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的

相关日志

分享 走进温哥华大奶们的内心世界 (ZT)
热度 5 锅巴 2012-9-21 07:25
据说温哥华华人社区有三大“特产”:贪官、“大奶”、吃喝玩。我这个人生性好奇,对居住的这个城市的某些标志性的东西喜欢追根刨底进行“探究”。当然,也包括对“大奶”。 很长一段时间,温哥华被很多人称为“北美第一大奶之都”。我接受能力慢,开头还以为说的是女性的某一特征的规模。后来才知道温哥华说的“大奶”通常是其丈夫在大陆包养了二奶或三奶或N奶的不幸女性,这里的“大”是相较小而得名的。因为,配偶长期不在身边,“大奶”的群体便日渐规模,而那种被丈夫“遣送”过来的大奶其实生活中的比例很少。大奶给人的感觉基本上是有钱的富婆,其实,也有很多以讹传讹的成分,更多的人也就是和花心丈夫作斗争中的失败一方,寻常家庭的为多。当我们走进“大奶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加深了解“大奶们”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 “大奶”是独立的人。他们告别自己熟悉的情感世界,远离自己的亲朋故友,即便万贯家财,还是要独立面对一大堆生活琐事,生活中她们必定遇到比别的家庭更多的艰困,可还是要学会迎头而上,因为没有人在身边辅佐。她们是所有移民中最独立的一群女性,没有年龄优势、语言优势和专业优势,有的是知识岁月积攒起来的勇气。 “大奶”是坚强的人。她们需要面对感情的纠结甚至是背叛,需要直面生活的磨难和蹉跎,需要消解子女成长的烦恼和疑惑。汗水和眼泪交织着,困苦和亲情缠绕着,她们不能言败,因为如果自己倒下,就永远爬不起来,还会被别人耻笑,她们需要每天精神饱满地投入生活。 “大奶”是有大爱的人。经常看到独立拉扯着两三个孩子的母亲,终日忙碌着永远也不会忙完的家务,每天的工作日程被孩子们的学习和课余活动计划安排得满满的。她不会有一句怨言,不会有一丝懈怠。更有人还随孩子的升学而举家搬迁。她们完全没有私人的空间,没有任何个人的娱乐,孩子快乐成长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大奶”是孤独的人。她们的世界是灰色的,当爱情成为一种往事,当恩爱变成传说,温哥华的壮美河山只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她们心灵的世界缺少一种光亮,而这种光亮出现的几率又极其低微。她们在和心理生理做一番搏斗,表面平和内心强大。 她们或洗去铅华、或浴火重生、或幡然顿悟,她们虽然被感情抛弃被婚姻嘲弄被臭男人忽悠,但是,经历变成了一笔财富,她们变得更加睿智和富有亲和力,同时也会更勇敢地走出被欺骗的情感生活。 末了,抄录几句顺口溜和这些“苦主”们一起“共”勉: 多活动,少窝家。 走出去,一枝花。 待在家,成老妈。 逛逛街,把钱花。 找男的,说说话。 撒撒娇,笑哈哈。 人再忙,把妆化。 觉多睡,钱猛花。 给谁省,别傻瓜。 别等到,耳眼花。 衣再好,腰成虾。 饭再好,没有牙。 钱再多,床上爬。 情再好,感觉差。 人再好,豆腐渣! 银梦 blog.sinovision.net/home.php?mod=spaceuid=8539do=blogid=171092
92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ZT-俄罗斯及前苏联戏剧和电影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2-9-21 06:42
俄罗斯戏剧的兴起和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俄罗斯戏剧出现在十七世纪下半期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的宫廷里(1672年)。当时戏剧的导演、演员和布景人员都是外国人,他们旅行来宫廷演出。直到十八世纪中叶,俄罗斯的职业戏剧才由雅罗斯拉夫一个商人的儿子费·格·沃尔科夫(1729一1763)创立。 1756年沃尔科夫剧团开始在首都演出,于是彼得堡成立了雅俗共赏的“俄罗斯悲、喜剧剧院”。古典主义剧作家苏马罗科夫任经理,沃尔科夫和他的伙伴们组成了剧院的第一个戏班。随着戏剧创作和表演艺术的发展, 十九世纪俄罗斯戏剧进入繁荣时期。上半世纪,格利鲍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又译《聪明误》)、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喜剧充满强烈的时代神,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的上演震动了俄罗斯。演出社会喜剧的优秀演员,把喜剧从贵族的娱乐品变成生活的学校和唤起人们觉醒的讲坛。而在革新戏剧的过程中出现了艺术表演大师史迁普金。米·谢·史迁普金(1788-1863)是农奴的儿子,33岁获得自由。他有出色的表演才能,在莫斯科小剧院演出40年。他通过扮演《钦差大臣》中的市长、《智慧的痛苦》中的法穆索夫等奠定了戏剧中的现实主义表演学派。后来赫尔岑称他是“舞台上假戏真做的第一个人”。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名演员是帕·斯·莫恰洛夫(1800一1848),他以扮演莎士比亚、 格里鲍耶陀夫、席勒笔下的悲剧人物著称。 五十年代以后,在俄国文坛为数众多的剧作家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有“俄罗斯戏剧之父”称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亚·尼·奥斯持洛夫斯基(1823一1886)一生写了近五十个剧本。他的剧本多以地主、商人、小官吏的家庭生活为题树,通过描写他们在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赫野蛮庸俗的生活习俗,揭露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他的代表性戏剧是《大雷雨》,其他著名剧本有《肥缺》、《狼与羊》、《没有陪嫁的新娘》等。上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推动了表演艺术的发展。莫斯科小剧院由于上演奥斯特洛夫斯基剧目而被称为奥斯特洛夫斯基剧院。当时最有名望的演员是萨陀夫斯基,尼库林娜和叶尔莫洛娃。普·米·萨陀夫斯基(1818一1872)表演朴素自然,刻画角色个性细致,善于用富有表现力的舞台语言创造人物形象。纳·阿·尼库林娜(1845一1923)经常扮演奥斯特洛夫斯基剧目中的女主角。由于她出身贫寒,对俄国妇女所受苦难有深切的感情体会,所以她扮演命运悲惨的女主角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玛·尼·叶尔莫洛娃(1853一1928)是俄国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出色的舞台艺术家。她自1870年参加莫斯科小剧院演出,至1921年退休,先后扮演过300多个角色,以扮演莎士比亚、席勒、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悲剧中的人物著称,以其民主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演剧才华激动着同代观众的心灵。由于叶尔莫洛娃对俄国现实主义演剧事业的贡献,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授予她第一个共和国“人民演员”的称号。十九世纪下半世纪莫斯科小剧院的著名演员还有费多托娃、尤仁等人。 1898年著名戏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弗·伊·聂米罗:维奇一丹钦柯(1858一1943)合作,创办了莫斯科艺术剧院。这个剧院继承和发展了自史迁普金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开创了导演艺术的新阶段。莫斯科艺术剧院很重视契诃夫、高尔基八、九十年代的剧作,把他们的《三姊妹》、《海鸥》、《樱桃园》、《底层》等优秀剧目搬上舞台。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是莫斯克文和卡恰洛夫。伊·米·莫斯克夫(1874-1946)从莫斯科艺术剧院成立起一直是主要演员,扮演过《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樱桃园》、《底层》等剧的主要角色。瓦·伊·卡恰洛夫(1875一1948)扮演过《三姊妹》和《底层》中的角色,并扮演过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他的舞台生活持续到苏维埃年代。十月革命后,二十年代中期,苏联戏剧显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点。舞台上出现了反映革命英雄事迹的戏剧,人民成了现实主义戏剧的主人公。三十年代是苏联戏剧史上较有成就的时期。