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light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395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河边 是是非非(1)(2)(3)

已有 4214 次阅读2016-9-4 11:00 |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是是非非(1) 时间: 30 8 2016 15:41

作者:河边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是是非非(1)
 

“是非”一词是我自小就从上辈那里学到的,后来又学到了“是是非非”一词。我猜想,我们大多把后者与前者理解为同义词,后者的复字不过是起到强调的作用。其它的例子还有“好坏”与“好好坏坏”、“多少”与“多多少少”、“大小”与“大大小小”、“前后”与“前前后后”等。例如,“不要去惹些是非”的意思与“不要去惹些是是非非”的意思相同,不过后者把“是非”更强调了。
 

直到不是很久以前,我才弄明白,“是非”与“是是非非”原本不是同义词。后者其实是主语省略后的短语,说的是“是其是,非其非”。《在线成语词典》的释义是:“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因此,“是其是”的第一个“是”是动词,后面的“其”是代词,再后面的“是”才是形容词。所以“是是非非”一词里只有第二个“是”与第二个“非”才是与“是非”一词同义。而在我们的日常应用中却不再注意这个差别,真是够是非的了!
 

“是是非非”的出处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套用荀子的句法,我就可以说:“大大小小谓之知,小大大小谓之愚”。引申开来,对于“好好坏坏”、“多多少少”、“前前后后”等也可以用同样的语言逻辑来造词语;如果将此语言逻辑熟记于心,看到这样的复字词语,就不会被表象蒙蔽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语言逻辑用同样的一个字来表示价值与价值判断(或价值生成)两件事,省了事,却埋下了表达与理解不清的种子。
 

荀子继承了儒家,又开启了法家,在我眼里算得上是个是非之人。不过荀子的句法却不是他的创造,荀子之前的孔子就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到司马迁将其录入《史记》后,孔子的话成了千古明灯。而荀子的话虽然也传了下来,可是却有了字面上的误解。这事初看起来很奇怪,因为“是”在今天同时用作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系动词。没有系动词“是”的话,我们今天根本没法说话。
 

细究一下,系动词“是”与“是是非非”中的动词“是”显然不是一个意思。把《在线词典》的释义拿出来一分析,就可以看得清楚:“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原来这里面第一个“是”的意思是“分辨、认识、对待”的意思。根据同样的语言逻辑,孔子说的“君君臣臣”中的第一个“君”字与第一个“臣”字也都是相同的意思。再说开去,我们用这样的语言逻辑造出的其它复字词语里的动词都是这个意思。读者你说这难道不算是汉语的奥妙?原来一个词,如“对待”,竟然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字词来表达。
 

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两个孩子好好坏坏,隔三岔五就要吵一架。 
2、两个孩子的关系好好坏坏,隔三岔五就要吵一架。 
上面这两句,我们读起来似乎说的是一回事,但是你要是试图将其译成英文,中间的差别立马就显了出来。因为如果要翻译,首先要问的是,两个子句里各自的头一句的动词是什么。沿着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就会至少有下面两个结果。 

(1)第2句有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的动词是系动词“是”,主语是两个人的“关系”,系动词在此隐去了。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两个孩子”,动词是“吵架”。而第1句的前面分句的主语为“两个孩子”,动词在这里显然不会是像第2句那样也是隐去了的系动词,因为如果用系动词,虽然语法成立,但逻辑上便不能成立。如果主语在这里仍然是“关系”而省略了,那就成了既没有主语也没有动词,也就不能成为句子。所以,第1句的前面的分句的动词只能是“好好坏坏”。这里的“好好坏坏”就是“对待对方时好时坏”的意思,其中的第一个“好”与“坏”都是动词“对待”的意思,如同孔子与荀子的复字词语里的动词一样。第1、2句的后面的分句相同。
 
(2)上两句的第1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都是“两个孩子”,保持了主语的连续性;而第2句的前面分句的主语是“关系”,不同于后面分局的主语,因此存在着主语变换的问题。 

所以,上两句一旦翻译成英文,就会有不同的句子,它们引申出的后续思考当然也就不同。第一句后面的追问必然是两人的行为(如何对待对方)----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第二句追问的是关系---需要什么样的关系。但是在汉语的表达与理解中,这样的差别就掩盖了。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它们集合起来也就形成了文化的特征。
 

