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美国政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张国焘晚年为何高度评价毛泽东?
热度 1 稻草 2014-1-17 16:38
  抖落岁月的风尘,历史将变得从容。1968年10月21日,几名美国官员走进一座普通的香港民宅,拜访一位“重要人物”,以获得主人对大陆时局的高见,供美国政府参考。这位身居陋巷的主人,正是移居香港的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国焘。此次访谈的资料一直被美国政府作为机密文件收藏,直到1992年才公布其相关信息。而在张国焘的这些访谈的资料中,对毛泽东的评价甚高。   张国焘曾有过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后来却沦为中共历史上最有名的叛徒之一。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一直到长征之前,张国焘为革命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岁月易人,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他的野心开始膨胀。1935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之后,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张国焘,妄图以军力胁迫党中央,以获得最高领导权。并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力主南下,另立“第二中央”,事实上走向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此后,他一意孤行,拒不执行中央关于北上的决定,直至南下受阻没有出路后,才被迫北上与中央会合。从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展开大批判,一向心高气傲的张国焘对自己的前途心灰意冷,渐生叛党之意。   就在这时,原红四方面军重要将领何畏公开叛变投敌,曾为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张国焘的处境更加艰难。1938年4月,惊恐不安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从西安逃至武汉,然后公开叛变投敌。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开除张国焘的党籍。4月22日的《新华日报》公开发表了党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投奔国民党后,张国焘先后委身于军统、中统等处,还当过一段有实权的地方官----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官场的倾轧令他郁郁不得志,很快就被国民党所冷落。解放战争期间,张国焘开始“弃官从文”,以120两黄金做资本,在上海创办新闻周刊,取名《创进》,圆了他十年前即已有之的“从思想上反共”的夙愿。1949年蒋家王朝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已将他遗忘了。不久,他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被人占了,潦倒的张国焘深知“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于迁台后的第二个冬天,再次带着全家迁移,迁居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下来。在香港,张国焘一度与人合伙,办起了一个名叫《中国之声》的杂志,张担任杂志社社长,杂志自称“既反共,又反蒋”。但不久张国焘就与合伙人产生矛盾,张被合伙人轰走。离开杂志社之后,张国焘看到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果然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间黄金一夜之间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他此时才匆忙将黄金脱手,但为时已晚,原来的5000美元,仅剩二千多一点了。张国焘的发财梦未醒即灭,真是哭都哭不出声来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又在买菜时摔断盆骨,成了跛子。   就在张国焘艰难度日之时,美国的一些机构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张国焘虽然已经离开政治中心,但他曾长期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他的一些见解和回忆或许对研究中国有着极大的价值。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表示希望张国焘为该中心撰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000港元。在当时,每月2000港元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对张国焘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时年64岁的张国焘满口应承,开始写回忆录。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了其回忆录的中文版权,这便是后来出版的《我的回忆》一书(1980、1981年由现代史料编刊社内部印行,后又由东方出版社数次印行)。 美国解密的张国焘观“文化大革命”档案首页美国解密的张国焘观“文化大革命”档案首页   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看中了张国焘,让他对红色中国的时局发表一些看法。此时的张国焘虽远离政治,但仍然密切关注1966年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   1968年10月21日,三名美方人员(这三人包括两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和一名美国专家,为首的是负责中国大陆事务的领事馆官员米西兰尼奥斯)对其进行专访,在这次访问中,张国焘大谈他对“文革”走向的判断。   在张国焘看来,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绝不仅仅是(如外界所推测的)出于政治权力的考虑,他认为毛泽东此举还有着哲学上的思考。早在五四时期,张国焘便和毛泽东相识,在中共一大上,两人又一同与会。此后,两人都曾担任苏区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 会师后,张国焘又曾与毛泽东发生政治斗争。毛、张两人既曾是同志,又曾是对手,张国焘对毛泽东自然有自己的认识。    在与美方来访人员谈到毛泽东时,张国焘认为毛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毛泽东有一种对“平等”的渴望,一旦他发现自己建立的政权没有提供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趋势时(也就是所谓的“变修”时),毛便想采取措施来达到目的。这是“文革”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张国焘也认为,在“文革”发动以来的两年中,毛还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张国焘还认为,对于那些“文革”中迅速上升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一些权力的“革命小将”和造反派,张国焘认为这些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那些年轻的“革命继承人”不能胜任工作反而成为负担。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衰落后,中国将回归平静,“ 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必然难以为继,将由此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   “文革”的浪潮很快波及香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叛徒,张国焘觉得,如果还呆在香港将难逃厄运。惊恐之余,张国焘夫妇决定出国避难。1968年底,就在接受美国人采访后不久,张国焘一家移居加拿大。   张国焘夫妇到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妻子想到他的同乡、曾任国民党武汉警察局局长、现移居美国的蔡孟坚,决定找他帮忙。蔡孟坚与张国焘妻子见面商议办法。蔡孟坚说,20年代末期,张国焘任中共驻莫斯科的代表时,王明曾将在中山大学读书的蒋经国打成托派,并拟送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经张国焘斡旋,苏联方面才准许蒋经国转到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张后又争取让蒋经国去工厂做工。张国焘对蒋经国有恩。现在蒋经国在台湾掌权,可以去求助他。张国焘妻子同意蔡孟坚的建议。尔后,蔡孟坚致电台湾,不久,张国焘收到蒋经国送来的一万美元支票。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3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了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不由得脱口而出:“病院有时暖气关闭,冷得我时作呕吐。”一家人听后,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儿呢?3个儿子都勉强度日,再加上张国焘就更拮据了,最后,他只能回到他不愿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使他减少些严寒。   这年冬天的加拿大异常寒冷,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张国焘只有默默地忍受着严寒的折磨。身体已虚弱不堪的张国焘受此风寒,健康状况急转直下。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他想再看一眼亲人时,身边却空无一人。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 美国解密的张国焘观“文化大革命”档案首页美国解密的张国焘观“文化大革命”档案首页   张国焘死后,生活都颇为紧张的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老伴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这一窘况。蔡孟坚转告了蒋经国。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魂丧异国。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5万人在白宫网站请愿删除“杀光中国人”节目
热度 2 稻草 2013-10-24 09:27
据香港《南华早报》23日报道,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儿童讨论节目遭到民众抗议,节目中,一名儿童为美国政府停摆支招称“杀死中国人”。反对者已在白宫网站发起请愿活动,称孩子可能不明事理,但该节目的主持人坎摩尔和美国广播公司管理人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可以选择不播出这档种族主义节目,这只会助长种族仇恨。”   本月16日,ABC网站播放了这段节目剪辑,主持人坎摩尔请来一群小孩召开“圆桌会议”,让他们发表对美国政府关门的意见。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个5岁的男孩在回答如何偿还中国债务的问题时说,美国应该“杀死所有中国人”。该视频在网络上引发极大争议。   《南华早报》称,要求删除该节目的白宫请愿书已有超过1.5万个签名。请愿书称对这场“儿童圆桌秀”深感不安,“这个节目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它应该被禁止播出。纳粹德国对犹太人使用过相同的言辞。相关方必须立即删剪这档节目,并诚挚道歉。”   一些亚裔美国博客用户也对该节目展开批评。为波士顿华人社区服务的在线期刊《波士顿人》写道,“播放这些种族主义和灭绝讨论,坎摩尔先生,这根本不好笑。”不过,也有网民认为,对一个5岁儿童的话不用当真。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87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政府关门值得中国政府学习
热度 3 稻草 2013-10-2 17:09
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没有什么权力,该放给百姓的权力都要放给老百姓。 美国政府关门,却对国家的经济社会活动没有根本性的影响,这对于中国来说,让大家看明白了,中国政府演变的方向就是无权无势,权力天下人共享,人人行使权力,人人也监督政府。这样,一个高度民主的中国就会形成,老百姓也真正当家做主,心情舒畅。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光标儿子《纽约时报》登广告宣示钓鱼岛主权
热度 5 稻草 2013-8-6 10:00
