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香港回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97年香港回归是毛主席定的:很多人不知道
热度 4 稻草 2016-11-11 15:53
  前不久,我去看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当影片再现1974年8l岁高龄的毛主席在长沙会见英国前保守党政府首相希思的场面时,画外音是希恩的回忆,他说:“……毛主席又对我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1997年我们要收回香港了’”,希思当即代表英国保证说:“1997年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毛主席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到那时,我们(他指了一下周恩来)就不在了”——电影演到这时,整个影院的观众几乎是普遍的“啊!”了一声,似大梦初醒。原来居然不知道这是毛主席在世时就定下了的。     其实,国内的材料介绍中还多了一点,就是:“当时毛泽东又接着指了一下70岁的邓小平说,‘具体事情由他们年青人去办啦’。     二天后,根据毛的指示,周、邓又同希思进行了具体的会谈”。“1974年,希思到访中国,毛泽东说:‘97年到香港看回归啊’,周恩来说:‘我们都要来!’事实上,希思成为唯一亲眼看到的人”。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88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香港某些人的公投问题如何处理?
热度 2 稻草 2014-6-26 09:27
香港公投问题如何处理?请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 毛泽东在香港问题上的战略远见 作者:杨孙西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最早决策者。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1949年10月,解放军解放了广州,兵临深圳界河边,却停止了脚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害怕英国在香港的一万多名驻军?当年12月19日《香港华侨报》头版头条的报道揭出了其中的秘密:“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生前虽未亲自踏上香港这片土地,但却长期关注香港问题,重视香港,并为香港回归作好了战略和政治外交方面的准备。   解放军不打香港并非是到解放广州时才临时决定的,毛泽东对此问题早有考虑。早在1946年12月,毛泽东就对来访的西方记者说过,对香港“我们现在不提出立即归还的要求,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吗?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1949年初,全国大局将定,毛泽东与斯大林代表米高扬谈话时说:“中国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作最后决定。”(《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48页。)   我认为,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要从世界看中国的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中,毛泽东意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极力阻止中共上台执政,一旦中共执政,它们就会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而香港作为英国在远东政治经济势力范围的象征,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比立即收回显然更加有利些。因为英美之间、美欧之间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矛盾,英国为了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就不能完全跟着美国走,来封锁中国。相反,为了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同中国保持较好关系。   毛泽东看到,香港是英国在远东政治经济势力范围的象征。在这个范围内,美国和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也就存有矛盾。中国把香港留在英国人手上比收回来好,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对我们大有好处,大有用处。就这样,香港成了新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瞭望塔、气象台和桥头堡,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跳板。    当时,毛泽东在香港问题上所采取的上述政策,曾受到国际上一些共产党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过于软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竟然会允许殖民统治的存在。毛泽东回应说:“至于香港,英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我们要占领是可以的。但过去有条约关系,小部分是割让的,大部分是租借的,租期是九十九年,还有三十四年才满期。这是特殊情况,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们现在就控制它,对世界贸易、对我们同世界的贸易关系都不利,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毛泽东1963年8月9日同索马里总理舍马克的谈话,《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9—250页。)   正是因为有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与新中国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也正因为有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决策,当西方国家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时,中国能够通过香港这一特殊管道,进口石油化工等重要战略物资。而到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在陆上的进出口通道完全被封闭之时,香港更几乎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此期间,香港不仅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因此而获得快速发展,很快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作为香港人,大家有目共睹,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直恪守“协商解决”的决策,正视英国在香港的长期统治,不干涉香港内部事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香港也发生大规模反英“风暴”之时,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发生过任何动摇。   大家知道,为了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中共高层一直要求有关领导不能拿内地的眼光去看香港,更不能用内地的办法去干涉香港。为了保证香港同胞的福利,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以优惠价格为香港提供生活必需品、淡水和工业原料,即使在最困难的三年时期(1959—1961年)也从未中断,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天旱,香港用水紧张,存水量告急,中央政府作出决定,“香港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同胞,供水工程应由我们国家举办,列入国家计划”。结果,东江之水跨山而来,解决了香港的水荒。   我曾听有的学者称:“香港就是这么奇怪的城市,信仰社会主义的中央政府支援它繁荣”,“北京提供了战后几十年香港社会稳定的客观条件,也给予了投资者充分的信心。……实际上,香港战后几十年的‘繁荣与稳定’环境,是北京营造的”。而北京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协商解决”的正确战略决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对毛泽东的无量功德不仅应该牢记在心,而且更应以实际行动落实之,使香港能够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真正长期保持社会安定和谐、经济发达繁荣,民生欢乐幸福。这是毛泽东在60多年前所乐见的香港,也是我们港人今天所企盼的香港。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53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的小国外交 毛泽东与香港回归 新中国甲字第一号持枪证 ...
