底特律在7月18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如果申请获批,底特律市紧急状态管理人凯文·厄尔将发起出售资产等重组计划,到时所有底特律的资产都有可能被拍卖。这意味着,底特律拥有的那些名贵艺术品也可能面临这样的命运。   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是底特律市政府最值钱的“家底”之一,它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底特律艺术馆的藏品,这个号称是 “美国排名第六的博物馆”收藏有梵高的《自画像》、罗丹的雕塑《思考者》、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迪戈·里维拉的《底特律的工业》等名家作品。据估算,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价值就高达8000万美元,而梵高的那一幅《自画像》也值6000万美元。   中国艺术家给底特律的“锦囊妙计”   但这些藏品是否会真的出售以解决底特律政府的燃眉之急,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中国艺术家们这边厢已经给底特律贡献了一个锦囊妙计,北京元典美术馆的馆长兼艺术家梁克刚7月20日就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艺术可以拯救底特律# 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来底特律,把空房子交给他们,艺术家们会把底特律改造成为世界上最炫酷的城市!策划双年展、设计展、艺博会、艺术节、摇滚音乐节!出台一些鼓励艺术家、设计师、音乐家、作家诗人的优惠政策!如果有5000名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去了这个城市,就可以让她焕发新生!   这想法虽然看起来很梦幻,但不少艺术圈内人赞扬了这个想法,比如诗人兼艺术评论人欧阳江河就在微博上赞道:“好主意。最近十年,我去过两次底特律,衰败使这座城市变得相当有意思。看来,唯艺术能拯救后工业化的大都市。”   众所周知,艺术家盘活一个废弃的工业区域的事情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从美国的SOHO艺术区到中国的798,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废弃的工业王国给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完美的舞台,勇敢的想象一下,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底特律将来成为一个艺术旅游城市也未可知。   说到去底特律搞艺术,大家可能最担心的是艺术家的人身安全问题,正如网友“张之琦画”所说:底特律是三天两头上演枪战大片的地方。黑蜀蜀可是先开枪后抢劫,专业的很,你想喊好汉饶命的机会都没有。艺术家钱包瘪瘪,估计是得被黑蜀蜀鞭尸的节奏啊。”   但画家刘溢的评论打消了人们为艺术家的担心: “底特律二十年前我常去。市中心大白天的人很少,三五成群的黑人晃来晃去的…整个城市犹如鬼城,犯罪率高。当然,如果非说适合艺术家群居也没错,反正美国很多艺术家进住的地方,也是红灯区,犯罪率高的地方。”网友“羊妈妈儿童创意农场”则很有信心的认为:“黑人会败给中国艺术家”;批评家陈默的说法更添油加醋,他说:“断然把底市改造成美国宋庄!”   有了这么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至于底特律市政府是否会接过中国艺术家投去的橄榄枝,给他们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28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3D手绘插画
热度 10 VANO 2013-7-10 17:18
3D手绘插画 http://lianzidi.com/COFFdD0xMzczNDQ4MjM5Jmk9MjE5LjE5NS4yMy45MCZ1PVNvbmdzL3YxL2ZhaW50UUMvOTgvMzI0NGU0NzFiYWNlM2M4NmNkOTBlMjhkYTVmZTQyOTgubXAzJm09OWJhNGJkZThlNTQ1YjUzMThhYzM2Y2Y4OWUxNGNmNTkmdj1saXN0ZW4mbj2w17jrJnM9tL/S9MDWJnA9cw==.mp3 荷兰艺术家 Ramon Bruin 超逼真3D手绘插画,艺术家熟练的运用铅笔等美术工具,为我们创作了一个虚拟的3D奇幻世界。
9404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蕴含情感的滴墨艺术画作
热度 5 VANO 2013-3-13 20:28
澳大利亚艺术家Loui Jover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滴墨作品,在传统的书刊杂志上用笔和笔墨柔韵出浪漫或凄美的轮廓。从如此奇特的融合方式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思想深度,这似乎也赋予了图像一种意义和背后的故事,美奇创意灵感墙。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55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人海外生存之惑 — 之十~ 之十一 (全文完)
热度 1 燕山红场 2013-1-11 04:26
之十: 婚姻篇   很多幸福的异国情侣,他们需要相当的磨合期。   某位朋友给我讲了个笑话。某天半夜家里电话铃声响起,她迷迷糊糊的拿起听筒,一听是老妈的声音,朋友急了一下惊醒,以为有什么紧急情况。结果她老妈在电话里急急的说,“你得让你男朋友把胡子刮了,留着胡子好老气啊!”朋友哭笑不得,“妈,你大半夜把我吵醒就是为了这个啊!”   一直以来,这位朋友的异国婚恋是不为父母赞同的。首先找了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而且还比她大10来岁,还留着胡子(这个理由比较搞笑)。女儿看来得长期生活在海外了,父母怎么放得下。屡屡劝回,朋友坚决:难得碰到有情人,且她已经习惯了此地安逸,颇有与世无争的生活,有必要回去么?   剩女和鬼佬   前日碰到一位来英国旅游的艺术家,交谈甚欢,如逢知己。她回国前托付我一奇怪的差事:国内有一朋友,年纪30出头,在杂志社兼差,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不错。在国内的婚姻市场,她这样类型的女孩子显然处于劣势了,男性们都瞄准年轻、漂亮的女性。于是她托付这位艺术家,以为她交友甚阔,可以帮忙介绍对象。