列宁形象出现于舞台是三十年代的大事它证明苏联戏剧思想上的成熟,技巧上的提高,好象给先前的戏剧发展,当代正面人物的扮演作了一个总结。著名演员史楚金、施特拉乌赫当时成功地创造了列宁形象。在苏联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苏联的导演和演员艺术学派。三十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学派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即戏剧表演中的体验派。这个“体系”是在总结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随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形成这一派别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的活动具有特殊意义。 康·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一1938)是俄国和苏联驰名世界的导演、演员、戏剧教育家和戏剧理论家。他十九世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演员和导演生活,一生中演过100多个剧目,导演过几十出话剧,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和导演契诃夫和高尔基的戏剧中显示了艺术家的才能。苏联时期,特别是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他主要从事戏剧教学和戏剧理论研究工作。他主张戏剧艺术要反映“人的精神生活”,他在《演员自我修养》一书中从理论上制定了从体验到体现的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使该书成为体验派导演培养和训练演员的必备教科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当代代表有莫斯科艺术剧院总导演叶弗列莫夫等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相对立的是表现派的戏剧艺术理论,首倡者是弗·艾·梅耶霍德(1874一1940)。他提出有机造型术,认为艺术同生活有别,主张广泛地采用戏剧假定性和电影化手法。梅耶霍德的艺术体系很长时期被苏联作为形式主义予以取缔,没能得到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恢复了他的名誉,他的戏剧主张也吸引了苏联国内外戏剧工作者的广泛注意。他的后继者的活动自六十年代后逐渐活跃起来。这一流派的当代代表是莫斯科塔干卡剧团总导演留比莫夫。 叶·巴·瓦赫坦戈夫(1883一1922)是另一位俄罗斯一苏联著名演员和导演。他早先曾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十月革命后独树一帜,提倡“幻想”的现实主义,追求舞台艺术鲜明的“剧场性”,试图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耶霍德两个体系结合起来。他二十年代初逝世,但他的戏剧学派一直后继有人,这一流派的当代代表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总导演叶·西蒙诺夫。苏联剧作家创作的优秀剧著和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大部分搬上了苏联舞台。有些剧目上演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如《带枪的人》、《前线》、改编后的《乐观的悲剧》等。几十年间,为苏联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戏剧演员有史楚金、赫梅辽夫、巴申娜娅、塔拉索娃、鲁·西蒙诺夫、察廖夫、乌里扬诺夫等人。 1980年苏联有604个专业剧团,八个戏剧学院和三个戏剧美术学院。十所音乐和艺术学院设有戏剧系。儿童剧团在苏联戏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有600多个专业剧团中包括儿童剧团173个。从二十年代中期起苏联创办了承担教育儿童职能的儿童戏剧,有了精通儿童艺术专业的导演,逐步完善了演员乔装(由女演员扮演儿童)艺术。苏联业余戏剧活动规模较大。全国有十几所文化学院和文化教育学校为它培养干部。业余戏剧活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民间剧团,全国约有民间剧团2000多个。苏联大剧院是苏联最大的歌剧舞剧院,它建于1970年,现在可容纳观众2000人。主要话剧院还是莫斯科的小剧院和莫斯科的艺术剧院。 俄罗斯及苏联电影 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有电影艺术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国内战争年代占据苏联银幕中心的是“形象政论”,即新闻记录片,主要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的劳动业绩。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革命前的老导演开始拍摄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生活的新影片。 青年导演在影片构图、剪辑手法、情节安排、演员技巧方面进行了探索,探索较有成效的是谢·米·爱森斯坦(1898一1948)、弗·伊·普多夫金(1893一1953)和亚·彼·杜甫仁科(1894一1956)等。 1925年爱森斯坦导演了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ёмкин),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影片采用的蒙太奇剪辑手法是电影史上的首创,它使影片成为当时世界公认的杰出作品,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二十年代后半期出现的优秀苏联影片有普多夫金根据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导演的《母亲》(Мать),杜甫仁科导演的《土地》(Земля)等。三十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它使电影艺术同文学和戏剧接近起来,使这个年轻的艺术部门有可能借鉴姊妹艺术的创作经验。这时,苏联一批作家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作曲家开始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开始银幕生活,扩大了电影从业人员队伍,加强了电影艺术的创作力量。二十年代的革新主要在剪辑、节奏和群众场面方面,三十年代电影工作者的注意力则转向安排生动的剧情,创造丰满的人物性格以及运用语言、音乐、歌唱、音响等表现手段万面。 苏联第一批有声电影中较好的有符·马·艾尔拇列尔(1898一1967)和谢·约·尤特凯维奇(1904-)合作导演的《迎展计划》以及首次搬上银幕的古典戏剧名著《大雷雨》(Гроза)等。 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了根据富尔曼诺夫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鲍·巴保奇金在影片里成功地塑造了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的英雄夏伯阳的形象。由于主人公形象真实而质朴,影片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继《夏伯阳》之后,出现了一系列较好的革命历史影片,有由格·米·科静采夫(1905一1973)和特拉乌别尔格合作导演,由契尔柯夫扮演工人布尔什维克形象的马克辛三部曲,还有《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可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宁形象连续出现在银幕上,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这样的影片有米·伊·罗姆(1901一1971)导演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和尤特凯维奇导演的《带枪的人》。扮演列宁的主要演员有鲍·瓦·史楚金(1894一1939)和马·马·施特拉马赫(1900-1974)。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开始多样化。