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网络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网络

相关日志

分享 网络心理健康
热度 8 方枪枪 2016-12-14 16:16
谁都有上网玩疯了的时候,但总得有个抽离角色的能力。如果不知不觉的心理玩出问题都不知道 ,可能真会酿成大祸,重辄精神上发生疾病。这就像有人说张国荣就是入戏太深,演了异度空间抽离不了角色,结果抑郁之下跳楼自杀了。在网上,一些人整天的叨长叨短,点名道姓的骂别人、造谣、弄N个ID互相造势,还以为自己像古时候氏族里最擅主持公道的长老一样德高望重,这就是网病,等到现实里惹上事的时候,可能角色抽离不了,说着说着仿佛自己都相信自己有那么好,说不定被自己感动到哭。 记得还在上学时,关注朱令案,人们当时对孙维是365天,天天讨伐,连孙维的爷爷孙越崎的遗体照都给翻出来咒骂,这就不谈孙维的爸爸孙俘凌被鞭达的次数了。有一天一个铁杆朱令党上来发贴说他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看到孙维的爸爸孙孚凌了,其它网民分别问这个朱令党有没有上前说什么,这个朱令党说没有,没有上前去。我记得我当时回贴说,朱令党天天在网上叫骂人家,说人家的女儿是凶手,真遇到人就怂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叫怂,这是没疯,现实里假如因为你看不惯别人就要指着鼻子咒骂别人,说人家的女儿是凶手,人家不赏你一耳光才怪。假如人家抽你耳光,你说人家不懂什么是言论自由企图不让你说,人家肯定打120直接拖你去精神病院。------这人虽然没底线,到还算没疯。知道需要真名实姓的和人打交道时,见不得光的那套不能拿出来。说错了话最低限度得道歉。
5930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现实中、网络里之大不同(三)
瞎贫 2016-12-3 18:04
现实中,期望遇到神一样的队友与猪一样的对手,,, 现实中,得意的是组队一起闯荡江湖。。。 网络里,就怕遇到猪一样的对手与神一样的队友,,, 网络里,痛快的是孤胆仗剑驰骋天涯。。。 然而,现实中多的是残酷,,, 网络里,更多的是柔情。。。 这现实中、网络里真是大不同、大不同啊。。。
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现实中、网络里之大不同(一)
热度 1 瞎贫 2016-11-30 16:23
现实中,有些人穷得只想甩美刀, 现实中,也有直接砸豪车豪宅的,,, 网络里,有人富得喜欢炫贝壳,一个顶几十个, 网络里,也有喜欢直接做火箭跳台阶的,,, 不过,现实中大多是谎言,网络里则未必不真实。。。 这现实中、网络里真是大不同、大不同啊。。。
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韩氏 NgAgo 方法争议网络众生相
热度 2 岳东晓 2016-7-16 09:37
韩春雨的 NgAgo 发现重大,确实可能是诺奖级的发现,而且他这个方法如果被确认,之前的 CRISPR-Cas9 可能也被掩盖了。昨天我看了方舟子指责韩造假的博文,感到很震惊,震惊的是好歹也读了博士 方舟子怎么会这么鲁莽?他文中说的那点东西就能成为造假的证据??星宿派弟子很会歌颂,无人提醒方博谨慎。 综观网络上对韩氏方法的态度,有的是眼巴巴就望着韩春雨失败--方舟子及其支持者就是如此;有的则是希望韩春雨成功;还有的呢,认为韩春雨藏了一手、这样别人做不出来,自己可以弄经费。不一而足。这个争端,总有人会跌得很惨。不是韩春雨,就是方舟子及其生化领域的支持者,其他人就是看戏党。 如果韩春雨确实存在作假,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以后别想混了,说不定还背上诈骗政府经费的刑责坐牢;如果韩春雨的结果真实,那么方舟子及其生化领域的支持者也就显得非常鲁莽,无形中也给韩做了嫁妆。如果韩春雨确实做出来了,极有可能 就是让方舟子闹,闹得越凶越好,越久越好,最后再出手,说你们看看,这些人水平比我差多少?那时方舟子粉丝们情何以堪!方舟子也会责怪左右判断错误。 通话录音@韩春雨(13472110750)_20160628141153.mp3 在《 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不应在暗处 》一文中, 我指出科学质疑应该公开进行,利用打假斗士搞得乌烟瘴气,不是正当行为。当然了,我也不认为这种乌烟瘴气代表了华人科学界。毕竟他们只是少数,而且基本也是蒙面。你去叫个方舟子的铁杆公开说话,估计也会正儿八经的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之类,但网上一戴上面具,就不一样了。其实这也是中国缺乏法治所致。西方即使出现造假,人家也斯斯文文的去公开分析披露。 回到韩春雨的论文,我首先认为对 peer review 要有信心。韩春雨一个名不见经传、也没背景的人物搞这么大动静的题目,肯定经过了严苛的审核。目前 已知的人 未能完全重复 不等于没人已经完全重复 更不等于不能重复。到底是什么状况,不能看方舟子的推特,要看比方舟子高一个量级的人的推特。我在《 更新:研究者成功重复韩氏 NgAgo 方法 》转帖了。下面再转一下: 韩氏 NgAgo 基因编辑法已经 通过PCR 验证在室温下成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老鼠)基因,研究者确认多处基因编辑-删除,并认为效率甚高(应该是与 CRISPR-Cas9 相比)。 