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法师的“四谛”释义,出自他编写的《佛教基础知识》,中国佛学院的教材。比较偏重经院式佛学。
“四谛”的关键是知苦。如果你不认为苦是人生的实相,你就不可能有出离苦的意愿。学佛不会有成就。
为何苦是人生的实相?因为人生不安稳,不自在,无法掌控。
不安稳,不自在,无法掌控的原因:(1)起伏变化不定-无常。(2)成败严重依赖外部其他因素-缘生。无常性的缘起人生,注定是不自在、不安稳、不能自主。
谁主宰人生呢?业力。
业力又是什么?过去世身语意行为所留下的“记忆”,佛家称之为种子。
是那个主导行为呢?心。通常五心决定: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也可以说是五遍行的思心所。思心所又分为三: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
业存于何处?心。科学认为记忆储存在大脑里。佛家认为存在心里,也称之为阿赖耶识。
何谓心? 心是一种功能。无相无形,不可见取。通过感觉器官发挥作用。日常表现为人的见闻嗅尝觉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这六种主观感觉。“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
如何改变人生,离苦得乐?
改变身语意三业。把杂染的种子,转化成清净的种子。
比如,以前别人得罪你,习惯是以嗔恨心回击,现在以慈悯心处理。长期坚持下去你的慈悯种子逐渐增长,嗔恨种子会慢慢减弱乃至消亡。唯有无贪无嗔之人,才能八风不动。
身语意三业清净是铁杵成针的活,很难。非大丈夫不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