艺术家物色已久,难以完成托付,觉得惭愧。见到我,以为英国应该资源丰富,可以开拓一下。   这大概是我接到的最奇怪的托付了。而且当事人还在国内。   某女性朋友出国前备受一婚恋机构骚扰。对方号称会员多为高收入金领,屡屡劝我友加入,声称约会对象多为高端成功人士,如何有种种利益所得,连约会期间所收礼物皆为顶尖名牌,一旦约会成功便可迅速跻身上流社会,省却一人多年辛苦奋斗云云。对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为朋友进行利弊分析,“你现在28岁,正是好年华,此时不嫁,更待何时?女人一过30岁,市场价值不是打对折,而是打1折!”。朋友工作忙碌,无心应付,不胜其扰,最后不得不告诉对方她准备出国。对方口气立即软下来了,“噢,你要出国,那你就会成香馍馍了。”朋友诧异不已,视为笑谈,并未在意。   当然她并非为嫁老外出国,她自有自己的学业、职业规划。不过,过来人说中国姑娘在国外还是颇受欢迎的。无关长相,无关年纪,老外(鬼佬)们看重的是另一种美:东方、自立、个性、特别等等,和中国传统的以温柔佳人为美的观念毫不相同。所以大概剩女们在这里嫁出的机率还是有不少吧。   总有不少姑娘感叹来英国留学的以女性居多,中国男性比较少。如此,男性们大概会生出优越感,万花丛中,选择众多,何苦急于安定,而且他们大概对“大龄”一事还比较在意。这样的背景之下剩女们把眼光投向老外也是有理有因。而从现实利益考虑,找个洋老公也有利于更快安定,在签证身份上省却多年奋斗。当然会有人指责她们功利、崇洋媚外等等。外人看的永远是热闹。男女婚恋,彼此情投意合,愿意一起度过一生,共担风雨共享荣辱,便可以,无关他人非议。   嫁不嫁?朋友圈子离流传着一桩灰姑娘的跨国婚恋故事。外企小职员,不算出众的容貌,却嫁给了公司全球副总裁,现移居北欧,专心相夫教子。这大概是不少待嫁姑娘们的梦想了,比电影桥段还精彩。殊不知,跨国婚恋背后多年的文化磨合、冲突、调整,是复杂而耗力的,并不如表面风光。两类人,两种性别,两种国籍,两种文化背景,能完全和睦相处多么不容易。很多幸福的异国情侣,他们大多走过了或长或短的磨合期。   先从饮食上说起,你的洋男友是否能接受重口味中餐,老外的cheese, fish and chips,英式gravy, Sunday roast 你是否能接受得了,都是问号。如果两人能在“吃”上达成一致,彼此都不介意尝试中西美食,这会是一个好的基础。事实上,不少情侣因为对“吃”的共同爱好,关系日益加深。   中国女性大都习惯了凡事男人付账,买单是男人的事情,国外则不尽然,大家彼此独立,没有谁有义务支付你的开支。当然婚后有按能力大小分担比例之说,但是如果你想吃白食,不贡献,这样成功的机会大概是较小的。有位朋友坚信“经济独立赢得魅力”,她说,“西方人,特别有钱人,最怕你白吃白喝,不工作。而且,久而久之人也会失去光彩”。她的洋老公是个十足的金领,恋爱之初,她拼命工作,拼命赚钱,表示本姑娘根本不需要你的钱。最后还是老公劝她歇歇,希望有时间多过二人世界。当然,老公也从最开始的谨慎、小气、吝啬,到后来出手越来越大方,并担保她以后的生活无忧。尽管如此,朋友还是从没有停下工作。   女人恋爱大多是想成家结婚生子的。英国男人在婚姻问题上大多还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一旦离婚,损失惨重,抚养费、财产分割等等,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你是和这个人以伴侣身份共度一生,还是夫妻身份,你自己要掂量好了。也许他根本无心婚姻,也许曾经沧海,并不想再婚等等。   文化上的不能共鸣会是另一个深层且难以言说的原因。这个文化除了吃喝,除了经济因素,还有众多其他复杂的感觉。有个女友说,“我并不喜欢英国流行的电视节目,而我也不能拉我老公一起在PPS上看流行电视剧,一起看Sky上的凤凰卫视欧洲台;当听到一首流行歌曲,颇有感触的时候,更无法与他分享。这个时候,还是多少会有点失落的……”。这种失落甚至包括对母语的思念。当初来英国是为了排除万难,攻克英文,如今在海外久了,却常常想念飙普通话的感觉,只有靠煲电话粥,或者约在英的中国朋友们聚会来排解了。   还有,中国人看重亲情,家庭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多父母把女婿当大半个儿子看待。父母当然希望可以和女婿拉拉家常了,你找了个洋人,语言沟通都成问题,这感情如何传递,关系如何加深呢?不仅父母担忧,你自己大概都要担心了。学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要花多少年培养他呢?这个大概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吧?   不过,一旦寻得外国有情郎,还是好处不少,我身边就有好多幸福的跨国恋人,她们的经验之谈也许可以分享一二:国外相对诱惑少,不像国内时时提心吊胆的担心二奶,三奶入侵;男士们大多比较绅士(至少表面功夫做得还不错),请、谢谢,还有赞美之词,常不离口——这点女性们很受用,被尊重被赞美的感觉很不错对吧?他们大多比较忠诚,轻易不结婚,一旦结婚,还是比较重视情感和家庭;国外生活相当安逸、简单,除了工作,就是家务、园艺、带孩子、乡村旅游休闲等等。相比国内的嘈杂,热闹,人情关系复杂,这里确实是另一番天地。说起来,好处也有不少,你准备嫁在此地了么?   当然,从来没有听说婚姻是可以按既定规则走的,也不是说你充满期待一心想嫁明日便可以遇到有心人。感情从来都要经历寻寻觅觅,百转千回,才会遇到那个适合你的人。等你真遇到了一个洋老公,仔细考虑利害得失也是理所当然。选择一个国家就是选择一种生活,选择一类伴侣更是如此。你和老外老公是否彼此开明,放开心胸去了解对方文化、习俗,在沟通、磨合中学习和了解对方?你的家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洋女婿?客居他乡,你是否会学着在文化、语言上排解自己的思乡情绪?还有你们二人将来的生活安排,是否计划回国因为那里可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诸如种种,少不了细细思量。   不过,一旦决心嫁了,就努力挖掘幸福吧,很多过来人说:“婚姻快不快乐,就看你投入多不多了!”。 之十一: 身份篇   一位朋友,在高技移民路途上煎熬中,用她的话说是在坐“移民监”。还有两年,倒是有盼头,但是她时时惶惑,是否这条路走对了?   她在国内拥有骄人的职业,接触的都是上层名流,顺风顺水。来英国充电,本是为了更好的回国发展,结果毕业后立刻办了高技。这就是既来之,且安之的心理。既然来了,何不整个英国护照,不就5年吗,工作,工作,晃荡就过去了。   谁料求职之路并不顺畅。3年了,工作换来换去,并不如意,眼下在一英方公司猫着,办公室小姐,朝九晚五,工作内容乏味,纯粹为了糊口。她常觉得自己浪费光阴,做着和自己才干,梦想并不相干的事。可是已然在这条移民路上,不能说撤就撤,只好咬牙坚持下去。   一纸护照不久前,来英国10年的凌先生庆祝他获得了永居身份。获取身份后他回国了一趟,却发现种种不适应。“国内很实际,如果你穿得不好,别人会看低你;吃饭,应酬,到处讲究的是排场;到处送礼,人情往来,热是热闹,但是有些疲累。”