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爱因斯坦布朗运动论文详解
岳东晓 2016-12-25 14:50
这篇《 粘滞阻力、布朗运动、爱因斯坦 》里面有几个细节,可能不清楚。我再多解释下。 假设液体中悬浮着半径为R的粒子群,数密度为 n (数密度就是单位体积的粒子个数),其产生的压强根据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是: $p = n k_B T$ 实验中,这些球粒可以算是宏观物体了,显微镜能看到。读者可能问,液体中悬浮着的小球粒怎么用理想气体方程,这得写另外一篇才能解释,物理直觉应该就是如此---独立的小球群做热运动。如果数密度在 x 方向是变化的,那么不同地点的压强也就不同。考虑横截面积为 A 厚度 为 $\Delta x$ 的一块,它上面的总压力是 $F_A = A\ = A \Delta x \frac{dp}{dx}$ 这块流体内的球粒数量为 $n A \Delta x$, 因此,单个球粒上的平均受力为 $F = A \Delta x \frac{dp}{dx}/( n A \Delta x) = \frac{k_B T }{n} \frac{dn}{dx}$ 在一个外力场下,球粒在力方向运动终极速度为 v,方向为力的方向,则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流过的球粒数量(流量)为 $J_e = n\ v$ 如果系统处于平衡,那么力的方向粒子密度大,粒子从密度高处向低处扩散的流量 $ D \frac{dn}{dx}$ 与粒子漂移流量平衡,因此 $ D \frac{dn}{dx} = n \ v$ 但根据 STOKES 公式,球粒受到的粘滞阻力是 $6 \pi \eta R v$, 因此(看看力的平衡关系) $ \frac{k_B }{n} \frac{dn}{dx} = 6\pi \eta R \ v$ 上面两个方程解出: $D=\frac{k_B T}{6\pi\eta R}$ 具体实验中,外力可以就是重力。但注意,外力(悬浮颗粒的重力)并不在上面的公式中出现,这是因为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粒子的质量无关,而STOKES的粘滞阻力也与球的质量无关。这样,从测量D,就可以算出玻尔兹曼常数,也就能确定 AVOGADARO 常数了。 1926年,用爱因斯坦上面这个方程实验确定 Avogadro 常数 获得了诺贝尔奖。令人惊奇的是,上面似乎不是那么严谨地推导论证得出的公式相当精确,实验得出 Avogadro 常数 误差相当小。 Jean Baptiste Perrin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6/perrin-facts.html http://advlabs.aapt.org/bfy/files/AJPBrownianPaper.pdf Perrin used several approaches in determining Avogadro’s number,7 including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he mean square displac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instein’s equation. :
个人分类: 科普|4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论文资料
岳东晓 2016-10-12 06:59
I-V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fluctuations of Au nanowires https://arxiv.org/pdf/physics/0106027.pdf we follow the work of Yue et. al.71 by assuming a strong interaction and write the renormalize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as5
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自然》的论文可重复性调查
岳东晓 2016-8-18 15:47
1988年,法国卫生与医学研究所(INSERM)的著名遗传学家 Jacques Benveniste 博士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震撼性的论文,其研究称把含有某种抗体的液体稀释 10的120次方倍之后产生的超高稀释液仍然产生作用。 Jacques Benveniste 的实验方法是,把含有抗体的液体每次进行10倍稀释,每次稀释都把使用的吸管扔掉,至少稀释 30 次,最后剩下的应该就是水,然后进行实验。 稀释了这么多倍,剩下的水里已经没有一个抗体分子了,竟然还有效果,一位记者用“水的记忆” (water memory)来描述这个神奇的现象。 《自然》杂志对这个结果当然也非常怀疑,于是派了一个人三人小组去法国进行调查。