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爸爸妈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爸爸妈妈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荣誉纪念章
热度 34 宜修 2015-9-5 00:48
爸爸妈妈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荣誉纪念章
和他们的无数抗战战友一样,爸爸妈妈曾矢志“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不结婚成家。” 抗战胜利后,爸爸妈妈于1946年春,在部队结为伉俪。风雨同舟近70年后,他们携手迎来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荣誉纪念章。国破家亡时代,他们用青春与生命抗日救亡的精神在耄耋之年再次得以昭扬! 鹣鲽情深的爸爸妈妈 已经以加速度呈衰老趋势的爸爸,昨天观看阅兵式上的“老兵方阵”时,喃喃道:“看这些老同志真亲切......” 妈妈随即接话感慨道:“有多少人没能等到这一天啊!我当年从来没想到会活着看到日本投降。” 和闲姐姐一样,我们家也有一只木箱,里面保存着爸爸妈妈在战争年代的戎马生涯中曾经获得过的各种荣誉奖章。 今天,他们又双双在抗战胜利70年后,分别以93周岁和91周岁高龄,重享了这生命中的另一次最高荣誉! 老兵精神不死! 爸爸妈妈,我和哥哥们为你们骄傲、自豪!!! 二零一五年九月四日夜录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家国情怀|13324 次阅读|59 个评论
分享 16个月宝宝的认知能力
热度 7 卉樱果 2013-12-16 00:30
都说宝宝最早会说的就是爸爸妈妈。可是俺家的宝宝在无意识时叫过babababamamamamama,有意识后居然不叫了。问他爸爸在哪里,他会抿着嘴笑,把目光投向爸爸。对妈妈呢,只是要喝奶的时候像羊儿那样叫“阿咩,阿咩~”难道喝的是羊奶不成? 宝宝马上就要17个月了。这里把他能说的话总结一下。 看见餐馆水族缸里冒的泡泡,他会说“bubble”(泡泡)。看见圆圆的转的东西他会说“wheel”(轮子,源于儿歌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边爬楼梯边说“up, up!”(上),下楼梯说“down,down!”拿着话筒假装打电话会说:OK。 中文会说“不要”和“没有”,用来与爸爸妈妈唱对台戏。吃饭吃了一半,“不要不要,哒~”哒就是把餐桌椅的安全带解开。还会说电灯,蛋蛋。 宝宝的听力双语平行,他知道电灯就是Lights,蛋蛋就是Egg,用中英文轮流问他:壁炉在哪里,圣诞树在哪里,其他还有卡车,校车,小车,火车,狗, 猫,电梯,以及身体各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肩膝盖)他都能理解双语并指出。大人用中英文说跺脚,他能照做,还有踢球等等。 恐龙,只懂英文。数字认识7,知道Seven.因为奶奶住七楼,以前每晚倒垃圾,电梯按7。 宝宝酷爱音乐,一听音乐就会闻声起舞,扭动身子屁股。遇到快节奏的,就把头左右飞快摇晃。 他最爱听的歌曲是The wheels on the bus。吃饭的时候用手势做转的动作,让奶奶唱。他身体摇来摇去很享受似的,那是要奶奶唱的慢一些。一段结束,他快速地跺脚,那是要奶奶唱的快一点,很快 哦,奶奶的气接不上了,说这样开车不安全哦,太快了。宝宝于是又慢慢左右摇晃身子,奶奶可以唱的慢一点了。 宝宝喜欢看书,最爱看的也是各种车子的书。奶奶买了一本 Cars, Trucks, Planes, and Trains: ,这本书是 Lift-the-Flap 就是图片某些部位可以翻开盒上的。宝宝爱不释手。 宝宝爱看书,与加拿大免费早教Strong Start和图书馆的Baby Time是分不开的。 点这里给奶奶的画加分吧,谢谢啦~
个人分类: 含饴弄孙|68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当年是怎么勾搭上的吗?】
热度 4 8288 2013-12-13 16:05
个人分类: 娱乐|56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秋韵亲情黄金甲
热度 7 卉樱果 2013-10-19 12:07