显然已经不适应国内的生活了,规矩的英式生活,人情简单,往来有序,反而是他最喜欢的。   他做的室内装修工作,没想到是在英国经济不景气状态下的一匹黑马,他项目越做越多,收入可观。获得英国身份后,他立即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准备扩大营业。   英国护照,到底可以给你多少好处?一位来英10多年的资深教育届人士,显然是积极拥护者。他觉得英国给他安全感,尤其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   "国内人拼命存钱干什么?为了养老,为了看病。在英国,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病,大手术,根本不用你操心,病房里吃住,看护得好好的。老了,基本养老金够你生活了。孩子教育是一大笔开支,你也不用太操心,除非你上私立学校。"他解释到。常年参加学术会议的他,觉得英国护照的最明显的一个便利就是方便,可以省去排队,申请签证的麻烦。   对于是否拿英国身份这件事,某女士回应得更加干脆,“如果你要在英国生活,当然是要有身份,就这么简单!”。   你我的选择除去了以然受益的一群人,走在移民路上的一群人,还有一批人就是城外观望者。他们大多还在英国试水期,努力寻找安身立命的方式。因此问题,困惑,选择接踵而来。   眼下工作难寻,要长期耗在这里么?时间,金钱,青春都是不小的成本。长期耗下去,说得好听些是获得海外经验,体验人生,可是到最后你很难不在这本账上斤斤计较。很少有人可以一面安心在麦当劳打工,一面诗情画意的活着,追寻理想,比如写作,比如画画。   国内的花花世界诱惑不少,呼声很高,回去的工作机会似乎要比在异国他乡漂泊精彩得多。国内一刚毕业的研究生朋友,喜滋滋的跟朋友们宣告她的几分工作邀请,年薪都是在14万以上,还有奖金,而且是国内顶尖的公司,如此美差,你还在国外耗什么?   而且长此以往,还怕心态受挫。有位在海外呆了3年多,事业屡屡不顺的朋友回国省亲,被朋友爆出性格大变。原来积极阳光,热情开朗的她,却变得比较沉默寡言。海外生活不顺的她,如今事事谨慎,人的自信锋芒也被磨去大半。还有人变得则像英国祥林嫂,逢人便处处抱怨,感叹处境不如意。这样对人心态上的损伤,才是最可怕的。   虽然也有不少在国内经历了繁华热闹,来英国寻求简单宁静生活的人。如此,他们做着简单的工作,生活却也有滋有味。可是在一个新的国家安定下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大到求职买房,小到交友生活,都是一个漫长的融入的过程。在决定好了走这条路前,是否该想想自己要什么?不要盲目跟风,看别人拿了个英国护照,我也拿一个。也许这个护照并不适合你,也并不一定给你带来多少好处?换个土壤,回到国内,或许你就虎虎生风,事业生活风声水起呢。   但是如果决定了要走这条路,不管是获取身份后回国发展,还是继续留在英国生活,既然在这条路上,就好好的充满期待的走下去。无论哪种选择,这段海外的经历都是弥足珍贵的,对么?记得出国前的你,憧憬的不就是来到文化醇厚的英国,学习英语,熟悉英式文化,获得高教文凭么?如今毕业,已算顺利完成目标。接下来如何走,何种经历都算是额外的奖赏了,你说呢?(作者:许意)
1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人海外生存之惑 — 之五~ 之七
热度 1 燕山红场 2013-1-11 04:10
之五:饮食篇   最近一部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是掏空了中国人的胃和情感。对于海漂们来说,熟悉的家乡味道,热恋的各地小吃,你我自儿时起便熟悉的味道和记忆,连同潜伏多年的思乡情感,全部翻江倒海,一一倾倒了出来。谈吃,是一个微妙,细碎,却又丰富的事。   带榨菜的中国人   上月接待一个来英国参观的艺术家,发现她一个有趣的习惯,不管去哪个餐馆,她一定随身带点国内的辣酱,榨菜之类的,用来佐餐。这个习惯有点逗。   这让我想起一位旅途中的伙伴:芳,一个来英国短暂停留一年的研究生。我们的旅行相当愉快,可是吃东西却很麻烦,她是非中餐不吃,这可让我头大。我们去的都是小镇小村,要寻中餐,谈何容易。还好,我随身带着几包方便面,偶尔也能凑合过去。   每个刚到英国的人,大概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煎熬期:食物怎么也吃不惯。国内丰富的菜式,味道丰厚,哪里是这简单的三明治,薯条炸鱼可以媲美的?我刚来英国读研那一年,同学们很热衷于课后相约一起午餐,聚在一起闲聊,学校,功课,时事,八卦,什么都扯,当然午餐也无非是咖啡,三明治了。当时我固执的落单了,谁要吃那冷冰冰的三明治?一定是回家吃热饭菜,暖乎乎的,给自己在这大冷天里增加点热量吧。不过,也因此错过了和同学建立关系,商讨学习的机会。胃重要,还是功课,社交重要,我承认当年做得比较失败,选择了最本能的需要:吃。如果还可以重来,我肯定会选择随大家吃三明治。毕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互相商讨学业,建立伙伴关系,更为重要。肚子,委屈也就委屈了吧。   对于和吃的抗争,每个刚来英国的人应该都会经历一段不小的波折,吃着英国本地乏味的食物,硬撑着,扛不住了就呼朋唤友一起下馆子,大快朵颐慰劳自己一番,然后默默的拿起锅铲,网上找着菜谱,算了,还是自己下厨吧。不管过去是否曾经做过饭,还是没做过饭,都得硬着头皮上了,胡乱翻炒,炖煮,加上各色酱料,也能凑合着吃,时间久了,各自的厨艺增长迅速,令自己都刮目相看。这不知道是不是也算留学海外的收获之一?   在英国能吃到什么?   英国人常常自嘲是食物最乏味的国家。招牌菜炸鱼和薯条,英式早餐,还有点名声的就是Sunday Roast和Yorkshire Pudding了,花样不多,味道简单直白。我大概是用了一年才适应吃这些食物,不过,一旦吃习惯了,英国特色也成了另一种风味,偶尔还要吃一吃,温习一下。可见习惯这东西真是可怕,从接受,认同,到想念,所花费的时间不需要很久,很快它就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于是,奶酪也吃出了甜头,蔬菜也常常生着吃,炸薯条肥硕芳香,还有其它如喝加奶加糖的英式红茶,饭后再来一份甜点等等西式习惯,都一一被收拢过来。   和英国人谈吃,他们也会特别自豪的发来另一番妙论,“我们是一个包容的国家,你看在这里可以吃到各国食物,从中东到中国,欧洲到南美,各国餐馆应有尽有。”言下之意,我大英帝国要的就是收纳,何必自己发愁自创一套食物烹饪方法呢?不过英国餐馆的多样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伦敦。而英国人也毫不吝啬的奉献对他国食物的赞美和热爱,问起他们最爱的菜式,答案会是印度菜,日本菜,中国菜等等,并附上热情洋溢之词,让你难以怀疑其诚意。   这种包容也会体现在英国超市的食物供应上面,品种也是常常不局限于本国。其他不说,在中国食物方面,除了一些酱料,蔬菜之外,连猪脚,鱼头,鸡爪这些英国人根本不吃的食物都可以买到,算是比较贴心了。   