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说服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法国针对华人暴力抢劫增加 劫匪认为华人“富有”
稻草 2016-8-22 11:01
  外媒称,居住在法国欧贝维利耶的华侨张朝林因遭暴力抢劫而丧命。在他去世的数日之后,法国华裔青年协会会长王瑞直言:“当前形势是潜在种族主义向常规种族主义转化的写照。”他对亚裔族群普遍遭遇的歧视和不安全处境予以批判。   据法国《费加罗报》8月18日报道,在欧贝维利耶,这场袭击只是一系列专门针对亚裔的暴力行动中的一起。在该市生活和工作的亚裔有近4000人。一名居民表示近15年来暴力活动猖獗,她说:“这里所有族群都深受其害,但以华人尤甚。”她叹息道:“我看到在我家楼下有被抢包的……甚至见过一个亚裔刚出车门就被痛打,还是当着他老婆孩子的面。”   警方对2016年前7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针对华人的暴力抢劫事件明显增加,在一年内从35起增至105起。王瑞认为这个数据虽然具有说服力却掩盖了另一个现实:“数字之所以在增加也是因为起诉增加了。”法国华裔青年协会鼓励受害的华人群体告发暴行。该协会表示:“我们已经施压让警察局更好地接待受害者。欧贝维利耶市警局对这个问题非常上心,已经申请省警局的支援。”但王瑞遗憾地指出该市并未取得初步进展:“地方当局说正在考虑我们的要求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还证实在今年2月已致信曼努埃尔·瓦尔斯总理,提醒说形势变得“一触即发”。2015年5月,三家法国华人协会会长联合致信法国总理府,并附有一份汇集了2.5万多个签名的请愿书,这份请愿书针对亚裔族群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   国际反对种族主义和排犹主义联盟强烈抨击“建立在华人必然富有且携带现金这一想法上的种族偏见”,并明确指出,“排亚种族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种族主义,它是无声的,如今在一些城区的发生规模前所未有”。   报道称,支持张朝林家人的委员会要求“安全共享”,并呼吁“所有公民抵抗暴力”。该委员会在一份公报中要求当局增加警力,在欧贝维利耶重点街道至少额外安装10个摄像头,在关键区域和城区增加社会调解员来帮助协会成员采取预防性行动。   欧贝维利耶市长玛丽亚姆·德尔卡维保证会在夏日休假结束后“调整”市警方的运作。今年7月18日,她致信内政部长贝尔纳·卡泽纳夫要求获得“与一座有8.25万名居民的城市规模相符的国家警察人员和物资部署水平”。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科学不保守,人可能保守
岳东晓 2016-8-20 15:26
刚看到这个科学是保守的说法,这个观点看起来有点奇怪。保守是一种人的心理与态度,人可能保守,科学家是人,因此科学家(或者科学界)可能保守。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它不是人,不存在保守与否。从历史看,人类社会对于科学创新也很难说保守。 先看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哥白尼的日心说。传说是教廷反对日心说,认为触犯了圣经的教导。实际并非如此,圣经里并没有地心说。哥白尼本人就是一位教士,他提出日心说后,教廷还请他去讲学。哥白尼的理论之所以没有被接受,是因为他的理论不能与观测数据对应。哥白尼认为行星轨道是圆形,因为实际轨道是椭圆,他理论跟观测数据对不上。后来,另一名教士开普勒根据精确数据,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还总结出相关规律,写成大部头专著发表(1609年)。开普勒不仅没有因此遭到迫害,而且还得到重用。 牛顿出生于1642年,他在30多岁写的著作建立了牛顿力学。在开普勒定律基础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相关的学说很快就被普遍接受。道理很简单,牛顿的学说能够为相关物理现象提供数学化的精确解释或预测,从抛物运动、到潮汐、到行星轨道,人家实打实地能给出准确的说法,除非是缺乏基本理解力的,又怎么去反对?所以,牛顿在其有生之年就引起了一场科学乃至文明的革命,他个人也得到相应的荣誉与地位。 快进到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此时他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职员,不在研究机构。但狭义相对论也很快得到了物理学界的认可。普朗克是第一批公开支持爱因斯坦的,一大批实验与理论物理学家、以及数学家也跟进,进行继续发展。10年后,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把牛顿引力理论完全改观。这个理论也几乎是第二天就被接受,物理学界热情万丈的进行了实验观测。当时正在进行一战,战壕里一名物理学家Karl Schwarzschild 很快就用爱因斯坦方程算出了一个精确解。很快,英国的艾丁顿勋爵进行了日食观测,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一夜之间,成了顶级科学高人。