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1004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岸英苦读英语 朝鲜战场上给彭总当翻译

[复制链接]

466

主题

262

好友

1万

积分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31: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岸英苦读英语 朝鲜战场上给彭总当翻译

字号:T|T2012-09-01 09:16:00    我要评论(0)   点击:105

在《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党史纵览》2010年第8期)一文中提到:1950年10月初,中共中央在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为了你到朝鲜后工作上的方便,先把岸英带去,他既懂俄语,又懂英语。

毛泽东让毛岸英去朝鲜,其中一个考虑,就是为了让彭德怀有一个可靠的翻译,将来与苏联方面联系比较方便。而且让毛岸英担任翻译,还可以让他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战争中得到锻炼。

据原在志愿军总部机要科从事译电工作的刘毅回忆,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战役打响后,前线俘获了两个美国兵, 送到大榆洞,由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长任荣亲自审问。当时懂外语的人很少,就是由毛岸英担任翻译的。

毛岸英精通俄语容易理解,因为他有自1937年初至1945年底在苏联长达9年的学习生活经历。那么,他的英语又是从哪里学的呢?

接受英语启蒙教育

1930年11月14日,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被捕英勇就义,当时毛岸英只有8岁。1931 年春节前夕,经毛泽民安排,毛岸英的外婆和舅妈将毛岸英三兄弟秘密送往上海,由当地秘密党组织安排到大同幼稚园学习。大同幼稚园是中共中央为革命领导人的子女和烈士遗孤的学习于1930年3月开办的,时任上海圣彼得教堂牧师的董健吾为大同幼稚园的负责人。董健吾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上海参加中央特科,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和联络工作。后来由于顾顺章叛变、加之保育员管荷英失踪,为防止意外,1931年冬,党组织决定解散大同幼稚园,将孩子们安全转移。毛岸英、毛岸青由董健吾带回家中抚养。为安全起见,1933年秋天,董健吾又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送到前妻黄慧光家里生活。

董健吾的儿子董琪寿在《我和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卢湾史话》第二辑)一文中讲述了毛岸英在他家里接受教育的情况:“岸英、岸青在我家的几年中,同我们相处,真可说患难与共,相依为命,情同手足,亲密无间。他俩一到我家,父母就严格规定,只准我们叫名字,绝不许连姓带名一起叫。我们心想,大概是大人怕岸英他们被坏人捉去,也就不追问。为了安全起见,没让岸英兄弟上学。为此,我的哥哥(董载元)姐姐(董惠芳)就担负起教学的责任。岸英好学,兄姐除教他语文外,还教简单的英文字母和词句;他每天还写一板大楷,由我哥哥、姐姐替他评阅、画圈圈。一段时间以后,岸英的进步很快,能看小人书了。”

从1933年秋起,毛岸英兄弟俩在黄慧光家里生活将近3年,直到1936年6月底出国。

在苏联期间苦读英语

1936年6月,党组织找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由李杜将军 (化名王元华)将他俩带到法国。1937 年初,毛岸英兄弟俩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康生从巴黎接到莫斯科,送往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学习生活。

1940年秋,第二国际儿童院和第一国际儿童院合并,随之迁往伊万诺沃城。两个国际儿童院都是赤色国际救济会创办的,收养的都是各国共产党、工人党领袖和著名左翼政治家的孩子,据统计当时有200多人,包括世界31个民族,各种肤色的都有。

金振林在他所著的《毛岸英》一书中描述了毛岸英在国际儿童院学习英语的情况:岸英的好友蔡博还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中国的孩子到伊万诺沃市后,也和在莫尼诺市一样,根据年龄的大小分别插到当地的十年制学校读书。岸英、蔡博、郭志成、刘允斌都上了中学。他们志趣相投,除了在学校学好中学的课程外,课余时间大部分放在了学习英语、中国历史、国内政治和中文方面。他们把在莫尼诺建立起来的业余学习小组的习惯也带到这里,一直坚持不懈,目的是回国后能够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毛岸英还组织了英语学习小组,所以,他的英语也很好。

毛岸英有兴趣在课余时间学英语,还组织英语学习小组,大概是由于在黄慧光家里接受过英语的启蒙教育,有了一定基础的缘故。另一原因可能是出于与儿童院里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同学进行交流的需要。

师哲于1938年9月到莫斯科寻找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被临时安排到莫尼诺儿童院担任副院长兼教务长。他在《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也记述了毛岸英刻苦学习并掌握俄文和英文的情况:在苏联,他们生活得舒展畅快。岸英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力求上进,不甘落后,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所以学习成绩很好,会俄文和英文,岸青的身体也得到恢复,俄文学得也不错。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后,毛岸英曾经写信给斯大林,要求上前线却未能如愿。后通过时任苏军政治部副主任的曼努意尔斯基将军,于1942年5月进入伊万诺沃苏雅士官学校学习。1943年1月,进入列宁军政大学深造。1944年8月至11月,毛岸英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见习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高级研究员乌索夫在《毛岸英写给苏联友人的几封信》(百年潮1998年第2期)一文中说,伊万诺沃档案馆还保留着谢尔盖(毛岸英的俄文名字)1943年前后寄给保育院的几封信。在其中一封1943年12月初写的信中,提及他在列宁军政大学花大量时间学英语的情景:

您好,季莫费伊·扎哈罗维奇!

非常谢谢您的来信,请接受我最热烈的问候。我这儿一切如常。最近学习比较紧张,时间不够用,几乎连场戏都不能看。

我要花大量时间学英语,想在这方面取得出色成绩。几乎成了常规,蔡博每个周六都到我这儿来,我们一起过夜,常谈起儿童保育院。

根据毛岸英在信里所讲的情况,英语可能是列宁军政大学当时开设的课程。毛岸英学习英语十分刻苦、认真。

回到祖国接受锻炼

1945年底,经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毛岸英随同两名苏联医生秘密回国。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祖国延安,见到了阔别18年的父亲。毛岸英懂俄语、英语,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马靴,会跳交谊舞,常与美军观察组的成员随意交流,为人不拘小节,与延安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出身农家的父亲毛泽东,并不喜欢岸英身上这些欧化的做派,他向阔别多年的儿子提出了一条要求:到农村接受锻炼,从“洋学生”变成“土八路”。毛岸英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下乡劳动,跟着农民一起吃住,半年后退去了刚从苏联回国的洋气。但他的外语水平并没有退步,毛岸英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的这一愿望也终于得以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5 05:03 , Processed in 0.025271 second(s), 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