有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描写历史活动家的大型史诗影片《彼得大帝》、《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等,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劳动题材的著名影片,如反映农村建设、描写妇女干部的《政府委员》和表现先进矿工事迹的《灿烂的生活》等。此外,还拍摄了一些动画片、喜剧片、纪录片和科普片。 卫国战争期间电影的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同法西斯斗争。在战争年代小型片居多,它们反映生活及时,激情浓重,鼓舞性强。四年间摄制了489部新闻纪录片,67部小型片,34部大型片。著名的艺术片有《区委书记》、《她在保卫祖国》、《虹》、《卓姬》等。 文献纪录电影是战争年代的创造。它纪录了从法西斯入侵到他们彻底失败期间的许多重大事件,是具体而真实的编年史。这类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柏林》等。战后初年的苏联影片大多歌颂战时的人民英雄,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警告新的战争贩子,表达胜利后人们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类影片有《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乡村女教师》、《西伯利亚交响曲》等。 战后苏联电影中传记片占有一定的比例。杜甫仁科导演、别洛夫主演的《米丘林》,格·利·罗沙里(1899一)导演的《巴甫洛夫》和《穆索尔斯基》,萨夫钦科导演、布奇马主演的《塔拉斯·谢甫琴科》等较为著各。战前苏联已有彩色片,战后进一步提高了色彩技术,并在完善立体声、环幕电影和全景电影技术方面取得进展,于1955年拍出了第二批苏联宽银幕声画立体影片。 五十年代中斯以来,苏联拍摄了不少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思想艺术倾向几经变化。五十年代着重表现下级官兵的战壕生活和战争中人们的悲剧性命运,或表现前后方普通苏联人的道德和心理,如丘赫拉依导演的《士兵之歌》,谢·弗·邦达尔丘克(1920一)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自导自演的《一个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导演的《雁南飞》等;六十年代以后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的英雄行为,并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平凡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揭示主题,著名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热的雪》等。七十年代奥泽罗夫导演的五集史诗片《解放》是另一类,它从苏、德两军统帅部写到普通战士,从苏军开始反攻写到德军全军覆没,从全景角度表现战争,是一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性故事片。 表现当代生活的苏联影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道德题材的著名影斤有《湖畔》、《热爱人》、《红毒》、《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生产题材的著名影片有《最热的一个月》、《奖金》等。苏联几代电影工作者都注意将国内外古今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近二十多年中搬上苏联银幕的文学名著优秀影片有科静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凯维奇导演的《奥赛罗》、罗沙里导演的《苦难的历程》、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战争与和平》、谢·阿·格拉西莫夫(1906一)导演的《静静的顿河》、扎希尔导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亚·培利耶夫(1901一1968)导演的《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库利让诺夫导演的《罪与罚》等。 苏联时期有电影从业人员30万人,电影制片厂39个,其中拍摄故事片的制片厂19个。1979年一年全苏摄制的大型艺术片有150部。苏联设有国家电影委员会,负责领导电影事业。1965年成立的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是电影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联合组织,1980年有会员6000多名。苏联从1958年起以举办全苏电影节的形式展映所有制片厂的影片。苏联电影从《战舰波将金》开始登上国际影坛。三十年代以后苏联经常参加嘎纳、卡罗维伐里、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有一些影片获奖。从五十年代未开始隔年举行一次莫斯科电影节,放映来自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部影片。
16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不知名的小粒粒
热度 13 fuji 2012-9-21 06:07
不知名的小粒粒
刚拍的,水灵灵的小粒粒,秀给大家看!
183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渥太华的保钓集会
热度 13 麦燕萍 2012-9-21 04:25
渥太华的保钓集会
保钓行动在世界各地开展得轰轰烈烈,渥太华也来凑个热闹。 时间:9月19日和9月20日两天 地址:日本驻加拿大使馆 咱渥太华城市小,华人只有3万多人,举办的规模也很小,请各位老大不要见笑哦!
812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从钓鱼岛问题所想到的
热度 3 晓亮 2012-9-21 00:55
东京没有怜悯,说的是日本人生性比较冷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以说这就是日本人认死理办事呆板一个原因。原来有文章描写日本731部队拿活人做实验,日本女护士嘻嘻哈哈杀人,可能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她们好像没有什么人的感情,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唯命是从,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是在杀人。许多日本人以为钓鱼岛是日本的,因为他们有美国的保护,甚至他们还有一些陈旧的地图,一叶障目。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侵华战争时对中国领土的掠夺。 原来看过一个名叫『杀人游戏』的电影,描述人们签订杀人合同。为了一张合同,人们相互之间残杀,家庭成员也不放过,并且为此而决赛,得出冠亚军。 谁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为尊贵的,但是现在的人们为了遵守合同,却可以枉杀无辜,把人间的伦理道德置之度外。 什么是违法合同?什么是伦理道德?这是我们和日本人打交道时所必需考虑的。
72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网恋,四月的雨
热度 4 平凡往事 2012-9-21 00:54
网恋很少成功,就因为它没有恋爱的基础,而像锅夹生饭,煮的时间再长都不地道。爱的基础就是相濡以沫,而网恋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相濡以沫的朝夕相处。 精神恋爱能持续多久呢 ? 没有灵肉结合的爱充其量就是一种永远不可实现的理想。即便你们有见面的机会,而如果没有死而后生的决心和意志,网恋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生活的种种注定网恋会像墙头草一样弱不禁风,短寿和经不起考验。你不信 ? 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开始时,网恋可以给你带来莫大的刺激和欢愉,也可使相恋的双方瞬间产生狂风暴雨般的激情,甚至悱恻缠绵,但却很难持久。就像四月的梅雨季节,雨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是九月的雨来的实在,它就像生活中那些磕磕绊绊的一对夫妻,虽貌似平常等闲,很不起眼,却能绵绵持久,打断骨头连着筋。 网恋是毒药,别轻易涉及,否则你会伤到自己,也会伤到别人,而无论你的出发点有多么的美好和纯粹!
