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知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二一八 知音
水壶灌满 2016-10-11 08:28
如果仅仅是一个音乐家,师旷的历史价值就要打折扣。实际上,师旷对于国家大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是非常好的见解。br   晋平公曾经向师旷讨教治国的方法,结果师旷就把向老子请教来的那套“清静无为”的主张原封不动趸给了晋平公。br   师旷性格直率而爽快,敢说敢骂甚至敢打,反正闭眼的不怕睁眼的。br   【大师小故事】br   那一年还是晋悼公十四年(前559年),卫国的孙林父赶走了卫献公。br   “卫国人把自己的国君赶走了,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晋悼公问师旷,他有些犹豫是不是要干预一下卫国的内政。br   “不一定啊,也许是卫国国君自己太过分了。”师旷立马反对。他一向就认为一个国家出了问题,基本上都是国君的责任。“我听说贤明的国君扬善惩恶,爱民如子,保护他们,宽容他们。这样,臣民就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戴他,就像仰望日月一样仰望他,就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就像畏惧鬼神一样畏惧他。这样的君主,老百姓怎么可能赶走他呢?反过来,如果君主让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国家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样的君主还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赶走他?人家夏朝的时候,每到初春,都会有宣令官来到大街上,专门听取百姓的意见,以便君主改正自己错误。上天非常热爱自己的百姓,怎么能容忍有人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呢?所以,昏庸的君主被赶走正是上天的意思。”br   师旷的意思很清楚,民意就是天意,如果一个君主被百姓赶走,那就是罪有应得。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君主对百姓不好,就应该被赶走。br   晋悼公点了点头,终于还是没有干预卫国的内政。br   晋悼公薨了之后,晋平公对师旷也很尊重,时常讨教。br   “大师,我最近学习晋国历史,看到文公称霸那一段,狐偃和赵衰两个人,你说谁比较贤能一些?”晋平公问。br   “那肯定是赵衰啊。”师旷回答。br   “为什么?狐偃可是比赵衰的能力强啊。”br   “我给你举个例子,阳处父是个有学问的人,找狐偃推荐他,结果三年都没推荐上去。可是找赵衰,三天就推荐上去了。不能了解别人的才能,是不聪明;了解了不能向上级推荐,那是不忠诚;想推荐又不敢推荐,那是不勇敢;推荐了不被采纳,那就是不贤能。不管怎么说,狐偃不如赵衰贤能。”br   师旷的这个观点,后来被孔子用来比较管仲和鲍叔牙。br   “大师,你看你弄瞎了自己的眼睛,有没有后悔过?”一天,晋平公问。br   “没有,有所失必有所得,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没什么好后悔的。”师旷笑道。br   “可是,你什么也看不见,岂不是饱受昏暗之苦?”br   “主公,眼睛看不见东西算不上真正的昏暗,真正的昏暗有五种,其一是君主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主用人不当;其三是君主不辨贤愚;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其五是君主不知民计安生。主公,要是你不小心治国,那就比我昏暗多了。”师旷借着这个由头,来规谏晋平公。br   师旷的点蜡烛理论也很著名。br   晋平公二十四年(前634年),晋平公突然想起什么来,于是请师旷来请教。br   “大师,我现在其实挺想学习,可是这不都五十多了,读书太晚了吧?”晋平公说得很真诚的样子,似乎真的很想学习。br   “晚了?那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师旷回答。br   “大师,拿我找乐啊,我不是说天晚了,是说我晚了。”晋平公差点笑出来。br   “我怎么敢拿主公找乐呢?我的意思是,少年好学,好比早上的太阳;壮年好学,好比中午的太阳;老年好学,好比点着蜡烛的明亮。那你说说,点着蜡烛行走,总比黑灯瞎火在黑暗中摸索要强吧?”师旷也差点笑了。br   “嗯,有道理。”晋平公说。br   有道理虽然有道理,可是你不按照道理去做,那也没用。br   跟师旷对话之后没几天,晋平公决定征调民工,修建一座宫殿,叫做虒(音司)祁之宫。