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岳东晓 -- 珍珠湾全球网 ... http://ydx.zzwave.com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岳东晓 -- 珍珠湾全球网

日志

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联网先驱

热度 6已有 8780 次阅读2014-3-12 01:1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教育| 方舟子, 互联网, 中文, 如何

下文是2010年写的,写完后有人要吹我,我立刻说明,我只是个互联网、计算机用户,不要胡扯


前一阵有不少网友要我批判方舟子,据他们说,方舟子自称是中文互联网的先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我当时一笑置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自称是互联网先驱,经常被美国电视脱口秀和政客作为笑话讲,只要谁说自己发明了互联网,台下肯定是会意的哄堂大笑。方舟子如果真这么说了,就是贻笑大方。所以,我没有理会网友们的多次请求。

但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方舟子题为《互联网的力量》的演讲记录,时间地点是20101120日互联网年会。这个演讲的大部分内容是方舟子自称为互联网恐龙级人物、中文网络先驱。方舟子称ACT第一个中文的网络,他在上面跟人掐架,后来ACT之类被淘汰,1996年,他办了新语丝网站,搞了个论坛,其简历居然确确实实地自封为“中文互联网先驱”。真是这样吗?


 我是1990年秋季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的。到后,找系里的教授要了一个EMAIL账号,用陈旧的VAX终端与各地的同学联络。大概一年后,在计算机系的机房获得了账号,开始可以使用UNIX工作站。其后,我同时在计算机系攻读学位,所以,对互联网的那段历史我是亲历者。期间,我与其他中国同学一样,都在互联网上阅读中文。当时北美中国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一份称为《华夏文摘》的电子刊物,由CND创办。那时候,方舟子估计还不会上网,也就不存在《新语丝》。


 《华夏文摘》创刊于199145日。根据该刊物于1991411日发表在SOC.CULTURE.CHINA上的帖子,它在10天内即获得1000名订阅者(通过EMAIL),正在征求技术支持编写相关的中文阅读软件。


 SOC.CULTURE.CHINA是一个USENET里的一个讨论组。USENET是一种分布式的讨论系统,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用户通过一个NNTP客户端程序与本地的服务器连接,读贴、发帖。其运行机制是:不同服务器通过互相订阅,拷贝各自张贴的信息来实现帖子的流通,因此张贴的内容并不能立刻被其他读者看到。另外,USENET最初是设计成使用7位的ASCII码,而中文(GB2312)用两个8位字节编码汉字,因此中文不能直接用于USENET。如果是发中文文章,只能以附件的方式,进行编码之后才能发出去。而读者必须下载附件,解码才能阅读。这有点不方便。


 后来,一群中国人采用了一种称为HZ7位标准(RFC 1842RFC 1843)来编码GB2312(这是中国人制订的最早的互联网标准)。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网管的帮助下,于1992628日设立了ALT.CHINESE.TEXT这个新闻组。ACT的统计表明,一年之内其读者人数达到了5万多。一年之后,又设立了ALT.CHINESE.BIG5,专门面向繁体字的读者(从这个角度,简体中文走在了繁体之前)。同时,海内外学者们开发了一系列软件,从DOSWINDOWS,到X WINDOWS,应有尽有。我曾经用过SimpTerm(Windows)CXTERM (X)等。对这些人为中文互联网做出的无私贡献,我们都应该表示感谢。(后来我也抽时间写了一个GB-HZ免费工具,做了一点点回馈)


 看到这,读者应该明白,ALT.CHINESE.TEXT(ACT)不过是USENET这个系统下的一个讨论组。相当于一个具体的论坛栏目,具体来说就是硬盘上一个目录。方舟子却把它称为“第一个中文的网络”,显然是不明就里。毕竟,他不过5万多ACT读者里一个密执安州立大学学生物的学生。


 方舟子最早出现在ACT应该是1993年。他所用的EMAIL地址是fangshim @student.msu.edu。我找不到任何方舟子1992年在ACT上发言的记录。甚至找不到方舟子1993年以前在整个USENET上发言的记录。


1994年,加拿大米盖尔大学的一群中国人建立了一个Gopher服务,叫“太阳升”(Sunrise)。我找不到更早的记录,但是根据1995年10月的记录,太阳升上当月入库的资料有《枫华园-第70期》,《华夏文摘--第237期》,《郁金香--第9期》,《华德通讯-第25期》,《华夏文摘增刊--第68期(张爱玲作品专集)》,《新语丝--第21期》。其中《枫华园》是加拿大中国学生在1993年创立的电子刊物。当时,网络上的名笔早就有图雅等人,留下不少好文章,好像一度是《华夏文摘》的编委。除《文摘》外,ACT上的各种电子刊物令人眼花缭乱,如