温哥华的秋天一直是美丽的,无须驾车远行,放眼望去各个方向都是景。今年总算可以与儿子家一起享受周边的秋韵美景了。 下了楼,就是一个有着网球场的小公园,小路边的树叶黄了。 左边又是一个公园局管辖的Park,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 夏天有人在公园边的树林下走路。秋天金黄的叶子飘飘扬扬落下-满地尽是黄金甲~ 草坪的另一边,从宝宝童车方向看过去,就是宝宝上Strong Start的小学,0~5岁的孩子们在这里接受免费的早期教育。 有的枫叶已经红了。 宝妈和宝宝坐在斑斓多彩的落叶上玩耍。等候宝爸出差回来。 转眼宝宝就要15个月了,走路已经相当利索,整个夏天的傍晚宝宝都是在草地上和Play gound度过的。 这是爸爸的车吗?去瞧瞧。 诶?好像是爸爸回来了! 大步迎上去~宝宝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但是自己摔倒了会说“(Fall) Down!” 从走到貌似的跑,迎向爸爸。 跟着宝爸上楼回家,宝宝坐进了宝爸刚刚清理干净的行李箱,胸口别的宝爸的工作卡,拿起宝爸的文件。 一本正经地看了起来~ 点这里给我的画加分吧,谢谢啦~
个人分类: 金秋年华|840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淼淼妙语(3)- 你不可以碰哦/走开你这个男人/送奶奶去天堂
热度 6 卉樱果 2013-3-15 04:40
你不可以碰哦 淼淼每次看到奶奶在玩IPad,眼睛就发亮。现在奶奶的IPad等于是淼淼的玩具了。一只指头一划一划,听儿歌看动画,貌似老练的很。 周末爸爸妈妈来了,妈妈的IPad没电了,就拿起淼淼奶奶的IPad看电影。 淼淼看见了,心想:这是我的玩具呀。 就走过去对妈咪说:这是奶奶的东西(其实心里想说是我的东西),你不可以碰噢~。 妈咪底气不足地请求:那么借给我用一会好吗? 淼淼毫不留情地拒绝:不好! 妈咪满脸黑线,走开了~ 走开,你这个家伙 淼淼看见爸爸下班回来,飞跑过去:爸爸~爸爸~亲亲~亲亲~ 爸爸心花怒放,捧着淼淼的小脸:么!么!么! 没完没了。。。。。。 淼淼烦了:走开,你这个家伙! 送奶奶去天堂 奶奶的发小突发脑溢血,没说一句话,就挂了。 奶奶对淼淼说:今天奶奶要出去,淼淼在家,乖噢~ 淼淼:奶奶去哪里呀,干什么呢? 奶奶:我的一个同学死了,我去送送他。 淼淼:送他去哪里呀? 奶奶:送他去天堂。 淼淼:那么,奶奶你也一起去天堂吗? 奶奶:不!不!不!奶奶现在不去,以后会去的。 淼淼激动了:奶奶,你什么时候去天堂,先要告诉我的哦,淼淼去送送你! 卉 樱 果 的 涂 鸦 画 廊-求加分
个人分类: 金秋年华|781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圣诞礼物与新年红包 (附照片:女儿手工制作的各式礼物)
热度 10 xinsheng 2013-2-6 10:09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周末去华人超市买菜,消费过百获赠红包若干。到银行办事,银行也拿出中国特色的挂历和红包相赠。当然,超市及银行赠送的红包只是一叠一叠精美的红色印花小封包而已,并非真的给钱送红包。 鲜红烫金的红包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惹得老外银行小姐好奇心起,问我这是什么。 女儿替我作答: “ 新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把钱装进这漂亮的小封包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叫做压岁红包。 ” 儿子不甘落后: “ 圣诞的时候也可以把钱装进红包作为礼物送人呀。刚过去的圣诞节,我妈妈给我们的圣诞礼物就是红包呢。 ” 儿子讲的是大实话,我把新年红包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把圣诞树下放礼物盒子的西人传统颠覆一番改成派红包呢! 其实,圣诞节用红包代替礼物,与其说是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倒不如说是懒人的权衡之计。 貌似勤快能干的我,其实是喜欢在家当 “ 甩手掌柜 ” 的大懒人 ,就连采购圣诞礼物这类的事情,俺也是 “ 君子动口不动手 ” ,交给先生这位长工 + 领导全权处理。俺家长工 + 领导倒也从来不负众望,年年圣诞皆大欢喜。他办事我放心,他乐得不被罗嗦,俺乐得逍遥自在,成就了我这个大懒人。 2012 年的圣诞,俺家长工 + 领导却让我大跌眼镜。 临近圣诞,俺开始在饭桌上吹风,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圣诞礼物。女儿说想要一本书,《 daring book for girl 》;儿子向来就是个跟屁虫,应声就说他要《 dangers book for boys 》。我和长工 + 领导相视一笑,这圣诞礼物也太容易打发了吧?! 过了几天,邮差送来装着这两本书的包裹。巧的是,给邮差开门的是孩子,打开包裹的也是这姐弟俩!好家伙,总不能再把这两本书包起来冒充圣诞老人的礼物了吧? 眼看圣诞一天天来临,我再次在饭桌上吹风,又一次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儿子快人快语,说他已经提前收到圣诞礼物了,别无它求;女儿也说她啥也不缺,不必为此费心。