也难怪我们这些身居海外的人被培养成了实实在在的“吃货”,他国的食物要吃,本国的食物当然不会放过。有些时候,食物还是打开人际关系的一扇门,毕竟,说起中国食物,哪个老外不流口水呢?   包子“外交”   包子是伦敦某位资深中文老师的一柄温柔利器。   来英国数10年,她一路打拼,旗下的中文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她本人在圈内人缘也颇好。每次由她组织的节庆活动或者讲座,总有一样少不了:包子。她专门找人手工做的大包子,馅料齐全,荤素搭配,用保鲜袋封起,方便易取,热腾腾,香喷喷。活动结束后,一众人等大口咬着包子,热火朝天的讨论,场景看起来颇为有趣,也颇为熟悉,仿佛感觉回到了国内。能在伦敦吃到手工做的包子,真香啊。   有一次国内某公司高管应邀发表演讲,会后照例供应包子。他赞不绝口,连连说这大概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包子!——这包子应该没什么特殊,只是他出差到了英国,不期然吃到了这香喷喷的包子,嘴里品尝的和内心思念的相逢在一起,使这味道独特而难忘吧。   另外一个朋友和包子的故事也很有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带给英国男友几个包子,男友则发明了一种新吃法:烤包子。蒸好的包子放在烤箱里,烤到表皮焦黄,咬下去香脆,中间馅料松软,确实是另一种味道。男友觉得味道难忘,便在FACEBOOK上炫耀:你看,我吃到了最大的DUMPLING(饺子),次日他便带着烤包子去办公室招摇去了,遂引来无数好评加追捧,和好奇:此等美味,好似在中餐馆没吃过。我朋友知道后非常不屑,“这有什么,中国美食多了去了,包子只不过是最普通的街头小食。”从此,包子的名声开始传开,除了她常常赠送英国朋友包子之外,还会组织去一些地道的中餐馆吃饭,她的这些英国朋友慢慢认识到:中国美食不仅仅只有Dim sum(点心,指港式茶点), sweet sour ribs(酸甜排骨), 和炒面炒饭等。中国的菜系就有八大呢,旗下各类各式的菜品就不一一细说了,慢慢去找餐馆发现吧。   据最新消息说,她居然已经成功的让凤爪在几位英国女性朋友间流行,理由是“这是多数中国女性的最爱,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广告,我也知道不管英国女性怎么吃凤爪,她们的肤质还是赶不上咱们亚洲人,但是,美食美味,你我共享,饕餮当下,有何之错呢?   吃什么,如何吃,吃得好不好,每个人在海外的体会各不相同。但是说到底,不管外面食物如何之丰富美味,你心深处最念念不忘的也许还是地道的家乡菜吧?只是人在海外,这滋味沉淀出了另一种味道。曾有一回国度假的朋友跟我们抱怨食物过于丰盛,居然想念英国的简单素食。被我们一顿痛扁: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么?扁虽扁,我们却似乎也能有些体会:美味虽好,天天享用,也会乏味;热闹虽好,天天折腾,只怕也想寻求一个人猫在国外的清静。在海外的生活,除却浮华,艰苦自立,虽然有无数苦处,但却也好似那吃沙拉吃乏味食物的苦日子,日子久了,却也吃出淡淡甜味。   我们大概还得这样继续下去,在这片新的地方寻觅各类新式食物,也一遍遍的寻找和复制思念中的家乡味道。新鲜和怀旧一体,东方和西方一味,熬成的滋味,也只有你我各自细细品尝了。 之六:中文篇   思乡的情绪却若有似无的萦绕心头,对语言的思念便是一个最直接的佐证。   有位老友,经常在下班回家的车上打电话给我,火车上手机信号不好,电话老断,我常抱怨:“你能不能找个信号好的地方打给我啊?” 她说:"亲爱的,信号好的时候我就没时间了。我就想跟你说说普通话嘛。"   发酵的情感   或许我们会有同感,在国外呆得不长不短,思乡的情绪却若有似无的萦绕心头,对语言的思念便是一个最直接的佐证。   有几个行业内的朋友,大家常常碰头,交流有无,时事新闻,彼此心得,聚在一起劳劳瞌,非常痛快。另有三五好友,常会相约于查令阁中文图书馆 ,或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捞几本中文书看。虽然书不新,也谈不上当下最畅销的,老的书,中文字,找找中文阅读的感觉。偶尔也会成群结队去卡拉OK,歌是老歌,调是老调,不变的是开怀。有时候仅仅只看那些MTV画面,虽然已经过时,却是怀旧动人。还有一行行简繁体字,看起来多么亲切。卡拉OK,不是吼出来的高音,却是在音乐、文字、荧幕共同营造下,催生出的熟悉感回味调,在心头轻吟浅唱。--偶尔唱唱,有益健康。   出门在外,看到人群堆里有个中国面孔,大多也很快就会熟络起来。他乡遇老乡,哪管那么多,扯开了再说,于是旁若无人的攀谈起来。一样的语言,相似的口音,轻易就把两个陌生人拉得很近:你来自哪里,来英国多少年了,工作婚否等等,一一谈开,越说越近。当然,不排除有些老乡并不认你这个老乡,他们或许故作矜持、礼貌的朝你点点头,然后脱口而出流利的英文,和身旁的老外聊开了去,连个excuse me都舍不得抛个你。更有甚者,眼神都不会飘过你热切的脸庞,直接把东方面孔忽略---这个时候不要心生愤愤,人在海外奔波都不容易,理解一下别人的处境吧。   出国时信誓旦旦要苦练英文的,没想到,英文不敢说已经流利地道,对中文的思念却暗地里悄悄滋长,萦于心头,难以抹去。思乡这回事,语言大概是最直接的一个出口,学者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在老百姓身上就是“几天不说中文,想得慌”。你有这样的感受么?因为想念,所以开聊。于是规律性的,某个时段是和国内朋友,亲人畅聊的时候。QQ上线,互问近况,电话响起,没完没了。   中文,中文   如果你去过伦敦书展,或者去过一些中文学校,看到一摞摞成堆的汉语教材,比如快乐汉语,汉语900句,中文实用会话,等等,你肯定心里很痛快:总算有今天!想当年咱们一个个啃英文,成堆成堆买英文书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情形么?看着老外坑哧吭哧卷舌,学声调,发音,模样极其可爱,但是那个费劲程度不亚于我们当年憋红了脸学音标,背单词。风水轮流转啊,也不到30年,这个语言趋势又倒过来了!   于是很多人做起了汉语老师,如同当年纷纷涌入中国的英语老师一样,汉语教育的需求日渐看涨。教中文,也如同把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重新回炉一样,温故而知新,儿时学习大多是迫于教育升学压力,估计谈不上求知若渴的程度,如今再回炉,却总有新的发现,比如那些成语,典故,历史故事,文化节庆渊源,在重新讲给老外的时候,自己也油然而生愉悦,一种老知识新谈的愉悦,一种把搁置的旧物重新找出来,掸掸尘,安放,居然散发异样光彩的愉悦,更多的,好像是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归属感而心安,自己的生理身份和语言文化身份再次得到了默契重回。人在海外,各国各群的文化汇集,固然新鲜,新鲜过后,还是自己最本源的最为亲切。所谓乡愁,大概由此而生。   有个朋友说,有时候我会读些相当酸的文字,风花雪月,文艺泛滥。没啥,就是让心里滋养一下。清晨一读,睡前一阅,哪怕片言只语,也觉得安慰。