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坚决打赢乡村振兴这场硬仗!

已有 2178 次阅读2019-8-28 11:3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农村回归农业。这个农业是泛指的,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
      如何实现农村回归农业呢?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人口的转移,二是农业产业的配套,三是恢复农村本来面貌。
      第一,关于农业人口的转移。
      新中国的农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解放后,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提高,而是沿袭我国宋朝以后的农业技术水平,牛耕地,手插秧,人工收割水稻和麦子等。这样的农业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老干部都不理解为什么解放后,还是粮食不足呢?其实,他(她)们是睁眼说瞎话,难道你就没有看见中国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宋朝的水平吗?中国农业的改变是在中国工业化水平提高后,才开始现出机械化的。因为没有工业化,你连一个机械零件都造不出来,何谈农业机械化呢?有人说日本和德国战后发展快,这是瞎扯蛋了,日本和德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工业化国家,战争只是毁掉了它们的一些建筑物,它们的工程技术水平并没有什么损失,经过几年就很快恢复,而中国解放时全国技术人员3万人都不到,并且这些所谓的技术人员根本也没有什么高的技术水平。造一座桥还把茅以升这种在国外当时很普通的技术人员吹上了天。就这么个技术现实。
      农业没有机械化,农业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真正当时的农民是最为困苦的,农民既要无偿交公粮养活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又要养自己,而他(她)们掌握的农业技术却是中国宋朝的技术,全靠自己的一双手。
      毛泽东实现了中国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后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和生物化,为中国农业注入了现代化的活力,插上了农业腾飞的翅膀。可惜的是,这种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集体所有制被邓小平毁坏,中国农业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秦汉时期,变成了家庭承包。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力与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中国农业何去何从的大问题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
      在当前这种承包制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只能是束手束脚,无所作为。无所作为,也得作为,那就是要尽量把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这主要是农业的现代化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农民了。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人口转移一点是一点,一、二、三、四线等城市能够接纳就先接纳。这种接纳是无序的,会造成区域发展失调的问题。这就是我反复强调中国要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并不需要这么多农业人口了,必须转移。

      第二,关于农业产业配套。
      农业产品的加工,要根据生产力水平的要求配套在市县镇三级,并且实现农业加工工业的智能化转型。同时,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尽量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和成本,把农业的精加工尽量分布在农业原料的主产区。这个是国家产业政策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国家发改委的职责所在。

      第三,恢复农村本来面貌。
      农村还是要以农业为主,并且要恢复农业地貌的相应农业生产方式。在此,我要批判那种开发农村宅基地的地产经济模式,那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官僚经济,要立即停止。
      平原要恢复平原粮食主产区经济,山区要搞山地农业,丘陵区要搞丘陵经济,湖区要恢复湖区生产搞渔业为主等。真正要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态经济思想。例如洞庭湖区,是一个湖区,在当前水稻为主,这是在中国粮食短缺时代的不得已为之的产业,现在可以改变了,改变为以渔业为主,恢复八百里洞庭多彩渔业的盛世生态时期。根据鄙人的调查,一个十亩鱼塘比十亩水稻的经济效益要高出十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鱼的需求上升,消费的升级是必然的,洞庭湖区可以提倡大量的生态养鱼。也就是精养和散养相结合,彻底恢复洞庭渔业产业的自然荣光。同时,也恢复中国古代洞庭湖区“云梦泽”的长江水域淡水生态涵养区的自然生态。
      最后,我想用《诗经》里的一首秦风《蒹葭》来表达我对中国农业恢复原始生态的向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稻草 2019-9-4 08:15
抗战全面爆发时,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而日本已是先进的工业国。以钢为例,1937年日本的产量是508万吨,中国仅有区区4万吨。基础工业的落后,会直接反馈在军事实力上。战争期间,日本生产了357万支步枪,中国的产量则不足40万支,且很难得到来自盟国的援助——因史迪威把持美援物资,1942年4月至1944年9月,中国国内战场仅获得1000支美援步枪的补充。
回复 稻草 2019-9-6 13:17
  毛泽东时代的界定,按照实际领导的完整年度计算,从1950年开始到1975年共26年,改革开放后同样计算26年,从1979年到2004年。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对比限定在同时代,从1950年到1975年。

一、粮食产量增长情况

  (一)粮食总产量

  1950年13212.5万吨,1975年28451.5万吨。

  1979年33211.5万吨,2004年46946.9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1.2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0.4倍。

  (二)人口增长情况

  1950年55196万人,1975年92420万人;1979年97542万人,2004年129988万人。

  毛泽东时代人口26年间增长67.4%。

  改革开放后人口26年间增长33.3%。

  (三)人均粮食产量

  1950年239.4公斤,1975年307.9公斤。

  1979年340.5公斤,2004年361.2公斤。

  毛泽东时代26年间人均增长54.9%。

  改革开放后26年间人均增长6.1%。

  尽管毛泽东时代结束时生活还不富裕,但那一代人在简陋原始的生产条件下战天斗地,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不容否定的铁一样的事实。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记老一辈的艰苦奋斗业绩。