这下可好,到底该买什么礼物放在圣诞树下,就全靠俺家长工 + 领导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啦! 到了圣诞的早晨,我懒懒地窝在床上睡懒觉,期待着孩子们一如往年那样,一早醒来就聚在圣诞树下捡收圣诞礼物,然后欢天喜地地吱吱喳喳把我唤醒,再在我床前 献上女儿给我手工制作的圣诞礼物。可惜,情况有点反常,卧室、客厅都静悄悄的,太阳老高了,还不见孩子们来我的房间找我分享圣诞礼物。 无奈,我只好起来找他们啦。他们都起来了,坐在起居室的沙发上安安静静地看书呢。这、这、这,这样的圣诞早晨也有点冷清吧? 我忍不住发问: “ 你们在圣诞树下收到什么礼物呀? ” “ 圣诞老人可能太忙,没来我们家的圣诞树下放礼物。 Anywhere ,爸爸早就给我圣诞礼物啦,我们什么都不缺,还是让圣诞老人腾出点时间给有需要的人送礼物吧。 ” 儿子应声而答,末了还得意的扬扬手中的书。 女儿听了哈哈一笑, “ 什么圣诞老人送礼物呀,往年圣诞树下的礼物都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买来包好放在圣诞树下哄我们高兴的。 ” “ 那 06 年我们在圣诞前去三藩市度假一周,直到圣诞早晨才回家,怎么家里的圣诞树下就有礼物呢? ” 儿子还是宁可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 哦,那很可能是爸爸妈妈度假前早就悄悄买好礼物,等我们睡觉以后包装好藏起来。度假那天妈妈在我们上车以后又回去检查门窗,说不定就快速地溜进屋里把礼 物摆在树下,这才有了圣诞回家的惊喜和我们对圣诞老人的礼物深信不疑呗。妈妈,是不是呀? ” 女儿笑盈盈地看着我,一脸的天真又一脸的好奇。 日子过得真快呀,眨眨眼,女儿已经进入 teenage 的行列,儿子也已是 preteen ,大慨也该知道,圣诞老人爬烟窗送礼物,只是个美好的传说而已。 我笑笑点点头,算是认同了女儿的说法。女儿为自己的猜测得到证实而雀跃。儿子却有点无所适从有点失落: “ 那以后就没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啦? ” 我心里有点不落忍。家长和孩子都盼着孩子快高快长大,转眼才发现,孩子的童年是那么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却也是那么的短暂。成长固然是好事,但成长的同时也失去许多童年特有的种种乐趣。作为家长,我们还是尽量延长孩子天真快乐的童真时光吧。 我摸摸儿子的头,笑笑: “ 圣诞老人不来了,爸爸妈妈给你们圣诞礼物。今年爸爸只是给你们买书提前给了礼物,但今天圣诞怎么能没有圣诞礼物呢?!妈妈另外给红包做礼物吧。明年,爸爸妈妈还会给你们买礼物放在圣诞树下,妈妈喜欢在圣诞早晨听到你们拆礼物时的欢笑声。 ” 我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我也喜欢女儿手工制作的圣诞礼物所带来的惊喜! 女儿像是读懂了我的心思,俏皮一笑: “ 你今天惊喜了吗?我圣诞前夜把给你的礼物放在你的床头柜上。 ” 我乐呀,赶紧回房间去看。喔,那份惊喜真是喜出望外呢,女儿给我的圣诞礼物是她书写制作的 “ 我爱你 ” ! 孩子,我也爱你们。无论爸爸妈妈是给你们买圣诞礼物还是送你们红包,都是对你们的爱和祝福! 新年快到了,我能预见中国新年你们收到压岁红包的喜悦和兴奋。 女儿给我的圣诞礼物 女儿捐赠给慈善组织的圣诞礼物---女儿的第一件编织作品 女儿送给她朋友的圣诞礼物---她自己编织的小帽子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个人分类: 花样年华|899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我是一個中國人嗎?' - (转载)『香港』紐約時報
热度 11 蓝天绿地 2012-9-9 15:57
供讨论类似现象。 “你不觉得太对不起中国人吗?你的中文太差了!”上周在北京坐的士的时候,司机这样批评我。其实,这个司机态度很友好,但我还是无语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吗?师傅,难道您认为,凡是长得像中国人的人都必须会说流利的中文吗?凡是白人就一定讲英文吗?   作为一个第二代澳大利亚华人,在中国留学的这一年,我不断跟各种各样的中国人进行这样有趣的对话:   “你回国了!很好,你可以看一看祖国发展得怎么样!”   我回国了吗?如果我从没有来过中国,我可以“回国”吗?   “澳大利亚人对咱们华人怎么样?”   澳大利亚人就不包括华人吗?如果我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澳大利亚,难道我还不是澳大利亚人吗?   身份认同危机   不能只怪中国吧。所谓的身份认同危机很久以前就在我身上出现过。   不久之前,我妈妈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问过她:“妈妈,我为什么不像我的朋友和同学一样?