中新社纽约8月5日电 (记者 李洋) 中国企业家陈光标之子陈环境在8月5日的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宣示钓鱼岛主权。   陈环境在这篇文字中引述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的有关著作,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是不容抹煞的;不仅所有中国人这么认为,绝大多数美国人也这么认为”。   陈环境称,“井上清教授并不因自己的日本国籍,而颠倒历史事实,去附和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派胡言,而是抱着尊重历史的道德良知,旗帜鲜明地说出钓鱼列岛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他引用了井上清有关钓鱼岛的不少历史研究结果,例如引用明朝嘉靖年间胡宗宪为抗倭斗争编制的《筹海图编》的图录,“显示钓鱼岛被算在福建沿海的中国所领诸岛内”。   陈环境形容井上清是“一位敢于追求真理的了不起的日本历史学家”。他表示,井上清的著作《钓鱼列岛的历史和主权问题》“已经明确告诉世界人民,其中也包括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井上清的《钓鱼列岛的历史和主权问题》考证了大批中日两国的历史文献资料,非常清晰而具条理地从各个方面来解释钓鱼列岛的归属问题,有力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据陈环境自述,他是一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将主要学习环境科学,“学成后将履行对父亲的承诺,第一时间回到祖国”。此文同时配有陈环境的两张照片以及他的联系方式。   陈环境的广告同时用中英文刊出,占去《纽约时报》5日A5版的半版篇幅。他的父亲陈光标去年8月也曾在《纽约时报》刊发半版广告,宣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当时曾引发轰动。(完)
3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政府就日本向国会的报告
热度 2 岳东晓 2013-8-4 02:26
链接: 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205219.pdf 关于安倍晋三部分内容 “ Abe embraces a revisionist view of Japanese history that rejects the narrative of imperial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of other Asians. He has been involved with groups arguing that Japan has been unjustly criticized for its behavior as a colonial and wartime power. Among the positions advocated by these groups, such as Nippon Kaigi Kyokai, are that Japan should be applauded for liberating much of East Asia from Western colonial powers, that the 1946-1948 Tokyo War Crimes tribunals were illegitimate, and that the killings by Imperial Japanese troops during the 1937 “Nanjing massacre” were exaggerated or fabricated. Historical issues have long colored Japan’s relationships with its neighbors, particularly China and South Korea, who remain resentful of Japan’s occupation and belligerence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period. Abe’s selections for his Cabinet appear to reflect these views, as he chose a number of politicians well-known for advocating nationalist, and in some cases ultra-nationalist views. ” 翻译:安倍的修正主义历史观否认日本侵略、否认日本伤害其他亚洲国家。他辩称日本被不正当地被作为殖民战争者遭到指责。 安倍所在的团体认为:日本应该为其从西方殖民者统治下解放东亚而受到赞扬,东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非法,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被夸大或者纯属虚构。 历史问题长期是日本与其邻邦的争议问题,特别是中国与南韩,这些国家对日本当年的占领与侵略保持憎恨。 安倍对其内阁成员的挑选体现他的观点,其内阁成为很多是右翼份子,包括某些极右翼份子。 Comfort Women Issue Abe’s statements on the so-called “comfort women”—sex slaves used by the Japanese imperial military during its conquest and colonization of several Asian countrie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have been criticized by other regional powers and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a 2007 resolution. Abe has suggested that his government might consider revising a 1993 official Japanese apology for its treatment of these women, a move that would be sure to degrade Tokyo’s relations with South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慰安妇问题: 安倍有关慰安妇的观点在2007年遭到美国众议院的谴责。安倍表示他将修改1993年日本就慰安妇问题发表的道歉,此举将使 日本与南韩及其他国家关系恶化。
5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美夫妇用谷歌搜索高压锅及背包遭反恐部队搜查
热度 2 稻草 2013-8-2 19:27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纽约萨克福马县一对夫妻因为妻子用谷歌搜索了“高压锅”,而丈夫在同一时段用谷歌搜索了“背包”,7月31日竟遭遇一个由六人组成的联合反恐部队上门“查水表”,对方盘问这对夫妻“你们有炸弹吗?你们有高压锅吗?什么只有电饭煲?能拿来做炸弹吗?”此外,他们还得知,这样的查水表“每周大约会有100次”。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政府知道他们有关搜索情况?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在线专栏“大西洋连线”8月1日报道,职业作家米歇尔卡塔拉诺描述了她和丈夫在7月31日的遭遇。“他们问我的丈夫,他从哪里来,他的父母从哪儿来;他们还问我,我从哪里来,我在哪里工作,我的父母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盘问,你们有没有炸弹?你们有高压锅吗?我的丈夫说没有,但我们有一个电饭煲。他们又问,你们可以用它来制造炸弹吗?我的丈夫回答说没有,我的妻子用它制作藜(编者注:奎奴亚藜,印第安人种植,食用)。他们然后问,什么是他妈的藜?”   卡塔拉诺说:“他们还问,你们有没有查找如何做高压锅炸弹?而我的丈夫对此都予以否认,并反问他们对了解高压锅炸弹如何工作是否有兴趣,还问他们是否查找过相关信息。而其中有两人都承认他们曾查找过相关信息。”卡塔拉诺表示,这六人自称是“联合反恐部队的成员”。   报道指出,自从爱德华斯诺登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测互联网活动的“棱镜”项目后,美国国家安全局还是一直“钻空子”搜集各种互联网数据信息。但美国法律并不允许政府监视民众虽然也有例外,比如恐怖分子嫌疑人及与其有关的美国人。而且据报道,美国政府宣称在2011年已经取消了“元数据”监控项目。那么,美国政府是怎么知道卡塔拉诺和她的丈夫正在查找“高压锅”信息的事情?   另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的XKeyscore项目在多国搜集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网络聊天记录以及上网浏览历史记录等,几乎将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每个动作一网打尽。XKeyscore具有英文、阿拉伯语和中文功能,即使早在2008年,该系统即可让情报人员分析“伊朗所有加密WORD文档”。 英国《卫报》称,2012年一个月内,该项目即获得410亿条记录。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元数据,而是包括各种个人信息,诸如电子邮件地址,电脑IP地址,浏览的网站,网上聊天、发送的文件等。   不过,报道称,也可能是其他的因素促使美国政府对卡塔拉诺和她的丈夫“感兴趣”:卡塔拉诺在她的文章中曾说过,他的丈夫去过亚洲。   此外,这对可怜的夫妇还得知,这样的查水表“每周大约会有100次”。“他们说一周要查100次,99次会没事。但我不知道剩下那一次会发生什么事情。”报道最后讽刺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宣称不收集针对普通美国人的数据,所以这事儿肯定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2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曾三次提出想访美国 曾向罗斯福总统递话
热度 2 稻草 2013-7-27 09:06
  周恩来首提高层接触   1944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出现了胜利的曙光。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局,美国政府在1944年7月22日向延安派驻了美军观察组(通称“迪克西使团”),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正式开始接触。   当时共产党十分赞赏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在观察组来的前几天,毛泽东指示《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并亲自修改社论稿。这篇社论高度评价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支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外交路线。7月27日,周恩来会见了美国观察组成员谢伟思,首次表达了愿意同美国进行高级别接触的意愿。当时谢伟思曾问:“您认为美国在帮助中国方面能做些什么?”周恩来表示,“使人感受到我们影响的更好的办法,可能是通过高级别的个人接触。”10月10日,毛泽东在与谢伟思的谈话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愿冒险和美国发生摩擦,因而愿意与美国政策"步伐一致"。”不过,美方未能领会中方想要高层接触的意思,或者有别的考虑,周恩来等人的首次提议就这样不了了之。   毛泽东明确提出想访问美国   1944年12月15日,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等人造访延安,同行的还有美国战略情报局成员伯德。此前,中国战区司令魏德迈将军的参谋长莫克莱尔曾提出一个计划:美军在中共控制之下的延安登陆或空降伞兵,中共给予合作和支持,作为回报,美国将给中共军队提供装备。伯德此行主要是为此计划探听虚实。   15-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相继与伯德等人进行了会谈,并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美国特别军事行动小组人员和其部队将被安排到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摧毁日本的通讯设施、飞机场和碉堡,中共军队提供掩护和支持;同样,当魏德迈认为战略需要,共产党应当用他们全部的65万部队和250万民兵予以配合;美国战略情报局将至少为2.5万名游击队提供食物、衣服的全副装备,为民兵至少配备10万支伍尔沃尔斯单发手枪,同时建立专门学校,培训如何使用美国武器、炸药以及通讯设备,建立美军与八路军合作的无线电情报网。中方虽答应给予支持,但对计划能否得到批准表示怀疑。朱德曾向伯德询问,不知蒋介石是否同意这个计划,这个计划能否得到美国批准。伯德表示将努力促成计划实现。   与此同时,中方再次提出高层访美的建议。叶剑英向戴维斯询问,后者是否认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访问美国是个好主意。戴维斯当时认为是叶剑英想访美,回答也比较谨慎。后来毛泽东同伯德的谈话把话挑明了:配合美军的行动计划关系重大,他和周恩来应当到美国和罗斯福面谈。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访美的意向。   包瑞德等人在12月29日返回重庆。但装备中共的计划遭到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强烈反对。赫尔利最早是要调解国共冲突的,但当蒋介石拒绝调解后,他就完全站在了蒋介石一边。赫尔利对计划的起草者莫克莱尔更是耿耿于怀。一次,在魏德迈家的鸡尾酒会上,赫尔利因此对莫克莱尔大发雷霆,莫克莱尔则气得面色发青,两人甚至捋起袖子,准备拳头较量,被魏德迈给劝开了。此后,赫尔利还不断寻找机会,给那些想装备中共的人物背后使坏。   莫克莱尔计划因此完全流产,毛泽东的第一次访美提议也就这样泡汤了。   毛泽东再提访美计划   其实,毛泽东提出访美计划,不仅仅是为了与美国总统讨论莫克莱尔计划。1944年末,面临抗战结束在即、国共矛盾深化的局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希望亲自同美国方面沟通,要美国压制蒋介石不要发动不得人心的内战。而且,战争结束后,中国的重建也有赖美国的经济支持,很多方面都要向美国学习。