11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搅屎棍子茅于轼:中国逆势而动,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热度 4 稻草 2012-9-20 15:50
茅于轼希望民主是好的,方法是不对的,就一搅屎棍子. 转载一下,是为了看看这个自吹:被准确地打成了右派的人,心里想的啥. ------------------------------------------------- 茅于轼:世界潮流与中国转型 今日09:29 茅于轼 搜狐博客博文精选集《五十六米长的中国》入选文章推荐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说这句话的意思首先是肯定当时存在着一个全世界的潮流,其次他认为这个潮流势不可挡,如果逆势而动,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一百年后的今天,回想孙中山的这句话,可以感到他的远见卓识。至今,还有许多人看不见这个世界潮流,不承认有普世价值,认为中国特殊。事实上这个潮流不但没有消退,它正在以更浩荡的气势席卷全球。现在有了过去一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看问题更为清楚了。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五千多年。这世界潮流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潮流呢?顺应这个潮流和逆对这个潮流表现在哪里呢?潮流的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呢?这些问题非同小可,因为这将指明全世界变化的方向,也能警告我们不要看错了路,逆潮流而动,被潮流所抛弃。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在过去五千年中,在百分之九十多的时间里,虽然各国各地区之间有商品交换和个别的人员来往,但是并没有形成世界潮流。直到十八世纪,在欧洲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这个制度开启了一个世界潮流,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那以后的二百多年来,全球人口高速增长,从十亿增加到七十亿,二百年中的增量超过了过去几万年的积累;平均寿命也从26岁增加到68岁。西欧首先走上富裕之路,接着美洲和澳洲跟进,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的成果通过商业化造福于人类。市场机制还能做到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社会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中国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在三十年内财富的生产增长了16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中国完全改变了面貌,经济总量列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事。 人类社会找到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个世纪初,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共产主义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大潮应该是共产主义。全世界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组建了社会主义阵营,走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道路。经过七八十年的试探,以牺牲无数人口的生命为代价,终于放弃了这条路。以如此的代价试探一条错误的道路,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实在太珍贵了。但是人类社会能不能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选择正确的道路,实在是没有把握的。当今世界上最重大问题的争论,其实就是按照什么道路发展的问题。中国应该说是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但是我们的觉悟却是最含糊不清的。 市场经济制度还对人类做出一项前所未有的贡献,即消灭了为争夺资源而发生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世界上的一切资源都可以在市场上交换。 在此以前,资源多通过战争获得。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穷国。它为了自己的发展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那里有煤,有铁,有粮食。后来又为了石油和橡胶侵占了东南亚。但现在日本虽仍然是资源穷国,却是经济强国。 有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费一兵一卒,可以获得全世界各地的资源。中国、美国、日本等都要进口资源有限的石油,但是因为有市场分配,从来没听说这些石油进口国会因争夺石油而发生战争。当然,确有少数国家的领导人不懂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潮流,违反潮流而动,这就非常危险,很可能导致战争。甚至一些大国的领导人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做出禁止进口或禁止出口的决定,以为是做了好事。在粮食安全方面强调自给自足,认为这样更安全,这是又一个例子。 市场经济的大潮势如破竹。最典型的例子是原社会主义阵营试探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七八十年,以失败告终,纷纷转向市场经济。其中有的更成功一些,有的不那么顺利。中国是最成功的一个。其实,在全世界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都不很容易。亚洲、拉美、非洲都有许多转型不成功的例子。中国能不能最终转型成功也还有待观察。转型成功的只是极个别的,像亚洲的“五小龙”。最近古巴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放弃计划经济和公有制,转向市场经济和私有制。 但是,一百年前孙中山所说的潮流应该是他的理想——三民主义。为实现它,他提出宪治三阶段:军政,训政,宪政,就是讲过渡到宪政的政治准备。 孙中山依照林肯所提的“民有、民治、民享”,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民权、民生、民族的三民主义,是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当前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宪政国家;市场经济搞得半半拉拉、进退维谷的国家,都是在宪政上遇到了困难。或者更直白地说,当权者不愿意放弃特权,把政权回归人民,于是发生市场和特权的冲突。市场的原则是公平竞争、自由选择。如果有了特权,既无公平,又无自由,市场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市场必定会和特权发生冲突,社会动荡不安。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形态的写照。 世界大潮将收敛于民主。法治、宪政,配以市场经济制度。这个大潮虽然势不可挡,但是其进行也十分曲折。世界大潮和各国的固有文化和历史传统发生各种形式的冲突。在中国,当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实质就是五千年皇权传统和普世价值的冲突。可以预料,冲突的结果必定是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部分逐渐消退,让位于世界大潮。 在别的国家也是传统文化和世界大潮的冲突。例如有的文化歧视女性,禁止女孩上学,禁止妇女开车。这显然和世界大潮的平等自由相冲突。我们可以预期,大潮最终将冲破这些反潮流的观念,实现男女平等。 更普遍的问题是特权与人权的冲突。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国家里,传统的国家治理是靠特权者的管理。碰到好的统治者,百姓能过上平安的日子,但是更经常的是残暴的统治者,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痛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最近发生的文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别的国家里,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实质上都是人权和特权的冲突。特权者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目的,压迫奋起反抗的人,形成社会动荡,甚至爆发战争。也有由于民族隔阂,民粹主义得以流行,导致民族冲突;或者宗教不同,互相看不惯,处处有摩擦,发展成为武力对抗。这些矛盾都能够在普世价值的概念下得到解决。平等,彼此尊重;自由,互不干涉;信仰不同仍能平安相处。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多元化、求同存异、丰富多彩的世界。其所以能够成为普世价值,正是因为它给出一个未来社会结构的解决方案。 与此相反的各种想法,例如排斥不同的文化,歧视和自己不同的人,干涉别人的想法,企图实施霸权,这些都不是普世价值,都不能解决当前全球性的大问题。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国家和政治家(也包括不少百姓)却不是这样想的,都想指挥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都错了。当今争夺资源的战争不会再有了,但是战争还在打着,都是想法不同,都想强加于人,造成的冲突。大陆和台湾的冲突可说是一个典型。这里没有争夺资源的问题,有的是统一和独立的对立。 尽管全世界矛盾多多,冲突不断,但是解决方案是存在的。我深信,全球一定能够走上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争,没有武器的大同世界。
40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转载:一个草民亲历,为何会有人反毛
热度 5 稻草 2012-9-20 13:17
为何他们疯子般反对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其丰功伟绩是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中的;而且,他逝世几十年了,论理说,人死为大,为尊者讳,无论他是什么人理应对毛充满了热爱。然而,这些年来,有些人,当然是有钱有势的人了,对毛主席却仇恨不减,仿佛毛还活着,要刨他们祖坆似的,对此现象十分地不解,认为这些人思维不正常,不可理喻。直到前几年,有幸同一位前右派及有实权的小官一起喝了一次酒,前右派一番酒后后真言,这才恍然大悟,对他们如此仇恨毛,才有了一点粗浅认识 ,并认为他们仇毛恨毛,果然大有道理,没有丝毫不妥。   这位前右派,是个文化人,很有才,敢说话,他平反的事我了解,他当右派的主要原因,一是骂过共产党,二是作风不好,乱搞男女关系。这个小官呢,官不大权不小,钱多得是,吃穿住行,样样与众不同,吸烟要百元以上一包,当然小蜜二奶一类,也不落人后,挺与时俱进的。喝得醉意十足,扯到了毛泽东,右派便开了骂,小官说:别乱说。右派翻着红红的眼晴说,你小子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教训老子。你他娘就不想一想,毛泽东时代,你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吗?在毛时代,你这样的小官,屁大一点,工资没有矿工多,下乡最多骑个破自行车,还要同百姓三同,吃饭还要交款,天天下地同臭农民一样劳动。现在你他娘倒好,出门坐小骄车,吃饭报销,一盒烟钱顶一个矿工一个月的工资,还有喝茶,坐车的费用,顶几十个百姓的收入了。在毛泽东时代,你能行吗?小官听了面有得色,仿佛在奉承他似的,傲然地说,那又怎样?右派一看小官如此高傲,没有丝毫赞同之意,大怒说,在说你的生活作风,包他妈二奶,乱搞两性关系,如果在毛时代,哼哼,老子当年只不过睡了一二个女人,也不过五六次,就被整得死去活来。小官不以为然地说,时代不同了嘛。前右派又说,还有你的孩子,不过初中毕业,就按排到最有实惠的地方,要是在毛时代,他就得上山下乡同百姓的儿子一样,吃苦受罪吧,小官仍傲然地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前右派是个倔骡子脾气,见小官不买帐,大怒说:不要说那些三光的大官,财政钱花光,手下的官卖光,看上的女人搞光,就是你这种细菌官,不干正事,就知吃喝嫖赌,不双开回家,带坏分子帽子才怪。这下,小官才不言语了。   听了前右派酒后真言,总算彻底明白了,贪官污吏,不法大款和发了不义之财的臭文人们,为何疯子般反对毛泽东。原来,这些对毛怀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是怕财产被剥夺,从此不能包二奶,还要坐大牢,儿子后代同百姓的儿女一样,没有了特权。慢慢又想明白了,为何出了这样多的买办汉奸,贪官总往外国跑,原来,他们怕毛的思想复活,有一天穷人要同他们算账。只要把财产,儿女送到外国,才算安全。否则,就要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大难临头了。 (转载注:转自搜狐论坛,不代表本人观点)
559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老人"就不该打吗?