他的学说也很快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成了科学明星。 再看量子力学。从它的雏形到相当完备的发展也就是短短数年的时间。量子理论很快就席卷了整个物理学界与化学界。道理也很简单,以前无法解释的物理、化学现象现在都可以算出精确的结果。很多使用量子力学的科学家都懒得跟人进行哲学式空对空辩论,能得出被验证的结果就是硬道理。 当然,总有些老顽固不愿意接受新学说,但这些人往往是学不懂,而且不愿意承认自己学不懂。 再看量子场论。这段历史更为有趣。量子场论是狄拉克等人提出,但是这些“老一辈”量子物理学家认为是应该抛弃,寻找新的理论的 --- 因为解决不了计算中无穷发散的困难。反倒是新生派的物理学家,如费曼、斯温格等人“保守”,认为量子场论可行。最后也是这些年轻的“ 保守派 ”取得了成功 --- 发明了重整化等方法,看起来很牵强,但是能算出被实验精确验证的结果,很快也就成了主流。 从物理学的发展看,不存在显著的科学界保守的现象。新的科学观点能否被接受取决于它的实际有效度--- 能否真正解释、解决客观的问题。那些不被接受的理论,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 既不能解释已知现象,也不能预测未知现象,甚至看起来就不合理。
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
热度 2 MingHao 2016-2-9 07:45
 一个有效的论证必须遵循一定的论证规则,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犯相应的逻辑错误,论证就是无效的。可以从概念、语言、论点(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查看论证的有效性。   1.概念的有效性——切忌“偷换概念”   如果在一个论证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情况,这样的论证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所以,对于一个论证来说,在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确和前后一致显得尤为关键。   偷换概念的错误经常在结论型题目中出现,有些迷惑性选项就是通过偷换概念来设置的,考生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选。   2.语言的有效性——语言必须清楚明确   在论证过程中,词或短语的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个词项不可能在前提中具有一种意义,在结论中却是另一种相当不同的意义。一个正确的论证要求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清楚明确的,违反语言明确性的要求,通常容易出现“非黑即白”、“稻草人”、合成谬误等逻辑错误。   3.论题的有效性——论题应当清楚、明白并且保持统一   为了使论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论题就必须清楚、明白。否则,就无法找出适当的论据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来进行论证。在一个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任意转换。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常出现于评价型题目中,多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但在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中极少出现。   4.论据的有效性   (1)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   论据是用来确立论题真实的理由。因此,论据的真实性是证明具有论证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条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论据虚假”或“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①论据虚假   “论据虚假”指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显而易见(已确认)的不真实理由作论据。   例如:研究表明,在大学教师中,有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张宏是一名大学教师,而且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所以,张宏很可能是一位重度失眠者。   上述论证是错误的,已知“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但是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到底有多少是重度失眠者就不一定了,题干以“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大学教师有90%是重度失眠者”这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为前提得出结论,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②预期理由   “预期理由”是指以真实性尚未被证实的判断作为论据来进行论证。