《窗口》,1993年4月创刊
《枫华园》,1993年9月创刊
《北极光》,1993年10月创刊
《美人 鱼》,1994年1月创刊

基本情况是,会写字,能上网,就能办电子文学社。这种东东,稍微大点的大学都有,明大的文学青年们就办了一份《明华》,好像还有学校资助。方舟子《新语丝》之后才出现,顶多排名第6。他写的东西唯一有点印像的是那篇讲袁崇焕的文章,但最近却被亦明指控为抄袭金庸。我是没有逐句对比,但亦明应该不会乱讲。可见,方舟子的《新语丝》根本不是第一份中文电子文学刊物,方舟子算不上什么“先驱”。


至于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根据他自己的陈述是1996年才建立的,那时候,中文万维网早就已经起来了。万维网是搞物理的人发明的,然后再传到搞计算机的那里,所以我属于最早使用万维网的那群人。1993MOSAIC浏览器一出来,我们就用上了。方舟子提到的Gopher就是明尼苏达大学开发的(Gopher是明大的标志),它一度占据了很大市场,但由于明大宣布要收取许可费,导致很多用户转向万维网。在密执安州大学生物的方舟子过了三、四年才知道万维网并不奇怪。


 新语丝网站目前使用的软件是一个学生在1995年左右写的免费软件,叫WWWBOARD。我在1995年时用它运行《中国军事论坛》,结果发现它有很大的稳定性问题,经常导致数据崩溃,需要修复,后来只好自己写了一个称为ANYBOARD的软件,一度卖几千美金一个拷贝(wenxuecity最初用的就是ANYBOARD,但后来他们发现需要购买软件许可之后,更换了)。可见,新语丝网站搞了10多年,所用的技术还是最原始的。这也从侧面说明,方舟子基本不懂互联网。


方舟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而且是一个相当落伍的、菜鸟级互联网用户,却冒充为中文互联网先驱,这比唐骏的大头贴发明的水分还多得多。这种自吹自擂的说法,让人笑掉大牙。


岳东晓 2010/11/28



路过
1

鸡蛋
1

鲜花
2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回复 炎黄之子 2014-3-12 04:25
好文,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让那些把方舟子奉为中国互联网先驱和科学上帝的疯狂粉丝知道些事实真相。以前,方粉将方舟子捧成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读你的文之后知道他自吹自擂,就让人们不禁要问,从科普抄袭(他自己否认)到现在如此自我吹捧,他的人品到底有几分靠得住?   
回复 Cateye 2014-3-12 04:29
  
