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26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焰: 抗战时国军武器不亚于日军

[复制链接]

427

主题

17

好友

3万

积分

精华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3:4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抗战时中国武器比日本差吗?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 徐焰


“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20年前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时,这首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名曲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老舍先生所写的这篇小说的突出之处,在于一方面宏扬了民族的正气,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本民族需要克服的病弱,给人们以更深层次的反思。

在抗战期间,中国军事力量总体上弱于日本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当年腐败的当权者恰恰抓住这一点,以武器落后为自己的不抵抗和无能来辩解,一些唯武器论者也用此来掩饰旧中国的社会病弱。如今的人们要全面地认识抗战史,正确地看待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就不能不对战争期间中日的武器对比做一番比较客观的分析对比。


  中方的轻武器数量质量均优于日本


   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录片的人都会有印象,欧洲战场上的图景主要是陆海空机械化装备的交锋,亚洲战场特别是中国战场的画面却多是步机枪、徒步冲锋、戴斗笠穿草鞋的士兵……当时欧美国家交战,主要以飞机、战舰、坦克和重炮杀伤对手(如苏德战场上伤亡中枪伤仅占三分之一,美军杀伤敌军近九成靠空炮火力)。中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机械化程度都不高,前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只有靠苏援装甲车辆建立的第5军(基干又是第200师),日军对华作战时投入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只有第5师团和第3战车师团。在中日两军的作战伤亡中,枪伤都占一半以上,可见轻武器在战场上仍唱主角。
   从轻武器的主体枪械看,中国军队在数量上始终占优势。从1937年至1945年,日军对华作战兵力保持在50万至105万之间,其中半数装备枪支(多数炮兵和勤务人员不配枪)。国民党军一线兵力则保持在200万至300万,也有半数配备枪支,此外民间武装也有大量枪支(近代中国进口的毛瑟手枪即驳壳枪即近百万支,多为富户购买)。只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因无外援,枪支数量一面少于当面日军和伪军,弹药更是奇缺。八年抗战中,敌后解放区全靠战场缴获和搜集民枪发展力量,至1945年夏八路军总数虽超过90万,却只有37万支枪,平均每支枪又不足20发子弹,仍只能以游击战为主。 
   从当时中国主要装备的枪械质量看,要稍优于侵华日军。抗战前中国军队派系杂乱,不过从清末起军界大都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径枪械,最早大批量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r98毛瑟步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外购外并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此种枪在二战中也一直是德军主要装备,性能优于日军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弹道设计缺陷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眼”。当时人们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仅有少量装备。
   在机枪方面,抗战时中国各派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主要是口径7.9毫米的捷克式(与德式枪弹通用),质量优于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中国人称“歪把子”)。1939年日军研制出九九式轻机枪,同样没有大量生产。日军重机枪为九二式,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中国军队使用的重机构多属马克沁式,除需水冷这一麻烦外,可靠性好得多。抗战后期国民党军还大量装备了美制汤姆逊、英国的斯登冲锋枪,侵华日军一直未装备此类武器。
   日军主要装备手枪是的南部十四年式(中国人称“王八盒子”),因弹簧钢质量差使供弹常出问题,被兵工界称为“二次大战中最差的手枪”。中国当时用的进口手枪杂乱,不过其中多数是德式毛瑟自动手枪(即“二十响”),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自动手枪。 
   当时日本陆军装备特别是轻武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是因重工业-军工基础弱于其他列强,又要集中力量研制飞机和海军舰只。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头目便抱怨陆战装备比日俄战争时强不了多少。1939年夏日本关东军在诺门坎与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交锋,其落后的陆战武器抵挡不住机械化部队,第6军大败战死1.8万人(为苏军三倍)。此后日本陆军虽提出改进陆军装备,却因太平洋战争期间实行保障海空的“超重点主义”,仍无力兼顾。


