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杨晓能:西方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品

已有 2891 次阅读2021-3-8 03:01 |个人分类:华人历史|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杨晓能教授专著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客座主任杨晓能

中国有多少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它们又是怎么历经艰险、漂洋过海,成为西方博物馆的藏品的?很多参观西方博物馆的中国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2015年5月30日,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客座主任杨晓能做客深圳,带来一场题为《东学西渐:超越文化的铭记》的讲座,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读者一览在国外美术馆中的中国文物藏品。


起源于探险的中国收藏

由于百年的战乱,中国艺术史上很多知名的艺术品都流失海外。传说中由顾恺之创作的名画《女史箴图》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这幅画由义和团起义时一个在颐和园驻扎过的英军大尉带回英国,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幅画的价值,只是看中了古画卷轴上的一个精美玉扣,回国之后,他拿着这幅画到大英博物馆去,想请专家看看上面这个玉扣值多少钱,大英博物馆当时的艺术负责人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他对玉扣不感兴趣,而是花了25英镑买下了这幅画。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便宜得不可思议的价格。

大英博物馆首次有规模地系统地收藏中国文物来自探险家斯坦因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rel_Stein,1907年斯坦因去到敦煌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花了大概200银元运走了24箱经卷和4箱画。这些东西后来大部分留在了大英博物馆,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印度的新德里博物馆,因为斯坦因当时到东亚来探险的时候接受了印度的资助。这批发现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杨晓能还特别提到了大英博物馆的95号展厅,这个展厅专门展出清宫收藏的瓷器,这批瓷器数量不大,只有1700件,但几乎每一件在国内都可称为国宝。这批瓷器和英国犹太人大卫有关。大卫出生在印度,他的父亲创办了印度银行,他本人非常喜欢艺术,并大量收藏中国瓷器,其中很多是清末从宫廷中流传出去的瓷器,包括末代皇帝、慈禧太后等人带出来的瓷器。比如末代皇帝曾在盐业银行抵押了4000多件清宫瓷器,因为还不起钱,所以盐业银行要把这些瓷器卖掉,当时国内有一些人想买但是没钱,政府又不太关注,最后被大卫买走了。上世纪50年代,大卫把自己的藏品捐献给伦敦大学建立了大卫美术馆,2007年,这批藏品借给大英博物馆进行长期展出。除了中国瓷器,大卫也收藏中国绘画和漆器,他们这一代人是第一批真正开始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西方收藏家。大卫的收藏非常精美,其中体现出对中国式审美的学习,比如在瓷器上,他收藏的宋代瓷器都是单色瓷,这无疑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品味。杨晓能认为,这种文化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他超越了一个城市,跨越了国家,他开始追溯,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是在寻根。其实包括我们自己,现在所谓的收藏家,也应该借鉴他们这种传统。


到瑞典看仰韶文化

在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知名的是吉美博物馆,吉美是一个收藏家,他把他的收藏捐出来盖了一个博物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卢浮宫与吉美博物馆在收藏上做了一个大调整,用吉美收藏的埃及文物交换了卢浮宫所有东方的中国文物。其中就包括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带回的大量经卷。与不懂中文的斯坦因不同的是,伯希和是一位汉学家,他当时在敦煌待了3个礼拜,挑出了上万卷文书,他几乎把很好的早期的文书全挑走了,花了500银元搬走了20多箱。

除了这些知名的博物馆,在瑞典还有一个东方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但其中收藏的仰韶文化藏品颇值得一观。这个博物馆和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探险家安特生有关,他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学的开创者,是最早在中国进行考古发掘的人,北京人和仰韶文化都是他发现的。当时他和北京的地质所达成了协议,发现的东西一半运回瑞典,一半留在国内。上世纪40年代他把一批很有名的东西研究过以后退回中国,但是这批文物后来失踪了。

文物收藏有时候和政治有很大关系,比如捷克的布拉格博物馆在中国文物及艺术品收藏上就颇具传奇色彩。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面临困境,那时中国代表团曾受邀前去布拉格参加一些活动,彼此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因此布拉格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大批20世纪的中国绘画,而这一时期的绘画正处在究竟该秉持传统还是学习西方的特殊阶段,所以西方博物馆收藏较少。此博物馆藏有齐白石作品70多幅,李可染作品也有几十幅,还有潘天寿、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蒋兆和、关良等画家的作品,很多国内美术馆都没有他们收藏的全。