1944年10月29日,周恩来就向戴维斯表示:“中国共产党进入城市后将派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去美国学习技术,还将招聘一些外国专家和顾问。”   由于访美意见迟迟未能得到回应,中方再次重提这一建议。1945年1月初,毛泽东会见“迪克西使团”代理团长克劳姆莱少校,提出他愿意和周恩来一起或单独前往华盛顿面见罗斯福总统,而且呼吁美国支持,并要求把这一建议直接转给美方高层,而不要让亲蒋的赫尔利知晓。   1月9日,克劳姆莱把毛泽东的这个提议如实向魏德迈在重庆的总部做了汇报:“延安政府想派一个非官方小组去美国,向对中国的形势和问题感兴趣的美国公民和官员解释目前的状况。以下是未记录在案的建议:如果罗斯福总统愿意在白宫把他们当作中国的一个重要党派来接见,毛泽东和周恩来愿意尽快地单独或同去华盛顿。如果罗斯福现在或不久的将来发出邀请,他们明确表示希望去美国。这有利于保护他们相对于蒋介石的政治影响。”   克劳姆莱在解释这一建议时说,对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将在6-12月内落入红色政权的统治;红军人数在今年年底将达到100万;如果美国仅仅给蒋介石支持,那么美国会为在中国发生的结果付出代价,并将影响以后与中国的关系。不难发现,克劳姆莱倾向于接受这个访美计划。   尽管共产党方面想绕过赫尔利,尽管克劳姆莱使用密电把这个访美的提议报给了上司。但赫尔利还是发现了。1月10日,密电发到重庆,但魏德迈恰好不在。魏德迈与赫尔利曾有互拆信件的协议,于是信就落入了赫尔利手中。一向高傲自大的赫尔利,对中共以及迪克西使团想绕过自己的做法十分不满。14日,他给罗斯福总统发了一封长达6页的信件,向总统汇报:魏德迈手下曾私自起草了一个关于在共产党地区使用美国伞兵部队并装备中共军队的计划,这一计划绕过了国民政府,而这恰是共产党想要的。在信的第5页,他简略地提到了毛泽东要访美的计划。在赫尔利看来,国民党才是中国正统,而中共军队非常弱小,根本不必予以重视,因此他坚决抵制装备中共与毛泽东访美这两项计划。他还诬蔑共产党拒绝同国民党公开达成解决方案,这是由于“不忠实的美国人加入了共产党的一个反蒋和反罗斯福的阴谋集团”。2月28日,赫尔利还亲自跑回美国,要罗斯福坚持扶蒋反共立场。由于赫尔利的“不懈努力”,毛泽东的第二次访美提议同样未能得到美方回应。   毛泽东三提访美计划   1945年3月间,谢伟思奉军方之命去延安。当时,中共七大召开在即,这是十年来第一次代表大会,美国也想借此了解八路军方面的消息。3月8日,谢伟思乘飞机北上,9日抵达延安。   13日,毛泽东邀请谢伟思作了一次长谈。毛泽东向谢伟思表示,尽管美国的政策一贯举棋不定、出尔反尔,使他感到迷惑不解,但是他仍然希望面对面地同罗斯福讨论所有这一切。这已经是毛泽东第三次提出类似建议了。   大使赫尔利对谢伟思延安之行同样嘀嘀咕咕,当时还在华盛顿的他大动肝火,气急败坏。3月27日,赫尔利同各军种参谋长举行了会晤,军种参谋长根据赫尔利的描述得出结论:“只要向蒋介石的中央政府提供比较小的援助,中国的叛乱就能被镇压下去。”既然如此,同中共的接触就完全没有价值了。3月30日,谢伟思接到了返回美国的命令。   4月4日,谢伟思离开延安,12日抵达美国。当天,罗斯福总统去世。随着罗斯福的去世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推行,毛泽东的第三次访美提议也就被埋没到历史的长河中。
2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美政治差别——叛国罪
热度 6 稻草 2013-7-5 01:13
【中美政治差别——叛国罪】目前,美国棱镜计划监听所有国民的所有交往信息,美国公民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侵犯人权的罪行,被美国国会两党共同认定是叛国 罪,全球追捕。与此相对照,美国宣布的中国百大公知中绝大部分人士损害国家的行为远远超过斯诺登,可不仅逍遥法外,甚至天天大骂所谓“爱国贼”。( 仅新浪网上这些活跃的汉奸大V,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任何行为,对中国的危害都千百倍地超过斯诺登对美国的危害,与美国两党共同决定追捕斯诺登相比,中国却在 替这些汉奸大V打压爱国人士,还把中国企业可望不可即的金融牌照颁发给这些汉奸大V,让他们在颠覆国家的同时,还能掠夺中国百姓。什么时候中国也象现在美国全球追捕斯诺登一样,追捕那些反毛反共反华反人民的汉奸公知,中国才真正能够拥有三个自信,才真正有希望走向民族复兴。) 作者:张宏良
366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真实的科幻:这里存储着一个信息化的你
热度 2 MingHao 2013-6-8 07:56
【侨报网编译安琪6月7日报道】在这个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另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会与这个世界共享或多或少的信息,并且习以为常。但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信息到底存在哪里呢? 据美联社报道,事实上像苹果、脸书、谷歌这样的公司都存有海量的关于你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你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照片和视频、你发送和接收的所有电子邮件、你和朋友正在吃什么和想什么的一切讨论。 网络公司将这些信息存储在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每个大型电脑网络公司在全球都有若干个数据中心,既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服务需求,也要预防其中一个站点突然崩溃。当你打算阅读一封电子邮件的时候,就会有某一个信息中心的某一台电脑为你调出这封邮件的信息。当你在网上贴出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的图像信息也会被传送到某一个信息中心的某一台电脑,并且一直存在那儿,直到其他什么人去查看它。 是不是听起来很玄乎,像科幻作品里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更玄乎的是,这些信息中心并不仅仅服务于你的社交需要,当政府要求调用某人的信息时,也会有某一个信息中心里的某一台电脑负责把它调出来——即使此人身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政府有一个简称“PRISM”的秘密项目,能够取得被调查的外国人的电子邮件、文档、音频、视频、照片和其他数据——此人并不需要身在美国境内。报道称AOL、苹果、脸书、谷歌、微软、雅虎、Skype、Youtube、Paltalk这些大公司都参与了这一项目。但那些答复美联社的公司都说,他们只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向政府提供他们用户的数据。 不管怎样,至少可以确定每个人在网络世界的活动都会以比特字节的形式留下无数的蛛丝马迹,使用数据挖掘公式将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此人的生活习惯、朋友圈子、个人偏好。在日益强大的电脑技术的帮助下,把关于一个人的一切变成一个数据卷宗,并不是不可实现的事。
个人分类: US|5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普法:姜波到底犯了什么罪
热度 5 岳东晓 2013-5-23 01:33
美国政府对姜波提起刑事起诉的唯一依据是: 【 姜波使用NASA提供给NASA合同工的笔记本电脑下载、观看、存储受版权保护的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显示性行为、性内容的资料,而违反NASA 规则2540.1G, 《政府设备包括信息技术的个人使用 》】 我在网上查了NASA的这个规则,链接是 http://nodis3.gsfc.nasa.gov/displayDir.cfm?t=NPDc=2540s=1G 这个规则里面有很多条款,除了不准下载色情资料外,其不允许的使用还包括:发送“chain letters”,P2P文件共享, 处理个人事务、帮助朋友、亲戚("such as a personal business, or assisting friends, relatives, or others in such activities") ,进行任何募捐活动、为任何产品或者服务背书(“in any outside fund- raising activity, endorsing any product or service”),以及任何可能导致政府需要支付额外费用的行为(“Any use that could generate more than minimal additional expense to the Government.”),等等。 大家如果使用政府的计算机,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够罪犯的标准。
65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必须警惕美国的反华排华倾向
热度 12 岳东晓 2013-5-22 12:00
NYU的中国学者因为国内合作单位给买了张机票就是接受商业贿赂,被FBI抓捕,刑事起诉。 联想起姜波的案件,在机场逮捕、间谍罪起诉,最终的罪名却是下载黄片! 类似的案子,我们还见到过,美国政府起诉硅谷一名工程师为间谍,被陪审团判定涉及的根本不算什么机密,宣判无罪。 在美国的华人大部分是守法的,支持维护美国法律,但绝不应该坐视美国政府对华人另眼相看。对于相关案件,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够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当年越南反华排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个过程。 美国华人必须提高警惕,当年美国的排华法不是一天通过的, 纳粹的毒气室 也不是一夜建成的,也有个过程。 当年旧金山的白人政客提出排华法案,递交美国国会讨论立法,有没有中国人反对?没有读到过相关的记载,估计也没有华人反对。但那还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大部分华工根本不懂英语。 当年纳粹德国开始处置犹太人的时候,犹太人是否有站出来说不?没有。犹太人虽然在学术方面颇有成就,在金融方面颇有手段,但在法律方面却相对欠缺,社会参与也不足。从一开始没有反对,一步步发展,最后德国人设立了毒气室,而犹太人被合法地送进了毒气室。 在贺梅案中,我以法庭之友身份帮助田纳西最高法院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参见 http://www.parentalrightsandjustice.com/upload/site/1/84/ydx_amicus_brief_e_copy_single_space.pdf 。 在”法庭之友在本案的利益”一段我写道: 一旦贺梅案成为田纳西的判例法,将严重影响本人的基本权利 1. 本人未来可能与田纳西居民产生类似的父母权或监护权纠纷; 2. 本人可能搬至田纳西而受田纳西州法的管辖; 3. 贺梅案可能成为美国其他州的参考,从而影响本人的利益; 4. 由于其全球性影响,贺梅案可能所有普通法国家的参考,从而影响本人利益; 5. 由于本人与贺家有着类似的背景,而贺梅案的结果与这种背景有关,本人有强烈的利益看到这个案子得到公正与合乎法理的结论。 贺梅案我们最后打赢了,也确立了中国人的父母权也是基本权利的法律概念。 世界人民都在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人,这是一个趋势,也是必然的。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各国反华排华的倾向将会不断加强。中国人要走向世界,决不可坐视。 美国社会是开放社会。你有本事,懂美国政治,会玩,像奥巴马一样,虽然是肯尼亚黑人的儿子,中名是侯赛因,也能当选总统。是当主人还是寄人篱下的奴才,取决于自我认识。贺邵强虽然是非法移民,但他有主人翁意识,所以他改变了美国法律。 华人有着两千年封建传统,总是把政府当成皇上,而不知道西方民主政府是一个参与性的结构,这是一个误区。话说回来,西方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淘汰弱者是社会进化的需要。华人如果自我封闭,自甘下流,被淘汰是必然的。 珍珠湾全球网: 岳东晓的记录 - 珍珠湾全球网 http://www.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do=doingview=all#ixzz2TzrGYVmS Interest of Amicus Once the outcome of the A.M.H case becomes a Tennessee caselaw, it will gravely affect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Amicus: z Amicus may engage in similar parental rights and child custody dispute with Tennessee residents. z Amicus may move to and reside in Tennessee in the future and subject to the rule of Tennessee state laws. z The A.M.H case decision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any state of the U.S., thus affecting the rights of Amicus there. z Due to its wide publicity, the A.M.H. case decision may even serve as reference in those global regions where common law is practiced, thus affecting the rights of Amicus there. z Because Amicus and the Hes have similar backgrounds, and the case is partially dependent on such background, Amicus has strong interest to see the A.M.H case reach a just and legally sound conclusion.