【OK。讲座之后我在这发表了用 (韩氏)NgAgo 编辑老鼠的第一个 PCR 结果 -- 效率高!!!】(三个惊叹号系原文), 【你应该试试,非常高效( PCR没有用 T7)】(Y ou should try, this is the way to go. Highly efficient (the PCR was done without T7) 。 【正如那篇(韩春雨)的重大论文(seminal paper),(NgAgo)产生了多处基因编辑-删除】 ( Gaetan Burgio @ GaetanBurgio 5h 5 hours ago @ren_chonghua Not really. I used one oligo. As per the seminal paper creates multiple editing = deletion ) Gaetan Burgio @ GaetanBurgio 7h 7 hours ago #TAGC16 OK following the talk I put here my first PCR results on #CRISPR editing in mice using NgAg - Efficient !!! 履历似乎比一篇 JBC (有质疑)的 方博高出1.5个量级 Dr Gaétan Burgio GROUP LEADER LEADER - The Burgio Group - Genetics of Host-Pathogens Interactions RESEARCHER - The Foote Group - Genetic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Room 2.228 gaetan.burgio@anu.edu.au +61 2 612 59428
个人分类: 科普|8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邹婧的事宜
热度 2 岳东晓 2016-4-30 15:17
邹婧在海外天空散布攻击言论,经四名证人(罗、贺、陈、蔡)证实为谎言(三人都不知邹静为何人)。至此,邹婧谎言已经破产,贯穿其谎言的一个主题是钱。 相关录音取证都在网上,会永久保留,愿意听的,可以自己去听。 之前我并未表示将起诉邹婧,而是表示也许需要法律解决。 我对起诉邹婧这样层次的诽谤者本来并无兴趣。 在揭穿邹婧谎言之后,也已经没有必要,真相已经大白。 邹婧之前在网上称一周内起诉,如果邹婧履行此承诺,那我当然会予以坚决应对。至于其新抛出的所谓网络匿名攻击,搞移动靶, 我更没有兴趣在网上回应。针对杨文彬、刘牧野、夜夜城的案件仍在进行之中,就SUN等案的事实,以及相关诽谤,我会依法追究责任,我在这可以承诺,这些案子会打个水落石出,绝不会半途而废。 我对回应匿名攻击没有兴趣,否则无休无止。 关于给贺家借钱的,我给出通知,谁借了,与我联系。当然我会要求核实,免得有人假冒。对于网传的借钱者的说法,在事实确认之前应该采取怀疑态度。 相关爆料人士,也可以与我联系 ,我可以核实。否则,不要继续罗唣。 《 与罗秦的核实通话:就邹婧的诽谤 》 《 陈编辑的核实通话:就邹婧写书的事情 》 《 邹婧 aka 楚楚就我知识产权案的说法 》 《 与贺绍强的核实通话:就邹婧 aka 楚楚的说法(录音) 》
95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加拿大的两位会和好如初吗
热度 1 美中网来的 2016-2-17 09:10
网络上,有些 人自觉或不知觉地遵守这个处事哲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其他的呢,都是次要的了。 所以呢,小碗出现极度那个的谩骂,有些曾经一本正经对骂人满腔义愤的人,也不顾原来装的面具了。 这回两位网友的一场肉搏,有一些看点。最大的看点是两位都是加拿大的,查电话一下就查到了,为什么被骂的那位没有打个电话去,说您别骂他家人了、否则如何如何呢?这又不是完全匿名的ID,一个有名有姓,另一个家里照片贴的到处都是。好像家人被骂了无关痛痒的,反而一个劲凑上去。 是不是欺软怕硬啊。
9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网络大数据化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
热度 2 稻草 2015-11-21 08:29
现在一些公司掌握了一些数据,象淘宝、百度、腾讯等,它们这些数据,它们称为大数据。是的,这些数据,对于公司来讲,是大数据,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数据库。那么,真正的社会化的大数据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化的大数据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的进步呢?这是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了。 一是社会化大数据,是共享与分享的。意思是,一个公司的数据,只为公司占有,但它必须分享出来,为社会所共享,否则这种公司数据,象淘宝,它就只是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没有大数据进步意义,也就是淘宝还没有进入大数据时代。 