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美国传教士,中国人的抵制和中国现代机构的崛起

已有 1111 次阅读2023-1-25 09:48 |个人分类:China|系统分类:转帖--非原创请选择

文化碰撞:

美国传教士,中国人的抵制和中国现代机构的崛起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内地对外国传教活动全面开放。在美国的传教士在此开放中看到了上帝之手在运作,纷纷涌入中国去拯救灵魂。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信奉基督教。他们的传教方式可被称作“云游布道”。驴背上长途旅行,传教士在中国农村建立了基地,在大街中央宣道,开设教堂,培训中国信徒当传教士。 他们深信自己的努力会让土生土长的教堂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在这一代传教士眼里,任何与修建教堂无关的事情,比如在学校教学,是在浪费时间、人力和金钱。他们的事业是传播福音,只此无它。小说家赛珍珠的父亲赛兆祥Absalom Andrew Sydenstricker)便是这一派传教士的代表。

 

时间推进40年,到1900年,传教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少数坚守分子之外,传教士大多放弃了“云游布道”。 那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他们建大中小学、医学院、博物馆、印刷馆和基督教青年会(YMCA)。简而言之,他们在营建各种机构。《时代》《生活》和《财富》杂志创始人、华美协进社的赞助者亨利·鲁斯(Henry Luce)的父亲亨利·温特斯·鲁斯(Henry Winters Luce)便是这种传教模式的典范。这些传教士不在街上传道,而转去教英文、教生物、当篮球和田径教练、管理医院、培训医科学生、印刷发行科学课本、开设基督教青年会、管理大学。这些机构很多后来销声匿迹了,可是也有少许不但生存下来了,而且成为精英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此精英机构的代表。这些精英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美国在华传教运动是如何在1900年之前重新打造自己的呢? 请于美东时间2023年3月11日晚8时至9时半(北京时间3月12日上午8时至9时半)听约翰·海达德教授(John R. Haddad)细细道来。

 

海达德教授为哈佛大学英语学士、耶鲁大学英语硕士、得克萨斯大学美国研究博士,现任教于宾州州立大学哈里斯堡分校美国研究系。他曾在中国南开大学及香港大学任教。海达德教授出版了三本探索美国人在中国经历的著作。本讲座的内容出自由美国天普大学2023年最新出版的《文化碰撞:美国传教士,中国人的抵制和中国现代机构的崛起》(Cultures Colliding: American Missionaries, Chinese Resistance, and the Rise of Modern Institutions in China )。另外两部著作是哥伦比亚大学2008年出版的《中国传奇:美国人眼里的中国》(The Romance of China: Excursions to China in U.S. Culture, 1776-1876 )和天普大学2013年出版的《美国人闯中国:贸易,条约,鸦片和赎罪》(America's First Adventure in China: Trade, Treaties, Opium, and Salvation)。海达德博士和家人现居宾州兰卡斯特市。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19 13:15 , Processed in 0.022640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