764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大数据价值被彭博美政府两偷烧光
热度 1 蓝天绿地 2013-5-20 02:42
当5月13日早上,彭博新闻社主编马修.温克勒在自家网站上发文,承认记者 确实进入其新闻终端获得用户的信息 ,并致歉表示“这一错误是无法原谅的”。随着这一件事件的全球爆发,近日美联社爆出, 美国政府曾在一段时期内监控其记者通话记录,构成对新闻工作的侵犯。 (蓝天注:我是看到电视里 美联社记者严厉质问尴尬的白宫发言人 ) 对这两起侵犯隐私事件,Buzzfield网站副主编亨特.施瓦兹(Hunter Schwarz)略带嘲讽地表示:“现在可以想象,一个匿名的美联社信源,其与使用彭博终端的茶党成员有联络,将造成怎样的后果。” 真想象不到 记者与美国政府是相互偷听偷窥 ,这是狗咬狗了,全世界看美国的笑话了。这时偷着嘴笑的是路透社,因为路透社最早通过英国《金融时报》播发彭博采访高盛后,高盛把消息披露给路透社,一下子让一直揭露华尔街老底制造新闻的彭博社自己一下子变成新闻了。彭博新闻社就是凭借31.5万人使用财经信息而打败150年之久的路透社的,路透社的终端机是以外汇信息为主,但是全球看财经信息的比较多,所以,彭博社抢了全球路透社风头,2006年前后,全球市场份额汤森路透是38%,彭博当时是24%,到了2012年底,据金融数据咨询公司伯顿-泰勒国际(Burton-Taylor International)估计,彭博以30.44%的市场份额领先长期领军的路透,后者市场占有率是30.05%。这些年来路透市场占有率虽然是第一,但是每年却是节节败退,现在抓住这个机会,扳回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是志在必得。 虽然,彭博出了事情,但是低层次的人还是愿意看彭博财经信息的,但是全球央行和全球大型银行就已经生气了。比如花旗银行已经禁止其外汇交易员使用彭博终端上的内部聊天组,德意志银行要求其对客户信息实行“彻底的保留”,英格兰银行的措辞最为激烈,认为彭博“应受谴责”。 通过这一次彭博闹事件,一来彭博的声誉受损,二来 彭博的信息数据不再有效了 ,笔者几天前就提出数据泄露导致人家把信息切割成几条,分别放到不同的网络交流网站上去了,这是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事实正如笔者所料,花旗银行禁止外汇交易员使用彭博终端上的内部聊天组。 通过这次事件,全球央行如果德国银行、欧洲央行也追究此事。由此可见,今年路透社有可能重新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老大的位置,这是失而复得。路透社在揭露这件彭博泄露门之后迅速表态,路透社记者没有这种职权,把话说在刀口上,这是在彭博新闻社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但是美联社又来揭露美国政府监控美联社记者的通话记录,说美联社记者使用彭博的终端机与茶党成员联络,美国政府自己真是猪八戒照镜——里外不是人。 笔者认为,如果美联社事件全球再度发酵,那么全球数据就从一个金矿演变成一堆垃圾了,谁还敢相信数据呢?那么投资数据的企业有可能面临前途机会渺茫了。 笔者本身对大数据就比较质疑,比如数据代表的是过去,而非未来,因为将来各国经济起起伏伏,依托过去来指导未来是不可取的。但是由于没有暴露美联社记者遭到政府窃听、彭博新闻社窃看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官员,事情还不至于这么不堪一击,现在受到两条连环套曝光影响,这对于大数据全球公信力来讲是荡然无存了,大家把信息切断,放到各个别的篮子里,谁都知道大数据已经是垃圾了,投资大数据变成一把火烧光了。 大数据公司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需要通过主动营销推广,来挽救诚信,这才是大数据公司应该做的,比如阿里电商集团、京东商城云数据、国美云商等各地各业云数据成千上万的单位,笔者可以通过战略来协助大数据公司的价值找回。 ----------- 作者简介:吴东华,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创立“解购论”来淘汰“并购论”,提出第四驾马车来给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整合转型,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转型的第一导师。协助各地政府整合把脉,把脉企业投资风险,风险并非如国内外专家所言在于文化,而在于未来预测、多层次经营与否以及能否随机应变的整合。
个人分类: 政治|6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姜波“间谍案”案卷
热度 9 岳东晓 2013-5-4 16:53
我在美国联邦法院查到三起姜波的案件,案件编号分别为:(1) 4:13-mj-00047-1; (2) 4:13-cr-00034-RBS-DEM-1; (3) 4:13-mj-00076-DEM-1。 其中(1),(2)两个案件指控姜波对联邦调查局与美国土安全部撒谎。但这两个案子都未经审判被撤案,这说明奥巴马政府对于姜波的指控没有有效证据。 第三个案子的指控是:“姜波用NASA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下载、观看、存储受版权保护的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性表演资料”。参见: jiangbo-information.pdf 姜波对第三个指控签了认罪协议,这份协议的非常值得一看 。参见: jiangbo-plea-agreement.pdf 。感觉是,美国政府枪顶在姜波的太阳穴,让他别控诉美国。 ============================================================================ U.S. District Court Eastern District of Virginia - (Newport News) CRIMINAL DOCKET FOR CASE #: 4:13-mj-00047-1 Case title: USA v. Jiang DO NOT FILE IN THIS CASE. FILE IN CASE #4:13cr34. Date Filed: 03/18/2013 Date Terminated: 03/20/2013 Assigned to: Unassigned Referred to: Unassigned Defendant (1) Bo Jiang TERMINATED: 03/20/2013 representedby Fernando Groene Fernando Groene, P. C. P. O. Box 2152 Williamsburg, VA 23185 (757) 645-6388 Fax: (757) 345-3410 Email: groenelaw@yahoo.com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esignation: CJA Appointment Pending Counts Disposition None Highest Offense Level (Opening) None Terminated Counts Disposition None Highest Offense Level (Terminated) None Complaints Disposition T. 18 U.S.C. 1001 - Knowingly and Willfully Make and Cause to be Made False, Fictitious and Fraudulent Material Statements and Representations, and to Falsify, Cover Up By Trick, Scheme, and Device a Material Fact. Plaintiff USA representedby Lisa Rae McKeel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Office 721 Lake Front Commons Suite 300 Newport News, VA 23606 (757) 591-4000 Email: Lisa.McKeel@usdoj.gov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ate Filed # Docket Text 03/18/2013 1 CRIMINAL COMPLAINT as to Bo Jiang (1).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2 AFFIDAVIT IN SUPPORT OF AN APPLICATION FOR CRIMINAL COMPLAINT AND ARREST WARRANT by USA as to Bo Jiang 1 Complaint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Set/Reset Deadlines/Hearings as to Bo Jiang: Initial Appearance set for 3/18/2013 at 02:00 PM in Norfolk Mag Courtroom 2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afor, )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Arrest of Bo Jiang.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7 Minute Entry for proceedings held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Initial Appearance as to Bo Jiang held. Defendant advised of rights, charges, and right to counsel. Counsel desired; Court directed appointment of counsel. Government motion for Detention. Detention / Preliminary Hearing set for 3/21/2013 at 02:00 PM in Newport News Courtroom 2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Defendant REMANDED to custody of USM. Appearances : AUSA Lisa McKeel for the Government; Defendant present and in custody. (Court Reporter FTR.)(bnew) (Entered: 03/19/2013) 03/18/2013 9 CJA 23 Financial Affidavit by Bo Jiang. (bnew) (Entered: 03/19/2013) 03/18/2013 10 Temporary Detention Order as to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on 3/18/2013. (bnew) (Entered: 03/19/2013) 03/20/2013 11 CJA 20: Appointment of Attorney Fernando Groene for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3/19/13) filed on 3/20/13. (mnew) (Entered: 03/20/2013) 03/20/2013 (Terminated merged defendant case for Bo Jiang, pending deadlines, motions, and excludables.) DO NOT FILE IN THIS CASE. FILE IN CASE #4:13cr34. (mnew) (Entered: 03/20/2013) ========================================================================= U.S. District Court Eastern District of Virginia - (Newport News) CRIMINAL DOCKET FOR CASE #: 4:13-cr-00034-RBS-DEM-1 Case title: USA v. Jiang Magistratejudgecasenumber: 4:13-mj-00047 Date Filed: 03/20/2013 Date Terminated: 05/02/2013 Assigned to: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Referred to: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Defendant (1) Bo Jiang TERMINATED: 05/02/2013 representedby Fernando Groene Fernando Groene, P. C. P. O. Box 2152 Williamsburg, VA 23185 (757) 645-6388 Fax: (757) 345-3410 Email: groenelaw@yahoo.com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esignation: CJA Appointment Pending Counts Disposition None Highest Offense Level (Opening) None Terminated Counts Disposition T.18:1001 - False Statements (1) Dismissed on 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Highest Offense Level (Terminated) Felony Complaints Disposition T. 18 U.S.C. 1001 - Knowingly and Willfully Make and Cause to be Made False, Fictitious and Fraudulent Material Statements and Representations, and to Falsify, Cover Up By Trick, Scheme, and Device a Material Fact. Plaintiff USA representedby Lisa Rae McKeel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Office 721 Lake Front Commons Suite 300 Newport News, VA 23606 (757) 591-4000 Email: Lisa.McKeel@usdoj.gov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Gordon D. Kromberg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Office 2100 Jamieson Ave Alexandria, VA 22314 (703)299-3700 Email: gordon.kromberg@usdoj.gov ATTORNEY TO BE NOTICED Howard J. Zlotnick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Office 721 Lake Front Commons Suite 300 Newport News, VA 23606 (757) 591-4000 Email: howard.zlotnick@usdoj.gov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ate Filed # Docket Text 03/18/2013 1 CRIMINAL COMPLAINT as to Bo Jiang (1).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2 AFFIDAVIT IN SUPPORT OF AN APPLICATION FOR CRIMINAL COMPLAINT AND ARREST WARRANT by USA as to Bo Jiang 1 Complaint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Set/Reset Deadlines/Hearings as to Bo Jiang: Initial Appearance set for 3/18/2013 at 02:00 PM in Norfolk Mag Courtroom 2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afor, )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Arrest of Bo Jiang. (bnew) (Entered: 03/18/2013) 03/18/2013 7 Minute Entry for proceedings held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Initial Appearance as to Bo Jiang held. Defendant advised of rights, charges, and right to counsel. Counsel desired; Court directed appointment of counsel. Government motion for Detention. Detention / Preliminary Hearing set for 3/21/2013 at 02:00 PM in Newport News Courtroom 2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Defendant REMANDED to custody of USM. Appearances : AUSA Lisa McKeel for the Government; Defendant present and in custody. (Court Reporter FTR.)