三人小组成员是John Maddox, 一位理论物理学家; James Randi ,一名魔术师; Walter W. Stewart 背景是生物,但已经不再从事研究。三人对所调查的研究没有第一手经验。 到了法国的实验室后,在三人小组监督下,先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竟然是确实有效。三人于是仔细检查了实验程序,并询问了 INSERM小组一些问题,包括是否考虑了抽样误差,结果 Benveniste等人似乎连什么是抽样误差都不知道。于是,调查小组设计了一组双盲实验,把没有稀释与超高度稀释的试剂装在随机编码的试管里,试管还用锡箔纸包起来,放在不能轻易够着的地方,实验室装上摄像机全程监视。这样进行了四组实验,结果不出意料,超高稀释的试剂没有任何效果。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最终三人小组结论,原论文声称的结果无法重复,不可信。调查结果发表在1988年7月28日的《自然》上,标题是 《"High-dilution" experiments a delusion》(超高稀释实验不过是幻觉)。 对这个调查结果, Benveniste 反应非常激烈,说三人小组是外行,对实验一窍不通,搞的是麦卡锡式的迫害、 Salem 式的巫术审判(witch hunt) 。 多年过去了, 超高稀释已经成了问题科学研究的典型。正如一位 CalTech 教授所说:违背已知物理规律的结果一般是错的。 韩春雨的主要质疑者基础薄弱( pH值概念不清 );之前对韩春雨的质疑基本不靠谱, 或者看不懂电泳图 , 或者没按韩春雨程序实验 。科学网蔡博士的结果应该是目前已知唯一声称按照韩的程序进行的实验。希望像BURGIO一样提供更多数据,以便专家分析。韩春雨在采访中称能明确说出数家实验室重复出图四,是真是假应该在不久得到验证。
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六感蛋白 MagR 遭到物理质疑
岳东晓 2016-8-17 06:37
去年(2015)北大生命科学院的谢灿教授在《自然-材料》刊物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些媒体甚至用 揭开第六感之谜 这样的 sensational 标题报道。这篇论文报告,鸟类眼睛中有一种带有磁性的棒状蛋白(称为 MagR),能像指南针一样跟着地球磁场下转动。该论文认为 MagR 很可能是动物导航的生物罗盘(biocompass)。如果被证实,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发现。鸟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导航能力已经研究了100多年,其生物物理机制至今没有定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光是满足好奇心而已,它很可能导致各种技术的突破(如磁存储)。 我在《 乌鹊南飞?电子自旋 》文中 提到,鸟类导航依赖磁场与蓝光。 地球磁场非常弱,根本不足以影响普通的化学过程。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可能机制是基于电子自旋单态与三态的不同化学反应路径:鸟的眼睛接收到蓝光光子,产生一对自由基,处于电子自旋相反的状态,自由基游离开后,即使在微弱的地磁场下,也可能反转成为自旋平行,而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显示磁场的视觉信号。但是这个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并没有完全被实验证实。 因此,MagR 磁针的存在或许提供了一种新的磁场导航机理。但是,最近加州理工 生物科学教授 Markus Meister ( Anne P. and Benjamin F. Biaggini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在一篇题为 “磁基因的物理限制”的文中(《 Physical limits to magnetogenetics 》) 做 了简单的计算,结论是地磁场对 MagR 产生的能量差别只有分子热运动能量的几万分之一,不可能产生可观测的 MagR 磁针转向。 这个信封背面的数量级估计非常简单。 一根普通铁针里铁原子数量是亿亿的量级,但 MagR 只有有40个铁原子, Markus Meister 假设这40个铁原子里的未配对电子全部排列整齐(总磁矩最大),计算其在磁场中的能量。粗略计算如下 一个铁离子最多 5个维配对电子 (3d5), 一个MagR 蛋白分子有40个铁离子,一个 电子的磁矩为 −9284.764 × 10 −27 J.T -1 ,地磁场约 0.3 高斯 (3 x 10^-5 T)。磁场下的能量差量级为:5* 40 * 9284 * 10^-27 * 3 * 10^-5 = 5.6 * 10 ^-26 (焦耳)。热运动能约为 玻尔兹曼常数乘以绝对温度 (300K): 1.38*10^-23 * 300 = 4.1 * 10^-21 ( 焦耳)。可见 即使在所有未配对电子自旋平行这个理想的情况下, MagR 热运动的能量几乎是磁能的10万倍,地球这点磁场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可能对 MagR 的指向产生显著的影响。 