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e.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理论,现象分析和建议

已有 3859 次阅读2019-8-18 08:10 |个人分类:美国华人|系统分类:转帖-见闻


【编者按】海外华人在适应当地文化和他们的子女成长过程中,会经历文化冲击和文化认同的挑战,导致许多家长和孩子在沟通上很困惑、很迷茫,产生家庭矛盾,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有些负面的经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吕行女士是美国德保罗大学传播学院名誉教授(Professor of Emeritus,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DePaul University)。她从中国大陆来美留学后留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在她亲身经历文化冲击的同时,目睹了出生在美国的女儿的成长经历和她在文化认同上的迷惑,也因此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并做过研究,并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曾在不同场合下做过这个题目的讲座。本期刊发吕行教授的专稿,她将首次用中文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主要内容是介绍文化认同的概念、理论和特点,分析亲子之间冲突的文化根源和误区,同时分享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并向读者提供在华人家庭里家长与子女沟通的建议。目的是帮助第一代华裔与他们在美国出生和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建立多元文化认同身份的自信,促进亲子之间的和睦相处,从而共同成长。 zzwave.com
 什么是文化认同 
Collierand Thomas (1988) 给文化认同的定义是:“被某一个群体接受并认同这一群体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规范”(113)。这个行为规范包括对某个文化或族群的语言、价值观、习俗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认同。这两位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传播和沟通来完成的。一个人有很多身份名称,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且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尤其在跨文化沟通的场合下更为重要。Ting-Toomey(1993) 进一步阐述,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是要经过沟通和交流来实现的。用她的话就是 “有效的身份交流必须是双方都在交流中重视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在交流中给与对方身份认同的重点加以积极的肯定”(73)。比如, 有些来美国多年的华人,即使成了美国公民仍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始终关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信息。如果他们回到中国,家人和朋友把他们当美国人看待,他们可能就会有失落感。如果还把他们当中国人看待,并在交流中加以充分肯定他们中国文化的背景,他们就会感到被接受和尊重。反之,在美国长大的华裔二代偏向于认为他们是美国人,去中国时如果仍然被看作是中国人,他们就会产生文化认同的迷惑。我个人认为,文化认同也包括对某文化或族群偏见的反应和批评。比如,当美国媒体或领导人攻击中国时,有些中国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人就会有强烈的反对意见和行为,其他族群可能会不以为然。所以,身份认同是在自我认同 (self-perception)与他人及社会对其的认同 (other and societal perception) 之间相互承认和沟通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仅是诸多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文化认同的特点 除了前面说的文化认同是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还有一些其他特点。一般来说,对某个文化的认同是与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他人及社会对这个人的影响紧密结合的。比如,第一代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如果他们是在国内上完大学后来美国的,他们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他们自己和他们周围的人也认定他们是中国人。除了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外,文化认同形成的其他原因还包括文化族群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地位及媒体的报导。在美国的非裔和他们的后代永远都会记住他们被白人奴役和被歧视的历史。犹太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前辈被纳粹德国大屠杀的历史。中国人始终都切记被洋人欺负和被日本侵略的历史。这些悲惨的历史叙述会使这些族群产生极大的凝聚力和身份认同。在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在美国,一般的白人家庭经济条件要比一般的黑人家庭高出十倍,而且居领导职务的大多数是白人,有话语权。美国非裔会认为这是美国社会在政策上对他们不公平。即使统计数字展示亚裔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高出其他族群,亚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下。在美国媒体上很少见到亚裔面孔和听到亚裔的声音。这些因素都会对亚裔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少数民族成员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更为敏感。
根据 Abrams (1992) 的理论, 一个人的文化认同与这个人与某一个群体的情感连接是分不开的。有时情感连接可能是文化认同最重要的因素。由于情感的连接使某人与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在一起时会有心理上的安慰和舒服感,族群的凝聚力会提升他们对这个族群的自豪感和精神上的幸福感。在美国,很多族群在历史上自愿或被迫与主流社会隔离,中国城就是因为中国人19世纪时刚来美国受到歧视而被迫形成的。慢慢地中国城就成为为中国移民提供工作机会和文化交流的社区。这种种族隔离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并提高他们对祖籍文化的认同。当然,这种隔离也会使他们减少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容易使主流社会对他们产生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不会自愿融入美国文化。另外,文化认同与语言能力是分不开的。根据 Giles,Bourhis, and Taylor (1977) 的研究结果,族群成员对族群的语言忠诚和使用程度体现了这些成员的文化认同程度。比如最近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讲述了一个孙女和她祖母的情感关系的故事。

