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年前,就预言中国将在20多年内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当时很多人认为我在痴人说梦。17年前, 1999年9月9日,我在《钓鱼岛中日决战》一文中指出,【随着其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急速膨胀.日本将越来越难以忍受中国日益强盛的现实.必然迫不及待地更大规模地对我挑衅.并可能以海军进入我国南海】。中国的战略应当是:【加强与俄国的军事合作.增加互相的信赖感。。。在未来的中日战争中借重俄国的力量.联合韩国.对倭寇三面围剿.必置军国主义于死地。对于美国.则晓之以 害、诱之以利可矣。】 在其他论文中,我指出,日本的战后经济是一个抢劫洗钱的过程。实际上,如果看日本的经济数据,它早在1970年代就陷入了低增长,洗钱推动基本告罄。随后的低迷乃至负增长不过是历史必然。一旦洗钱结束,【日本则由于固有的创造力的缺乏,更加黔驴技穷,将无法与中國与其他亚洲国家在市场上竞争,必然寻求冒险的战略。】
强弱是相对的。过去,日本通过侵略使自己变强而他人变成极弱,奠定了其今日的财富基础。一方面,日本人通过掠夺中国的财富使自己变得富有;另一方面,日本人通过破坏中国使对手变得贫穷羸弱。这两者造成的后果是长期的、隐性的。那些显然的就不必说了,读者可以自己思考。隐性的以科技与教育为例,日本人从中国掠夺财富,除现金、黄金、珠宝,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煤炭、铁矿,日本人民就可以白吃白喝、衣食无忧,也就有足够的资金普及教育,中小学生可以免费吃饭、专心读书。日本依靠侵略掠夺的财富提高民族整体的教育水平,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发展工业,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部分人做暂时无法产生效益的科学研究。而中国,在被剥夺财富、家园被破坏之后,先得修复农具,手工进行农业生产,需要花很长时间解决温饱问题,只能从手工农业中节省的一点农产品换成国际通货,优先建设战略性的项目,无法充分投入那些不能迅速产生可见效益的领域。
总喜欢把中国跟日本相比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个比较不是在一个同等的基础上。1997年,我在《对中国和亚洲的掠夺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注一)一文中,分析了美军轰炸(包括核爆)对日本造成的物质损伤,发现仅相当于日本一年从中国东北掠走的财富。因此,日本的战争获利远远大于其战争损耗。
更重要的是,日本通过掠夺财富而建立的人口教育程度的优势不会因为部分物质损耗而丧失。教育是一种能产生长期甚至跨代效益的无形财产,无法单纯通过培养学生需要的金钱计算。假如一个强盗把邻居房子烧了,从邻居家抢了20两黄金,用这钱送自己儿子读了大学,这儿子日后娶的妻子也是书香门第,这个家族就“进步”了。邻居家房子没了、钱也没有了,也无法供子女上学,只能干些体力活,子女结婚也只能门当户对。过了几十年,即使把强盗给抓起来,把其房子没收交给受害家庭,20两黄金加上利息成100两给被抢的,也无法消除抢劫犯罪造成的人口素质优势。在现有文明规则下,不能对没有参加抢劫的强盗儿子进行消灭性或者奴役性处罚。强盗获得的无形利益以及教育优势也就无法消除而将长期维持下去,一家成了书香门第,而另一家成了没受教育的。突然给后者100两黄金也无法把他们一夜从文盲变成大学生家庭。他们要改变这个状况需要至少两代人40年时间,要赶超需要更长时间。类似的,侵略者国家通过掠夺他国财富而大大提高本国人口的教育水平,即使它战败,基础实施最终被摧毁,掠夺的财富被剥夺,它已经用于人口素质的投入而造成的人口优势也无法消除。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末期曾主张将德国男人全部阉割,但这种计划只是愤怒状态下的极端思维。温和的文明人一旦取胜,看到脏兮兮、可怜巴巴的战败者也就不忍了--尽管后者对待弱者完全残酷无情。具备教育优势的人口能够很快修复战争损毁、转入正常。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现有规则对侵略犯罪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
2004年有一名日本经济学家Michio Morishima (森嶋通夫)狂言中国将失去推动力而最终处于停滞状态。当时,日本GDP为每年4.7万亿美金,而中国仅 1.9 万亿美金,这位日本人有当时傲慢的资格,但也有短浅的见识。没有给定时间限制的经济预言与预言地球终将毁灭一样毫无现实意义。11年后,2015年,日本GDP降到了 4.1万亿美金,而中国GDP为10.9万亿美金。面对这种情况,死不悔改而且富有冒险精神的日本必然寻求历史证明似乎非常有效的军事扩张战略,再次通过对亚洲邻国的掠夺与破坏,以寻求日本的发展。
正如我在17年前指出的,日本对华战略一个步骤是在南海对中国进行牵制。南海仲裁案即日本人暗中操盘主使。仲裁结果出来之后,也是日本人上蹿下跳得最欢。今天,菲律宾与美国切断军事、经济关系,向中国递交投名状,誓与中俄联盟,南海已定。中国可以腾出手来了。
任何国家也无法维持永久的繁荣,罗马帝国崩溃了,汉唐盛世之后中国人在蒙古、满清统治下为奴几百年。中国今天再强,也还会有衰落的时候。把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留到未来解决是对历史、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注一:我的这些论文被相关学者在英文著作中引用:
如《China's Deep Reform: Domestic Politics in Transition》by Lowell Dittmer et al;
《China's Quest for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New Equity-Enhancing Politics》by By Baoga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