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ww_719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6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ZT

热度 13已有 27697 次阅读2014-10-22 22:29 |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湖南人, 中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czMTc4NA==&mid=201290268&idx=4&sn=59de6d4656fe747e18b10bc1cb3f62d7&scene=1#rd

 

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

2014-10-09 王开林 人民论坛网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在区位、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皆不如江、浙、粤。但湖南却人杰地灵,在近现代史上人才辈出,就有评价称“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那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呢?湖南人靠的是他那份刀刚火辣性格,靠的是湘籍雄奇之士的高尚品德,靠的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才气。



在本书(《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王开林著)中,地域概念其实无关紧要。尽管那些高蹈远翥的一代天骄与湖南这方热土息息相关,但他们并不受三湘四水的局囿,在中国大擂台上,他们都是重量级的角色——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湖南人心气特别傲,胆气特别豪,才气特别高,天性喜欢出头冒尖:执政有毛泽东胡耀邦,治国有刘少奇,打仗有彭德怀,抓经济有朱镕基,绘画有齐白石,编剧有田汉,写小说有沈从文,作曲有谭盾,研究杂交水稻有袁隆平……这些现、当代杰出人物的事迹可谓有口皆碑,家喻户晓。

倘若我们飞跑的好奇心不肯就此止步,还要探头往历史的纵深处再仔细瞧一瞧,肯定会更加吃惊,因为赫然在目的是这样一行文字——“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

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其中容或有些水分,但它跟晚清盛传的那句“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一样绝非故意夸张。晚清70年间(1840~1911),湖南涌现出来的人才,论质论量,江、浙、粤三地必须集合全力方可抗衡。

数百上千位卓然命世的雄杰,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等多方面,成为近代中国的“火车头”。他们同赴时艰,共纾国难,从未有过畏葸和退缩。

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一文中写道:“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诚然,在大批湖湘雄杰中,无论是守旧的“后卫”(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维新的“中场”(魏源、郭嵩焘、谭嗣同),还是革命的“前锋”(黄兴、蔡锷、宋教仁)都是世间不可多得的顶尖高手。若将他们组成一支“全明星足球队”,真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还有一些说法也是耳熟能详的,比如:湖南人流血不流泪,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又比如:“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浙江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而湖南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些。”为赢得这些赞誉,湖南人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

【刀刚火辣性格造就湖湘雄杰的奇能伟力】

从整体上打量湖南人,我们有何观感?作为一个种群,一个长期在蛮荒地带拓展生存空间的内陆种群,由于气候潮湿、环境闭塞、资源匮乏和风俗蒙昧,湖南人并非得天独厚,从一开始他们就必须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从艰苦贫穷之中找到乐趣……他们抱成一团,结为一体……湖南人吃辣椒号称“天下第一”,其“辣”字诀的极端表现是:办大事快刀斩乱麻,作风极为凌厉;对敌方心狠手辣,不留丝毫余地。

湖南人刀刚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归纳起来,其特点至少有以下11个方面:

一、质朴,务实而不务虚;

二、倔强,又谓“霸蛮”,头撞南墙而不回;

三、傲岸,不拘细行琐德;

四、吃苦耐劳,如同骡子负重行远;

五、坚韧执著,屡败屡战,不胜不归,打脱牙齿和血吞;

六、刚健,勇于任事,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

七、自信,天降大任,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八、好学,虽武将亦能折节读书,求知欲旺盛;

九、任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锄强扶弱;

十、特立独行,具有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坚强不磨的志节,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十一、不怕死,不要命,老子不信邪,要死卵朝天,不死变神仙,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在最无退路时舍身忘死。


近现代文人汤增璧曾说:“湖南人士矜气节而喜功名。”这话大抵是不错的。湘籍民主革命家宋教仁一言以蔽之:“湖南之民族,坚强忍耐,富于敢死排外性质之民族也。”

另一位湘籍名家章士钊则说得更为透彻:“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喜欢干大事,能够成大局的湖南人确实知行合一,只要认定了某个主义、某条道路,就会持之不疑,行之不悔,“一意干将去”(左宗棠语)。

湖南人“霸蛮”而又“灵动”,其不胜不归的心劲体现为一种比野山椒更辛辣,比牛皮筋更柔韧的硬汉精神。此外,湖南人有很强的地方观念、种族观念和国家观念,连闾巷细民也关心政治,先天下之忧而忧。湖南人建功、立业、扬名的心劲特别足,这也许是接受了屈原的精神遗产的缘故吧。