(bnew) (Entered: 03/19/2013) 03/18/2013 9 CJA 23 Financial Affidavit by Bo Jiang. (bnew) (Entered: 03/19/2013) 03/18/2013 10 Temporary Detention Order as to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on 3/18/2013. (bnew) (Entered: 03/19/2013) 03/20/2013 11 CJA 20: Appointment of Attorney Fernando Groene for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3/19/13) filed on 3/20/13. (mnew) (Entered: 03/20/2013) 03/20/2013 12 INDICTMENT RETURNED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as to Bo Jiang (1) Count 1. On 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Court directed a Warrant to be issued. Dft. is in custody. (Attachment # 1 Criminal Cover Sheet) (mnew) (Entered: 03/20/2013) 03/20/2013 14 Arrest Warrant Issued by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in case as to Bo Jiang. (mnew) (Entered: 03/20/2013) 03/21/2013 16 Minute Entry for proceedings held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Initial Appearance as to Bo Jiang held on 3/21/2013. Arraignment and Detention Hearing scheduled for 3/28/2013 at 2:30 p.m. in Newport News. Appearances : AUSA Lisa McKeel for the Government,CJA Attorney Fernando Groene for defendant. (2:00 pm - 2:14 pm) Defendant is present. Defendant is in custody. Mandarin Interpreter Jason Yuen, TIPS assists defendant. (Court Reporter FTR.)(tjoh, ) (Entered: 03/21/2013) 03/21/2013 Notice of Hearing Date as to Bo Jiang set for Arraignment and Detention Hearing scheduled for 3/28/2013 at 2:30 p.m. in Newport News (tjoh, ) (Entered: 03/21/2013) 03/28/2013 17 Minute Entry for proceedings held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Arraignment as to Bo Jiang (1) Count 1 held on 3/28/2013. Defendant waived formal arraignment and entered a plea of not guilty, jury demanded. Detention Hearing as to Bo Jiang held on 3/28/2013. Government motion for Detention - Denied. Bond set at $10,000 Unsecured with special conditions of release. Oral Government Motion to Stay Detention Order Until 5:00 p.m. March 29, 2013 - GRANTED Appearances : AUSA Lisa McKeel for the Government,CJA Attorney Fernando Groene for defendant. (2:30 pm - 3:38 pm) Defendant is present. Defendant is released. Sworn Mandarin Interpreter Sunny Johnston assists defendant. Motions due by 4/15/2013. Jury Trial set for 5/29/2013 at 11:00 AM in Newport News Courtroom 1 before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Court Reporter FTR.)(tjoh, ) (Entered: 03/29/2013) 03/28/2013 18 Agreed Discovery Order as to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03/28/2013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tjoh, ) (Entered: 03/29/2013) 03/29/2013 19 NOTICE OF ATTORNEY APPEARANCE Gordon D. Kromberg appearing for USA. (Kromberg, Gordon) (Entered: 03/29/2013) 03/29/2013 20 MOTION to Stay Release Order . (Attachments: # 1 Proposed Order)(McKeel, Lisa) (Entered: 03/29/2013) 03/29/2013 21 MOTION FOR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PURSUANT TO TITLE 18, UNITED STATES CODE, SECTION 3145 by USA as to Bo Jiang. (McKeel, Lisa) (Entered: 03/29/2013) 03/29/2013 22 RELEASE ORDER Denying the Government's Motion for Detention and ORDERING the Defendant's Release on General and Special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to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3/29/13) filed on 3/29/13. (mnew) (Entered: 03/29/2013) 03/29/2013 23 ORDER granting 20 Motion to Stay the Order of Release entered on or about March 28, 2013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as to Bo Jiang (1)(signed by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3/29/13) filed on 3/29/13. (mnew, ) (Entered: 03/29/2013) 04/02/2013 24 MOTION For Court To Conduct Inquiry by Bo Jiang. (Attachments: # 1 Exhibit)(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02/2013) 04/02/2013 25 MOTION to Seal Exhibits and Proposed Order by Bo Jiang. (Attachments: # 1 Proposed Order)(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02/2013) 04/02/2013 26 Memorandum in Support by Bo Jiang re 25 MOTION to Seal Exhibits and Proposed Order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02/2013) 04/02/2013 27 ORDER granting 25 Motion to Seal Exhibits in this case as to Bo Jiang (1)(signed by Chief U.S.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4/2/13) filed on 4/2/13. (mnew) (Entered: 04/02/2013) 04/02/2013 28 Memorandum in Support by USA as to Bo Jiang re 21 MOTION FOR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PURSUANT TO TITLE 18, UNITED STATES CODE, SECTION 3145 (Attachments: # 1 Exhibit Defendant's Resume, # 2 Exhibit Excerpts of Transcript of Testimony)(Kromberg, Gordon) (Entered: 04/02/2013) 04/03/2013 30 ORDER re 24 Motion for the Court To Conduct Inquiry filed by Bo Jiang direct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respond to the Defendant's Motion within fourteen (14) days of the date of this Order (signed by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4/3/13) filed on 4/3/13. (mnew) (Entered: 04/03/2013) 04/03/2013 Motion Hearing as to Bo Jiang set for 4/8/2013 at 01:00 PM in Norfolk Courtroom 1 before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re 21 MOTION FOR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PURSUANT TO TITLE 18, UNITED STATES CODE, SECTION 3145. (sche) (Entered: 04/04/2013) 04/04/2013 Interpreter Information: Phillip A. Rosen is the Interpreter. Mandarin is the type of language required. Appointment is set for April 8, 2013 at 1:00 p.m. for a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Hearing. (mnew) (Entered: 04/04/2013) 04/04/2013 31 CJA 24 as to Bo Jiang: Authorization to Pay Official Court Reporter for the Transcript of the March 28, 2013 Detention Hearing (signed by Chief U.S.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4/4/13) filed on 4/4/13. (mnew) (Entered: 04/04/2013) 04/05/2013 32 TRANSCRIPT of Proceedings held on 03/28/2013, befor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Court reporter/transcriber Jody Stewart, Telephone number 757-222-7071. NOTICE RE REDACTION OF TRANSCRIPTS: The parties have thirty(30) calendar days to file with the Court a Notice of Intent to Request Redaction of this transcript. If no such Notice is filed, the transcript will be made remotely electronical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without redaction after 90 calendar days. The policy is located on our website at www.vaed.uscourts.gov brbr Transcript may be viewed at the court public terminal or purchased through the court reporter/transcriber before the deadline for Release of Transcript Restriction. After that date it may be obtained through PACER Redaction Request due 5/6/2013. Redacted Transcript Deadline set for 6/5/2013. Release of Transcript Restriction set for 7/5/2013.(stewart, jody) (Entered: 04/05/2013) 04/07/2013 33 Memorandum by Bo Jiang In Opposition to Motion to Revoke Release Order (Attachments: # 1 Exhibit, # 2 Exhibit, # 3 Exhibit)(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07/2013) 04/08/2013 34 MOTION HEARING held before Chief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Jody Stewart, OCR. Lisa McKeel, AUSA, and Howard Zlotnick, AUSA, present on behalf of USA; Fernando Groene, c/a counsel, present with defendant (in custody). Phillip Rosen, Interpreter, present and sworn. Motion Hearing as to Bo Jiang held on 4/8/2013 re 21 MOTION FOR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filed by USA. Evidence presented. Arguments of counsel heard. The court takes matter under advisement and will issue an Opinion. Defendant remanded to custody of USM. Court Hours: 1:00 p.m. - 3:10 p.m. (sche) (Entered: 04/08/2013) 04/11/2013 35 Memorandum by Bo Jiang re 33 Memorandum Supplemental Memo re New Evidence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11/2013) 04/11/2013 Interpreter Information: Soo Knowles and Philip Rosen are the Interpreters. Mandarin is the type of language required. Appointment is set for May 29, 2013 at 11:00 a.m. for a Jury Trial in Newport News. (mnew) (Entered: 04/11/2013) 04/12/2013 36 DETENTION ORDER granting the Government's Motion for Revocation of Release Order and ORDERING that the Defendant be detained until trial as to Bo Jiang (1)(signed by Chief U.S.