在公务员考试中,这类错误多在削弱型或评价型的题目中出现。   例如:有人为了证明“火星上是有人的”,而提出论据“用望远镜观察火星,可以发现上面有不少有规则的条状阴影,而这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   这个证明就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因为“火星上的有规则的条状阴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的真实性还未确定。   (2)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靠论点的真实性来论证   论据是用以支持论证的,论点能否成立主要依赖于论据的真实性。因此,论据的真实性应当独立于论点的真实性,即不依赖于论点而成立。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比较简单,在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中较少出现。   5.论证方式的有效性   在论证中,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只有合乎逻辑的论证方式,才能保证从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点的真实性。因此,论证方式的规则只有一条,即论据和论点之间应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经常出现在可能性推理题中,其主要表现有:   (1)违反推理规则   要使论据和论点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保证从论据合乎逻辑地推出论点,必须遵守有关的推理规则。凡违反推理规则而进行的论证,必然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通常出现在评价型题目中,结合必然性推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考生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推理形式,从而发现其中的错误。   (2)无关推论   凡在论证过程中,用与论点毫无联系的论据去推论论点,就叫“无关推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论据是真实的,仍然推不出论点。   这类错误一般出现在削弱型、加强型和结论型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论证中没有出现的新的概念,比较容易区分。   (3)以偏概全   以有限定条件的原则为论据,错误地推论出一个超越这一限定条件的结论,把在一定条件下的真实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真实判断,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这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类错误多在削弱型题目中出现。   (4)论据不充分   在论证过程中,有时提供的论据虽说不是与论点不相干,但却不足以推出论点,即仍不能从论据合乎逻辑地证明论点,这样的错误称为“论据不充分”。   (5)以人为据   在论证过程中,不是以事实和已经证明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而是以与论题有关的人的权威、地位、品德、人格等作为论证这一判断真假的依据,这就是“以人为据”。具体表现为“诉诸权威”、“诉诸无知”等。这类错误一般出现在结论型、削弱型、加强型等题目中。   ①诉诸权威   “诉诸权威”是指在论证中以权威作为论据的根基,而不是以逻辑或事实来支持论点。   例如:地心说是不能怀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地心说不容怀疑这个论题,紧紧依靠亚里士多德的言论来证明其为真,是典型的“诉诸权威”。   例题   一般认为,一个职业运动员在45岁时和他在30岁时相比,运动水平和耐力都会明显降低。但是在已退役与正在服役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中举行的一场马拉松比赛结果却是:45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和30岁的正在服役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据此,认为一个职业球员到了45岁时运动水平和耐力都会明显降低的观点是错误的。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以上调查分析是由专门研究足球运动员体能的科研机构进行的   B。