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下面这张图最近在科学网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起因是柴静引用了这张图,而方舟子说柴静对原图数据进行了【捏造数据】的改动。该图是 Pei Li等人发表的《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中的图六。方舟子可能是最早给出图出处的。在《方舟子妄批柴静捏造数据的错误》一文中,我指出方舟子虽然阅读了原论文,却根本没看懂。我在文中同时做出了正确的解读。但由于我之前并没有阅读论文,而只是读了这张图,对图中数据点的具体来历并不清楚。
现在我终于读到了这篇论文。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特别是讲讲图中的几个数据点到底是怎么来的,希望通过这个详解,能让大家对原论文以及下图有更清楚的了解。
另外,该论文的模型是否可以改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就不在这多讲了。
岳东晓: 大家也就是好玩,雾霾的事情也能打架,希望方舟子不要恨我啊。![]()
MingHao: 辨清道理,对公众视听才公平。对方舟子也是真正的帮助。不过你叫他‘文傻’ 没必要。倒是香连个中学生哥们儿‘掐架’。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对深刻理解复 ...
MingHao: 岳东晓肯定是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到底是脑子快。
木一剑: 如果题目加个限定词“我认为”,变成“详解我认为方舟子没看懂的雾霾曲线”,就完美了
方枪枪: 我想博主写博文其实也是本着一个证明柴静及团队未造假的目的。
柴静的团队里有相关的专家,专家应该是有专业素养的,以专业标准要求他们也算不上什么错。
简单的 ...
岳东晓: 我一直对柴静是否造假没有做出评论。这是本着一种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像方舟子一样把自己的错误理解作为轻率攻击他人品行的依据。方舟子的攻击没有证明柴静作假, ...
方枪枪: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所谓作假是一种主观欺骗行为,需要证明人的心态,这一般来说是很难有直接证明的。所以,我们一般来说,只能列出可能性,而不能证明。
------- ...
岳东晓: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柴静正确陈述了论文的结论(无论是原曲线还是新做曲线),而指责她捏造的方舟子确实错误理解了。 ...
方枪枪: 我觉得,这里有个逻辑,就是无论柴静是否正确陈述了论文的结论,和她是否造假无关。
不过这几天我也只是大致看了看,请教了几个朋友相关的知识,没有仔细研究, ...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