br   一时间,民怨沸腾。br   不久,在魏榆(今山西榆次)发现了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为什么石头会说话呢?晋平公又来请教师旷。br   “大师,你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下怎么石头会说话。”晋平公觉得石头说话可能又是音乐现象,说不定能把石头请过来演奏一曲什么靡靡之音。br   “嗨,别听他们瞎说,石头怎么能说话呢?我估计,是老百姓的误传。”师旷眼都没眨一下,因为他没眼。br   “啊,这么说来石头不会说话?”晋平公略有点失望,不过他倒很相信师旷的话。br   听了晋平公的话,师旷突然想起什么来。br   “不过,石头不会说话,但是有鬼神附着在石头上说话也不一定啊。”师旷又把话说回来了,石头又能说话了。br   “那,这为什么啊?”晋平公就觉得奇怪了,什么鬼啊神的,师旷平时不信这个啊。br   “我听说啊,一旦君主做事违背了农时,老百姓怨声载道,就有不会说话的东西要说话了。主公,您现在修建高大宫室,百姓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石头会说话有什么奇怪的呢?”师旷把话又说到了这里,而且一点也不客气。br   “这个,啊……”晋平公一脸尴尬,好在师旷看不见。br   晋平公停止修建宫殿了吗?当然没有,别说石头说话,就算石头杀人,他也不会。br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就是晋平公的境界。br   当年,宫殿落成。br   鲁国的叔弓和郑国的游吉都来祝贺。br   “嘿,阿游,你们是不是自欺欺人太过分了,这样的事情该来吊唁才对,怎么还来祝贺呢?”晋国的史赵跟游吉关系很好,来了个冷幽默。br   “为什么要吊唁?这是晋国人民的大事啊,标志性建筑啊。不仅我们要庆贺,全世界都要庆贺啊。”游吉说,面带笑容,一种坏坏的笑。br   全世界都很讨厌晋国,所以晋国做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大家都觉得应该庆贺。br   转眼到了第二年,晋平公在新宫殿里住得很开心。br   这一天,晋平公出外打猎,结果看见一只小老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直到晋平公打完猎,那只小老虎还是没动窝。br   回到宫殿,晋平公把师旷请来了。br   “大师,我听说啊,霸主外出,猛兽看见了就趴在地上不敢起来,因为霸主的霸气太猛了。今天我出去,一只小老虎趴在地上不敢动,是不是说我要当霸主了?”晋平公说得绘声绘色,非常得意。br   师旷想了想,并没有一丝替晋平公高兴的意思。br   “自然界是瞎猫吃老鼠,一物降一物。我知道有一种叫做駮的动物专吃老虎,而駮马的外形跟駮很接近。我想,主公拉车的马里一定有駮马,所以小老虎看见了就不敢动。”师旷真是博学,立即找到了原因。br   “啊,是,是啊,原来是这么回事。”晋平公颇有些沮丧。br   “分明老虎是怕你的马,可是你就以为是怕你。你这样自我吹嘘,第一次一定是受窘,第二次就是受辱,第三次就要呜呼哀哉。所以啊,以后自我吹嘘要小心点。”师旷说完,起身走了。br   “嘿!”晋平公很恼火,原本高高兴兴,现在则十分恼火。br   过了几天,晋平公上朝,结果有鸟儿在他头顶来回飞。br   下朝之后,晋平公又把师旷给请来了。br   “大师啊,我听说啊,霸主出现,凤凰就降临。我今天上朝,鸟儿围着我飞,一直不肯离开,这鸟儿是不是就是凤凰变身呢?”晋平公很得意,心说前几天你说是我的马吓住了老虎,现在看你还说什么。br   “嗨,什么霸主。鸟在你头上飞,顶多说明你是个鸟人。”师旷还是没眨眼睛,直接把晋平公给噎回去了。br   “这怎么说话?告诉你,那鸟很漂亮的。”br   “那我知道了,东方有一种鸟叫作谏珂,这种鸟儿,满身文彩,红色的脚,它讨厌同类,但是喜欢狐狸。我问你,你今天是不是穿了一件狐裘上朝?”别看师旷没眼睛,见识比谁都广。br   “啊,是啊。”晋平公吃了一惊,又有点沮丧。br   “我不是说过了吗,第一次自我吹嘘受窘,第二次就要受辱。不好意思,你这是第二次了,我要羞辱你一下,你真是个鸟人。”师旷骂了晋平公。br   “嘿!”晋平公非常恼火,可是人家是个瞎子,你能把他怎么样?br   晋平公连着几天不高兴,总觉得应该教训老瞎子一下。br   终于,他想到了办法。br   晋平公在虒祁之宫设宴,专门宴请师旷。宴席摆好,派人去请师旷。br   师旷挺高兴,看这架势晋平公是不是有所悔悟了?高高兴兴来到宫里,师旷拄着杖上台阶。br   “哎,大师大师,怎么穿这鞋就上来了,把鞋脱了吧。”晋平公在上面叫了起来,不错,按着规矩,是该脱鞋。br   师旷脱了鞋,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br   “哎哟。”师旷叫了出来,脚底下踩到一个很尖利的东西,刺得脚板极痛。师旷站立不稳,不敢向后倒,只得向前跪下去,结果又是一声更凄惨的叫声,膝盖也被刺了。br   师旷顾不得这些,急忙转身坐在地上,好在,屁股没有被刺中。