热度 17 乔雨风 2012-9-20 08:37
"老人"就不该打吗? 乔雨风 我们中国人历来有尊老的传统。 所以我们总是以一种善意的先入之见去看待老人。 但是当有的"N"旬老人为老不尊时, 我们就更感到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这种事在网见多了, 有的都已经当爷爷的人, 在网上浑水摸鱼。 有的人活了N年 也没有活明白。 还有那些老带路党, 老洋奴。。。 最近网传"北航教授竟抽N 旬老人两耳光, 因为他“侮辱毛主席”"。 乔老爷让老 糊涂"阿姨"搞糊涂了, 并不了解细节。 不过只想说, 过份强调"老人"被打是混淆 是非。 汉奸是不分老中青的。 当然了, 我不鼓励暴力, 打人违法。 不过打人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好汉做事好 汉当。
23466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渔政、海监八大金刚(参数、图)
热度 7 岳东晓 2012-9-20 04:19
中国渔政、海监八大金刚(参数、图)
8. 海监66 排水量1290吨 双机并车航速大于20节 “中国海监66”是黄埔造船长洲厂区建造的1000吨级II型海监船,隶属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该船是第二期新造海监船中速度最快的船之一,适航无限航区,具有机动性能好、快速反应能力强等特点。 7.中国海监15 1500吨,总长88米,型宽12米,服务于北海海域。 6. 中国海监51 由 武昌造船厂 承 造,隶属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总长87.7米,型宽12米,满载排水量1937吨,吃水 3.5米,设计航速18节,续航力不少于6000海里,自持力40天;定员50人该船除常规配装外,还具有艏侧推、可调浆、减摇鳍以及现代化的卫通、导航 系统等功能,具有机动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可满足海洋执法监察和海洋环境调查等应用。 5. 中国渔政311 原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南救503船,2006年底调拨给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该船总吨位4450吨,最大航速可达20节 4. 中国渔政310 船总吨位2580吨,长108米,宽14米,续航力6000海里,持航60个昼夜,可驶往国际无限航区,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2海里。船上 配备有现代化的设备,可搭载直升飞机。中国渔政310船是我国目前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的渔政船。 3. 中国 海监50 4 000吨级, 是中国综合能力最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电力全回转推进系统, 搭载Z9A型直升机 。 2011年12月,“中国海监50”号正式履行海洋巡航维权执法职责。 2. 中国海监83 总长98米,型宽15.2米,型深7.8米,最大航速18节, 排水量 3980吨, 续航能力 为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有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并设有室内机库;目前(2012年)载有直升机中国海监B-7112,为直-9型直升机。 1.中国渔政88号 长171.4米、宽24.8米,吃水9米,续航力约为10,000 海里 ,满载排水量15,000吨,带有可携带2架 直升机 的机库,装备有4座双联装37毫米63倍径机炮。
620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有执行二战判决的职责
热度 9 岳东晓 2012-9-20 01:02
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下面是CHINA DAILY上一篇评论文章。 译文:【二战的四个战胜国决定将战败国日本的领土限制在其四个主岛,剥夺其侵略攫取的所有领土。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后二战的世界。美国仍然在日本拥有军事基地。联合国常任理事仍然由二战战胜国担任。日本侵占钓鱼岛的企图是对二战判决结果的挑战。所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均有法律与道德义务强制执行二战的判决。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钓鱼岛的主权国尤其具有执行二战判决的职责。】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2-09/05/content_15735941.htm 【The above mentioned four victors of WWII decided to limit Japan's territory to its four main islands, depriving Japan of all overseas territories it had gained through military aggression since World War I. We are still living in a post WWII world.The US still has military bases in Japan as the result of the US occupation of Japan following WWII.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still consists of the victors of WWII. The Japanese attempts to claim the Diaoyu Islands constitutes a challenge to the verdict of WWII. All th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have a legal and moral obligation to enforce the verdict of the WWII. China, 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nd as the rightful owner of the Diaoyu Islands, has the special obligation to enforce the verdict of WWII.】
5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我4月对薄熙来、王立军案的分析
热度 9 岳东晓 2012-9-19 18:09
我4月对薄熙来、王立军案的分析
薄熙来、王立军案的简单逻辑 - 岳东晓的日志 .pdf
641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商务部专家支持本博观点: 经济制裁重创日本
热度 9 岳东晓 2012-9-19 16:39
8月22日,我写了这篇《 抵制日货将重创日本经济 》,用数据驳斥了石述思等哈日族的所谓中国经济依赖日本的观点。我指出:【 限制日货可以大幅削弱日本的战争能力。切断中日贸易将严重打击日本经济而对中国影响不大。 】 我的分析如下:【中国对日出口约为中国出口总额的7.7%。或者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只占中国出口总额的十三分之一。反过来,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以上。。。 如果在经济战线打垮日本经济,削弱日本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则中国将获得长期的战略优势与经济利益。经济战争与军事对抗类似,取胜的手段包括削弱对方,而获取相对的强势。】 今天9月19日,新浪报道:【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在《中国时报》(China Daily)撰文称,鉴于日本进出口对中国的依赖更多、日本对华投资更大和中国是日本最大债权国等因素,中国可以最小代价通过制裁重创日本经济。 】 金柏松的分析是:【 今年前七月中国对日出口86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7.6%;。。。日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华货物出口737.2亿美元,占货物出口总额的18%。日本进口中国货物913.4亿美元,占总进口的20.5%。相比之下说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更大。。。。 中国能在自身损失不太大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制裁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 金柏松的 这一分析与本博分析完全一致。 金柏松同时指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控制稀土等重要原材料,完全可以援用WTO的安全条例对日进行金融与物质生产的双重打击。
70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秋赏花】一组不同季节的花~
热度 13 铜山 2012-9-19 14:58
【中秋赏花】一组不同季节的花~
今天赏花有特殊的意义。 。。 夏洛特皇后银莲花 (Queen Charlotte Anemone ) 昙花 金盏菊 矢车菊属之紫星蓟 铃兰花 金光菊 http://res.tyx.bnu.edu.cn/music-08/xinliyinye/cuimianyinye/16.mp3
2200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分享 熟睡里的梦幻
热度 8 Magnanimous 2012-9-19 12:59
熟睡里的梦幻
http://www.wzgyzx.com/bbsxp/UpFile/UpAttachment/200861011123.mp3
个人分类: 娱乐|7966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中秋赏花] 窗外的紫罗兰色花( 原创多图)
热度 10 秋天云 2012-9-19 11:12
[中秋赏花] 窗外的紫罗兰色花( 原创多图)