 zzwave.com


孙女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与家人用中文沟通的能力使她能够认同中国文化的某些部分,比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但是文化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人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都是经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女主人公在美国成长的经历又使她不能认同和接受祖母患癌症却不告诉病人的文化习俗。因为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一个人的生命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不告诉病人是为了维系整个家庭的和睦,也是为了不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而导致早亡。相比之下,美国的价值观是尊重个人意志的。说明真相比善意隐瞒更重要。在这个例子里, 女主人公纠结在两种不同文化观念里面, 她的文化认同是多面性的,且在不断改变。

 文化适应理论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但权力中心一直掌握在白人手里,文化方面也以欧洲文化为中心 (eurocentrism),并期待移民和少数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上融入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1964年 Milton Gordon 出版了一本书题目是《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在这本书里,Gordon 观察到美国移民的三种现象:一是适应白人文化, 二是加入大熔炉 (melting pot),三是文化多元。前两种基本上是要求移民和少数民族放弃本民族的文化并完全接受白人文化。文化多元是指移民和少数民族在美国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与白人文化共存。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 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以白人为中心的文化。有些人甚至认为保留少数民族文化和讲移民本族的语言会使他们不能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智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上世纪60年代,亚裔群体在美国媒体里被称为 “模范少数民族” (model minority)。因为他们在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上都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很多1965年以后来美国的成功华裔从唐人街搬到郊区,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但是很多研究表明,亚裔的成功并没有消除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表现在工作环境、学校、媒体(无)报道。比如很少华人有被提升高管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他们仍面对天花板,始终被当成外国人,使这些华裔自己也很沮丧和失望,认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被主流社会接受。所以期待少数民族遵循和融入白人文化,但又对他们排斥和歧视是自相矛盾的。Martinand Nakayama (2013) 阐述了文化认同研究的三个不同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Social scientificperspective)。如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的重点放在人们对自我认同的认识。比如用问卷调查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如果他们的回答是美国人,可以继续询问在哪些方面或者为什么认为自己是美国人。更多的人可能会回答他们是华裔美国人,具有双重文化认同。第二个方法是诠释方法(Interpretiveperspective)。研究者通过诸如面谈,观察,参与和交流,从而获得文化认同的信息,过程和困惑。比如了解对华裔各类组织的参与,像学中文,参加中文学校的文化活动,寻根之旅的感受,分析这些活动对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认同上的影响和作用。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调查第一代移民华人的文化冲击过程和他们怎样适应或不适应美国文化的经历。