谢灿小组的论文提到, MagR 晶体的磁性非常强,甚至不能使用铁质容器进行实验,因为这些磁性晶体会在磁场下飞出去。在磁场转向时,这些晶体会跟着瞬间反转 (论文没有提到实验温度) 。对此, Markus Meister 认为 如果谢灿的研究小组确实发现了室温下的分子指南针,总磁矩比其所有铁原子加起来大10万倍,那确实是一项诺贝尔级的重大发现 --- 但是, 违背已知物理规律的声称一般是错误的。 看来,相关的 MagR 磁性的研究应该更多的从物理角度进行确认,包括精确测定 MagR 蛋白的磁矩。如果 MagR 确实与导航有关,也不必局限于磁针这样简单的物理解释,而应该考虑对自由基机制的影响等等,把这个问题作为跨学科的课题进行联合攻关。
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点评杨文彬的“论文”
热度 1 岳东晓 2015-7-2 09:41
最近在网上搜索,发现两篇南京化工学院杨文彬的论文。其介绍文中说到,执教于 德国 Paderborn 大学的杨文彬借助于德国的工程资料,创立了结构设计准则系统。但德国相关大学网页显示,杨文彬只是一名 graduate student 。其“论文”我摘录一篇如下。从上面的序号看出,这已经是第18篇。 其第一篇中列出了12项“准则”,包括什么符合防腐要求、符合工艺特性、符合材料特性、遵循美学原理之类。 根据网上学过机械的人称,这些都不过是国外教科书上抄的。从其"论文"中的图样来看,显然是临摹的他人的设计,而非原创。 这些东西技校毕业的都可以抄书写几篇。 有人称,这种抄袭性“论文”如同达尔文收集标本。当然这种比方的不当的。达尔文采集的是无主的自然的动植物标本,而不是他人的发明创造于知识产权。像这种拿他人的智慧产物不加以明确标注,等同于剽窃。 下面我拨冗分析一下该论文一段,该”论文”写道 “ 2 1 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 薄板构件的棱边常用卷边结构,这有多项好 处。(1) 加强了刚度; (2) 避免了锋利的棱边; (3) 美 观。但卷边应注意两点, 一是半径应大于1 .5 倍的 板厚, 二是不要完全的圆形,这样加工起来困难, 图1b 和图2b 所示的卷边比各自a 所示的卷边易 加工。” 光从中文来看,基本是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而且其依据 【 (1) 加强了刚度; (2) 避免了锋利的棱边; (3) 美 观 】 纯 属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断言。另外,里面说的什么卷边不要完全的圆形是显然的,如果我现在要去把一个薄板卷边,图1( a)的设计不光是加工困难而已,更大的问题是边缘突出半个圆形,高出薄板平面,这就完全改变了薄板的运用范围。 在网上简单搜索发现,相关内容不过职业高中层次: 下面是一本1988年的书上的 杨文彬 1999 年的“论文”如下,让学过机械设计的鉴定下。。。
个人分类: 资料|96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柴静作假可能性分析
热度 5 岳东晓 2015-3-16 13:42
方舟子把 中科院一篇论文 中的图6的曲线错误理解为死亡率。基于这个错误理解,方舟子误以为2008年死亡率下降,而柴静企图掩饰这个方舟子脑子里的下降。方舟子做出了柴静作假的指控,其所谓依据是 (1)柴静修改了最上面一条曲线;(2)柴静抹去了上面记载各年平均PM2.5值的黑色柱子。 正确解读那条曲线清楚表明 ,那条曲线是PM值每增加10时死亡率的增加百分比。该论文ABSTRACT就清楚的写着:【 the results of a time-series analysis during the period 2005-2009 show that a 10ug/m3 increase in PM2.5 levels is associated with a 0.65% (95% CI: 0.29-0.80%), 0.63% (95% CI: 0.25-0.83%), and 1.38% (95% CI: 0.51-1.71%) increase in non-accidental mortality, respiratory mortality, and circulatory mortality, respectively】。 看过论文而不能正确理解应该是英文程度的限制,因此我拨冗翻译于下:【2005-2009的时序分析表明PM2.5值每增加10,非事故死亡率增加 0.65%,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0.63%, 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 1.38%】 因此, 柴静在视频中说道:【 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这完全符合上述论文的结论 --- 该论文都算了,PM值升高10,死亡率增加多少。 