窗外的紫罗兰色花( 原创多图) 我的窗外长着一株紫罗兰色的无名花,说它无名是因为连房东都不知道它的芳名。它一年四季常开不败,连刮风下雨,打霜飘雪都不拉下。 说下雪也开花是夸张,俺这里的冬天它就从不会下雪,就是说,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它也会开花。 我惊异于它生命力的顽强!从来没有人对它进行过哪怕一次的浇水施肥,每次剪草的时候,都有把它跟草一样的剪掉,可是她照样跟草一样同时长出。我窗外的这种花,是从水泥地缝里长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我特别的关注它,不知道拍了多少关于它的照片。参加中秋赏花,我随便挑选了几张贴出来,希望它能榜上有名。谢谢! (申明:此乃原创,未经本人许可,请不得随便转贴)
28214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转载: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王震遗言)
热度 9 稻草 2012-9-19 09:11
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王震遗言) 作者:正义之剑 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许多右派和一些不是右派的党内人士都指责毛泽东主席说,他在建国后听不进别人意见了,开始一意孤行了,事实真的这样吗? 认为这是确切的事实。 但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的。建国以后,毛泽东和他的那些战友们在路线问题上开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毛主席在许多问题的表决时在中央的领导决策层中确实总是属于少数。所以他有一句名言:“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的手里”。为什么他这样说呢?这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历史事实吧!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看问题是与众不同的。总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用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的。所以只有他才能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壮大了革命力量,不但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有八百万军队的蒋介石。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被这个伟大的胜利所陶醉,他在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他的同事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就是毛主席的眼光和胸襟。他想到的是以后更长远的事情。而其他的领导人可能只是陶醉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喜悦之中,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胜利。而只有毛主席能想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所设想的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他率领全党和人民推翻反动的就政权不是为了共产党建立一个政权,而是要为人民大众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我们已经知道,在七十五年前的井冈山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他就提出了农业的互助合作问题,因为出身农民的毛泽东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状态中,农民靠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是永远不可能摆脱贫穷的。所以在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时刻把帮助农民组织起来,组成互助组、变工队,合作社当成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一个最有效的政策。在延安,毛泽东按照他的想法所组织进行的大生产运动,成功的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包围和封锁,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进行伟大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考虑的不是胜利以后怎样只是把土地分给农民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农民摆脱几千年来封建小农经济结构,应该想办法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合作化的道路,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他和他的同僚们所产生分歧的最主要原因,而且这个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在他逝世以后,他的同僚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会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在农村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与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生了冲突。在一九五三年一一九五六年的全国合作化期间,毛泽东和右倾保守的领导人进行了思想上的多次较量。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决不会妥协的,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以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十多年以后毛主席在与张平化的一次谈话中,毛主席还诚恳地对他说:“你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这就是毛泽东,他看问题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上。毛泽东总是站在长远的立场上,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考虑的。而其他的一些领导人却基本上都是属于“摸石头过河”的理论思维。所以毛泽东的思想总是与大多数领导人的思想发生交锋而发生诸多矛盾。在建国的二十八年中一直是这样,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这种矛盾发展到了极端。所以,在他逝世以后,才会有许多领导人对他的路线进行激烈的批评和严厉的批判、并且彻底扭转了他的原来的正确路线。才会有一些右派分子恶意的对他进行指责和攻击。可是究竟是谁错了呢?到了现在答案已经出来了:还是毛泽东所提倡和坚持的革命方针政策和路线是正确的。王震在他临终前发出的“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的感叹,表达了许多曾经批评过毛主席的老一代革命家的心声。几十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只有毛主席的路线是对的,而他们大多数人所执行的路线是错误的。 再举几个例子。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在解放初期批判《武训传》时,就有许多人不理解。那还是在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同时还在进行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之中,毛泽东发表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毛泽东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战线对那些反动思想的斗争。当时就有很多人不理解毛主席在文化艺术上这个小问题上动这么大的火气? 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的原文是怎么说的:“《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这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统治者的伟大斗争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极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应该歌颂的吗?” 毛泽东的这些话,至今听来还是令我们振聋发聩,让我们的大脑保持着清醒。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和封建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是应该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文化,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而决不是把歌颂封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反动文化放在首位。 毛泽东还说:“《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武训传》的歌颂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种的地步。” 毛泽东的这些话至今还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在“特别是”的这些年里,我国的文化艺术界对那些封建时代的皇帝、文武大臣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和热烈的吹捧。他们把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光辉历史扔到一边,把那些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阶级集团和那些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描写的十分完美,在一定的程度极大的蒙骗的毒害了一代人们的心灵。在他们的笔下和作品中,好象封建社会的统治才是最完美的统治,那些古代的封建皇帝是应该永远骑在人民群众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在那些艺术作品里,人民群众都不过是愚不可及的、甘心情愿为他们卖命的奴才。