科学研究证明,人的青年时期可以延续到45岁,因此运动水平和耐力应该能够保持   C。以上调查中的退役职业球员都是长期担任足球教练的人   D。年龄在一定限度内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运动水平和耐力的下降   中公解析:即使不看题干,就单纯看A项,就可以判断这是个错误的选项,通过调查分析机构的权威性来加强论证,是犯了典型的“诉诸权威”的逻辑错误。这种选项在很多加强型题目中经常见到,一般来说都是不正确的。   B项则说明不仅在实验上而且从科学理论上也可以证实题干的结论,这样就加强了题干的论证,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归纳法;D项有一定的干扰性,容易误选,事实上,“不必然导致”不等于“必然不导致”,只等于“可能不导致”,支持的强度不如B项;C项是无关选项。因此,答案选B。   ②诉诸无知   “诉诸无知”是一种以无知为论据而引起的谬误,即辩称一个命题为真,其依据仅仅是该命题没有被证明为假,或者辩称一个命题是假的,仅仅因为没有被证明为真。即以人们对某一个命题的无知为依据,从而断言该命题的真假。   例如:鬼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它是不存在的。   作者用“没有人能证明鬼是不存在的”来证明“鬼是存在的”,就犯了“诉诸无知”的错误。对某些知识的无知,与它是否存在是没有关系的。   ③诉诸众人   诉诸众人则是指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以被广泛接纳为理由服人。   例题   某市教育专家建议,可以采取按照年龄、教授科目和职称等级将教师平均分配的办法来配置教育资源,这样就能实现教育公平,解决目前因上重点中学引起的社会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观点?   A。很多原来重点中学的教师对此表示支持   B。普通中学纷纷要求增加拨款加强学校硬件建议   C。一些重点中学教师要求到该市以外中学任教   D。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表示反对   中公解析:专家认为将教师平均分配就可以实现教育公平,解决上重点中学引起的社会问题,但如果引起上重点中学的原因并不是教师的问题,而在于学校硬件设施,即B项,则削弱了专家的说法。A项加强了专家的观点,D项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反对并不能说明“将教师平均分配不能实现教育公平”,犯了“诉诸众人”的错误。因此,答案选B。   (6)数据不可比   “数据不可比”谬误指用不可比的两个数据所进行的错误相比论证。这类错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出现,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一个人从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越多,他的血清胆固醇指标就越高。存在着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中,二者成正比。超过了这个界限,即使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急剧增加,血清胆固醇指标也只会缓慢地有所提高。这个界限对于各个人种是一样的,大约是欧洲人均胆固醇和脂肪摄入量的1/4。
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所经历的文革时期学校教育
热度 4 云海暖流 2015-10-14 16:02
文革,不同的经历,感受也不同。反对的不少,主要是被打倒的那些人或当时没能考大学的后来写了大量的反对文章。可网上调查支持文革的反而成了大多数。很早以前腾讯有个调查支持的 69% ,反对的 31% 。 对文革的辩论,如果不去管官方的结论(俗话说政治是婊子,所以官方的也不一定可信!看看四人帮的“十大”罪状,你都会忍不住笑了。),民间的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完全的共识的。经历过“文革”的,倒不如自己来回忆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更有说服力。 文革到底是三年还是十年?现在的年轻人请注意 :真正的文革只有三年!为什么是三年?请翻阅人民日报 ——66 ~ 69 年的人民日报,上面基本是文革发动和正在进行的信息。 70 ~ 76 的人民日报没有任何文革正在进行的信息! 1968 年 9 月 7 日 人民日报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既然是胜利了,当然也就不需要再文革了。 69 年九大之后,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被撤销,宣告文革的结束! 1977年 之前没有人认为文革不是三年的,大家都是指 1966-1968 年。 1977 年之后大家都说文革十年!可说文革不是十年者,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因为官方有结论啊,压制人民的正常见解。