回复 RidgeWalker 2014-3-12 05:23
WWW之前有个中文诗歌交流网《橄榄树》,里边囊括了许多《新语丝》成员,特别是女性,也有《华夏文摘》的人。
另外,CND隔壁有个CCF(当了多年的编辑/主编,认识不少CND的人),后来都停刊了,WWW如洪水猛兽啊。
这些都参与过,但是不喜欢人际关系,那时候中文也不好伺候。ACT能看,但从来不发表。人们有拥戴山大王的风俗,舟子自立为王,图雅靠的是勤奋。
方舟子诗歌不咋样,装牛最高尚。
回复 岳东晓 2014-3-12 08:32
RidgeWalker: WWW之前有个中文诗歌交流网《橄榄树》,里边囊括了许多《新语丝》成员,特别是女性,也有《华夏文摘》的人。
另外,CND隔壁有个CCF(当了多年的编辑/主编,认识 ...
我对各种关系不清楚。除了研讨中日关系,其余时间只是读者。
回复 岳东晓 2014-3-12 08:32
RidgeWalker: WWW之前有个中文诗歌交流网《橄榄树》,里边囊括了许多《新语丝》成员,特别是女性,也有《华夏文摘》的人。
另外,CND隔壁有个CCF(当了多年的编辑/主编,认识 ...
我对各种关系不清楚。除了研讨中日关系,其余时间只是读者。那时对方舟子没有什么印象。
回复 RidgeWalker 2014-3-12 11:02
岳东晓: 我对各种关系不清楚。除了研讨中日关系,其余时间只是读者。那时对方舟子没有什么印象。
平常人,平常心,很多人做不到。
回复 ojx111 2014-3-13 12:06
我就是最早定《华夏文摘》的学生之一, 从它的 三篇试刊开始看, 然后是第一期, ...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05
我有e-maill 帐号是在 1989年。 通过ghpher 看方舟子在ACT写文章批评基督教,写明史是在1990年到了纽约以后。但是的《华夏文摘》是文摘。方舟子是流氓也好,不是流氓也好,他的确是那个时代第一个在网上真名上网的第一个人。新语丝的确也是那个时候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文学刊物。这个是的方舟子和他后来的打假没有任何的一点关系。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13
不少人看到方舟子出名好像就很嫉妒他出名,的确也可以理解。他这么流氓就可以出名。他是互联网的先驱,这个我到是认同的。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一个人用真名。只有他一个人用真名。 其他的人统统销声匿迹了。 如果他方舟子不是先驱,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个不是虚拟的先驱出来吗?这种东西又不是田径比赛非要第一名。非要分辨出零点几秒的差别.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18
魏亚桂是印地安那大学的中国学生,但是他搞了一个汉字编码 HZ。
在ACT上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方舟子了。 他写东西非常快。一出手就是一大篇。 即使是在但是,全球中文互联网方舟子也是第一号有影响的人物。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19
魏亚桂是印地安那大学的学生物的学生。所以不能说不是学计算机的才对中文计算机的发展有贡献。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24
新语丝社于一九九七年二月正式登记为一非盈利性
的社团。但是自一九九四年二月起,新语丝社即已开始
活动。
  新语丝社的宗旨是以出版电子刊物、建立电子文库
等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传播中华文化。目前新语丝社已经
出版中文电子刊物《新语丝》,建立新语丝电子文库,
新语丝电子图库和“新语丝之友”通讯网。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
史地、哲学、科普等方面的稿件,只刊登创作稿,不登
文摘稿。目前设四个栏目:“牛肆”(随笔、评论)、
“丝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
史哲科普小品)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办刊
宗旨请读《发刊词》。
  《新语丝》创刊于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经过详见
《一份新型杂志的诞生》。
  《新语丝》为月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版专题增刊。自一九九七年一月起《新语丝》开始出版
多媒体版。
  约有几万人通过usenet, WWW, FTP, gopher, mailing
list等各种途径阅读《新语丝》,固定订户有上千名。
订阅国标版《新语丝》,请送下列指令到majordomo@xys.org:
subscribe xys-gb your_email_address
欲订阅HZ或uuencode国标版《新语丝》,把上文xys-gb
改成xys-hz或xys-uu。中国大陆的读者请申请一个免费
账号(yahoo.com, usa.net, hotmail.com, geocities.com)
再订阅。
  “新语丝电子文库”于1995年6月设立,为收
藏中文文史资料电子版(国标版)的公用存档处,以收
藏《新语丝》杂志和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为主,兼收其它
资料,是目前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
档点。详情请读“新语丝电子文库简介”。
  “新语丝电子图库”于1997年11月设立,收
藏中国文史图片资料,以及中文网网人照片和与新语丝
电子文库的收藏相关的插图。
  “新语丝之友” (xys-friends) 是一个《新语丝》
编辑、作者和热心读者相互交流的通讯网,创建于19
96年2月。详情请读“新语丝之友简介”。

           新语丝社成员

理事:方是民(方舟子)、邓子贤、顾平(古平)
社长:方是民(方舟子)
副社长:顾平(古平)
秘书长:邓子贤
司库:顾平(古平)
编辑:笨狸、方舟子、古平、虎子、简杨、肖毛、应帆、紫弦、自如
联系人:方舟子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4 11:25
该文作于1995.2.

                一 份 新 型 杂 志 的 诞 生

                            ·方舟子·


    世上方一日,网中已千年。一年前的事,倘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成不
了什么“故事”;但电脑网络上的世界日新月异,其节奏之快比得上名家拉的小
提琴名曲,不要说是一年前的事,即使是一个月前的事,回忆起来就很有些茫然
了。而许多的误会、争吵、造谣,往往就是因为网客们记忆的缺如,所以网上老
蜘蛛都很喜欢建立自己的档案库,存点“变天账”以备不时之需。最近因为在中
文网上斗嘴的需要而翻了翻自己的变天账,无意中翻到了《新语丝》创刊之时的
资料,一读之下,仿佛已隔多年,许多事虽为自己亲身经历,记忆却也已经模糊
了,因此觉得很有必要来回忆一下这份才创办一年的杂志的创业史。