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4/12/13) filed on 4/12/13. (mnew) (Entered: 04/12/2013) 04/15/2013 37 MOTION for Extension of Preliminary Motions Cut Off Date by Bo Jiang.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15/2013) 04/15/2013 38 ORDER granting 37 Motion for an Extension of the Preliminary Motions Cut-Off Date and directing the parties to file preliminary pretrial motions, if at all, by April 18, 2013 as to Bo Jiang (1)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4/15/13) filed on 4/15/13. (mnew) (Entered: 04/15/2013) 04/15/2013 Motions due by 4/18/2013. (mnew) (Entered: 04/16/2013) 04/16/2013 39 RESPONSE by USA as to Bo Jiang re 30 Order, 24 MOTION For Court To Conduct Inquiry (Kromberg, Gordon) (Entered: 04/16/2013) 04/18/2013 42 MOTION for Bill of Particulars by Bo Jiang.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18/2013) 04/18/2013 43 MOTION for Disclosure of Exculpatory and Impeachment Evidence by Bo Jiang.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18/2013) 04/18/2013 44 MOTION to Suppress Statements and Search of Apartment by Bo Jiang. (Groene, Fernando) (Entered: 04/18/2013) 04/23/2013 46 ORDER re 24 Motion for the Court to Conduct Inquiry finding that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sealed documents was an inadvertent act, which was immediately corrected, and does not warrant further action by the Court as to Bo Jiang (1) (signed by Chief U.S. District Judge Rebecca Beach Smith on 4/23/13) filed on 4/23/13. (mnew) (Entered: 04/23/2013) 04/26/2013 47 MOTION for Extension of Time to File Response/Reply as to 42 MOTION for Bill of Particulars , 44 MOTION to Suppress Statements and Search of Apartment , 43 MOTION for Disclosure of Exculpatory and Impeachment Evidence by USA as to Bo Jiang. (Attachments: # 1 Proposed Order)(McKeel, Lisa) (Entered: 04/26/2013) 04/26/2013 48 ORDER granting 47 Motion for Extension of Time to File its Responses to the Defendant's motions from April 29, 2013 to May 2, 2013 as to Bo Jiang (1)(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4/26/13) filed on 4/26/13. (mnew) (Entered: 04/26/2013) 05/01/2013 49 MOTION for Extension of Time to File Response/Reply as to 42 MOTION for Bill of Particulars , 44 MOTION to Suppress Statements and Search of Apartment , 43 MOTION for Disclosure of Exculpatory and Impeachment Evidence by USA as to Bo Jiang. (Attachments: # 1 Proposed Order)(McKeel, Lisa) (Entered: 05/01/2013) 05/02/2013 50 ORDER granting 49 Motion for Extension of Time to File Responses to Motions until on or before May 6, 2013 as to Bo Jiang (1)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Lawrence R. Leonard on 5/1/13) filed on 5/2/13. (mnew)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Indictment Dismissed on the Government's Motion as to Bo Jiang (see case 4:13mj76). (mnew) (Entered: 05/03/2013) ============================================================ U.S. District Court Eastern District of Virginia - (Newport News) CRIMINAL DOCKET FOR CASE #: 4:13-mj-00076-DEM-1 Case title: USA v. Jiang Date Filed: 04/30/2013 Date Terminated: 05/02/2013 Assigned to: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Defendant (1) Bo Jiang TERMINATED: 05/02/2013 representedby Bo Jiang PRO SE Fernando Groene Fernando Groene, P. C. P. O. Box 2152 Williamsburg, VA 23185 (757) 645-6388 Fax: (757) 345-3410 Email: groenelaw@yahoo.com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esignation: CJA Appointment Pending Counts Disposition Title 18 USC 799 - Violation of Regulations of NASA (1) IMPRISONMENT - TIME SERVED; SPECIAL ASSESSMENT - $25 Highest Offense Level (Opening) Misdemeanor Terminated Counts Disposition None Highest Offense Level (Terminated) None Complaints Disposition None Plaintiff USA representedby Lisa Rae McKeel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Office 721 Lake Front Commons Suite 300 Newport News, VA 23606 (757) 591-4000 Email: Lisa.McKeel@usdoj.gov LEAD ATTORNEY ATTORNEY TO BE NOTICED Date Filed # Docket Text 04/30/2013 1 INFORMATION as to Bo Jiang (1) count(s) 1. (karm, ) (Additional attachment(s) added on 5/1/2013: # 1 Criminal Cover Sheet) (mnew, ). (Entered: 04/30/2013) 05/01/2013 Set Hearings as to Bo Jiang: Plea Agreement Hearing set for 5/2/2013 at 02:30 PM in Newport News Grand Jury Courtroom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lwoo) (Entered: 05/01/2013) 05/01/2013 Interpreter Information: Philip Rosen is the Interpreter. Mandarin is the type of language required. Appointment is set for 5/2/13 at 2:30 p.m. for a Plea. (mnew) (Entered: 05/01/2013) 05/02/2013 3 Minute Entry for proceedings held before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Initial Appearance, Plea and Sentence Hearing held on 5/2/2013 Bo Jiang (1) Count 1.Bo Jiang (1). Defendant entered a plea of guilty. Court finds defendant guilty. Count(s) 1, IMPRISONMENT - TIME SERVED; SPECIAL ASSESSMENT - $25; SUPERVISED RELEASE per Plea Agreement defendant to depart United States within 48 hours and not to return to United States without permission. Government Motion to Dismiss the Indictment against Bo Jiang in Case 4:13cr34 - GRANTED. Appearances : AUSA Lisa McKeel for the Government,CJA Attorney Fernando Groene for defendant. (2:30 pm - 3:33 pm) Defendant is present. Defendant is released. Mandarin Interpreter Philip Rosen assists defendant. (Court Reporter FTR.)(tjoh, )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4 CONSENT TO TRIAL BEFORE US MAGISTRATE JUDGE by Bo Jiang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tjoh, )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5 PLEA AGREEMENT as to Bo Jiang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tjoh, )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6 Statement of Facts as to Bo Jiang and filed in open court. (tjoh, )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7 JUDGMENT as to Bo Jiang (1), Count(s) 1, IMPRISONMENT - TIME SERVED; SPECIAL ASSESSMENT - $25.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on 05/02/2013. (tjoh, ) (Entered: 05/02/2013) 05/02/2013 8 Sealed Statement of Reasons as to Bo Jiang. Signed by Magistrate Judge Douglas E. Miller on 05/02/2013. (tjoh, ) (Entered: 05/02/2013)
个人分类: 法律|97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政府如何发布天气数据和预警信息
蓝天绿地 2013-4-3 12:19
ZT 涂子沛 2012-07-24 ( 节选) 涂子沛简介: 信息技术经理人,多家报刊网站的专栏作者,现居美国匹兹堡。著有《大数据》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暴雨已经夺去了至少37人的生命、导致了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暴雨成灾的直接原因,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严重滞后。但也有网友指出,如果当天的预警工作及时到位,市民或能提前应对,遇难的人数和财产的损失就可能大大减小。 我们不妨审视一下美国政府是如何管理天气数据和发布预警信息的,两相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可借鉴之处。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美国的天气预报信息,是免费实时发布的。但和大部分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的国家天气服务局(NWS)不仅仅提供信息的播报发布服务,还在互联网上为公众提供天气预报数据的批量下载功能。也就是说,原始的、完整的预测数据, 一律向公众和社会开放,免费提供给民间分析和使用。其一般提前公布一周的预测数据,更新数据的频度,按小时计。 天气预报的数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美国商务部曾经做过一个专项调查,认为农业、交通业、建筑业、保险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一无例外都和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最后得出结论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GDP产值都和天气情况紧密挂钩。也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都把天气预报和恶劣天气的预警工作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由国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密切跟踪观察气象变化、以争取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准确的预测信息。 美国政府开放天气数据的做法,充分的调动了民间力量使用数据、评估天气风险的积极性,在国内催生了一个强大的天气风险管理行业(weather risk management industry)。2001年,普华永道的专门调查报告表明,受益于天气数据的开放,美国天气风险管理行业的产值是整个欧洲的60倍,整个亚洲的146倍。强大的天气风险管理行业,不仅提高了民间预警的自觉性,还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2008年,美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又发布研究报告说,仅全国的发电厂,因为得益于实时开放的数据,从而可以预测下一天、下一周的发电量,优化了资源配置,每年节省经费1.66亿美元。 北京暴雨带来的生命代价和财产损失,已经牵动了全国人的神经。痛定思痛,希望这能催生一个更健全的天气灾害预警系统、又或者能成为我们开放天气数据的契机?