热爱文字的人,大概会有同样感受,横,撇,竖,捺,方块字,每个字组在一起,表意表形,很难说西语可以带给你同样的共鸣。   因为工作需要,有时候我也要写写英文文章,掌握另一种语言确有自如方便处,好奇心使然也会促使你探究它背后的异国文化,也不乏乐趣。然而,相比之下,不可否认,对英文还是会有些距离感和生疏感,和熟练程度无关,而是在内心已然固有的、难以表达的亲密度,只给了汉语。这是伴随着我们出生成长呀呀学语就使用的表达方式,从一笔一画练习开始的文字,没有办法,我们已经太习惯它了。习惯而生出的情感,很难取代和忘记。   不在海外生活,大概体会不到这种对本国语言的热爱。当很多人羡慕你可以流利使用英文的时候(国内考研,就业,升级,英文是必考科目,很多人对此苦恼不已,包括我们这些漂在海外的人,当年何曾不是苦过?考鸭(雅思),考(4、6)级,谁不是脱几层皮才熬过来--当然天赋秉异,语言才华超常者除外),你却开始了对中文的重新排位。   学过,用过,翻过,异国语言自有特色,到最后,还是自己的语言最好,这个已经从出生就给你烙上了的身份标签,它是和中文联系在一起的,或许终身不能抹去。 之七:英语篇   来英国3年,Lily没想到她的英语还不见长进,怎么回事呢?   口音和苦读   当踏上美丽的约克夏,兴奋的心情还没来得及展开的时候,Lily就被来了个下马威。第一次去银行办事的时候,她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她彻底蒙了,自信心崩溃,难道自己的英文有这么差么?   后来她才知道英语有口音这回事,因地方而已,就像国内各地带口音的普通话一样。她所在的约克夏,带有英格兰北方特有的口音,比如BUS发音成BOSS,加上沉沉的低音,果然充满乡村泥土的味道,质朴无比。   如多数留学生所经历的一样,一年的研究生课程也是不断适应各类老师口音,挑战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国内所学的本来也就是哑巴英语,读写还行,听说本来就弱,现在混杂着当地口音,那更加困难了,怎么办?录音,回宿舍一遍遍听;看书,和同学讨论;和老师交流,请教,等等。一年总算熬出来了,等语言差不多能应付的时候,硕士课程也就结束了。她真希望这一年读的是纯语言或者翻译课,这样好歹语言上可以有长进。难怪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比较沉默,是不是因为听不懂而暗自纠结,干脆闭上嘴了呢?   在英国工作的中国人   接下来的求职过程还算顺利,她拿到了OFFER。刚到这家中国公司的时候,她曾经一度极力建议公司推广员工说英文,“来英国不是学英文的么,不是练习中文啊。再说大家语言能力提高了,出去应对也更自信些,因为我们毕竟处在英国啊。”可是并没有太多人响应,大家热情也并不高涨,后来还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加上面对的客户也大多是中国人,说英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日子长了,她觉得自己的中文水平是越来越顺溜了。   纵观市面上的其它工作机会,英方公司录用你也多数是因为你的普通话优势——中国客户越来越多,当然需要用精通中文的员工来应对会更自如。前不久听说有位朋友辞去工作,她的理由听起来也让人诧异:因为没机会练习英文。她虽然是供职于英国公司,可是工作内容和其他英国同事基本没有交集。她的主管是中国人,团队成员是中国人,客户也是中国人。虽然她也主动创造机会和英国同事一起午餐,喝咖啡等等,但是可以运用英语的机会仍然少之又少,使用率几乎不到1%,导致她原本还不错的英文明显减退,有好几次她和公司老板汇报工作,居然发现自己语言穷匮,词不达意,她内心那个悔啊。加上工作本来也没有什么新意和挑战,权衡再三,她还是放弃了,重新加入求职大军。   当然在英国也见过不少人“三高”优质青年,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他们在双语间自由游弋,在处理英方,中方客户关系上应对自如,同事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既利用了自己的国语优势,又修炼了外语,还保住了好工作。如此多赢,令人羡慕,不过这种机会不会轻易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若不是多年修炼,难以成器。   你的英语好么?   海外的中国人,一向有“扎堆”的声誉,喜欢自己小团队结伴。常有外国朋友说,“你看中国人总是和中国人在一起的。”好像他们特别想走进中国人的圈子,了解中国文化,总是没有被给予太多机会般的委屈万分,当然也有些不解之意。既然来英国是为了提高语言,了解异国文化,怎么咱们就不多走进外国人的圈子呢?是害怕,是内向,还是不自信,或者觉得外国人人情味淡,中国人在一起更自在?或许兼而有之吧。   有人说不少留学生的典型生活就是课堂和宿舍,娱乐就是看网上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和买菜做饭。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虽然人在英国生活,却如同没有离开中国一样,可惜了这个大环境-----看看新东方多少苦读的学子啊,人家也多想来海外练练口语!   不过也有不少有心人。比如,聪明的小吴刚到英国不久,就去找了份外卖店接电话的工作,天天接听英国人订餐的电话。业余时间没事他就去泡酒吧,和外国同学瞎侃(酒吧可是英国人重要的社交场合),这样半年下来,他的英语居然已经有了英国音,可是不小的成绩。还有位女生,留学期间刻意避开中国人扎堆的小团体(当然这不影响她和中国人的交情,毕竟还是自家人亲),多结交英国朋友,并和英国室友合租,煞费苦心,就是想利用这求学机会,提高自己的英文。一年下来,虽然她的英语发音里还是摆脱不了中国味,但人家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流行语,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想想我们即将踏上留学之旅时,怀揣的愿望之一大多是想提高英文吧。我们以为海外生活一年半载即可突飞猛进,孰料梦想和现实总有距离,留学生活过去了,PSW2年过去了,不少人语言还是半吊子。加上当下海外工作市场上,中文行情不断看涨,越来越吃香,所以,如何取舍,如何能保全工作又能刷刷自己的英文,这也许成了一个不小的困惑。未来的就业市场,或许还是双语人才走俏,虽然汉语热是目前大势所趋,等老外们都掌握了流利的中文,和所谓的汉语一统天下的美好愿望实现,还是需要不少时日。有机会,在海外的亲们,还是得磨磨英文了。中文是我们最喜爱的最美丽的语言,外语却可以在职场上助我们一臂之力。-----检讨自己,我觉得我自己都要马上行动了,最直接的,从抛弃PPS(不忍全弃,立个尽量少看的标准吧),到多看SKY上的电视节目开始?我知道国外电视节目不如国内荧屏上的俊男美女养眼,国内的宫斗戏,爱情剧,等等看起来也更贴心更抢眼,嗨,入乡随俗吧,多了解下人家的国情,顺便提高下自己的语言,对自己没什么坏处,对么?