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翁同、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和章炳麟这些“王牌”人物无不与湘地的俊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是师徒,或是盟友,或是同志,或是劲敌,或是仇雠。

由当初“无湘不成军”到后来“无湘不成事”;从当初“蛮荒之地,人材鲜少”到后来“湖南人材半国中”,近、现代百余年间,湖湘雄杰的奇能伟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湘籍雄奇之士品德高尚,湘人方才在近代史上唱主角】

从晚清到民国,政界、军界、文艺界的湘籍巨子普遍重视品德修养,胸襟开阔,器识弘远,为人行事光明磊落。

比如两江总督陶澍就从不乱来,他在安徽巡抚(相当于省长)任上时,深感官场腐败,看出“子民”与“父母官”之间早已形成深刻的仇隙,那些威福自享的官吏“其于百姓则鱼肉也,百姓视之,亦虎狼也”(《陶文毅公年谱》),他欲以一人之力澄清安徽一省的吏治。

但由于贪官污吏十分奸猾,彼此勾结,慎为掩护,不易彻查,体制上的漏洞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堵住,陶澍治来治去,功效甚微,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撰写一副自警联高挂于府堂之北:“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无人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他决意做宦海清流,这是传统知识分子内心最深处的自洁精神在起缓释作用。

又比如“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他一生勤政好学,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无人能出其右,他终生以“血诚”二字待人处事,训弟教子,且主张持家勤俭,亲为家中妇女制订功课单,以使她们免于骄惰。

又比如湘军大帅左宗棠,他自比为黄牛,乐于负重行远,年近古稀,他仍然统领湖湘子弟远赴天山之北,平定叛乱,收复疆土,他不顾高龄,坚持住在军营,与士卒同甘共苦。后来,他的大儿子左孝威去塞北省亲,随父亲入住军帐,受寒致疾,回家后一病不起。

又比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危急关头,他义薄云天,誓为变法而流血,却敦促梁启超赶紧逃出魔爪,他那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的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由衷说出的。

又比如民国元勋黄兴,他不争名位,延陵高揖,曾对胡汉民说,“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这无疑需要极大的雅量。

又比如民国大将蔡锷,他不仅主张“军人不党主义”(即军人严守中立,不加入任何政党),还特别关心民瘼,他任云南都督时,云、贵两省的商贾感戴其恩德,大家合计着要为他铸造一尊高大威武的铜像。蔡锷敬领大家的好意,却用这笔款子赈恤两省的饥民。

事后,他对大家说:“君等铸我像,享受荣名,在百年千年之后,若辈哀鸿,食此涓滴之赐,当可活命无算。彰人之功,不若拯人之命也。”这才是足以垂范千古的伟人之仁。正由于这些湘籍的雄奇之士品德高尚,湘人才能在近代史上唱主角,执牛耳,充当火车头。

【湖南人的最强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人类历史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伟人的历史。”

英国哲学家卡莱尔先生这一毫不含糊的观点长期不为某些历史学家所认同,但证诸古今,如合符节,很少有什么例外。“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伟人是一面极为清晰的镜子,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到一个时代的理性与疯狂、进步与反动。

中国渴望与世界接轨,渴望富强发达,渴望成为东方的醒狮和飞龙,由来久矣。然而,怎样才能使中国猛醒和腾飞?从何处方可获知那句“芝麻开门”的秘咒?百余年来,湖湘英杰一直为这个想法生死以之。自晚清洋务运动以迄于今,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一波三折,历史提供了太多太多血泪相和的教训,这是后人不应该轻易忘却的前车之鉴。

知人而论世,论世而知人,谈何容易!本书(《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王开林著)共收入26位湖湘英杰,他们既是本书的骨架,也是本书的血肉和筋脉。我要特别声明,在本书中,地域概念其实无关紧要。尽管那些高蹈远翥的一代天骄与湖南这方热土息息相关,但他们并不受三湘四水的局囿,在中国大擂台上,他们都是重量级的角色。

中国近、现代史“放湖南人出一头地”,使三湘人才喷薄激涌的景象蔚为壮观,这一放便放出许多的轰轰烈烈,放出无数的可歌可泣。

孙中山曾在诔词中称道宋教仁:“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湖南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第一人。

魏源是中国早期洋务派中极力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第一人,郭嵩焘是中国外交界中仗节出使欧洲的第一人,谭嗣同是中国维新派中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