二是社会化大数据,是永无止境的数据化。有人认为现在网络很发达了,网站不少,微信,APP不少了,实际上,社会化大数据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大数据化的基础是自然界和社会本身,这个基础是无止境的。 三是社会化大数据,是传播无极限的。象淘宝、腾讯、百度有不少数据了,但它是局限于公司利益的,它必然限制分享、共享的范围,这与社会化大数据是矛盾的,因为社会化大数据,必须充分地共享与分享,必须无止境地在信息主体之间传播,达到极限。同时,传播的方式也是无限进步的,例如现在是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后要光源网络,暗物质即思维网络等等,这些手段也是不断进步,技术是没有止境的,这种没有极限,是人类发展的极限,也是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四是社会化大数据,信息的主体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也是不断加强的,社会的整体之间的凝聚力也是不断加强的。在主体而言,经济活动的活力更强,交换更加频繁,快捷,对于国家更加具有发展的预见性,规划和调控成为一种正能量。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竞争也体现在数据化程度上,大国数据化越强,对外国吸引越大,影响越大,主动性越强,越能成为全球领袖。 五是社会化大数据,科学研究上,是网络民主化。科研人员在平等的平台下讨论,学术霸权,象《自然》杂志《科学通报》等这些专业科学杂志,将失去权威,分权给社会化讨论,通过学术民主化实现学术权威化。当然如果《自然》与《科学通报》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必然被社会大数据化所淘汰。象现在新华社与人民日报网站,点击远不如门户新浪和搜狐一样,基本被边缘化。象以前,你在人民日报或者新华社发一个文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现在很平常了,并且会越来越平常化。 六是社会化大数据,共享与分享是无极限的。大数据最终发展是无限地在信息主体之间分享与共享,这个对信息主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挑战,私有化的公司,面临生死大考验,这个会导致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 七是社会化大数据,信息主体要随之变化。因为大数据化是无限地要实现共享与分享,那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发展方向了,私有经济越来越阻碍这种大数据的无限化,所以,社会生产关系必须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在未来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就象工业革命淘汰地主一样,资本家将被集体或者国有所有者所取代。象现在淘宝,绝大部商家没有钱赚,表明小的个体要逐步集体化,实现利润的共享,这样才有活路。 八是社会化大数据,创新无极限。信息的无限交流,会促进人的信息的碰撞,人的思想会进步更快,这样,人类的创造性会更强,这种创造性,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各种需求会物化,象自然界一样千姿百态,繁花似锦;表现在思想上,各种进步思想会不断呈现,真正实现人类人性的解放。 九是社会化大数据,新的经济学,伦理学,美学,数学,教育学等将诞生,新的婚姻观,恋爱观,同事观,朋友观等将诞生,新科学也必然会产生。 。。。。。。 降央卓玛 - 乌苏里船歌.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学术要进行自我革命
热度 1 稻草 2015-5-9 21:23
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许多学术刊物,还是审批又审批,这种方式与信息化时代相矛盾,也就是信息化给学术及其刊物带来革命性的一面。 为什么呢?网络给学术人提供了很好的讨论平台。一个例子是,许多的软件技术论坛,就起到了很好的技术交流作用,大大促进了软件技术的进步,象LINUX就是一个开源的软件,成果归所有做过贡献的人,实际是无名英雄了。使用的人,只知道它是免费开源的。 以此为借鉴,学术也一样,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实验,却可以网络上民主讨论。问题来了,学术的成果归谁呢? 这又是一场学术革命了。 新中国在1976年以前,是一种学术民主的时期,成果是归团队的,这样,出成果快。但凡成果,也有利益在内,因此,网络平台也给学术人提出非常严肃的学术方式的革命问题。这场革命是避免不了的。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44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网络精神和网络精神病
热度 5 方枪枪 2015-4-29 10:46
