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南怀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南怀瑾先生谈虚云老和尚
热度 1 黄种人 2013-2-27 16:08
南怀瑾先生谈虚云老和尚 一、传记与年谱 列传文学之作,以司马迁著《史记》所首创,唯迁史列传,首以出世高人伯夷、叔齐为点目之睛,而世少注意之者。自东汉以来,则有刘向首著《列仙传》之作,盖其感于身世而翻然有慕方外之意欤!及至魏晋以后,而有梁僧慧皎(497—554)著《高僧传》而别开生面,为东土佛教首放异彩。自此以后,历代踵起,高僧传记,代有其人。尤为禅宗一系,自宋真宗时,有僧道原,采取《世说新语》之例,首辑盛唐以后禅师语录,汇为《景德传灯录》行世,即与《高僧传》等并驾齐驱,尤为世人所醒目而迷离莫测者也。 时至明朝,佛门而有明末四大老之誉者,如憨山、紫柏、莲池、蕅益各有专著,最为人所称誉者,则为《憨山大师年谱》之作。是书乃憨师侍者福善纪录,弟子福征述疏,叙理于事,令人可生敬信。但憨师被贬,事涉神宗宫廷子嗣之争,年谱则隐晦不详。时势艰危之际,事多难言之讳,古今同例,但留为后人考据话柄而已。从此之后,僧俗年谱之作,蔚成风气,由简而繁,人事史事,交相互涉,是非虚实,求证更繁。 及至民国,人有仿明末四大老之说,称虚云、太虚、印光、谛闲为民国佛门四大老,固其然乎,或其不然乎!昔年我在蜀山,有一禅和子与语,谓虚老乃憨山后身,盖憨山法名德清,虚老法名亦是德清,憨师曾于五台山修行入定,虚老亦曾在五台山修行入定,今生前世,如出一辙。我则谓此一德清,彼一德清,三世因缘,比量难清,欲参话头,不一精明。此皆宗门逸事,然当时亦广有传闻矣。 虚老一生,出世于清末、民国多事之际,世寿百有二十岁,僧腊百零一年。初期则苦行参方,专修禅寂。据传记自述,及在高旻寺参堂,不意打破茶杯,即已发明己事。然后因遭逢世变,备见佛教衰败,宗门寥落,即发愿于诸名山古刹,重建丛林寺院而恢复禅风。由此而百年之间,辛苦艰难,备尝之矣。世之情伪,亦备知之矣。而此心皎如日月,历劫不移。此皆为世所公认事实,无可疑议者也。 盖自清朝退变以后,民国初建,西风东渐,国体丕变。民主声嚣,破除迷信之说而大行其道。社团躁起,破除寺庙之风乃遍及各地。佛教虽亦随时响应,成立协会,但首任佛教协会之会长敬安别号寄禅法师者,虽为全国文人所景仰之诗僧,却遭北洋政府主管内政者之大辱,而悲愤圆寂。嗣以其徒太虚法师继起,改弦更张,为适应时势,即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之意,而创“人间佛教”之说以自图存。唯其如此,太虚法师与民国以来之中国佛教协会,故能与国民政府而相始终,岂非异数,亦为人事之有先见之明者乎!而当此时期,虚老则专志修建丛林,迎玉佛,波波奔走于缅甸、泰国等地。但较为长期驻锡于云南、广东之间,故与南方当时之军政将领,颇有交往,大多皆得皈依禅门而称弟子者,如云南之唐继尧,广东之李济琛、陈铭枢等,彼等虽为当世所诟病而称之谓旧军阀者,而虚老却得其为常随众之外护,实亦难能而可贵者矣。 二、护国息灾法会中事 洎及抗日战事军兴,全民奋起御敌,国无宁日,遍地无安。德、日、意联盟,而引发世界第二次之大战。致使全球鼎沸,弥满战云。日军夜郎自大,竟至爆发“珍珠港”事变,意在打击英、美而无暇东顾,迫使中国再也无力抗衡,即可囊括华夏而霸权东亚矣。际此时期,有人传称日人乃启动“高野山”之密宗高僧而修“降伏法”,故敢有此举动。因之而使国民政府之党国元老,如戴传贤(字季陶),国府主席林森(字子超)等人,佥向领导抗日之最高统帅蒋中正(字介石)晋商,以易辞之“神道设教”而施之以佛道治平。故有以国府主席林森名义,邀请虚老到重庆而举办“护国息灾法会”之举。时在岁次壬午年腊月,至癸未年正月之间,即公元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一年岁未而接三十二年正月之交。正当虚老一百零四岁之时也。此时亦即我随袁师焕仙先生,代表成都四川佛教会邀请虚老莅蓉城而未果,但得亲与虚老对话而参学皈依,同时又与密教上师贡噶活佛,亲聆大手印法语之时。 而当时所谓之“护国息灾法会”,举办地点是在重庆南岸狮子山慈云寺。法会共有显教与密教两坛。上午显坛,乃虚老所主持。下午密坛,乃贡噶呼图克图所主持。两坛盛况,正如俗言,人山人海,万头攒动者。如欲皈依显密两大师而得觌面亲授,犹比面见如来而亲得教诲者尤难。 我因随焕师,并有林子超主席及戴季陶先生之特殊因缘,每可在两上师稍暇之时,随时入室而亲聆参诲,且及兼闻诸多外间所不知之事。同时,因此而识当时参与法会而任虚老首座之显明法师。法师乃天台宗传人,后又代表中国佛协而参加青年军,为有识者之所敬佩。 三十年后,与其在台湾再见,我为其办赴美国弘法之事,继而就任美国纽约大觉、庄严两寺方丈。人生际遇因缘,真非思议所料。同时得遇献身战地而收养敌我两方孤儿之弘伞法师,及修黄教密宗之能海法师之师弟能是法师,与蒙古之安喇嘛等人。弘伞法师者,乃弘一法师之师弟,安徽人,闻系北洋时代之将官而出家。其人其行,卓荦不群,故与之交情颇笃。总之,当此战时陪都,有此佛教大法会之盛事,凡僧俗参方知名之士,云卷雾散,不期而遇,随缘来去者,大有其人。 如此法会,既为护国息灾而办,而身负抗日战争最高统帅之蒋先生,必须有所表示。故在法会中某一早晨,亲临拈香礼座,虚老特亦与之入室接谈。后闻蒋先生曾于宇宙生命缘起之说,特向虚老请益。而诸相关之士,皆不知问答机辩而作何言,只知虚老为重申彼此谈话内义,曾补写一信与之。此即后来在虚老年谱初版中所谓 “答某巨公书”之一事,实乃著者当时,为避免政治信仰形式问题,而为当局者讳,称之为某巨公也。解放后再版,改为“答蒋公问法书”。此信大部分是照抄《楞严经》中:“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语,无怪此事再无下文,殊为遗憾。 盖虚老上人,偶或忽略蒋公生平是专参笃信“阳明禅”之学者。且在早岁,曾为其母王太夫人抄写《楞严经》,并受雪窦寺一老和尚所启蒙,印象甚深。故在壮岁以后,终身不蓄发。而每遭逆境巨变,必归至雪窦寺韬光而闭门反省。又在出任北伐总司令前期,曾皈依杭州灵隐寺之慧明长老,参学旨要,深受慧老所提示。慧老圆寂后,蒋公即目视云汉,未尝再与一般禅衲接触。但于平常早晚,皆端身正坐专修静虑两次,并无一日间断。有时陪夫人出入基督教堂,是否为公私和睦方便,则不得而知。但其平日以心得而传授学生者,即有“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等名言,颇皆自负已得见道之概。唯于心性本体之旨,疑情未破。末后牢关,向上一着,即如阳明先生,亦欠透彻,遑论余子。故蒋公虽得虚老此信,淡然置之,固所当然。此事犹似东坡与佛印之事,所谓:“病骨难支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可为此一公案作为脚注。我今叙述及之,不得不将存于心之多年积愫,秉笔直书,并非不为尊长讳也。如虚老当时抄录蒋山赞元禅师答王安石语示之,想必当有截然不同之际会,惜哉! 又在法会期间,正当抗日圣战已过五年之际,两党并肩抗战,朱德将军受国府之命,出任第八路军总司令。其往昔行履,亦为高层参与法会者之所乐闻。朱德将军,字玉阶。早岁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任川军将领杨森(字子惠)部要职,为升迁事,与杨冲突有隙,几遭杀身之祸。袁师焕仙先生时任杨部军法处长,秘闻其事,即暗自赠银洋百元,促其离去。此事我在成都,亦曾闻师母言及。因此将军重返云南任职,又遭逢失意,曾面见虚老,意欲出家。虚老谓其非佛门中人,且赠银洋贰拾元,劝其他适。故由此出国而加入革命行列。事出有因,后来外间亦有传闻。但人有面询虚老与焕师,以求证实。二老皆顾左右而言他,不答所问,故亦随笔及之。 三、虚老嘱咐各行各的 此时,我虽随焕师与虚老聚首三四日,但须随时过江到重庆,处置俗事。山路崎岖,轮渡拥挤,昼夜身心均介于佛法与俗务之间,颇有劳倦之感。一日傍晚,赶上轮渡过江,恰于船旁得一座位,即欲闭目养神,不意江岸华灯,闪烁于开眼闭眼之际,忽尔进入醒梦一如之境,大地平沉,豁然夜空一体。唯天色虽黑,船已靠岸,即举足前行。忽见虚老亦孤身一人,走在我前。沿途坎坷不平,乱石烂泥犹多,我即趋步上前,手扶虚老右臂曰:“师父,太黑了,危险,我来扶你。”虚老顾我微笑,即脱臂而出,曰:“前路暗淡,你我各走各的,不必相扶。”只好依命同行,但加留意而已。及抵慈云山门,方各自回寮。此情此景,我在台湾以后,传闻虚老遭遇,方忆当时此话,岂亦偶中乎! 护国息灾法会后之两年余,在我国全民长期浴血抗战八年之结果,竟得日本无条件投降之事实。虽曰国际人事之变化,抑亦天庥中华而不致沦堕于魔手乎!然而外祸既息,同室阋墙之难方萌。“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诚为万古至理名言。在此期间,我曾于成都、重庆,经云南而返乡探亲,且亲至南京观风。即于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夏秋之际,转赴庐山天池寺之圆佛殿专修静虑,并思如何自处而得暂可栖身之域。秋后下庐山,再到杭州中印庵与通远师弟晤面,经其介绍而认识巨赞法师,并在灵峰寺借住。此处乃法师所主持之武陵佛学院,放鹤亭即在默林之中。同时,再由巨赞法师得识住在黄龙洞之印顺法师。彼二人者,皆为显教学者之义理法师,乃当今教下之僧才,实亦难能可贵者也。 巨赞法师且邀我为佛学院僧众讲授禅修之课,即便应命结缘。但其时国事紊乱如麻,人心已甚惶恐而极不安定。故我已决志拔足东流,将赴海外。一日,巨赞法师邀我丈室与言曰:“阁下乃不世之士,禅门健者,况相交知心,今有事不得不直言相告。不出三五日,我即将为有关当局杭州站拘捕,或即此断送性命。君住此间,恐有牵连,故不能不坦言也。”时我闻之诧然,即问之曰:“法师固为彼中人乎?我是无任何偏倚之身,但与其中当道者,颇有方外道义之情,如法师直言相告内情,或可助君一臂之力而脱困也。”法师即曰:“我非彼中人,但已决心为维护佛教而已与对方联络输诚,并得虚老同意,虚老自称为应劫之人,决不退避。”我闻即曰:“此事想必是陈铭枢鼓动虚老且为牵线。”法师笑答:“所料不差。”我再问曰:“法师等说为维护佛教而不得不如此,固为真言而不妄语者乎!”师即合掌作答曰:“决非别有异念也。”我即起而言曰:“既如此,我于今夜动身到南京,后日即返,望君多福。如我友许衡生在京,必可使我面见当局而为法师乞留一命以完心愿也。” 此事,果如我所预期,虽费两昼夜奔走于京、杭之间,但得保存巨赞法师而度此危机,且亦因闻虚老亦已心许故也。后闻巨赞法师出任全国佛协副会长,不知为保全虚老是否有所作为,此亦我为虚老有关之另一公案,故又随笔及之。 此事既了,感慨殊多,曾有数诗以自志心境。巨赞法师亦曾示我有:“无端岁月堂堂去,万种情怀的的来”之句。时在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岁寒腊月之初,我即离灵峰而赴沪订购船票。不意在沪又巧遇灵岩之老友曾宝森(字子玉)先生。曾老于清末留学日本,乃同盟会之老党员,民初曾任四川财政厅长,其公子宪民,亦与我交情甚笃。曾老夫妇,皆刘洙源先生之入室弟子,且亦认识虚老。此时,曾老正在南京开立法会议,观时鉴事,已知时局将有大变,拟即返蓉城,藉思自处之道。见我有行色匆匆之举,彼即以古文体之语,直相询问曰:“足下乃今健者,且素负荷宏文之愿,而今局势,意将‘南走越,北走胡’乎?”(此二语出在《史记》)我笑而答曰:“我与老伯乃灵岩旧友,相知颇深,行行重行行,我已决志东赴蓬莱,将为海外散人。不知老伯如何自处?”曾老点首不加可否,唯神色凝重,语我曰:“即将返蜀,玉阶过去与我有僚属因缘,或可幸免乎?”忽而陈云先生来拜望曾老,我与之握手为礼,交谈片刻即便辞去。   四、胡适胡聊虚老      旋于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廿九日,我到台湾,初则蛰居基隆陋巷,四壁无依。一日,忽梦一老人向我挥手,身旁有一牢笼,有流血之病狮向我猛吼,醒而异之,不数日,传闻虚老有云门事变之事。此时,海峡两岸风云紧急,美苏之间亦正剑拔弩张,人心惶惑,大有不可终日之慨。寻又以虚老年谱相赠,读之,方知虚老已经北京而得住云居,但不得其详。      当此期间,负当今一世大名之学者胡适(字适之),自美返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彼忽转而研究禅宗,且与日本在美之禅学者铃木大拙有所争辩。有人促我必须挺身而出有所表示。我则谓胡适之先生乃“五四”运动之健者,其一生之学术文章,对中国文化之功过,实非现代人可下定论。以后生之身,欲与前辈成名学者争辩是非,殊为不智。但趁此穷居陋巷之际,信手而著《禅海蠡测》一书,以表谈禅论道,毕竟非文字言语之所及也。其时,有著名老教授而今在台大任教诸先生,如徐子明、吴康、董作宾等,常相过访,彼此皆对胡适有所非议,或大肆鄙薄之言。较为后辈如方东美教授,则比较保留。唯有徐子明先生常来,并示我以其所著《胡祸丛谈》及《胡适与国运》等作,极言胡适从“五四”运动直至今日祸国殃民之罪,不可饶恕。此等原著,今皆尚有存本。      尤其佛学中人,对于胡适挑刺虚老年谱初版所载,言其父萧公曾在闽为官,乃考据所无。且胡又自称其父曾在闽台之间为官,查无肃某人。甚之,攻击虚老之生年亦有问题。有一出身北大之老学生说:“且于《万年历》无据,谓胡说并非无故。”在此期中,为论胡祸与胡诬虚老公案,我之陋巷,俨然如市。我则谓胡适之是非,目前言之过早,将来必有公论。有关虚老年谱所说家世,或因其少年早蓄离世出家之志,不大熟悉官场,或记忆口述有误,或为著者忽略老证,尚不得知。至于以市面流行星命之《万年历》去对生年,据我所知,台湾当时流行版本,已无道光时期记载,岂足为凭!如查历代大事年表,虚老生年,正当鸦片战争阶段,应无疑议。      胡适既为代表此一时代之大学问者,何必对出家修行极有成就之高僧,作此无意义之事。而对禅宗与禅学正脉,则言不及义,毫不相关,未免可惜。但另一北大出身之学者则对我说:“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之书,实乃抄改其父之遗作,帮终难继续。”我则谓对于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关佛学等著述,胡适之面对汤用彤、陈垣二先生之书,应有惭色。学术文章所争在千古,人事是非,则千古均有遗漏之处,实为胡适此举之所不齿。      后在台湾,因与胡适阴影有关之雷震与文星案之爆发,又有吴国桢案之影射,胡适之声名气焰,渐形沉没。而虚老年谱,亦因之一版再版,皆有所改正矣。但老友刘雨虹却说:“有人谓胡适实乃虚老之大护法。因虚老虽名重佛门,而学术等各界,所知不多。今因胡适之争议,竞相读虚老年谱。此所谓‘成者毁也,毁者成也’。”闻之则为莞尔。但我每对著书立说之事,从来极为赞赏吴梅村之咏蠹简诗曰:“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秦灰遭鼠盗,鲁壁窜鲰生。刀笔偏无害,神仙岂易成。故留残阙处,付与竖儒争。”读此,则可为之搁笔矣。    五、相关禅门与虚老的疑情问题 狮子山慈云寺之护国息灾法会,主持显、密两坛之虚老与贡噶呼图克图,皆为吾师。而今二老皆以应化善逝,且当时与会之相知诸公,亦皆随缘物化。唯显明法师尚在美国,今已一百零二岁矣。但群生之劫浊、见浊、烦恼浊等,亘古依然,尚祈此会之慈悲愿力,仍当永护中华。有关昔日对虚老之名高谤随之事,已成空花往迹,不足为论。唯今禅门寥落,郢匠无多,人有谓我于慈云法会上,曾随焕师亲见虚老,而得面许者,误以我亦知禅,故于虚老年谱中所记重点,常有咨询。其实,佛说《楞严》,即有垂示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禅须真修实证,不尚空谈,我乃尘中俗物,误则有之,悟实不然,何有于禅哉!但为释众所疑,故常权充解人。 一问:“三步一拜朝五台而礼文殊,修行参禅者,必须如此否?” 答:“此未必尽然。朝山之风,兴于明清之际,我昔所皈依诸师,如光厚师父等,曾有多人皆行其道。