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2||
看了网友关于北京土话的帖子,帮着我回忆起很多小时候说过或者听人说过但现在已很久不用了的北京土话。那些话当中,很多确实已经是不再用了,时代变了,环境不同了,语言也在变化。
丫,是北京特有的,只有北京话里有,别的地方还真没有。近些年来,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慢慢外地人也都熟悉了,甚至也时不时地用上一用,幽默一把。但是,不是北京人,不是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人,很难用好这个词,甚至发正了北京音都难,使用起来效果就更不够味了。
作为几代人生长在北京的老北京人,每当我听到别人说错或用错这个词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想给别人纠正一下的冲动,仿佛不纠正他们自己就不称职似的。当然了,冲动归冲动,我肯定没主动去纠正过别人,但是别人问我,我还是很乐意讲给他们听的。正好今天借着机会说说这个词。
丫,是对人的蔑称。起源是“丫头养的”,意思是“丫环生的私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非婚生子女”,而且还是和下人生的。我小时候,就听到街坊有个老头骂人用“我打死你这小丫头养的”。那是六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已经很少能听到使用方法这么完整规范的骂人话了。语言是在变的。后来,到了我们熟练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已经演变成了“丫挺的”。其实就是保留了原话中的丫字,然后把“头养”两个字连在一起咬着牙骂出来。“头养”这俩字合成一拍,音接近于“挺”。渐渐地,人们就用“丫挺的”替代了“丫头养的”,原来的“丫头养的”就没什么人再说了,只有一些老人还在用。年轻人使用方法和语气也都变了,且人们对这个词的原有含义也逐渐淡忘。虽然骂人话还是骂人话,但力道没有完整的时候那么强了。再后来,连后面的“挺”字也省略了。就用一个丫,够用了。词意也由骂人话演变成了一般的人称代词,甚至,虽然有贬义在里面,但有时,也有些亲昵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丫挺”和“丫”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过渡词,那就是一个“嗯”字。这个词没法准确写出来,只是一个后缀音,但这却是区别是否北京人的一个关键词。能够说出“丫嗯的”的人,肯定是北京人,至少是在北京长大的说北京话的。其余不会说“丫嗯”的全是后学的,而且没有学到位。
整个演变过程如下:
丫头养的------丫挺的-----丫嗯的------丫,
注意!特别注意!最后那个丫,后面没有”的“字,北京没有人说”丫的“,都说”丫嗯的“。凡是说”丫的“的人都不是北京人。
至此,丫,已经基本上脱离了骂人话了,成了人称代词。 但毕竟脱胎于骂人话,所以作为代词,没有第一人称的用法。可以代”你“”“他”,单数复数都可以,就是没有“我”。
比如:
”你丫怎么这样啊?” ----第二人称单数
“你们丫干吗去了?怎么现在才到?“ ------第二人称复数
“甭理他们丫嗯的”--------第三人称复数
。。。。注意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有变化(呵呵!和英语差不多),当使用于第三人称单数时,不能说“他丫”而直接用“丫”,
比如:“后来,丫考上大学了”。而不能说“他丫考上大学了”,他丫不是规范用法。
还可以说“这丫”“那丫”,但是一定要说成“这(zhei,4声)丫” “那(nei,4声)丫”。
是不是北京人,会不会说北京话,丫字上面见真功!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