三、其他农作物增长情况

  (一)棉花

  1950年69.2万吨,1975年238.1万吨。

  1979年220.7万吨,2004年632.4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2.4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1.9倍。

  (二)糖料

  1950年337.8万吨,1975年1914.3万吨。

  1979年2461.3万吨,2004年9570.7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4.7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2.9倍。

  (三)茶叶

  1950年6.5万吨,1975年21.1万吨。

  1979年27.7万吨,2004年83.5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2.2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2.0倍。

  (四)油料

  1950年297.2万吨,1975年452.1万吨。

  1979年643.5万吨,2004年3065.9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0.5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3.8倍。

  (五)水果

  1950年132.5万吨,1975年538.1万吨。

  1979年701.5万吨,2004年15340.9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3.1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20.9倍。

  (六)猪牛羊肉

  1952年338.5万吨,1975年797.0万吨。

  1979年797.0万吨,2002年4928.4万吨。

  毛泽东时代24年间增长1.4倍。

  改革开放后24年间增长5.2倍。

  (七)水产品

  1950年91.0万吨,1975年441.2万吨。

  1979年430.5万吨,2004年4246.6万吨。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3.8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8.9倍。

  (八)增长速度对比

  毛泽东时代:棉花、糖料、茶叶等生活必需品速度领先;

  改革开放后:油料、水果、猪牛羊肉、水产品等更高生活需求的产品速度领先。

  这说明,经过新中国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食品消费的新要求和农业生产的新水平。

三、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速度对比

  (一)农业机械总动力

  1952年18.4万千瓦,1975年7478.6万千瓦。

  1979年11379.5万千瓦,2002年57929.9万千瓦。

  毛泽东时代24年间增长405.4倍。

  改革开放后24年间增长4.1倍。

  (二)农业用电量

  1952年0.5亿千瓦时,1975年183.1亿千瓦时。

  1979年282.7亿千瓦时,2002年2993.4亿千瓦时。

  毛泽东时代24年间增长365.2倍。

  改革开放后24年间增长9.6倍。

  (三)有效灌溉面积

  1952年19959.0千公顷,1975年43284.0千公顷。

  1979年45003.1千公顷,2002年54354.9千公顷。

  毛泽东时代24年间增长1.2倍。

  改革开放后24年间增长0.2倍。

  (四)化肥施用量

  1952年7.8万吨,1975年536.9万吨。

  1979年1086.3万吨,2002年4339.4万吨。

  毛泽东时代24年间增长67.8倍。

  改革开放后24年间增长3.0倍。

  尽管随着基础的巨大改变,发展速度会有所降低,但只要有一点良知就不能不承认,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方面,毛泽东时代倾注了极大的努力,是旧中国不可同日而语的,也远远高于后来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了中国落后的农村生产力,为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毛泽东时代与美国等国农业对比

  (一)从粮食总产量看:

  1950年:中国13212.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71609万亩),美国15235万吨,日本1810万吨,西德1590万吨,英国1010万吨,法国1690万吨,印度6285万吨。

  1975年:中国28451.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81593万亩);美国29520万吨,日本1890万吨,西德2350万吨,英国1505万吨,法国3730万吨,印度14070万吨。

  1975年比1950年粮食产量增长倍数排位:

  并列第一:中国1.2倍,法国1.2倍,印度1.2倍;

  排名第二:美国0.9倍;

  并列第三:西德0.5倍,英国0.5倍;

  排名第四:日本0.04倍。

  (二)从粮食亩产量看:

  1950年:中国77.0公斤,美国110.5公斤,日本194公斤,西德189.5公斤,英国169.5公斤,法国113公斤,印度42公斤。  1975年:中国156.7公斤,美国206.5公斤,日本370.5公斤,西德273公斤,英国255公斤,法国247公斤,印度74.5公斤。

  1975年比1950年粮食亩产增长倍数排位:

  排名第一:法国1.2倍;

  排名第二:中国1.0倍;

  并列第三:美国0.9倍,日本0.9倍;

  排名第四:印度0.8倍;

  排名第五:英国0.5倍;

  排名第六:西德0.4倍。

  (三)从水产品产量看:

  1950年:中国91.0万吨,美国260万吨,日本337万吨,西德55万吨,英国99万吨,法国51万吨,印度82万吨。

  1975年:中国441.2万吨;美国280万吨,日本988万吨,西德44万吨,英国110万吨,法国81万吨,印度233万吨。

  1975年比1950年水产品产量增长倍数排位:

  排名第一:中国3.8倍;

  排名第二:日本1.93倍;

  排名第三:印度1.8倍;

  排名第四:法国0.6倍;

  并列第五:英国0.1倍,美国0.1倍;  排名第六:西德-0.2倍。

0e391464c9e6dab5217bef88685bc4ac.jpg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业,比西方主要国家和“民主橱窗”印度不但不差,还有相当大的发展速度优势,那些言必称美国和西方的权威们,难道不应当从实际出发认识一下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0 00:23 , Processed in 0.028720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