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faraway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26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的慈善事业该向何处去?

热度 4已有 5179 次阅读2012-9-17 21:15 |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红十字会, , 郭美美, 中国

faraway: 郭美美功德无量,让国人看到红十字会华丽外衣下的脓疮,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该向何处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的慈济做得真不错!

 

教教红十字会怎么做

 

邹振东

近日,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一句“当官做老爷很难把红十字的工作做好”,赢得掌声,她坦言,红十字会宣传倡导工作一直做得不够:“其实我们红十字会这么多年来做了很多事,却不知道该如何说。如何准确地,不断地向社会介绍我们的工作,我们得锻炼这种能力。”

既然红十字会希望提高意愿表达的能力,我愿意不揣冒昧,“好为人师”地提一些建议。

郭美美等事件将红十字会卷入舆论风暴,人们普遍认为“官僚化和市场化”,陷红十字会于不义。但从舆论学的视角来看,慈善与一般的社会行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到超市买五块钱的东西,你只有十块钱钞票,你要求对方找你五块钱,天经地义;但如果你只想给乞丐五块钱,发现只有十块钱钞票,你要求他找你五块钱,那么,人人都会骂你。

为什么市场经济可以做的事情,慈善不能做?为什么你做了好事,还是会找骂?这说明慈善事业的舆论行为有着不同于一般舆论活动的准则和规律,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慈善事业的意愿表达,仅仅有数字和说明性文字是不够的,它应该有故事,尤其是爱的故事。

非常遗憾,过去红十字会留给公众更多的是数字和说明性文字,偶尔有故事,吸引眼球的也不过是郭美美之类的故事。即便是这一次赵会长列举红十字会的种种之“好”,仍然是“应急救援、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人道主义救助、汶川地震后国际救援队的协调、国际救灾物资的运送……”这样的干巴巴的说明性文字,你叫老百姓怎么说你好呢?

我们来看海峡对岸的慈济,它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台湾921大地震,慈济第一个到达灾区,凌晨1点47分地震发生,两点半不到,慈济已经开始在垮塌的楼房进行救灾。在慈济的帐篷,第一个升起了炊烟,慈济强调尽可能地提供热食,有了热食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热量。在慈济会的简易房里,第一个响起了孩子的读书声,听到读书声,就可以听到希望。

“为什么慈济可以”?一直是探讨政府效率时,被用以比较的标竿。慈济的善款没有任何管理费,救灾的志工,没有报酬,而且必须自己出路费和食宿费;慈济会灾区重建的房屋,费用比政府便宜一半,速度和质量却比政府建的还要快还要好。在捐款的现场,志工见人就九十度鞠躬,有位男士每次都笑瞇瞇地投入善款,他告诉志工:“我今天已经捐七次了喔!每次看你那么有礼貌,就忍不住再捐一次!”……

几年前,我到台湾花莲参观慈济,志工指着照片上的一位医生告诉我,他原来是穷学生,是慈济帮助他读了慈济医学院,毕业后,他又留在慈济医院治病救人。在志工手工作品展览室,我买了一盒筷子等物品,志工鞠躬敬谢:买任何东西,都是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后我谢谢她的导游介绍,她躬身一谢:哪里,是我要谢谢你,谢谢你给我做善事的机会……

慈济就是用这样的一个个小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的队伍,并由此延续着新的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慈济的行善,就起源于每一个慈济人都会讲述的“一滩血的故事”,这是慈济的第一个故事:1966年,证严法师到花莲一家诊所探访信徒的父亲,看到地上有一摊血,听人说起这是一位原住民妇人被人抬了8小时后到医院,却因缴不起8千元保证金而被医院拒收,最后又被抬走所留下的一摊血。就因为这一摊血,让证严法师发愿要盖一间不会拒收病人的医院。

谁能低估这“一滩血”故事的感召力,四十多年过去,说话细声细气的证严法师,如今带给世界的是一个在台湾拥有6家医院、在全球拥有1000多万会员、400多万志工的慈善组织。

所以我衷心希望未来的大陆红十字会,可以从这几个小细节做起:

1、 救灾时,希望更专业一点,像汶川大地震,台湾的救助物质里,就有大陆人捐款捐物常常忽视的往生袋,既是对往生者的尊重,又是对灾区现场的环保措施。

2、救灾时,不要在新闻里只是重复发放、发放、发放这个单调的动词,红十字会,不是仓库保管员,不是会计和出纳,她的每一个动作,应该有爱的内涵和象征。发放救灾物资固然很重要,但是,心灵有时比身体更脆弱。我希望以后红十字会在灾区的身影边,可以看到蒸包子的热气,看到帐篷摇曳的烛火,可以听到给孩子讲故事的声音和摇篮曲,听到帐篷里的读书声。

3、 向每一个捐款的人道一声谢。我记不得向红十字会捐过多少次善款,但是从来没有见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一次微笑,听到一次感谢。也许红十字会给过我们单位集体的感谢信,也许登报感谢过所有的捐款的人,也许红十字会会觉得这样做工作量太大,但我总在想,给你们钱的人,你们都不能一个一个地道谢;我怎么能相信,对于你们要救助的对象·,你们的善款和服务会精准地落实到每一个最需要帮助的具体之人呢?

我不知道赵会长会不会对我这一篇文章,发出一声感谢;但我却要谢谢赵会长,谢谢您的坦率和真诚,给我一次向红十字会建言的冲动和机会。

(本文发表在2012年9月13日《南方周末》自由谈,责任编辑蔡军剑)


路过

鸡蛋
3

鲜花
1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RidgeWalker 2012-9-18 00:46
本人从事非营利慈善事业,国内邀请座谈美国慈善事业的过去和现状。
回复 faraway 2012-9-18 02:46
RidgeWalker: 本人从事非营利慈善事业,国内邀请座谈美国慈善事业的过去和现状。
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国内能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回复 RidgeWalker 2012-9-18 02:48
faraway: 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国内能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国内半官半民的多,真正非政府组织几乎没有。
回复 faraway 2012-9-18 03:12
RidgeWalker: 国内半官半民的多,真正非政府组织几乎没有。
是啊,官的多,民的少,又多为一些利益集团控制。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 06:41 , Processed in 0.025564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