这些不正常的反历史的文化现象,和毛泽东在解放初的时候,提出批判《武训传》时所提到的那些情况又何等相似啊!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把毛泽东思想称为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每当听到这句话心里就反感和发腻,大多数的人跟毛泽东差着好几个档次呢?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我们现在都不过是如何学习运用和继承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和当时的任何人的思想都是毫不相干的,因为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水平都相差甚远。有的人的思想甚至与毛泽东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怎么能把他们的思想归结过毛泽东思想里面呢?真的是天大的笑话! 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这样的例子多了,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工商业改造方面、在农业合作化方面、在大跃进时期、在党的文艺政策方针上、在对待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方面等等,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毛主席都是利用自己的崇高威望力排众议而促成的。但是,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许多领导人和干部的思想是从几千年的封建旧社会脱胎而来,他们的思想又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改造,他们对毛泽东博大精深的革命思想也始终没有深刻的学习和领会,更不要说掌握了。所以在毛主席逝世以后,他们就把毛泽东思想抛弃到了一边,中国在他们的领导下立刻翻了个个儿,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的那一套是正确的。 再例如农村的包产到户,就是没有小岗村这个落后典型产生,他们也照样会把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解散,实行和旧社会中相同的乡政府和村委会制度,他们不明白如果抛弃了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没有了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以后,这个政权其实是和保甲长的性质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这就是他们那些人的思想水平,他们认为这样做了心里才舒服。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们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懂毛泽东的真实思想和最终目的,不懂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所需要经过怎样的历史过程。以为他们超越了毛泽东,以为他们创新了什么先进的理论。其实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把社会又拉向了倒退。使人民群众又重新回到了旧社会的生活秩序,重吃了二遍罪、又受了二茬罪而已。 然而。使中国人民感到荣幸的是中国出了个伟大领袖毛泽东,他曾经领导人民推翻了反动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让中国人民知道了什么是什么是阶级斗争?什么是剥削和压迫?又在他的晚年不惜一切代价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进行了一次政治大演习,使人民知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给全国的革命人民群众上了一场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这就保证了那些资改派们即使掌握了政权,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把我们的国家改变颜色。因为有几亿经历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人民在用眼睛盯着他们呢?到了一定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在我们党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带领下把资改派们赶下台。相信毛泽东三十多年前的预言早晚一定会应验。 苏联没有出现过毛泽东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所以,苏联人在懵懵懂懂中就易帜了,东欧各国没有出现毛泽东,也在懵懵懂懂中易帜了。但是中国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我们中国已经有过这样的预演。毛泽东已经给中国人民提前上了一课。印度没有出现过毛泽东,他们的人民群众就只能永远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挣扎。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在建国以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主要原因。因为那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不过是一些民主革命派,他们的步伐一点儿也跟不上毛主席的步伐,毛主席只好带领拥护他的人民群众一起前进了。毛泽东和他的思想只属于人民和真正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而不属于任何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思想落后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利益集团。 中国人民的最大荣幸和骄傲:就是因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中国人民应该为此感到荣幸的自豪。努力吧!亲爱的同志们。曙光就在前面,胜利就在前面。
447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我被国人空前高涨的反日情绪绑架了
热度 22 平凡往事 2012-9-19 08:27
我不是日奸,但有一件事情却让我不爽。朋友介绍我买一款相机,却因钓鱼岛中日之争不得不作罢。朋友说虽然现在国内的愤青越来越少,他周围的多数人都忙着赚钱,至于国家大事早已是事不关己,被高高挂起了。但有一点人们却还清醒,就是离日货远点,免遭少数愤青涂炭。为安全起见不买日货,却已蔚然成风。 由于朋友是摄影方面的专家,又正巧本月底要来美国。而在镜头和机身的选择上我更没有主意,所以干脆托他帮我选一款适合我的单反相机,反正现在国内外相机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盼望了许久,就在昨天打电话前我还满怀希望,但他的答复却让我很失望。朋友告诉我相机买不成了,因为到处都在抵制日货,因此这款尼康相机在他那里断档了。朋友还说他所到之处人们纷纷劝他别顶烟上,而现如今在国内买日货就算是顶烟上。正巧朋友的居住地又是 9 。 18 的发源地,可见这次反日情绪已经燃烧到民众心里了,而且呈星火燎原之势,我的购买相机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浅。当然我可以等他来,我们一起在美国买。但我却像被人泼了盆冷水再提不起兴致了。 为什么单反相机其它国家做不出来? 我真不知道将来我的意志力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抵御住欲望的诱惑。我不是圣人,背叛原则的事情起码在我身上时有发生。我也很纠结,到底应不应该如此情绪化,如此狭隘,偏激呢? 其实我也很茫然,虽然我还在极力说服自己。买日货和反对日本霸占钓鱼岛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 你们说呢 ?
20085 次阅读|82 个评论
分享 理科思维启蒙--举例分析(1)
热度 13 岳东晓 2012-9-19 05:41
有人在问,为什么我1996年9月9日能够写下《 钓鱼岛中日决战 》对15年后的局势进行预测,而普天之下所谓的专家们基本上放马后炮还放不靠谱?简单的说,我那就是科学思维的结果。那么什么是科学思维呢? 我在 这篇文章 中提出,【 理科思维就是不凭主观想象、不受情绪、恐惧、忧虑等化学生理因素影响的逻辑思维。 】是否具有理科思维与是否学理工无关。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维。很多学理工的却是文科思维。 但我对理科思维的定义比较抽象,对于非理科思维来说,难以理解。所以我举个例子,作为理科思维启蒙。理科思维的第一步是分清客观事实与主观想象。所谓客观事实就是外在的存在,而主观想象是说话者脑细胞神经元自产自销的信息。 我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说法:美国想如何如何,日本希望怎样怎样。这就是典型的非理科思维。 美国、日本、中国都不是人,没有脑子,不能想、不会希望更不能担心。所以上列说法从字面上就不通。有人可能说,这是拟人的文学修辞手法,但文学修辞手法是非理科思维最常用的。把美国的国家战略拟人化地说成是“想”也未尝不可,但那得以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当然,我们可以将上面所说的美国替换为美国的决策人物,比如说美国总统或者美国国会。如果是美国国会,也不能用“想”这样的词。美国国会是一个立法机构,一个机构没有思维,机构里的人才有思维,美国国会只有投票通过,经总统签署的文件才能成为法律,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要说“想”,只能说某某议员想如何如何。 我们的句子也可以改成“美国总统奥巴马想如何如何”。 但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奥巴马脑子里想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 所以,除非奥巴马自己明说了,我们只能把这句话改成:“我猜测,奥巴马可能想这么这么干”。这就清楚地表明,我们的陈述其实是自己的主观判断。那么我们的这个主观判断有多少分量取决于自己的智力、学识、心理素质以及方法。
640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转载:当前反日游行为什么是危险的?