br   晋平公偷偷地笑,不敢出声,所有人都在掩着嘴偷偷地笑。br   师旷看不见,可是什么都听得见,他知道这是晋平公在捉弄自己。他把脚上和膝盖上的刺拿了下来,摸一摸,知道是蒺藜。好在,蒺藜的尖被削掉了,看来晋平公只是要捉弄自己而已,倒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br   “唉——”师旷仰天长叹。br   “大师,我只是跟您开个玩笑,别生气啊。”晋平公觉得自己捉弄一个盲人,而且是一个人们都很尊重的盲人,有点过分了,于是亲自来搀扶师旷。br   “我很担忧啊。肉如果生了虫,煮熟之后还是要自己吃;木头如果有了蛀虫,刻成东西也是自己用;人如果兴起了妖孽,产生了灾难,不也要自己承担吗?我听说诸侯的祭器里不蒸煮粗劣的饭菜,国君的殿堂上,不应该有蒺藜生长啊。自作孽,不可活啊。”br   “啊,那我已经作了怎么办?”晋平公大吃一惊,难道捉弄个人也会引来祸患?br   “没办法了,下个月初八册立太子,整治百官吧,主公就要死了。”师旷说,一点不像开玩笑。br   当天那顿饭,吃得十分沉闷。br   到了下个月初八,晋平公醒过来,觉得一切安好,没什么问题啊。于是,派人把师旷给请来了。br   “大师啊,错了吧?你看我好好的,怎么会死?”晋平公对师旷说。br   “等明天你再叫我吧。”师旷就说了这一句话,走了。br   明天,晋平公叫师旷了吗?他没有明天了。当天晚上,晋平公猝死于宫中。br   没有多久,师旷也离开了人世。br   师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一个一身正气的敢于直言的人。师旷的去世,是中国音乐事业的巨大损失。br   师旷,一个真正德艺双馨的人。br   【知音】br   除了师旷,春秋还有很多著名的音乐家,譬如郑国的师文。师文弹奏二十五弦琴时,整天弹得如痴如醉,甚至拜倒在琴的面前喃喃自语:我效于子效于不穷也。br   师文学习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据说他学琴三年不成,老师误认为他笨拙,让他回家。师文去讲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他说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br   成语“得心应手”,就是这里来的。(见《吕氏春秋》)br   不过,还有一段故事比师文的故事又要传奇得多。br   楚昭王元年(前515年),楚国左尹伯郤宛被费无极所害。br   伯家被灭门,只有个别人逃脱,除了伯嚭逃往吴国之外,伯家还有一个人逃去了晋国,此人名叫伯牙。br   后世有人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br   伯牙自幼喜好音乐,拜楚国著名琴师成连为师。学琴三年,伯牙琴艺大长。可是,他依然感到苦恼,因为对音乐的领悟还没有进入境界。老师成连自己也没有进入境界,因此也无法帮助他。br   “孩子,我已经倾囊相授了。以你的资质,我已经没有办法教你了。还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琴艺出神入化。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这一天,成连总算想到了一个办法。br   “好啊好啊。”伯牙非常高兴,尽管他从没听老师说过这个师爷。br   师徒二人于是从楚国来到了齐国,一路向东到了蓬莱。br   “孩子,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接老师过来。”成连雇了一条小渔船,出海而去了。br   成连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伯牙的情绪从焦急、伤心、失望到冷静。面朝大海,突然有一种赫然开朗的感觉。伯牙不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以琴声来追思老师。于是心手合一,声由心出,顿然感悟到音乐的真谛。在这里,伯牙创作了《水仙操》这首琴曲。br   那么,成连究竟去了哪里?或者喂了东海鲨鱼?br   原来,方子春只是成连编出来的一个人物,根本不存在。成连之所以要这样做,是要让伯牙独自去感受大海波涛雄壮之声,高山群鸟悲鸣之音,去激发自己的灵感。所以,他登船而去,绕了一个圈子上岸,然后回到楚国等待伯牙回来。br   成连成功了,意思就是,伯牙成功了。br   从楚国逃到了晋国,伯牙成了晋国的大夫。想想看,当年祖上因为逃难从晋国去了楚国,如今自己竟然又因为同样的原因从楚国逃到了晋国。br   “世事难料啊。”伯牙慨叹,对世事有了更多的体会,对音乐也有了更多的体会。br   可是,在晋国,自从师旷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好的乐师了。br   伯牙的琴法带着明显的楚国风格,深邃悠远,寓意山水。