热度 2 yuxin_9605 2013-9-22 05:17
毛泽东的小国外交   诗曰:国小人非小,外交算一票。非洲小国家,友好又抬轿。   毛泽东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一直看得很重。他对身边工作人员多次说过:“联合国,我们总有一天可以进去。” “世界不能始终让美、苏两国霸占下去,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也得算数。”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到研究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上。他广泛收集国际上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反映,认真阅读新华通讯社所编的每天两本的《参考资料》,   或者要工作人员把有关消息读给他听,还要看大量文件、电报。那时,局势仍不明朗,不少人对联合国这次能否通过这项决议抱着怀疑的态度。毛泽东说:“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看实质。”接近联合国投票时,他说:“我们就算有十亿人口,在联合国也只是一张票,一个小国也是一张票,我奉劝你不要看不起小国。”当得知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时,毛泽东很高兴,说:“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毛泽东与香港回归   诗曰:白手起家才自豪,子承父业有何骄。若无九派源头水,哪有香江今日潮。   香港回归祖国已多年了,香港主权的回归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即使在香港回归的议程上,毛主席所起的决定作用也是他人所不可替代的。   1974年8l岁高龄的毛主席在长沙会见英国前保守党政府首相希思。据希恩回忆说:“……毛主席又对我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1997年我们要收回香港了”,希思当即代表英国保证说:“1997年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毛主席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到那时,我们(他指了一下周恩来)就不在了”,接着又指了一下70岁的邓小平说,“具体事情由他们年青人去办啦’。两天后,根据毛的指示,周、邓又同希思进行了具体的会谈”。1974年,希思访问中国时,毛泽东说:“97年到香港看回归啊”。   周恩来说:“我们都要来!”   事实上,希思成为唯一亲眼看到的人,就连邓小平也未能坐上“轮椅”去看到。   新中国甲字第一号持枪证   诗曰:文房四宝打天下,征战一生少带枪。莫道书生无一用,“天翻地覆慨而慷。”   1950年12月1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持枪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甲字第001号持枪证问世,部别:中央人民政府;职别:主席;姓名:毛泽东。可这张甲字第一号持枪证的枪证、枪号、子弹三栏都是空白,共和国最有持枪资格的人,根本就没有领过应该属于他的那支枪。而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曾统率和指挥过千军万马,但他一生很少摸过枪更谈不上佩过枪。在井冈山时,林彪缴获过一支很漂亮的手枪,他要送给毛泽东,毛泽东说:“当我要用上枪的时候, 红军就完蛋了。”
5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两位巨人--比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强人邓小平(附组图)
热度 10 mayimayi 2013-4-15 07:42
两位巨人--比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强人邓小平(附组图)
两位巨人 -- 比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强人邓小平 两位巨人 -- 比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强人邓小平 2013 年 4 月 8 日, 撒切尔夫人以 87 岁高龄去世。 全球又掀起一阵撒切尔旋风,各国政要悼念她, 尊敬她,赞颂伟大的撒切尔, 也有人诅咒她, 在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大约 200 人聚集,庆祝撒切尔去世。这一地区 1981 年因社会严重分化和种族矛盾发生大规模骚乱。不少集会人员高喊: “ 高兴!撒切尔死了。 ” 在阿根廷,不少人因 1982 年阿英马岛战争而冷眼看待撒切尔去世的消息。   “ 那个恐怖的女人死了, ” 71 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多门尼克 · 格鲁思科玛格诺告诉法新社记者, “ 她可恶,为了国内选举发动战争。 ” 撒切尔夫人 1979 年当选为英国第一位女性首相,连续三届, 任期长达 11 年, 是英国历史上担任首相时间最长者之一 , 在英国创造了一个撒切尔时代, 推动了英国和整个地球, 对内对外, 她的强悍工作作风为她赢得了 “ 铁娘子 ” 的美誉。 