第三种方法是批评的方法。研究者要调查的重点是个人所属的那个族群的历史地位,他们与主流文化的权力关系。比如华裔在美国的历史从被欺辱的对象到模范少数民族的形象的转型,中美关系的友好或破裂阶段时期美国社会对华裔的不同认识和反应。我自己的研究使用的是诠释方法和批评方法。 新移民的特点 中国人以群体的方式移民美国是从1848年开始的。最开始来美国的主要动力是淘金,后来修铁路、务农当工人或开饭店和洗衣店。这些首批华人大部分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农民,单身年轻劳动力,他们不会讲英语,只好生活在唐人街里。他们受尽白人的剥削和欺辱,有些华人还被掠夺财产和被枪杀 (Chang,2003)。1882年的美国联邦政府排华法案在法律上给予种族歧视华人的合法性。这条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取消。二战以后美国出于人道和由于科技发展和医护人员的需要在1965年通过新的移民法案(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Act of 1965)。这个法案允许直系亲属和有技能的人才移民美国。导致大量移民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使美国成为文化和种族的多元社会。由于中国大陆当时对外封闭,1965年至1980 初年来美国的华人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公派和自费留学生开始涌入美国各所大学读研。后来由于1989年重大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允许当时在美国留学的5万4千中国留学生获得绿卡(永久居留权)留在美国。(The Chinese Student Protecting Act of 1992)比起老一代华侨,1965以后来美国的华人大部分都在本国完成了本科学习。他们会讲英语,有技术和才能,有些投资移民还带来很多资本和财富。这批华人在美国完成研究生学习后大部分留在美国工作,生儿育女。他们的工作范围很多是科技电脑医药财会等专业,部分进入大学任教。他们很快就进入中产阶级并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但是这批人因为是成年后移民美国,基本上已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文化习惯。很难真正融合和完全接受美国文化并被美国文化接受。所以他们也经历了文化冲突的过程。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很难真正打入美国社会。他们在情感上和行为习惯上依赖母语文化,他们的社交范围也主要是同族成员。他们中间有些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受天花板限制不能被提升为领导和管理层。他们中的很多人挣扎在两种文化之间,总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他乡"难成"吾乡"。中美文化价值观上确实有很大的分歧。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群体的形象和利益,美国文化尊重个人选择,注重自己利益;中国文化讲长幼有序,美国文化推崇平等待人;中国文化主张互相提携,互相依存,美国文化崇尚相对独立,自己做主。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很多移民一代的华人会经历文化冲击。 zzwave.com
根据 Kim (2002) 的文化冲击理论,文化冲击有四个阶段:蜜月 (honey moon) 阶段,危机 (crisis) 阶段,调整适应 (adjustment, adaptation) 阶段,更新(new self) 阶段:蜜月阶段的特征是对一个新地方的好奇、新鲜感,像一个人初到一个地方旅游的感觉。但当在异地生活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想家,渴望自己家乡的食品和所熟悉的事物。尤其是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如因为语言问题造成沟通误会或障碍,经历歧视或刻板印象,就会产生一种危机感,伴随着焦虑和不确定性。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逐渐学习和了解异地文化,尽量做到入乡随俗。经历一个异化和蜕变的过程,也就是达到了第四个阶段。但是否能成功地走完这四个阶段与每个人的性格、受教育背景、能力和动力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如果能成功地走完这个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能兼容两个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的自我。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顺利地走过这几个阶段。有些华裔移民可能会永远停留在第二或第三阶段。 华裔子女的文化特征 出生在美国,受美国学校教育的华裔子女面临更多文化认同的挑战:

