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征文】从北京721大暴雨看北京市政建设的问题
热度 39已有 38083 次阅读2012-7-22 10:10
|个人分类:时事新闻|系统分类:时事
7月21号北京遇到了61年不遇的大暴雨,这场大暴雨的后果凸现了北京市政建设多年来沿用的一套落后的排水体系。到现在为止,已有10人死亡,60人受伤。其中,还包括在现场救人的民警一人。有些人是被洪水吹走了下水道的井盖而落水淹死的,也有是被大树和建筑物倒坍压死的,最不应该死的是那位开着江苏牌照的江苏人,在莲花池桥下被关闭在自己的小车里,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后的过路群众的抢救,最后终因水位太深,缺乏必备工具而淹死。
说起莲花池立交桥,这可是每逢大雨必积水的立交桥。自2000年建桥以来,在2002年的第一场大雨中,莲花池立交桥就一次性积水1.5米,当时有众多的公交车被淹,好在那时候的北京小车没有现在普及,因为是大白天,抢救得及时,索性也没有发生什么死亡事件。
自那以后,2004年,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等每次大面积积水,莲花池桥都是在深度积水的立交桥之列。照理说,经历了这么多次的积水,北京市政建设部门的主管者应该拿出一套解决方案来应付这类突发事件,以防类似事件重负发生,没想到这老问题总是不能解决,不仅如此,在新建的超大型小区天通苑内的立交桥(据说天通苑小区的常住人口是5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如天通苑的小区的立水桥立交桥又发生了类似于莲花池立交桥一样的大面积积水,这就太不应该了。不仅立交桥下面的地方积水,上面的天通苑地铁口也被倒灌水,使得经过那里的地铁也不得不也必须短时间中断地铁服务。
打电话询问几个经历昨晚暴雨,且比较了解市政建设的朋友为什么只有立交桥下面会出现这类大面积积水?朋友们回答说,主要问题是在于北京市政的排污水道和排洪水道没有分开。当洪水来时,由于雨水的水流急,堵住了平时污水的流向,让工厂的废水和其他城市污水倒灌出路面,而这些立交桥因为地势低,自然最容易积水。如果情况真事这样的话,那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暴雨区的立交桥下面是最容易积水的地方。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经历这么多次积水以后,北京市市政工程部门不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去过欧美大城市的人都知道在,法国巴黎,德国的法兰克福,美国的洛杉矶等MEGA CITY,在城市的中心区都会有几条很宽的排洪河道,平时看上去就是一个干枯的河床,什么东西也没有,但在暴雨来临时,这些排洪河道就能将突发的积水迅速排出下水道,避免城市内发生积水,造成水灾。这种城市排洪河道正是北京所需要的,可惜这么简单事情,北京市政工程主管部门也没有想到要在北京实施,这些领导们每年都出国考察,怎么连这点东西也没有学会呢?
北京城区面积在不断地扩大,立交桥在不断地增加,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地增长,北京等地天气似乎也在随着面积和人口增加而变化,暴雨的机会比二十年前多多了,如果北京市政工程主管部门的头头们还不想办法,以后的问题会越来越麻烦,但愿这场暴雨给北京市政工程的领导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