个人分类: Big Data|14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给美国科技白领们的忠告:联邦监狱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热度 17 岳东晓 2013-3-31 01:23
以下是2010年我写的一篇警示文章,今天看到JIANG BO被捕的的新闻,觉得有必要重贴一次,希望更多人看到。下面的案子中的两名华人算是幸运的。其他很多人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不少被关入了联邦监狱。 教训:任何时候都不要拿公司的资料、源代码等回家。 2010-06-13 15:08:59 我的知识产权官司的陪审团审判是5月14日结束的,结果是陪审团判被告公司侵权全部成立。其间我注意到主审法官的日程表上有几起刑事案,USA对某某某中国人。该法官去年底曾经判处一名中国来的工程师入狱,现在联邦监狱服刑。罪名是商业间谍之类。美国的历届政府一直是对所谓中国人窃取技术实施严打。 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个报导,说该法官推翻了美国政府对两名华裔工程师栗澜与葛跃飞的部分指控。这两个名字正是我在法庭看到榜上有名的。于是找到了法官的命令书,了解情况。 原来,栗澜与葛跃飞都是硅谷一家叫NETLOGIC的公司的前雇员。根据FBI搜查的结果,在此二人的计算机上都发现了NETLOGIC的一些技术资料,而且发现此二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准备在中国开发竞争性产品,并且在中国申请风险投资。被告则辩称,这些文件都是老掉牙了,相关信息部分已经在网上公开,不属于商业机密。美国联邦政府根据这些证据起诉栗澜与葛跃飞5项罪名,并于2006年将其逮捕。陪审团审判在2009年进行。 陪审团挑选过程中,美国政府曾经试图去掉一名叫QIN YUQIANG的华人,但被告律师指责这是种族歧视。审判结果,陪审团就针对TSMC的两项经济罪行指控宣判无罪。QIN YUQIANG在判决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政府没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被告获取的信息属于商业机密。他认为,政府至少应该找一个中立的证人,而不是完全依赖NETLOGIC的证词,因为NETLOGIC对案件的结果有明显的经济利益。 但剩下的三款,陪审团未能达成一致。包括阴谋进行经济间谍活动罪(第一款),经济间谍罪(第二款),窃取商业机密罪(第四款)等。 法官2010年5月21日的命令把第一款和第二款给废掉了。理由是,要证明间谍罪,美国政府并需证明被告意图向中国政府提供相关商业机密;在该案中,奥巴马政府并没有提供任何被告想给中国任何好处的证据,政府提供的唯一证据是被告想从中国得到好处。 就窃取商业机密一款指控,双方存在争议,法官认为从对美国政府最有利的方向看,被告的行为可能构成了窃取商业机密,因此这一款控罪需要重审。即使如此,对美国政府来说,其关键的四项矛头实际是针对中国的指控被TRASH(该词引自英文报道),而只剩下纯属两个老百姓个人行为的商业机密案,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葛跃飞的律师说,在葛的计算机上发现了NETLOGIC的文件,对很多被告来说,那就是定罪的铁证了( "For a lot of people that was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it" )。
个人分类: 法律|11509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世界需要毛泽东,而不是奥巴马
热度 3 VANO 2013-3-7 21:59
世界需要毛泽东,而不是奥巴马 一、苏联国家的解体 1991年冷战结束,红色帝国的倒塌,意味着资本帝国横行,“全球一体化”风靡世界。 受意识形态的压迫,红色中国也历经15年的努力加入了WTO,自觉的改革开放,主动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二、超级霸权的疯狂与没落 按理说,《华沙条约》的解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该寿终正寝,完成历史使命。可现实证明,北约不仅没有自觉的解散,反而却在不断的扩张。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霸权帝国根本不想善待世界,善待人类,而是要暴力治理,完全打造以资本家为“塔尖”,中产阶级为支撑,完全剥削全世界人民的等级社会。说白了就是要建立“多数人供养少数人”的阶级社会。 全世界供养着“世界五百强”,按说资本家也该满足了。因为再大的资本家也是人,也是一张嘴,两条腿,一张床,一间屋,有生也有死,有饭吃,有衣穿,可以开心生活了。可偏偏所有的资本家都不会满足,都在贪婪,都在扩张,都在利用资本游戏规则搜刮全世界所有的人,总没有满足的时候。 以美国资本家控制的美国政府,还在盲目的推广霸权政策,力图打造全球统一的“民主社会”,容不得一个人的反对,容不得一个微小国家的反抗。 为了小小的科索沃,北约狂轰了78天;为了双子塔,剿灭了阿富汗;为了民主和石油,侵占了伊拉克、改造了利比亚和中东北非各国;今年的某日又要啃掉叙利亚和伊朗。当然, 也有可能“重返亚洲”,利用朝鲜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和台海问题,先“做掉红色中国”,然后再摆平叙伊、南美、俄罗斯和全世界,这就是超级霸权的疯狂之路。 当然, 西方霸权如果不能摆平世界,其结果就是摆平自己,导致资本帝国和霸权的完全没落。 “红色中国”唯一的战略任务就是抗战,抗击西方霸权。抗战的目的不是消灭霸权,能活下去就是胜利。 三、西方民主文化的推广与民众的觉醒 “西方民主文化”其核心不是直选问题,让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多党制”。只有“多党制”,才有党派之争和群体利益之争。只有“多党制”,才能培养各国的党派精英和民主精英,通过扶持“精英”竞争,在各国都制造亲美的“傀儡政府”,然后利用各国的“傀儡政府”,有效地长期地统治全世界,剥削全世界,就容易的多了。 西方资本家可以一方面在世界各国做“小偷”做“婊子”,一手在西方世界立“圣人牌坊”。这样的民主世界不就是西方富人所追求的理想天堂吗? 西方资本家为了打造这样的“理想天堂”,疯狂地通过暴力和战争扫平世界异己。在世界推行这样的“民主政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西方资本家大力的推广民主,其民主也就成了“双刃剑”。有民主,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利益之争。利益之争的胜利者又总是极少数,这就形成了民主的大众与少数精英之间,产生了不平等的矛盾。同样是民主者,凭什么你能当总统、发财,我就该当老百姓、受穷? 这样推行民主的结果是使专制国家的民众觉醒,造就了世界各国的“民主政府”。同理,这样不平等的“民主政府”,又重新激发了不平等的官民关系,结果又造就了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式的“民主专制政府”。这些是西方民主精英和资本家没有估计到的民主结果。 由此可知,“民主专制政府”是对付西方民主自由政府的“有效武器”。 四、共产党人的生存、传播与发展 尽管红色帝国垮了,苏联共产党垮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变资了,仅有的中国老大也改了,朝鲜、古巴也只是残喘一息,不成气候了。世界共产主义国家没有了,借西方民主者的手下留情,可世界共产党人却生存下了。 搞垮了苏联共产党,却诞生了俄罗斯共产党,并且还在不断地壮大。 世界各国的民主多样化,催生了“多党制”,也使共产党人在各国扎了根,美国也不例外。共产党人的生存与发展,符合全世界老百姓的利益,各国共产党组织将会身不由己地发展壮大。共产主义思想也会在全世界广泛的传播,逐渐地影响觉醒的世界人民。 五、地球人的共性与“生存条件” 人活着需要空气,保护大气和氧气,是人类共同的基本任务; 人活着需要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也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人活着需要食物,保护土壤和耕地,也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人活着需要人陪伴,一个人的世界不可想象,由他人一起活命,才是生活。 人活着就要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就要学习、工作、发展。 综由此可知,人类生存的条件首先是需要空气、阳光、水、土壤、粮食、树木、家禽、牲畜、鱼类和花鸟等自然属性,其次才是精神、思想、文化、艺术、信仰和事业,这就是五彩缤纷的“地球村”。而所有这些生存条件,都离不开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需要地球。简单地说没有了地球也就没有了人类。 人类需要地球,可毁灭地球的事,大家都在做,保护地球成了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毁灭地球的可怕事件是陨星碰撞和宇宙大爆炸。而毁灭人类的事件就更多了。比如:长生不老、基因改变、生物灭绝、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慢性自杀,还有就是快速的核武爆炸。人类使用核武器后,会导致全球性大地震和气候变化,可以使人类快速毁灭。 六、人类需要公平的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一个人活着就需要他人也要活着,人与人一起活着,这就需要秩序。 原始人活着,是靠自然法则,适者生存。几乎是大人带小孩,能者为尊,为了互助而群居,全是部族性管理,公平发展,社会秩序没有统一章法。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壮大,人类开始依靠水土资源,划地而居。由于原始部落不断地发展壮大,就逐渐定居集聚而形成了各个大小城堡,强者为王。 当一个城堡攻占另一个城堡,一个城堡连一个城堡,许多城堡连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国家。有了国家,才有了统一章法和社会管理秩序。由于地区不同,各个国家的管理章法也不相同,至今,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管理特色。 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大致有王国、酋长国、联邦、共和国与君主国等。按分配方式和所有制的不同,全世界的国家可分为两大类:“公有制国家”和“私有制国家”。 “公有制国家”的概念是国家财富归全民所有,国民财富平均按需分配使用。而“私有制国家”的概念是国家财富“政府”“企业”和“家庭”所有,国民财富在政府“按级分配”、在企业“按劳分配”,在家庭“按血缘关系遗传与继承”。 目前, 全世界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国家”,事实上可能性也没有。而“私有制国家”所导致的“战争掠夺”“贫富不均”和“生而富贵”的“等级社会”,是少数人剥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和生活权利。随着知识、文化、民主和信息的普及,大多数人越来越觉醒,反抗战争掠夺、反对阶级剥削、推翻不平等制度,就成了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未来世界,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建设资源共享的“地球村”,越来越现实了。
1321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政府真友好
热度 15 cat 2013-2-26 01:41
上周美国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中国黑客攻击美国一百多家公司,还信誓旦旦地确认 这黑客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地在上海浦东,还登有其大楼的照片。可是这么多天来怎么美国政府一点行动都没有?外交抗议 , 没有! 制裁措施,没有 !中断军事交流,没有! 连一般的外交交涉都没有! 难道是中国太强大,美国政府不敢有所作为了?显然不是 !“银河号”事件,炸大使馆它都干过,这次为什么就消声无息了呢?难道美国政府就是这么友好的吗?当然也不是,这其中的奥秘是不言而喻的!