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以极大的肺活量唱出了湖南人的最强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可不是只图悦耳的花腔,而是湖南人打从火辣血性里吼出的一嗓子。我在本书中所抓的全是典型,这些超级“钻石”光芒耀眼,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路过

鸡蛋
7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2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6 个评论)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2 23:13
这更象挑拨地域冲突的文章。
回复 ww_719 2014-10-22 23:31
Pisciculture: 这更象挑拨地域冲突的文章。
   给某些人看的,哈哈..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2 23:34
ww_719:    给某些人看的,哈哈..
知道你在拍马屁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0:01
Pisciculture: 这更象挑拨地域冲突的文章。
你这种思维缺乏逻辑啊。比如说解放军中某军总是打胜仗,因此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扬。这是不是挑起军队内部的冲突与火拼呢?当然不是。这是让其他部队学习、追赶。

在中国的大地上,湘人就是这么一支军队,作为汉文明的优秀代表,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0:04
ww_719:    给某些人看的,哈哈..
湖南对汉文明做出的贡献,无须追究根源,只要列举事实就行了。

1931年,日军2万侵犯东北,东北军30万多名而逃,留下东北妇孺任倭寇蹂躏。蒋介石政府却不敢向倭寇宣战,而是节节退让。这时是谁向日本宣战? 毛泽东的苏维埃政府。。。

但这都是历史了。湖南人虽然在民族危难之际脱颖而出,但和平时期,只靠实力、不会投机钻营、左右逢源的湖南人就会逐渐从政坛消失。
回复 中西部网客 2014-10-23 00:32
作者王开林自己就是湖南人。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1:35
中西部网客: 作者王开林自己就是湖南人。
  四川人、湖北人、广东人都可以写上一篇,广西也还有点料。
回复 宜修 2014-10-23 01:43
【湖南人的最强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假如各省籍人士均能喊出这样的强音,则“中华梦”指日可待。不是惟湖南人为最,而是提倡各省籍人士呼出强音。
回复 中西部网客 2014-10-23 01:52
岳东晓:        四川人、湖北人、广东人都可以写上一篇,广西也还有点料。
老毛从来没有"湖南""湘军"挂在嘴上,你从老毛嘴里能听到的是"五湖四海"。

将来军队国家化,解放军就改名为"共军"-共和国的军队。

共军事实上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秦军,汉军,隋军,唐军,元军,明军,清军都没法和"共军"比,湘军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强大的地方武装,就更别提了。
回复 ww_719 2014-10-23 02:09
Pisciculture: 知道你在拍马屁
     我是拍我班长,哈哈..
回复 ww_719 2014-10-23 02:10
岳东晓: 湖南对汉文明做出的贡献,无须追究根源,只要列举事实就行了。

1931年,日军2万侵犯东北,东北军30万多名而逃,留下东北妇孺任倭寇蹂躏。蒋介石政府却不敢向倭 ...
   你高兴吧,哈哈哈..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3 02:11
岳东晓: 你这种思维缺乏逻辑啊。比如说解放军中某军总是打胜仗,因此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扬。这是不是挑起军队内部的冲突与火拼呢?当然不是。这是让其他部队学习、追赶。 ...
和汪精卫一起为日本人做事的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周佛海也是湖南人,按作者的逻辑是不是完全可以写一篇结论完全相反的湖南人的文章?其实这类文章和台湾那些岛民吹嘘台湾人比大陆人优秀一样无非是挑拨地域冲突。近代史上湖南比其它省份出了更多的优秀历史人物不假,但不能因此说湖南人怎样怎样。这种结论和北大出了个卖肉的毕业生就因此说北大的学生胸无点墨一样偏激。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2:11
ww_719:       我是拍我班长,哈哈..
湖南人也有怂的。你班长就死活不敢应战。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2:13
Pisciculture: 和汪精卫一起为日本人做事的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周佛海也是湖南人,按作者的逻辑是不是完全可以写一篇结论完全相反的湖南人的文章?其实这类文章和台湾那些岛民吹嘘 ...
每个省都有怂的。像娃娃他们班长就不敢应战嘛。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军里面,也可能出现逃兵。