可惜的是,晋国人完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尽管在晋国也过得富足,伯牙却很郁闷,因为没有人能懂得他的琴声。br   到晋国的第二年,伯牙得到楚昭王为伯家平反的消息,于是决定回一趟楚国,祭扫遇难的家人。br   就这样,逃离楚国一年之后,伯牙又回到了楚国。br   伯牙由汉江乘船东下,来到汉阳江口遇上风浪,于是停泊在一座小山下。br   到了晚上,渐渐风平浪静,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br   一曲弹罢,长出一口气,猛一抬头,看见面前多了一个人。br   “哎哟。”伯牙吃了一惊,只见这个人身材高大,手持一把锄头,正对着自己笑。br   强盗?伯牙心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弹个琴还把强盗给招来了。br   “哇噻,兄弟弹得真好啊。”这人开口了,竟然赞扬伯牙的琴技。br   这个时候,伯牙再仔细看这个人,只见这人头上戴着笠,卷着裤腿,腿上都是泥,就是一个农民啊。再加上这人说话的口气,绝对不是强盗。br   尽管这人不是强盗,伯牙还是很不高兴,自己的琴声如此高雅,竟然招来一个老农民,这跟唱歌把狼招来有什么区别?br   “你谁啊?你听得懂吗?”伯牙没什么好气地问。br   “善哉,巍巍乎若泰山。”老农民并没有生气,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当然听得懂,我从你的琴声中听到巍峨之声,就如泰山一般。”br   “噢?”伯牙愣了一下,这首曲子的曲名就叫《高山》,是伯牙在泰山所作的。br   “那什么,你再听听这首。”伯牙就不信老农民真的听懂了自己的琴声。br   伯牙开始弹琴,这是他新作的曲目,名叫《流水》,就是这一路坐船下来,观赏沿途风景,有感而作。br   一曲终了。br   “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曲声还没有散尽,老农民就说话了:“好曲子,意在流水啊。”br   伯牙傻眼了,老农民竟然与自己心意相通。br   伯牙心中一阵悲凉,在晋国一年多,晋国没有人能够听懂自己的琴声,这令自己非常惆怅。没想到回到楚国,这样一个老农民就能懂得自己。br   “大哥,知音哪。”伯牙已经顾不上去管眼前这个老农民的身份了,他只知道这人就是自己的知音,这人真的懂得音乐。br   知音,这个词就来自这里。br   两人找了块石头,对面坐下,聊了起来。br   原来,此人确实是个老农民,姓钟叫子期。br   “这么说来,你是钟家的人?”伯牙又吃了一惊。br   “是,不过到我这辈,就已经是农民了。”钟子期笑笑说。br   钟家是楚国的乐师世家,钟仪,钟建,都是楚国乐师。钟子期是这个家族的人,能够懂得音乐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他本人已经是不会弹琴的农民,可是毕竟对音乐还是有一种天生的感觉。br   两人聊得投机,非常高兴。临别,两人约定,一年以后的今天,还在这里相会。br   一年之后,伯牙如期来到了两人相遇的地方。可是,江水依然,故人不见。br   伯牙左等不到,右等不到,难道钟子期忘了?于是干脆开始弹琴,希望琴声能把钟子期引来。可是,琴声没有能够再次招来钟子期。br   伯牙等了一天,不见钟子期来,不禁有些失望,难道钟子期是这样不守承诺的人?不像。于是,伯牙第二天在附近寻找钟子期。终于,他找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恰好认识钟子期。br   “老钟啊?老钟死了。对了,临死前他告诉自己的家人他跟一个晋国人有个约会,一定要把他埋在江边,等那个晋国人来。”这家的长者对伯牙说。br   “啊,大哥死了?我就是那个晋国人啊,告诉我,他埋在哪里?”伯牙感到一阵深深的悲伤。br   长者带着伯牙来到了江边,果然,就在当初两人相遇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座新墓。br   “这就是了。”长者告诉了伯牙,匆匆走了。br   来到墓前,伯牙放声痛哭。br   哭过之后,伯牙取出琴,就在钟子期的墓前演奏那两首曲子《高山》、《流水》,两曲奏罢,泪水双流。br   “啪。”伯牙挑断了一根琴弦,之后把整个琴高高举起,重重摔下。br   这是伯牙心爱的琴,这琴陪伴他半生,陪伴他走遍天南海北,他珍爱这把琴胜过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为什么伯牙摔碎了这把琴?br   “知音已死,今后奏给谁听?”伯牙喃喃自语,钟子期已经不在了,谁还能听懂我呢?要这把琴还有什么意义呢?br   从那之后,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br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伯牙摔琴”的故事。后来,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今武汉鬼山),筑起了一座古琴台。