还有那些官员没有被平反,对他们来说文革是没有结束啊,尽管对当时 8- 9 亿人来说文革是结束了。 言归正传,还是回忆一下我的“文革”中小学经历。 1968 年底,文革结束。全国的工业生产全面恢复运转(农业农村文革受到的冲击不大)。 1969 年春,全国的中小学校也恢复了正常上课 . 我是 1969 年春季入学的,学校有正规的一年级课本。语文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到了 5 年级,改成了秋季招生,俺还多读了半年的小学。学校除了收了一点学杂费外,连课本也不用交钱!读小学时虽然有黄帅,张铁生的事迹,及后来的林彪事件,但影响不大。老师还是书照教的,课照上。小学读完,上初中高中几乎是自然升级,个别留级和个别家长没有让孩子继续读书除外。整个小学时代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政治口号:抓革命,促生产。破四旧,立新风。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社会主义形势一片大好。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那时总的来说课本都比较简单,小学的数学不叫数学课,而是算术课。除了上课外,还学种地瓜等。那时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没有应试教育。 1974 年秋,我开始上初中,整个中学只有四年。当时是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学工,学农,学军。所以,中学只是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照样是不用交学费,只是一点学杂费而已。对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中学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启蒙阶段。我大量的科普知识都是来自中学时代。我对电力,物理知识,化学,数学都很兴趣,非常崇拜那些科学家。初中的数学课,除了教代数几何外,还教会计原理。物理除了普通知识外还教地震测量知识,柴油机,拖拉机等知识。当时最吃力的课程是英语和化学。到了初二才自己找到问题所在,记不住英文单词和化学分子式,花了一番苦功去记住了那些,以后的成绩就无忧了。初中高中都有劳动课,中学还有自己的农场。种地瓜,南瓜啦,水稻啦。为此,整个高一的上半学期都是在农场度过的。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干活,只有一部分的时间上课。高一的下学期开始学工,被分配到一电厂里。才去了两个星期,老师说要恢复高考,接着就回学校了(这就漏掉了高二学军了)。老一套的应试教育立马用上,先编两个所谓的“尖子班”,接着除了继续上原有的课本外,就开始题海战术了。作业多如牛毛。不过,那时好像没有怨言哦。 高考。这真的是学子们既爱又恨的门槛。特别是 1977-1982 年。它表面上是公平的,考的好自然就去上大学了。一下了就成了国家干部了。跟古代科举类似。可实际上,公平的背后却是极大的不公平。因为可以上大学的由于名额的限制是寥寥可数的。绝大部分上不了啊。 有些人对文革失去高考机会耿耿于怀,殊不知过去高考对中国的绝大部分学子都是不公平的。 我在的中学高一下半年有两个“尖子班”(全年段 8 个班),后来学校为了集中精英教学资源,又合成了一个“尖子班”,淘汰了一部分人到普通班级。这个班级由开始的 48 人,后来许多有关系的回城青年又加入,导致小小的教室挤了 60 多个,很多是没有桌子的。最后呢,好几百人只有不到 20 人考上了大学! 1978 年,上大学可以说是当时最快活的年代,无忧无虑啊。我最大的不习惯是从南方到北方,冬天冷的够呛,每年都生冻疮哦,可能是穷,衣服穿了太少了。不过,整个大学年代没有交过一分学费,还可以领助学金够吃饭的。没有花父母什么钱。感谢当时中国的真正社会主义啊!当然,我在出国之前也教了 8 年的书奉献回去了,这是后话。大学由于没有高考压力,学习反而随便了。专业课没有花太大精力,倒是很多时间花到课外读物上,什么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思想发展史,科学发展史,著名小说如四大古典,外国小说等等的乱读了一通。虽然跟我的专业一样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开阔了视野。因为那些书当时在中学的图书馆里是没有的。我大学里学的知识 90% 后来的生活中都没有用上,纯粹的浪费时间。也许大学只是给学子们的自学能力打下了更好的基础而已。现在从这点看,上不上大学也无所谓了。 文革(严格讲应该叫后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应该是素质教育的翻版)。其实也是有可取之处,至少学生没有像应试教育那样成天扎在书堆里。
6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真实鬼故事:第二中学著名的鬼屋