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黑三角 卖冰棍 老太太 走了
热度 17 VANO 2012-12-2 01:08
一生坎坷 笑对一生--亲友怀念电影表演艺术家凌元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白瀛)她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母亲,她是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田大妈,她是电影《黑三角》中阴狠的女特务,她是电影《锦上添花》中的胖大嫂。她是电影表演艺术家凌元,2012年1月20日,离春节还有3天,老人走完了94年的人生之路。 凌元1917年出生于吉林省,原名张敏,最初在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1946年起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1951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84年离休。在长期的电影生涯中,凌元在银幕上塑造过各种各样的母亲。 家人和同事回忆起凌元的时候,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是“坎坷”和“善良”。 “生活里我就叫她妈妈” 表演艺术家于洋、杨静夫妇和凌元是相识半个多世纪的老友。3人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电影《卫国保家》中有过合作,杨静扮演劳模陈桂英,于洋扮演她的未婚夫,凌元扮演她的母亲。 “她饰演的母亲,非常温柔、慈爱,可亲可敬。”81岁的于洋虽然在病中,却依然很主动地向记者谈起和凌元的往事。 那次合作带给杨静的印象更深。因为要培养片中的母女感情,剧组分配她和凌元住在一个房间。“她比我大一些,所以她对我照顾很多。那个年代我们很强调演员体验生活,除了创作以外,生活里我就叫她妈妈,所以说有一种亲切感。” 凌元对杨静的关心是十分细致的。杨静当时还是个单身女孩,刚从部队转业,拿到薪金都不知道怎么花,就放到和凌元共用的一个抽屉里,凌元就像母亲一样细致地经管她们的生活。 知道杨静和于洋恋爱结婚之后,凌元就把杨静的薪金拿出来叫她去做了一套衣服。当时杨静从部队下来一直穿军装,领子都用风纪扣扣上,凌元就帮她设计了一套便装,敞开的领子,里面穿一件白颜色带红道的小衬衣,把那个领子翻出来,这种样式让杨静当时觉得很洋气。 “那个年代结下的友谊是难以忘怀的,不仅有创作的友谊,更有生活上的情谊。不仅角色创作上有这种母女关系,生活上也体现着这种关系。”杨静说。 “她这一生是很坎坷的” 凌元的一生充满坎坷,尤其在“文革”中,在遭受极不公正批斗的同时,先后失去了3位亲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张“你为什么那么红”的大字报,把凌元推到了绝境。随之而来,“黑线红人”“毒爪”“汉奸明星”一堆大帽子向她袭来。 杨静说,面对这些无中生有的谩骂,凌元是不能接受的,但她一直沉默少言,坚信党的政策。她总是重复着一句话:“我反正老老实实演戏,无事不可告人。” 这时,凌元已和大多数人一样,到厂内的特技棚搭建的集体宿舍集中住宿了。上面吩咐,为了“清理阶级队伍”没有特许不能回家。但不幸的是,这时凌元的大儿子被诊断患了脑瘤,他开刀住院期间,凌元不能去照顾。不久,儿子离开了人世。 1969年,全厂职工都下放到“五・七”干校,只留下拍样板戏的人。凌元和老伴李恩杰导演被双双下放,二儿子也到农村去插队了,家中只剩下年过九旬的老母亲和两个小女儿。老母亲不断生病,他们夫妇虽十分担心,却无法到榻前尽孝。一天,家里来电话说老人病情恶化,已不能进食。凌元百般哀求后才获准探望。可是,当她赶到家时,老人家已经闭上了眼睛。 1976年“文革”结束,凌元从北影厂借调到长影厂拍摄《向阳院》,李恩杰也准备拍摄一部反映空军题材的影片《年青的鹰》,正要赶到河南去和作者改剧本。但就在李恩杰要离京去河南的那天上午,他犯了胃病,凌元次日从长影赶回来的时候也没能看上丈夫最后一眼。 杨静说,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凌元失去了3位亲人,可是她承受住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灾难,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于洋说:“她对党的事业、对党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晚年加入了中国***,实现了她的愿望,我们都为之高兴。” “没有愁眉苦脸的时候” 虽然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凌元却很乐观地面对人生,就像她在银幕中塑造的形象一样。 凌元的女儿、59岁的李锐说,妈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性,虽然一生坎坷,但对身边人都很友善。 小时候的一件事给李锐印象很深。上世纪60年代,凌元一家住在胡同里,每天都有运菜工人经过。有工人在她家门口休息的时候,凌元都会端杯凉开水让他们饮用。 “从小,她给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善良。”李锐说。 “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一生都是很会为朋友、为家人、为其他人考虑问题的人,性格非常温和。”杨静说。 92岁的表演艺术家黄素影虽然没有和凌元合作过,但作为北影厂的同事,两家离得很近,经常一起遛弯、吃饭、唱歌。 她说,凌元人缘好,总是笑眯眯的,很开朗。“前年开始,她说孩子做的饭不好吃,她吃不了,就自己做。她特别喜欢做饭,做得也好。” 后来凌元耳朵有点背了,和老朋友聚会时,有时候说话会打岔,逗得大家哈哈笑。“她也是喜欢笑的,没有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时候,没有。”黄素影说。 原作者 不详 经典角色 《平原游击队》   1955年 凌元 ,38岁的凌元在《 平原游击队 》中扮演了主人公 李向阳 的母亲。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亲,但却是她做了母亲后第一次演母亲。   当时片中的情节是游击队长李向阳半夜从外面归来,一直挂念儿子的母亲没有诸如“你回来啦”之类的对话,而是从眼神里表现出真正动情的关切。   凌元把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感情,从内心深处用一双眼睛表达了出来。这个真实感情的投入,让她几乎忘了这是在演戏。   几十年后的今天,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阳母子情深的表演。 《锦上添花》   1962 凌元(右)与著名电影演员葛存壮 年,45岁的凌元和 谢添 、 赵子岳 等来到了一个小站——沙城火车站体验生活,开始了喜剧电影的拍摄。电影放映后,凌元扮演的“胖大嫂”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喜剧片对于台词、动作的要求都很严格,不仅要非常准确,而且要节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过程中,凌元一直感觉压力很大,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凌元说很多得益于谢添导演的启发及与赵子岳的默契配合。比如一段在小亭子里等老站长的戏,凌元的表演总是放不开,谢导就在旁边说:“怕什么呀,瞧,老太太谈恋爱有多美呀!”   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松了许多。 《黑三角》   1978 中国电影《黑三角》于黄氏(凌元饰演) 年,著名 反特 故事片《 黑三角 》公映后,观众热议的角色就是61岁的凌元扮演的女特务于黄氏。至今,提起电影《 黑三角 》,人们对当年于黄氏从 门缝 后面 偷窥 的阴险目光仍然记忆犹新。   这个让凌元塑造得最经典的恐怖镜头,曾经让那个时代的很多观众晚上想起来睡不着觉,因为人们始终忘不了凌元那充满凶狠的一双眼睛。其实,当年凌元被领导告知要扮演《 黑三角 》中于黄氏时,她并不愿意接演。   一方面,她从来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心里没底;二来,亲朋好友都担心凌元一贯的善良母亲形象受到损害。