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黄种人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1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什么要学国学 和学习中的误区

已有 5846 次阅读2013-1-14 14:39 |个人分类:潘启明 老师|系统分类:转帖-时事政治经济| 潘启明, 国学, 儒学, 中国人, 中国文化

为什么要学国学 和学习中的误区

2009年8月16日在北大的讲课提纲

潘启明

  为什么要学国学?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到2018年才会好起来。

  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的时代。

  我们要为它准备。

  中国人现在最需要的,是民族魂,是全中华民族的统一思想,是13亿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切实可行的口号。

  我们是未来的主人。

  我们要在未来的大蛋糕上切一块。

  这是我们学习的缘由。

☆ ☆ ☆

  但我们在学习中,有很多误区。

  第一个误区,我们要向西方学习。

  对中国人最适合的是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适合西方人,我们是学不来的。

  历史上所有冲突都是文明的冲突。

  历史证明,我们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学习,虔诚地拜他们为师,但结果永远是先生侵略学生,永远是先生欺负学生。

  西方文化自顾不暇,更无从救中国。

  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救中国。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近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功,都是中国文化的胜利。

  最民族的也就是最国际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西方文化,这是文明冲突的需要。

☆ ☆ ☆

  第二个误区,民族复兴就是读经、穿汉服、恢复礼教、弹古筝箜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复兴不是复旧,复兴不是复辟。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现存的的最古老的文化。

  现存的、活生生的、而又最古老的,就是最有生命力的。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沉积。炎黄子孙片刻都不能离开。

☆ ☆ ☆

  第三个误区,三皇五帝是个人。

  先秦古籍不是如是说。

  说到华夏祖先,公认盘古开天地和三皇五帝。 许多人认为三皇五帝是八个领袖人物,其实我们的历史不是这样讲的。

  根据《庄子》、《纲鉴易知录》的说法,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为三皇。《太平广记·老子》则称天、地、人为上三皇,而有巢、燧人、知生为下三皇。既然叫“氏”,就不是人名,而是氏族名。三皇就是有巢解决住、燧人解决吃、知生开始生产的三个历史时代。

  五帝也不是五个人,而是以五行为 代表的周期:伏羲(木)、神农(火)、黄帝(土)、少昊(hào,音浩)(金)、颛顼(zhüanxü,音砖须)(水);喾(kù,音酷,嚳是其繁体) (木)、尧(火)、舜(土)、禹(金)、启。其中对中国文化进程影响比较大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这是一个由口耳相传到有文字纪年的过程。

  伏羲氏进行畜牧、神农氏确立农业。伏羲、神农,没有氏的时候是人,冠以氏则应视为一个长达一个历史时期的占统治地位的氏族。

  伏羲又叫庖羲,可见从物质上讲,伏羲文化的特点仍是厨房文化,是建立在新兴的畜牧业基础上时代的厨房文化。伏羲画卦结字,表明我们的先民在有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就有了精神的生产。

  《纲鉴易知录》说神农“传八世”。提拔黄帝的和被黄帝替代的,是两个不同的“神农”。

  黄帝之后,就不再冠以氏,也就是说,不再是氏族,而是个人了。

  到了唐尧,我们就有连续的甲子纪年的记录了。《纲鉴易知录》认为,“甲辰,唐帝尧元载”。我们用甲子纪年推算上去,这个甲辰是公元前2357年。从天象记载推算,唐尧据今4500年。这个甲辰推算大致是不错的。

☆ ☆ ☆

  第四个误区,诸子百家只能争鸣不能兼容。

  《汉书》不是如是说。

  《庄子·天下》虽有“百家之学”之说,但“百”并非实际数目,不过是形容家数之多而已。

  诸子百家,到汉代才有明确定义。 《汉书·艺文志》认为,并非百家,“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究其实,诸子十家都是国家各部门管理经验的总结。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 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指出道家纯系历史史实的记录,是“君人南面之术”。这里的“南面之术”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管理学。而 “君人”即可作动词翻译为“行政”,也可作名词翻译成“最高领导”。因此道家学说就是最高领导的管理之道。《汉书·艺文志》道家名下,有黄帝、伊尹、辛 甲、太公、老子、鬻子、文子、关尹子、庄子、列子、孙子、田子、鹗冠子等。

  道家之外的其余诸家则是各管理部门的经验总结,不是个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政府各部门的管理之道。《汉书·艺文志》认为,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明教化”;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名家,出于礼官,根据名位不同,确立礼数;墨家,出于清庙之守,主持宗祀,选士上贤,处理民事,推行兼爱,不别亲疏;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研究天文、律历、地理,术数、谶纬、象数、占验、卜筮,“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农家,“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伊尹说》、《天乙》、《黄帝说》、《封禅方说》、《百家》为代表的小说家,出于稗官,记载“街谈巷语、道听途说”;《鹗冠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杂家,“出于议官。 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总之,诸家都是国家各部门管理经验的总结,无非都是“南面之术”(即管理之术)的实际应用。由于道 家出于史官,需要记载全国乃至各部门的活动,所以也可以说诸子不过是各部门“史官”对本部门的史实记载与归纳总结,因此诸子也可以说都由道家蜕化而来,实 为道家之别派。