他如燃指供佛、刺舌写经等,皆用于旧时农业社会之交通不便,印刷不发达,而成为苦行忏法之一门。” 二问:“虚老在朝山途中,遇文殊化身之事如何?” 答:“此事犹如禅门旧公案中文喜禅师故事之翻版,不论僧俗中人,至诚所感,菩萨显灵,古今常有。但须谛参文喜禅师公案。最后文殊菩萨在文喜饭镬上显身,反被文喜禅师用饭勺赶跑他,而且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因此,文殊菩萨即说偈曰:‘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知乎此,则可以参禅而言佛法矣。” 三问:“虚老早年,曾有多次入定经过。人人皆说参禅修道,必须先要得定,此事之意旨如何?” 答:“佛法所言,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必修之加行,唯在定学而言(梵言三摩地,或三摩钵底,中文简称三昧),大小乘及显密各经所载,有百千三昧。不知所说参禅者,应是何种定境?即以虚老或明末憨山大师年谱所载,皆曾先后于五台或终南山入定,但其本身亦未明言是何种定境。又如数十年前,由福建到台湾之广钦法师,亦曾于闽山等处,绝粒入定。我曾当面问其定境如何?彼亦自不知所云。但一般学人,则认为无妄想即可得定,殊不尽合佛法玄旨。况且,无妄想与无想定之界限,又作何说?无想定犹为色界外道之顶高境界,而一般所说之无妄想,究竟意何所指?妄想本身即是虚妄,故称妄想。如无妄想而曰入定,则凡人熟睡而大睡时,亦当应是定境乎?可惜世人都不注意实修禅门入手之正定之学,如南北朝初期之僧稠禅师,专修禅定之法,及竺法护所译禅经,与佛陀跋陀罗尊者所传之达摩禅经,并且忽略达摩祖师所授之‘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初基。宋徽宗曾颂入定七百年之慧持禅师诗曰:‘七百年前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徒劳木作皮。’‘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真可借此一参也。如问虚老之定境如何?可惜随侍虚老左右诸上人,皆未当面参问,如我小子,则又何知。” 四问:“虚老有神通否?何以在云门事变中,又遭此大劫?” 答:“释迦文佛,常有批驳神通一事,故佛对神通第一之弟子目连尊者曰:‘最大神通,不敌无常之力’。以目连神力,临终亦遭外道打杀之劫。虚老有无神通,我所不知。但虚老早已自知为应劫之身。石可移,海可枯,生灭成坏无常之力,大势所至,劫运有关,真明佛法之理,当不待言也。如以神通以量佛法之有无,不如学科学技术较为快便。” 五问:“虚老自以禅宗五宗之传人为标榜。但其一生极少见有如古宗师之接引后学手法,且亦少有机锋妙语,即可令人发起警悟之处。其事究竟如何?” 答:“禅宗之五宗七派,鼎盛于中唐至北宋末期,自南宋迄元明两三百年间,即受元朝入主喇嘛教挫折,又遭明儒理学起代禅宗心法之蜕变,到清初两百余年来,几已若存若亡,不绝如缕。何况自道光、咸丰以后,更形衰落。民国以来,不但禅宗,即如整体之中国佛教,皆遭新文明撞击而没落。虚老眼见佛教与禅宗之劫运,故不辞疑谤,并承五宗而书写付法帖以传人,实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所谓拟‘继先圣之绝学’,义所不辞也。其坚修苦行如头陀,实有合于达摩祖师之四行门,且修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菩萨道,足为后学楷模,当之无愧也。至其平生修持行谊,则近似曹洞风规。但不必范以临济门下之棒喝交驰,或夹山、洛浦之言文深邃也。现代人已统无文采风流遗韵,则又何须专疑于虚老上人乎!” 六问:“现在禅宗,专用参一句‘念佛是谁’话头作标榜。如虚老有关之云居、南华、云门等处,亦皆如此。且于云居山门外,矗立一‘赵州关’之牌坊让人,这与虚老当年专参‘拖死尸是谁’的话头,大不相同。凡此等事,意又如何?” 答:“禅宗从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开始,秘密传承而直到盛唐,方由六祖慧能、神秀等崛起北渐南顿之风,从来未有以参一句话头相标榜。到了南宋初期,禅门随国运变迁,加之五大儒等之理学崛起,才有大慧宗杲极力提倡教人但注一心疑议法门,专参赵州禅师的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曰:‘无’的话头。(唐宋时代所说的‘无’字发音,即是现在客家话、广东话、闽南话所说的‘莫’字音。)从此以后,渐变成为参话头即是参禅了。而且传说赵州从谂禅师说过‘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因此又形成后来的禅宗门下,从不念佛的陋规。但从南宋到元朝,再经明清两三百年间的蜕变,禅门大师的声威衰落,净土宗的一声佛号已为世人所乐闻。因此,禅宗门下,便改成以参‘念佛是谁’而直到如今。如明乎禅宗历史之演变,便可知云居山门外立赵州关牌坊之缘起。同时也可知虚老当时所参‘拖死尸是谁’的话头,是宋末元初雪岩钦禅师问高峰妙禅师的话头。此与赵州的‘狗子无佛性’的话头,又是另一重公案。然参‘念佛是谁’,则何如参清帝顺治自省的话——‘未生之前谁是我,既生之后我是谁’更为亲切。” 七问:“现行禅门之钟板与打香板等遗风,与虚老是如何?” 答:“禅宗之有禅堂与清规,皆从马祖、百丈师徒,正当盛唐之时,毅然建制而来。此乃佛教在中国一次大胆改革之盛事。不但因此而建立丛林制度而有禅宗,同时亦因此而使佛教在中国而永垂不朽。百丈清规之作,是浓缩印度佛教传统戒律为中国文化之修行戒相。因此而渐次形成后世禅门五宗之有钟板遗风。但此仅是前因。总之,中国佛教之与禅宗,到了清初雍正王朝,又是一次重大的改革。雍正以帝王之身,而又自居为非帝王之禅宗大师,既对迦陵音禅师等深存不满,尤其痛恶汉月藏一系如《心灯录》之狂禅,以及明末遗民藉逃禅出家而反清复明,故特再三诏告天下禅门,统归临济门下。亦有认为规定出家僧尼,持戒牒、烧戒疤、坐禅打香板等之举,亦是当时所定。同时又以自选在宫廷亲随打七参禅之出家徒弟,派驻嵩山祖庭少林寺,及杭州净慈寺等处为方丈。且又明诏不以帝王身而要亲自接见天下禅师,共相印证。 当此之时,其雷厉风行之举,自然使佛门僧众钳口无言,谁敢与当今天子禅师而争自己已否证悟之果。但以其十三年昼夜勤政之躯,又自选编禅宗语录,与选《宗镜录》,及佛经要典。自知不能专作工夫而留转色身,只好临时自救,而乞灵道家养生等内外丹法,终因劳累过度而中道崩殂,颇为可惜。不然,中国禅宗,又当面临一次重大改革,不知变成如何形式。乾隆虽自少从其父雍正在宫廷道场中打七参禅,已得雍正印可。但继位之后,明知不及其父之成就,只是亲自翻译一部密宗大威德修行仪轨之外,极少谈论禅宗(此等资料,现存故宫档案中甚多,唯无真知灼见者研究耳)。 因此,在乾隆、嘉庆开始,禅门各宗只好悄然自制方圆长短,以及三角弧式等钟板,以便私自分别保留宗派门户观念,犹如商业招牌、市场广告之标记。本来空、无相、无愿一乘道之佛法,却成分河饮水,各立门市之风,殊为有趣。至如禅堂坐禅而打香板之风,尤非古制。此事,有大慧杲、田素庵每常手握竹篦以接引后进,近似临济棒之遗风。再因雍正在宫廷打七参禅,看中一僧参究不悟,乃取一剑予之曰:‘七日不悟,即拿头来!’此僧迫急,却在预期中而悟,故后来禅门,特制成一如剑形之香板以鞭策精进,初衷并非以此随便打人也。 但从清朝中叶以后,丛林香板之风,遍及全国,乃至日本。愈演愈烈,各自相承创立规矩愈多。甚之,有专心求人打自己香板,说是消除业障之故。至于一般可执司香板之人,既不知参学者身心变化之内情,更不明古德禅师锻炼学人之钳锤手法。上焉者,只要看到坐禅者落在昏沉,或钩腰驼背、坐姿不正,即打香板为之警策。下焉者,正如一般平人自以我见慢心情趣,‘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却曰‘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矣。 至于现在丛林名刹之禅堂坐禅,虽诩说‘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等口头语,而真能知棒喝之妙用者几稀,能稍近曹洞风规,已是难能可贵者矣。虚老一生于禅门规矩,大多是注重护持,恪守传统遗风,是为最要。至于何者是何祖师之所创立,何者应当与时偕进,虚老则不苟且赞成。我曾闻虚老有言曰:‘将来事,将来自有人做。我等都做好了,后人还做什么?’此语足可留为师法。” 虚老乃一代高僧,行化因缘,犹如多面观音,非凡夫之所知。我知虚老,仅此而已,聊备一格云尔。 岁次丁亥(二00七年)春夏之交,住持黄梅四祖寺之净慧法师,屈尊相访,并赠先后所作诗七首,谦称曾于数年之间,已有十度欲见而未果。今为虚老全集专程索题。初我但知法师为佛教长老,殊不知其诗才清越,隽出常流,且谦抑之诚,溢于言表。唯我生平不善书法,今勉为其难而不自惭其拙陋也!且补叙与虚老有关诸事,盖亦烦惑未销,积习难除,不觉自作赘疣之言也。 二○○七年(岁次丁亥秋)八月二十五日南怀瑾
个人分类: 張尚德 先生|5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 南怀瑾答欧美同学会
热度 4 黄种人 2012-11-22 14:46
怀师答欧美同学会问「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等问题 时间:2008年5月27日 下午至晚上 地点:太湖大学堂 总编辑:刘雨虹 纪录:张振熔 第一堂 开场白 我这个老顽童是一无所长,一无所能,一辈子无所成就的人。今天我们在一起,都是李青原这位老同学玩出来的,她是经常给我出难题的。前不久,她说大家希望有机会请我跟谈一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我听了哈哈大笑,我说你们怎么乱出主意啊?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中国人讨一个外国太太,或者外国人讨一个中国太太,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了嘛!当时是那么说笑的。后来我说好啊!你们要研究这个问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大问题。她本来说要到欧洲去有事,我说那就下一次再说。她听我这样一讲,就说欧洲不去了,把机票赶快退了,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这次事情的缘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但要真正讨论东西的文化思想,至少要几十个钟头。有人说这是满清末期大家闹革命,要推翻中国三千年来的帝王政治制度时,张之洞提出来的。其实这个问题,最初是「万国公报」华文主笔沈毓桂在1895年(清光绪廿一年)发表的〈匡时策〉中说的,后来张之洞〈劝学篇〉也引用,并推广论述。讲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先要研究张之洞这个人,还有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等,以及和初期国外留学回来的容闳、辜鸿铭这几个人的关系。更涉及乾隆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一直到光绪、宣统这个清王朝的衰亡,这是很长时间的一段历史文化问题。我这样一讲,你看内涵数据就那么多了,再讨论起来中西方学者沟通之间的矛盾对立,就更为突出了。 我常常想做一个研究,恐怕一百多年来没有人做过的,就是以一个世纪为标准,倒推回去,譬如推到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的一百年,当时西方出现什么人,什么思想;东方出现什么人,什么思想,就会发现,东西方的情况,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古人有两句话「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道理都是一样。我也活了九十多岁,看到整个这一百年,很想把东西方做一个对比,因为一般学者没有严格的讨论过这个问题。诸位都是全国现代的菁英,希望能真正读书研究做这一件事。 百年的人与事 刚刚跟你们诸位见面以前,有个北京的老朋友,他的年龄不小,地位也颇高,他讲他们也读了很多书。因为是好朋友嘛,我就直说你们根本没有读书,你们都在读外国人讨论中国人的书,但没有深入研究学问。他就笑了。当然我指出很多的理由,也牵涉了今天的问题。 我讲这个题目时想起古代一位诗人元遗山,是金朝的大名士,金朝亡给元朝,元朝统一中国这个阶段,他有两句诗,「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与细论」。他说一百年当中世界上的事情,以及个人家庭一切的事,是非利害的关键,没有对象可讨论。他的诗引起我很多的感慨。 为了使大家容易研究这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可以把结论先提到前面来讲。我们这一百多年来,用的都是西方的学术,没有真正用过自己的文化学术,这是很奇怪的事。我们推翻满清至今只有九十七年,跟我的年龄差不多,所以这段的事情我不但听过、见过,甚至都亲身经历过。我常常说笑,我这个头从十九岁开始就有很多人要了,不敢想象到现在还活着,好奇怪!所以我们经历过的艰难困苦,跟诸位同学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你们许多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你们的运气好,一帆风顺啊!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是整个阴气很盛的时期,很多国家是女人领导,英国的伊丽莎白,中国的慈禧太后,韩国的明成皇后等等,包括二十世纪的末期印度的甘地夫人等等。 这百年当中的英雄人物,先从西方开始,法西斯的墨索里尼怎么起来,那时我只有十几岁啊!当时流传过来西方文化,如所谓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对我们震撼很大。接着是德国的希特勒、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然后一直到日本军阀一齐起来了,加上中国的蒋介石、毛泽东,这一百年的人物,男男女女,很可观,这是讲大的。其次第三四流的英雄豪杰也不少,但是,「而今安在哉」?新的时代会出来什么英雄人物,还没有看到,二十一世纪究竟如何也不知道。十九世末有那么多人,比三国时代、春秋战国还混乱,而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又那么严重。这都是在一百年之中的事。 龚定盦的预言 再上推回去一百多年对照起来,西方出来马克斯的理论,中国有没有人呢?有啊!大家没有太注意,勉强可以对比的是嘉庆时期的龚定盦。他是上海人,也是当时很怪的一个人,文章很特别,思想也特别。龚定盦和魏源、林则徐他们有关联,后来之所以有林则徐烧鸦片,发生鸦片战争,是他们这一班人的思想所造成。现在影印龚定盦的文章〈乙丙之际箸议第九〉发给大家,他的文章满古怪的,很值得看,他发表的理论影响了那个时代。我来不及逐字跟大家解释,希望大家回去研究。 在清朝乾隆、嘉庆时代,社会表象好像很安定,但龚定盦已经看到乱源,当时他就提出来,要特别注重边疆问题,他说国家是要出事情的。所以近一百多年,像我这个人脑子里同样也注重中国四周的边疆问题。譬如满州、蒙古、西藏、新疆到西南那一边的边疆;还有海疆,由广东起一直到东北,我们海岸线那么长。他还讲到人才的问题,我们看讲义的中间一段: 「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他说这个时代,在他看来是太可怕了,一般人糊里胡涂,没有方向,社会好像很太平,可是社会上没有人才。