热度 1 天涯过客 2014-12-3 18:13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898/201411/23560.html 真实鬼故事:第二中学著名的鬼屋 (2014-11-24 12:20:59) 下一个 这个故事发生于 中国南方的海驴市 第二中学。我的老亲戚裴医生亲口对我讲述,由于我对她深信不疑,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 “真 实鬼故事”。世界各地很多民众关注鬼故事,但大量遇灵事件,皆杜撰而来。洋人号称具备科学精神,也难逃”装神弄鬼”。看过洋人不少“寻鬼”电视节目,采用 现代高科技设备,搜集到的图像或音响,说服力极其有限。因此,洋人目前的结论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鬼魂存在;如果有所谓证据,证明鬼魂不存在的证 据,比证明其存在的,要多得多。”当然,洋人只说没有证据,没敢断言“压根不存在鬼魂”。下面的鬼故事,同样证据寥寥,听听无妨。 每个到阳间现形的鬼魂,背后通常藏着一个不太简单的故事。 1967 年春天的一个中午,阳光明媚,清风芬芳。海驴市第二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高二学生赵王子正在写标语。宿舍颇简陋,几十名学生挤住于二三十平方米的砖头平 房,跟新社会的“群租”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仍然跟钱息息相关:“群租”要掏不菲的租金,当年“群住”的学生免费。 赵王子来自海驴市郊区农村,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赵王子是班里的宣传委员,书法不错,义不容辞地替班级掌管文书。此刻,赵王子正在写的是 “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 某某某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王子刚写完“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 某某某”,一个同学过来喊他:“你姐姐托人送来一袋东西,快到传达室去取吧!”赵王子没有多想,搁下毛笔,匆匆前往不到两百米外的传达室。 短 短的两百米,彻底改变了赵王子的命运。赵王子兴高采烈地捧着姐姐捎来的袋子,刚回到宿舍,工宣队的刘委员和两个随从黑着脸站在桌子前面,周围全是围观的同 学。刘委员指着桌子上没有写完的大字报怒吼道:“你自己看看!写的都是什么东西!”赵王子看了一眼红纸上的“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 某某某”,猛然省悟,惊得魂飞魄散。赵王子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分辨,但刘委员等人听不进去。周围的同学亲眼见过许多政治磨难,害怕牵连,也不敢帮赵王子 说一句话。刘委员背负尚方宝剑,职业就是狠把革命关,怎么可能放过这一光天化日之下的“罪行”?刘委员认定赵王子不但是故意的,而且背后有指使者,他指天 发誓:“追查到底!” 刘委员立即通知班主任和校领导,召开现场批斗会。老师和领导尽管惊讶,但愿意相信赵王子 “没 有写完”的解释。然而,老师和领导身陷革命风暴,泥菩萨过江,谁敢多言?班主任张大王比较刚直,冒险指出赵王子一贯表现良好,积极参加革命,“没有写完” 的解释合情合理。这一下,犹如捅了马蜂窝。刘委员命令手下将张大王拉出来陪着赵王子一起挨斗,追问张大王是否幕后黑手。在那无理可说的年代,赵王子注定无 法躲过此劫。 刘委员勒令赵王子下午不准上课,不得离开宿舍,除了反省罪状,还必须招认后台是谁。赵王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吓得昏头转向,脑门嗡嗡作响。张大王本来就对革命运动偶有不满言辞,刘委员已有耳闻,这次顺水推舟,把张大王隔离审查。 宿舍里空无一人,只有赵王子呜呜饮泣。赵王子虽然迷迷糊糊,却万分清楚自己犯下的是 “现 行反革命”大罪。不知多少人已经栽在这个罪名上。最近,海驴棉纺厂的一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因为对社会不满,拒绝改造,一气之下扔出扳手,竟砸烂某某某的石 膏像一角,当即被逮捕,最后公审数罪并罚,执行枪决。自己死了也就罢了,家人还受到牵连,挨批斗挨劳改。赵王子一想到必须交待罪行和同伙,可能还要牵连姐 姐和家人,不寒而栗。这些沉重的包袱,赵王子年轻的心灵实在无法承受。 没 有人知道赵王子死前,在宿舍里面都想到什么,都看到什么。同学们下课回宿舍,发现桌子上赵王子咬破指头写的两句话:“我真不是故意的!我真是没有写完标 语!”待看到悬于宿舍深处房梁上的赵王子,同学们吓得大声尖叫起来。刘委员和老师们闻讯赶来,对身体已然冰冷的赵王子实施人工呼吸,无力回天。刘委员或许 本意不想逼死赵王子,但出了人命,自感理亏,昔日的嚣张气焰先消失大半。刘委员不愿负责,嘀咕 “赵王子畏罪自杀”。师生们一听,由悲痛转向忿怒,把刘委员围在中间。刘委员内心恐惧,拼命挤出人群离去。师生们怒归怒,却也不敢动刘委员一根毫毛。 为了平息众怒,刘委员放班主任张大王一马,解除审查。刘委员安然渡过文革,期间依然充当迫害他人的打手。 “四人帮”倒台后,追究“三种人”,刘委员惨遭批斗劳改,也算报应。张大王曾当着好友裴医生的面,惋惜赵王子:“多好的一个孩子啊!真是作孽啊!” 赵 王子离世的第二天晚上,同学们就能感受到宿舍的异常。半夜时分,赵王子自缢的房梁,每隔一阵就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谁把绳子甩上去似的。同学们牵强地 自我安慰那是耗子声,但个个吓得被单蒙头。有个同学半夜起来上厕所,推开木门,发现门外赫然站立着赵王子。该同学吓得大声喊叫,整个宿舍的人都被惊醒。好 不容易熬到天亮,学校领导紧急决策,让同学们搬进一间教室,将宿舍改做临时教室。 从此,白天无事,但下了晚自习之后,学生们回宿舍安歇,好几次有人看到那个教室的屋顶上,坐着一个白色的人影。这个现象一直是学校的热门话题。张大王胆子大,数次熬夜观察,却一无所获。转眼已经是 1997年,张大王退休。某个深夜,张大王访友归来,停下自行车听到有人喊“张老师”,抬头四顾,不见人影。赵王子自缢的那个房子隔着操场,张大王远远瞥见屋顶上,站着一个人。张大王心中一凛,连忙走了过去,才走到操场中间,屋顶上那个人突然消失。 张大王并非唯一的见证人,学校其他几个老师也曾看到过屋顶上的魅影。 2002年,海驴市的一个“鬼魂兴趣小组”,还特意到第二中学调查,毫无结果。2003年,学校拆迁,那间平房夷为平地,盖起高层公寓楼,鬼魂的传说与赵王子的悲剧,终于一起消失于茫茫人世。