大都会是收藏中国书法的重镇

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方面,美国的博物馆也非常可观,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在绘画收藏方面尤其突出。比较著名的有五个博物馆,包括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克利夫兰美术馆。

弗利尔博物馆是美国第一家收藏亚洲艺术的博物馆,它是收藏家弗利尔捐资建设的。弗利尔是生于十九世纪的底特律人,早年做火车车皮发财,他发财以后因为工作很努力得了精神衰弱,后来医生建议他放松一下,多做一点收藏类的活动。于是他开始收藏艺术品,最早是买美国画家的作品,后来开始对东方艺术有兴趣。“艺术有时候是一个直觉,这个人本人不会读中文,但是他像天才一样有一种直觉知道美的感觉,他从美的角度收藏了很多精品,有些国内都没有。”比如早期的官窑瓷器,比如赵孟頫的《二羊图》,比如意大利人郎世宁以乾隆皇帝的形象为蓝本画的佛像。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他们的中国文物开始丰富起来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大都会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大家认为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最弱的就是亚洲文物,他们觉得这个博物馆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性的博物馆,所以董事会作了一个决定,从现在开始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收购亚洲文物。大都会博物馆出钱请专家来购买中国艺术品,当时英国收藏家大卫有一张清宫流散的名画《照夜白图》,这张画为唐代画家韩幹所作,是一张流传有序的名画,上面有南唐后主李煜、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题名,乾隆皇帝也很喜欢这张画,在上面盖满了自己的印章。大卫的太太本来准备把这张画卖给大英博物馆,但英国人谈得很慢,消息被大都会博物馆知道了,一个月后这张画被大都会博物馆买走了。

上世纪70年代,大都会购入了很多中国文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文物非常便宜,与西方油画简直没法比,一张西方印象派画可以买一屋子的中国东西,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在国内文物几乎没有市场。

很多知名的收藏家把他们的收藏或捐或卖给大都会,比如收藏中国古代书法最多的美国私人藏家顾洛阜、吴湖帆弟子王季迁、纽约知名古董商安思远等。顾洛阜不懂中文,但却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他平生只藏不卖,曾经以60万美金收购张大千所藏古代书画精品,其中有黄庭坚草书长卷《廉颇蔺相如传》、米芾《吴江舟中诗卷》、赵子固《梅竹三诗卷》、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耶律楚才《送刘满诗卷》以及赵佶、赵孟頫、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等人书法作品,另外还有宋人郭熙名作《树石平远图卷》等。身后根据其遗嘱,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全部赠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使该馆成为美国各博物馆中收藏中国古代书法之重镇。刚刚去世的安思远也是一个戏剧性的人物,杨晓能形容他“一般一个手托一杯威士忌,一手拿一个烟,穿皮靴子,拄一个拐棍,爱吹牛”,安思远很会做生意,他在美国7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低价买入很多文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非常需要外汇的时候,他多次来到中国,买走了大量文物。他的风格是“我全买”,一下子买走几十件、几百件。

纳尔逊最早收藏明式家具

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是最早把明式家具作为艺术品收藏的博物馆。馆长史克明曾经在上世纪20年代到燕京大学做实习生,从那时起就帮博物馆买中国文物。他对中国艺术非常了解,而且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在很多人还没有把明式家具当成艺术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收购了。他甚至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收藏年画,目前博物馆里藏有几千件甚至上万件年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顿美术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这两个美术馆都收藏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中国绘画。由于波士顿博物馆早期负责亚洲收藏的是日本人,所以这里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就带了日本人对中国艺术的品味,收藏了很多人物画、装饰画,是海外收藏中国人物画最好的博物馆,其中包括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唐代名作《捣炼图》等。克利夫兰美术馆的中国山水画收藏非常丰富,包括八大、石涛的作品都有收藏。他们还从很早就开始收藏楚文化文物和早期的丝织品。

对于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过往,每一个中国人都难免痛心。但不可否认,这些文物的流转,客观上促进了东方文化的传播。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些文物的展示,潜移默化地给他们带来东方文化的影响。现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就是在中学时代路过堪萨斯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才开始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

http://www.orgcc.com/news/75596.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6 16:36 , Processed in 0.065751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