  当然,从艺文而言,除了易、书、 诗、乐、礼、春秋六艺,以及上述九家管理之道,还有诗赋、兵家、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数术、经方(中医)、房中、神仙、方技等,但后者一般认为 是术。《汉书·艺文志》认为,诗赋,“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兵家(包括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者,盖出古司马之 职,王官之武备也”;“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 生之实”;“五行者,五常之形气”;“蓍龟者,圣人之所用”;“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 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 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 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 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 其技术晻昧”。

  对于诸子,司马迁独赞道家,他在 《太史公自序》中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 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摘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直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 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 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 ☆ ☆

  第五个误区,周易是算命的。

  中国古人从来都不是如是说。

  历代都公认,易为六艺之首。能够称为中国文化之首的,当然绝不是我们今天在地摊上见到的算命先生的那点本事。

  刘勰《文心雕龙》说“易惟谈天”,《周易参同契》说,“日月为易”,这至少说明易和天文学有关。

  中国历代讲易,有从象、数、理上讲的,也有从变易、不易、对易上讲的,还有人认为,易者简易也,易者意也,易者医也,易者译也,译者一也,……,不一而足。

  孔子、朱熹等,从易理上讲,则有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之说。

  毛泽东把无极、太极、两仪、四象运用于中国革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无极即我们今天说的归零、空杯;毛泽东说是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太极,毛泽东说是把握全局,心中有数。

  两仪,毛泽东说是两点论,和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

  毛泽东说是准备不如意的事情,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要多看几步棋,要做出防风险预案。

  孔子则在《系辞》说,易和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有关,只不过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实《易经》是至简至易之道,孔子说在《系辞》中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简之善配至德。”

☆ ☆ ☆

  第六个误区,中国人需要科学。

  恩格斯不是如是说。他在《反杜林论》和《劳动在由猿变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中说,现代科学是静止地、孤立地、僵死地、形而上学地研究世界,是过高估价自己的。

  所谓科学,就是把本来一个完整统一的世界,人为地割裂开来,分成数、理、化、生物、地理之类的学科,孤立地研究;就是把本来一个活生生的人,把他解剖成心脏、腰子、大肠、肚子等一堆肉,僵死地研究。

  这种研究的结果,必定见木不见林,必定失衡,必定造成地球这一人类唯一的家园都要遭到污染和破坏的结果。

  《圣经》讲,这是吃智慧果的“原罪”。

  爱因斯坦于1953年给美国加利 福尼亚州圣马托(San Mateo)的J.E.斯威策(Switzre)的复信中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 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 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据商务版《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574页)

  而研究高能物理的学者们,首先看到用西方科学研究粒子,是测不准的,纷纷向中国文化求救。

  现代西方人看重中国的,就是中国连绵不断的五千年文化。

  中国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的五千年,就证明有它的生命力,有它的普适性。

  这就是天人合一,就是敬天畏天,法自然,不破坏自然,复命(归根返元),回归自然。

  这就是它的会当登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它的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平衡观念、和谐观念;这就是它的有生有克的五行生克观念。

  这就是它的求大同存小异,和平共处,尊重多样性的观念;这就是《内经》说的,“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好的是和谐的多样性,不好的是貌合而神离。)

☆ ☆ ☆

  第七个误区,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医院和医生。

  《黄帝内经》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摄生比治病更重要,所以《内经》开篇,先讲摄生、养生。

  中国人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国学学好了,可以治国,可以治军,可以治病,也可以治气,治身。气、身、家、乡、邦、国、天下,事不同而理同。

  国学认为人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为医生。

  国学认为食药同源。

  中国人普遍了解的经络,西方的解剖学根本就找不到,可见西医缺憾到什么程度。

  中国的药店,座右铭是,“唯愿天下人无病,宁肯店中药发霉”,这和西方制药厂专门生产治不好病又治不死人的高价药完全是天壤之别。

☆ ☆ ☆

  第八个误区,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危机是人为的。是资本主义的特征。中国二千年都没有。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两极分化,是个人主义,是吃独食,是资本家、金融大鳄的贪婪。

  这是和西方的从局部、从个体出发、见木不见林,不能居高临下,没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相一致的。

  国学历来注重把握全局、心中有数。

  中国人在处理经济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至少是家。养家糊口,家在口前。

  中国人不是自私自利的,而是有责任心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人的特质。

  《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中国“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家国天下为要的思想,在四千年前的唐尧时代就奠定下来了。

  试想,如果没有个人主义,没有贪婪,没有残酷剥削,那里会有经济危机?即便出现天灾,也会一方有难,八方援助。汶川地震时的中国,不就是五千年中国缩影吗?