以上算是我想讨论的一些问题的开场白。我还不十分确定这里说的“一些问题”究竟该如何界定,所以我便取了“是是非非”这个题目,算是随笔的总题目。每个话题之间没有严格的联系,希望有兴趣的网友一起讨论。

是是非非(2)---从一本书名说起    时间: 31 8 2016 18:46

作者:河边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是是非非(2)---从一本书名说起
 

《孟子注疏》这本书名里的“孟子”是指其人还是其书(《孟子》)?如果是后者,这书名显然应当写作《<孟子>注疏》才对。少了书名号,书名里的“孟子”就是孟子其人而不是其书了。这事重要吗?当然。因为孟子注疏虽然说起来语法正确但逻辑错误。逻辑错误在于我只能注疏孟子的思想,不能注疏孟子本人。可是我们这样说话说惯了,不但没有人听不懂,恐怕还有很多人认为“孟子注疏”与“孟子思想注疏”是一回事,甚至认为前者说的简洁明了,比后者念起来更上口。语言就是这样,“约定俗成”是通例。不过,语言逻辑是否也会经过这番“约定俗成”后,使得习惯了某种说法的人群因此就永远是逻辑松散,在似是而非里过上一辈子?我以为完全可能。
 

回到上面的“孟子注疏”与“孟子思想注疏”。如果某人认为两者是一回事的话,是否会因此(下意识地)认为“孟子思想=孟子”?果然如此,问题就来了。因为推展开去,如果我说“孔子说的‘君君臣臣’是错误的”的话,该某人是否会认为我在说“孔子有问题”,企图要打倒孔子?
 

中文表达里面有太多的似是而非,就连这“似是而非”也是似是而非。因为这里面的“是非”究竟说的是“好坏”还是“真伪”就难以辩明。例如,我们自小受的教育里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叫“分清是非”。可是,这个“分清是非”说的是“分清好坏”还是“分清真假”?如果是前者,一个人假的与真的莫辨,难道算得上能够“分清是非”?如果是后者,岂不更麻烦?所以,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两者兼顾。难怪人们心里常常将“是非”与“麻烦”连在一起,---“不要去那个是非之地”、“不要惹那个是非”,等等。也就是说,“是非”一词本身就是生是非(麻烦)的词,它的意义是模糊的,使用者---包括说、听双方---都可以凭感觉用它,既可以偏向“好坏”,也可以偏向“真伪”,还可以居中,甚至还可以随着人的意志通过话语解释随时在两极间移动。
 

窃以为上述关于“真-好合一”却同时又可以依主观意志实现“唯真”或“唯善”分离的国人特有的“是非”观,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方法。这里暂将这种是非观的形成过程留待后述,也不对它进行价值评判,先说说它在现代历史中是如何影响到国人获得知识、思想、信仰的。由于好坏与真伪判断是知识、思想、信仰形成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大判断,人一旦掌握了制定何是何非之标准的权力,那就不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还可以成为神。读者如若不信,试看下面的例子。
 

伟大领袖毛泽东是真理的化身,至今仍然有很多的人认这个理。毛的化身为真理的标志是什么?是“实事求是”。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如是说:“‘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以上均据《邓小平文选》第2卷)。
 

再看现在已被编入“维基百科”的《实事求是》词条:“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和靈魂。鄧小平對實事求是的創新在鄧小平的創新思維與創新理論中居於核心地位,貫穿於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始終。他把實事求是提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視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把實事求是同解放思想結合起來,揭示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豐富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形成了
系統的務實哲學;運用實事求是方法,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邓小平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江泽民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胡锦涛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上面一段的点睛之笔我以为是“系統的務實哲學”,问题在于哲学如何与务实挂钩很难,是一个全人类的难题。这恐怕是《系统务实哲学》一书现在还没上架的原因。如今已经进入了习近平时期,我们当期盼实事求是的新进展。
 