 zzwave.com
第一个挑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的差异。移民父母主要还是以中国价值观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尊重长辈,听父母的话,为他人着想,努力学习。孩子在上学之前这些中国文化的观念被家长灌输而形成。但在美国的学校里,尤其是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待人平等,敢于挑战权威,参与课外活动和公益事业。这就与孩子们在家里受到的教育产生冲突,使孩子不知所措。在课堂的表现可能是缄默,参加公益活动可能会不积极或受到家长的阻拦。这就使老师和其他同学对华裔子女产生刻板印象, 认为他们是无趣,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nerd)。

 zzwave.com
第二个挑战是个性特征与文化偏见的冲突。有些华裔孩子本来喜欢学文科和艺术,家长却坚持让他们学计算机,学医,去商学院或其他理工科。这就正好迎合了美国社会对华裔的偏见。认为他们只会数理化,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就业和收入,而不是社会问题和人文思想。所以认为他们缺少管理和沟通的能力。

 zzwave.com第三个挑战是语言和长相。尤其是出生在中国,但是很小就来到美国的孩子,已经会说中文但没学过英文。他们来美国上学会很吃力。如果他们会说英文但带有口音,就会被同学嘲笑。有些亚裔孩子因为眼睛小,单眼皮,平鼻子,棕色皮肤,个子矮也会被嘲笑和感到自卑。我的许多亚裔学生都有因为相貌被嘲笑和被歧视的经历。很多孩子把在学校的负面经历归罪与自己的文化属性,因此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竭尽全力在食物的选择,打扮和行为举止上效仿美国白人文化。他们常被认为是“banana” ,外面黄色里面白色。与此同时他们可能会疏远自己的移民父母,不说中文,不肯吃中国饭,不参与华人社区的活动。比如Alice Cai 在她的高中获奖作文里写道,她的美国同学嘲笑她吃爸爸做的拉面和米粉,使她感到非常尴尬和丢脸。她回家后让爸爸给她做意大利面。为了避免被看作另类,她开始效仿美国孩子吃奶酪和快餐。直到初中时,她一直排斥中国文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另一位华裔美国女孩 Kimberly Yam 也有类似的感受。她上小学时,一次学校叫外卖,送外卖的偏巧是她爸爸。她本来很高兴见到爸爸,可却被同学们耻笑。她去参加夏令营,一个白人女孩告诉她,“你的眼睛很丑。”她自己在推特里写道,“我再也不想当中国人了”。华裔美国人徐安荣谈到他上小学时的经历,“那时我经常会遭到其他孩子的捉弄,原因是我的杏仁眼、米色皮肤和漆黑的头发——实际上是我的中国面孔。他们问我是不是吃虫子和猫,经常嘲笑我的母语。这些青春期的经历让我埋下了自我憎恨的种子,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摆脱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某种程度上讲,华裔美国孩子的文化认同过程比他们的父母更艰难。父母们可能以为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上照顾孩子,督促他们好好学习,给他们多讲“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就够了。可是孩子在学校,首先需要被其他人接受接纳,而不是被排斥在外。A拿得再多,琴弹得再好,如果不被别人接受,被孤立起来,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伤害的。孩子常常夹在两种文化之间,往往无所适从,自卑,处在焦虑和自我矮化中。很多移民子女都有相似文化认同困惑的经历。但是在美国提倡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许多华裔移民家长为了让他们的后代保持中文把孩子从小送到中文学校学中文。在美国由中国大陆学者和移民办的中文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末蓬勃兴起。目前已有五百多所中文学校,分布在美国近五十个州,在校学生以华裔第二代子女为主,人数达十万人以上。我在2001年时曾在我女儿所在的芝加哥西北大学西林中文学校做了调查,采访了35位家长。其中一个问题是:每周一次的中文学校上课和其他活动对孩子文化认同有什么影响?他们的孩子对自己双重文化身份是如何认识的。家长们普遍认为,虽然孩子们很不愿意去中文学校,但是几年学下来孩子们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校他们经常被老师请到教室前向其他学生展示中文字怎么写或怎样说一些简单的中文。有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已经接受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并为此骄傲。正如Tanno and Gonzalez (1998)所说, 保持本民族语言是保持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经。这些被采访的家长都是来美国读书后留在美国的。他们自己经历了文化冲击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挑战;但是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让孩子保持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文学校已经不是简单传授语言的场所。中文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使它也成为一个社交场所和华人社区。家长和孩子们都在中文学校交了朋友,在这里他们可以用中文交流,互相交流适应主流社会的信息,相互支持和给予心理安慰。
根据Sue and Sue (2002)的文化认同发展理论,第二代亚裔子女大体上要经历5个阶段:遵从 (conformity),反差 (dissonance),抵制 (resistance),反思 (introspection),溶合 (integration):

