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Chico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四慧行/四种观

已有 1726 次阅读2023-2-10 11:42 |个人分类:佛教文章|系统分类:个人日记



一、能正思擇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怎麼叫做「能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這是把所緣境也標出來。

「謂於淨行所緣」,「淨行」,這句話怎麼講呢?「行」就是心,就是清淨這個心。心有貪、瞋、痴,有很多的問題就不清淨了!或者是依在這個境界上修觀。

「或於善巧所緣境界」,善巧有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也是所緣境。以「善巧」為「所緣境界」上修觀。

「淨惑所緣境界」,分世間道、出世間道。
世間道,就是『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六行觀,這樣修止觀。
出世間道,就是『苦、集、滅、道』。「於淨惑所緣」,就是清淨這些煩惱的迷惑,依此為所緣境。

「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不管是那一個所緣境,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去。「能正思擇」,就是依據佛陀的法語去觀察,叫做「正思擇」

「思擇」什麼呢?「思擇盡所有性」。
韓清淨《披尋記》:「能正思擇盡所有性者: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擇盡所有性
「思擇諸事」,就是淨行所緣、或者是善巧所緣、或者是淨惑所緣。
譬如說是緣善巧所緣,善巧所緣修蘊善巧,觀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那就思惟「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思擇彼諸事」都是緣起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由因緣現起的,叫「思擇諸事」。「及彼自相」,緣起的色、受、想、行、識它有自己的相貌,譬如說色:色以變礙為相,是它的自相。「變」就是變化的變,障「礙」的礙。身體這個四大,它不是安住那裡的。多少年一看,這個人老了,這是變了,實在是剎那剎那的變異。「礙」,質礙,有障礙。這個牆有障礙,你從這個地方你過不去,有障礙。我們人身的色、受、想、行、識,

這個色,地上也是有質礙的,有質礙。變礙為它的自相。
譬如這個「受」,受是心法,它是無障礙的,心法是無障礙。那麼它以什麼為相呢?以領納為相。就是它能領受外面的境界。領受,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受蘊以領納為它的自相。

「想」,想以取相為相。內心裏面去觀察一切、一切事情的相貌,這就是取相為相。或者取可愛的相;或者取可憎的相。或者是色法的相,或者受、想、行、識的相,各式各樣的事情。想以取相為相。

「行」以造作為相。心開始行動,不高興這個境界,要採取行動把它消滅出;歡喜這個境界還沒有出現,就要採取行動把它創造。

「識」以了別為相,是明了、分別。這是光明;這是黑暗;這個人是我的同梵行者;那個人是我的敵人,就了別。這個了別包括是:它的對象是很多事情,色、受、想、行都是屬了別的境界,是非常寬的。了別是識的自相,所以「盡所有性」,「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擇盡所有性」:思惟這件事是有過患的,令我到三惡道去很苦,我若不這樣做,我就不到三惡道去了;我這樣做,我就升到天上去了;我這樣做,可以得聖道。這就是思惟,思惟諸法及「彼自相,是名思惟盡所有性」。「能正思擇」這句話就這麼講。這就是修觀。

二、最極思擇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什麼叫做「最極思擇」呢?「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就是於所緣境界,或者是淨行所緣境界、善巧所緣境界、淨惑所緣境界,這些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就是最高明、最究竟的觀察,究竟到極處的思惟簡擇。
「如所有性」,如,是不改變義,如如不動,不變動,這樣的特性是不會改變的,稱為如所有性,這是思惟所緣的共相。共相不會改變, 譬如說無常、無我,這是不變的真理。
韓清淨《披尋記》:「最極思擇如所有性者:思擇諸法一切共相,及品時理,是名思擇如所有性。這是思擇諸法的共相,諸法的共相是什麼呢?譬如說是無常,色、受、想、行、識各有各的自相,但是它們有共同的相貌,就是無常。色也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無常;思惟色是無常的,思惟受、想、行、是無常的。或者思惟無我,色無我,受、想、行、識也是無我。思惟色是畢竟空的;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這個相是共有的,不是某一法特有的相,思惟這個共有。

要思惟如所有性,才能夠斷煩惱思惟諸法自相不能斷煩惱。但是思惟諸法的自相,是思惟諸法「如所有性」的前方便。不能憑空的就觀一切法是無我的,一定在有為法上,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是無我,不能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觀察無我。
我們的問題發生在什麼地方?就發生在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上,發生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上面,所以一定在這裡面修觀,來破除這些過患,破除煩惱,這叫思惟「如所有性」

品類,是黑品或是白品,人天的色受想行識是白品的,地獄、餓鬼、畜生是黑品的。

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的。

理,是用四種道理來思惟: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三、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呢?「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就是前面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都是所緣境界。

「由慧俱行」,於各自的所緣境界,所要做的分別作意是以慧心所為主。慧是智慧;禪定是定。每一個心所法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互相合作的,這一件事裡面有很多的心所在裡面合作。譬如說修禪定,它有一大堆的心心所法;若去造房子,在那裡另一堆的心心所法;若是貪心,用貪心來領導自己作種種事,那是另一堆染污心心所法,不只是貪另外還有很多心所法;若在社會上做一個大的慈善事業,又是一堆法心心所法。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不是每一個心心所法孤獨的發生作用,不是的!所以「由慧俱行」,以慧心所為主,不單獨是智慧的,它還有其他的心心所法和它在一起。

「有分別作意」,當然這裡邊也一定有定心所,奢摩他止和它在一起;它也有念心所和它在一起;還有作意心所;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些心所在一起。這些心心所法都和它「俱行」在一起活動,當然這是一個有分別的,以慧為首的「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取盡所有性的相狀,或如所有性的相狀,這樣子去普遍的去觀察、思惟。要深入的觀察思惟,這是「周遍尋思」,也是毗缽舍那觀。

四、周遍伺察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周遍伺察」是什麼意思呢?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也還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為所緣境界。但是現在是「審諦」,就和前面不同了!前邊是取彼相狀周遍尋思,還是淺一層的境界;這個地方是深一層的境界了。思惟盡所有性,也是深一層;思惟如所有性也是深一層,就是深一層地去思惟觀察。「周遍地伺察」,更微細地、更深刻的叫做「伺」。「尋」就是淺一層的,或者是粗略的;不是那麼微細,不是那麼深刻,但是也是周遍的去思惟。
現「伺」,「伺察」就是更深刻了,更微細了,去思惟觀察。觀察這種事情,都是逐漸來的。一開始,說是諸法,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修這無我觀。初開始修行這是粗略的,不可能是深刻的。但是長期的修無我觀,加上再閱讀經論,經論是告訴這是無我的,經論那裡有一大段文的,它說出個道理來。深入的觀察,還是那一段文,但是久了的時候,定力增長了、智慧也增長了,同樣是修無我觀,但是深刻了!就不是粗略的了。這是由於自己努力修行,止觀就進步了,由淺而深。這是說有四種毗缽舍那。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18 22:22 , Processed in 0.02159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