那么,毛泽东是如何解释实事求是的,从哪里开的头?大家都知道毛走向神坛是从“延安整风”开始的。这在《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该书作者高华先生在《前言》里提纲挈领地总结道,“在多年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延安整风的大幕终于在1942年初拉开。延安整风运动是毛泽东运用其政治优势,彻底改组中共上层机构,重建以毛为绝对主宰的上层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同时,延安整风运动又是
毛泽东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彻底转换中共的「俄化」气质,将中共改造成为毛泽东的中共的过程。毛泽东在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沉重打击了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对苏俄盲目崇拜的气氛,不仅完成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工程,而且还建立起一整套烙有毛泽东鲜明个人印记的中共新传统,其一系列概念与范式相沿成习,在1949年后改变了几亿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也就是说,毛走向神坛是在建立了“自己的理念和思想”的基础上,“在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他人,对于不服的人通过“审干、肃反”加以清除,最后“不仅完成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工程,而且还建立起一整套烙有毛泽东鲜明个人印记的中共新传统,其一系列概念与范式相沿成习,在1949年后改变了几亿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我以为高华先生对于毛的“神化”过程的总结相当准确,只是没有说明毛的理念与思想(即“其一系列概念与范式相沿成习”)与“实事求是”的关联。
 

即便在中共内部,要让主要的高级干部在延安时期都信服毛泽东,其实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用野心、阴谋、手段等来解释毛走上神坛的过程没显然说服力不够。红军到达陕北后,因为日本侵华,红军受到的国军压力得以解除,共产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毛在此条件下正确预见到了中国的抗战必须是长期的,毛还预见到了武汉保卫战必然失败,显出了比王明、周恩来的高明之处。但他要取得以共产主义为信仰的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还是需要说明他的预见与所作所为都是如何与共产主义相联系的。一如高华先生指出,1937到1939年间,毛在延安苦读主要是《联共(布)党史》以及斯大林著作为主要内容的马列主义并深受列宁等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启发,“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讲台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概念”。
 

毛在报告中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子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毛的这番话可谓逻辑严密。可是,具体而言,这个“中国化”又是什么呢?
 

1941年5月,毛泽东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后,终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解答了什么是“中国化”。毛的逻辑论述是:
 
1、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 
2、主观主义的态度。……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那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 
4、提议:……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 

所以,这个“中国化”具体做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做一切事,最终的目标是“改造世界”,----当然也就是夺取政权。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研究(求)发现“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是)。
 

这可是个大飞跃,不论从知识还是思想还是信仰的层面来说,这个飞跃都是超乎想象的。马克思写了十多年才成就的大砖头,原来只需四个字来解释,毛泽东就此走上神坛当然是无可非议的,而要把他拉下神坛所以也就太难了。谁有本事和胆量敢说,“实事求是”错了?! 读者如若不信,可以回忆一下,何时曾经听谁说过“实事求是错了”。毛如果曾经犯过什么错误,不过是其时其地他暂时忘了实事求是,而他大部分时间没忘。现在实事求是又恢复了,所以,一切又都美好起来。
 

“是”,原来就有的“好”与“真”之意,在毛的解释里成了“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于是,实事求是在毛的笔下成了真理----既好且真,又能在两者间移动而偏好偏真,或走至极端成为唯善或唯真,这一真理终于被中国人发现了!从此以后,它的解释权归于伟大领袖,直到他死为止。毛将实事求是重新界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后,第二年就开始了“整风运动”。实事求是从此成了一大利器,改造、批判、斗争、枪毙、平反、跃进、反帝、开放、赶超、复兴,等等,一切从此都是在事实求是的指导之下,成为“一系列概念与范式相沿成习”,或为好,或为真,或为真好,成了国人皆知的四个字,如今还成为很多大学的校训。
 

“实事求是”的维基英文解释来自毛选英文版里的翻译:Seek truth from facts. 不知道这个背景的人,要他将英文译回汉语,他多半要译作:从事实里寻真理。可这话似乎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实事求是”差了一截。这事很麻烦,因为谁都知道,发现真理的前提就是把事实弄清楚,所以弄清事实才是最不容易的事。如果事实能弄清楚了,天下的事也就都好办了----不过是根据事实做事,该干啥干啥。但那不是中国人的现代史,中国人的麻烦一向在于不知道事实究竟在哪里,因为“事实”多半已经被握有解释权的人拿去“求是”用了。等到他们把“求是”做完后,我们只要记住(或执行)人家发现的“大是”就完了。尚若记不住,那就一定是分不清“是非”,问题一定出在没有实事求是上。
 

你说是还是不是?