铁娘子撒切尔,深深地在二十世纪的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说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政治巨人,毫不为过,她顶天立地, 还有一位政治巨人, 他就是中国的邓小平, 他同样顶天立地 比较这两位东,西方的巨人,可以看到很多相似之处 撒切尔夫人在捍卫英国主权方面,以铁腕著称,最出色的表现,是在 1982 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简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一块遥远而微小的领土, 它在南美洲国家阿根廷家门口,而距离英国本土却有一万公里之遥, 历史上, 曾经是阿根廷的国土,后来,大英帝国靠武力夺得了马岛的统治权,长期以来, 阿根廷和英国为马岛的主权, 争议不休。 在这场战争之前,它的重要性几乎不值得一提。 1982 年 4 月 2 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出兵占领马岛, 守岛的英国军队向阿根廷投降, 战争一触即发。 此事在英国激起了极大反响, 英国人感到这是对英国的羞辱,堂堂的大英帝国的领地, 竟然被一个小国占领, 在国际舆论看来,外交解决是更好的解决方法,美国 开始时 也并不支持英国 发动战争 。 是否开战,夺回马岛? 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首先在军事上,马尔维纳斯群岛相对英国本土而言,在地球的另一端,长达 一万公里 后勤线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次在经济上,巨大的开销会让本就严峻的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撒切尔夫人在第二天就展示了钢铁的意志,她说, 英国政府会保卫每一个英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阿根廷入侵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同于入侵英国本土,作为英国首相,绝不妥协。 她不怕困难,不惜一切代价, 要用武力夺回马岛。 撒切尔夫人对英国人呼吁, 支持我吧,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 英国立刻组织了战时内阁 和战争指挥部, 仅用 3 天时间, 4 月 5 日 , 英国由 " 无敌 " 号航 空 母 舰 和 " 竞技神 " 号 航空母舰 领衔的 100 多艘战舰组成的 特遣舰队 , 从朴茨茅斯港起航出征 ,浩浩荡荡,开赴万里之外的阿根廷,英国全民动员, 揭开了二十世纪第一场现代化的海战和空战。 在这场战争中,撒切尔夫人的两次重要决策直接影响了战事的进程。第一次是她下令击沉阿根廷 " 贝尔格拉诺将军 " 巡洋舰。 第二个决定则是在英军 " 谢菲尔德 " 号驱逐舰被击沉之后,撒切尔夫人顶住了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没有选择妥协撤军。 5 月 2 日,英军 " 征服者 " 号核潜艇在马岛海域悄悄跟上了正返回港口的 " 贝尔格拉诺将军 " 号巡洋舰 , 它是阿根廷最大的战舰,但是它是位于战区 200 海里之外, 能不能打? " 击沉它! " 撒切尔夫人亲自下达了攻击命令。 " 征服者 " 号核潜艇同时发出 3 枚鱼雷,击沉了 "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 巡洋舰。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 的沉没,带来巨大的战略影响。首先意味着阿根廷在战役中失去了制海权;直到战争结束,阿根廷海军 一直 留在港内未再主动出击。英国皇家海军特遣舰队遭 海空 夹击的迫切威胁自此彻底解除 。 事实证明,撒切尔夫人的果敢决断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鉴于双方在军事上的巨大差距,马岛战争只进行了 74 天,最终,在 1982 年 6 月 14 日,马岛上的阿根廷军队宣布投降。 英国打败了阿根廷, 阿根廷与英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 夺回了马岛的统治权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 战争中, 价值高达 2 亿美元的 巨型 " 谢菲尔德 " 号 驱逐舰 被价值仅 30 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 ,举世震惊, 谢菲尔德 " 号的沉没仅是英海军噩梦的开始。在 5 月 25 日阿根廷国庆日当天,阿军飞机倾巢出动。英国 " 羚羊 " 号、 " 热心 " 号、 " 大刀 " 号、 " 朴茨茅斯 " 号、 " 考文垂 " 号护卫舰和 " 大西洋运送者 " 号运输舰、 " 加拉哈德爵士 " 号登陆舰等大型舰只先后被击沉或重创。 英国为马岛战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耗去了 27 亿美元, 参战军队达 3 万余人, 英军 战死 255 人,伤 777 人,被俘 210 余人,损失舰船 16 艘(沉 6 、伤 10 ),飞机 34 架。 阿根廷的损失更为巨大, 阿军亡 1 , 000 余人, 伤 1 , 300 人 , 被俘 11 , 800 余人;损失舰船 11 艘(沉 5 、伤 6 ),飞机 117 架,耗资 10 亿美元以上 。 打败了阿根廷,大英帝国的米子旗,重新在马岛飘扬,英国人欢呼,自豪, 英国国内一时间因为撒切尔夫人而重燃了爱国热诚, 撒切尔首相是公认的收复马岛的第一功臣,她的果断,强硬,不畏艰难,维护英国主权的铁腕作风得到了英国人的称赞, 她的声望亦由谷底反弹。 在 1983 年的大选中,撒切尔夫人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了连任。 铁娘子就此成为撒切尔夫人的称号 马岛战争,创造了战争 的 新世纪。