为此,凌元几次找到领导,不想演这个反面角色。但是领导却说,这是分配给你的工作,必须演,并鼓励她克服畏难情绪,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应该演好。   没 中国电影《黑三角》于黄氏(凌元饰演) 办法,凌元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她最不想演的角色。如何塑造一个生动的“女特务”的形象?凌元反复考虑,觉得这个人物应该夸张但又不能过分,但是不夸张又怕通不过,很难把握分寸。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说、电影,一边看一边找感觉。她觉得关键还是要分析这个人物的思想逻辑。特务也是人,于黄氏的信念就是当好特务,以后飞黄腾达,成为人上人。要演于黄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务那种表面温和善良、骨子里凶残狠毒的双重性格。   经过反复琢磨,凌元通过眼神、点烟、抽烟的细微动作,把一个表面和气,但瞬间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药、开枪,从骨子里充满了仇恨的女特务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编辑本段 人物经历   凌元,原名 张敏 。汉族。 最初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在长春百川医院任 助产士 。 由于从小热爱电影艺术,当看到伪满映的招生广告时,瞒着家人报考了满映的演员培训班。1937年考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和 郑晓君 一同参加培训,同年在影片《壮志烛天》中饰演母亲一角。 从1938年到1945年间在伪满映的二十多部电影中出演。 日本投降 后,满映解体。为了告别过去满映演员经历, 张敏 改名为凌元。 年轻“母亲”   对于 凌元早年留影(原名张敏) 自己几十年来在银幕上一直未老的“善良妈妈”形象,凌元笑着说:在电影里我从来就没有年轻过。可能是我的形象就适合演妈妈,所以在我20岁第一次拍电影时,导演就让我演母亲。但当时因为太年轻,心里特别扭。没有办法,导演让人给我的脸涂上了很多黑的颜色,一块块的,难看极了。再加上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儿子”在旁边,心里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他刚叫一声“妈”,我立刻就臊得脸上发烧了。记得这时候在一旁的老师就大声对我说:你现在演的是人物,不是你自己。不要想当明星,要做名 演员 。当时我想,那就让观众看我的戏,不要看我这个人了。于是我硬着头皮,跟那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不断喊着我“妈”的“儿子”一起,第一次扮演了母亲。   就一直没有离开“善良母亲”。她一直记着老师对她说过的话:“创作人物,不是演自己”。也懂得了让观众“承认戏比承认自己更好”。   自从1951年进入 北京电影制片厂 后,30多岁的凌元就开始以“善良母亲”的艺术形象亮相于电影银幕,一直到89岁。   扮演李向阳的演员 郭振清 和凌元一直相处得非常好,不管什么时候都还管凌元叫“妈”。 英雄母亲   回忆自己扮演母亲的历程,凌元觉得自己真正体会到母亲疼爱孩子的艺术表演,是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母亲表演,因为那时自己也做了母亲。   1955年,38岁的凌元在长影著名影片《平原游击队》中扮演了主人公李向阳的母亲。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亲,但却是她做了母亲之后第一次演母亲。当时片中的情节是游击队长李向阳半夜从外面归来,一直挂念儿子的母亲没有诸如“你回来啦,”之类的对话,而是从眼神里表现出真正动情的关切,凌元把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感情,从内心深处用一双眼睛表达了出来。这个真实感情的投入,让她几乎忘了这是在演戏。几十年后的今天,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阳母子情深的表演。   戏里的默契,离不开戏外的真情,戏外的李向阳和母亲也是一对亲情无限的母子。扮演李向阳的演员郭振清和凌元一直相处得非常好,不管什么时候都管凌元叫“妈”。后来过了很多年,戏里的母亲、儿子又一次在戏外重逢,“儿子”依然是一声亲热的“妈”。亲切之情,俨然一对亲生母子。如今,“儿子”已远在天国,“母亲”却深深地怀念那一段难忘的母子深情。   所以凌元当时思想上有包袱,特别怕演完了人家骂她老不正经。 经典角色   1962年,45岁的凌元扛着行李卷,提着洗脸盆和导演谢添,演员 赵子岳 等来到了一个小站—— 沙城火车站 体验生活,开始了喜剧电影《 锦上添花 》的拍摄。电影放映后,凌元扮演的“胖大嫂”,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提起当年《 锦上添花 》中那个和蔼的“胖大嫂”,凌元却说她在最初接受这个角色时,心里有很大负担。现如今,老年人的“黄昏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4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老年人谈恋爱还不大好拿到明面上,似乎不容易让人接受。   另外,喜剧片对于台词、动作的要求都很严格,不仅要非常准确,而且要节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过程中,凌元一直感觉压力很大,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凌元说很多得益于谢添导演的启发及与赵子岳的默契配合。 比如 一段在小亭子里等老站长的戏,凌元的表演总是放不开,谢导就在旁边说:“怕什么呀,瞧,老太太谈恋爱有多美呀!”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松了许多。而赵子岳的敬业更是深深感染着她,因为担心自己背台词慢影响拍片,他总是不惜时间认真背台词。一次在十三陵拍戏,正赶上天气非常热的中午,大家都在休息时忽然发现找不着赵子岳了,找了半天才看见他正坐在池塘边专心地背台词。我还记得,为了演好和小猫说话的那段戏,赵子岳因为不断抚摸小猫,双手被小猫抓破留下的一道道伤痕。   凌元和谢添、赵子岳还在《 甜蜜的事业 》、《 生财有道 》等影片中分别有过愉快、默契的合作,至今回忆起来,凌元仍然念念不忘。她说:能够和多才多艺的导演谢添、艺德高尚的演员赵子岳合作,让我难忘,也是我的幸运。“影片公映后,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走在北影的大院里,孩子们看见我就恨得要命” 阴狠特务   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反特故事片《 黑三角 》公映后,片中那个令人悚然的惊险场面成了街头巷尾离不开的话题。议论最多的,自然就是片中凌元扮演的女特务于黄氏。至今,提起电影《 黑三角 》,人们对当年于黄氏从门缝后面偷窥的阴险目光仍然记忆犹新。这个让凌元塑造得最经典的恐怖镜头,曾经让那个时代的很多观众晚上想起来睡不着觉,因为人们始终忘不了凌元那充满了凶狠的一双眼睛。   其实,当年凌元被领导告知要扮演《 黑三角 》中于黄氏的时候,她的脑子里只有三个字:不愿意。一方面,她从来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心里没底;二来,亲朋好友都担心凌元一贯的善良母亲形象受到损害。为此,凌元几次找到领导,不想演这个反面角色。但是领导却说,这是分配给你的工作,必须演,并鼓励她克服畏难情绪,无论是 正面角色 还是反面角色,都应该演好。没办法,凌元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她最不想演的角色。   她还想到了更多的困难。因为拍摄《 黑三角 》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文艺舞台创作的正反面人物都脸谱化,所以如何塑造一个生动的“女特务”的形象就比较难。她反复考虑,觉这个人物应该夸张但又不能过分,但是不夸张又怕通不过,很难把握分寸。更困难的是,她对女特务的那种生活不熟悉,不知从何入手。