☆ ☆ ☆

  认识的误区,远不止这八个,思维的定式,数不胜数,我们生活在谬误中。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我们往往因为时、空、立脚点、观察角度、观察的高度、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从而形成不同认识的误区和思维的定式。

  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瞎子摸象。

  六个瞎子摸象,每人都摸到一点。 摸到耳朵的说象像扇子。摸到腿的说象像柱子。摸到身子的说象像一面墙。摸到尾巴的说象像绳子。摸到鼻子的说象像管子。摸到牙的说象像萝卜。都说自己是对 的,都指责别人不对。他们谁对谁错?他们六个,是谁也说服不了其他人的。只有明眼人看到全象,才知道他们六人,都是又对又不对。 

  国学强调证验。中国人不注重形式逻辑。《老子》81章,章与章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但《老子》五千言,每一句话,都是中国历史个案的纪录和总结,每一句话,都有个案做支持。中国人不需要去评判它的对错,几千年来,中国人只是用自己的活动、自己的行为去证验它。

  国学富于案例。中国讲究道与经, 道原本是道路,经原本是路径,衍伸而为方法。《春秋》、《国语》、《国策》、《左传》、《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记载的全是案例。没有假说,没有定理, 没有推论,因此不需要西方科学的逻辑证明和实证两种方法,也不需要像西方教科书那样,二、三年就要出新版。没有说教,只有叙事,所以甲可以有甲的理解,乙 可以有乙的说明,而国学认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都是正确的。上帝给每条狗一个喉咙,谁能说黑狗叫出来的就是真理,而白狗叫出来的就是谬误。懂此,我们就 懂释迦牟尼为什么不分辨了。

  打破思维定式,走出认识误区。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而国学的证验和案例,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维定式和认识误区。案例给你启示,而证验破除你的定式和误区。

☆ ☆ ☆

  归零、空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是无极。而无极位居周易易理之首,即无极位居无极到太极,到两仪,到四象,到八卦,到六十四卦之首。

  老子说,“复命曰常”,“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国人是以简驭繁的。而复命也即归根返元,知和也即和谐求大同,则是中国人最常做的。

☆ ☆ ☆

  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健全人格,挑战生命极限。

  这是所有先进文化的共同追求。

  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涉及人的解放的问题。而人的解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这就是思想、人格和身体。说得通俗一点,解放也就是健康,不健康是解放不了的。

  联合国健康三定义是思想健康、人际关系健康、身体健康。

  思想健康讲的是思想解放的问题, 是认知的问题,是智的问题,是智商的问题;人际关系健康是人格健全的问题,是人格回归的问题,是德的问题,是情商的问题,是知和的问题;身体健康,是开发 人的潜能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是挑战生命的极限的问题,是求生求寿的问题,是驻颜的题,是复命的问题。

  毛泽东讲德、智、体三好,是这三个方面。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是思想解放,民权是人际关系,民生是生命、是身体。

  西方的民主自由,是思想解放,平等是人际关系,博爱是生命。

  中国的三教也是如此分类的。

  孔子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是思想,性是人格,命是生命。

  释家说,“明心见性”,又求往生与来生。心是思想,性是人格,往生来生是命。

  被道教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说,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大易是思想解放,黄老是价格回归,炉火的开发人体潜能挑战生命极限。

  老子《道德经》说,知和曰常,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易经》是至简至易之道,是中国文化的六经之首。

  只有梳理,才能找到简至易之道。

  《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我们必须找到共同的地方,才能和谐。如果察异,那就只有争论不休了。

  如果看不到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相通的,就会错误的认为中国没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如果看不到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相通的,就会错误地只从字面上向西方学习。学习的结果,民主就变成无政府主义、自由就变成自由主义、平等就变成平均主义。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相通的,我们就会和而不同,在和谐的环境中,享受多样性。

  未来世界是和谐的。因为我们求同,因为我们求大同存小异,因为我们中国人的理想是大同世界。

  最民族的,就是最国际的。

  肯定多样性,文明的冲突就会变成文明的和谐。

  为此,我们热爱国学;为此,我们学习国学;为此,我们发扬国学。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黄种人 2013-1-14 14:40
学国学的意义

  学国学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国家。人类有很多古代文明,比如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等,但它们都断了线。有的甚至无从考证其消亡的情况和原因。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之所以能够长寿达五千年,完全得益于我们的文化。

  世界的冲突,就是文化的冲突。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弱则国弱。

  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 ☆ ☆

  国学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学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蕴育的集体习惯。

  国学,是中国“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不管你意识到没有,你现在的行,就是你以前行为的果。而你的行为,是受你的父母、老师、朋友、周围的人影响的。只要他们都是中国人,你的行为就一定是中国式的。你不可能像你见都没有见过的爱斯基摩人那样去思考、那样去行事。

  人在行动时,起作用的,只有三样东西,一是直觉,是第一感觉;一是习惯,是条件反射;一是情感和情绪。

  前两点,是人不能自主的。而第三点,则是魔鬼。人之所以做错事,就是因为感情用事。

  成功,是因为养成了成功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我们的环境,离不开天天影响着我们的人。

  对一个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一个国家,全民族习惯决定全民族文化,全民族的文化决定国家的命运。

☆ ☆ ☆

  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却想做洋奴,这是很可悲的。你以为你学了一点洋文化,就能进入他们的“上层社会”,那不过是痴人说梦,你顶多不过只能做他们实行文化侵略的一条狗!