br   后人有许多咏颂伯牙和钟子期这段知音友情的文章及诗词,譬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而欧阳修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lt;/pregt;lt;pre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width: 998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20px; background-color: rgb(230, 230, 221);gt;lt;brgt;lt;/pregt;lt;/divgt;
5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知音》当年帅气的王心刚和美丽的张瑜
热度 10 yuanyuan88 2015-6-15 22:59
1981年,王心刚凭借扮演电影《知音》中的爱国将领蔡锷一角,获得了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这之后,他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彻底远离了演艺界。视频中是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王心刚和张瑜对戏《知音》。 Youtube: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rHiijl2tk 【56网】 视频的播放地址是:url=http://www.56.com/u82/v_MTM3NTE5NjA3.html 对应的手机视频访问地址是:url=http://m.56.com/view/id-MTM3NTE5NjA3.html 优酷: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yMzI4MzE2.html Google王心刚,看到这样一段:“曾和王心刚合作的同事、老友,都认为生活中的他性格内向、不事张扬,办事谦虚而又极其认真,与他塑造的那些风流倜傥、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简直判若两人。”我对这位帅气的王心刚更有了一份敬仰。 电影知音里的另一位重量级的演员张瑜:
个人分类: 民歌民美|10832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七绝]我有陈年数斗酒 叠 一蓑烟雨 觅知音
热度 9 Chi202 2015-6-6 01:48
我有陈年数斗酒, 君拥流水三尺琴。 随风提剑飞龙舞, 幽雅曲中侃古今。 一蓑烟雨 和 人生何处觅知音, 引凤求凰流水琴。 风月婆娑宜共舞, 梅香入酒论古今。
664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七绝] 觅知音 和Chi202 风天
热度 12 一蓑烟雨 2015-6-5 07:47
觅知音 和Chi202 风天 人生何处觅知音, 引凤求凰流水琴。 风月婆娑宜共舞, 梅香入酒论古今。 Chi202 原 玉 2012-6-10 流水高山知己心, 梧桐浴火始焦琴。 喜观白鹤风天舞, 海浅情深自古今。 风天 原 玉 泥龟黄土悟春心, 云鹤青田惑秋琴。 雨蝶得意纵风舞, 天涯续梦到如今。 注:1." 流水琴" 引自 [流水琴】    参 见文明部 · 礼 乐 “ 高山流水 ” 。唐 储光義《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 潘岳 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 2." 风月 婆娑 " 引自 陆游诗 新作柴 门戏书:" 尚 许渔樵时剥啄,偶逢风月亦婆娑。" 3.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个人分类: 一蓑烟雨|10891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春归易 知音难
热度 5 fanfan 2014-4-1 06:16
春归易 知音难