他那个时候骂起来比现在厉害。「左无才相,右无才史」,他说朝中的宰相、史官,没有一个有才的。「阃无才将」,武将没有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庠序无才士」,学校里头没有一个有才的学生,好的老师也没有。「陇无才民」,农村社会上的老百姓,也没有个有才的人。甚至「廛无才工」,做工艺的没有一个了不起的人。「衢无才商」,做小生意的没有一个有才的商人。「抑巷无才偷」,连做小偷、流氓的都没有人才。也同现代一样,小偷流氓光在街上抢女人的皮包,这不是「巷无才偷」吗?「市无才驵」,这个市场也没有好好做买卖的人。「薮泽无才盗」,做土匪强盗的都没有一个有才的。「则非但尟君子也,抑小人甚尟」,他说这个社会已经搞得表面太过于太平了,太安详了,不但没有一个好的人才,连坏的都没有了。那个时候他已经看出来清朝要乱,靠不住了,所以这一篇文章是非常有名的。 那么翻过来我们看他的〈夜坐〉这首诗,是我随便叫他们抽印的,「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他忧患的心情比你们诸位还严重,「一睨」,眼睛一看,注意睨字,是眼睛歪着斜起来看,「人才海内空」啊!通通看不上。他当然也是研究佛学道理的,最后两句话很有意思,「万一禅关砉然破」,他说万一我打坐修定,忽然得道开悟了以后,「美人如玉剑如虹」。你看他的豪迈的狂气,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时龚定盦看到满清的王朝要乱了,整个的社会没有人才,一般的聪明才智之士,多半在抽鸦片烟,甚至在我十一二岁时,还亲眼看到这样的现象。他说当时清王朝没有好宰相,没有好将军,什么都骂了,当然对皇帝没有骂,保留一点面子。结果他的文章出来不到几十年,鸦片战争起来,太平天国也起来了。 我们要注意,太平天国用的是西方文化,用西方宗教之外表的皮毛影像建立了太平天国,很快就打到了南京。曾国藩起来平乱,扛的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两个刚好中西对比。太平天国的成功与失败,中间的问题很多啦!讲起来又是一个大题目。可是有一点,太平天国是广西人组织起来的,打到了南京,政权里统统说的是广西话,广东话都不通的,外省人很难插进去,这是文化语言的问题。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等,都是最有名的儒将,所谓这些清朝中兴的名臣,以曾国藩做代表,用的是中国儒家的文化,打垮了用西方不伦不类皮毛文化的太平天国。 戴鸿慈的资料 蒋梦麟的说法 刚才提到过,我想先把结论放在前面,大家注意,我找个资料给大家做参考。你们诸位都是全国的菁英,我们看看这篇文章,这是清末政府指派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戴鸿慈写的。他是广东人,当时是户部侍郎,后来还做过尚书。他出国考察欧美整个的文化,回来写这个奏折,非常有名。他八个月当中把当时欧美的政治、体制、一切文化等等搞得清清楚楚。不像现在,虽然出去留学三五年或者七八年,还没有他弄得清楚。他回来建议国家的体制非改不可,但是他不像康有为、梁启超等闹戊戌政变,他不来这一套。他的建议非常有力,文章内容很好,就连慈禧太后也听进去了。 这一篇数据很值得一看,本来想与大家一块儿讨论,时间来不及了。可是希望诸位不要像看现代书那样看,那样看是有问题的。如照现在看书一样,好像不过如此,那你就没有学问了。看这篇文章还必须要有一点古文基础,中国的古文,是把不同的方块字,一个字或者两三个字,好多观念累积浓缩在里头,不像现在学西方的白话文,一个观念用几十个字来说明。我常常说,看现在的文告,翻译的书,或写的文章,句子好长哦!二三十个字一句,看了下半句不晓得上半句说什么了,都是堆积起来的。如果用现在这个方式读,你就读不懂古文了,希望大家注意,仔细研究一下。 我作了一个大概的结论,先提到前面来讲。中国禅宗在唐代有位三平禅师,他与曾经反对佛道的韩愈一样有名。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这是苏东坡恭维他的(见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看起来韩愈是反对佛、道,但他最后是学佛修道的。有一次他被贬到广东潮州,有个大颠禅师,韩愈就去请教,向他问道。他问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大颠禅师没有讲话,只是在座位上敲两下。韩愈当然不懂,旁边站的是年轻徒弟三平禅师。韩愈只好问他,师父刚才是什么意思啊?他说这个你还不懂吗?「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要做工夫宁定,宁定后自己的智慧发起可以大澈大悟。后来他懂了没有,谁也弄不清楚了。 三平禅师后来有一个偈子,我认为这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有关了。他的偈子说: 即此见闻非见闻 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 体用何妨分不分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这个眼睛能够看见,耳朵能够听到,我们脑子有思想,都靠不住,因为我们的思想是生灭法,每个念头都把握不住的,思想学问随时都会溜了过去,也靠不住,究竟是唯物唯心还是个大问题。「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这个里头的道理,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真的澈悟了,了解了,什么事都没有。我现在引用「体用何妨分不分」这句话来答复诸位所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 第二个结论,我们晓得中国原来都以北大为仰望的学府,推翻满清以后有位校长蔡元培,后来因有蔡元培、胡适等人物,才引出来新文化五四运动这些问题。后来蔡元培下去了,这个历史经过就不谈了。接下来的校长蒋梦麟,也是浙江人。蒋梦麟最后退到台湾,他晚年在台湾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就是创建了「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简称农复会。他当时开始做农复会时,他向蒋介石老先生讲一句话,他说你要我来做有个条件,党与政府不能进入干涉,完全由技术领导。蒋老头子同毛老头子不同,他说「好!我们不干涉,只是帮忙。」所以农复会对台湾的农业复兴以及农业市场,一直到现在贡献很大。 蒋梦麟也已过世了,他曾着了一本《西潮》,西方文化西潮影响中国,你们同学应该找来看看。他中西文化当然很内行,现在我讲他的还不是这个。我讲的是蒋梦麟在《西潮》出版后的晚年,他说我是三家学术用一辈子,哪三家?「以儒家的学问作人,道家的学问处世,鬼家的精神办事」。我们当时听了,不禁要问,蒋先生啊!你说的是鬼家的鬼谷子吗?他说不是的!我说的鬼家是学洋鬼子,以西方的逻辑来处理事情。所以,以儒家的学问作人,道家的学问处世,鬼家的办事方法,这是讲体用问题。那么这是我们今天这个题目大概的结论,虽是笑话式的,也有很深的意思,大家可以体会。 西学为体的百年 接下来广东人孙中山先生起来,以三民主义号召全国起来革命,推翻满清的王朝。三民主义吸收了洋文化,引用英美的文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独立,加上中国古有的监察与考试两权,变成五权宪法。他的理想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立国家一个新的体制。孙中山所创立的国民党,开始推翻满清帝制政权,准备用这样一个民主的体制立国,所以国民党的政府有五院,是平等的,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五权分立。但国民党推翻满清以后,来不及统一中国,就碰到问题来了,西方文化的军国主义也来了。这时国民党很可怜很可怜,可以说各省的强权军阀的独立,直到北伐打到南京为止,根本还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只是名义上统一。当时南方的两广、福建,西南的云贵,四川,直到湖南,长江以南各省,及西北、东北各地,都是军阀割据,拥兵自重,国民党中央没有真正的统一过。这时留学生回来,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不管西学、中学,一片混乱,一概都没有用上。事实上,大家一个观念「枪杆下出政权」,才能维持各省的独立。 民国六年,这个时候碰到俄国人的革命成功,势力起来了,由俄国变成苏联。苏联是一个空洞的组织,实际上是以俄国为基础的阴谋,利用共产主义而推广称霸全球的第三国际。接着是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严格讲五四运动不是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最初的动机,是起来反对北洋政府与日本偷签的「二十一条」等于卖国的条约。我们现在把五四运动戴上很大的高帽,称为文化运动,真是个问题,对自己的历史没有搞清楚。就算这个是伟大的文化运动吧!就是在这个阶段,要说中国根本还谈不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另外如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君主立宪、民主自由等,各种各派的西方主义思想,凡是欧美留学回来,把西方所有东西都搬回来,在我们这个国家政坛上都试用过。直到现代,我们用的还是马克斯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等。所以我说现在影响中国,影响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的思想,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是马克斯资本论,一个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一个是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如果勉强加上一个是美国人杜威的实用教育。就以自然科学来说,大家都还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范围。我们几十年引进自然科学的教育,以及精密的科技,哪一样不在西方文化的体用里头打转。现在只是很简单的带过去,详细的说都有凭有据。 但是我们一百年来,都在自吹自擂称道自己的中国文化,轻视西方。尤其现在人自称中国文化的特色一辞,我常常请问什么是中国文化?我们到今天的所有体制,没有一个是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啊!这须要我们大家注意研究了。我们这个国家由现在展望未来,究竟要走怎样一条路?这是诸位同学肩膀上的责任。这一百多年来,虽然高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据我们刚才随意的述说,事实上通通是西学,没有中学啊!大家当然是中国人,还认得中国字,而中国字还有认不得的,就是简体字。吃一碗面写的是脸面的面,我们吃面是吃这个(师手指脸),中国文化根本连字体都有了问题,太丢脸了!甚至几十年前还有人主张整个废除中国字,用罗马拼音,学外国人拼音讲话就好了,把几千年的文字都废掉。这也是有凭有据的事。因此我们研究中国这些问题,要以一个多世纪作对比来研究。 太阳东边出来从西方落下去,研究这个世纪,要从三百年前开始才行。刚才首先提出来龚定盦的时候,那是由乾隆到嘉庆时代,已经开始了变化。再严格的讲,大家常常讲到西洋文化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仔细研究一下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前,就知道西方在将近一千年之间,都是在宗教的文化笼罩之下,这在西方历史称之为黑暗时期,研究神学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所以才有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及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突出。当然大家或许没有仔细研究这个问题,但至少要了解西方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文艺复兴,是绘画、歌舞等文艺解放,向自由主义的路上走;接着是科学的发展。这个时候,大家都忽略研究印度、中国两个古国文明的变化;同时要兼带研究日本、朝鲜等与西方文化接轨的事迹。 最有趣的是,你们看看这一百年来,所有的民主党派用的名号和精神,哪一个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例如民主进步(简称民进)、民主社会(简称民社)、民主革命(简称民革)等等,有哪个不是用的西方文化呢?嘴里还拚命说中国文化了不起,这不是使人笑掉了大牙吗? 西方的毒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来了。现在我们讲印度做一个参考,几千年来的阶级观念,到现在还是存在,印度几千年来的文字、语言,没有统一过,还有几十种不同。如果研究世界上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来源都是印度。在清初时期,印度已经不行了,荷兰与英国早在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你们同时要注意研究外贸商业经济等问题。尤其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发现有个东西──鸦片,是中国人所爱好的,可以利用它到中国赚大钱。我不但看过鸦片,也亲身见历过,像我们家塾的老师们都抽鸦片,抽鸦片是在床上面对面躺着,中间点着一灯如豆,那个境界有如辛稼轩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躺在那里吞云吐雾,身旁有最好的浓茶和点心,的确是很浪漫、奢侈、暗昧的享受。抽了鸦片以后,人的思想等于美国二三十年前发明的迷幻药(LSD),我好几个美国学生就拿来吃,说吃了以后会得定升华,可是很难受。后来我有一天出门了,三个美国学生来我家,等我一回家,发现家里极其脏乱,我睡的床被都是脚印。他们说:吃了迷幻药以后,我们看到老师已经飞到了峨嵋山,我们跟到山上找你。他们就上床,把我的被子当山爬要找我,所以弄得家里一塌糊涂。我说这个东西那么厉害啊!拿来我试试看受不受影响。这些美国学生听到我要表演,那个高兴啊!我吃了三个,非常难受,后来好像灵魂就飞出去了,很舒服,人就忘身、忘我。但是脑筋发胀,发胀大概是我的境界,我硬用禅定方法把它化掉了,两个钟头坐在那里不动。之后下座,他们说:噫!奇怪,怎么老师一点没有事。我说你们错了,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用了很大的定力才把它化掉。所以,现在我对那些吃迷幻药的人很了解。 