  外国人的友好和亲善,是受他们的利益驱使的。

  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们这样说。

  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为什么?

  因为受利益驱使。

  嘴上说战略伙伴,但却炸馆、撞机、军售、军舰还要远离自己的长岛到别人的南海游弋。嘴上说伙伴,骨子里是真敌人。这才是铁铮铮的事实。

  翻脸可以不认人,这就是国际政治。

  我是做情报出身的。我知道,当今的最好“卧底”,就在校友之内,就像当年的黄埔校友一样。

☆ ☆ ☆

  世界的先进文化,我们都要学习。

  但它们那些文化必须本土化。

  中国从1840年鴉片战争到1921年8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辛辛苦苦跟西方学习,虔诚地拜西方为师,但先生总是欺负学生,先生总是侵略学生,先生总是掠夺学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是第三国际的代表李德并不能引导中国走向胜利,死搬硬套的陈独秀和王明,也不能带领中国成功。斯大林在处理中苏关系时,也只代表苏联的利益,而不替中国人着想,赫鲁晓夫就更是撤专家撕合同,唯恐中国成功,唯恐中国不乱。

  再先进的文化,也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再先进的文化,也要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文化相结合。

  中国从1935年到1949年这14年间的翻天覆地变化,证明了世界的先进文化只有中国化,而不是中国文化去削足适履、全盘洋化,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 ☆ ☆

  学国学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人的出发点,永远是集体。

  家、邦、国、天下,永远在个人的前面。

  家和万事兴。孤家寡人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在中国的世界上,吃独食的人,是没有立锥之地的。

  国家不兴,也就没有个人的幸福。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单枪匹马,再有能耐,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红花必须绿叶配,一阴一阳才谓道。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3亿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试看天下谁能敌?

  我们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而学国学。

  没有民族气节、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

  我们为民族气节、民族精神而学国学。

☆ ☆ ☆

  学国学,绝不是钻故纸堆,绝不是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读过去的东西上。

  国学使我们过去五千年,都是伟大、独立、统一的国家。

  今天我们学国学,也就是要发扬这一民族精神。

  我们不是为了学国学而学国学,我们是为了强盛,到历史中去找武器、找工具。

  我们是为了解放思想而学国学;我们是为了健全我们的人格,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社会而学国学;我们是为了开发我们的潜能、挑战生命的极限、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而学国学。

☆ ☆ ☆

  学国学的意义,是为了现实的需要,所以我们只要学会能够自己去读古文就够了。

  这种技能,对于学生可以在20次课内学会,对于成人只要四次课就可以具有这种能力了。

  这需要四种能力:

  第一,认读繁体字的能力。

  第二,阅读没有标点的竖排线装本的能力。

  第三,理解古人句法的能力。

  第四,理解古人辞法的能力。

  培养这四种能力,对于孩子,需要训练;对于成人,只需要揭破窗户纸,他们就可以自己去探知。

☆ ☆ ☆

  学国学,也不是死读书。

  文海浩渺,钻进去会淹死的。

  学国学,也和现代培训一样,需要实地操作。

  中国过去五千年都是强大的。它有它强大的理由。

  外国人跟中国人学的,不仅是四大发明。

  李约瑟通过调查发现,现代西方一切好的东西,追根溯流,源头竟在庄子那里。

  康熙为了引进西方文化,竟然杜撰了一个故事,讲给当时的天文学家梅谷成听。

  清康熙时,梅谷成供奉内庭,读《授时历》及《测圆海镜》二书,看不懂天元术。圣祖康熙教他欧西代数学,并说:“西洋人称这本书叫做《阿尔热八达(Algebra)》,这个名称可译作‘东来法’,是传自东方的意思。”梅读了一遍欧西代数,灵感一来,觉得和天元术相似,于是取出《授时历》一看,顿开茅塞,著成《赤水遗珍》,并说,“这是李冶的遗书,流入西洋后又转而归中国,因为西人不忘其旧,故有东来法的名称。”

  考察爱默生为什么能够写出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成为美国屈手一指的大思想家,离不开他向中国学习的根本。

  我曾经说过,

  秦始皇没有现代化的流水线,   他的百万大军,   用的弩机和箭簇,   全是手工作坊生产,   百万支弩机,   零件可以拆卸互换;   上千万个箭簇,   误差不足厘米0.08。   他的标准,   才是真正的标准。   李冰父子,   不知道什么里氏震级,   他们修建的都江堰,   没有现代大坝的弱点,   不给人类带来灾难,   两千多年过去,   还在造福成都平原;   八级地震过后,   不过是震出一条裂缝,   只需做点维修,   就一切恢复正常。   李冰父子心中的标准,   才是真正的标准。 (我爱你,中国!)