你得学会用统计观点来评估一个群体。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3 02:16
ww_719:       我是拍我班长,哈哈..
真想拍你班长,你也可以写和汪精卫一起为日本人做事的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周佛海等人为例的结论是湖南人是汉奸软骨头的文章。
回复 Chi202 2014-10-23 02:22
宜修: 【湖南人的最强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假如各省籍人士均能喊出这样的强音,则“中华梦”指日可待。不是惟湖南人为最,而是提倡各省籍人士呼 ...
千万别嫁湖南人!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3 02:24
岳东晓: 每个省都有怂的。像娃娃他们班长就不敢应战嘛。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军里面,也可能出现逃兵。

你得学会用统计观点来评估一个群体。 ...
就是用了统计观点才说那文章是偏激的,文中的那些人能占到湖南人的多少?用低比例引伸出湖南人好你就认可,用低比例引伸出湖南人不好你就不认可。其实这也不能怪你,其它省份的也是同样的心理。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2:28
Pisciculture: 就是用了统计观点才说那文章是偏激的,文中的那些人能占到湖南人的多少?用低比例引伸出湖南人好你就认可,用低比例引伸出湖南人不好你就不认可。其实这也不能怪 ...
你统计好像没学通啊。按你的逻辑,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只占人口极小比例,不能说明美国科技比中国先进。

省份之间的比较,是在相同标准下横向进行,比如说湖南人对中国的贡献与其他省人对中国贡献比较。
回复 Pisciculture 2014-10-23 02:40
岳东晓: 你统计好像没学通啊。按你的逻辑,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只占人口极小比例,不能说明美国科技比中国先进。

省份之间的比较,是在相同标准下横向进行,比如说湖南 ...
获诺贝尔奖的人数的低概率事件不是戴有色眼睛得出的(人文类的诺贝尔奖除外),这文章的作者是预先设置了前提,属于有方向的选择。
回复 岳东晓 2014-10-23 02:54
Pisciculture: 获诺贝尔奖的人数的低概率事件不是戴有色眼睛得出的(人文类的诺贝尔奖除外),这文章的作者是预先设置了前提,属于有方向的选择。 ...
湖南在近现代对于中国的贡献,明显超过各省的总和,这是一个现象。从湘军剿灭拜上帝教,拯救汉文明开始,湖南人基本书写了中国的历史。湖南人夺回了新疆、西藏的领土,这也是事实,是可以用平方公里计算的。

部分数据参见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297491.html

无湘不成解放军——兼谈我军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徐 平
2011年08月01日10:36   来源:《北京日报》

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一说法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但是,纵观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军高级将领中湘籍将领颇多,例如,在新中国首次举行的授衔中,名列共和国将帅榜的十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这两项共20名高级军衔中湖南人竟有9位,几占半数,正可谓“无湘不成解放军”。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地域文化现象。那么,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历史渊源:晚清历史上就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说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帮办湖南团练,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至1854年初,已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这种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一改自北宋以来“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军事准则,形成了地方武装势力。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以后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称“中兴四大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这可以说是后来形成“无湘不成解放军”现象的历史渊源。

  ■文化性格:湖南人“性质沉毅”、“敢负责任”(蔡元培语)

  从曾国藩创办湘军起,湖南开始出现人才喷涌的局面。此后,从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从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一拨拨湖南志士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冲锋陷阵。

  清末维新运动,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湖南维新志士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

  辛亥革命,亦是湖南人冲锋在前。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籍有20人,占其1/4,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堪称主将。

  护国运动,又是湖南人率先发起。蔡锷、程潜等高举反帝制义旗,通电讨袁,全国响应。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批湖南有志青年争相投考黄埔军校。黄埔军校1至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居全国之冠。许多三湘子弟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著名将领,如共产党方面的陈赓、许光达、黄公略、左权、肖克、宋时轮等;国民党方面则有宋希濂、郑洞国、李默庵、黄杰、刘戡、廖耀湘等。湖南籍的黄埔学生中共出了200余名将军。

  近现代中国百余年间,可谓是“湖南人材半国中”。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44人,居全国之首;次为广东,38人;再次浙江,22人。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63人,仍居第一位;第二位为广东,44人;第三位为四川,40人。无怪乎民国时有言:“中国若为德意志,湖南即是普鲁士”。

  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一文中写道:“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

  ■人民解放军中湘籍将领之比例

  在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上,涌现出了大批湘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林伯渠、李立三、李富春、陶铸、胡耀邦等为主要代表,在党史军史上举足轻重,功不可没。特别是在人民军队中,湖南籍将领更是占了很大比例。