互联网精神或许是这个时代被谈论最多的概念了,关键词有开放、丰富、共享、互联互通……然而,网络强化了我们最好的一面,也放大了我们不那么好的一面。那些难以摆脱的弱点和习惯,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互联网精神带来的互联网精神病。 我们始终保持着信息贫瘠时代的习惯,微信里20个以上订阅号早中晚不懈推送,微博上上百的关注、手机里数十个App,深挖洞广积粮。另一方面,信息的丰富和迅速可能促成了漫不经心的处理信息习惯。我们总是以为自己会学完PS技法,会搞清这道菜怎么做,会读完每天邮件推送的华尔街日报……却终于没能坚持,因为乱花迷人眼。我们守着无数扇可以引发改变的门,误以为这就是拥有,于是忍不住一扇扇推开它们,才一打开,便掉头而去,并未好好地走完一段旅程。 网络路痴症。 一个低调却极受欢迎的办公室小游戏,就建立在这类病患的痛苦之上。这款名为“维基百科循环(Wiki-loop)”的游戏,本土化的表现应该是“百度百科循环”。为文件起草或者是项目调研,游戏者点开了“白垩纪”这个百科词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催眠一般地点击相关词条,由“恐龙”跳到相关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游戏者恍然意识到了恐怖的发生:自己已经津津有味地盯着纽约某家甜甜圈店的页面5分钟了,但完全不记得怎么来到这个页面的。当然,更恐怖的是,该写的文档页面仍是一片空白。 表演病。 被热议过的症状有“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母亲节里长篇叙述爱与感恩,抒情对象却看不到——她已经因为频繁的心灵鸡汤刷屏或是严格的熬夜监督被孩子拉黑了。其他的病情还包括意义不明的自拍照附带的正能量发言;再也没翻过页的书本照片,配上一杯咖啡是最好不过了;闺蜜几分钟亲亲热热的合照后沉默不语的半小时,各自对着手机上传修过的图片,发表对友谊的感慨;而那些曾经惨淡不堪的时光,在大段缅怀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光彩。 孤独的网络表演有如在舞台上雪白的追光里,演员A凝视着演员B的眼睛高声念台词,实际上呢,这些饱含情绪的对白都是对着黑暗里默默旁观的观众说的。演员看不到他们,却在小心地感知着他们的反应,在大段的沉默回应中想象着会不会有嘘声或者掌声响起。 对于表演病患者来说,所说故事里的主角并不重要,一切衷肠都是为看不见的观众而诉。 社交网络找到了这地球上的每个人,像金色光纤连缀的无数镜子碎片,你在其中看见千千万万个自己和别人的影像。自说自话的表演,追求美、追求爱、追求力量和自信、寄望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这样的自己,期望那沉默的一千个好友中,能有一个能伸出手来。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病症与开启强迫症一样,在一个丰富而开放的世界里,遭遇了对自己的迷失。 如果表演病症状严重,在年轻人中很容易引发 吸血鬼症 。顾名思义,这种病白天潜伏,老在夜深人静时发作。患者陷入黑暗的卧室,仿佛沉入幽暗的海底,只有手机一点幽光。他们开始觉得苍白、无助、脆弱,工作、学习、爱情……关于自己的一切仿佛都是错误,而前途渺茫,因此张牙舞爪,想咬,又想哭。然而,当第二天朝阳出现,这些人伸着懒腰醒来,所有的问题自行消散,看到一夜惆怅留下的微博、朋友圈或是时事评论,最大的感触通常是想掐死头天夜里的自己。不幸目睹了他们发作惨相的友人,也仿佛被吸血鬼袭击过一样,多少受到了点精神创伤。
197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浅淡网络性骚扰
热度 2 霜天红叶 2015-4-26 18:00
浅淡网络性骚扰 无意针对什么人,更不想对号入座,只是挺烦有些无事生非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就用两性关系说事,更有一些自恋的人,到处给女性网民发 QQH ,打电话,发电邮,要求视频说话,甚至抄写情书电邮给她们,然后断章取义,编造故事,把自己装扮成单身帅哥男神,到处告诉别人,多少网上女性恋上他,明明是花甲老头,几次失败婚姻,却厚颜无耻地说成自己是钻石王老五,在网上一再性骚扰女性网民,然后很享受这种下流龌龊的 YY ,一些 ID 也一起起哄,与这个网络流氓借此集体欺凌女性网民,对她们造成再度的严重身心伤害!正告这些网络流氓,法律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留在网络上的文字,就是网络性骚扰的证据! 何谓网络性骚扰?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性骚扰的定义: “性骚扰:是一种以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为特征的民事侵权行为,它以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行为、信息、环境等方式侵犯他人的 人格权 。从法律的角度看,性骚扰是对人格权的侵犯,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仍是一种性别歧视。许多法学界的学者更多地从人权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提出性骚扰的实质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严重侵犯。 