为什么没有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小学六年级时,因为语法考试考得不好,我们班的老师竟然当著所有同学的面直接跟我说:“淑琳,因为你来自华人的家,你永远学不会最标準的英语。”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觉得多么不公平:我爷爷三十年代从福建迁到马来西亚,爸爸妈妈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我爸爸的方言是福州话、妈妈的方言是潮州话,因为难以用方言交流我们在家里都说英语。对我而言,英语就是我的母语。我之所以招致老师的偏见,是因为我有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而且,我是这个班里唯一的华裔。   来中国以前,我一直把那些事深藏在心里。但在中国认识来自各国的华裔后,我常有机会与他们聊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一天,一位阿根廷籍华裔朋友跟我说,她在阿根廷上幼儿园时,老师会把她的玩具偷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   她的妈妈很无奈,但又不会说西班牙语,只能把他们家开的快餐店里最好吃的盒饭送给那位老师。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没想到在我疯狂地学语法的同时,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一个和我一样的华裔女孩也在承受着相似的痛苦。   中国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它吸引众多华裔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裔“回”到了中国。但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身边绝大部分华裔来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答案。对很多华裔而言,他们希望这些由成长,由金黄色头发的同学、语法考试、幼儿园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在这里得到解答。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因为有一张华人的面孔,我以为来到中国之后,可以很快解决所谓的身份认同问题。然而,结果恰恰相反。2007年,为了找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我在北京四处奔波。三十几个面试之后,我放弃了,毫无选择之下去了湖南农村教书。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刚刚高中毕业,一点经验也没有,也难怪没有人想录用我。但是,我的很多华裔朋友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我们都明白这其中的“规则”:不管这种对“纯正”的外教的期许来源于学生、家长还是学校自身,对很多学校而言,招聘外教时,肤色比教学能力更重要。他们更愿意录用一个母语是英语、但没有华人面孔的外国人。   在旧金山长大的华裔任丽娜说:“在理论上,如果想在中国找实习,会说中文的华裔应该佔优势。但是我认识几个华裔朋友,因为他们的面孔,不但没有这个优势,反而跟不太会中文的非华裔比处于劣势。”   她也提到,在中国的外国人杂誌上可以看到专门招聘白人职员的广告。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让一张白人的面孔出现在公司网站上、让这个白人陪他们去开会,显得公司地位高。我有一位白人朋友从一个中国教育机构辞职,因为被录用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大部分的工作不是管理,而是一个“performing monkey”(被耍的猴子)。   不仅是工作,就连娱乐放鬆时,这张华人的面孔也给我们带来过不愉快的经历。一个来自美国华盛顿的华裔何志荣告诉我,某天晚上跟几个白人朋友到三里屯MIX夜店玩的时候,他成了唯一需要买门票的人。   遭遇过类似情况的不只何志荣一个。今年,澳大利亚籍华裔谭若思去北京一家叫Latte的夜店时,门卫让五个澳大利亚籍白人直接走进夜店里,却让他出示身份证。   “我没有身份证,我不是中国人。”   门卫一再坚持道: “给我看你的身份证。”   最后,六个澳大利亚人选择去了另一个地方。又过了几个星期,因为北京清理“三非”外国人的一百天行动,警察让谭若思出示他的护照。这次,他的待遇就和他五个白人朋友一模一样了。