  (1)我军1955年授衔的中将以上的开国将帅湖南人最多。十大元帅,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十名大将,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人;57位上将,有王平、王震、邓华、甘泗淇、朱良才、苏振华、李涛、李志民、李聚奎、杨勇、杨得志、肖克、宋任穷、宋时轮、陈明仁、钟期光、唐亮、陶峙岳、傅秋涛、彭绍辉等20人,占三分之一;177位中将,有张震、廖汉生等45人,占四分之一强;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共254人,湖南有73人,近三成,居各省之首。

  (2)在我军“36位军事家”排行榜上湖南人高居榜首。上世纪末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有15位是湖南人,占40%强。他们是: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黄公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四川、湖北,分别有7人、4人。

  (3)百科全书“解放军军事人物”中湖南人名列前茅。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卷,共收录我军各时期主要领导人和高级指挥员199人,其中湖南籍58人,近三成,居首位。比第二位(湖北籍33人)和第三位(四川籍19人)总和还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共收录976人,其中湖南籍205人,占五分之一强,居各省之首。

  (4)在各个历史时期湖南籍高级将领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组建了10个军团,有6个军团长是湖南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刚改编时的6个旅有3个旅长是湖南人,以后成立的5个纵队有3个纵队的司令员是湖南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的7个师有3个师长是湖南人。解放战争,1949年1月以后人民解放军先后成立了20个兵团,有11个兵团司令员是湖南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4任司令员和4任政委全都是湖南人,即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二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第三任司令员和政委杨得志、李志民,第四任司令员和政委杨勇、王平。

  ■湖南三次著名暴动与湘籍将领

  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湘籍军事人物之所以剧多,其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三点:一是近代以来形成的湖南人敢为天下先之革命精神和流血不流泪之英雄气概之文化性格的影响。二是进步思想的影响。大革命时期湖南工农运动非常活跃,是当时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省份之一。马列主义的传播为众多湖南将领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湖南的三次著名暴动(秋收暴动、平江暴动、湘南暴动)的影响。

  秋收暴动:即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经过三湾改编,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过秋收起义的湖南籍开国将帅有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2人,中将7人,少将5人。还有何长工、杨立三等高级将领。

  湘南暴动: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2000多人,在湘南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参加过湘南起义的湖南籍开国将军中有大将2人,上将4人,中将8人,少将5人。

  平江暴动:包括“三月扑城”和“七月起义”。1928年3月16日,中共平江县委组织了著名的“三月扑城”,近20万农民包围并攻打了平江县城。7月下旬,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邓萍等领导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占领平江县城,成立红五军。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军党代表,邓萍为参谋长。参加过平江暴动(三月扑城)和平江起义的湖南籍开国将帅共有50余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6人,中将10人,少将30余人。

  可以说,这三次暴动是孕育我军中湖南革命将领的重要实践基础。湖南的许多农民、工人、士兵、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之路,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成长为高级将领。有近半数的湖南籍开国将领就是从这三次暴动中走出来的。在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参加湖南三次暴动的有11人。

  (作者为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大校)

  主题延伸:湘籍革命烈士何其多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湖南烈士夏明翰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代表了湘人视死如归,宁折不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多少湖南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生命——蔡和森、何叔衡、罗亦农、向警予、郭亮、陈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毛泽东夫人杨开慧、刘少奇夫人何宝珍、朱德夫人伍若兰也都是湖南烈士。

  湖南省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达10万多人。据粗略统计,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担任过军以上的湖南籍高级指挥员有:黄公略(红六军军长)、段德昌(红六军军长)、李天柱(红八军代军长)、邓毅刚(红九军军长)、伍中豪(红十二军军长)、何昆(红十四军军长)、蔡申熙(红十五军军长)、胡少海(红二十一军军长)、刘士奇(红二十七军军长)、寻淮洲(红七军团军团长)、刘畴西(红十军团军团长)、李赐凡(江西军区司令员)、毛泽覃(闽赣军区司令员)、邓中夏(红二军团政委)、夏曦(红三军政委)、蔡会文(红三军政委)、曾中生(红四军政委)、柳直荀(红六军政委)、邓乾元(红八军政委)、陈奇(红十五军政委)、于兆龙(红十六军政委)、徐洪(红十八军政委)、陈东日(红二十军政委)、曾日三(红九军代政委)以及著名红军女将领胡筠、女游击队长贺英等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湖南籍高级将领还有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卢冬生(松江军区司令)等人。
123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19 09:06 , Processed in 0.057610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