486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薄熙来多番自辩 言多必失露马脚 等同变相认罪
热度 1 VANO 2013-8-23 18:48
8月22日,薄熙来案在济南中院开庭审理。此次庭审的最大亮点,是 微博 全程直播;而最大的看点,是薄熙来是否认罪,会不会当庭翻供。以我一介草民推测,薄作为前堂堂高官,自然敢作敢当,断然不会翻供。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翻供了。被告人薄熙来当庭否认控诉,推翻了之前作出的有罪供述。这位曾经飞扬跋扈的大人物,此时竟腆着脸说,之前承认罪行是因为“当时有机会主义,有软弱”。   但转念一想,这也正常。当庭翻供是犯罪嫌疑人惯用伎俩,不足为奇。无论是之前承认罪行的“软弱”,还是现在当庭翻供的“强硬”,都是机会主义,都是他的策略。只可惜,他的辩词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毫无说服力。因此,看完他的辩词,我的结论是,薄熙来实际上是认罪了。   薄熙来否认受贿5万美元、8万美元和5万元人民币。薄的一个诡辩策略,就是反复称,“我觉得不合常理”。以常理否定证据,这本身就站不住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用常理推测一下:无论是5万美元、8万美元,还是5万元人民币,单独来看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谷开来屡次出门前取出这样一笔笔钱,能不和作为丈夫的薄熙来商量一下,至少打声招呼吗?这样“不合常理”的抵赖完全苍白无力。   关于那套法国尼斯房产。薄熙来在向法庭陈述时,说他“完全不知情”;在回答公诉人发问看幻灯片和房产时,也说“我没有印象”。但是他在自己发问证人徐明时,却说:“在沈阳看幻灯那次,你在旁边,薄谷开来有没有提过那个房产的大小”,相当于间接承认了他一起看幻灯片且知晓房产的事实。老话说的好,言多必失,薄熙来自作聪明,问的太多,露了马脚。   面对检方出示的种种详实证据,薄熙来为了逃脱罪责,不惜反咬一口,把共同受贿的责任全都推给了妻子薄谷开来,昔日登堂入室的“好友”徐明也变成了“没有单独往来的人”。即便这些谎言能够蒙骗善良的公众,但依照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家人收受贿赂薄本人也必须担责。况且,薄在庭审现场说,曾亲自给徐打电话到商务部停车场私谈,已经自我否定了“从未和徐明单独见面的”的供述。   从庭审实录情况看,薄熙来的自书材料、行贿人、薄谷开来的受贿情节惊人一致,如果是空穴来风,怎么会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三方都提到了同一件事,所有证据都指向薄熙来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如果不是事实,天下又怎会有这种天衣无缝的巧合?   更为可笑的是,薄熙来曾经面对中外媒体字字铿锵地宣称:“我和我夫人没有任何个人资产”,薄瓜瓜的学费是“全额奖学金”。而在今天的庭审中,他承认“家里有两个装钱的保险柜,几千万资产,法国还有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别墅”;他的老婆“谷开来早就关了律师事务所,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如果真是这样,这些资产不是贪污、受贿所得,仅凭薄熙来一人的正当收入,怕是几生几世也赚不到吧?   在检方提供的确凿证据面前,薄熙来貌似步步为营,“冷静沉着”、拒不认罪,事实上他的辩词漏洞百出、自相矛盾、步步退守,最后实际上是变相认罪了。   薄熙来在庭审现场说,“我真是看到一个人出卖灵魂的的丑态”,“我说他是骗子这并不过分,因为有证据摆在这儿”,这两句话真是为他自己做了最恰如其分的背书,这样的认罪方式,真是可笑又可怜。
29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建议参加辩论的同学们向林肯学习
热度 9 岳东晓 2013-6-3 06:42