是是非非(3)----科学思维与“成功学”   时间: 02 9 2016 13:14

作者:河边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是是非非(3)----科学思维与“成功学”
 

大陆的一位年轻人这样问我:
 

“……生活需要方法,工作需要方法,看书也要方法,做(股)票要方法,连带娃都讲究方法,……如果方法就是逻辑思维,那逻辑思维强的人方法一定好吗?……比如像你这样逻辑很强的人,在处理每一件事情时,用的方法就一定对吗?或者说一定就是最优的方法吗?……如果思维分成科学思维和非科学思维,那么非科学思维这部分该如何说呢?年龄,经验的累积?性格,习惯?构成了非科学思维处理问题的方式?”
 

我曾写了一篇回复。在原来的思路的基础上我做了修改后贴上来,或许对类似问题感兴趣的网友愿意加入讨论。
 

思维方法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复杂在于思维不是一个可以分离出来放到桌上再将各个细部分别来研究的对象。我们所做的研究,都具有某种假设,不能只从字面的意义来理解它们。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
 

世间万物由同样的元素组成,只是构成与比例不一样。
 

石头的组成里有着与人相同的元素,但石头和人不具可比性,因为两者间根本没有可比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分子)水平上的类同。
 

一直到某种物质具有最简单的“活性”分子,例如DNA的出现,这种物质才与人具有某种的可比性:两者都有DNA,可以找到更小的同样的分子,例如核酸。这样的例子有病毒。
 

到了单细胞的水平,就有了更多的可比的物质结构,例如细胞壁、蛋白质等。这样的例子有细菌。
 

到了多细胞水平,物质的结构进一步复杂起来,与人的可比处更多了。这样的例子有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还有简单的同时具有动植物特性的生命如孢子,生命开始出现向动、植物两方面的分化。
 

动物方面的演变愈来愈复杂,原因在于它们与植物不同----它们有运动能力。运动一方面使生命可以逃避风险,一方面又使生命更易于闯入风险,最后生存下来的都是具有感觉器官的一类,它可以帮助动物规避风险。于是有了与感觉器官相联系的神经系统的发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知道
感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感性)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命特征。 

神经系统发育演进的结果就是脑袋的出现。脑袋的进一步发育分化就是大脑皮层的出现,这是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点。
 

当大脑皮层的发育演化出现了“新皮层”时,一种东西叫做“智慧”的东西出现了,与之伴随的就是人类的出现。人类的特点是他一面具有所有最原始的生命特点,同时又具有所有其他生命不具备的“新皮层”。新皮层是“人类理性”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又知道,
理性固然重要,但它在生存意义上将永远是排在感性之后。 

所以人即具有各种动物的特点,又与所有的动物不一样。真正能区分人与动物的是人的创造:人类文明。它既包含了人的原始的一面,又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而这“无限发展的潜力”直到500年前人都不知道,正是有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人才发现了这一点。相对于人类200万年的历史,可以说人类大部分时间是生活于“愚昧”之中。所以,简单地分类的话,人类历史不过是“现代化”(化向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化前”两个时期。如果人类历史再延续200万年,如今的短暂的现代化就与它之前的时期对半了。我们先看下图。
 



上图(a)为一万年来全世界GDP的变化;(b)为时间间隔缩短到300年的全世界的GDP变化。可见世界GDP直到1800年前后才开始突然开始快速增加,并且越来越快。
 

为什么世界GDP会有这突然的大拐弯?因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将世界经济分成了现代经济与现代前经济;前者是“机器经济”----用机器生产,后者是“肌肉经济”----用肌肉生产。所以两者的生产率相差千百倍,更随着技术进步扩大到千万倍。所以有完全不同的现代化与现代化前的GDP增长。
 

工业革命如何得以产生?在于人学会了科学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首先出现于西北欧洲,其中的道理我已多次讨论过,不再重复。科学思维导致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逐渐与科学思维一起传遍世界各地,于是大家先后加入了这个“西化”,或“欧化”、或“现代化”、或“全球化”,前提是首先要在不同程度上学会科学思维。不过,接受工业革命的结果---有形的机器---远比接受无形的科学思维并以它替代传统思维要容易的多,这是所有后发民族的难题。因为科学思维除了产生工业革命,它还会颠覆建立在传统思维基础上的原有的传统社会秩序,甚至引发社会大动乱,从一开始出现在西北欧洲时就如此,迄今没有一个民族逃脱过这一困境。这也是我多次讨论过的话题,不再重复。
 