☆ ☆ ☆

  学国学方法,不是跟着中文教授去读死书,而是跟着现代培训讲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培训。

  培训课程有:

  ①思想解放,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全局观念、整体思想、工程理念,心中有数。

  ③分层次和等级,从上一层次着眼,在本层次着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明确的目标,灵活的战术;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

  ⑤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⑥法自然,人与天合,盗天之机,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无不争,四两拨千斤。

  ⑦换位思考,急人之急,想人之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战线,打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一般的团队。

  ⑧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准备不如意事件发生,防范风险;居安思危。

  ⑨开发潜能、挑战生命极限、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延伸寿命、返老还童、平衡饮食、药食同源。

  等等,还可以定制打造。
回复 黄种人 2013-1-14 14:40
学国学不是学儒学

  最近央视10台《子午书简》播《开心学国学》。

  我们为什么学国学?学国学不是学儒学。

  学国学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我们不受外国人的欺负、愚弄。

  最近央视10台最近也在播《源·探索中国》,李约瑟说现代西方科学发明,如果溯源,源头都在中国。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五千年延綿不断的大国。

  在康雍乾时期,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40%。

  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学习国学就是学习炎黄文化中造成中国在清以前持久强盛的精华,而不是学习那些造成我们在最近二百年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糟粕。

☆ ☆ ☆

  国学是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

  《周易·系辞》说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

  《老子》说,“知常曰明”。这个“常”就是“百姓日用”,如果我们不知,那就是愚,如果知了,那就是“明”。

  近年来,人心浮燥,不读原著,甚至中文教授、中国历史教授都读不了线装本没有标点的古籍。

  他们自己不用心,只是重复他们老师的现成话。他们自己不读原著,有些人甚至就是简单地从互联网上直接剽窃。

  他们讲的许多话,只要我们去读一下原著,就会发现漏洞百出。

  他们不完全不分国学的精华糟粕,而且讲一些伪国学。

☆ ☆ ☆

  国学对儒释道而言,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国学是儒,释道不过是补充。

  另一种看法,认为道家与道教是有区别的。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道家学说就是最高领导的管理之道。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指出道家纯系历史史实的记录,是“君人南面之术”。这里的“南面之术”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管理学。而“君人”即可作动词翻译为“行政”,也可作名词翻译成“最高领导”。因此道家学说就是最高领导的管理之道。

  道家之外的其余诸家则是各管理部门的经验总结,不是个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政府各部门的管理之道。诸家都是国家各部门管理经验的总结,无非都是“南面之术”(即管理之术)的实际应用。由于道家出于史官,需要记载全国乃至各部门的活动,所以也可以说诸子不过是各部门“史官”对本部门的史实记载与归纳总结,因此诸子也可以说都由道家蜕化而来,实为道家之别派。

  《汉书·艺文志》认为,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司徒,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儒家“顺阴明教化”,大致就是有关教育的学说。

  汉代是独尊儒术的,而《汉书·艺文志》对儒家的评价也不过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而已。

☆ ☆ ☆

  孔子是什么人?

  根据《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又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这不是庄子贬低孔子。

  正史是讲孔子向老子学习的。

  而孔子自己也说自己要多活几年来学习《易》的。

☆ ☆ ☆

  我们不能一讲国学,就只剩下孔子,只剩下四书五经。

  把中国文化归功于孔子,在世界范围内建孔子学院,是帝国主义的一种破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阴谋。因为孔子的封建礼教,已经过时了,科举早在1905年就取缔了。五四运动已经砸掉了孔家店,认定它是使中华民族落后的根源。我们今天为什么又祭起孔子?

  我们不否认孔子的教育学有他合理的内核。

  但孔学绝不是国学的大部,更不是全部。

  在中国的古籍中,有些是没有一句话过时的,比如《老子》、《周易参同契》。它们都只有五、六千字,又没有一句不适合当今(有人批判它们,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读懂它们),我们为什么不学?

  连拿破仑都后悔他没有在失败前学《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学?难道《孙子兵法》不是国学?

  整体观念是西方在上世界20年代才提出来的。但我们的《黄帝内经》充满了整体观念,我们为什么不学?难道《黄帝内经》不是国学?

  大家都知道,《易》为六经之首,或为六艺之首,我们为什么不学?难道《易经》不是国学?

☆ ☆ ☆

  国学涵盖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历史,开始于有巢氏、燧人氏、庖羲氏、知生氏、神农氏。有家比熟食、有厨房、知道饲养家畜、以农业生产为主更早

  衣食住行,人最需要考虑的是住,因为食、行、衣可以经常变换,而住则往往要住几年、几十年、一生,甚至是几代。难道建筑风水我们不要学吗?

  伏羲画卦,我们的八卦是现代电脑的祖先,难道我们不要学象数吗?

  伏羲又叫庖羲,是中国人有厨房的时代,难道饮食文化我们不该学吗?