    目前的中文电子杂志不少,有近二十份了吧,但《新语丝》是唯一一份只登
载网客的创作,而不登文摘稿的;也是唯一一份远离时事政治的纯文化刊物。最
先有这个主意的是竹人。大约是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我当时正帮助本地联谊会的
通讯刊物《密友》编副刊,因为是自己打字的,所以打完以后也顺便送到中文网
去。竹人便建议把它改名为《米友》,扩充版面,作为中文网的杂志发行。那是
本地联谊会的机关报,我一个副刊编辑可做不了这个主。我当时的想法,是与其
另创新杂志,不如利用现有的中文电子杂志为中文网服务。某杂志曾经出过一期
中文网增刊登载网客的作品,很受欢迎。我便建议他们每个月出一期中文网副刊
。中文网文章济济,不怕没有稿源;而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可以找几位网客轮流
编辑,我就很愿意效劳。

    当时我还没有多少网络的世故,只觉得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什么理
由办不成的。到了一九九四年年初,答复终于来了,却是:不同意出副刊。理由
不详,也许是怕多事吧。我有时也并不怕多事,便决定从头做起。当时竹人还在
玩IRC,我在那里见到他,向他转达了这份杂志的意思,看来只有自己创刊这
一条路了。两人一拍即合,便在第二天,即一月十一日,由我在中文网贴出了建
议书:

                    关于出版中文网杂志的建议

    一、必要性:

      目前在中文网上发表的作品不少,但多为随意贴出,过于分散,且
    不能为网外人士所了解。本网存档丰富,但过于庞杂,不易个人保存和
    阅读。因此,出版一份为本网所属的,发表新作、整理旧作的,发行网
    内外的杂志实有必要。

    二、设想:

      这份设想中的杂志,每期分为新作和旧作档案两大部分。新作发表
    本网网友的较成熟的(即非随意)作品,体裁、题材不限。旧作档案部
    分或以个人专辑的形式,每期从本网存档中选择一两位“大侃”的代表
    性旧作加以介绍,或以专题的形式,介绍各“小侃”的作品。

       〔下略〕

    不料这个并不打算跟人争夺地盘的建议却引起了某些人恐慌,居然下劣到通
过伪造控制帖替我取消张贴,阻止这份建议书的传播。我在IRC一问,发现大
家都没读到这份建议书后,非常惊讶,一查之下,这宗也许是中文网建立以来的
第一宗伪造取消案便真相大白了。那些人显然是针对这份建议书而来的,因为我
的其他无关张贴都安然无恙,而别人对建议书的跟帖也一起被取消了。我把这些
人的伪造控制帖在网上贴出后,一时群情激昂;而这戏剧性的一幕,反而使更多
的人来关注、支持这份新杂志,使这份建议书不至于象别的建议那样石沉大海,
这大概是那些人所始料不及的吧。“祸兮福之所倚”,我们的祖先确实伟大;而
我也得顺便感谢一下这些办坏事而成了好事的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下一步是要给新杂志定个响亮的名称。我在中文网贴出征
名启事后,共收到近百个应征名称,网友对这份新杂志的关注由此可见。这些名
称,毫不奇怪,大都在“网”字上打转:网友、网中人、网影、网上行、蜘蛛网
等等,我自己也想了个“天网”,有点气魄,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
容易让人误会为法律杂志;而我之所以想到这个名称,也是因为抓到伪造者的快
意。

    当时有人喜得贵子,正请图雅——中文网上人称“鸦”——取名字。鸦取得
兴起,也来给这份杂志取名了。他一开始极力鼓吹的是“促织”,昆虫名称,又
有督促大家织网的含义。但是那个“织”字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纺织工业,进而
联想到纺织女工,就有娘娘腔之嫌;所以鸦虽然大力为它做广告,赞同者却寥寥
。幸好,在鸦为“促织”大作广告之时,叹息了一声:“语丝”倒是一个好名称
,可惜已被前人用过了。