如果把世界GDP的增长换算成六个主要国家的人均GDP的增长,则有下图所示过去1000年(1000年-2005年)的变化。经济开始起飞的时间顺序为英、美、意、日、中、印。二战后到今天的70年是增速最快的年代,也是上面说的“全球化”等的主要时期。
 



不过人原本具有的生命特点以及文化特征,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问题里提到的“年龄、经验的累积、性格、习惯”等,依然照样的发育生成,并不因为有了新的思维方法而消失,只会相互影响。但科学思维的出现使得这些生命特点以及文化特征能够得到研究。例如,古代就没有心理学,也没有社会学。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很多知识与思想,都是科学思维的产物。例如,没有微积分,人就无法研究认识运动的本质,无论古人有什么优秀的性格及丰富的经验,都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但今人即使有了这样的工具,如果遇到难题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研究,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人用科学技术开发出机器,在解决问题中,用机器来替人做很多需要长时间重复枯燥的劳动,这就解决了很多“持之以恒”的问题。由此我们知道,研究科学思维与研究中国社会上充斥的“成功学”或“励志”不是一回事。在进入现代化以前,那些“成功学”所传授的东西早已存在,但它们不是构成现代科学思维得以发生的知识条件。否则,现代科学早该出现在中国了。
 

有了上面的铺垫,现在我们再来谈方法问题。如前所述,科学思维是一个新的为人脑所用的思维方法,它本质上属于理性分析思维方法,是古人未曾发展出来过的实证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方法。但它的出现却并不能改变现代人出生时大脑与古人没有不同这一生物规律。上面这变与不变的两点就决定了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具有的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古人没有,古人有的思维方式我们都可能有。换言之,现代人可能如古人一样思维,古人不会如现代人一样进行科学思维。
 

什么情况下现代人可能会像古人一样思维?
 
1、没有学会科学思维; 
2、生活失去了保障,没有了安全感; 
3、处于强大的情感之中,理性被压制; 
4、被隔离与社会,处于封闭的生活条件下。 
(关于上述情况下为什么现代人可能会像古人一样思维的论证暂且略去。) 

既是说,任何现代人不论是否学习过现代科学思维,都会发生如同古人一样思维的情形。扩展开去,也就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可能发生大多数人都如同古人一样的思维,所以一个现代社会也可能会失去现代性,发生倒退。如前面强调过的,人的感性在生存意义总是上强过理性。
 

我曾经比方说,思维方式如同人脑里安装的处理软件,所以安装有不同的软件的大脑对于同样的问题分析后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知识、思想、信仰。这个比拟只是近似的,它不能反映人的思维方式是从低级到高级,通过教育和交流逐渐形成的。获得了更高级思维方式的大脑照样拥有过去获得的低级思维方式,这就是为何现代人同样可以如同古人一样地思维,也是前面列出的四个理由的根据。
 

例如,当一个现代人进入股票市场博弈,当他眼见自己的财产飞快地被无形的对手吞啮时,他心里产生的恐惧感与古人被猛兽追杀时的恐惧感都是恐惧感,因此是一样的,此时的思维方式应当也是类似的。再比如人被强烈的仇恨所包裹时的思维特点,以及被单独囚禁隔离于社会时的思维特点,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破坏理性思维所依赖的环境,造成对于理性思维的压迫,或者是堵塞个人学习科学思维的途径,包括个人缺乏unlearn的条件来纠正与科学思维相抵触的错误认知。
 

总之,大脑的各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着的,没法分开。人的现代性与原始性因此是共存的。思维方法无法与知识、经验、个性、性感、教育、信仰等各种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相分离。但是,它们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或许是因为你读了一些关于“成功学”方面的书,因此将思维方法问题与“成功学”常常传授的心理调控方面的内容混淆了。不知是否如此。希望你继续提出问题。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3 19:03 , Processed in 0.023307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