谭若思说:“说白了,作为一个华人,我太外国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华裔陶钧说,某次他在三里屯打车,可是路边的司机却拒绝搭载他。直到他硬是打开车门,与司机攀谈之后说明自己是澳大利亚华裔,司机才说:“哦,我以为你是鬼子。我不拉鬼子。”   我是百分之百的澳大利亚人,也是百分之百的华人   愿意来中国的华裔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有的华裔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打死我也不会去中国”!我的一位澳大利亚华裔阿姨就受不了春节。我认识的一个华裔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于是她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戴蓝色的眼镜。   我以前的中文老师跟我说,她不敢让华裔学生通过唱典型的中文歌来学习中文,比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和《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曾经有学生对此极其抵触:“我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让我唱这样的歌?”。   相反,非华裔的学生唱这些歌却一点问题也没有。我认为,凡是华裔都多少有一点对身份认同的怀疑,只不过每个人的“度”不一样,而且每个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临这个问题。   任丽娜说:“我从小就在旧金山跟很多华裔一起长大了,所以我来中国之后才开始考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现象有意思,到我所谓的祖国才开始感觉到这方面的矛盾。”   到中国以后,我和我的华裔朋友们会半夜三更聚在一个宿舍里,聊各种各样关于身份认同的话题。一次,不知怎么聊到了“如果有一种把华人变成白人的葯,你会不会吃”。有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肯定会”,有的人说“绝对不会”,有的人很犹豫地表示“不知道”。看伦敦奥运会时,我们也会讨论该给中国队加油还是给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队加油,或者如果中国和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对垒怎么办。   陶钧说:“作为一个华裔,你的身份是一把双刃剑,你需要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用它因为每个情况不一样。有时我会夸张我的‘老外口音’,有时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会回答说‘澳洲人,中国心。’”   华人是谁?   八月中旬,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召开了第二届“文化中国”年度论坛。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和“晨兴文化中国”的创立人杜维明老师说:“‘文化中国’的目的是给中国人、华人和对文化中国有兴趣的外国人一个平台。为‘中国人’‘华人’‘外国人’这三个群体提供丰富的交流契机。”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在外国留学的华侨、来自香港、台湾的华人。我,这个来自澳洲的华裔也在其中。   会议上,两个香港大学的本科生给大家做了关于香港的爱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内容包括香港人为什么担心改革,什么样的教育可以避免造成洗脑,香港人觉得自己是中国人、香港人还是华人。   演讲结束后,一些大陆学生开始激烈地提问:“既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为什么还不接受中国的教育制度?你为什么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会洗我们的脑?你的意思是我被洗脑了吗?如果是这样子,那你也是,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多少被洗脑过!”虽然对部分看法保留意见,但是说实话,我非常享受那样的讨论。