你们注意,清末民初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几乎全国都在抽鸦片,连清朝道光皇帝也沾上了,这就知道为什么林则徐要烧鸦片了。我们算算当时每年因买鸦片流出国外的资金有多少啊?大家学经济的没有太注意过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中国没有靠美援、外汇,没有靠台币,也没有靠港币,这些钱哪里来的?尽管如此,我们国家还能够存在,这是个经济问题。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受外国列强的侵略,每战必败的赔款多少啊?这个赔款也没有靠美援、外汇,也没有靠台资、港资,我们中国钱怎么那么多?赔了那么多钱,也没有把我们赔垮。大家要注意这个,这都是严重的经济问题,你们要把这个统计下来。 印度呢?更不得了,可是印度今天还是那么活下来。这两个东方古老的大国,受外侮侵害,真是疲惫不堪。所以最近听说有一篇文章,说东方两个国家,一个印度,一个中国,一两百年来没有侵略过人家,都是受列强所侵略欺负的,可是列强对这两个大饼,始终还没有完全吞没。什么原因啊?这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认真的仔细思考研究。大家都晓得那么讲,如果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不管资本主义也好,马克斯主义也好,自由民主也好,都在东方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一幕一幕扮演过。譬如说经济的建立,我常常说你们研究一下中国,讲经济建设的先要研究《管子》,发展经济强国的主张非常多。《管子》这个不是随便读读的,要真研究,我们今天所讲的许多观念在《管子》这本书上都有,这是「中学为体」的问题了。先休息喝点茶,我们再来讨论。 第二堂 我们本题是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到现在这一百年,都是西学又为体又为用啊!没有中国文化,中学为体的东西好像没有啊!包括政治体制、人文思想、教育、经济、一切等等,没有一样是中国的啊!我常常说学经济的,连自己的经济学都没有看过。如果研究这个问题,牵涉到印度史、日本史、韩国史、中国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变化中,都相互关连的,这是历史哲学演变的大问题。 谈到中学为体,顺便讲一下满清入关以后,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中国文化做了几件大事,功劳非常大,超过了汉唐。第一是把中国文字统一起来,所以研究简体字和繁体字,研究中国文化,真要认得中国字,先要注意一本书,就是《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加以整理,是一大功劳。二、编辑《四库全书》,把中国的文化作了系统的整理,又是大功劳。三、在康熙时编了一部比《四库全书》还实用的《古今图书集成》。我讲过几次这部书以后,听说有人还推广销售。大家千万注意,要研究中国经济的体制,有一本书,其中数据报括从上古到明清之间的经济体制。这本书就是《古今图书集成》的〈食货志〉,不叫经济。经济这个名辞是日本人先翻译的,我们的许多翻译名称用的是日本的二手货。〈食货志〉的所谓食,是老百姓吃的;货是货品,可惜这本书没有人去研究。 认知科学与唯识 有人提议,你们诸位远道而来听课,很辛苦,希望我讲一下认知科学。我说那是中国特有的,人的思想怎么来的?究竟是脑还是心,是唯物还是唯心来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目前是最新流行的一门科学,那么大概介绍一下。 中国人在这一百多年来诤议的学术思想,都围绕着唯物、唯心的问题打转,但是还有一个「唯识」就没有太多的人提了,这是佛学提出来的。大家都晓得初唐时代的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弘扬唯识学,就是佛学里的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以现在来讲,这是真正的认知科学,就是说生命的来源,怎么有知觉与思想?知觉与思想从哪里来?唯识学告诉我们,生命根本的来源,不完全是基因遗传来的。最近常常有人来讨论基因问题,昨晚吃饭时,大家在讨论现在的黄豆,因为我叫他们发黄豆芽发不起来,绿豆芽发得起来。有位老朋友说,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些黄豆是美国来的,基因改良过,发不起来豆芽,所以吃了对身体没有益处。 现在讲人性怎么来的,人性不完全是基因问题可以解决的。唯识学告诉我们认知的要点:这个生命的形成,除了父精母卵以外,还要有一个灵性的加入,三缘和合,才可以构成胎儿生命。这个灵性在唯识里叫做中有,它带着种性。我们中国人说「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个母亲生九个孩子,每个禀性不同,是每个人自己带来的,这就是中国人土话讲的灵魂问题,确实是有个东西的。至于这个东西是唯物还是唯心的,那是属于哲学科学形而上的研究了,姑且暂时讲到这里。 当这个灵性加入时,就成胎了。在唯识学里,只讲人的入胎,讲得很清楚,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他也看到了某一部份。当精虫卵脏一结合,这个灵性入胎时,有的就看到男女性的行为,可是靠近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人了,只有这么一个感觉形象的作用。如果变成男的,他当时对这个母性,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欲爱,一爱就被吸引住了,投胎成男。如当时对这个男性生起欲爱,就头胎成女的了。 不过这有个生理学,中国文化里有的,上古几千年传下来,加上唯心的力量,也可以在交媾时使它有所变动。我最近常常发现有些同学,生的都是女的,没有生男的。我说中国文化有一个办法的,在临性交时,要生男就生男,要生女就生女。那些同学就说,老师怎么不早讲。我说你们过去也没有提过研究这个问题。这属于心物的作用,在中国上古的医学里都有。 佛学告诉我们,胎儿在娘胎里,是有意识的,只是暂时不起分别作用而已。胎儿七天一个变化,三十八个七天后,头倒转生出来。这个讲起来很细了,我只大概提一下。讲到七天一个变化,这个就很有趣了,我给他们上医学课,讲到《黄帝内经》说「女子二七天癸至」,所以女性的同学们注意,过去差不多十四岁前后,第一次月经来。现在听说也有提早的,像印度人有十二岁就可以做妈妈了,这又不同了。女性以七计算,七年一个变化,七七四十九岁的前后,大致是女性的更年期,月经停了。男性以八来计算,所以俗话说「乱七八糟」,「七七八八」,这句话就与上古《易经》和道家的生命科学有关了。 胎儿在娘胎里,三四个月以后已经有知觉了,知觉不是思想意识啊!所以真正要研究,中国的教育是从母亲怀胎时,就开始教育,叫做胎教,出生以后是母教为重,再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 胎儿生下来,孩子囟门这个地方会跳动,这时思想意识分别作用,还不明显。唯识学讲「心、意、识」,这个心不是只讲心脏,它是心物一元总体的代号。这个识,是心起作用的意识。刚生的孩子的意识,有感觉有情绪,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思想有分别,在唯识来说这是「意根」的作用。等到孩子们囟门那里的头顶骨完全封起来,开始讲话,第六意识就开始形成现行的思想。大家做学问,到外国留学得博士回来,然后做伟大事业的领袖等等的思想,也都是后天现行分别意识思想的作用,这些思想和形成思想作用的本身是不定的。 想是想 思是思 在唯识里「思」与「想」是两个层次,譬如我讲话,诸位在听话,乃至听到外面打雷,这是想的作用,不是思。思是什么?当你很专一研究的时候,或听的时候,甚至不用现行粗浮乱想的时候,里头还有一个很微细的念在作用,那是思,思跟想是两个层次。不仅是两个层次,而是三个层次,因为同时你会感觉到,噫!我怎么想到北京了?我等一下有个电话很重要,不晓得晚上回去有车子没有?那个思的旁边还有个起来自我观察的作用,这些都是第六意识分析的现象,叫分别意识等等。入胎时的意识叫第七识、第八识,是第六意识后面最基本一层的功用。我们这个第六意识有好多层作用,能思、能想,同时旁边还有一个观察意识,譬如我们要吃这个东西,不晓得好不好吃?可不可以吃?或者有没有毒?你意识一动,旁边还有自己起来的观察作用。这个观察意识在西方像康德的哲学,中文翻译叫「理性作用」。我说译错了,中国本来有的叫「性理」,清朝有一本书叫《性理大全》,性的理,不叫「理性」,刚好相反。在哲学方面,把理性与逻辑的观念,思想的作用称之为理性。性理跟理性表面上是差不多,严格的分析很不同。 三世与因缘 这个第六意识起来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家庭、社会、时代等等的影响,都是加上去染污意识作用,后来的佛学又加详细分析说明变成四种: 第一、「亲因缘」。我们生命的来源是有前因的,这个生命自我带来过去无数的种子,而变成这一生,变男变女,变聪明变愚笨,变化多端,都是由种子演变成现行这个阶段的作用,死后又是一个很长的未来。所以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无数的过去,无穷的未来,现时只有这一剎那。所以我们研究西方哲学,西方讲的存在哲学,就是当下,现在这一下,也可以这样讲。但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种性带来的前因启动作用,佛学后来`叫它为「亲因缘」。后期佛学特别强调这个因缘,「因」,由过去前因的种子带来,又变成现在的缘,因和缘是两个连锁的关系,但因缘的作用,又是互为因果的。 第二、「增上缘」。那么父母的基因遗传,与家族、社会种种知识教育的关系,那都是「增上缘」。譬如中国人生的孩子,从婴儿就抱到外国去,接受完全不同文化、语言教育,长大以后,他的习性,根根上有我们中国的东西,可是他的思想习惯、言语一切,那是受外在的影响,增上缘加上去的,因此第六识的思想分别就变得不同了,可是亲因缘的种性还是一样的。 第三、「所缘缘」。由现在情绪思想连带发生的关系叫「所缘之缘」,由现在的关系透过一切,譬如说诸位是欧美同学会,受欧美文化影响很大,那么根本上有自己中国的情结在内,这个情结拿不掉的,这是第七意识根本的问题。 第四、「等无间缘」。那么你们现在用的学问思想,动辄就说我在外国学的是怎么样,这个作用是后来的,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来的,是受外来的增上缘的影响,变成现在行为思想的作用,叫做「所缘之缘」,然后连续不断的发展下去,平等流转,也就是「等无间缘」。 意识 健康 梦境 因为你们临时有人提议,要我对于这意识思想方面多向大家讲说,我就开始了这个讲法。诸位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我看大家都到了中年,情绪不稳定,很多的烦恼,思想宁静不下来,甚至于许多人工作忙得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这是问题了。思想为什么停止不了?究竟是脑的问题,还是心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儒道佛很中心的一个重点。人到中年以后,思想不宁静,情绪不能宁静,一半是生理的关系,我们中国人有两句诗「月到十五光明少」,每个月十五月圆,人活了几十岁,真正看到圆的月亮,恐怕没有几回。「人到中年万事休」,中年差不多四十岁这个阶段,太阳要下山了,当然很悲哀,这是个事实。身心不健康,容易动情绪,烦恼发脾气,都是第六意识带动思想和情绪的作用。 这个第六意识平常喜欢向外走,我们受教育的影响,外界种种环境的影响,积累越来越深,年纪越大第六意识的分别执着越顽固,污染越来越厉害。所以孔子讲人生三个阶段,所谓「少年戒之在色」,青少年的阶段,男女关系最重要,所以孔子说要戒,戒并不是叫你不要做,而是要知道卫生和节制。什么是「中年戒之在斗」呢?例如要想做官发财啊!求功名富贵啊!要出人头地啊!跟人赌气等等,这些是争强好胜的心态,都叫做斗。所以要看得清楚,能放得下,太固执了会容易得绝症。什么叫「老年戒之在得」?一个人越到老年越顽固,对于自心万物都抓得越厉害,不肯放手,这是第六意识抓得很紧,所以老年人「戒之在得」。 人的思想情绪离不开意识,意识到底是唯物还是唯心的?现在医学讲是脑的问题,我不承认。像我有好几位学生都是脑科的专家,最近寄来好几种有关脑与禅定的研究,那是外国联合起来做的实验,目前很有权威。我说找的那些人来打坐做工夫,那些人真得了禅定吗?打坐、练气功不是禅定啊!如果没有真得禅定的境界与经验,光是会打坐,这种研究就叫做禅,这是靠不住的。所以意识是唯脑还是唯心的,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关于第六意识的分别思想,我们白天会思想,睡眠时会不会思想?会,睡眠会做梦。事实上没有一个睡眠不做梦的,但是你说我睡得很好从来没有梦,那是因为你睡醒忘记了自己做的梦,这叫做「无记」。而且讲到梦很奇怪的,譬如庄子的「蝴蝶梦」,吕纯阳的「黄粱梦」,唐人小说「南柯梦」,还有戏剧牡丹亭的梦,这都是很有名的大梦。 吕纯阳这个「黄粱梦」,大家也许不知道,争取一点时间说一下。吕纯阳在道家修神仙法门里头,等于禅宗的六祖,非常有名。他年轻去考功名,路过邯郸,住进旅店,准备吃饭,饭菜还没有来时,看到对面一个老道士,拿黄粱米做饭。吕纯阳很疲劳靠在那里小睡,做了一个梦,考取了功名,一帆风顺做到了宰相,功名富贵一切俱全,最后不晓得犯了什么罪要被杀头,一下醒了,这梦的一生经过四十年。醒来看看对面的老道士黄粱饭还没有熟,道士回头看他,一笑说:「四十年的功名,舒服吧!」吕纯阳大吃一惊,心想我做这个梦他怎么知道?因此就跟他修道了。 那么后来清朝有个人作了一首反游仙的诗很有名,他说: 四十年来功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他说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假定像你们这样欧美留学回来,做了几十年重要的领导位置,多了不起啊!明明知道是个梦,也很舒服啊!那个人说现在我一辈子倒霉,什么都做不好,不能发财又没功名,想要向吕纯阳先生借个枕头用一用,也做个同样的梦多好啊! 第六意识的复杂作用 现在讲意识的梦境,其实人生都在梦中。大家为什么梦醒了记不得呢?因为落在无记,第六意识不坚固,有人记忆力很强就可以记得。如果修炼到这个第六意识很清明,不但是记得了这个梦,慢慢还可以引发知道过去与未来的功能。第六意识有这么一个宏伟的功能,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都是片断零星的穿插。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做梦,这个梦和第六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第六意识有一个反面作用,所以西方讲心理学有一个名称叫「潜意识」,或叫「下意识」,认为潜意识、下意识是心理根本的功能,这种说法是不尽然的。所谓的潜意识,这个在唯识学叫「独影意识」,因为人在睡眠中,眼睛、耳朵、身体这些作用暂时潜伏,有个意识潜在里面,在梦境中呈现。 那么梦也是个大问题,很有意思,康熙时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中把梦的学识都归纳起来研究,对梦有一堆的学问。