根据柴静视频的文字记录,她在另一处说: 【这是中科院做的一个测算,他们有一个简单的结论,pm2.5上升到200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我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死亡率会 增加14%到26%】 这应该是根据这篇论文图6的计算结果,1.38% * 190/10 = 26.2%, 0.63* 190 /10 = 12 %。与柴静说的数字接近---误差可能是近似。这可以说明柴静(或者其团队)不但用了图6,还用图6 的数据进行了假设性死亡率计算。 至于原图中最上面的黑色柱子只是记载PM值的参考信息,完全可以去掉,对于 【 当pm2.5值升高,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的结论没有任何影响。方舟子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完全是基于自己错误的理解。 关于柴静视频中最上面那条红线,柴静的改动对 【 当pm2.5值升高,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的结论也没有影响。但如果她改动了这条曲线,动机是什么? 如果柴静像方舟子一样错误理解了原图,那么她的修改也许可以理解,但上面的证据显示,柴静并没有像方舟子那样错误理解。 我 最初以为柴静用的是二次拟合曲线,依据是(1)曲线的形状像二次;(2)如果是三次,则能够完全fit四个点,但柴静的图没有。后来我发现 看到柴静视频上实际上列出了这条曲线的系数,其实这也是一条三次曲线,但三次项系数很小。柴静的视频还给出了 R^2 值。这个的R^2值明显偏小。有统计学知识的也许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动机判断。 最终结论: (1)柴静的陈述完全符合中科院论文结果; (2)方舟子完全错误理解该论文; (3)方舟子关于柴静作假的论证完全基于方舟子对该论文的错误理解; (4)柴静与方舟子发生同样错误理解的假设很难成立。
个人分类: 科普|175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柴静正确陈述了中科院论文的结论
热度 4 岳东晓 2015-3-14 08:07
方舟子质疑柴静捏造数据的事情,经过这几天的讨论,初步结论已经可以做了。 那就是柴静正确陈述了论文的结论,而方舟子完全没有能理解该论文。 柴静在视频中说道:【 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12分34秒)。其依据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的图6。 正如我在《 详解方舟子没看懂的雾霾曲线 》中指出的,这张图显示的是【 PM2.5 值每增加10,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因此,只要这张图的数据大于零,那么死亡率就是随PM2.5值上升而上升。这张图显示,PM2.5值每增加10,心血管病死亡率平均将上升1.3%,呼吸系统病死亡率将增加0.6%。因此,柴静说 【 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完全符合论文的数据与结论。 方舟子由于未能正确理解这张图,以为图中显示的是死亡率。方舟子说 【 pm2.5值最高的是2006年,之后由于要开北京奥运会进行治理,北京pm2.5值其实是逐年下降的。柴静的图却显示那几年北京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岂不成了随着pm2.5下降,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 至于方舟子就柴静视频中显示的最上面一条曲线的问题提出的捏造指控,有几点可以确定: 1)柴静图中最上面的数据四个数据点是来自原论文计算出的增长率系数,而不是捏造; 2)柴静与原论文的区别在于,原论文使用三次曲线进行吻合,而柴静使用二次曲线;但无论根据原论文曲线,还是柴静的曲线,结论都是:PM2.5增加则死亡率增加; 3)方舟子对柴静作假的推理是基于他对曲线的错误理解,把曲线当成了死亡率,而不是死亡率的增加比例,基于这一错误理解, 方舟子 误以为2008年死亡率下降,而他以为柴静试图在掩盖2008年死亡率的下降。实际上,2008年的死亡率是上升的。目前我们没有证据显示柴静与方舟子对该曲线有着同样的错误理解。完全可能出现方舟子文傻不如的情况。也就是柴静理解了原论文的精神,而方舟子没有理解。 我们目前阅读到的柴静所说的“当PM2.5 值升高,死亡率升高”的说法完全符合原论文的数据显示的结果。说柴静试图作假缺乏证据。 4)从方舟子 12号对我的回应看,他当时仍然没有理解图中的数据是何含义。我对他的驳斥参见科学网博文。 说明: 我之前都不知道柴静是谁,柴静的视频我只看了前两分钟,上面柴静说的话及其视频截图来自方舟子的文章 原来的曲线如下。
个人分类: 科普|1733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1 10:51 , Processed in 0.028051 second(s), 1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