我希望来自更多国家的华裔能在将来拥有这样的平台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这些话题之中,包括对很多华人来说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你来说,华人这个身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其实,多年以前海外华人的社区中就已经有海外华人组成的协会,而且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为年轻华人创建的社会团体。旧金山的非政府组织“寻根之旅” (In Search of Roots)每年举办一次活动,让来自旧金山湾地区的十几个华裔研究他们家族的历史。上半年参与者在美国采访、搜集资料,暑假期间到中国展开寻根之旅,下半年则用于记录他们寻访到的家族历史。   杜老师对我说:“追本溯源往往是一种解放。越多地了解你的过去,将越深地惠及你的现在和未来。无回忆则无自由。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自由就无从谈起。但随着社会日益走向多元,身份认同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血统和国家了。”   无论如何,我在中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人山人海的地铁上,把MP3声音调大,让《我的中国心》的旋律冲击着我的耳膜。   每当我在中国的白人朋友跟我说:“为什么在大部分情况下,华人的中国朋友远远多于白人的中国朋友?”我心里会想,是因为人天然怀有种族歧视吗?我觉得人类都想被接受、被认同,却常常陷入根深蒂固的偏见,走不出这个怪圈。   每当的士司机听我解释完复杂的家庭背景之后,云里雾里地问: “但是,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吧?”我会对自己说:算了,别继续解释了。   每当我的中国朋友“政治不正确”地跟我说:“如果你是个白人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跟你成为那么好的朋友”,我心里的某个角落依然会充满荣幸。   但是如果这样想,我会不会变成问题的一部分?   黄淑琳(Sue-Lin Wong) 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实习生。   张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5618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纪念八一>: 老头子的故事 盛伯伯和盛阿姨
热度 23 jjsummer95 2012-7-10 04:17
老头子的故事 (二)盛伯伯和盛阿姨 要讲盛伯伯盛阿姨的事,就不能不提海燕姐姐。 在大院里, 男孩子很多,个个一色的绿军装,剃个寸头,满院子里玩打仗。女孩子们有限, 大多也跟在男孩子们后面跑呀、疯呀的。海燕姐姐却是极少有的文静。会织围脖,钩窗帘,编茶套,还会绣花鸟。还会哼好多歌呀曲的。有事没事的,妈妈总会说, 去找你海燕姐姐玩。于是我就会蹭在海燕姐姐身边, 摸摸这, 动动那。海燕姐姐也会让我摆弄她的半成品,即使弄乱了,她也不生气。 拆了重新来。多少年来,无论我在哪里,海燕姐姐总是静静的融合在我的生活里。 盛伯伯是江西人。个不高,黑黑的。平时很少说话。只有盛阿姨和海燕姐姐在时,才能见到他说笑。而爱闯祸的津哥哥,也总是躲在盛阿姨身后免了许多的皮肉之苦。 盛伯伯很早就从家里跑了出来。所以没听他讲过他家里的事。只知道他参加革命后,到过延安。是早期派往东北去抗联工作的。抗美援朝后,他转入铁道兵,一直在铁道线上奔忙。 而盛阿姨却是正牌的‘格格’。盛阿姨家是正什么旗的。她的父母是曾经有封的。若清朝不倒,盛阿姨也能捞个格格的头衔。东北解放时,还是学生的盛阿姨参了军。于是就有了组织安排的婚事,嫁给了盛伯伯,所以我们叫她盛阿姨, 却不知她娘家的名字。私下里,我妈妈她们还叫盛阿姨为格格。 盛伯伯一年到头很少在家。每次回来也是匆匆忙忙。但盛伯伯每次回来, 总会带回来糖球球, 一种象花瓣玻璃球似的糖球。每次去找海燕姐姐, 一见到糖球球, 就知道伯伯回来了。后来,盛伯伯因劳累得了肝腹水,住进了医院。海燕姐姐和我就拎着妈妈煲的汤,一天天地往医院跑。在医院里,海燕姐姐和我就会依在盛伯伯床边,说说这,说说那。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听伯伯讲建铁路的故事, 于是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名在伯伯的故事里边变得的熟悉起来。 半年多后,盛伯伯就去世了。 追悼会那天,来了好多人,我拉着海燕姐姐手站在人群里。那情景犹似昨天。
个人分类: 寒凌文集|17648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4 12:45 , Processed in 0.048044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