这个梦是片断穿插,有些是因「思」成梦,我们中国有两句老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假使说一个人对男女,或对父母、子女的思念情爱太过,睡眠就容易形成梦境,这个是思梦。还有很多是病梦,譬如说身体里发炎了,梦到起火了。或是身体里水份很大,梦到涨大水了。身体里头有风,就梦到刮风了,这是病梦。还有人为的故意造成的梦,从前我带兵时也都试验过。当人睡觉时拿一根鸡毛沾一点水,在那人脚底心画个圈圈,那个人就会作绮梦。这是因为生理的关系而引起的梦,是片断兜拢来,那是独影意识加上带质的作用。 这个独影意识,是我们思想意识很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到了中年常常幻想,或感觉悲哀、难受、无聊,有些是从第六意识独影意识的作用引起的,或有些从带质境来的作用,这内容很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全的。梦是独影意识的作用,西方心理学有些把梦归到潜意识的作用,并不尽然。例如患有精神病的人说看到鬼啊神啊!看到上帝、菩萨啊!都是独影意识,有时候加上假带质的作用。有些打坐的人看到种种境界,也是这个道理。如果真修实证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轻易被这些境界所迷糊了;就怕智慧不够,身体不好,脑筋不健全,容易被独影意识与假带质的境界牵引走。所以不要轻易修炼打坐,玩弄这修行假象的境界,自己以为是神通的作用,那就很容易走入魔道了。有些同学告诉我某某人有神通,我说二号吧!第一号叫神通,第二号叫神经。 大家注意,有时候一个天才的孩子,能画画写好文章,是独影意识与带质的作用。西方的哲学、科学,有些地方常有错误认识,他们把率性而起的意识作用,叫做直观、直觉。我说以逻辑的道理来讲,没有什么直观、直觉。有人说「老兄啊!我很客观的告诉你」,你听听这句话,已经是主观了嘛!换句话说,没有什么绝对是客观的,都是主观意识的作用。 这个梦跟意识有时还产生带质,这是唯识学里的名称,是带心物一元的本质作用。譬如说有时候做梦,忽然有人敲个响声,在梦中当成是雷声。所以梦境有许多是因外境外物引起的,这就不是独影意识了,这叫假带质的意识境界。譬如有人说夜里走路碰到鬼,我小的时候也一样怕鬼,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从来没有怕鬼怕神的。夜里要是看到哪个地方有个奇怪影子,我眼睛盯住不动,非要过去把它弄个究竟不可,结果一看是个树叶子,或是什么东西。所以夜里看到鬼,没有什么真的鬼,都是自己第六意识有这个影像,看到任何影像,听到任何声音,会把它当成是鬼,或是奇怪的东西,这属于假带质的作用。 性理与理性 了解了这些是第六意识作用,是后天的思想,与脑的关系最为密切,第六意识影响人最大的是身体的健康。人到了中年,常常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舒服,是第六意识用得太多的原故;自己不晓得修养、保养,所以身体不健康,容易衰老、得病。要做到头脑永远清楚,不要说长生不死,至少不要未老先衰,就全靠第六意识的修养。刚才提到康熙时编的《性理大全》,其中就有历代儒家身心修养的资料。不过,我还是劝你们不要看,因为那只牵涉到儒家的思想,对佛道两家的内容还搞不清楚。实际上儒佛道三家没有太多分别,只是佛道两家另有一种高度的修养方法。这是讲到第六分别意识和身心健康的关系,及修养问题,讲的是「中学」,就是中国的学问。 张之洞他们所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是我说的这个观念。他们提倡的是用科学。我们晓得汉阳兵工厂、大冶开矿都是张之洞手里创办的,所以他当然要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这是对付皇上,尤其是对付满清那个老太婆慈禧太后而讲的话。他主张完全学西方的科技来用,至于中国学问的中心,我们现在讲的《性理大全》的修养,他的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所以我们看他的一生,至今汉阳兵工厂、大冶的矿业仍然存在,都是他第六意识作用的发展,思想上吸收了西方的科技做出来的事。 回过来,这个科学后面的中心「性理」,这方面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刚才讲唯识身心的问题,我们今天大概先介绍了一下,这个里头的学问太深太多了,那是真正的「中学为体」的体的方面。这一方面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做研究,我们先讲到这里。 第三堂 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 本来准备晚饭后大家随便谈天,现在你们又问中国文化修身养性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大学》里头有几句话,你们大概都会背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六岁入小学,十八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 儒家所谓的圣人,在道家老庄的讲法叫真人,你听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成年以后,没有真正修养心性,都是不够成熟的,就不足以称为成年人。以真人这个名称来说,必须要有真正心性的修养,认得那个生命根本。道家所说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换句话说,没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尸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说明「内圣」以后,才可以起大机大用之「外王」。这个「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不过是职务的不同,其实都是启动心性外用的行为。所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才是一个完成圆满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圣人或真人了。 那么怎么修养呢?我背给你们听,这里头有七个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知止而后有定」,第一个是知性的问题。「知」,就是每个人生来能知之自性的功用,学佛学道,成仙成佛,第一步也都先要知道「知止而后有定」。譬如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都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吗?这个能知之自性是什么呢?这个能知之自性,不在脑里头,也不在身上,是与身心内外都相通的。但现在西方医学与科学,都认为能知之自性是生理的、唯物的作用,归之于脑的作用,其实脑不过是身识的一个总汇。这个问题要详细研究,是很深刻、很广泛的,不是一两个钟头能讲得清楚。我们中国文化讲本体是心物一元的,知性不在脑,是通过脑而起作用,这个要特别注意。 再说我们的思想、身体要怎么定呢?平常人的知性,是跳跃、散乱、昏昧不定的,但是又必须要以知性的宁静、清明,把散乱、昏昧去掉,专一在清明的境界上,这才叫作「知止」。知止了以后再进一层才是定。佛教进来中国以后,把大小乘修行的一个要点叫「禅定」。「禅」是梵文的翻音,「定」是借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字来的。 这个「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渐渐会进入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这叫做「静」。到了静的境界以后,再复进入非常安宁、舒适、轻灵的境界,这叫做「安」;借用佛学特别的名辞,叫它是「轻安」。再由轻安、清明,不散乱、不昏昧,非常接近洁净的境界,就会发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慧力,这叫做「虑」。 这个「虑」的意思,不是思想考虑的虑,是在定静安适的境界里,自性产生的智能功能,不同于平常散乱、昏昧的思想,它是上面所说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智慧境界,这两句话是出在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的《中庸》里的名言,就是对于「安而后能虑」的诠释。我们现在借用佛学的名辞来说明这个「虑」字的内涵,就是「般若」的境界,中文可翻译为慧智,它不同于一般的聪明,我们现在用的思想学问都是聪明所生,不是慧智,慧智跟聪明大有差别。透过这个慧智,然后彻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那《大学》就叫做「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得个生命本有智能功能的大机大用,这才叫做「明明德」。 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思想像陀螺一样在转,佛法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剎那之间,思想有九百六十转,这是生命中认知的大科学。比方我们写一篇文章,或写一个字,那里头思想不知有多少在转动啊!你或给情人写一封信,「亲爱的,我爱你…」这一念之间的思想情绪已经从国外转起,转到中国了。像人们谈情也好,讲话也好,思想转动得很厉害,极不稳定。注意哦!比如我们说一个「现在」,这句话是一个思想,是一个念头在动,这是「想」不是「思」。当说个「现在」,里头早已经想到下面要说的另一句话,不止几百转了,这是很微细「思」的作用。因此要随时知止,把它定在那里,像陀螺一样虽在转动,其实陀螺中心点都在本位。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这是第一步啊! 「定而后能静」,什么叫静?这里头牵涉到物理科学。宇宙的功能究竟是动还是静,都是个大问题。世界上万物的生命没有真正的静止,生理、物理的世界都在动。轻度的动,慢慢的动,看起来是安静的,这是假的静,不是真的静。譬如前两天的地震,本来地球内部都在变动,不过现在因为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地和风(气)、水、火中间起大冲突,有大的震动,我们明显感觉到震动,其实有很多的震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而有些其他的生物,反而比我们更能感受得到。 如何才能做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知止」,真正认知一个能使它安静下来的作用,才能做到所谓的大静、大定了,那就要牵涉到哲学上的本体论,现在只能大略带过。所以大学之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须从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 静坐修养 端容正坐 静养就是安静,静坐不一定要这样盘坐,但盘腿静坐很重要,你看隋唐以前塑的佛像三围标准,一定是两腿盘好,屁股是稍向后凸,细腰身,坐得很端正,这叫七支坐法。中国的佛像有些是大肚子的,那是宋朝以后塑的,比较不合标准。关于静坐的姿势,可以看我讲过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静坐的外形很多,你们初学坐不一定要学七支坐法,你们就在藤椅上这样坐着,两腿放正,两手放腿上面,这是儒家的坐姿,叫做「端容正坐」。所以你看古人坐的木椅子,一定是端容正坐的姿态。我们六七岁读的《千字文》,有「形端表正」四个字,形体很端正,不是挺胸,是腰要正直。腰是生命的根本,练武功打少林拳、太极拳,重要是腰力。我们生命上下两个部分,就是在腰这里转折,腰正身体就正。你看我们很多同学还没有到中年耶!坐下来身体歪扭起来,弯腰驼背,不然就觉得难过,像这样的话,健康早就出了问题。你看以前满清宫廷的教育,还有蒙古、西藏方面有些地方,他们从小的教育,比较注重坐得端正了。在中国文化传统习惯是不坐软床椅的,坐软的床椅脊椎容易变形,变形就容易生病,所以现在的沙发床、沙发椅非常害人,像我从小到现在睡的都是硬板的床。 那么人怎么能够安定下来呢?现在崇尚唯物的说法,就是靠机器。其实我们本身,头上面有几个机器,眼腈看,耳朵听,鼻子呼吸,嘴巴吃东西。嘴巴里重要的是舌头,静坐时舌抵上腭(有一凹形的穴道),口水滋生,不会口干舌燥。关于眼睛,你们很多带眼镜,我觉得很遗憾。像我已经八九十岁了,我还讨厌戴眼镜,有时候像这种小字,我可以不戴眼镜看。李青原的眼睛,我经常笑她,两眼一瞪吓死人的,因为她练过眼,这在过去的道家叫做吸收日月的精华,她可以对着太阳看好几个钟头,把太阳看得不是太阳,是个影像。 那么怎么安静呢?现在告诉你们,静坐修养时,你们戴眼镜的人,最好把眼镜拿掉,眼前先随便找一个定点,眼皮不要低下来,你自己试一下体会看看。我们普通闭眼,是把上眼皮盖到下面来,眼珠是下沈的。但人上了麻醉药,或被人一棍打晕了,那时眼珠可能是上翻的,所以正统的眼神,两眼是直线平视向前面看,或对着虚空看。像我练习惯了,眼睛看出去的范围比较宽,连两边眼角这里我都看见了。你们近视眼的好可怜,戴上眼镜,被眼镜架挡住,看的范围就小了。尤其是喜欢写小字的人,更容易近视。我小时候发现自己视力下降,赶快改正写大字,所以我的视力还保养得比较好。我训练兵的时候,叫他们眼睛平时要多练习转动,不动就不行了,近视的人就是太过于死死盯住前面。 修习静定,眼神先找一个定点平视,不要低视,不要上望,似看非看,不要用力。印度或西藏学密宗的,花教、红教、白教,都是注重这个眼神。可是现在看到许多修行人戴了眼镜,我一看,我的眼睛就低下来,很失望。眼睛正的平视习惯了,虽没有特别注意看,但前面的影子都很清楚,这是练习眼睛方面的要点。 耳朵当然听见外面的声音,假定耳朵聋的也不要管,你说聋子听不听见声音啊?听见,听到自己里头嗡嗡嗡的声音,那个能听的「能」并没有损失,所谓聋子是听觉功能的神经闭塞而已。所以佛问弟子们,瞎子看得见吗?有个弟子说看不见。佛说你错了,瞎子也看见,它看见前面黑洞洞的,什么都没有,但还是有个影像的。所以眼睛这样,耳朵也是这样,这都是生理的科学。 接下来说,静坐时想静,可是思想停不了。注意哦!你的知性是内外都普遍存在的,不要向里头去找。你们试试看,随便找个地方眼睛这么平正一放,看这个虚空,也不要管耳朵,就宁静下来了。这时里头感觉、知觉最为重要,你们体会一下!这个感觉是身体的,生理的;知觉是知道思想及感觉的作用。先说感觉,当你静下来,有两句话,「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你感觉到这里难受,那里难过,这个难过已经是病了,轻微的痛叫做难受,重的叫痛,气血不通才会痛,通了就不痛,很舒服的。当老师的,一看有些孩子坐在那里,楞楞的,闷闷的,已经知道他有病了,至少他那个脑筋已经不清楚了嘛!清明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很灵活的,很灵敏的,什么都知道。一般打坐修道的人,身体的感觉触受很多,归纳有几个状态,就是冷、暖、轻、重、粗、涩、细、滑,这叫做八触。修行人身体要很轻灵,也许我比你们还轻灵。这个是感觉方面。 关于知觉方面,最困难是思想停不了,刚才讲一剎那间意识九百六十转,那么你把眼睛一定,耳朵放下,你假装静;再不然有一个办法,在密宗是大秘密法,我都把它公开了,我认为道是天下的公道,其中秘密,不属于你的,也不是我的,有人要,应该公布出来。