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山川大地,打开了这个季节所有的梦幻,顿现朦胧的绿意,诗情画意的春天,就这样风情万种地铺陈开来。 春雨带着一丝羞涩,一丝婉约,在阡陌里独自轻舞,滴滴答答、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如烟如雾地笼罩着一切,细雨霏霏,静静地敲着心灵的窗棂,悄然划过心底深处,尽情地在心底流淌,留下如烟、如雾、如丝的倩影。雨丝随风飘洒在脸上,带着一丝清香、一丝凉爽,在心中波荡着涟漪,有一种道不尽的生命萌发的惊与喜。 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知音很多时候,更是一种感悟中的引申。人间友情易得,千里知音难觅,曾经的感伤,曾锦的失落。知音是否拾。。。 知音,是山间叮咚的小溪,不急不缓,却清澈见底;知音,是隔了千山万水,于一脉风香中,也能听得到的心跳。茫茫人海,你便是我今生要等的那个人。 一份懂得,不需要海誓山盟,纵使无言,亦是温暖,飞花处,缱绻倾情;感知里,同解兰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必去询问堤岸细叶谁裁出,却可见,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桃林竟然全部绯红怒放,瞬间,惊艳了我的眼眸,明媚了我的心情,原来该来的总是会来,有些快乐不需要刻意去等待。 如风的昨日,隔着遥远的光阴,一点一滴的刹那,那些曾经最美丽的,也是最让人痛心的。九曲回廊,凭栏而立的琴瑟犹在的鸣唱,风雨摇落的流年,一把清霜,凝固了摇曳芳草,一缕清愁,渲染了潇潇暮雨。伤感的季节,让一些飘零的记忆入住,远古积累的痴狂,几世千秋的沉醉入迷,那些,成墨的泪湿词赋,谁又懂得这份缱绻?知音可曾入心坎? 独自在旷古清幽里飘飞,半世过往,揉碎在诗文的长相思中,曾经暗香浮动,姹紫了烟花,曾经心碎呢喃,白首了韶华。被束缚的红尘,那段旧时的风月已不在,回首尘世之外,向往的美好,也在不经意间散落成了永远的难寻。一轮残月,寄放着隔世的爱恋,一丝忧思,追忆着遥不可及的深情,千丝万缕的冥冥想念,只是,那份云淡风轻,不知,该如何勾勒,如何书写?那往日的知音是否还在享受? 哀怨如同寒风中的月光,同样的心境会有同样的感伤。昨日幽梦忽还乡,又见那条江。一曲离殇,难诉衷肠,不忍相望。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5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花开时节遇知音…
热度 8 口无遮拦 2013-6-17 20:12
花开时节遇知音…
http://infinitinb.net/COFFdD0xMzcxNDcwNzQyJmk9MjAyLjEwMS45Mi4xNSZ1PVNvbmdzL3YyL2ZhaW50UUMvZmIvZmYvMzg0NjBlNjIyOWFmNDcwYmY0NmY3MzQ0NTA5YmZmZmIubXAzJm09ZGQ0MDZlOGU4NmNmY2MyMTQ4YjE3NzEyMDE2ZTdjNmEmdj1saXN0ZW4mbj27qL+q0/bWqtL0JTIwKEJsb29tJTIwRXZlbnQlMjBTYWxvbikmcz230dPxx+UmcD1z.mp3
个人分类: 口无遮拦|811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如泣如诉:“知音”
热度 25 锅盖 2012-8-31 21:41
老歌。小风仙儿唱的,不知道八十年代上大学的朋友还记得不记得? 这次是用心唱的,用心录制的,就这水平了。希望湾友喜欢,谢谢。演唱:ROSE。 知音.mp3 歌词: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11562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云间问知音
热度 9 旭日风天 2012-7-11 18:57
“知音在云间啊?“ “人在云间,问知音何在 。“ 云间问。读司徒恭平。《五绝》踏春 2011-04 春游山路尽, 云间问知音, 翠鸟高飞去, 清风在我心。
409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和风天: 知音
热度 8 Chi202 2012-6-29 05:18
静静小湾旁, 幽幽聚义庄。 依依情不断, 地久到天长。 风天 寂寂小琴房, 寞寞少儿郎。 知音相聚短, 唯有乐韵长。 shen_fuen 山村小站旁, 默默候情郎。 澹澹溪流水, 音源自此长。
478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知音相聚短
热度 12 旭日风天 2012-6-28 18:57
“还要看哪里的文字更对口味啦。“ “飞花都一盘粽子,两边送啦。嗯,得看那里有知味人啊。“ “你太对口味啦。“ “哈,对色对味都有了。嗯,还欠个对音的,飞花得唱首歌来听啦。“ “无缘无故的唱歌要吓 S 人的啊。“ “美声难得,缘由好找,就来个六月飞花演唱会啦,嗯,得赶在农历七月前,不然要乐活鬼的。“ 知音。读《纽约桃花。上海浮生若梦》 2011-04 寂寂小琴房, 寞寞少儿郎。 知音相聚短, 唯有乐韵长。
7639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 19:25 , Processed in 0.045319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