  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中国至此有了农业,难道中药、饮食平衡我们不该学吗?

  《周易·系辞》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难道商贾交易我们就不该学吗?

  到黄帝就更多了,文字、天文、数学、医学、养生都已成形,难道我们不该学吗?

  《庄子》的认知学,战国至汉代的五行学说(系统论),难道我们不该学吗?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确定了延袭二千年的高度中央集权和高度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政治制度,难道我们不应该继承吗?

☆ ☆ ☆

  学国学绝不仅仅是学儒学,更不是学儒学知识。学国学要学“道”!

  老子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

  儒释道的核心,都是追求人的解放。这就是道,这就是天道。

  释家要明心见性,孔子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参同契》则认为大易黄老炉火三家核心是“宣耀精神”。

  人的解放,就是老子讲的,“复命曰常”,“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人的解放,就是正心、修身,而后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的核心,就是要和自然、天然保持一致。老子叫复命、法自然。

  而处理人际关系时,国学强调的就是集体主义。普通老百姓叫“养家”,就是我们前头说的“齐家”和“知和曰常”。

  家在农耕时代的过去,是最小的生产单位。我们现在的最小的生产单位是企业。所以齐家,在现代就是齐“企”。了解企业,就了解了中国。管理企业,就要像治家一样。企业员工、服务对象、用户,都是兄弟姐妹,是家庭成员。

  学国学是为了人的解放。“复命曰常”,“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国人都明白了,人才能解放。

  学国学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复命曰常”,“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国人都明白了,都明心见性了,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了,都“宣耀精神”了,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回复 黄种人 2013-1-14 15:01
复兴不是复古

  中华民族需要伟大的民族复兴。但复兴不是复古。

  华夏民族能够屹立世界五千年,就是因为它有伟大的文化。

  中华民族的至简至易,是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够做到的。《易经》、《道德经》等,只有五、六千言,但却是二千年一贯制。

  中华民族的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也是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够比拟的。

  中华民族的讲究保护自然、法自然、人与天合、强调平衡、高者抑之低者仰之、有生有克、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也是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够做到的。

  中华民族的讲究一阴一阳之谓道,目标坚定明确,策略灵活机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上一层次着眼,从本层次着手;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等等,也是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够做到的。

  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从家、邦、国、天下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出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够做到的。

  中华民族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等待机会、抓住机会;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

☆ ☆ ☆

  在当代,我们丢失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最优秀东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找回我们的这些民族的特质。

  我们面临现代社会、面临现代国家、面临现代经济、面临现代科技,我们要发扬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在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现代经济、现代科技方面,走到世界的前列,而不是复古,不是去穿汉服、行拱手礼、办私塾。穿汉服、行拱手礼、办私塾,对中国在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现代经济、现代科技上走到世界前列,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 ☆ ☆

  中国人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从上一层次着眼,从本层次着手。

  中国人都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学国学也是这样。

  过去我们我们说,传统文化。我们说传统文化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去复古,只会想到去发扬它的优秀部分。但不知为什么,人们用“国学”这个字代替了传统文化。

  我最近看到一本书,《国学知识全读本》,张铭一著;武汉出版社, 2010-2-1出版。

  在那里,“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年传统文化与学术”。而学国学变成了胡适整理国故的那种东西。

  而且作者还自命为“全”。如果中国人学国学就学这些东西,那真的就太可怕了。

  而他所列出的叫做国学的东西,不但没有涉及到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而且即便是书中罗列的,也不过是挂一漏万。

  我们不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原则取舍,而却敢冠以“知识全读”。难道中国的名胜古迹就只有他列出的七处吗?中国哲学就就只是他讲的14点吗?它们是重点吗?他们有代表性吗?凭什么这几条就能够冠以“全”字?

  我们需要介绍中国文化的一些常见的概念。这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是有用的。但冠以“全”字,我觉得是应该慎重的。

☆ ☆ ☆

  中国人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从上一层次着眼,从本层次着手。

  对于学习国学的知识,也是这样。站到最高处,就知道五千年的积累,是浩如大海,一本书是不可能概全的。

  我不相信不到一千页的书,能够把国学的知识写全。据我手头上有的,佛学字典就长达千页。道教字典、周易字典、中医字典,等等,都不是小薄本。更不要说百科全书了。

  作为中国人,我对不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情况,我宁愿到百度去“摆”一下。因为我在这里查到的,是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写的,它是许许多多人写的,而且通常都是行家里手才会去写,即便写错了,别人还可以编辑。这比一个人企图把五千年的中国情况都写出来,要稳妥得多。

☆ ☆ ☆

  最重要的,复兴不是复古,学国学也绝不是钻到故纸堆中。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研究一下世界五百强的前十名都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再研究一下我们刚发布的中国五百强都是什么类型的企业,研究一下我们的前十名为什么多是国企、多是资源性企业、多是垄断企业,研究一下我们怎么能够有点创新,研究一下我们中国人是怎样以民为本,研究一下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治国都是治吏,可能更有意义。