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说、电影,一边看一边找感觉。但过后她觉得关键还是要分析这个人物的思想逻辑。特务也是人,于黄氏的信念就是当好特务,以后 飞黄腾达 ,成为人上人。要演于黄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务那种表面温和善良,骨子里凶残狠毒的双重性格。经过反复琢磨,凌元通过眼神、点烟、抽烟的细微动作,把一个表面和气,但瞬间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药、开枪,从骨子里充满了仇恨的女特务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为了在生活中体会女特务的感觉,凌元甚至培养自己看见好人也要仇恨的心理。但由于   在拍片的间隙,凌元还要关心、照顾当时只有17岁的女主角 刘佳 ,这戏里戏外的多重身份,可给凌元的表演增加了不少难度。 部长“母亲”   2006年,已经年近90岁的凌元,应邀在电视剧《春风沐雨》中扮演了一个部长的母亲。十几场的戏,凌元每场都是一气呵成,台词也是一个字不差。如此了得的台词功夫,无不令在场的晚辈们惊叹、佩服。   谈起大家都羡慕的台词功夫,凌元说:其实在生活中,我这个年龄已是丢东忘西的人。但我的职业习惯是要求自己台词一个字都不能错,不背好台词不能进片场,多年来形成了习惯,进了片场从来都是不差一个字。所以1979年复排话剧《日出》时,虽已时隔20多年,我仍然又一次能轻松出演了“顾八奶奶”,86岁时还演了《新甜蜜事业》。   凌元说,其实我从来没觉得背台词有多难,因为对一个演员来说,演戏的最大压力不是背台词,而是创作人物的过程。 银屏挑战   在影片中,凌元需要有很多吸烟的镜头,表演出于黄氏的阴险和凶狠。为了演好这些镜头,从出外景开始,生活中烟酒不沾的凌元,一连吸烟两个多月。她从观察别人吸烟的动作开始,从用手指夹烟卷、点烟、吸烟,她认真琢磨每一个动作,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每个吸烟的动作,直到演出了银幕中那个两眼露出凶光,一根接着一根不断抽烟的女特务于黄氏。影片中凌元吸烟的表演形象逼真,每一个镜头都留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但其实每次拍完吸烟的镜头,凌元都浑身不舒服,嗓子火辣辣的难受。   《 黑三角 》公映后,凌元回忆说,当时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走在北影的大院里,孩子们看见我就恨得要命,他们一边追着我,一边喊:大特务,于黄氏,于黄氏,水鸭子,水鸭子!喊得我心里特烦。同院的小孩看见我就哭,甚至有人告诉我,看见卖冰棍的老太太小孩都哭,我心里就更难受了。后来过了一阵,心里也慢慢想开了,因为我爱人对我说,小孩子恨的是电影里的于黄氏,不是你这个人。这说明你把这个坏人的角色演成功了,所以后来再看见孩子们冲我喊时,我冲着他们笑一笑就过去了。   我要求自己台词一个字都不能错,不背好台词不能进片场。 离休之后   自1984年离休后,凌元就一直没闲着,除拍了好多戏外,还参加很多活动,尤其喜欢参加老龄委和帮教青少年的公益活动。还时常参加一些艺术界的纪念活动。   或许,这就是凌元艺术常青的秘密。这是生活中真实的凌元,也是那个虽然“拍片无数,和各种电影奖项无缘”,却依然快乐生活、快乐创作的凌元。   2008年,反映都市年轻人生活的 电视 电影《大漠赤诚》在北京昌平郊区举行了开机仪式。91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凌元到场,她说这次出演是被剧情深深打动。   《大漠赤诚》由青年演员 岳红 主演,讲述的是因工作、爱情陷入困惑的几个都市年轻人,为了完成一位老红军战士的遗愿,奔赴西北大漠寻人。凌元现在已经很少接戏了,她说《大漠赤诚》这种题材的影片很少,对年轻一代很有教育意义,“应该告诉他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有责任为年轻一代做点什么。”凌元不担心自己的体力,“只要我高兴拍,就没问题”。 编辑本段 人物访谈   中国 凌元 电影诞生百年之时,在当年的“光影沉淀百年”系列报道中,凌元是记者颇为周折才得一见的采访对象,在几次电话沟通时,老人一再表示,“你们去看看 于蓝 、秦怡、 于洋 他们吧,他们塑造的角色多,身上的故事也多,我一辈子都在演配角,只能做一点儿绿叶的陪衬。”《 甜蜜的事业 》里的田大妈、《 锦上添花 》中的胖大嫂、《红旗谱》里的朱老忠之妻……凌元以她较宽的戏路,在众多影片里扮演了多种身份、不同性格的老年妇女,她对中国电影百年的贡献丝毫不逊色。在记者再三请求下,凌元终于答应了接受那次采访。   与许多老演员一样,凌元的家住在北影大院,房间不大,但充满了艺术气息。老人的气色很好,见到记者的到来,寒暄问候,就像一位普通的邻家老奶奶。凌元的家中挂满了她自己的绘画作品,她表示自己1984年离休后,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接演影视剧。1992年进入北京老年大学学习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主。当年还在北京办了一个艺术家画展。对于自己的生活,老人介绍说:“我每天早起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干家务,生活非常充实。因为我1984年就离休了,没有赶上一级演员的评选,自己几十年都在奉献,没必要为这些事情去争名夺利。”老人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言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总结自己电影生涯时,老人豁达地表示:“获奖要看运气,我一生从未获奖的确有些遗憾,但我更为看重的是观众的认可。现在我走在街上,还会有观众认出我,喊我胖大嫂、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我觉得金杯银杯都不如观众的口碑。如果让我总结自己的艺术人生,我觉得自己一生酷爱电影事业,对所演的角色都能全身心投入。现在到了晚年,观众还记得我,这便是对我一生工作的最大鼓励。演员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表演事业。现在一些年轻演员不去体验生活,成天几个地方赶场,连台词都不知道就去演戏,这些影视作品怎么能谈得上艺术呢?我曾于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在天津演出话剧《 日出 》,而且一演就是几十场,深受天津观众的欢迎。我们在 中国大戏院 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见了我就喊‘这不是顾八奶奶吗’,让我非常感动。我希望趁着自己身体还好,亲自去天津看看,看看那些当年为我捧场的老观众。”
620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俺的老猫是艺术家!
热度 8 566 2012-11-24 15:15
俺的老猫是艺术家!
瞧这蛤蟆镜带的!是不是比真蛤蟆还要酷啊! 插花艺术家,画家兼幽默大师啊!
101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原创:与著名主持人、艺术家的合影~
热度 9 燕山红场 2012-8-13 20:00
原创:与著名主持人、艺术家的合影~
385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来自澳大利亚艺术家Robert Hagan的一组手绘插画
热度 2 8288 2012-8-13 12:48
个人分类: 图片|13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Pascal Choveby(法国)油画
热度 6 8288 2012-7-11 15:52
Pascal Choveby(法国)油画 这独坐本身成了风景,不到一定年龄,不经历世间种种,如何也不会有这般坐姿, 看似孤独寂寥,有意或无意的颓废,说也说不得,写也写不得,实则动人心弦。 Pascal Choveby(法国)出生于1968年。是当今知名度很高的独特的当代艺术家.
个人分类: 图片|903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4 17:52 , Processed in 0.054565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