 zzwave.com
遵从是指在初级阶段亚裔第二代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向往和追求。反差是指尽管他们努力使自己美国化,可在同学们和社会的眼里他们还是外国人(perpetual foreigner),经常被问道,“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你的英语说得真好”。抵制阶段是指他们对主流文化对本族群文化的偏见提出质疑,为放弃了本族群的语言和文化感到愧疚,开始在言行举止上向本族群文化靠拢。如开始吃和学做中餐,经常去中国旅游,主动说中文。第四个阶段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游离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心理。最后一个阶段是拒绝把自己看成中国人或美国人,而是为有双重文化背景感到自豪,欣赏多元文化背景给自己带来的广阔视野和无限可能性。他们还可能扮演文化沟通使者的角色(cultural ambassador)。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或完成文化认同这5个阶段的。有人会长期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有人会觉得他们被两种文化都边缘化了(doublemarginalization)。他们索性就过一种文化转换的生活 (living a double life)。每个人的经历,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心理素质,性格等内在外在因素都对文化认同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作用。2007年我和我的研究生Shi Xiwowei共同做了一个追踪调查。我们采访了10个 12-15岁的华裔美国少年和10个18-20岁的华裔美国大学生。在少年组里,一致的反应是他们不认为会说中文对他们将来的职业有任何好处,他们是被家长强迫去中文学校上课的。家长对他们管教太严格,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有时很困惑,有的孩子还有被歧视的经历。可是在青年组里,被采访者普遍认为能说中文使得他们能和国内的家人沟通,能与中国文化保持联系,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后悔小时候没有很好地学习中文,有的表示感谢父母坚持让他们说中文。他们上了大学后主动选上中文课。主动报名参加去中国的暑期班。在文化认同上表示他们身兼两种文化并不矛盾。他们改变了渴望完全美国化的想法,摆脱了困惑和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他们对小时候不被美国主流文化接受的经历和在大学里开放的多元的环境进行反思,他们增强了成为华裔美国人的自豪感(ethnic pride)。研究结果表明,华裔美国人最后将走向两个文化结合的认同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受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些青年华裔美国人明显更加成熟,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多面性。正如华裔美国人林嘉燕所说,“我本人就具备了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离开大学的校门,我不再生活在一个单面的世界里。我可以看中文的小说,读中文的新闻,想问题时候不只是从美国人的角度考虑,也从中国人的角度想。之前我很倔强地主张美国人的价值观,现在我愿意退一步考虑跟我不一样的想法,至少争取理解它。” 文化认同发展的建议 怎样让孩子保持中文,喜欢中国文化,保持心理平衡,健康愉快地度过一生是许多家长的心愿。可是因为在美国生长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来自华人家庭和美国社会的不同信息,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很多孩子会产生文化认同的困惑,甚至自我憎恨,以致失去自信。有的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在家顺从父母,但到学校为了能被同学们接受可能会有美国化的行为表现。

 zzwave.com
一般来说,孩子在0-6岁期间很"听话"。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坚持说中文。到了6-12岁,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培养双重文化自豪感。这个阶段很重要,家长们最好在这一阶段建立和子女定时沟通的习惯。从少年阶段起,孩子趋向个性独立,父母更需要尊重他们,注意沟通的技巧。比如接受了美国文化的孩子,不能理解中国的"知耻"文化和"回报"文化。也不能接受说自己一无是处的批评,对自己好了还要更好的要求,和"出类拔萃"的期待。他们或早或晚会感激父母对他们的辛勤付出,但是他们不认为,家长的牺牲是他们必须以优异成绩或者服从,来"回报"父母的理由。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学会耐心和认真的聆听。家长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平等语气和诚恳的表情。要特别注意避免拿自己的过去和孩子比较,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避免使用偏见和极端的语言。最好用陈述事实的语句,越具体越好,而不是用判断的语句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需要批评他们的时候。建议家长可以使用"三明治" 技巧,即先表扬,再批评,最后给予鼓励,这样就把批评内容夹在中间,避免造成正面冲突。另外,可以改批评孩子为表述自己的感受,多用 "我语",少用 "你语"。比如,把"你就是贪玩,不好好学习",改为说 "我对你最近很晚才回家,又不写作业非常担心和着急。"总之,我建议华人父母多给孩子讲自己的移民故事,中国的古典故事,聆听孩子的故事和感受,给予他们情感方面的支持,培养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了解他们的学校和校外生活,支持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应对歧视和偏见。在保持中国文化语言方面,鼓励他们多讲中文,看中文电视节目。比如,华裔美国人林嘉燕回忆她是怎样保持中文时写道,“当时在家里,我爸也会用英语回答我,但我妈一直坚持用中文跟我交流,甚至我们之间的谈话也会很奇怪——两人说两种不同的语言,即使就这样还是帮我保持了我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小学时候,我还开始喜欢偷看我妈看的武侠电视剧,因为我喜欢那些大侠穿的衣服,比如女英雄轻飘的袖子。当时我妈可能以为看电视剧耽误学习,但我认为这些电视剧实际上保持住了我的中文。”