副标题:建议参加辩论的同学们向林肯学习 大家都知道,林肯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基本是自学成才。后来当了律师,议员,再后来当了总统,写了不少精彩的演说,江泽民都能背诵:"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可见影响力之大。 林肯当律师的时候,曾经与一个强大的对手进行专利诉讼,对方律师当然是名牌法学院毕业的高人。结果呢,林肯赢了。后来,林肯竞选议员,其对手也很强大,会希腊语、拉丁语,学过逻辑与雄辩术,相当于美国贵族了。结果一辩论,林肯又赢了。一直赢下去,最后林肯当了总统。 除了诚实的品格之外,林肯赢在他说话有说服力。那么,林肯说服力从何而来?秘诀在哪? 我看完电影《LINCOLN》之后,曾写过一篇博文“ 电影《LINCOLN》与欧几里得 ”。那篇博文里提到一本书 《亚伯拉罕-林肯与理性的结构》,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son ,在亚马逊网站上评论很好,几乎5星。《 亚伯拉罕-林肯与理性的结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林肯为什么能赢。 这两位作者发现,林肯的每一场辩论、每一场演讲,都是按照欧几里得几何证明的逻辑路线,换句话说,林肯把几何证明转化成了演讲,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乃至无懈可击---或者有懈可击但却超过了对手的逻辑能力。 林肯没上过学,怎么会欧几里得思维呢?书中是这么写的:林肯先是学过一些几何测量, 后来40岁时 ,开始认真学习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每天点着蜡烛仔细攻读,有一晚上,他终于读懂了,兴奋得跑出去,找不到人说话,就跟马夫分享自己的新知识。
个人分类: 科普|928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智力推理游戏技巧初探(一)
热度 4 推理游戏坛主 2012-12-4 12:42
很多人没有真正玩过这个游戏,找来一些技巧,与湾友们分享。相信在玩了几次之后,大家会有更多经验可以分享。 1。冷静     杀人游戏虽然是个语言及文字类游戏,但更多是一种心理游戏,一个心理上成熟的人都会在各自不同的角色中露出破绽,为了发现别人的破绽,防止自己露出马脚,非常需要冷静,只有在冷静时候的发言,才具有说服力;      2、语气     杀人游戏也是一种口才训练,在每个人发言的时候,如果你希望你的发言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或者说,能够让人信服,那么,你的语气一定要坚定,无论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在别人看来,你一定要理直气壮;      3、 矛盾     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矛盾。发言之中切忌矛盾!注意,自己的发言如果出现一点矛盾,哪怕是无意之间的,也会被某些高手发觉,并抓住不放,你发言的内容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避免出现矛盾; ---我们经常说,正确性并不重要,关键是有逻辑。      4、聆听     虽然杀人游戏多半是语言,文字类,但是认真阅读别人的发言,以获取情报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在别人发言时,有意无意的会透露出自己的身份,立场。所以学会聆听发言,是分析别人身份的重要信息。      5、 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也是一种选择能力,在游戏中判断谁是真正的杀手,谁是红子,是游戏成功的最重要一步。这种判断不光靠直觉,更重要是靠分析,聆听,观察,思考。      6、发言     发言,是每个参与者的权力,也是每个参与者的义务,当然,你有权保持沉没,但是在这个游戏中,如果大家都不发言,游戏就无法进行。      7、撒谎     并不是说,这个游戏教人撒谎,但是,在游戏中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在扮演角色,就象扮演坏人的演员,未必真是坏人。      8、信心     信心是内因,有信息,发言才有说服力,有信心,伪装才能不露马脚,有信心,判断才能准确无误,尤其是,你的信心决定着你是否想要赢得这场战斗,如果你完全去依靠同伴,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战士;      9、牺牲精神     作为一个红子,作为一个白子,都要有为同伴牺牲的精神。在游戏中牺牲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牺牲谁,在什么时候牺牲最合适。     11、 配合     此条是杀人游戏最重要的一条。无论什么样的杀人游戏都是一种团体游戏。因此与同伴的配合非常重要。     配合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这些都需要在实战中总结出来。 红方的配合:首先是统一意见,分析哪个是杀手,红子高手不但要有高度的判断力,还要说服其他红子投票给自己判断的杀手,将杀手投出来等。 杀手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主要是扰乱视听,互相投票,自暴,自杀等 等。匪徒同时还可以拉拢被暗杀的好人,获取信任等。
814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8 10:14 , Processed in 0.065318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