529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三一集团因不公正裁决诉奥巴马 美国法官已受理
热度 2 稻草 2013-2-24 09:28
新京报讯 (记者黄锐)在等待了近三个月后,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案件在这个周末有了新进展。昨日,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微博)在个人微博上宣布,美国法官已正式决定受理该案件。   美行政司法史上的第一次   昨日上午,向文波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连发两条消息, 称“三一起诉奥巴马案件取得重大进展,法官已正式决定受理该案件,这是美国行政司法史上的第一次”。他解释说,“第一次”是指美国法院受理一个外国公司起诉总统和CFIUS案件是第一次,而不是说受理起诉美国政府,起诉总统案件是第一次。   记者从三一集团宣传部负责人施奕青处证实了这一消息,但详细情况还有待三一在美国的关联公司及律师的报告。   2012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行政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在美建设发电厂,三一集团为此遭受巨额损失。随后三一集团授意RallS公司将奥巴马和CFIUS(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告上法庭,称其下达的行政命令违反了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投资美国遭遇不公正裁决时,首次将美国总统告上法院。   此案于去年11月28日就“美国司法是否有权受理此案”举行了第一次听证会,但法官当时并没有宣判接受或撤销该案,表示需要进一步评估。   律师称三一取得重大进步   此前,由于在涉及国家安全时美国司法给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中美律师均不看好三一集团胜诉的希望,美国财政部有关发言人还称三一集团肯定败诉。   据外媒援引22日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称,法院确实没有权力驳回总统的行政命令。不过,该法官也称,RallS公司可以就美国总统为何中止其风电项目得到进一步解释。   中国跨国诉讼律师郝俊波告诉记者,这二者并不矛盾。郝俊波称,“美国法院是驳回了三一集团的部分主张,但是由于美国司法规定政府未经正当合理的程序和理由不得剥夺公民财产,因此法院也给予了三一集团寻求奥巴马方面公正合理解释的权利,这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美国的司法程序并可以继续推进。”   郝俊波称,三一集团下一步既可以就这一判决提出上诉,也可以继续去争取到美国政府的合理解释。“相比于其他遭受同样待遇的外国公司,能争取到政府不得不给出合理解释,这一步意义重大。美国政府做出类似决定就需要解释清楚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有了这样一些标准中国公司就可以绕开雷区。”郝俊波称。
30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CCTV4关于飞虎队的节目纠错
热度 9 岳东晓 2013-1-6 15:23
刚看了CCTV关于飞虎队的节目,其所请军事专家陈洪犯了几个历史错误,而且是很显然的错误。下面我根据记忆,略述其一二。 该专家最大的概念错误就是以为飞虎队是美国民间组织的一支志愿军。这位专家甚至称这些美国飞行员以前是飞运输机的,跑到中国飞战斗机,打得日本人落花流水。其实,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飞虎队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过问下成立的。其飞行员是从美军现役人员中招募,飞行员中60人来自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40人来自美军陆军航空兵。买飞机的钱也是美国政府提供的。当然,这在当时属于秘密行动,表面上是民间组织。 CCTV嘉宾说飞虎队的飞机是在租借法案(Lend-Lease)下获得的,这也是个基本历史错误。租借法案是1941年通过的,这个法案意味着美国结束中立状态。飞虎队筹备时美国奉行中立主义,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不准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但1939年的中立法加了一项,允许英国与中国等现买自运军火(Cash and carry)。飞虎队的装备是在这个”现买自运”名目下购买的。如果是通过租借法案,就不需要付钱。 xi
675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拔一面旗子,有那么严重吗? (转帖)
热度 15 张老三 2012-8-30 03:58
拔一面旗子,有那么严重吗? 刚刚听说有个同胞兄弟,把日本驻华大使汽车上的日本旗拔走扔了。这下不得了了,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美国政府也发表声明,好像多大的外交事件。结果咱们政府就抓人,把这哥们儿给上铐子带走了。 带走就带走吧,反正这是咱中国的事,关起门来自己处理不就完了吗?教育教育吓唬吓唬,把家长找来训一顿,你们怎么教育孩子的呀,这不胡来吗?我当年十五岁当兵也捅娄子,一会儿偷人家老百姓的柿子,一会儿在岗楼儿里撒尿,弄得整个岗楼儿骚臭骚臭的。我们连长没少训我,臭小子,你怎么这么不省心那,去去去,罚你到炊事班烧火去,对了,可别在烧火棚子里撒尿呀。 你说,不就完了吗?有什么呀。他又不是汉奸卖国贼,不就拔掉一面日本旗吗,做做样子就算了。嘿,偏不介。令人诧异的是,不光抓人,还要专门请日本驻华官员到拘留所‘验明正身’,有这么必要吗?你这是所谓验明正身,还是让日本人出气呢?没杀人没放火,拔个旗子,完全是象征性的,是年轻人一时憋不住火所为,又不是真的坏人,罪犯,有必要丢中国人的脸吗,长日本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这跟献媚有什么两样?还有,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当年中国元首访美,在白宫南草坪参加小布什举行的欢迎仪式,结果遭到坏人闹场,这比拔旗子严重百倍吧,结果呢,美国警方虽当场拘捕了闹事者,但也没让咱们的人去验明正身呀,而且转天就无罪释放了。国际间讲究对称,否则就有辱尊严,请问,让日本人验明正身是什么惯例? 再说了,这小伙子为什么拔日本旗啊,为什么?还不是被日本人侵占咱钓鱼岛,抓咱登岛同胞气得吗?万事皆有因果,日本人侵略咱钓鱼岛在前,小伙子拔旗在后,日本人都能把武装力量派到中国领土上去,咱就不能表示不满吗?表示了就被抓,还要到日本人面前丢人现眼,我真糊涂了,到底谁好谁坏呀?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中日领土冲突要等到下一代人解决,因为下一代人比我们聪明。那我们这一代不聪明的合着就别活了,就该受日本人的气。我们上一代打赢了抗战,下一代又比我们聪明,得,合着就我们这代什么都别做,是这意思吗? 还有一件事,有个女青年,喝完了水,顺手把塑料瓶子扔墙那边了,嘿,结果也被抓了,非说墙那边是日本大使馆。嘿,我这暴脾气,日本大使馆怎么了,金銮宝殿那,不就顺手扔过去了吗,说两句儿,顶多罚个款不完了吗,这跟违规停车超速驾驶差不多,有什么呀?非要抓人。这些烂警察到底想干什么呀? 我跟你说,不茬忙差不多行了,别过分。老百姓都在这儿看着呢,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太过分就是要找别扭了,就是折腾了。咱领导都说不折腾,你们没明白这是啥意思吗?好好体会体会。 真是的,憋气! (转自纽约陈九博客)
个人分类: 杂项|13887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1 09:35 , Processed in 0.057090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