    一见到“语丝”这个名称,我顿时两眼一亮。我最喜欢的散文诗集《野草》
,当初就是全部发表在《语丝》周刊上的。我自吹熟读鲁迅,却没想到这个名称
。前人用过了怕什么呢?他们用“语丝”之名,毫无意义,是随便找来的两个字
;而我们在今天却可以赋予它新的意思:吐语成丝,不就连成了中文网了吗?何
况《语丝》这份“本无所谓一定的目标,统一的战线”,只是“任意而谈,无所
顾忌”的刊物,其性质倒跟我们这份新刊物有点类似;这样的刊物能坚持四五年
之久,在中国出版史上是罕见的,也足以为我们的典范。鸦说:既然如此,加个
“新”字跟从前的区别开来,叫《新语丝》如何?“新”字,正表明这是新型刊
物,与众不同,于是我便为“新语丝”大声叫好,大做广告了。

    但钟情于别的名称的人也很是不少,只好采用最原始然而公正的办法:投票
表决。中文网的读者有四五万之多,在中文网上投票表决显然不可能,只能实行
代表制。这代表也无法选举,只好指定。我们便挑了大约五十名中文网活跃分子
当代表,一个代表一千人,可比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十万人强多了。再挑出钟意
的人比较多的十个名称当候选,请大家投票,直到有一个名称的赞同票过了半数
为止。大约投了三轮,每一轮淘汰一半候选名称,“新语丝”才以数票之差超过
“网萃”而光荣当选。“网萃”,和其它几个落选的名称:“牛肆”、“丝露集
”和“网里乾坤”,后来便成了《新语丝》的固定栏目名。

    名称有了,还得有人去办它。正如美食家不一定就是大厨,作为编辑,本身
并不需要写得一手好文章,但赏鉴文章好坏的眼力还是应该有的。但是,我又不
在中文网人事部工作,无法去查网客的背景资料,无从得知他们是否有办刊经验
——我自己倒是背景过硬,自中学起就一直在主办刊物,不怕别人去查;至于那
些正在为别的中文电子刊物服务的,我又不敢去请,怕他们分心,也怕他们以后
吃里扒外。所以,竹人和我还是只能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仍然没有组织关系的网
友中挑选编辑。有一两个婉言谢绝,大部分倒都一口答应了下来,创刊号后面附
的编委名单,就是按他们加入的顺序排列的:蠢侠、呆子(天明)、古平、台北
阿生、小宝(冬冬)、灰人、散宜生。散宜生自告奋勇当排版、校对,使《新语
丝》的格式固定化。《新语丝》现在被誉为排版质量最高、别字最少的中文电子
刊物,散宜生功不可没。中文网上的这些文章好手成了《新语丝》编辑,每一期
便免不了都要登编辑的作品,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美其名曰“同人刊物”
。同人者,编辑也是撰稿人,撰稿人自己当编辑也。以后又有了不是编辑而为《
新语丝》固定撰稿的,同人圈子也就不断扩大了。虽然曾有人在网上讥讽我如此
为新杂志卖力乃是想捞个总编当当,但鉴于有的刊物的总编有凌驾于责任编辑之
上的权力随意增删稿件,而我自己对此深恶痛绝,所以在编辑部成立之时我就主
张不设总编,而由各位编辑轮流坐庄当主编。即使当月的主编是混蛋孬种,为害
也不过一期。不设总编而轮流作庄,是报刊中很少见的,也可算是《新语丝》的
一大特色。象这样群龙无首过了一年,也没出什么麻烦,大概也可以吹一句“在
中国出版史上是罕见的”。

    某刊物在介绍各种中文电子刊物时,不知为何竟然把《新语丝》说成美国刊
物。其实《新语丝》的编辑一开始就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冬冬、灰人在欧洲,
散宜生在加拿大,其他的才在美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这电脑网络。我
们在网络上来鸿不断,在网络下却是素昧平生。在美国的几位编辑后来有机会见
了面,干了杯,但那对《新语丝》的编辑出版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

    办刊宗旨在最初也大体定了下来。第一是非政治化,不辩论当代政治。几个
月后全美学自联也说要非政治化,不过他们是为了拉选票,而我们却不过是为读
者的胃口着想。虽然中国的当代政治一直是中文网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往往是
谈的人神采飞扬,听的人昏昏欲睡,而我们还不想让《新语丝》成为催眠药。第
二是只登载文史哲方面的创作稿,注重文学性、思想性,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大杂
烩。读者固然也爱读读新闻,学点电脑、修车知识,收集菜谱什么的,但他们可
以有更好的去处,不必让《新语丝》成为万金油。中文网上成人读物流行,偶然
也有佳作,我们起初的设想,是不妨也选登一点含蓄而有味道的,所以在创刊号
的“不光故事集”里也选了不光的几则带荤的笑话。创刊号出来后,就有读者来
信骂我们下流无耻,不知文明为何物,并以读到《新语丝》为她的人生中的大不
幸,说得我们都很为她难过,仿佛一个好端端的纯洁无邪的公主,偏让我们这群
大灰狼给毒害了。从第二期起,成人读物便绝迹了,这创刊号就显得很特别。我
曾经想给它编一个洁本,或者是在刊头加个“儿童不宜”的警告,然而也终于没
有真地去做。

