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动态微博
分享 元音法师 释 “心”、“性”
Chico 2025-1-7 01:20
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心又是什么呢?是我们人的根与尘相对而幻起的一种感觉。 下面我们讲苦集灭道时就会晓得,集是根尘相对集合起来的幻心,是个影子,是虚假的。它是客观环境的反映,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各个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对而生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根、六尘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五節 十二有支(正果法师)
Chico 2024-12-16 02:48
一、名義 佛陀成道,悟得有情之流轉生死,皆由無明為緣,造業受果,而輪轉不息。觀其循環的因果關係,不出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即三有,支是支分,無明等十二法,是有情流轉三有的支分,故名有支。 又有情自體,總名為有,自體中的一分說明為支,總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种子六意---净界法师
Chico 2024-11-14 01:17
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应知,(性)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它到底是什么相貌?在本论当中提出了六点: 第一个是刹那灭。 就是说,这个种子的体性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一个有为法。简别外道:外道说,一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念佛跟往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净界法师)
Chico 2024-11-4 08:00
这个我执拿掉,所以叫“顺从本愿”。如果你这个“我”还在,你根本没有顺从!阿弥陀佛给你规划了一个佛号,给你规划了一个往生之道,你今天用我执,就表示你根本没有投入到这个佛号。 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什么人有投到大觉海?什么人没有投进去?你不要以为你念佛就投进去。你嘴巴念佛,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缘起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
Chico 2024-10-19 22:16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三瑜伽处之二 (妙境长老) 一、寻思义 云何勤修缘起观者,寻思 六事差别 所缘毗钵舍那? 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亦无自性、士夫、中间能转变者,转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唐代龐居士的詩偈及其宗教境界---鄭志明
Chico 2024-10-12 04:09
一、前言   禪宗六祖之後,詩偈相當流行,借比興的詩體,寓藏禪理禪境來宣示化人。以禪入詩或以詩寓禪,皆是禪師的宗教情懷,以偈詩垂語,透露出自性妙體的微旨精義。禪宗雖然主張「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是仍然希望以已悟而教人悟,以已覺而教人覺,因此詩歌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利用其隱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唯识五义
Chico 2024-10-1 12:55
霍韜晦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系講師、法住學會創辦人 傳統上,是把客觀的宇宙攝于心、識。即所謂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但此一心,識之概念是未經判別的。因為若是此心直接生起萬法,此心即是超越的主體;若此心經過阿賴耶識而攝取萬法,此心則是經驗之主體。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真实义品摘要
Chico 2024-9-13 08:23
瑜伽师地论36卷 真实义品。关键点:真实义是 假名安立。 四种真实。七种真如。四种道理。 真实义相: 諸法離言自性,不可言說,絕諸表示。无二。 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云何名為盡所有性? 謂色蘊外更無餘色,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 一切有為事,皆五法所攝; 一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法华 真如理观,逆顺皆方便
Chico 2024-8-21 11:06
净界法师 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但是你有选择。你要种一个牡丹花、玫瑰花的污泥,还是要种一朵莲花的污泥?这就差很多了。诸位!你面对污泥是以什么样的智慧来面对,这很关键了! 我举个例子好了。比如说你儿子或者你女儿,整天跟你唱反调。你希望他A,他就偏偏往B走,这个很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心一境性
Chico 2024-8-12 08:33
  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为数数随念?   这个「数数随念」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下面的解释当然是很圆满,现在我想简单的解释。假设你是修定,你选择好了这个所缘境,你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要「数数随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覆的忆念 ...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1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5-1-19 08:41 , Processed in 0.038531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