它是一个二流强国跨越 一 万六千 公里 的举国远征,证明了 “ 日不落 ” 虽已迟暮但从未陨落。它更颠覆了战争用人和武器穷量堆积的亘古模式,从此以 导弹, 海空电子制导 为主题的现代战争宣告诞生。马岛战争, 30 年回首,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在对待国家主权问题上, 巨人邓小平也是分毫不让, 毫不手软! 1979 年 2 月 17 日, 邓小平力压千钧, 做出了向越南开战的决定, 我军奉命 打响了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争,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 , 越南大肆在我边境挑衅,打死打伤我国边境军民,不顾我国严正声明和交涉, 中国 领导人邓小平宣称:要给这忘恩负义的越南人一个教训。 中国解放军动用 20 万人的兵力,在 772 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 我军炮兵部队数十万发炮弹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有生力量, 向越南一方推进约 40 公里。 越北 谅山等 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 越军再也无险可守。 中国军队直逼越南首都河内。 很快,号称 “ 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 的越南就被打了个稀里哗啦。 对中国人来说, 1979 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 1979 年 2 月 17 日至 3 月 16 日,我军牺牲 6900 余人,伤 14800 余人。 2 月 17 、 18 日两天,伤亡达 4000 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1984 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 939 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用血流成河来描述也绝不夸张 。 1979 年 3 月 16 日,中国宣布达到目的撤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不过,两国边境上的 零星 交火并没有真正结束,打打停停,持续了 10 年。 铁娘子撒切尔的铁腕, 还表现在她对国内动乱组织爱尔兰共和军的冷面无情,那是 1981 年 3 月的事。 1981 年 3 月 1 日,监狱中的爱尔兰共和军 领导 桑兹 ( Bobby Sands ) 等 4 人宣布开始绝食。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要求英国政府给予被俘的共和军成员以 “ 政治犯 ” 待遇, 撒切尔夫人认为这些人是恐怖份子不是政治犯因此毫不妥协。 桑兹的绝食得到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热烈支持。 4 月 10 日,即绝食后的第 40 天,桑兹在北爱尔兰一个以罗马天主教徒为主体的选区的补缺选举中当选为英国下院议员。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化了。 4 月 20 日,绝食斗争进入第 50 天,桑兹的健康情况迅速恶化。由于缺少维生素,视力接近丧失,意识逐渐模糊。 在绝食 66 天后, 英国的议员桑兹终于于 1981 年 5 月 5 日,在监狱中因绝食而死去, 此后, 又有 9 名爱尔兰共和军分子在监狱中绝食身亡, 撒切尔夫人 依 然铁石心肠: “ 对共和军囚犯让步就是给他们颁布屠杀无辜的许可证! ” 此言一出,举世哗然,抗议之声不绝于耳。法国喊出 “ 撒切尔夫人是杀人犯 ” 的口号。 这就是铁娘子冷血无情饿死爱尔兰共和军的故事 西方巨人撒切尔夫人和东方巨人邓小平也有过面对面的交锋,是历史上重要的一页。 这就是香港回归事件。 1982 年 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 邓小平 进行会谈。 会谈一开始, “ 铁娘子 ” 就先发制人,打出了她早已准备好的第一张牌 ——“ 主权牌 ” 。她胸有成竹地说: “ 有关香港的 3 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煞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 ”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 “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 ” 在 香港的主权归属 问题上 , 邓小平毫不退让, 他 毫不含糊地指出: “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 1997 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 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此,邓小平重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不承认 19 世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 邓小平坚定地 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 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的意愿。 “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 后来, 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 “ 以主权换治权 ” 的要求, 邓小平说, 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 他还告诉 撒切尔首相 ,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 “ 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 15 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 ? 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 ‘ 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 ,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 撒切尔夫人没想到邓小平在香港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会那么坚定,毫无通融余地。她心中不由得充满失望和痛苦。她回去后对驻华大使柯利达说:邓小平真残酷啊 ! 1984 年 12 月 19 日,撒切尔夫人再度访华,与中国总理赵紫阳 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邓小平出席了这一仪式。《联合声明》的签署,圆满地解决了 中国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为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1997 年 7 月一日,撒切尔夫人出席了 香港回归 中国交接仪式,见证了香港主权从英国回归于中国。 10 年 后 , 2007 年,撒切尔接受媒体采访。她承认英国与香港 145 年关系的结束,是大英帝国这一历史剧最后一幕帷幕的降落。她在这次采访中掩饰不住自己悲痛的情绪。她表示 “ 我所想要的就是英国继续在香港进行管理 ” 。令其遗憾的是她的对手是邓小平。撒切尔在采访中表达了对邓小平才智胆识的赞赏。 100 多年前, 香港主权交给大英帝国, 是鸦片战争的后果, 是英国尖船利炮的威力, 是西方大国对于积弱腐朽的中国的 血腥侵略 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倍受西方列强欺辱的见证, 100 年后, 香港主权终于回归中国,巨人邓小平和铁娘子撒切尔斗智斗勇,共同见证了中国走上强国之路的脚步 人说,撒切尔夫人是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首相,她是世界上不朽的的铁娘子 人说,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领袖,他推动了中国的富强, 影响了世界 他们两个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永垂青史 ! aa 1951年, 撒切尔夫人结婚, 丈夫是丹尼尔, 夫妻相爱终身 撒切尔夫人毕业于牛津大学化学系后, 在化验室工作 撒切尔夫人生了双胞胎 1975年, 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后, 在厨房 1979年, 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首任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视察部队 马岛战争, 英国特大舰队出征阿根廷 马岛战争, 阿根廷的"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 巡洋舰被击沉 马岛战争死亡的阿根廷军人 马岛战争, 价值高达 2 亿美元的英国 巨型 " 谢菲尔德 " 号 驱逐舰 被导弹击沉 马岛战争,英国受伤军人 1983年,撒切尔夫人访问马岛英国军人 1984年,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年会上发动炸弹爆炸,撒切尔在这次爆炸中死里逃生 1981年, 爱尔兰共和军10名成员在监狱绝食死亡 中越战争, 中国军人进攻 中越战争, 越南战俘 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牺牲的中国军人 1977年, 撒切尔夫人访问苏州拙政园 撒切尔会见华国锋 1982年, 北京,邓小平与撒切尔会谈 1984年,撒切尔首相在北京签署中英香港回归联合声明 1984年, 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1997年7月1日, 撒切尔夫人出席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邓小平1979年访美, 卡特总统欢迎 邓小平蜡像 abc
618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澳门回归与香港回归视频回顾~
热度 3 水壶灌满 2012-7-14 03: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_aPZGS3CH4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11y0oKtl_08 #!
2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3 15:23 , Processed in 0.030719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