 zzwave.com
此外家长经常带孩子回国旅游探亲,与家里其他人和华人朋友多来往,都是培养对中国文化热爱的很好途径。与此同时吸收美国文化的优秀部分,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与他们平等对话,切忌把自己的观点和选择强加给孩子。鼓励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在健康放松的环境下成长,成熟,成人。吸收两个文化的优秀部分,创造他们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和精彩生活。养儿育女是一门学问,在两种文化碰撞的环境下尤其具有挑战性,但也是我们人生自我修炼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难得机会和经历。 

参考资料】Abrams. D. (1992).Process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G. M. Breakwell (Ed.).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and the Self Concept (pp. 57-99). Surrey University Press.Berry, J. (1990).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In R. Brislin (Ed.). Applied A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pp.232-253). Newbury Park, CA: Sage.Cai, Alice (2019). Bowl of Noodleshttps://www.artandwriting.org/explore/online-galleries/#writing=Personal+Essay%2FMemoir&future_new=All&art_portfolio=false&writing_portfolio=false&year=2019&state=AR&awards=All&grade=0.Chang, Iris. (2003).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Penguin Books.Giles, H., Bourhis, R.Y.& Taylor, D. M. (1977). Toward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 In      H. Giles & R. St.Clair (Eds.). 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307-348). London:  Academic Press.Kim, Young Yun. (2002).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Judith Martin, Thomas       Nakayama & Lisa Flores (Eds.).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Experiences and   Contexts (2nd ed.) (pp.237-245). Boston, MA: McGraw Hill.Gordon, M.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Orig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林嘉燕 (Jessica May Lin). (2016) “中文学校(上):ABC成长的烦恼.”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61018/chinese-class-usa1/.林嘉燕 (Jessica May Lin) (2016) “中文学校(下):ABC的自我斗争”.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61019/chinese-class-usa2/.Lu, Xing. (2001). Bicultur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New Chinese Commun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inese Schools in Chicago.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2, 203-220.Martin, Judith &Nakayama, Thomas (201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6th ed.). NY: McGraw Hill.Shi, Xiaowei & Lu,Xing. (2007).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8, 313-333.Sue, D. W., & Sue, D.(2002). Counseling the Culturally Different(2nd ed.). NY: John Wiley & Sons.Tanno, D., &Gonzalez, A. (1998).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across Cultures. Thousand Oaks, CA: Sage.Ting-Toomey, S. (1993).Communicative Resourcefulness: An Identity Negotiation Perspective. In R. L. Wiseman & J. Koes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pp. 72-111). Thousand Oaks: CA: Sage.徐安荣 (An Rong Xu)(2015). “在美国重新发现我的华裔身份.”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50329/c29exposures/.Yam, Kimberly. https://mp.weixin.qq.com/s/6toRvP2t6Rh0D0nyi80ZPw.


(Source:=https://mp.weixin.qq.com/s/d8C83KUIQH_3RpVwt5osJQ)


related: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dear-papa-fathers-chinese-accent_n_5d545517e4b0c63bcbf1a4e3?ncid=fcbklnkushpmg00000098&fbclid=IwAR3zo2mlek5TNER8VSkeyNkjdP9rCT1x4Za_zfBTn6-tw4AbvCnATNlPALk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19 18:41 , Processed in 0.032966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