热度 4 稻草 2012-9-18 18:28
当前反日游行为什么是危险的? 丁咚 文 在这个周末,据公开报道全国有50多个城市发生了反日游行示威,北京市人数超过2万,其他城市也有数千,其中不少地方出现打砸抢等暴力事件。这些示威从总体上来说,体现了中国人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们希望通过集中表达情绪和主张展现中国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诉求。但另一方面,这些游行示威也充分显示出其复杂性,表现出若干危险倾向,使之变得面目模糊、扭曲乃至恶劣了。 有一个很奇特而有趣的现象: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举行的游行示威,都是为了敦促执政当局保障和实现民众自身的权益而进行的,即使是为外部侵略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也是对执政当局表现不力而不满,并借由游行示威督促执政当局更有效地应对外部局势的。而在中国则总是为了支持执政当局,反对外国的侵犯。 其一,先谈一点启示。 众所周知,在中国,反对执政当局的游行示威活动必定都是在境内外敌对势力挑唆和煽动下,由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实施的,以往莫不如此。只有两类例外。其一就是这次反日大游行类型的,以反对外国侵犯主权为目标组织和实施的;其二则是明确由官方组织的庆祝性的游行活动。而在周末除了部分地方政府对游行示威中的非法行为进行了干预外,并未有人们所熟知的“敌对势力”、“别有用心者”以及“不明真相的群众”等字眼出现于报端。逻辑推断的结果是,此次游行示威,是由好人煽动和组织明真相的群众实施的活动。 让人不明所以的是,既然它是由好人煽动和组织明真相的群众实施的活动,为什么也会出现诸多打砸抢等非法事件?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得出结论,中国人就是民主质素低,搞不得民主自由这样的高级玩意儿,否则就会天下大乱,如同我们在周末的游行示威中所见到的。 不过且慢!对于在游行示威中发生的令人难堪的打砸抢行为,我们首先要明确表明态度,它们是非法的,也是作为法治社会决不能允许且应当觉得可耻的暴行。非暴力、和平实施,应当是游行示威的基本原则。其次需要点明的是,既然由好人组织的游行示威活动会发生暴力事件,那么在所有游行示威活动中发生暴力事件都难免其可能性,也就没有理由厚此薄彼,允许这个,而禁止那个。第三,还需要强调的是,恰恰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事,允许人们可以依法享有游行示威的自由,让大家没有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习惯,更没有机会经常参与游行示威活动,培养自己的民主素养,自觉抵制暴力,因此,在极少得到的游行示威活动中未能遵循非暴力、和平原则,乃至有少数民众借机宣泄心中对社会的不满,并实施犯罪行为,也就可以想象了。 换而言之,凡是在游行示威中犯下罪行都应当予以法律的惩罚,但既然反日被视为是爱国行为,其他政治主张只要没有超越宪法,就都应当视为爱国行为,为了敦促政府接受其主张而实施的游行示威活动,都应当像反日游行示威一样得到允许。只有经过不断的民主历练,民众才会最终放弃暴力,寻求非暴力方式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诉求。 其二,我们看看周末的游行示威会达到什么个效果。 如此声势浩大的、在数十个城市同时进行的群众性活动,没有官方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以往看到的,凡是官方反对的,没有一次能够坚持到底的。既然如此,此次游行示威活动就必然符合官方的期待,希望借此向民众显示执政当局是敢于支持民众对日强硬的。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将口水战升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几个军区都举行了军事演习,海监船也到钓鱼岛海域去执法了。总而言之,强硬的姿态是有了,而民众的游行示威活动也是向外展示强硬形象的一部分。 但在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上,判定中国胜利的唯一标准是,迫使日本从钓鱼岛主权立场后退,放弃将其国有化的决定,继续维持钓鱼岛现状。然而事实将表明,中国的这个核心诉求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中国会诉诸战争强迫日本接受中国的意见吗?前面已多次论证,目前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中国在与日本就钓鱼岛国有化问题进行的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么,怎么解释游行示威活动?它的直接目的是展示强硬,使其成为整个强硬形象的一部分。说白了这是一次巧妙的公关行动,是为了改善当局在钓鱼岛事实上失败后的正面形象。 从直接目的引申而出的结论是,在凸显当局对日“强硬”后,为下一步外交让步、实为再次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国有的既成事实铺垫...... 更加有利的因素是,借此既缓和了人们日积月累的积郁,又将人们的视线从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转移开,实现多重目标。通过大型游行示威活动,为那些对现实不满、情绪盈怀者提供一次宣泄和释放的机会,使其在十八大到来之际舒缓情绪和不满,减弱其时的社会紧张,为大会召开营造祥和氛围;通过大型游行示威活动,那些对日本愤怒者也将舒缓情绪。 其三,有几个疑点。 疑点之一是,向来对暴力事件敏感的国家机器为何这次如此消极和迟钝?在多个城市发生了打砸抢日货以及趁乱打劫的行为,为什么没人管?一些人认为,此乃故意放纵,并为最终国家强力干预制造借口。 疑点之二是,游行示威中发生了令人不安的其他政治性元素,比如部分民众借机为西部事件的主角鸣不平,而暴力行为本身正是极左主义在历史上的最臭名昭著的特征之一。谁在将中国引往极左主义的陷阱?正因如此,也使此次示威蒙上了阴谋论的阴影。极左主义能否被战胜,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民众的未来,非同小可。 当代的混乱格局,不能从历史中寻找替代方案,那将是一个更大错误的开始。 疑点之三是,狭隘民族主义者被利用,义和团借尸还魂。汁被榨尽了,残渣就会被扔掉。义和团最后的结局是被抛弃,古今没有什么不同。民众的爱国心十分可贵,但不能被利用为炮灰,或者作为加强现实控制的借口。 一个民族为了离自己很远的目标积极表达愤怒和反抗,而对攸关自己切身利益的物事无动于衷,看上去那么不真实。但是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能说这个民族很可怜,可怜到甘受奴役和驱使,抛洒廉价的热血,却无勇气为改善自身境遇的更高目标而努力。 结束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再次强调一个观点,也即反击外部侵犯,乃一国政府和军队的使命,民众正是其保护的对象。一个负责任的、有道德的政府不会将治下的手无寸铁的民众推向反击外部侵犯的前沿,自己置身事外,而会仰赖民众的支持,通过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诸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 ========= 转载注:看看这些沉船派对国家是什么态度,对老百姓是什么态度,不过他说政府的事,倒不假,对老百姓就极尽诬蔑之词了.
487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7-17 03:48 , Processed in 0.091113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