    这样,经过一个月不到的准备,《新语丝》创刊号便在去年的春节(二月十
日)与读者见面了,一份新型的杂志从此诞生。创刊号登出来的当天,就有一个
陌生的网友来函盛赞那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中文电子刊物,很使我飘飘然一阵,在
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一定要把《新语丝》办成世上最好的中文电
子刊物。”一年下来,雄心壮志是磨光了,但还有这最后的坚持:让《新语丝》
具有自己的特色,有存在的价值。在《新语丝》上首次发表的图雅的《寻龙记》
最近获台湾《中央日报》的散文大奖,《新语丝》上的诗文也不时地被正式的报
刊选用,足见《新语丝》在中文电子刊物中是可以有一席之地的。只要还有读者
欣赏《新语丝》,只要还能通过她团结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只要过一年半载还
能与三两同人煮酒论英雄,也就值得在荧屏前度过这又一个的夜晚。
回复 ojx111 2014-3-14 11:42
中西部人: 我有e-maill 帐号是在 1989年。 通过ghpher 看方舟子在ACT写文章批评基督教,写明史是在1990年到了纽约以后。但是的《华夏文摘》是文摘。方舟子是流氓也好,不是 ...
ghpher???
Did you mean Gopher? 1989年还没有 Gopher 啊
回复 岳东晓 2014-3-14 12:30
中西部人: 我有e-maill 帐号是在 1989年。 通过ghpher 看方舟子在ACT写文章批评基督教,写明史是在1990年到了纽约以后。但是的《华夏文摘》是文摘。方舟子是流氓也好,不是 ...
任何什么粉往往脑子都有点偏差。

【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网管的帮助下,于1992年6月28日设立了ALT.CHINESE.TEXT这个新闻组。】

ACT的所有记录都在网上可以查到,方舟子当时应该不会上网。
如果不是方舟子后来抄袭被人揭发造成肖传国事件,我对他根本没有印象。

另外,那时候上网都是(拼音)实名,账户都是学校提供的。倒是方舟子使用了笔名。

至于方舟子自称中文互联网先驱,跟其科普抄袭一样,属于不诚实的行为---撒谎。
回复 岳东晓 2014-3-14 12:35
ojx111: ghpher???
Did you mean Gopher? 1989年还没有 Gopher 啊
Gopher是1991年才出现的。

方舟子应该是1993年才会上网。因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到1992年才开始试运行开通学生EMAIL账户,他是1993年用这个账户在ACT等处活动。他所在的生物系当时应该不具备联网条件。
回复 岳东晓 2014-3-14 13:19
哈哈,原来方舟子的不诚实行为在网上已经有过讨论嘛  http://www.2250s.com/read.php?2-20302-20302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7 03:00
我根本不是方粉。管他是流氓还是什么蛮。 我们都是根据数据在下自己的定义。他方舟子诚实也好不诚实也好。如果他是骗子也无所谓。如果他是骗子,他揭发其他骗子,就当成骗子揭发骗子而已。我们也是看他揭发的是不是事实。我只看是不是事实。我不会看揭发人是不君子。
回复 中西部人 2014-3-17 03:03
1989年没有。给Gopher 是我到1990年到纽约后才开始看的。具体准确的那个年头,的确也是不是很清楚,毕竟也20多年了。
回复 岳东晓 2014-3-17 03:14
中西部人: 我根本不是方粉。管他是流氓还是什么蛮。 我们都是根据数据在下自己的定义。他方舟子诚实也好不诚实也好。如果他是骗子也无所谓。如果他是骗子,他揭发其他骗子 ...
不是方粉就好。吹捧方舟子的人无非有三点 (1)打假;(2)科普;(3)互联网先驱。

这三点当然都可以放在显微镜下检查,看到底有多少水份。那种盲目追随方舟子的,甚至说他多伟大的,跟方舟子老婆歌颂他差不多--后者盲目吹捧那可以理解,其余的人就有点问题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9 02:04 , Processed in 0.037763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