在网络上,性别问题可能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网络性骚扰行为的动机、行为方式、具体内容以及最终目的,均体现出违法者严重侵犯其他网络使用者人格尊严的本质特征。 由性骚扰的定义,可以将网络性骚扰基本归结为: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网络以语言或图文等形式,违背一方意愿,进行与性有关的挑逗、侵犯、侮辱,并造成另一方心理、生理、人格、物质等方面损害而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行为。 根据这个定义,除一般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素外,网络性骚扰行为还有如下判断要素: ( 1 )网络性骚扰行为是通过网络以非身体接触方式进行的一种违法行为; ( 2 ) 网络性骚扰侵犯的大多是人格权,与此相对应,造成的损害多为心理损害,如心理上的反感、压抑、和恐慌等;而经济上的损失多为间接损失。 ( 3 )要构成网络性骚扰就必须存在“违反当事人意志”这一前提。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或应该知道自己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违反了相对人的意志,从而构成网络性骚扰。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在言语时即知道或应当知道相对人的相反意志(例如性侮辱行为,展示与性有关物件行为等);另一种则是行为人在发出性暗示或性挑逗性侮辱之后受到相对人的“拒绝”,在这里,拒绝应该包括明示拒绝与默示拒绝。 ( 4 ) 网络性骚扰要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无论行为人与被害人相识与否,行为人的侵权行为都以侵犯特定人的人格权这种方式进行。这里所说的“特定人”,并不一定指某个特定人数的群体。很多时候,网络性骚扰的行为人不知对方身份甚至性别,随机性地对某一被害人进行性骚扰。但当行为人将 TA 的抽象想法通过网络加诸到具体的人身上的时候,该行为就已经特定化 网络性骚扰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逐渐产生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大部分的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匿名形式自由的发表言论,多数情况下不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从而使一些不轨之人利用了网络的隐蔽特点,做出不尊重人的举动。 更由于网络性骚扰是发生在网络上的,有其特殊性,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现实性骚扰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极容易造成人们的误区,甚至引起了网上的争斗。网络性骚扰和现实性骚扰的主要区别有三点: 1. 侵犯人身尊严权 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性骚扰和一般性骚扰行为一样,都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一般的性骚扰行为,如对异性触摸搂抱,侵犯其身体权;又如宣扬与异性有特殊的男女关系,侵犯了其名誉权。而网络性骚扰的行为人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大多通过语言、图像、视频等手段达到骚扰女性的目的,并不存在实际上对身体权、名誉权相关的侵权行为。但是,网络性骚扰在实质上无视被害人尊严,侮辱他人人格,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尊严权。因此,网络性骚扰的侵权行为有着它的特殊之处。通过网络性骚扰的特殊性,我们可以认定性骚扰行为的本质是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2. 通过互联网实行该行为 网络性骚扰之所以层出不穷,难以制止,是与互联网的特点紧密相关的。由于网络匿名制,网络性骚扰的行为人是很难查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性骚扰的滋生正是源于网络开放性的特质,一些道德缺失的人便可以借此泄愤,对他人造成伤害。 3. 网络性骚扰并没有实际上的身体接触 与现实中的性骚扰不同,很多网络性骚扰在实施过程中并无实际上的身体接触,而是通过网络使用带有色情性质的语词,或是展示与性有关的事物等间接方法,挑逗或侮辱对方以获得感官满足。因此,很多不明就里的实施者总以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这样做并没有犯法,并不会构成性骚扰行为。这种误解,也使得网络上的性骚扰行为屡禁不止。 同时,由于被害人并没有实际上的“吃亏”感觉,因此往往因怕麻烦而不愿追究;保持沉默,对今后类似的行为也不会引起足够的警觉。他们的放松警惕或纵容,也给了网络性骚扰尽情滋生的土壤。 