要是保留秘密,不肯教人,那是世界上最自私自利的人,还学个什么道!所以你们要凭这个精神作人。 修定的三个方法 在密宗里有个密法,藏文叫妥噶,也可以叫做看光。怎么看光?你们现在静下来体会,你们头摆正,眼睛一定,整个虚空就是一个物理世界自然的亮光。就像目前的电灯光,看到没有?(答:看到)当然看到,假设没有电灯呢?太阳光看到吧?一定看到。太阳没有,电灯没有,那个黑洞洞的你看到没有?(答:看到)看到是黑光,黑的也是光。你注意,这是物理道理,白天是白光,黑夜是黑光,所以不要怕鬼嘛!黑里头也是光,而且天黑了以后,不知道比人类多多少倍的生命都爱好在黑暗中活动,它们不需要阳光。而我们人很可怜,在黑暗中就看不见。我们知道有修养的人,对黑暗也看成是很自然的,因为白天是白光,夜里是黑光。红、黄、蓝、白、黑是光的色,所以佛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至于光的能,不是肉眼所能看见的,它是无所在,无所不在。 现在对着光宁静了吧!你们试试看,光看到了以后,你们眼睛看前面,眼球不要动,把眼皮慢慢闭起来,头不要动哦!眼皮闭起来有没有光的影子?这个光的影子也是光色,很安静吧!(大众神态宁静)马上很安静,很容易嘛!两个眼睛等于电的插头一样,插在光上安定了嘛!我在军校的时候,教的是高级将官班,我告诉他们,眼睛盯住不动,下面每个士兵看到,通通认为你的眼神是看着他,其实是在那里看光,可是全面都看到了,任何一个小动作都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眼睛喜欢眨动,所以就看不清楚了。看光宁静了以后,你忘记了光,亮光也不管,可是眼珠子不要往下,这「妥噶」看光,是很好的宁静方法。 第二个方法用观音法门,我们学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个观,就是代表听觉的作用,听世界上一切音声,尤其是下雨天,听高山旁边流水的声音,乃至在家里开水龙头轻轻流水的声音,或者有个闹钟嘀答、嘀答声,你眼睛一定,只听到音声,不要被音声拉走,自然宁静下来了。这是第二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你的感觉是怎么来的?呼吸来的,你睡着了有没有感觉?(众答:没有感觉)。但是睡着了还在呼吸啊!呼吸跟思想是两回事。我们人的呼吸,如果气呼出去,不吸进来就死亡;吸进来闷住不能放出去也死了,所以生命是在呼吸之间。早上起来,两鼻如果有一边不通,要注意了,左鼻不通右鼻通,身体已经出问题了;左鼻通右鼻不通,还比较好一点,两鼻要像我这样通畅。你们测试通不通时,最好拿卫生纸,也许不健康会有鼻涕出来。所以学瑜珈的人一定打通双鼻,这是有关鼻子的方面。 鼻子呼吸很重要,耳鼻喉的神经都有连锁的关系,接着是音声法,你看学佛学密的人,念嗡阿吽…嗡啊吽…,或者阿……的声音拉得很长,把里头的浊气都呼出去了。虽有念咒子的声音,实际上也是呼吸、气的作用。 可是你知道这些都是方法,你用任何方法都可以,但是必须要知道,最后那个使用方法的主宰是能知之自性。 听呼吸的方法 普通静坐在那里,简单明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回过来听自己的呼吸。你那么坐着,听自己的呼吸,这个呼吸是生命本来自有的哦!可是大家活了一辈子自己呼吸不知道。我常常说,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呼吸?只有你失眠的时候,在枕头上想睡睡不着时才听到自己的呼吸,对不对?(众答:对)诸位的经验,现在你听不见呼吸声,就是你的思想跟呼吸分开了。呼吸是生命活着最基本的作用,呼吸和身体感觉属于阴的;思想是生命活着的精神,属于阳的。所以中国讲阴阳,是两个代号啊!不是呆定的,你也可以把它阴阳反过来做代号,就是A啊B啊都可以做代号。 然后你静下来,眼睛定好,自然的听自己的呼吸。这个听字注意,不是耳朵听,而是感觉。如果像今天下午打雷这个情况下,乃至在千军万马里,都可以听到自己呼吸,那么这个人静定的工夫就很高了,普通人是感觉不到自己呼吸的。所以初步你最好有意的做呼吸;还有肺部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呼吸,有意的用鼻窦这里强迫呼吸(师示范)。像这样的呼吸,即使三期的肺病,你能坚持做两三个月,就能得益,也许就能好了。还有中年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有这三高的人,也可以这样做。这个方法真正持续做,血压这些就恢复正常。不过,开始做的时候可能更高,会很害怕,没有信心不敢坚持,这里头有巧妙的,说不清楚,自己要把握调整。鼻窦的呼吸(师再示范),这样五六次,然后嘴里「呸」一声。先把鼻子打通。所以你在办公室那样斜坐着,是很难受的,最好端坐做这个呼吸,精神会好转起来,气也更顺畅了,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先要知道鼻窦粗的呼吸,慢慢练习到任何时间,都知道自己深层微细的呼吸。 当呼吸慢慢静下来,中间有没有思想?一定有思想。这时你就体会到生命一个是呼吸,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知道呼吸、知道思想的「知」,所以你由此也可以知道老子的话,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三个初步动相,一个是唯心的,一个是唯物的,一个是心物一元发生的作用。这次李青原给我出的题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果改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相,我为用」,三样都被我用就对了。 当你静下来后,听自己的呼吸,思想还在转动,不要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在思想,知道呼吸在动,但后面那个能知道的没有动过,你把握那个能知道的就静下来了。可是静下来你就发现身体有问题,唉唷!我腰这里不舒服。唉唷!腿痛,头胀。刚才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个原则,你已经检查了自己的身体。假使绝对健康的人,眼睛一张开,整个身体是轻爽的,思想是清明的,而且记忆力越来越强;智慧的分析,不是用脑筋,而是那个知觉的观感增强,很多书原来读不懂的,一看都懂了,不必去想。想是第六意识分别来的,那是普通的聪明,而智慧的话,原来不懂科学的,看一下就懂了,那是智慧。现在翻译西方哲学的名词叫直观、直觉,那只是智能的表层,深层还有东西。 静坐就是这么一个作用,不一定要盘腿,不过能够盘腿静坐更好,腰腿的气慢慢就走通了。人的生命重要在腰以下,下部到两腿足底健康的话,整体就比较健康。所以你看一个人,男人走路靠两个膝盖头,女人走路靠臀部扭动,靠腰的力,两个绝对不同。背后看一个女人,她腰不扭动了,身体已经不大对了。所以中国人形容女人为杨柳小蛮腰,摇摆得非常漂亮。如果腰粗背圆,走起路来两腿勾着,那就是老太太了。男性走路两个膝盖头不灵光了,腰也坐不住了,非要弯起来躺着才舒服,那健康已大成问题了,要特别注意,大概是这样。 观心法门 三际托空 静坐的方法很简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都不用,说静就静了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不过杂念妄想的纷扰怎么办?现在大家眼睛可以闭着体会一下,你看自己的思想念头可以分三段。注意哦!看自己思想,第一个念头已经早跑了,未来的念头还没有起来嘛!说个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个思想是空的,骗你的,这个道理有个名辞,叫做「三际托空」。我讲过的《金刚经说什么》,其中也讲这个问题,佛说「过去心不可得」,过去抓不住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心不可得」,刚说个现在,现在立刻成为过去了;「未来心不可得」,未来还没有来,还没有动嘛!这个思想念头是这样,三段都空的,因为空,所以能够起一切的作用,你不要被杂念妄想骗住了。特别注意啊!所谓「三际托空」,这个「托」字,也是假设的连系辞,并没有一个托的现象,三际是本空的,要静就静了,用这个方法假名「观心」,自己看自己的思想念头,前一个念头早跑掉了,后面没有起来,你不要去引发嘛!等到念头一旦起来变成现在,说个现在也没有了。所以大家学佛的要想求一个空,求一个静,我说哪里有个空,有个静啊?它是本空的,是本净的,不是你去空它的,你要认识这个,当下就空灵,就宁静了,越宁静,越定得久,你身心的健康就越好了。 但是身体方面,哪里有不对找医生看看,如果自己懂得方法,可以不找医生,拿呼吸来对治它。如果说这里痛,在一呼一吸之后,停住呼吸,就注意这里,那么内在的呼吸自然会把它打通,这样可以治病的,但是没有信心就做不到啦!我看你们都到中年,坐办公室久了,或看书多了,肩膀发胀动不了,得什么「五十肩」,又叫「肩凝」的毛病,你们赶快运动吧!至少我现在比你们年纪大很多,身体还算轻灵(师示范肩膀运动)。两个肩膀经常这样转动,两肩运动时,身体要保持中正不动,左肩向前转,右肩向后面转,或者两肩一起转,然后头前后左右慢慢转动,这样全身的气就通了,气通了,身体就会健康了。 这是最初步的方法告诉大家,我怕你们夜深太迟了回去不好,还有什么问题快点问,我知道的会告诉你们,不知道的,我就无法回答了。 解疑释惑 一、问:如何减肥? 答:一、肥是气不通,减肥最好做呼吸法,我们身体是四个东西构成,佛学讲四大──地水火风。呼吸系统打通了,同时少吃米面,多吃青菜萝卜,少吃点鱼、肉,就自然减肥了。第二、身体水大多了,才会肥胖。我们的生命和地球一样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把多余水大排清就清瘦了。所以每天应把水大调整得很好,不让积水滞留在身体里头。第三、还要多运动,把汗排出来,自然就减肥。 二、问:我们打坐时就希望定,就像您说的「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能够把一些事情想通,但是脑子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那怎么才能够真的有智慧,知道这件事情是有意义或无道理的呢? 答:你这个问题在逻辑上叫自相矛盾,你想静坐下来,一定能得一个好处,把事情容易解决,不知道的会知道,想不通的会想通,是不是这样?(答:是)你这个前提已经把自己挡住了嘛!你如果这些都不想,宁静下来,呼吸慢慢就通了。你听到静坐可以发生智慧,你心里已经把这个观念做前提了,一静坐,「格老子怎么智慧不来?」所以这一下,那个智慧就硬是不来了。不但是妄想主观挡住,也同身体一样,「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了。因为你的妄想把它挡住了,你有所求了嘛!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人到无求品自高」。佛讲空嘛!刚才我讲过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偏要去求一个可得的定境,这叫「背道而驰」啊! 三、问:我打坐时总是呼吸没有办法到丹田… 答:对,因为你下意识,已经先固定应有一个气通丹田的观念,所以身心没有放松,呼吸还是很紧张。《庄子》有一句话「常人之息以喉」,普通人的呼吸,只到喉部气管和胸部这里。「至人之息以踵」,工夫到了的人,呼吸一直贯通全身到足底心。你既然晓得这样,慢慢调整就是了。还有你要注意,横膈膜的气也要使之通畅,平常注意饮食消化系统的通利,尽量使肠胃空一些,但是也不要太过分忍受饥饿了。 四、问:老师!请问打坐有没有说一天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答:时间没有关系,不过道家有一派很注意「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所谓子时,是夜里十一点零分起到一点钟止。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卯是早晨五点至七点,酉时是傍晚五点至七点。他们认为在这「四正时」静坐比较好,但是也不一定。真正的用功,不要受时间、空间,动静所限制。 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修行方面有不同法门,我们怎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法门? 答:不要随便听人家说。刚才说的几个修法,你自己喜欢哪一个方法,你就下手实修体验吧。譬如在人海茫茫中,想找到自己合适的对象,自己喜欢的人,你才会交往嘛!你不喜欢就不要去试。修行也是一样,有八万四千法门,你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下手。每个老师都讲他们的法门是天下第一,那样就有好几百千万个法门都是第一,如果编成一本书又可以大卖钱了。不要随便听那一套。刚才我讲的,看起来都很基本、很简单、很浅显,但是最为重要,你真明白了就晓得我讲的是很老实的话。一句话,「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伟大的」,这是哲学道理,科学的道理也是一样,最原始的也是最高点,你要注意这个。 五、问:我看到书上准提法的修持,观想、持咒非常好,请您讲一下。 答:准提法的修法,我有一个传承的。但现在很多出家、在家都在随便传我的那个法门。我那个法门修持最后重点是「圆满次第」,不是光念咒子。听你一问,就知道你没把握最重要的要点。你要注意准提法「圆满次第」的那个阶段,不止是注意前面「生起次第」而已,这是一点。你听到了吧?(答:听到了) 第二你问持咒,大约有三种持咒方法,就是开口念、微声念、金刚念。世界上的咒语,包括密宗的红教、白教、花教、黄教,和印度的瑜珈等等,所有的发音有三个基本音──「嗡、阿、吽」。我现在讲的「嗡、阿、吽」就是基本的咒语。要是到西藏学密,会告诉你这是「普贤如来」「金刚萨埵」的咒语。「嗡」字是头部发音,譬如念「嗡……」,这口气都念完了,不要刻意呼吸,嘴巴一闭,气自然进来了。念嗡字,头部震动会出汗,头上的脉轮会打开。「阿……」,是胸部的发音,念阿弥陀佛也是胸部的发音。「吽」(读音哄),这是丹田的发音。譬如我们常念的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就有三部的发音。你问准提咒怎么念,先把「嗡、阿、吽」三部发音念好了,然后念准提咒,用开口念,或微声念、金刚念,都可以调整。 不过,初步念咒子时,发音要正确,不要含糊不清,才能得到本尊的感应。譬如你发生要紧的事,打一个电话要求一位长辈帮助,讲话音声要清析,才能得到对方的响应。结果你讲话发音不清,使人听不懂,那要人家如何帮你?有些人,念咒含糊不清,还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工夫,那就谁也没有办法啦!大概只有佛菩萨才能听得懂了(一笑)!还有念咒不要刻意追求音声的好坏,只要专一诚心念诵,就能与佛菩萨沟通,诸佛菩萨是不管你声音好听不好听的。 六、问:生孩子是三缘和合,那么双胞胎怎么解释? 答:也是三缘和合,双胞胎是两个精子嘛,还是各自的灵性。 问:那这两个灵性之间是有关联吗? 答:有关也没有关。你是问前生两兄弟,或是两夫妻来投胎,变成这一生的双胞胎,是问这个关系吗?(答:是)这个不一定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生命道理,是因缘和合,这是非常深奥、微妙的,不是平常人所容易了知的。