  抗战前后期重武器对比也发生变化


   在全面抗战前期,日军在重火器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从地面炮兵对比看,中国轻重型火炮数量略少于日军,日制品虽在质量不如中国进口的一些德式装备,却有配套齐全和弹药补充能力强的优势。抗战初期国民党军进口了数百门质量不错的德制山炮和榴弹炮,以75毫米口径炮为主力,却因炮弹需进口且运输手段落后,无法保障火力持续性。如上海“八一三”抗战之初中国的炮兵还能局部压制日军,时间一长便在火力上被压倒。
   中日军队作战时一直流动性较大,攻坚战很少,使用重炮的场合不多。在野战中,双方主要使用轻型线膛炮和迫击炮,装备显得各有所长。中国方面的迫击炮口径大,普遍为82毫米,装备数量却较少,如中央军一个团才有一个迫击炮连(装备4-6门)。日军装备的仿法式81毫米迫击炮不多,一个中队(连)却有6门50毫米迫击炮(掷弹筒),威力虽小却使用便捷和普遍。
   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拾到阎锡山的晋军逃跑时丢弃的12门75毫米山炮,组建了唯一的一个炮兵团,却因缺乏炮弹来源只能在几次重要作战时上阵。抗战期间,八路军的兵工厂自制了部分掷弹筒及其所用弹药,新四军通过从上海秘密运来机器和钢管也生产了几百门51毫米口径的轻迫击炮,不过因弹药有限也只能在关键战斗中使用。在当时的敌后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面对着火力相差最悬殊的条件,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抗战。
   抗战初期日军武器最大的优势在空中,从1937年秋至1941年末,侵华日军一线作战飞机保持在500架左右,并靠本国年产数千架的能力可迅速补充。中国空军的飞机全靠外购,开始主要使用美制霍克III战斗机和随后苏援的伊-15和伊-16,性能与日军的中岛九七、三菱九六战斗机相当,却因飞行员和战机都缺乏补充能力而越打越少,空战主要依靠苏联志愿航空队。1940年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出现后,制空权完全落于敌手。据李宗仁回忆,抗战初期作战时顾虑最大的便是日机轰炸,如汤恩伯等一线将领的指挥所都终日流动不定。
   到了抗战后期,中国战场上重火器力量对比有了重大改变。1941年美国陈纳德的“飞虎队”进入中国战场便开始扭转空战形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部扩编为美军第14航空队,陆续装备大量新型战斗机和轰炸机,如P-51“野马式”为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战斗机。加上日本航空兵的主力外调,1943年以后中国战区制空权已经掌握在中美联合空军手中。据美国第14航空队宣称,其空中攻击共杀伤日军12万人,这自然有夸大成份,不过1944年日军发动攻势确实主要靠夜间行军,打通平汉、粤汉铁路这些“大陆交通线”后因空袭猛烈也无法修复通车。据日军战史记载,在衡阳围攻战时,其前沿部队白天都“要像地老鼠一样钻在洞里”,因供应不济只好让士兵用钢盔舂米吃,险些重蹈英帕尔一战供应断绝的覆辙。 
  从1942年秋至1945年初,美国以空运方式向国民党军提供了13个军的美械装备,如在缅甸作战的新一军一个师的火力都超过日军一个师团。尽管如此,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除了为取得外援线发动打通中印公路的攻势外,在其他战区不仅未能反攻还连遭大败,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丢弃了36个机场,以至中美空军人员都大骂地面部队太不争气。
 
  中方落后在于综合系统能力差
 
   从中日战争的武器对比中可看出,国民党军的很多失利不能归咎于武器,需要从别的方面寻找原因。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在特殊情况下却不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便是长期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落后加腐败注定要挨打”,这话倒是被抗战史充分验证。
   以单项武器而论,抗战期间中国除海军方面无法同日本相比外,国民党军的陆空装备质量并不算差,后期在数量和质量上还都占优势。不过近现代战争是综合力量的交锋,武器对抗也是系统功能的对抗,发达与落后的差别主要体现为系统性的优劣。
   旧中国的腐败、落后和不统一,体现在武器装备方面便是引进时杂乱无章。以枪支而论,各派军阀向不同国家分头购买(常视能拿多少回扣而定),抗战时中国军队的枪支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抗战期间的装备最好的中央军也是先购德械,希特勒为照顾日本对华禁运后,又主要依靠苏联援助,战争后期又搞美械化。装备如此混乱,便经常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对后勤保障是一种灾难。日军的轻武器质量虽不算好,却实现了标准化、序列化,组织火力和供应保障的能力要比中方强得多。
   重武器和装备和使用,更是一个由操纵、维修、补给、运输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旧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虽引进了许多飞机、火炮、坦克和车辆,自身却缺乏弹药、汽油等基本的保障能力,往往坏一个零件都要到外国去配,大量装备经常“趴窝”不能使用。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国,对自身装备能有效保障和维修,作战时协同配合能力也远比中方为高。
   武器性能的充分发挥,还要靠操纵者的精神、文化、体能素质和技术水平,旧中国政治腐朽的弊病在这方面暴露得最为突出。抗战时一些西南军阀部队还是“双枪兵”,行军打仗都要带着大烟枪,精神和体力之糟不问可知。中央军虽然禁烟较严,克扣军饷造成士兵饥寒交迫的情况仍所在多有。加上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的兵源主要靠抓壮丁,补充的多是农村文盲,上层又珍惜所购武器而轻视人命,舍不得消耗多少弹药进行训练,造成战时装备使用效能大都不高。只有派往印度的部队因征召文化兵较多且经过体检,加上身处异国无法开小差,一心打回祖国斗志旺盛,对武器运用也比较得手。国民党军队中驻印军对日作战的战绩最好,除了装备和后勤又有美国负责保障外,主要原因也正在于官兵的素质。
   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猖狂一时,除军官作战组织能力较强,还在于士兵受到“武士道”熏陶,又普遍经过严酷训练。日本步兵出征前至少要在各种条件下打靶耗弹数百发,据当年战场观察,许多鬼子兵在行进中射击不用贴腮瞄准,平端枪便打也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在拼刺刀时,中国士兵因体力和技能大都不如敌,经常要三四个人才能战胜一个鬼子。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抗战期间中日两军摆开堂堂之阵对垒时,日军大多能以少击多。八路军、新四军采取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才能扬长避短,以绝对劣势装备屡挫强敌。 
   抗战期间中国方面在装备使用方面的弱点,恰恰是近代社会病弱所造成。旧中国在外国入侵面前总是挨打,首先体现在人的素质落后,具体表现为政府腐败、军队指挥无能和士兵教育训练素质低下,武器装备的因素还在其次。以甲午战争而论,中日两军的武器在同一档次,清军却无战不败。日本战败前夕,中国正面战场还出现豫湘桂大败而一溃千里,为盟邦所笑所轻(这也是造成雅尔塔会议拿中国领土主权作交易的重要原因)。
   无情的史实,应验了毛泽东的那句名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中国要战胜侵略者,最重要的保障还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回想《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名——“重整河山待后生”,更能让后一代中国人牢记这一历史经验教训,努力提高政治、军事和文化素质,才能重整如此多娇的江山,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任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5 04:36 , Processed in 0.028080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