为了进一步说明网络性骚扰,我们看一下 中国首例网络性骚扰案件—网上戏胸事件。 2005 年,云之南社区“人到中年”论坛的副版主“龙在江湖”主观推测一女子比较困惑、“胸闷”,便使用版主的权力发帖并调侃称:“你胸闷嘛,我可以帮你揉揉撒”。该女子十分不满,回帖表示愤怒。随后双方便争吵起来,在陆续发出的帖子上面使用了很多不雅的词汇,直至升级到互相谩骂,甚至要上法院解决该问题。网名为“倾城凤凰”的“被害人”称:将采取法律手段来为自己讨回说法。如果这样,该“性骚扰事件”将成为中国首例网络性骚扰案。 这一事件引起了网民和法律界人士的相当关注,很多网民都对出现在网络上的“黄色词汇”司空见惯,“龙在江湖”的行为并没有实际伤害到该“被害人”的实际利益。“倾城凤凰”的做法更像是一种炒作的手段。而一些知名的法律界学者也认为:局限于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场发生在网络上的“性骚扰事件”很难评说谁是谁非,注定陷入尴尬,打官司也不会有用。那么这起中国首次网络性骚扰案件就真的注定必输无疑吗?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该行为是否构成网络性骚扰。本质上看, 传统的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是对女性尊严的蔑视、不尊重。 在“网上戏胸”事件中,“龙在江湖”版主所谓的戏言就其本质,的的确确构成了对妇女人格权、尊严权的侵犯。在网络上,该“被害人”虽然并未真正“露面”,但已经构成了一个实际存在的有伦理、法律尊严“公民”,在其人格受到侵犯的时候就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上述的四个网络性骚扰的特殊构成要素,他在网络上所发表的文字是有针对性的,明知对方不情愿的进行与性有关的文字表达,具体来说,应该属于性挑逗的一种。在遭到对方的明示拒绝后,仍然继续进行有性有关的侮辱行为,使其人格尊严受到侵犯,造成了精神上的损害。应该构成网络性骚扰。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对网络上有人有关两性关系的侮辱已经不是单纯的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将如何维护网民自身的人格权和被尊重权的严肃问题,尽快提到日程上来的大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上出现这样的事件也绝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出现必将成为阻碍人们自由、合法、有效和快乐地使用网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行为不仅会吓跑网络使用者,而且会对那些继续使用网络的人们造成实质性的情感上的伤害或造成实际的损害。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都是维持良好秩序的基础,如果缺少了法律的相关约束,被害人就只能期待道德约束的力量。 所以互联网只有发挥网络道德规范作用,杜绝一切谩骂攻击侮辱针对特定网民的骚扰,对其语言采取零容忍的措施,才能在现阶段有效抑制网络性骚扰,还网络一片干净的天空,创造真正自由和谐的上网环境,否则,说得再好,都是浮云!
个人分类: 杂谈和随感|16913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传统网络媒体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
热度 4 稻草 2015-3-1 12:50
自媒体对媒体业的冲击还没有让一些媒体人弄明白,媒体内容的大众化又给媒体人迎头一棒,但很多网络媒体却不知危机已经到来。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大众人群的人最先了解大众,大众随时可以发布一些视频,文字,图片,音频信息,或者多媒体信息等,象你用电话软件打不出一个电话,一个不雅的泥塑,一个被骗的经历,一个关心了雾霾的短片。大众的群众媒体效应在当前大众政治的背景下,悄然开始发力,让精英效应措手不及,而精英人群的麻木也令人目瞪口呆,完全处于一种对大众不理解的怨声载道之中。 当各大门户网站热衷于炒作美女帅哥的时候,这些网站因金钱诱惑透支传播力而背离大众的时候,大众开始关注来自生活的真实点滴。这些点滴,或者是一段文字,或者是一视频,或者是一图片,或者是一首歌,有的会是一些微电影,微电视。这些信息在PC或者移动互联上传播,速度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都知道。 门户网站的主流内容,因为其比大众传媒慢一点,而显得危机四伏,这种危机,预示:新一轮的内容门户会展现,旧的门户将会有淘汰的可能。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6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1234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6 17:57 , Processed in 0.055012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