所以我常说从前城隍庙的一副对子,你就了解了,「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有缘方合」,男女关系变成夫妻是前缘,不是善缘就是恶缘,有时候吵架一辈子,那是恶缘来的;「儿女原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明白了这副对子的内涵道理,你就懂了六亲眷属都是宿债,或是欠债或是还债。这个前生不是讲一世,是多生多世以前的,是这个关联。 七、问:刚才您说人生孩子是三缘和合,那么现在地球上人越来越多,在增长中,这个人口不是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吗? 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譬如他方世界坏了,那些众生业报未了的再到另一个世界来继续受报。「众生」,是指一切的生命,不是专指一个地球的事而已。这是一点。再说拿物理来讲,人类自身把地球的物质资源尽量的自我消耗破坏,导致动物植物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平衡,人口越来越密集。我们传统文化,所谓的「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辱之」,就是这个道理。记得在三十几年前,我答复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讲人口问题,我说你看到那个水果,摆在这里一个虫没有,那么水果的虫怎么生?里头坏了就生虫,不尽是外面来的啊!不过外面有影响而已,里头越烂虫越多,所以人类把地球越破坏,人口越来越密集,就是这样的!这不是笑话啊!关于人种的来源,要晓得其它世界还有生命会过来的。你很关心人类问题啊!现在是问静养的事,你超过范围,你们要问我也可以答复,不过,我担心你们回不去,赶不上车子。 八、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今年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天灾人祸? 答:讲严重一点,天灾人祸是劫数的问题,可以算的出来,知道的人不会告诉你原因,不过我可不知道。此其一。其次,你要研究道家的书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有时候生病住院,遇到不如意的事,受到一些挫折,反而躲过了很多灾难,所以不一定是坏事。 九、问:我想问修行上的问题,怎么样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次第? 答:我刚才讲了很多基本的次第,你大概没有注意。 问:我注意到您讲圆满次第,但是我觉得…… 答:不对啊!我刚才上来从坐姿讲到现在都是基本的啊!你恐怕没有听清楚吧!再说,你说的「圆满次第」,是哪个法门的「圆满次第」? 问:我的意思是,怎样知道自己修行到怎样一个阶段了。 答:你问得更不通了。譬如你用哪个方法修,修到什么程度,那时再来问修到什么阶段,还有点道理。现在等于你还没吃,你就来问我:「我饭吃饱以后是什么情形?」那变成笑话,我就无法答复你! 问:老师,我看您的书说「知时知量」,就是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我不知道能不能把修行上的「知时知量」用在世法上,比如用在管理方面或是决策方面…。 答:到处都可以用到,做人做事,从事政治,待人接物都可以用到。譬如你去看一个朋友,进门一看两夫妻正在吵架,赶紧走,不要参与,这就是「知时知量」。所以「知时知量」这四个字,到处都用得到,很重要。 十、问:我在平时生活当中,接触过一些出家、在家修行者,他们虽然打坐修行,守戒、过午不食,但是他们的身体有一部分不是很好,我想问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有很多原因吧!不得方法。至于说守戒,出家第一条戒是男女关系断了,不遗精,不手淫,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得到。尤其男性,两三个月不遗精做不到的。这一条戒很难守啊!如果说守戒,我看有两个朋友可能做到,一个死掉,一个还没有投胎,其他的很难做到。至于修行问题得法不得法是个严重的问题。你怎么关心他们呢?先关心一下自己最重要。 十一、问:老师!刚才您说人从哪里来,那么人到哪里去呢? 答:就回到来处去!(一笑) 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关潜意识,这个意识能够沟通,比如就像一个讯息发射,很快就沟通了,那是一种什么现象? 答:下午讲过,是独影意识作用,有时会有带质的作用。 十二、问:老师您好!请您简单解释一下中国的儒释道,以及世界其它宗教,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关系。 答:我曾给宗教局的高领导层讲过,你们要的话,我可以好好给你们上宗教的课,这个课要两年。结果他们不来,我也没有机会讲。我从天主教、基督教、回教、道教,我都可以告诉你,可是你现在不是专学这个。有一点,我三四十年前在香港大会堂讲,因为我的学生里神父、牧师、修女、和尚、尼姑都有,他们联合请我讲个课,我告诉他们二十一世纪,所有宗教,要把宗教的外衣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要打开,联合的沟通,不然将来一定被自然科学打垮,因为跟自然科学配不上啊!自然科学发展到最高点,可以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唯识、《楞严经》、《楞伽经》这些学理配合上。 有些宗教说人的来源,是有个主宰照他本身的样子造出人来的。我说个笑话给你们听听。我小时候听了这个理论,就讲这个主宰根本是粗制滥造,制造人类造错了,如果把个鼻子倒转来生,就可以插筷子、牙刷;眼睛前面一只后面一只,就不会出车祸了;嘴巴放在头顶上,吃饭一倒就好了嘛!(众笑)又说这个主宰拿出一根男人的肋骨来变成女人,现在知道男女的肋骨是一样的,没有少一根。像这些说法,其它的宗教都不行的,只有佛说生命的来源是对的。这个问题不简单,你怎么有这个问题呢?你是研究宗教学的吗? 问:因为我去教会,去了十多年,我觉得很多东西有道理,但有一些我一直不理解,而我觉得有很多中国的东西我也不懂。 答:你还是转回来看看中国文化,西方的宗教问题是个大问题。李青原跟我出的题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同,我叫他们注意,尤其是欧美同学会的更要注意。你要研究西方文化,不是从天主教、基督教,而是摩西出埃及记的〈十诫〉,从那个时候开始。西方文化基本是〈十诫〉来的,有诫约行为,当然要从信受奉行为先。所以什么是宗教?就是信。每个宗教都只准信,不准问,这就有问题了。像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包括佛教、道教在内,那是宗教。宗教后来变成哲学,哲学家说我绝对信,不过你把道理跟我讲清楚吧!其实真正的宗教、哲学都要一路问到底,必须在身心性命实验求证,这才是认知生命的科学。这个问题很大,不简单,不要走这个路线。兄弟啊!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摸,这种东西摸不得的啊!爬进去很难钻出来的,钻不出来的事情,宁愿不干吧!我要告诉你,古人有两句好诗:「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你去参吧!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75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纪念南怀瑾的文集
热度 4 黄种人 2012-10-9 10:11
南老師一生在亂世中: 幾個關鍵時節的轉折 張尚德 南老師年少的時候,打好了基本知識與武術的基礎。 青年的時候,打好了軍事和道門的基礎。 中年的時候去台灣,打好了守窮、寂寞孤獨、與天地合而為一和了解中藥知識的基礎。 甲子歲以後,打好了超級的有教無類的基礎,特別是建立「十方叢林書院」。 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後,打好了兩岸和平、救世救人的基礎。 還有, ……… 結論: 斯世、斯人、斯命也! 不過,可以說的是: 孔子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 老子和光同塵與莊子的道通為一 , 尼采的超人 , 西洋工業革命後的經驗哲學的治事方法與過生活。 這一切的一切,祂都一一在無盡的孤獨與艱苦中完成。 再說一次: 處在亂世: 斯世、斯人、斯命也! 祂的兒子南小舜說得好: 「苦人中的苦人也!」 不過,因祂二十五歲證道、入道, 契入常樂我淨的常寂光中, 雖為苦人中的苦人, 卻能不以苦為苦也。   二零一二年十月五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 禪學與國學 張尚德 中國現代的自由主義大師: 台灣大學哲學系殷海光教授,常常寫錯字,這與他永遠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大師,毫不相干。 有人說:南老師不是國學大師。 有理! 問題是: 南老師從來沒有說自己是什麼師,更沒有說自己是國學大師。不僅如此,祂根本不承認自己是老師。 祂還常罵尚德: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祂也曾公開消遣過我: 「前呼後擁三匹馬,口沫橫飛一籮筐。」 就尚德幾十年對南老師的認識來說: 祂絕對是禪學大師。 有人反對嗎? 六祖惠能是禪學大師,雖不識字,你能反對祂說的《六祖壇經》與南老師所著萬古常青的《禪海蠡測》,不是國學嗎? 附帶說一句: 殷海光教授的《中國文化的展望》大著,絕對是作為中國人必須看的國學著作也。 作為一個真正全盤通達的學人,在著作中,疏漏幾個字或一兩句話,猶之乎奧運十項全能得獎者,身上有點小小的癢,來不及擦藥膏也。 再說,唯識學龍頭窺基大師在唯識學的用字遣詞上,也有些可商榷的地方,這並不損其為唯識學大師也。 又說,吾師大哲學家方東美先生曾和我說,他在美國夏威夷出席第一次東西哲學會議,罵外國人: 「對不可思議境界,狗屁都不懂。」 回到台灣,有報紙記者要訪問他,他回答: 「我一個大字都不識。」 再說幾句: 南老師的著作又有什麼了不起!!! 釋迦牟尼佛說:語言文字都毫無實義。 話雖如此,南師哪一本是國學著作,哪一本又不是國學著作呢! 別的不說,單以祂寫的有關儒家這一部分的著作來說,中國在政治制度和權力使用的鋪陳上,真有過儒家嗎?要問的是,究竟要什麼國學著作??? 自秦朝開始,焚書坑儒、特搞暴政,就把儒家打得一塌糊塗。 漢武帝獨尊儒術,也是假的。他真正相信的,是董仲舒的 讖 緯之學。 說透了,只有一點: 當一個時代,亂的時候,必毀和必打儒家。 當稍微有一點點了,也就極力把儒家捧出來了。 亂糟糟的魏晉南北朝,慧遠非逃到廬山去搞淨土不可,這才引起陶淵明與謝靈運也到廬山去和慧遠這個那個。 糟糕的是: 處此現代亂世的文明,哪裡又有廬山去搞淨土啊! 這就難怪南公懷瑾先生捨報未久,就遭: .............................. 最後幾句: 重要的是: 道學。 老子說得好,道不在什麼學中也。 南老師: 尚德要問您: 您究竟在哪一個學啊??? 搞不清也,搞不透也,也搞不著也。   八二老翁於湘潭道南書院 二零一二年十月三日 ----------- 一個時代的南老師 徐永豈 南無十方諸佛菩薩 請照護我們的南老師 他是個教書人 有魔鬼的笑容 天使的聲音 棒喝慈顏皆是文章 他是個詩人 憂懷天下 振衣寰宇 吟唱絕世的蒼茫 他是九五齡童 為法忘軀 無私無我 日以繼夜 夜以繼日 南無十方諸佛菩薩 請照護我們的南老師 以寧靜 以祥和 以輕柔的一息 南無十方諸佛菩薩 2012.09.21 弟子無愁 馨香祝禱 ----------------- 青衫磊落佛子行 明月青天照古今 靈山一會今未散 南無釋迦懷瑾佛 2002.09.30 學生徐永豈 中秋敬書 於道南書院 -----------------   這是我哭泣的方式 — 青煙繚繞月孤懸 — 悼我們的南太老師   一身病痛的張尚德老師吊着點滴說 他們師徒倆若一走 這整個時代就過去了 你們何去何從 聽取諸生對南師成就報告時他發了幾次火 幾乎真要撩起袖管揍人了 那是天下第一門童張尚德的哭泣方式 金光灑滿了禪堂 張師在光中開示 南太老師懷瑾的化身在道南書院盤還 八二高齡的老學生記得上師的囑咐 謹守孤露貧寒 埋首唯識新引 老將張公在湘潭城下叩關撩戰 眾小子是戰是逃究竟說個分明 佛子行佛子行 無私無我的奉獻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八二高齡的張師如是示範 笑談自己是超級大妓女的九五齡童如是行 南懷瑾老師對慈善團體說 這點錢你們拿去用吧 這是讀書人寫書得來的乾淨錢 那是五濁世間稀有的純淨心靈 荼毗此風骨的究竟是何等烈焰 命運已定運命已定 他說生於憂患死於憂患 青煙繚繞 明月孤懸 南師終踏月而去 長眠諸佛的懷抱 鳥兒啾啾高聲鳴吟 說似非哭畢竟淚濕青衫 一整個山河大地都是南師爽朗的音容笑貌 一整個世紀古今都是南師懷憂的深情叮嚀 斯人未逝已如是思念 斯人已逝又將復何言 悼我們最敬愛的南太老師 遙借東坡一樽 還酹江月 ----2012 年九月二十八日下午 湖南 湘潭 道南書院正開著南師學術成就研討會 金光燦爛 溫柔的映照着專心說法的張公尚德老師 稻浪迎著秋風緩緩晃漾 樹上鳥兒啾啾低鳴 他們說 南師離開了這多情的世間 學生徐永豈 敬筆 2012 年 10 月 2 日 晚 高証按:題目「一個時代的南老師」是高証加上去的。 ----------------------------- 悼南太老师 楊源 吳山點點幽未盡, 湖帆片片遠悲秋, 山河壯含千秋淚, 月圓天心印娑婆。   -------------- 大家永遠的: 南老師: 祂對人: 慈悲喜捨,不作方便; 祂對事: 法爾如是,不作次第; 祂對物: 即出即入,即入即出。 這就是大家永遠的   南老師。 尚 德 二○一二年十月一日於道南書院 ------------------------------------------------------------------------------------------------------------------------- 一輪明月照神州 張尚德 這些日子,釋迦牟尼佛和南老師總在湖南湘潭道南書院現前,臥室窗前的一棵長青樹,不知從何處飛來各類奇鳥,自在的在樹枝上歌之、蹈之、舞之。 美也!善也!真也! 中秋節了,各地的道友共會在書院,一起研討南公懷瑾先生一生的學術成就,因而無從去太湖大學堂向他拜節。 夜了,月神普照,又一次親契一輪明月照神州。 猶憶幾十年前,尚德和南師、首愚法師一起赴台北南港探望修學法師。修學法師說,他將來捨報的時候,要在台北上空轉幾圈。 二十年前,我在花蓮慈蓮寺,從陰曆正月初二開始,舉行第一次七日禪修,到了第三天,不可思議境界的事情發生了: 陰曆初四,我從來未拜見過的廣欽上人在禪堂屋頂轉了幾圈。當時,我告訴了參禪者。現在太湖大學堂的歐陽哲也在禪堂。 目前在台灣教英文的道友吳姚民,初五從外面來告訴我說: 「廣欽大和尚昨天到靈山會上會釋迦牟尼佛去了。」 還是一句: 好一個中秋節, 一輪明月照神州。   附語: 佛法從來是經驗的, 學醫的孫中山先生曾說: 「我在普陀山見過觀世音菩薩。」 再說,神呢? 孟子說得好:有德有功、聖而不可知者為神。 彌勒菩薩也說:聖即神,神即聖。 所以夏禹和治水的李冰父子往生後,都為中國的神。 中國永遠不會垮。 八二老翁於湘潭道南書院 二零一二年十月一日   ------------- 中國仍要苦嗎??? 南老師的一生 張尚德 南老師的一生, 標示著他在一個苦難的時代中,圖有所改和有所成 …… 。 他的兒子南小舜說: 「我父親是苦人中的苦人。」 未來中國,仍要苦嗎?????????? 尚德二○一二年九月三十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南懷瑾成就學術研討會上有感 --------- 南 老 師 南 懷 瑾 張尚德 南: 永遠沒有困難,超天 超地 。 懷: 永遠不會老,無壽者相。 瑾: 永遠不做老師 ,契嬰兒行 。   這是真真實實的南老師。 尚德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南懷瑾成就學術研討會上有感 ------------------------------------ 真正的大愛 黃高証 吾師張公尚德先生說: 「真正的大愛,是愛任何眾生,像愛自己智障或為植物人的兒女一樣,絕無保留與希望回報,且一無怨言。 如此才是慈悲喜捨。」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个人分类: 張尚德 先生|7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文化鐵路 採訪與回答 黃高証