  中国人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从上一层次着眼,从本层次着手。

  研究中国问题,必须从世界的全局着眼。

  从世界500强,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趋势。这无论对学生择业,对于企业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世界的冲突,都是文化的冲突。

  看清了方向,我们就可以从我们的文化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我们是不可能脱离我们的文化而生存的。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国血。即便你能够换血,但你也要看看血型,输错了不同的血型的血,是会死人的。

  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不可能再缩回去变小孩;我们已经会走、会跑,学孩子在地上打个滾、在地上爬两下,不是可以的,但以爬代走、以爬代跑就大可不必了。
回复 黄种人 2013-1-14 15:10
国学读什么

  我自己从小就喜欢国学。六十年代,我一直认为中国人要坚持中国人所喜闻乐见东西,不喜欢全盘西化。1978年之后,集中力量学习《周易参同契》。1992年之后,全心身研究儿童教育和企业教育。
  我认为人一生都要学习,解决思想健康、人际关系健康、身体健康的问题。但随着人生的成长,要分三个阶段。从零岁到学校毕业,到走入社会之前,是养成教育,或者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学习主要要学习做事业的立场观点方法。退休之后,主要学习养生。
  这里所谓的“主要”,只是侧重点,不是不要其他方面。
  当然这是就普遍而言,对于个体,可以走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

☆ ☆ ☆

  国学学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云南大学出版社开出的书目是:

 第一辑 诵读全本
  01 论语
  02 老子·大学·中庸
  03 诗经
  04 孟子
  05 唐诗三百首
  06 易经
  07 庄子(上下)
  08 尚书
  09 楚辞
  10 古诗源(上 下)

 第二辑 诵读全本
  0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02 千家诗
  03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04 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
  05 幼学琼林
  06 五字鉴
  07 龙文鞭影
  08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第三辑 阅读全本
  01 礼记
  02 荀子
  03 春秋左传
  04 尔雅
  05 山海经
  06 国语
  07 武经七书
  08 战国策
  09 仪礼
  10 春秋投梁传
  11 春秋公羊传
  12 周礼
  13 宋词三百首
  14 元曲三百首

 第四辑 阅读全本
  01 三国演义
  02 水浒全传
  03 红楼梦
  04 西游记
  05 聊斋志异
  06 史记
  07 吕氏春秋
  08 东周列国志
  09 文选
  10 古文观止

☆ ☆ ☆

  我基本上同意他们的意见。而且云南大学出版社的诵读本,都是有汉语拼音注音的,可以选用做儿童诵读的教材。
  但是我有自己的修改意见。
  学国学,不是为学国学而学国学,学习完全是为了用。没有用的,可以不学。
  对于学国学,我主张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我办幼儿园,不教识字。从二岁半的小班,就诵读老子《道德经》,字是孩子自己认识的,不是老师教的。
  小孩子读经,不需要讲解。特别是不要讲为什么。只要“小朋友,跟我读”就行了。就这六个字就够了。讲原文和“小朋友,跟我读”这六个字之外的其他话,是干扰,不是教育。  
  为了方便孩子诵读,一页的结束,应该是句号,至少应该是逗号。一页书不应该结束在一个意群之内,而就是在两个意群之间。这样老师才能诵读完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请孩子翻页。
  为此,我专门编了《道德经诵读本》做我们的诵读教材。朋友们可以点击绿色字,到新浪免费下载我的《道德经诵读本.pdf》
  阅读国学,要读原文。我反对读译文。译文中有很多不属于原作者的东西,只是译者个人的理解。
  原文如果离现实太远,可是诠注,这是古人历来都这样做的。
  经典也可以简写,去掉错讹字,把生僻字换成今天的通用字,不能换的就注音。做到这两点,再加上标点之后,我们所有小学生,都可以直接读原文。老师只要告诉他们的新闻记者方法就行了。我教小学生阅读老子《道德经》和《庄子》,都是他们自己讲的,我不需要讲给他们听,我只要告诉他们怎样阅读就行了。小学生的理解力、文字能力,一点都不比成人差,而且他们还没有成人们所具有的成见和思维定式。我就根据这一原则,写了一本《新修庄子》当作教小学生《庄子》的原文教材。
  朋友们可以点击下面的绿色字,到新浪免费下载我的《新修庄子.pdf》
  