热度 1 黄种人 2012-10-9 10:05
文化鐵路 採訪與回答 黃高証 最近有重要新聞負責人,採訪張公尚德老師,特將其回答,公諸網站。 1 问:在南老师去世后,他关于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语录,便广为流传。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您老是南先生五十多年的得意弟子,您觉得南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什么呢? 答:南老師在亂世中,活生生的展示出沒有自己、只有眾生,而且對大家、對各門各派一視同仁,沒有分別。一生貧窮卻座上客常滿,有吃就大家吃。他廣泛而深刻的指出中國和全人類究竟要走什麼文化生活的道路。 2 问: 1990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掀起“南怀瑾热”。时至今日,“南怀瑾”这个名字已经堪称“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 近些年央视的百家讲坛兴起,出现了一批以易中天于丹这些文化传播者。而南老师也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发扬。您觉得,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呢? 答:實在抱歉,我不知易中天和于丹是何許人。因為我沒有電視,又很少看報紙。 我只知道,南老師說話、寫書、待人接物,都是在道學上,如仙珠走盤、飛鳥掠空,表現得一無軌跡與痕跡。也就是說,南老師年輕時即已入化境,無從將他和其他人做比較。 3 问:对于南怀瑾著作的学术价值,历来都有争议。支持者称“南怀瑾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堪称 " 一代国学大师 " 。 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诸多质疑。中国人,总是喜欢说,“盖棺定论”一生功过总是喜欢留给后人去说,武则天甚至以“无字碑”的形式,让后人去评判他 的是非功过。而在南先生去世之后,他为中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对南老师“国学大师”这个称谓,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所謂國學,翻開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文獻,有誰作過界定與解釋? 中國文字和語言本來就含混和有歧義的,絕對不是科學和西洋邏輯的語言。用在詩詞歌韻、比附、象徵和意象上,是世界最好的語言。而且中國的詩詞歌賦,唱起來 就是音樂,不管什麼國學,它不需要觀念、文字和語言嗎?那要問:誰用中國文字寫的書是國學,誰的又不是國學呢?這種吵鬧是毫無意義的。首先把語言的語意 學、語法學、語構學搞清楚,最為重要。不懂這些,談什麼是國學,那只是一陣空談。 以前在中國,文史哲不分,音樂也是國學,誰能說樂記不是國學?詩經不是國學嗎? 總的來說,南老師豈止是國學大師。不過,他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什麼師,也不認為自己是老師。他常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他的了不起之一,也就在這個地方。 4 问:港台媒体称“汪辜会谈”的成功,南老师在这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其中南老师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呢?您曾这样说过:“南老师,他派我与大陆作文化交流,我作了第一先锋。”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第一先锋”的情况? 答:南老師在美國華盛頓時,一九八九年之前幾年,我去拜見他,他要我來大陸。 我從華盛頓往加拿大走,遇到了劉安祺元帥,一女士當著我的面向劉安祺元帥說:「劉總司令,你假如去大陸,那大新聞。」我當時聽了,驚了一下,是怎麼回事啊? 禪門師命不可違,我答應南老師三年後來大陸,於是就作了來大陸的各種準備,但我也不知道南老師要作什麼。 之後,南老師派我來大陸,我稍微觀察了一些地方的情況,發現社會窮和亂有點搞做一堆。當時北京方面有意邀我去北京,我從各方面知道,全中國正處在要轉折狀態中。 到香港回報了南老師,當時重慶美國總領事在座。 當我第一次回到故鄉,帶了一些金剛經送給大家,大家嚇得趕快燒掉。 我跟我的大哥一起為已故的父親念佛,有兩位不知名的人士,非常緊張的,緊緊坐在我的背後。 於是,第二年、第三年,直到現在,我不斷的來中國作文化交流,都是以講佛學做先導,配合著演講中西各類哲學,這些演講都已出版成書了。去年還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公開傳授南公懷瑾先生親教我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 ---- 它不是宗教,而是救人且又最契合自己、簡單易學易知的聖樂。 這些我帶動的第一先鋒的文化交流,大陸許多文化、思想與宗教界大佬,都是功不可沒的。例如:任繼愈、張岱年、季羨林、湯一介、馮契等先生,他們都給了我莫大的鼓舞與協助。 南老師絕對主張中國要統一,特別是在中國精華文化和世界精華文化的統一。這種統一達成了,其他各方面,包括政治,就自然解決。 有一次台灣名人陳映真與何偉康來看我,我就向他們提議:「你們可以辦統一聯盟。」統一聯盟是這樣產生的。 從事精華文化的統一,政治問題就自然解決。我的台大同學李作成,做了統一聯盟的秘書長,後來不幸生病走了,台灣呂秀蓮副總統還和我一起辦了他的治喪事宜。 一九九 ○ 年,我帶了大批人馬,從廈門開始,一直到北京。在上海做了兩次演講,都是講佛學。第二天,汪公道涵先生在我演講完畢後,和我在一個臨時房間裡,談了好一陣。 建議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和他說: 「趕快去華盛頓講和。」 第二年,他就帶了幾位大陸的市長去美國了。 汪先生特別問我: 「富國強兵,如何?」 我當時未答話。 富國強兵後,社會必須全面的落在講理和有禮上。歷史上,不是曾有太多的先是強權,後不講理和無禮,瞬至煙消雲散也! 5 问:南怀瑾大师仙逝,他生前曾筹资建了一条金温铁路,但最让他老人家费心的是建一条文化铁路,如今这条文化铁路建得怎样?文化铁路的将来何去何从? 答:當我知道南老師要建金溫鐵路,就從台北打電話敬讚他真慈悲喜捨,他說:「文化鐵路更重要。」 我從大學生時就認識他,他一生重視的,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鐵路,而且是全人類的文化鐵路。南老師已經把文化鐵路的路基、路線築闢好了,我們大家要全面努力, 繼續建這條文化鐵路。這比過去建萬里長城還要重要。現在中國有絕對大好機會建這條鐵路,將來在真善美普世價值上引領全人類,這是中國最重要的責任,也是海 內外中國人最大的責任。 6 问:张老师您被很多人称之为毛主席家乡的禅师,台湾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学和佛学专家。这些年您一直致力于国学的传播与弘扬,为什么在家乡偏僻的老屋建一所书院,书院的名称叫“道南书院”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答:我這幾十年以來,親自看到南老師、汪道涵和辜振甫先生為人類的和平與大家的安樂,奉獻一生,追求和實現他們的理想,這是成立道南書院的第一個原因。 中國齊魯文化、江淮文化和湖湘文化,三合一的融合為中國最深邃、高貴而又平實的心靈文化,湘潭又是中國的文化古城,這裡真是地靈人傑。我是湘潭人,家鄉 米,故園情。現代大人物像毛主席和彭德懷不說,文化人像王闓運、楊度、齊白石、詩僧八指頭陀等,都是湘潭了不起的人士。現代的虛雲大師和曾國藩等也都屬於 湘潭人物範圍。過去一千多年來的潭州,就是湘潭、衡陽、衡山連在一起,便出現了四十位以上的大禪師。為什麼辦這個書院,這也可以從書院的對聯認知到一點: 7 问:我们了解到您一生之中最感恩三位老师。一是真正追求讲理、有礼的自由主义大师,台大哲学系殷海光教授。 二是哲学大师方东美老师。三是禅门泰斗南怀瑾先生。您认为“师者,何谓师者?真的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吗?那这三位大师对您来说,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 答: 殷老師反對專制與恐怖,爭取莫搞假,要說真話。真就真、假就假,莫將假當做真、也不可以把真搞成假。人類老是假,所以亂也。 方老師落在人性的最高智慧上。 南老師展示出一切平等和理事無礙,這些不只是中國,實在是全人類所需要的普世價值。 作為一個真正的老師,禮記的學記說得很清楚。一位真正的老師的條件是:人格健全。由人格上升為風格,由風格上升為人人仰止的風範。這三位人物,都在就上面所說的做展現。其他一切等等,大家可以去自解自參。 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 他們的一生真正做到了: 人究竟應該是什麼,以及以何種方式好好活著。 他們不僅把中國、而且把整個人類人文精華文化都展示出來了。也就是絕對實現在真善美上,他們真正做到天下為公、無私、講理而有禮的博愛大同。 8 问:您在上海图书馆讲座时的主标题是“我与国学大师南怀瑾、美学大师方东美、自由主义大师殷海光”,副标题是“中国的飞升,人类的希望”。您眼中的中国的飞升和人类的希望在哪里? 答:我看人類歷史和中國幾百年來與世界一起亂做一堆。 真正要感謝許多人的艱苦、奮鬥與犧牲,讓中國基本上站起來了。中國有十三億多人口,文化上是古國。在人類歷史上還真只有中國有這種條件和機會,去引領地球 上未來人類大家和睦互助的在一起。現在是中國最好的時刻,這也就是南老師說要建設文化鐵路的核心意義。所以中國一定要飛昇,如果中國亂,世界一定亂,這在 過去歷史就展現得很清楚。所以我常說,中國人一定要感恩,現在有這麼個機會,為世界人類做貢獻。人類已經一家,已經不能做什麼分別了。這不是世界主義,而 是事實如此。個人自掃門前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海內外的全中國人必須自立、自強、自持而又互助。 9 问:今年 6 月您开通了微博 作为一位 82 岁高龄的老人,为什么还开通微博,您想通过微博传达什么思想? 答:人如果生活的環境與條件許可,是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的,八十二歲算什麼! 用手機在微博上傳達,較方便,簡單扼要、訊息又快。 我一生在時代的挫折、困苦中活過來,十六歲去台灣當兵,後來在大學教書,也做過公務員。這些年來,幫助催生了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也創辦了達摩書院和道南書院。我一直想告訴中國人,特別是現在的青年朋友們,中國文明發源於多災多難的黃河,而不是風光明媚的長江。 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強調和宣揚的,是「憂患意識」。中國憂患幾千年,像南老師、殷老師、方老師,都是在憂患中成就自己的。因為中國人的智慧、堅忍與包容,度過了過去許多難關。我想告訴年輕朋友,人在憂患中,正可以救中國、救世界、和救全人類。 10 问:我们注意到您身边有牛津大学的博士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 通讯系研究部主任研究 超导的教授,也有北京大学研究生物医学的博士,他们放弃了所学,常年跟随您左右,北大的博导跟您见面后说,他是在教小学,而您在教大学。我想问的是您的什么吸引了这些研究尖端科学的人才?这些学生跟随您,是在薪火相传一种什么文化或精神? 答:北大的博導謙也、禮也,尚德不敢當啊! 許多在道南書院專研科學的第一流人才,他們深深感到現代科技被濫用到武器和商業上的不當。他們真正認識到如此下去,整個地球和人類會被毀滅。且深深認識到 人文智慧的精神文明,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我曾經是教經驗哲學與邏輯的,很喜歡科學的哲學,也授人生哲學。方東美老師所著的「科學、哲學與人生」,就非常 重要。可以說我和這些位尖端科學人才是同類,這是他們來這裡的第一重原因。 不過現在人類還未解決科學、哲學與人生三者如何統一在一起的問題,這也是中國未來要引領世界所必須解決的問題。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但他說:「不可思議的形而上境界是不可知的。」這就非藉東方道學與禪門的學問與方法,來解決不可。 其次,到目前為止,科學還未証到宇宙和人類存在的本身究竟是什麼。但用禪門的方法可以証到自己究竟是什麼,我想這是他們來這裡的第二重原因。 第三,他們真正看到當今社會的錯亂與人類的苦難,他們真想無私的奉獻自己,所以就來這裡。 我想最重要的是,他們中英文都很好,科學知識也有深厚基礎,來這裡就是和我在一起整理和學習唯識學。唯識學是透到人性底層最經驗的學問,將人性為什麼壞、 好又在哪裡,說得非常清楚。這應該是他們來道南書院的最主要原因。唐朝的貞觀之治,和清朝的乾隆盛世,就是因為有許多領導者懂唯識學,知道人究竟是什麼。 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恢復和推廣唯識學,向國外傳播,這需要培養第一流的人才。 總結的說,他們想把科學和人類的人文精華學術融合在一起,以救自己,也救社會。未來也想將中國真善美的人文精華和世界人文精華統合在一起 , 他們非常想繼承起南老師的超志業,為中國、為全人類建立起一條和平安樂的文化鐵路。 二零一二年十月七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个人分类: 張尚德 先生|5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1 01:31 , Processed in 0.066349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