☆ ☆ ☆

  学校教育结束之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小孩子要学习的,是思想解放(清零、不走样复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格解放(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健康、孝顺忠诚、会换位思考)、身体健壮(身体健康、挑战生命极限、开发人的潜能)。
  所以小孩子要学习的国学,都是必须背诵的。诵读,就是我们的启蒙教育。特别是二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特长,就是背诵。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不给他背诵的素材,他就会去背电视广告、气象预报。
  这个时期的孩子,重点要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系辞》、《周易参同契》、《心经》、《金刚经》、《诗经》、《孙子兵法》、《大学》、《中庸》。这些书,都是没有毛病的。  
  《周易参同契》、《心经》、《金刚经》,不在云南出版社书目之内,但它们对人的解放是很重要的,是必读的。
  《论语》、《孝经》等书的内容中,有一些过时的东西。它们可以背,应该背,但要放在上述重点之后。  
  中国有三教九流,儒家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
  孔子和儒家,是中国文化,但不要以为儒家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是没有错的。
  《汉书》没有把儒家当成中国的主流文化。《汉书·艺文志》认为,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它只是“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的一个部分,即在封建社会(现在已经过时),辅助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的那一部分,它不是各历史时期都是普适的。
  统治中国的外国人根本看不起儒家文化,只有企图消灭中国的外国人,才误导中国人把儒家文化当成中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夷族统治。一次是蒙古人元朝,一次是一次是满清人的清朝。蒙古人在统治中国时期,对待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持鄙视的态度。元帝国制度: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家人士比妓女都低一等,只比乞丐高一等。
  上面我只讲了诵读什么,至于在就学期间个人阅读什么,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

☆ ☆ ☆

  什么叫国学?
  我以为顾名思义,国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国,第二是学。
  国,当然是指中国的,是指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五千年的中国本土文化,是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是五千年的炎黄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学,就是学习、学问、学术、学校、求学,就是教育。
  对个人来说,国学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部门来说,就是研究、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医道、茶道、武术、戏曲,等等,都属于国学范畴,只要个人爱好,都可以属于选择之列。凡属于我国,个人又喜欢,都可以学习,都是国学。

☆ ☆ ☆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学国学的什么部分,个人可以各取所需。
  毛泽东一生不离的,是《资治通鉴》,是《纲鉴易知录》。
  毛泽东这样做有他的道理。毛泽东很清楚,他读《资治通鉴》和《纲鉴易知录》,就是到中国文化里头找立场、观点、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到中国文化中找适合中国人的立场、观点、方法。
  毛泽东的做法,值得学习,至少值得借鉴。
  《纲鉴易知录》和《古文观止》是吴楚材编的两部书。
  这两部书,是满清统治中国的必备书。他们满清了解中国文化、统治中国人,只靠这两部书。在康雍乾时代,满清贵族是世袭的。八旗子弟不需要考科举。考科举是汉人的事。但满清统治者要统治中国,不能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的中华文化知识,主要来自《纲鉴易知录》和《古文观止》。
  我考察历史,满清统治是夷族统治,满清没有给中国文明带来很多有益的东西,只有“旗袍”之类少数有益的印记。根据李约瑟统计,中国过去2000年,平均每年有一项世界级的发明,但在满清统治的266年(1644-1911)间,只有詹天佑的一项火车挂钩的发明。
  清朝是外族人野蛮地侵略中国、奴役中国。孙中山驱逐鞑虏是没有错的。
  我们有些学者把满清统治者当做中国人,可惜人家清朝统治者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慈禧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辩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 “保大清不保中华 ”;“量中华物之力,结与国之欢心。”
  雍正说,“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
  乾隆更直白地说,“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
  出身满洲贵族的清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人。
  为什么满清统治中国,靠《纲鉴易知录》和《古文观止》两本书就可以了?因为它们概括了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
  《纲鉴易知录》是中国编年史,从三皇五帝到明祟祯都有记录。书中有纲有目,有眉批。事实、观点、经验,一目了然。
  《古文观止》选择了从春秋(公元前722)到明朝共2300年间有代表性的散文。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几乎全都在《古文观止》中找到。
  对于多数中国人,工作繁忙,拖家带口,时间有限,除了读自己感兴趣的国学,再浏览一下这两部书也就够了。
  《纲鉴易知录》和《古文观止》,是在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的阶段中,有普适价值的一本书。

☆ ☆ ☆

  在人的老年,最重要的国学读物是《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是非常难读的一部书。全书都是比喻。它实质要讲的,是人的生命科学问题,是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问题 ,是人的情、性、命的修炼问题。《周易参同契》自己说是“宣耀精神”、“三五归一”。
  与之相辅的,可以读《内经》,以及中医中药、针灸、刺血、拔罐、按摩、刮痧、气功、武术、太极拳、膳食之类的国学。
  养生其实应该在童子之身时就开始,不过为了生活之计,没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做。
  退休之后,没有工作可做,颐养天年,应该活得有质量,所以可以把一生之中都在外奔驰之心收回来,照看一下自己之身。

☆ ☆ ☆

  对于教育而言,我历来主张传道授业。
  道就是道路,就是方向、路线、方法。业是一个人谋生的饭碗,是术,是术业。术业要有专攻,这才是铁饭碗。
  道可以悟,可以自己诵读经典;但业必须手把手地教,要有教练,必须耳提面命。
  教育是授渔,而不是售鱼。
  教育不应该灌输知识,老子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识是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去汲取的。
  学校、老师,应该培养习惯,教授方法。
  师傅、教练则应该教授技术,给弟子一个饭碗。
  教育要传道授业,国学教育也应该如此。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9 11:25 , Processed in 0.027960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